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尖叫演唱会深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富春山居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3:06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富春山居图》

薛春露 雅昌艺术馆 2010-03-30 11:15:43   2010年3月26日-2010年4月20日期间,雅昌艺术馆隆重推出主题展《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高仿),以及延伸出与此有学术渊源的画家与画作(高仿)将亮相本次主题展。

  自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提到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分藏浙江与台湾两地的故事后,民众对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极为关注并充满好奇。《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元四家”翘首黄公望晚年经营7年所完成的历史长篇,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描绘的是其熟悉的富春江景色,但采用一种即兴、自由的方式流露出感情,显然画上山水不是实景的再现,而是营造出画家心灵和自然山水相融神遇的意境,意在表达出一种平淡冲和而超豁浑厚的精神气象。《富春山居图》属于国宝级文物,据悉后半段“无用试卷”在台北故宫每4年才展出一次,下一次展出时间是2012年,限展40天。

  雅昌艺术馆本次推出专题展览,以重构的方式来解读传世名作,以图文的方式来讲解艺术的故事,以其流传、收藏等趣味知识、以现代多媒体来演绎民族经典,让人们在生活中愉悦的享受中国传统文化。与其有学术渊源的代表大家和传世大作也将即随展,其中有《三希帖》(快雪时晴图、中秋帖、伯远帖)、沈周《庐山高图》、唐寅《山路秋声远》、文征明《古木寒泉图》、倪瓒《容膝斋图》、吴镇《洞庭渔隐图》、董其昌《疏林远轴图》王原祁《仿大痴山水》、王时敏《仿黄子久山水图》、王蒙《青卞山居图》、王鉴《富春山居图》、《富春大岭图》等,展现一个真实的《富春山居图》,让广大市民有机会走进艺术课堂,领略难睹芳容的国家珍宝的永恒艺术魅力。

资料链接:

黄公望生平
黄公望(1269年-1354年)本名陆坚。幼年被永嘉(今浙江温州)一位叫黄乐的老翁收为义子。黄乐很喜爱陆坚,初见他时曾言:“黄公望子久已。”所以,陆坚改名黄公望,字子久。黄公望曾在元大都做过书吏,因上司贪污,他受连累被抓进大牢。出狱后,黄公望改号“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
  年过五旬的黄公望隐居富春江畔,师法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一派,潜心学习山水画,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成为“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之首,开启了元明清文人山水画的全新天地。
  此画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纵34厘米,横637厘米。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此画辗转多人之手,明朝末年为收藏家吴洪裕所有,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充满了传奇色彩。

扛鼎之作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79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一次从松江归富春山居,偕好友无用禅师同行。应无用禅师之求,黄公望就在他的山居南楼援笔作此长卷。但他经常云游在外,而画卷留在山中,只得“逐旋填札”。经过三四年之后才题款,但最后何时完成,不得而知。清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说是经营七年而成,黄公望自动笔至去世恰恰是七年,堪称呕心沥血之作。《富春山居图》完成后不久,黄公望就离开了人世。据黄公望在该画上的题款称,他把此图送给了好友——无用禅师。
  此图开卷表现江边景色,接着描绘起伏连绵的山峦,然后是广阔的江水,最后高峰突起,在江水茫茫中结束全图。整个画面景物安排和谐自然,气韵畅阔。在构图上画家吸取南、北宋山水画的构图经验,重视大片空白,同时注意近、中、远景的处理(如开头一段树木、坡石、远山,远近疏?密安排得错落有致),但构图比南宋山水朴实自然,不像南宋山水画家那样突出近最,舍去中景,直接画出远景的结构灵巧,然而比北宋画家那种庄重严谨的全景式构图,显得虚散随意。清代画家恽南田所说:“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瓯香馆画跋》)。从画法上具体说,这幅画山石用干笔披麻皴,并在山的脉络上加上墨点,描绘出山峦的层次和质感。近树用干笔勾皴点画,姿态极其优美,尤其松树,松针不用传统的放射形细线表示,而以干笔浓墨点绘,既概括又生动。远树丛林多用横笔“大混点”为之。在浓重的树叶、苔点和淡墨远山的对比之下,山峦显得非常明洁,给人以秋高气爽之感。画家用笔如写行草,中锋、侧锋、尖笔、秃笔夹杂混用,笔法轻松洒脱,洋溢着一种豪迈飘逸的气质,笔墨线条呈现出浓厚的抒情意趣,因此《富春山居图》成为元代写意画风的典范之作。黄公望的创作思想已超越北宋山水画家对“真趣”的追求,主张“作画只是个理字最要紧”(见《写山水诀》)。所以《富春山居图》是否是富春山水的实景描绘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心中对山水之理的把握。因此,这幅画虽然作者以其熟悉的富春江景色为母题,但采用一种即兴、自由的方式流露出感情,显然画上山水不是实景的再现,而是营造出画家心灵和自然山水相融神遇的意境,意在表达出一种平淡冲和而超豁浑厚的精神气象。

历经劫难的神品
  作为《富春山居图》的第一位藏家,无用禅师考虑到此卷会被人“巧取豪夺”,因而在画未完成之前就请作者“先书无用本号”,明确归属。至明代画家沈周(成化年间)收藏前的一百多年中,收藏情况不明。沈周收藏的时间很短,即被人借去而后干没,沈周家贫难以赎回,甚感惆怅,凭记忆背临以慰怀。弘治元年(1488)苏州节推樊舜举以重金购得后,沈周为之题记,补叙自己收藏时已经是“一时名辈题跋,岁久脱去”的破旧情况,又从画家角度称赞其“墨法笔法深得董、巨之妙,此卷全在巨然风韵中来”。到了隆庆四年(1570),此卷又转入画家、鉴赏家无锡谈志伊(字思重)手中,太原王穉登和画家周天球都在次年得观并写观后记。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购得此卷。但不久即转入宜兴收藏家吴之矩(名正至)手中,吴之矩死后传给其子吴洪裕。吴洪裕对《富春山居图》的喜爱到了偏执狂热的程度,可就是他的这份畸形的爱,险些让《富春山居图》沦为陪葬品。这也就是为人所熟知的《富春山居图》险遭“火殉”的故事。由于吴洪裕没有儿子,临终前,他便叮嘱家人,要把一生最爱的两件宝——智永《千字文》真迹和《富春山居图》一起投火为殉,使他在九泉之下仍可持有这两件书画作品 吴洪裕就此安心闭眼,撒手人寰。而就在他转身离开的瞬间,“其从子吴静庵疾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 …”
  然而由于火势太猛,经吴静庵抢救出来的画卷,已断裂去前面五尺许。中间烧出数个连珠洞,并断成一大一小两段。被烧毁的五尺,画的是城楼隐约,平沙无垠,为富春江口出钱塘的景色;五尺之后,才是峰峦云树,坡石起伏,恽寿平称它“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十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茫,变化极矣”!
  吴静庵救出此卷后不久,经由当时极富鉴别能力和修复能力的古董商人吴其贞之手,将烧焦的部分细心揭下,发现还有尺许画卷完好,重新接拼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的,真乃天神相佑。这尺许完好画卷,为吴其贞所得。另外一段长余6米,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重新修复装裱,仍是一幅恢弘长卷,归为吴静庵收藏。
  前段尺许画卷,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因是火焰焚毁的画卷所剩,所以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而且,为了掩盖火烧痕迹,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的题跋被切割下来,挪至画首。跋中写明《富春山居图》是为“无用师”所画,所以此段被后人称为《无用师卷》。

《剩山图》之流传
  流落到古董商人吴其贞手中的《剩山图》,自然免不了被高价转卖的流离命运。1669年,《剩山图》被清初大收藏家王廷宾重金购得,辑入《三朝宝绘册》。此后辗转于各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
  《剩山图》再次面世,已是两百多年后的1938年,一天,上海古董名店汲古阁的老板曹友卿前来看望吴湖帆。吴湖帆既是曹的“大客户”,也是他的“顾问”,二人交往日久。曹友卿此行就随身带了一幅刚刚买到的残卷,请吴湖帆“掌眼”。 据曹友卿所说,这幅残卷是从一个画册中拆页所得。这本画册,即为王廷宾所辑《三朝宝绘册》,当时流落到江阴一户姓陈的人家。这家人却不识“金镶玉”,将画册拆页零售。
  当世之时,吴湖帆在中国绘画界、鉴赏界、收藏界都是成就显赫的头面人物。他捧画赏识良久,从画风、笔意、火烧痕迹等处反复研究,断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前一部分《剩山图》,当即向曹友卿提出购买。曹友卿也是行家,一听吴湖帆要买,自然知道这幅画是至宝,不肯转手了。几番交涉,吴湖帆拿出家中珍藏的青铜重器周敦(敦,古代食器),这才换来了这幅残卷。直至1956年,在沙孟海的主持和钱镜塘、谢稚柳、朱家济、陈训慈等书画鉴定和著名学者的周旋、游说之下,吴湖帆将他装裱珍藏的《富春一角》长卷以5000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沙孟海供职的浙江省革命文物管理委员会,后来《剩山图》终于入藏浙江博物馆,如今已成“镇馆之宝”。

《无用师卷》之流传
  后段连题跋长三丈余,是《富春山居图》卷的主体,再度在收藏家中转换。先归丹阳张范我,张氏酷爱收藏,常至“无钱即典田宅以为常”的地步,然终不能永保。后转入泰兴季寓庸(字因是)之手,钤有“扬州季因是收藏印”等印章多枚。再后则被画家兼鉴赏家高士奇(字江村)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前后以六百金购得。后又被松江王鸿绪(字俨斋)以原价买进。高、王二氏也铃有收藏印。雍正六年(1728),王俨斋病故,此卷又流落于扬州,索价高达千金。时有天津盐商安歧,收藏书画,精于鉴赏,于雍正十三年前后购进是卷,并铃有“安绍芳印”。
  清乾隆十年(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这实际是明末文人临摹的《无用师卷》。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的题款。因为伪作题款中说是为“子明隐君”所画,所以这幅画又被后人称之为《子明卷》。乾隆皇帝见到后爱不释手,不时取出来欣赏,并且在6米长卷的留白处加盖玉玺,赋诗题词,并定为真迹无疑。
  乾隆十一年冬,安氏家道中落,将《富春山居图》等旧藏求售于大学士、清宗室傅恒,后由傅恒介绍卖给“内府”。弘历“剪烛粗观,则居然黄子久《富春山居图》也,五跋与德潜文吻合,偶忆董跋,与予旧题所谓山居图者同,则命内侍出旧图视之,果同。次日命梁诗正等辨其真伪,乃咸以旧为真,新为伪”。进而说“德潜、高士奇、王鸿绪辈之侈赏鉴之精,贾直之重,以为豪举者,均误也。富春山居,本属一图,向之题山居者,遗富春二字,故里真而人疑其非真耳。”但又不得不承认《富春山居图》“有古香清韵”,“非近日俗工所能为”。有皇帝深信《子明卷》在前,又加以在翰林院掌院学士梁诗正、礼部侍郎沈德潜等几位大臣的附和下,乾隆认定《子明卷》为真迹。不过,他同时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决定:花了“二千金”把《无用师卷》留在了宫中,列入“石渠宝笈次等”。
  此后,梁诗正受命代笔在《无用师卷》上题跋,解释了花大价钱买“赝品”的初衷:“……此卷笔力苶弱,其为膺鼎无疑,惟画格秀润可喜,亦如双钩,下真迹一等,不妨并存,因并所售以二千金留之,俟续入《石渠宝笈》,因为辨说,识诸旧卷……”
  乾隆皇帝颇有风雅兴致,一大爱好就是把玩皇宫收藏的历代名画,之后在上面留下题画诗。而《无用师卷》画上,除了这段“御识”,再没有留下任何“乾隆御笔”。
  再看《子明卷》,因为深受乾隆喜爱,每观赏一次就题诗一首,先后题了48年、50多处,把画卷上的留白处统统变成了密密麻麻的黑字。就是这样还意犹未尽,最后实在没有地方题字了,乾隆在前隔水题了一句“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富春山居图》真迹,却以赝品之名得以保全“清白身”,可谓离奇大幸。
  乾隆逝后,翰林院编修胡敬等校阅石渠旧藏,《无用师卷》编入《石渠宝笈》三编,但仍无人为其正名。
  就这样,这幅真迹不受打扰地在清宫里静静地躺了近二百年。直到1933年,北京故宫重要文物南迁,万余箱珍贵文物分5批先运抵上海,暂存至1936年。《无用师卷》、《子明卷》都在其中。
  1933年,故宫文物停放上海期间,徐邦达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上明显的火烧和修补痕迹、《子明卷》不合规制的题款位置,引起了他的注意。经仔细考证,徐邦达推翻了清宫对两幅《富春山居图》真伪判断。《无用师卷》终于“验明正身”。
  此后的十余年中,《无用师卷》与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历尽艰辛坎坷,行程数万公里,辗转运抵南京、四川、贵州……至抗战结束后,陆续运回南京,又于1948年底,被运至台湾。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高仿)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