中融人寿总部:历史上的十次货币战争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52:41
【 · 原创: 山之巅   2011-07-30 23:39 只看该作者(-1)  】       第2章 第二次货币战争
       [淘股吧]
       谁是欧洲霸主?牛顿奠定金本位!
        
       本章导读:
       l       “英镑”原来叫“英磅”?
       l       金银复本位制下谁在亏钱?谁在套利?
       l       物理学家牛顿奠定了金本位制?
       l       早期硬币的边缘上为什么会有条状花纹?
       l       劣币一定驱逐良币吗?
       l       为什么英国能击败综合国力不比自己弱的法国成为欧洲霸主?
        
        
       1. 英镑”原来叫“英磅”?
        
       当中国建立银本位制时,欧洲实行的却是金银复本位制,即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流通。当时的欧洲采用金银复本位,而中国采用了银本位,有其内在的原因。原因仍然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货币供应量必须与经济规模相适应。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庞大的经济规模决定了不可能采用金本位,因为黄金实在太少,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流通,而数量较多的白银则相对较好地满足了明朝的货币需求。而欧洲各国,其当时的经济规模都还相当小,远不能与大明帝国相提并论,白银对他们来说,数量太多,黄金则太少,再加上当时的中国拉升了全球的银价,因此欧洲各国当时普遍采用金银复本位制。
        
       “磅”是重量单位,而“镑”则是货币单位,但它们的英文都是“pound”。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英镑”,其原意应该是“英磅”,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是因为在英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发生了一系列的有趣的变化。
       一般来说,货币的单位也是重量单位。就像中国秦朝时的“半两”、汉朝时的“五铢”,英国人使用重量单位“磅”来度量白银。但一磅白银实在太昂贵,这个货币单位还太大,还需要更小的单位。旧英制下的换算关系是:1磅白银=20先令=240便士
       先令(shilling)是一种金币,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的苏勒德斯币,便士(pence)是小额银币,在中世纪,它的名字第纳尔、德涅尔或许更为人熟知。早期的欧洲各国,大体上都延袭了古罗马时期的币制。
       1694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于是,作为重量单位的“英磅”演变成了世人所熟知的货币单位“英镑”。
        
        
       2. 复本位制下的币值紊乱
       中国对白银的巨大需求,使得银价高涨,欧洲人纷纷把白银运往中国以牟取暴利。这些运往中国的白银,除了从美洲开采出来的,还有直接从欧洲的流通领域中退出的货币。
       白银退出欧洲货币流通领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自然磨损。银币在流通中难免有自然磨损,时间越长,磨损越严重,但由于从法律上确立其货币价值,仍然按照面值进行流通。
       二是人工打磨。在1660年代以前,英格兰的货币都是手工生产的,非常粗糙,具体差异较大,同时代的人称之为“锤打而成的货币”,这样就为投机者提供了机会。这些投机者把比较新的银币进行人工打磨,或者剪角,把打磨下来的银屑重新融化成银块以牟取私利。为了对付这些“大剪刀”(clippers),英国政府出台了极其严厉的法律,对货币剪角者处以绞刑。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投机者的行为,因为还有第三种方法。
       第三种方法就是直接融化。直接把整个银币融化,然后以白银的价格销售仍然可以获取利润。
       足值的银币被打磨剪角或者被融化,退出流通领域,而不足值的银币则在市场上流通,这就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或者叫做劣币驱逐良币。1649年克伦威尔创建共和国前后,白银铸造总量为1970万英镑。到1695年大约还有1000万英镑银币仍在流通,其余大部分被熔铸成白银或者出口了。在流通中的1000万英镑银币中,700万英镑是1649年以前铸造的,而且受到了严重磨损。[1]
       白银大量退出货币流通领域,使得欧洲出现了普遍的白银短缺,造成了通货紧缩。
        
       为了对抗货币短缺与通货紧缩,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货币重铸的手段。所谓货币重铸,就是政府回收市场上的旧银币,将其融化后,铸造成更多面值的货币。这在短期内可以扩张市场上流通货币的数量,缓解白银短缺带来的通缩压力。频繁的货币重铸,导致银币成色不断下降,1696年之前,英格兰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货币重铸就分别发生在1257、1279、1299、1344、1412、1464、1526、1542、1544、1545、1546、1547、1548、1549、1550、1551年。最初的1英镑就是指1磅白银,1688年时手工铸币的含银量还在88%,但是到了1695年已经缩减到了50%。政府通过铸造成色较低的金属货币,但却以较高的面值发行,这样财政就获得了所铸面值与铸币成本之间的收益,相当于从社会上征税,这就是铸币税。[1]
       在贵金属本位制下,频繁的货币重铸在短期内扩张了货币,引发通货膨胀;但在长期来看,由于劣币驱逐良币法则的作用,足值货币不断退出流通领域,又引起长期的通货紧缩,从而导致货币币值的紊乱。
        
       与此同时,黄金与白银的比价也出现了严重的紊乱。
       中国是银价高、金价低,欧洲是金价高、银价低,因此,欧洲的白银流向中国,而中国的黄金流入欧洲。当中国白银短缺时,就会造成银价的快速上升,黄金兑白银的比价则不断下降。例如1克朗银币的面值是5先令,但由于银价的上升却使得其市场价值上涨到6先令3便士,这也给英国的货币体系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为了解决金银复本位制下黄金内流、白银外流所带来的币值紊乱,英国决定在1696年再次重铸货币。
        
       3. 一次意义重大的货币重铸失败
       与以往历次的货币重铸所不同的是,这次的货币重铸之所以重要,不在于其成功,而恰恰在于重铸失败。
       由于这一次英国的货币短缺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所以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双方代表是时英格兰的财政大臣威廉·朗兹和货币论者约翰·洛克。
       朗兹的主要观点是,建议在重铸中把所有银币的面值提高25%,让货币对白银贬值。而洛克货币论者,也是个哲学家。他认为天赋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和不可放弃的,人只受自然法的管治;在社会中,人受政府的管治,这样的政府是在一致赞同之下建立的。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支配下,洛克主张真正的货币必须是金银,货币单位就是构成货币的金属重量,因此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他反对降低货币成色和减轻货币重量。
       朗兹代表了国王的立场,使国王可以合法的赖账,而洛克则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要求政府发行足值的铸币,以切实履行政府作为债务人的责任。最终英国政府采用了洛克的建议,这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英国王室的政治胜利。
        
       但是货币重铸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1696年1月17日,议会通过了“王国克朗混乱状况整治法案”,但是该法案又被推迟实施。
       2月15日,议会通过表决决定将几尼金币的价值降到28先令。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价格仍然很高。
       2月24日,议会通过“取消银币铸造义务,鼓励铸造几尼金币法案”。
       2月26日议会又决定几尼价值应该降到26先令。
       3月26日的法案又决定几尼价值不能超过22先令。
       但是10月份,几尼实际上已经降到了22先令以下了,禁止黄金进口的法案也成为一纸空文。
       决定实施货币重铸以后,皇家铸币局和另外六个较小的造币厂同时开工铸造新币。但是铸币局的产量要比预想的少的多。在重铸中,面值达550万英镑的旧硬币被收缴,然后被重新铸成270万英镑份量足的硬币。但这些份量足的硬币并未能保持在流通之中,很快又退出了流通。在1696年3月26日至1697年1月1日,实际上铸币局几乎没有承担什么铸币义务,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忙着从国外进口金币几尼或者半几尼。由于大量的白银流失,铸币局几乎无银可铸。所以,到1696年6月底,只有12%的银币重新回到了流通之中。直到1699年,货币重铸也没有完成。
       1699年2月16日,议会又决定不得强迫任何人按照22先令接收几尼。1699年几尼的价格为22先令,铸币局将之降为2l先令6便士。事实证明这个价格仍然太高。在一个几尼等于22先令的情况下,金与银的比率为15.93:1。在等于21先令6便士的情况下,比率为15.58:1。在等于21先令的情况下为15.21:1。而在汉堡,金与银的比率却接近于15:1。国内和国外的巨大利差使得禁止黄金的进口和阻止白银外流几乎是不可能的。[1]
       尽管英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铸造出份量足的银币投放市场,但这些银币很快退出流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717年,始于1696年的货币重铸终究归于失败。但这次失败却逼出了英国的金本位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牛顿奠定金本位制?
        
       
       
       
       牛顿?你没有看错,就是那个建立了经典物理学中三大定律并独立发明微积分的牛顿!
       众所周知,牛顿不仅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数学家。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位货币专家!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是一位极其天才,又极其多面的人。牛顿在大学毕业以后的时间,可以分为两段截然不同的生活。从l665年获得学士学位开始科学生涯,到1696年基本结束,有31年时间。在这期间,牛顿在物理、数学、天文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可谓成果丰硕。而自1696年起,牛顿弃学从政,到1727年逝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牛顿主要在货币领域工作,并沉迷于炼金术和神学,在科学上几乎毫无建树。[2]
       牛顿出生于贫穷家庭,后来的科研生活也一直很清贫,经济收入上始终很不宽裕的牛顿希望过上富足的生活。1692年,50岁的牛顿决定抛弃科学探索,寻找高收入的职位,但是一直都未能如愿。正当牛顿为求职不遂而大病一场,不再存在任何幻想奢望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却出现了。
       1696年3月19日,牛顿收到他的朋友查尔斯·蒙塔古(Charles Montagu,后成为哈利法克斯爵士,家世显赫,时任英格兰的财政大臣)写来的信,通知他已被任命为皇家造币局监督,望他立即上任。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先生:
        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能向您证明我的友谊,以及国王对您的功绩的赏识。造币局监督奥弗领先生被任命为海关监督,国王已应允我任命牛顿先生为造币局监督。这个职位对您最适合,年俸约为五、六百英镑,而事情不多,花销不大……
        
       查尔斯·蒙塔古是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的同学,他深知牛顿的才学,特别是牛顿对化学和炼金术的研究使他觉得牛顿是担任造币局监督这一职务的最佳人选。
       牛顿接到这个新职位非常高兴,一来年薪比过去增加两倍,二来这是属于政府官员,从此之后可以真正踏进上流社会,做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他立即搬到伦敦走马上任,蒙塔古为他安排了一个高级住宅。从此牛顿正式弃学从政。
        
       尽管牛顿弃学从政了,但从本质上讲,牛顿始终是一个科学家,而不是一个政客。他把过去科研工作中的精神带到了所掌管的英国皇家铸币厂。他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就把造币工作搞得焕然一新,主要做出了四方面的贡献:
       一是厘清账目。牛顿在数字方面的特长使他立刻就弄清了造币厂的会计制度。但牛顿的天赋不仅仅局限于弄清账目,他生来就会将事情分门别类,使之井然有序。对于需要动用智力的任何一项新工作,牛顿第一步就是编制索引,以便易于组织相关的知识。牛顿的工作非常认真细致,他甚至详细研究了造币厂每一班次的运转情况,记录产生的各种费用,如熔化锅的成本和使用次数等。他声称,“通过实验,我发现在镀锡过程中,每产生一金衡半克朗的硬币,就要损失三克半”。
       二是提高铸币产量。牛顿上任后,在财政部花园的后面建起了10个熔炉,分期分批地把旧币收回熔化,把熔化的贵金属运往伦敦塔造币厂,在那里铸成新币;同时在几处分设造币厂。1696年初春,市场上缺少货币,经济周转困难,为迅速扭转局面,牛顿不断改进冶炼技术,集中力量提高新币的产量,再加上蒙塔古的组织措施积极有力,使产量在短时期内提高了8倍,起初每星期的铸币量是15000磅,到最后每周铸币达12万磅(约5万公斤) ,大大缓解了市场的需求压力。牛顿并没有彻底改变造币厂,但他使其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这种高效率对造币厂来说史无前例,在后来的一个世纪中也不曾有过”。[3]
       三是提高铸币质量。英国早期的铸币都是手工制作的,非常粗糙。牛顿认为货币应该按照正确的重量和纯度来铸造,个体差别越小越好。某种意义上来说,牛顿对于精度的追求有着科学家式的狂热,并为之自豪,声称“这种精确是前所未有的,为政府省下了数千英镑”。从这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他在1710年陪审团误判他铸造的金币低于标准时勃然大怒了。牛顿不断研究改善铸币生产工艺,新币在精度、纯度和图案花纹等各方面都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是打击货币犯罪。牛顿对待造假者和大剪刀毫不手软,有时候还亲自去刑场处观看处决罪犯。他还创新性地在铸币的边缘上设计一些锯齿状的花纹,以防止铸币被打磨,这种设计延续数百年,有效地扼制了打磨铸币的犯罪行为。
        
       牛顿由于工作出色,得到了财政部的高度赞扬,连国王也特地下语褒奖。1699年,牛顿升任“皇家造币局局长”。这是一个年薪2000英镑的政府高官,比剑桥大学的年薪高十倍。这是一个可观的数目,当时建立格林威治天文台,即所谓“弗拉姆斯蒂德大厦”的基本资金才花去了500英镑多一点。[2]
        
       升职后,牛顿终于走进了英国的上流社会,并参与英国货币政策的决策与制定。后来,他曾先后推荐哈雷任金库的主管,他的老朋友格利高里任苏格兰与不列颠货币交换的总监督。
       在1696年的货币重铸中,牛顿赞成并支持洛克的观点。但是货币重铸的失败,迫使牛顿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提出了新的政策主张。
       1717年9月21日,牛顿在其货币报告中,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他建议不再用白银进行铸币,同时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3英镑17先令10又1/2 便士。自此,英国进入了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尽管直到1774年白银的非货币化才完成。1816年利物浦伯爵(Robert·Banks·Jenkinson)成为联合王国首相以后,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沙弗林金币用22开(11盎司或者91.67%的纯度)标准金铸造,重量为123.27447格令,含纯金113.0016格令,从法律上首次确立金本位制。1821年,英国正式采用金本位制,纸币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 7.32238克纯金。
       如果从1717年牛顿确定黄金价格算起,到1816年英国从法律上确定金本位制,再到后来1815-1914年"英国霸权"100多年的历史,金本位制在英国事实上存在了200多年。
        
       牛顿担任皇家造币局局长这一职务达28年之久,直到他去世前为止。牛顿由于在任职期间为捍卫英国王冠而做出的功绩,1705年4月,英国女王安娜授予他贵族称号,牛顿因此被褒奖为艾萨克爵士。牛顿为金本位制的形成所做出的贡献虽然可能是偶然的,但却是巨大的,并将被后人连同他在自然科学上的贡献一起永远铭记。
        
        
       5. 金银套购,英国成为金融霸主
        
       由于牛顿的贡献,英国在欧洲率先建立起金本位。在这个过程中,英国首先注意到了黄金和白银的产量都在不断增加,但是白银产量的增加速度比黄金更为迅猛。如果白银持续快速增长,而黄金的增长相对较慢,那么白银将相对黄金贬值,即银价会下跌,而金价相对银价会上涨。这里面显然存在套利机会。
       1819年,在英国国会就选用白银还是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辨论中,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就是出于对货币数量的考虑,使国会同意选用黄金而非白银作为英国的本位货币。事实上,李嘉图起初是支持银本位的,但后来几位技术人员的话影响了李嘉图,使他认识到,“机械特别适合于银矿使用,因此非常容易导致这种金属量的增加,从而使其价值发生变动”。
       尽管英国率先建立起金本位,但对于整个欧洲来说,黄金仍然不足,这些国家不得不继续实行固定比价的金银复本位。白银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了银价的下跌,而复本位制国家为了保持币值稳定,不得不苦苦维持金银固定比价,这给了英国人套利空间。英国人不断把越来便宜的白银运到欧洲其它国家,按照固定比价换回黄金,进行金银套购,获取了大量黄金。
       当时的世界货币体系是,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制,欧洲普遍实行的是金银复本位制,而英国已经建立了金本位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形成了欧洲对中国套利,英国对欧洲其它国家套利的局面。一方面是英国的白银流入欧洲其它国家,欧洲的白银流入中国;另方一面是中国的黄金流入欧洲,而欧洲的黄金流入英国。由于后来白银的产量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长,先于黄金退出货币领域,中国因此蒙受了巨额的损失,而英国却因此富甲天下。这些流入英国的黄金在英国沉淀下来,形成了巨额黄金储备,由此奠定了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如果说金本位建立之前的白银外流、黄金内流对于英国来说是无意识的和痛苦的,那么建立金本位之后的白银外流与黄金内流则是制度性的、有意的,并且充满了获得财富的快乐。
        
       6. 劣币与良币,谁驱逐谁?
        
       4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英国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的顾问)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人们称之为格雷欣法则,也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这条规律被本本本义者教条地奉为金科玉律,事实真的完全是这样吗?
       的确,格雷欣法则有时是对的,劣币会驱逐良币。例如,美国在1792年实行复本位制,当时法定金银铸造比价是15∶1,但在1795-1833年的39年里,国际市场上金与银的实际价值对比是15.6∶1,法国在1803年实行复本位制时规定的铸造比价为15.5∶1。黄金的实际价值较高,是“良币”,而银币实际价值较低是“劣币”。最终劣币驱逐了良币,白银从国外(包括法国)大量流入美国,而黄金则从美国大量输往外国(包括法国),美国成了事实上的单银本位制国家。
        
       但是,也有完全相反的情况。例如我们在第一次货币战争中提到的,明朝中期的白银与宝钞。相比较而言,白银的实际价值较高,是良币,明钞的实际价值较低,是劣币。按照格雷欣法则,应该是劣币驱逐良币,即宝钞驱逐白银,但事实恰恰相反,最终是白银完全取代了宝钞,实现了白银在中国的货币化与本位化。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认为,格雷欣法则只是观察到了一部分而并非全部的货币驱逐现象,忽略了货币驱逐中的一些重要先决条件,所以当条件发生改变时,格雷欣法则就不再适用。
       事实上,市场上同时流通劣币与良币时,良币的数量是否多到足够满足社会的使用这一条件极其重要。当良币数量不足时,人们将把良币进行收藏、熔化或者输出国外以获取利益,尽可能使用劣币,从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但是当良币数量足够时,人们就完全没有必要收藏、熔化或者将其运往国外,因为那花费成本,而此时的劣币因为价值较低则会被人们拒绝接受,最终表现为良币驱逐劣币。中国建立银本位制和欧洲建立金本位制的过程正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表现。
        
        
       7. 欧洲争霸,战争背后是什么?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欧洲大陆上最早崛起的两个强国,随后是有荷兰,英国和法国则是后起之秀。当欧洲的土地上强国林立时,必然发生利益的冲突,强国之间的较量就会不断上演。但这种大国之间的较量就像一场长跑,起跑早的,并不一定就会赢。
       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自此在欧洲失去发言权。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从此衰落。 
       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率兵在滑铁卢击败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法国俯首称臣,英国成为欧洲的霸主。
        
       从表面上看,英国欧洲霸主的地位,是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所获得的。但仔细分析的话,并非如此简单。战争只不过是决出胜负的激烈表现形式,其背后是交战双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葡萄牙与西班牙这两个国家,虽然占了海外殖民的先机,但充其量不过是两个大强盗,依赖于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暴发了一阵子,并没有在暴发期间切实地提升自己国家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与经济发展。所以,财富在这两个国家的手上,只会是来得快也去得快。这两个国家的海外殖民活动与贸易,到是成就了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钱都让荷兰赚走了。相较于葡萄牙与西班牙,荷兰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它极度依赖商业贸易,忽略了军事建设,当然更加致命的是,荷兰也未能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
        
       在欧洲争霸中,法国才是英国真正的劲敌,因为法国的确综合国力很强。论土地,法国当时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土地面积数倍于英国;论人口,1815年时,法国人口3000万,英国人口1900万。[4]论经济规模,法国在18世纪是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直到19世纪初才被英国所超过,18世纪晚期法国在经济总体实力上高于已经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5]论军事,法国有军事天才皇帝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纵横捭阖。也就是说,1815年时,在综合国力上,法国似乎比英国还略胜一筹,照常理应该取得滑铁卢战役的胜利才是。但事实上,取得胜利的却是英国,原因何在呢?
       军事爱好者将法国滑铁卢失败的原因归于偶然因素,即法国格鲁希元帅未能及时增援拿破仑,但笔者认为另有深层次的必然原因。
        
       众所周知,战争是财富的绞肉机,拼的是战争双方的综合国力,自然也包括双方军费供给的较量。因此,当时的欧洲有一句名言:战争中,获胜的一方往往拥有最后的一块金币。
       英法之间的较量并非只有1815年的滑铁卢一次战役,英法之间的战争早在1689年起就开始了,一直到1815年才结束,时间跨度长度100多年。战争是非常花钱的,而英国所有的有钱人,都不能不关注这场无休止的战争。尽管战争开始时伦敦的民间借贷非常活跃,但他们仍然不愿意贷款给王室,因为有两点担心:一是王室赖账不还,二是王室打了败仗,自己将血本无归。以至于开战时的1689年,英国王室只筹集到了很少的一笔钱。在光荣革命之后,法律规定国王不能赖账之后,一个为战争筹款的机构应运而生。
       在1694年,当时伦敦有1286个商人,他们以股份制的形式,贷给国王一笔钱,当时的利息了是8%,这就促使了英格兰银行的诞生。在短短的11天内,英格兰银行就为政府筹借到120万英镑,极大支持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军事活动。但为了避免英国王室滥用这笔资金,同时建立起银行的信用体系,英格兰银行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1811年,英国财政部拿着议会刚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支付,时任审计长格伦威尔发现上面没有盖国王的印张,拒绝支付一笔上百万英镑的军费。而国王之所以没有盖印,是因为国王当时正在拉肚子,没办法盖印,所以尽管军队正在前线作战,急需这笔资金,但是由于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在里面,这笔钱当时的审计长格伦威尔并没有付给财政部。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就是英格兰银行在它建立以后,它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得它能够建立起金融信用,取得社会信任。
       正是有了如此严格的法制化银行信用体系,源源不断地民间资金才流入到英格兰银行,资助英国政府进行战争,而一次次胜利又给这些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这种通过金融的手段为战争融资,并向投资人支付收益的金融信用工具,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撑,恐怕英国在早期的英法战争中就一败涂地了。而法国的财政在筹集军费中遇到了困难,英国的军费却非常充足,这给英国带来显而易见的优势。
        
       因此,1815年滑铁卢一役,尽管法国在其他方面略占优势,但是英国却借助于金本位及其相关的金融体制抢占了金融制高点,把略微的劣势扳成了稍稍的优势。也就是说,即使滑铁卢一役法国获胜,英国凭借工业革命与金本位制等金融体制上的双重优势,最终仍将战胜法国。率先建立金本位,不仅使英国占领了欧洲的金融制高点,也最终把英国送上欧洲霸主的宝座。[沙发]       淘股宝一周订阅: 1、kxc0405:光电    2、天天牛:猛票50%    3、kbearbaby:强势上扬,超跌反弹     more>>> 咖啡卡【 · 原创: 山之巅   2011-07-30 23:40 只看该作者(-1)  】       第3章 第三次货币战争
       [淘股吧]
       成为日不落帝国的秘密是什么?
        
       本章导读:
       l       什么是货币局制度?
       l       为什么英镑能够通过货币局制度扩张到全世界?
       l       大英帝国是怎样建立全球货币霸权的?
       l       世界货币有什么特权和好处?
        
        
       1. 什么是货币局制度?
        
       一般来说,主权国家都会建立自己的中央银行,并发行自己的货币,以行使国家货币主权。但是殖民时期,被殖民的国家,通常也会丧失货币主权。为了全面控制殖民地的经济,殖民者往往会在殖民地建立起货币局,控制殖民地的货币发行权。
        
       在货币局制度下,一国(或地区)没有中央银行,由货币局行使货币的发行权。不过,货币局发行货币不是任意的,它有两项基本原则:一是本国货币汇率紧紧盯住一种作为基准的外国货币,二是所发行的货币保证完全以外汇储备作为后盾。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就是一种货币局制度。香港没有中央银行,其货币当局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主要负责货币发行的监管与外汇基金的管理,具体的货币发行由三家商业银行负责执行,这三家拥有发钞权的银行分别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银香港。
       目前香港联系汇率制所紧盯的基准货币是美元。发钞银行在发行纸币时,必须先向金管局上交美元,每上交1美元发行7.80港元,这是一个固定的比率。上交的美元记入外汇基金账目内,以换取负债证明书,然后凭负债证明书发行港币。当发钞行需要美元时,则同样按照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上交港元,换回美元,上交的港元被注销。
       另外由香港政府经金管局发行的纸币及硬币,则由代理银行负责存放和向公众分发。金管局与代理银行之间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以美元结算。
       港币就是按照这样的货币局制度发行和注销的。我们可以看出,港币与外汇基金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香港市场上流通的每一元港币都由外汇基金所持有的美元提供100%的支持。
        
        
       2. 英镑,和米字旗一同升起
        
       英法之间的战争延续了大约100年,这也正是英国自1717年率先采用金本位制以来的100年。直到1815年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英国才最终取得这场百年长跑的胜利,坐上了欧洲霸主的宝座。作为欧洲霸主,英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史学家将1815-1914年这段时期称为“英国霸权”(Britannica Hegemony)时期。
       1850年,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使全球黄金供应突然大幅增加,这使得黄金作为单一本位货币满足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可能。于是,在英国之后,欧洲各国一个接一个转向了金本位制。到了1880年,各主要工业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但当时各工业国的金本位略有差异,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则实行完全不同的制度。欧元之父蒙代尔认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区域使用黄金货币,殖民地则使用宗主国银行发行的钞票作为准备金,并实施货币局制度或银本位制。外围国家如中国、拉美等实行的是银币或不可兑换的纸币。但是基本可以判定,这一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中心-外围”构架。位于这一体系中心的国家担负着提供国际货币的职能,而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输出货币过程的对立面,就是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注入资源的过程。换句话说,外围国家以支付国际铸币税为代价,获得了使用国际货币的便利。
        
       货币局制度(CurrencyBoardSystem)正是起源于英国殖民地时代,历史上第一个货币局是1849年在非洲毛里求斯建立的。作为殖民地经济的一部分,货币局制度曾被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地广泛采用,盛行了一个多世纪。历史上大约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类似的制度,其中多数是英国的殖民地。例如法国的货币单位是“法郎”,则在其殖民地建立货币局发行货币,殖民地的货币单位也叫“法郎”;而英国的许多殖民地货币都叫“镑”。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够在多国的货币单位上看到这种殖民时期货币局制度的遗迹。
       第二次大战后,随着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殖民地时代的结束以及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盛行,货币局制度才逐渐被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制度所取代。目前全球只剩下少数地区还实行货币局制度,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就是典型的代表。
       香港在鸦片战争后被租借给英国,于1842年开始接受英国统治。1935年11月9日,香港政府通过货币条例,实行货币局制度,公布以“港元”作为香港货币单位,挂钩英镑,并将港元与英镑汇率定为16.8港元兑1英镑。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元取代了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直到1972年6月英镑自由浮动后,港元才改为以美元挂钩。
        
       在殖民地货币局制度下,中心国家就是宗主国,外围国家就是宗主国的殖民地。外围国家需要使用货币,首先需要获得宗主国的货币,然后以宗主国的货币为准备金,发行本国货币。这样,宗主国的货币就随着其殖民扩张而扩张了。尽管这种殖民扩张活动有多个欧洲国家都在进行,但毫无疑问,英国是近代全球最大的殖民帝国。
       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英国所占份额最大。1876年时它已拥有22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和2.52亿人口,到1914年增加到33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和3.9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相当于英国本土的137倍和人口的8倍多,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而英镑,则伴随着米字旗在全世界高高飘扬,扩张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当时的全球通行证——世界货币!
        
         
       
       
       
       
       3. 世界货币的特权是什么?
        
       当英镑成为了世界货币,它就具有了无穷的魔力。
        
       世界货币的第一个特权,就是向全球收取巨额铸币税。当一个国家持有英镑时,无论是出于贸易的目的,还是出于储备的目的,只要它持有了英镑,就在向英国政府缴纳铸币税。持有的英镑越多,缴纳的铸币税也就越多。因为获得这些英镑,必然付出代价,可能是用某些实物通过贸易来交换,或者付出劳动来“赚取英镑”。而对于英国来说,英镑不过是在一些特制的纸片上印上英国女王的头像而已。英国用这些印着女王头像的纸片,可以在全世界购买所它所需要的一切,相对于所获得的巨额财富而言,制造这些英镑的成本实在是廉价得可以忽略不计。用这些纸片所换来的一切,就是英国人利用世界货币的特权,向全世界所收取的铸币税。
       非常有意思的是,一般来说,经济总是在不断增长的。全球经济规模越大,对世界货币(英镑)的需求往往也越大。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推动了对英镑需求的增长,而对英镑需求的增长又推动了英镑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张,英国所获得的铸币税就不断增长。
        
       世界货币的第二个特权,是对全球货币的调控权。当英镑成为世界货币,英格兰银行就成了世界央行。我们知道,当经济发生不利波动时,一国政府往往会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从而使经济朝预期方向发展。世界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使得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而采用货币局制度并紧盯世界货币的国家,其货币政策基本完全丧失。例如,当前的世界货币是美元,国际贸易中的结算货币绝大部分采用美元。在中国的国民经济构成中,对外贸易是三驾马车之一,其份量可想而知。但是外贸对于汇率非常敏感,为了保持稳定、良好的贸易环境,需要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而汇率受利率的影响很大,利率的变动会导致汇率的波动。所以为了保外贸,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利率调整的手段上颇受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影响,往往是采取跟随政策,即美联储加息,中国人民银行也加息,美联储降息,中国人民银行也相应降息。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不断降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以刺激美国经济。由于香港采用的是联系汇率制,通常是在美联储宣布调整利率的次日,香港金管局即跟随性宣布相应调整香港的基本利率。上图就是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美联储连续10次降息,香港金管局连续10次利率跟随的情况。
       当然了,香港的情况比较特殊,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弱。在联系汇率制下,掌握世界货币——美元——的美联储,其一举一动都深刻地影响着香港的货币政策。人民币会稍微好一些,但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美联储的影响。例如,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较欧美恢复得要好,但前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强的通胀压力。一般来说,适当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胀。在目前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再加息,势必引发套利盘,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利于汇率稳定及外贸稳定。因此,基于汇率稳定和外贸稳定的考虑,在美元没有加息的情况下,中国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胀的代价就比较高,这也是央行更亲睐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通胀的原因。
        
       英国通过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不仅在全球攫取了巨额利益,使其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而且英镑还延缓了大英帝国霸权的衰落。直到今天,英国都仍然受益于英镑当年的世界货币地位。很显然,美国是当前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英国显然不是对手。即使是在欧洲,英国在土地、人口、科技等方面也不如德法两国。就全球著名企业而言,提起德国,我们马上会想到西门子、博世、奔驰、宝马,还有大众汽车,提起法国,我们马上会想到空客、道达尔、标致-雪铁龙,但是提起英国,除了英国石油,我们想起的则会是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
       就高科技而言,英国显然落后于德法两国,但在金融业上却远远超越德法两国,伦敦是仅次于纽约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是伦敦市的城中之城,面积仅仅只有一平方英里(约2.6平方公里),但却是英国的经济中心。2007年,英国金融服务业占本国GDP的比重达到了7.6%,其中伦敦金融城就为全英国的GDP贡献了3%。1995年时,伦敦城内从事金融业、商业的人员就有70万,比德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总人口还要多。在这里围绕着英格兰银行,有100多家英国本国银行和520多家外国银行。全球外汇交易的三分之一在这里交易,每天的外汇交易量高达1.8万亿美元,超过纽约、东京和新加坡的总和(纽约16%,东京9%,新加坡6%)。在货币市场,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是全球最重要的基准利率。2008年3月,英国的跨境银行借贷业务占全球总额的20%,名列全球首位。在欧洲,约有一半以上的投资银行业务是在伦敦进行的。
       伦敦的证券市场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的。选择伦敦上市的海外公司数量位居全球各交易所之首。在2008年前三个季度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海外股票交易量达到了全球的29%,而在伦敦的国际债券交易量更是包揽了全球总额的70%。2007年,在英国为海内外客户管理资产的规模高达4.1万亿英镑。在管理海外客户的境外资产方面,伦敦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伦敦也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心之一。
       伦敦还是全球最大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2007年4月的交易额占全球的43%。在交易所交易的期货和期权的市场份额方面,伦敦仅次于芝加哥,位居全球第二。伦敦黄金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黄金市场,其黄金交易量曾达到世界黄金交易总量的80%,直到今天仍然牢牢掌握着黄金的定价权。除此之外,伦敦在全球保险市场也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可以看出,英镑曾经的世界货币地位遗留给英国巨大的遗产。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货币之一,英镑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大英帝国的衰落,使得英国直到今天仍然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板凳]   咖啡卡【 · 原创: 山之巅   2011-07-30 23:42 只看该作者(-1)  】       第4章 第四次货币战争
       [淘股吧]
       挟天子以令诸侯,美元取代英镑
        
       本章导读:
       l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吃进”多少黄金?
       l       美元战胜英镑,希特勒帮了大忙?
       l       谁是世界头号假钞大王?
       l       凯恩斯为什么要废除金本位?
       l       亨利·怀特的点金术,把美元变成“美金”
        
        
       1.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吃进”多少黄金?
        
       大约在1893年,美国的实际经济就已经超过了欧洲,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在此后逐步拉大了与欧洲之间差距。美国在19世纪末的经济崛起,主要是因为领土的扩张、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南北战争后,美国大一统的国内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1863年颁布的《国民银行法》,使得美国出现了统一的货币。1900年实施《金本位法案》,1913年出台具有美国中央银行法体系基石作用的《联邦储备法》。一系列金融法案的出台,使得美国在1913年时,已经形成了全国统一且比较完善的货币体系。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大陆一片战火。8月4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中立宣言》。这次战争持续了整整四年,全球有30多个国家参战,15亿人卷入战争,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残酷的战争差不多摧毁了整个欧洲大陆,但美国在战争中向交战方大量出口物资,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在战争局势已经明朗的情况下,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取最大利益。一战结束后,欧洲一片废墟,英国实力受到很大削弱,而美国则借机强大起来,全球三分之一的黄金流入美国,美元成为硬通货,纽约取代伦敦成为实力最强的金融中心。
       四年的战争将整个欧洲的财富消耗殆尽,交战各国实际上都已经无力再打下去,因此在1911年的巴黎和会上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把整个战争的责任都推给了德国,并对德国提出了极其苛刻的制裁和惩罚,这就注定这份和约只能是一份为期20年的休战书,为希特勒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9月5日美国宣布中立,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战争对物资的快速消耗,导致交战各国大量地在美国购买战争物资,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英国在二战爆发后,截至到1941年3月美国《租借法案》生效之前,已经累计向美国输入20亿美元的黄金,动用了2.35亿美元外汇储备,并且出售了3.35亿美元的美国证券。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黄金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到1948年时,美国官方黄金储备高达21,682吨,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的74.5%![1]
       二战后,欧洲再次成为一片废墟,英国已经极度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富有而且强大的美国势必要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这种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更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综合较量,也是美元与英镑在货币领域的一次生死角力。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这方面希特勒无意中给美国人帮了个大忙。
        
        
       2. 美元战胜英镑,希特勒帮了大忙?
        
       二战期间,德国对付英国的武器并非只有坦克、大炮和飞弹,还有比这杀伤力更可怕的,那就是——大规模的、近乎完美的假英镑!
       通过大量伪造英镑造成英镑贬值,引发公众对英镑的信心危机,从而打击英国经济,这个想法最先是由德国刑警头子阿图尔·奈比(Arthur Nebe) 提出来的。1939年9月,这个想法得到了党卫军帝国中央保安局局长莱因哈德·海德里希(Reinhardt Heydrich )的大力支持。海德里希向希特勒报告了伪钞制造计划,得到了批准,但希特勒只支持伪造英镑,不允许伪造美元,他说“我们现在还没有和美国人打仗呢”。
       但是,伪造英镑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要大规模地伪造。二战前英国纸币的设计非常精细,不列颠尼亚女神图案是委托专人特别设计的,水印是由造诣精湛的工艺师精心制作的,连印钞专用的亚麻纸都是十字形交叉的,而且使用了独一无二的多层叠加工艺,英镑上的数字编号是采用了非常复杂的算法编码过的。总而言之,英镑简直就是一件艺术杰作,几乎无人能够仿制。
       为了造出可以乱真的英镑,海德里希签发了一份最高机密文件,明确要求:“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制造假钞,而是经过批准的纸币复制。这些纸币必须是原件的完美复制品,必须让最有经验的纸币专家也看不出差别。”
       具体负责这一事务的是纳粹党卫军的头头阿尔弗莱德·瑙约克斯(Alfred Naujocks),就是那个1939年9月1日凌晨冒充波兰军队进攻德国电台的始作俑者,直接导致德国进攻波兰。1940年春天,瑙约克斯视察位于柏林的印钞厂萨克森豪森,他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一张面值为5英镑的假币,欣喜的发现这是一张高仿制的产品。这说明伪造英镑是可能的。瑙约克斯为此集中了德国最优秀的雕刻专家、造纸技术专家和数学专家,后者负责推算英镑纸币的编号规则。
       经过反复的、艰苦的实验,1940年末,瑙约克斯领导的伪钞小组终于制造出了英镑。为了检验他们所伪造英镑的品质,纳粹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名纳粹特工携带一笔英镑假钞来到瑞士银行,要求兑换成9万法郎,在瑞士银行已经将其鉴定为“真钞”决定立即予以兑付的情况下,这名特工向银行工作人员暗示这些英镑来源于特殊渠道,可能会是假钞。在经过更加细致的鉴定后,瑞士银行仍然确信这些“英镑”是真正的真钞,并建议这位特工如果不放心可以将其拿到英格兰银行进行最终鉴定。这些英镑随后被送到伦敦接受检查,英格兰银行的专家们在仔细鉴定后,从中挑选出了大约10%的假钞,并确认其他英镑确实在流通中,并感谢这位特工的诚实。就这样,纳粹的假钞被认为是真币获得了认可。随后,较大规模的“英镑”蜂拥而出,到1941年早期,阿尔弗莱德?瑙约克斯的假币开始在德国占领区内兑换和买卖,当时已经生产了40多万磅的假钞。假币的制造需要秘密的执行,但瑙约克斯知名度太高了,这妨碍了假钞进一步大规模的制造,于是海德里希罗织罪名状告瑙约克斯,瑙约克斯差点被执行死刑,但最终被流放。随着瑙约克斯的流放,纳粹的英镑伪造计划陷于停顿。
        
       停顿是很短暂的。1942年6月,海德里希在布拉格被捷克抵抗组织击毙后,纳粹二号人物希姆莱想重新启动伪钞制造计划。当时一位名叫本哈德?克鲁格(Bernhard Kruger)的军官提出了一个能使伪钞计划更加有效的建议,他建议使用纳粹最容易控制资源“犹太囚犯”来制造伪钞。这一建议得到了希莱姆的批准,本哈德?克鲁格被任命负责这一行动。作为奖赏,这一行动就被命名为“本哈德行动”(Operation Bernhard)。
       本哈德视察了很多集中营,从中挑选了134名犹太囚犯,组成了一支技术精湛的造假队伍,随后把他们秘密集中到柏林萨克森豪森造币厂的18和19区。本哈德行动极其机密,对于所有被幸存者莫里斯·纳斯汀(Moritz Nachstern)在《19区的伪造者》一书中回忆道:纳粹军官走过来说:“在这里,你将见到你所不该见的,你将听到你所不该听的。从现在起,你们每个人都属于我,这个区自成一个世界,与其他集中营毫无关系。在这里绝对禁止相互交流,不服从命令者和怠工破坏者都将被处死”。知道内情的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站岗的卫兵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保护什么。在1943年的一封信中,盖世太保负责犹太事务的长官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要求归还一名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带走的犹太人。这一要求被拒绝了,萨克森豪森的负责人回信说:“我很遗憾的通知您,我们不能把您提到的犹太人还给您,我也不能告诉您这是为什么。我只能告诉您是在为帝国服务”。
       伪钞车间这些囚犯的待遇要比集中营内的普通犯人要好很多,不仅有足够的食物,甚至还可以得到定量的香烟。但是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正在给德国纳粹提供帮助,而且绝不可能活着离开这个地方。一些印刷工人有时会冒着生命危险对伪钞制造进行怠工和破坏,1944年末他们甚至罢工过。
       1944年12月,战局对德国极为不利。不久,柏林萨克森豪森的造假车间被关闭,所有的印刷工人被迁移到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的埃本塞(Ebensee),他们预感到这里将是他们生命的终点。收音机里的报道证实盟军距离这里只有几天的时间了,囚犯们被命令销毁所有的证据和线索。犹太囚犯工作了三天三夜,摧毁印刷机器,焚毁一摞摞的纸币。集中营指挥官收到的最后一条命令是将所有印刷工人枪毙。然而,因为害怕被指控为战犯,指挥官并没有执行这条命令,再加上盟军进攻速度很快,部分印刷工人得以逃过一劫。幸存者目睹了纳粹分子的最后逃亡,一些逃跑者还不忘开走装满假钞的卡车。
        
       本哈德行动生产的假币分为4个等级:完美的、接近完美的、有瑕疵的和不合格的。最初计划将不合格品空投到英国,可最终还是将这部分销毁了。完美的假钞被储存起来供德国间谍在敌国和中立国使用。接近完美的和有瑕疵的假币成批运往占领区,在黑市购买黄金和食品,甚至还向当地游击队购买英美空投的轻型武器。还有部分假币分配到中立国的德国大使馆兑换成当地货币。很多关键性纳粹行动的活动资金都来源于本哈德行动。大胆营救墨索里尼的行动是用“本哈德纸币”支付的。稍后,支付给墨索里尼在狱中的前外交部长的也是假钞。党卫军中最有名的间谍西塞罗,被支付了20万英镑的假钞以购买从英国大使处获取的有关诺曼底登陆的文件。党卫军还用假钞支付他们在英国最成功的、代号为“阿诺”的间谍行动。很多年里,德国将假钞花在巴尔干地区军事方面的坚定支持者身上:大笔的贿赂,非法艺术品的交易,购买大宗的货物,以及其他各种层次的交易。当同盟国接近德国时,“本哈德纸币”成功的在几家大型纳粹银行里开设了账户,资助纳粹分子逃往南非和其他地方。
       由于本哈德行动被严格保密,同盟国一直对此事毫不知情,直到苏联军队解放了埃本塞的印刷工人之后,才真正发现假钞行动的数量及规模。英格兰银行立刻派了P.J. 李维斯前去调查此事,盟军也授权美国少校麦克纳利(Major McNally)进行调查。麦克纳利在报告中估计:有100万英镑流入土耳其和近东地区,200万英镑在法国流通,800万英镑被花在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斯堪的那维亚半岛……
       根据幸存者的回忆,在高峰时期,他们一个月生产的假钞总额就超过了八百万英镑,印刷工人雅各布?古德格拉斯(Jakob Goldglass)估计纳粹一共印刷了大约1.35亿元的英镑(相当于现在的30亿英镑),而且这还是保守数字。作为嘲讽,18区、19区的印刷工人用假钞拼成“英格兰银行”的字样贴在伪钞车间的门上。实际上在这一时期,纳粹印刷的英镑比英格兰银行制造的还要多!截止1945年,市场上流通的英镑超过三分之一是假钞!本哈德行动已经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名副其实的“英格兰银行”。
       这一调查结果深深震惊了英格兰银行。1945年2月,英国财政大臣下令收回所有正在流通的10元英镑,但为了避免引发公众恐慌,同时公众宣称这一前所未有的举动并不是因假钞危机而起。1946年初,带有横穿纸币金属条的防伪纸币取代了所有其他面值的英镑。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能够从正在使用的纸币上辨认出这些金属防伪标志。
       截止1951年1月9日,英格兰银行总共收集到1,860,223张面额不等的假钞。截止1959年,总共收集到三百多万张。这些假钞被悉数焚毁,但这仍然不是所有“本哈德纸币”的终结。据传,德国战败前,党卫军曾将大量财宝沉于奥地利阿尔卑斯山深处的托普利茨湖(Toplitzsee)中,而“本哈德纸币”可能就藏身其中。
       1952年,在湖区附近两名前党卫队军官被神秘谋杀。于是,“在湖边密林中潜伏着保护湖底宝藏的纳粹小分队”的传说不胫而走,使本来就神秘莫测的特普里茨湖更蒙上了一层恐怖的色彩。
       1959年,德国《明星》杂志的记者奥尔夫冈·路德带领一支潜水队从80米深的湖底打捞出13只铁箱子,箱子里除了黄金和珍贵的邮箱外,还有总计大约42万张不同面额的假英镑以及与制造假钞有关的大量机密文件。这次发现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钱币窖藏。
       1963年,一名德国潜水员在托普利茨湖展开探宝行动,但是不久之后便神秘地死亡。奥地利政府随后以湖中有大量火箭、炸弹和炮弹为由禁止在托普利茨湖潜水。1963年到1983年,奥地利政府开始进行有组织的打捞工作,共发现18箱假英镑以及大量武器、弹药和实验室设备。
       时至今日,尽管奥地利政府禁止下湖潜水,但还是有不少穿着潜水服的人潜到湖底,希望捞到些珍宝,更希望找到一些被掩盖的历史真相。
       最近几年,“本哈德纸币”在东欧,甚至远至香港的地方被接收。2002年8月,一张私人收藏的“本哈德”纸币在美国拍卖。2009年初,91岁高龄的本哈德行动幸存者、假币制造天才阿道夫·博格受英格兰银行邀请,帮助识别假币,并传授有关假币的识别技巧。借助于灯光,博格轻轻松松地认出了当年由他伪造的一张5英镑的假钞。
       二战时,英国民众没有使用钱包的习惯,一般都习惯将大面额的钞票折叠起来,并用别针钉在一起,因此钞票上一般都有针孔。“为了让我们制造的假钞看起来很旧的样子,集中营有一些专家专门在钱上制作针孔。”博格说,虽然他们制造了假钞,但他们都希望英国民众能发现这些钞票是假的,为此,他们偷偷地做了标记。“我们知道英国人从不在‘大不列颠’字样上打针孔,因此我们总是在这几个字上打针孔,我们希望人们能够发现这些是伪钞。”
       本哈德行动制造了数量惊人的假钞,造成了英镑大幅贬值,沉重打击了世界各国对英镑的信心,加速了英镑让位于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进程。
        
        
       
       
       
       
       
       
       3. 亨利?怀特是怎样把美元变成“美金”的?
        
       牛顿帮助英国在1717年率先建立起金本位,并利用这一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金银套利,从而确立了欧洲霸主地位,并建立起日不落帝国。但是两次世界大战重创了英国的经济,黄金流入美国,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也因此风雨飘摇,美元取代英镑之势日益明显。
       为了捍卫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英国不得不与世界新贵美国谈判。尽管当时的美国富甲天下,但在英国人眼里差不多就是一个暴发户的形象,没有多少文化。甚至谈判策略的考虑,英国派出了最顶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前往美国游说美国政府。
        
       凯恩斯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以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享誉全球。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美国人都知道他,并从内心深处敬重他。这是因为,1929年至1933年美国陷入了经济大萧条,无数人失业,生活极度艰难,罗斯福总统上任后实施新政带领美国走出困境,而罗斯福新政中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正是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因此,许多美国人对凯恩斯心存感激,甚至在内心中奉若神明,就好像现在美国某位著名经济学家前来中国,挟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势,必定会在气势上吓倒很多人。
       凯恩斯一开始是以学者的身份到美国进行讲学,他抛出了黄金无用论,试图从学术上说美国人放弃黄金。他告诉美国人:黄金的供应取决于自然,而不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当黄金的供应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时,黄金就会过多或过少,从而导致经济的极不稳定。英国曾经因为黄金的供应不稳定吃过苦头,在1931已经废除了金本位,美国应该吸取英国的教训废除金本位。同时,凯恩斯还试图让美国人放弃对英国的战争借款,因为如果美国非要英国归还战争欠款的话,这相当于英国以极低的价格向美国倾销商品,冲击并扼杀美国的相关产业;而如果美国不放弃黄金,英国由于缺少黄金将无力购买美国的产品,因此美国的出口将受到抑制,出现经济萎缩。
       凯恩斯的话非常具有欺骗性,就像今天的西方经济家试图让中国相信:市场是万能的、中国应该彻底开放金融领域、人民币应该立即大幅升值一样。
       英镑与美元的霸权之争终于演变成了一次场面盛大的国际会议。1944 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激烈争论的焦点就是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和美国的怀特计划。
       凯恩斯是英国的首席谈判代表,他提出的凯恩斯计划代表了英国利益,他向美国推销了一套全新的信用世界货币方案。在方案中他设计了一个国际清算同盟,首先由清算同盟发行统一的世界货币,凯恩斯把这种世界货币称为Bancor,然后各个国家的央行以所持有的Bancor发行本国货币,并维持本国货币与Bancor之间的确定比例。各国之间以Bancor结算。
       这实际上是一个两级央行体系,清算同盟充当了世界央行,它与各国央行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国央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
       各国获得Bancor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各国的经济数据由清算同盟直接向各国央行发行,最初的Bancor的分配份额按照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之后根据各国经济的增长增加相应的Bancor数量。另一种是缺少Bancor的国家向Bancor盈余的国家借款。
       凯恩斯的计划,从理论上讲解决了黄金供应受自然限制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相对于金本位,这种纯信用的货币体系的确要更加先进,几乎就是元代中国纸币体系的翻版,但实际上这个计划完全是为了英国的利益。
       首先,在英国的黄金已经消耗殆尽的情况下,由于获得Bancor并不需要支付黄金,黄金在事实上被从货币体系中踢出去。这样,美国的全部黄金储备就成了一堆破铜烂铁,这可是美国人数十年来积蓄起来的巨额财富的表现形式。凯恩斯试图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就拿走美国人的“血汗钱”。
       其次,凯恩斯还试图通过Bancor的发行为英国无中生有地谋取一笔巨额的铸币税,因为最初的Bancor分配份额是按照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二战中英国经济严重受创,战后负债累累,但是如果按照二战前的比例来算,英国可占Bancor份额的16%,再加上殖民地,整个英联邦占比高达35%。
       这样,英国不仅解决了黄金缺乏的问题,在谈笑间彻底消灭掉美国的黄金储备,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可以继续延续,而且还可以凭空获得巨额的铸币税。这就是凯恩斯为英国政府打的如意算盘,问题是美国能答应么?
       美国政府的谈判代表由财政部顾问亨利·怀特担任,有意思的是,怀特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忠实信徒。尽管怀特本人非常崇拜凯恩斯,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国家利益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毕竟美国人都是从欧洲移民过去的,他们对于欧洲老师的这一套太熟悉了。凯恩斯的计划无论在学术上多么先进,但毕竟是损害了美国的利益,这一点美国绝不可能接受。因此,美国否决了“凯恩斯计划”,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怀特计划”,其核心是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坚持黄金原则,即“谁拥有黄金,谁来制定规则”,目的是由美国来主导,建立以黄金储备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经过20天的激烈争论,最终达成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主、以英国“凯恩斯计划”为辅的妥协货币协定,史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上图是召开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蒙特·华盛顿饭店)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时还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即后来的关贸总协定,现已演变为WTO)。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联储承诺美元和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即1美元的黄金含量为0.888671克。由于固定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美元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当做黄金来使用,以至于到今天人们还习惯性地称美元为“美金”。
        
       凭借手中紧握的黄金,美元挟天子以令诸侯,终于击败了英镑,取得了号令天下货币的权力![地板]   咖啡卡【 · 原创: 山之巅   2011-07-30 23:43 只看该作者(-1)  】       第5章 第五次货币战争
       [淘股吧]
       美国为什么执意废除金本位?
        
       本章导读:
       l       最早提出“特里芬难题”的原来不是特里芬?
       l       创设“特别提款权”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l       什么是压垮金本位的最后一根稻草?
       l       美国废除金本位是被逼无奈,还是有意为之?
        
        
       1. 最早提出“特里芬难题”的原来不是特里芬?
        
       二战之后,欧洲和日本的经济恢复得很快。发展经济需要钱,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着货币需求的高速增长。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他们以美元为储备发行自己的本国货币,大量的货币需求使得美元被大量输出到欧洲和日本。客观地讲,战后美元的大量输出,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则获取了巨额的铸币税。对于美国来说,只要源源不断地印刷美元就可以从世界各地“买”回巨额实物财富。
       在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比较稳定。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美元发行规模也相应地出现了快速增长,但黄金增长非常有限,也就是说美元的增长远远超出了黄金的增长。因此,美元应当相对于黄金贬值,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又要求美元必须保持稳定与坚挺。
       1960年,美国耶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指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在经济学界被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但事实上,美国政府对此早就清楚了,1944年凯恩斯向美国推销清算同盟方案的时候已经给他们讲清楚了。1956年美国决策集团就研究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快速增长,必然导致美元与黄金比值的变化,否则就会出现黄金流失,并由此制定了美国利益最大化条件下的对策。
       对于特里芬难题,美国置若罔闻。1958年以后,美国持续的收支赤字导致美元在世界各地泛滥成灾,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其中尤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言辞最为激烈,他批评美元享有“过份的特权”。但美国依然对发行美钞乐此不疲,因为只要让印钞机开足马力,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抹平赤字,而且其他国家的商品和劳务也可以滚滚而来。美元贬值动摇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纷纷抛出美元买入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对外短期债务激增。到1960年,美国的短期债务已经超过其黄金储备,当年10月爆发了战后第一次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
        
       2. 给金本位打补丁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作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中期越战爆发,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次爆发。到1968年3月,美国的黄金储备已降至120亿美元,只有其短期债务的三分之一。结果在伦敦、巴黎和苏黎士黄金市场上,爆发了空前规模的黄金抢购风潮,在半个月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又流失了14亿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就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黄金市场价一度涨至44美元/盎司,比官方定价35美元/盎司高出26%。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要求英国关闭伦敦黄金市场,在与黄金总库成员国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按供求关系自由浮动,但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然维持35美元/盎司的官价,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黄金双价制是美国为了维护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给布雷顿森林体系打的第一个大补丁。
        
       实行黄金双价制的表面原因就是黄金相对不足,对此,美国早在实行双价制之前就联合英国提出了对策——由多国联合起来发行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这种国际储备货币的分配按各国的经济数据确定比例,完全与黄金脱钩,这样就可以弥补黄金的不足。显然,美国此次提出的国际储备货币正是1944年被美国人否决的凯恩斯计划中的Bancor,只不过被他们改名换姓后拿了出来。同样的方案,在1944年在美国拥有巨额黄金时会损害美国的利益,而到了60年代中后期,美国滥发美元收取巨额铸币税,从而导致大量外流时,这套方案就符合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和英国的提议遭到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六国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并不是国际流通手段不足,而是“美元泛滥”,通货过剩。因此他们反对创设新的不受黄金约束的储备货币,主张建立一种以黄金为基础的储备货币单位,以代替美元与英镑,而这显然是英美两国所不可能接受的。1964年4 月,比利时提出了一种折衷方案:增加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而不是另外创造新的储备货币来解决问题。这种增加的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 ,缩写SDR)。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十国集团”采纳了这一接近于美、英的比利时方案,并在1967 年9月的年会上获得通过。1968 年3 月,由“十国集团”提出了特别提款权的正式方案,但由于法国拒绝签字而被搁置起来。频繁爆发的美元危机和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实际上损害了其他各国的利益,如果美元丧失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在此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取代美元,那最终会造成世界货币体系的紊乱,世界各国的利益都会遭受损失。美国一手导演了愈演愈烈的美元危机,并利用危机胁迫各国接受特别提款权方案。因此,在1969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正式通过了“十国集团”提出的特别提款权方案。
       1970年,IMF发行了最早的特别提款权。最初,每一单位的特别提款权被定义为0.888671克纯金的价格,也就是当时的1美元。特别提款权被提供给全体会员国,作为一种国际货币储备单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黄金不足以保持外汇市场主要是美元的稳定。
       特别提款权是美国人继“黄金双价制”之后,给布雷顿森林体系打的又一个大补丁。当然了,从一开始,美国人就不允许特别提款权发挥过大的作用,美国只是希望借助于特别提款权摆脱黄金对美元的束缚,真正的主角,还得是美元。因此,从一开始特别提款权就只能用于各国央行之间的结算,不能被直接使用,发展到今天,特别提款权早就不再和黄金挂钩,而是和主要的四种货币(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挂钩。
        
        
       3. 补无可补,无须再补
        
       和黄金双价制一样,特别提款权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特里芬难题,这两个大补丁在时间上无非是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苟延残喘而已,但在功能上却一点一点地解开了束缚在美元上的黄金绳索。
       1970年,通过IMF发行了特别提款权,美国心满意足,继续开足马力印钞票。1971年夏天,美国的黄金储备只剩下102亿美元,而短期外债为520亿美元,黄金储备只相当于短期外债的1/5。各国政府无力回天,为了对冲手中美元的贬值风险,纷纷用美元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持续减少。
       1971年8月9日,英国经济代表亲自登门拜访美国财政部,要求将持有的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按照当时的官价,兑换的黄金数量高达2600多吨。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立即向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报告。13日,星期五,尼克松突然下令16位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内阁成员,与他一起乘坐直升机前往戴维营召开紧急会议。为了确保会议不会被泄密,尼克松切断了所有与会者的对外通讯。在会议上,针对英国政府的巨额黄金兑换要求,所有与会者一致同意关闭黄金窗口,即拒绝向任何国家兑换黄金。8月15日,星期天,尼克松在晚间黄金时段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就是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不再向任何国家兑换黄金。
       尼克松的电视讲话震惊了全世界,1944年由多国政府共同签署的货币协定,美国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就单方面撕毁了,这激起了西方国家的极大愤慨。第二天,美国的“新经济政策”成了全世界的头条新闻,引起轩然大波。受此影响,美国债券价格大幅飚升,股票市场更是大涨了近4%,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与美国相反,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则出现了暴跌。日本所受冲击最为严重,因为日本银行在8月初买进了45亿美元,这相当于此前日本所有的储备。整个东京证券交易所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就像《纽约时报》描述的那样:“不计代价的卖单,使得市场价格飞流直下”,日本人因此将其称为尼克松冲击。一位美国人想在巴黎买一条面包,当他将1美元递给面包师的师傅,被告知“1美元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值钱了”。
       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是美国战后的第一次单边主义,它切断了黄金对美元捆绑,布雷顿森林体系自此名存实亡。
        
        
       4.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就好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宰相”,而黄金就是被挟持的“天子”。无论“宰相”的权力有多大,气势有专横跋扈,但毕竟“相权”还要受到“皇权”的制约,哪怕这种制约仅仅只是形式上的。“黄金双价制”和“特别提款权”就是将“皇权”一步一步转移给“相权”,而尼克松总统的“新经济政策”则是宣布废除黄金“帝位”、美元登基继“皇帝”位的诏书。当然了,直爽的美国人并没有像中国人那样搞“禅让”,而是直截了当地进行了“篡位”。
        
       无论是之前的英镑,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美元,都要受到黄金的制约,但在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美元的膨胀。伴随着美元膨胀的,便是美元的不断贬值。1971年12月,美国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7.89%,将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1973年2月12日再次宣布美元贬值10%,黄金官价增至每盎司42.22美元。3月,因为美元的贬值,欧洲爆发第8次美元危机,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伦敦金价一度涨到96美元/盎司,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疯狂贬值的美元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其他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历时27年,终于寿终正寝。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4年建立,到1973年的全面崩溃解体,在此期间,美国人获得了货币领域的全面胜利。最初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击败英镑夺得号令天下货币的权力,中间是狂印美元从全球攫取巨额铸币收益,最后是谋朝篡位,废除黄金的货币帝位,美元取代黄金成为不受自然约束的货币之皇。
        
        
       5. 美联储纽约分行的地下密室
        
       在华尔街的美联储纽约分行,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库。这是个真正的金库,因为它只用来存放黄金。目前保管着大约60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和国际组织大约三分之一的黄金储备,重达8273吨,总价值约3000亿美元。
       整个金库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分成122间密室,差不多每间密室中存放着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至于哪个国家的黄金存放在哪间密室,这是最高机密,连金库的工作人员也一无所知。其中的816号密室,是专供人们参观的,这间密室中存放着5160块金砖,价值8800万美元。这只是较小的密室之一,最大的密室可以存放10.7万块金砖。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把黄金储备存放在美国呢?这是因为在美元贬值的过程中,为了阻止黄金外流,美国出台了一个法案,禁止黄金离开美国本土,但是当时美国并不方便拒绝其他国家用美元向其兑换黄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人将外国政府持有的黄金存放在纽约联邦银行的地下金库,并且免收存放费用。
       1973年,陈云向中央提议购买黄金进行外汇保值,他的提议经研究后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的支持,经中央批准,中国购买了600吨黄金,这就是2003年以前中国600吨黄金储备的最初来源。因此,中国的这600吨黄金储备也存放在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金库中,并非存放于中国境内。当然了,有人宣称这是1990年被从国内偷运到美国,这就是无稽之谈了。
       2009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的发言称,自2003年起,中国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增加了454吨黄金,中国黄金储备达到1054吨,排名世界第五。这新增加的454吨黄金来源于国内市场,应该存放于境内保管。[第5楼]   咖啡卡【 · 原创: 山之巅   2011-07-30 23:43 只看该作者(-1)  】       第6章 第六次货币战争
       [淘股吧]
       拉美债务危机
        
       本章导读:
       l       22位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学派是怎样炼成的?
       l       芝加哥学派是怎样给全世界洗脑的?
       l       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经济学家说胡话?
       l       你下套,我收索,美国政学两界的邪恶组合!
       l       IMF真的是为了帮助拉美才援助他们的吗?
        
       1. 四百年屈辱史和民族工业强国梦
        
       拉丁美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史上曾经孕育过灿烂的玛雅文化和强大的印加帝国,但这里也是个苦难深重的地方。最早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是印第安人,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欧洲人就在这里进行着无休止的杀戮和掠夺。最初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后来是荷兰、法国和英国,最后加入但也最善于掠夺是美国。
       1494年6月7日,在教皇的调停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签定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瓜分殖民地,美洲也被这两个国家垄断。到1541年,北起加利福尼亚湾,南至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几乎完全为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所占领。
       为了最大限度地压榨殖民地,保护本国的工业,宗主国对殖民地的产业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只是把殖民地当作独占的廉价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例如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生产棉、毛织品,不许开采铁矿和制造铁器,而且殖民地只能与宗主国进行贸易,不得与其他国家往来。所有开往殖民地的船只必须由塞维利亚起航(1717年改为由加的斯起航),所有货物必须由西班牙船只装运。这些限制性的规定,造成了殖民地的产业极其单一,例如巴西当时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其主要的产业就是“巴西木”的出口和甘蔗种植。
       16、17世纪,荷兰与英法相继崛起,面对美洲的财富,他们先是以海盗的形式参与掠夺,到后来直接发动战争,进行武装侵略,夺取他国的殖民地。
       由于饱受剥削和压迫,拉丁美洲殖民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进行了独立运动,多个国家相继独立。1816年拉普拉塔联合省(今阿根廷)独立,1819年建立哥伦比亚共和国,1821年墨西哥独立,1822年又建立了包括厄瓜多尔在内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独立。到1826年,拉丁美洲除加勒比海岛屿及大陆极小一部分地区外,都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但是,民族独立并没有帮助拉美各国步入梦想中的生活。拉美各国独立后,英国和美国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奴役拉美人民的新的殖民主义者。英国是第一个对拉美进行渗透的国家。独立战争时,英国以帮助独立运动为名,对拉美贷款和投资,至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投资和贷款总额已达2500万英镑。1833年英国武力夺取了马尔维纳斯(即福克兰)群岛,1835年又以武力将洪都拉斯的部分领土作为自己的殖民地,1837年派舰队封锁卡塔赫纳。英国在拉美地区获得了许多政治和经济特权,1918年英国在拉美的投资已达10亿英镑以上。
       美国对拉美的扩张是后来居上。1823年12月,美国总统J.门罗发表门罗宣言,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意图把美洲变成“美国人的美洲”。19世纪中叶,美国推出“西进政策”,要把领土从大西洋向西推进到太平洋东岸。1835-1845年,美国军队侵占墨西哥的得克萨斯。1846-1848年发动美墨战争,强迫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墨西哥割让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大片土地给美国。1853年,美国又从墨西哥取得麦西亚峡谷地区。这样,美国先后攫取了墨西哥全部国土的55%。1898年4月,西班牙在古巴的统治摇摇欲坠,美国出兵古巴,击败西班牙军队,西班牙撤出古巴,美国取而代之。1902年3月,美国迫使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规定了美国在古巴的许多特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已逐步把赤道以北的拉美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历尽千辛万苦才换来民族独立的拉美人民来说,这真是前门才驱狼,后门又进虎。
        
       英国和美国,作为新的殖民主义者,一方面利用军事力量在拉美国家获得了许多政治经济特权,另一方面还积极扶持傀儡政权,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镇压。1929年-1933年,欧美暴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大萧条期间,由于受殖民之害,拉美地区经济单一过份依赖国外市场,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对此,拉美各国深感自力更生和建立自主的民族工业体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国家要繁荣富强,必须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和产品过份依赖国际市场,是国家无法强大的根本原因。此时,距离哥伦布在美洲大陆建立殖民地已经整整400多年了。
       为了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拉美各国普遍进行了国有化和驱逐外资运动。1934-1940年,墨西哥L.卡德纳斯执政期间,实行了铁路和石油国有化。1946-1955年,阿根廷J.D.庇隆执政时期实行了企业国有化、增进工人福利的改革。1952年玻利维亚人民推翻了A.巴利维安政权,将外资控制的矿业公司收归国有。1953-1954年,巴西总统G.D.瓦加斯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由国家垄断石油工业,限制外国资本的超额利润。1964-1977年,巴拿马人民开展了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1968-1975年,J.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总统进行了以国有化和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秘鲁式的革命”。1970~1973年,智利S.阿连德?戈森斯,总统采取了铜矿国有化和没收大庄园等改革措施。
       拉美国家的国有化和驱逐外资行动,严重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拉美将不再是美国的后院。因此,美国绝不能允许拉美人民实现自己的工业强国梦,它必定会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止。
        
        
       2. 22位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学派是怎样炼成的?
        
       如何阻止拉美国家的工业强国梦呢?战争不是好的选择,因为之前已经打过了,而且代价太大。如果能够将拉美的经济发展诱骗上一条精心布设过陷阱的发展道路,使其继续为美国打工,那一定是种“投资少、收益高”的“好办法”。但是,没有人是傻瓜,要想欺骗对美国极不信任的拉美各国,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经过努力,美国人终于还是找到了方法,因为他们发现了“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又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该学派捍卫的核心价值是相信市场机制跟自由放任,反对任何形式的干预,反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跟凯恩斯主义,因其主要成员为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师生而得名。芝加哥学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年代,其第一代代表人物是法兰克?奈特,但是由于凯恩斯主义在美国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芝加哥学派一直不被人注意。但由于芝加哥学派鼓吹自由、放任,为美国打开拉美各国市场提供了理论支持,于是就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量的(政府和各种基金的)资金被投向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资助其开展研究、召开学术会议、出版杂志和招收留学生。例如,威廉?沃尔克基金会就挽救了好几家濒临破产的新自由主义者的杂志,并为芝加哥大学出版新自由主义著作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1947年4月,弗里德曼等人参加哈耶克领导的“朝圣山学会”的首次会议,旅差费也是由威廉?沃尔克基金会提供的,而且这个基金会为米瑟斯支付了长达24年的薪水!
       在这种背景下,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分别在1974年和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随后,该学派的舒尔茨和斯蒂格勒又分别于1979年和198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仅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就一共产生了22位诺贝尔奖得主,芝加哥经济学派似乎一夜之间就从一个几乎无人关注的小流派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社会显学,新自由主义也就从被个别国家接受发展到被很多国家所接受。
       美国所做的准备并不仅限于理论上的造势,他们还需要把这些理论输出到拉美的合适人选。50年代中期开始,芝加哥大学的一批教授参与了把芝加哥学派经济学输出到智利的一个项目。在该项目中,这些教授选派了一批经济学家到智利的一个大学去进行经济学教育,同时从他们在智利培养的学生中选取了一批学生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读研究生。这批学生中的绝大部分人在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又回到了智利,并在皮诺切特军事政变之后被提拔到很高的位置。美国还把该项目扩展到了其他拉美国家。例如,在阿根廷,美国国际发展署资助设立了库依欧项目,让库依欧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和智利天主教会大学代表作培养经济学家,仅1962-1967年就选送了27名阿根廷学生到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学。这样,美国就成功地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输出到了拉美各国。
        
       美国利用芝加哥学派对拉美国家进行的“新自由主义”输出,和早期的欧洲殖民者派出传教士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洗脑如出一辙。更加可怕的是,这些有机会到美国留学并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几乎全部来自于拉美国家上层社会的精英份子,他们留学回国后会直接将“新自由主义”应用于国内经济政策。墨西哥当时的总统萨里纳斯是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其内阁成员中59%的部长或副部长拥有美国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智利财政部长A.福克莱斯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其继任者E.阿尼纳特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智利艾尔文当政时,23位部长中有18人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4人在西欧获得研究生学位。阿根廷财政部长多明哥?卡瓦略也是留美的新自由主义信奉者。
        
        
       3. 毒品?还是灵丹妙药?
        
       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驱逐了外资。但是由于缺乏工业基础,对工业品的需求只能依赖进口来满足,这需要大量的外汇。但是由于驱逐了外资,外汇非常紧缺,外汇紧缺与工业品的缺乏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这成为拉美各国70年代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
       针对这一困境,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芝加哥学派的徒子徒孙们立即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并被政府采纳。以智利为代表,其经济政策建议主要有:大力发展资源出口赚取外汇收入,取消借外债的限制引进外国资本,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资工业产品进入并淘汰本国落后产业,降低进口关税,将以前收归国有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归还原主,对国有企业作价拍卖,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抽回资本和利润汇出不受限制,外资企业生产率固定10年不变,汇率升值两次后实行固定汇率。
        
       这些经济政策的确在短期内缓解了拉美国家所受的困境。首先是获得了外汇收入。资源出口和国企拍卖都可以带来外汇收入,发还以前没收的外资企业并给予国民待遇也吸引了外商投资,这也带来了外汇收入,取消借入外债的限制更是直接以借债的方式获得短期外汇收入。不管怎么说,大笔的外汇是流入了,拉美国家手上有钱了。而有了外汇,就可以向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购买工业品了,于是第二个困境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加上开放国内市场,降低关税,连续两次提高汇率后实行固定汇率,欧美的工业品就很廉价地充斥于拉美市场了,于是物价和通货膨胀的问题也解决了。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只是暗藏凶险。
       这些经济政策总结起来基本上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
       第一招:卖。卖资源、卖国企。通过卖资源来获得外汇收入,无可指责,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通过卖资源来赚外汇,当时叫做“出口创汇”,但是中国不卖国企,拉美连国企都卖了。有人把中石油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比做共和国的长子,以此类比的话,当时的拉美可以说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连自己的长子都卖了。
       第二招:借。卖资源、卖国企,外汇还不够花,拉美就借,而且是不加限制地借,因为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有人肯借钱是有信用的表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从来不借外债,即使是今天,中国对外举债也是有严格限制的。如果说卖国企是把长子卖了,那么毫无节制地借债度日则是把子孙后代都卖掉了。
       第三招:开放国内市场。并不是说不要开放,而是说在打开国门之前必须要注意保护国内的产业。在拉美国内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给予外资国民待遇,汇率两次升值后不加保护地开放国内市场,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就可以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长驱直入,摧毁了拉美各国的国内产业,彻底击碎了拉美人民的工业强国梦。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比较注意对本国弱小产业的保护,30多年来采取了缓步渐进的方式逐步开放市场,即使是在2001年加入WTO时,也还针对一些行业特别设置了5年时间的过渡保护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同时,芝加哥经济学派也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关于中国是否正在拉美化的争论,也是根源于此。
        
       拉美各国在服用了芝加哥学派为经济改革所开的药方之后,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患上了“外债依赖症”。国企,卖了,没了;资源,越卖越便宜;工业品,产业基础被外企摧毁了,自己始终生产不了,整个国家都要依靠借债过日子。拉美国家这种借债过日子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像吸上了毒品,欲罢不能,而且借债的规模越来越大。1975年时,拉美地区的外债余额已经高达783亿美元,到了1982年则猛增至3083亿美元,占GDP的46.9%,到1987年更是上升到令人瞠目的66%!
        
        
       4. 夺命金融索
        
       拉美国家之所以敢于举借如此巨额的债务,一是因为受了芝加哥学派的蛊惑,二是因为在70年代美国刻意执行了低利率政策。拉美债务基本上都是以美元计价的,在本国货币被人为升值高估的情况下,再加上美元的利率较低,拉美各国所感受到的债务压力就比较小。因此,在70年代初出现了几年的繁荣景象,这更加放松了拉美各国的警惕。
       债务就像套在人们脖子上的绳索,利率就是控制绳索松紧程度的活扣。当利率比较低的时候,绳套很宽松,人们不会感觉到不舒服;但只要把利率提高,绳套收紧,被套的人立刻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如果收得再紧一些,被套住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有房屋按揭贷款的人一定对此深有体会,2008年中国央行连续多次加息让许多人感受到了债务的压力。拉美外债就是美国人特意为他们设计的金融圈套,而收紧绳索的活扣则掌握在美联储的手里。
       1979年,美国人觉得套在拉美国家脖子上的绳套已经足够牢固了,他们出手了。8月6日,保罗·沃尔克被任命为新一任美联储主席,他是个强硬派。沃尔克上任后,立即收紧美元,此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开始不断提高。9月还是11.25%,到1979年底时就已经提高到14%,1980年4月进一步提高到17.6%,而到了1981年6月达到了19%!这还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商业银行的利率通常要再高一些。这对拉美各国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美元利率的提高,收紧了套在拉美脖子上的绳索,各国疲于应付还债。而且更糟糕的是,美元利率的上升,导致美元相对拉美货币升值。最初拉美国家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被迫买入本币、抛出外币,这很快耗尽了他们手中为数不多的外汇。当他们无力维持汇率时,本币就不可避免地贬值,这样以美元计价的外债突然之间就增加了许多。1982年8月2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本息,要求推迟90天,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由于无力偿付债务,没有偿还的利息被计入本金再次计算,债务越积越多。到1985年底,债务总额上升到8000亿美元,1986年底为10350亿美元。这里面拉丁美洲地区所占比重最大,约为全部债务的1/3,史称“拉美债务危机”。
        
        
        
       5. 城下之盟
        
       欠别人的钱也许可以赖账,但是欠美国的钱一定赖不了。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双方开始谈判。谈判是由美国人主导的,当然了,美国政府不方便出面,出面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IMF提出的是“稳定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由IMF为拉美国家提供国际贷款,以提高其偿债能力,不过IMF的贷款援助附加了极其苛刻的条件:拉美各国必须大量裁减国企工人,削减政府开支、公共开支和公共福利,进一步私有化,进一步开放外汇、资本市场和金融银行体系,进一步放开。简而言之,IMF要通过危机把拉美进一步纳入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体系中。简而言之,就是一面用绳索勒住拉美的脖子,一面狮子大开口了。
       继IMF的“稳定计划”之后,美国又推出了“贝克计划”。1985年10月,世界银行和IMF在韩国汉城召开了联合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美国里根政府的财政部长(james baker III)提出了“贝克计划”。贝克计划的核心还是IMF的计划,只是增加了由私人银行向拉美提供另外290亿美元的贷款。但同样地,要获得这些贷款,拉美国家就必须推行IMF开出的一系列条件。到了1989年,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布拉德(Brady)又推出了换汤不换药的“布拉德计划”。
        
       不论是“稳定计划”还是“贝克计划”,抑或“布拉德计划”,对于拉美而言,无非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债主索命,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拉美各国只能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在此期间,一面勒紧裤腰袋还债,一面开放国内资源和市场,任由欧美债主(主要是美国)进行掠夺性地开发。
       80年代,拉美国家仅偿还利息一项,每年就耗费其GDP的8.4%,加上本金占出口收入的40%左右。在1982-1985年间,拉美地区支付的利息就高达1060亿美元。1980-1985年,实际GDP只上升了2.3%,而人均GDP则下降了9%。从1982年到1992年,是拉美失去的十年。
        
       
       
       6. 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1982年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给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拉美国家似乎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在国内拉开了贫富差距,出现了阶级分化。也就是说,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扶植傀儡政权并培养买办资产阶级,把持政权,联合起来压迫剥削社会大众。
       为了偿还债务,拉美国家加大了自然资源的出口。1986年拉美国家的农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为37.1%,位居世界首位,1988年燃料在拉美国家的出口比例为35%。约有一半以上的拉美国家的出口高度依赖少数初级产品。例如,1988年玻利维亚矿产品占出口的89%,委内瑞拉石油占出口的90%以上。但与此同时,出口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跌。1981-1987年,拉美国家的出口量增长了20%,但出口额却下降了10.5%。
       自然资源的出口收入仍然不足以偿还债务,于是开动印钞机搜刮民财就成了最便捷的方式,这就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0年,拉美全地区平均通货膨胀率达到1491.5%。为了抑止通货膨胀,政府提高了利率并试图用高利率来吸引外资进入。但是提高利率首先打击了国内的企业,造成国内经济萧条,本币出现了明显的贬值预期,当时又正好赶上西方利率水平也比较高,拉美地区外资流入量急剧下降,拉美国家重新陷入资金短缺的局面。
       美国不断上调利率,墨西哥政府还死抱着固定汇率不放松,造成资本迅速外流,1994年,墨西哥再度爆发金融危机。引发第二次拉美危机。在这场危机中,墨西哥再向美国等国际社会贷款500亿美元,外债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
       尽管墨西哥是个穷国家,但这个国家却产生了世界级富翁。2007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的全球富翁排行榜上,墨西哥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以590亿美元资产,取代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成为新的世界首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巴西的外债余额也是在持续不断增长。截至1998年年底,巴西的外债余额达到2300亿美元,这一年,巴西资本的流入发生了逆转,国外资本开始逃离巴西市场,2001年巴西再次爆发金融危机。
        
       于是,老一套的游戏重新上演。新一轮的借新债还旧债谈判开始,强迫拉美国家进一步开放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城下之盟再次在拉美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签订。总之,一个只能提供廉价原材料的拉丁美洲,一个发达国家“高科技产品”倾销市场的拉丁美洲,一个不断压榨基层人民并向欧美不断输血的拉丁美洲,符合发达国家的利益,而这也正是欧美所倡导的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经济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