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外语歌曲视频:范式转型: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5:11:03

范式转型: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词

 

 

《创新教育书系》为中国教育范式转型提供了什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

 

   如果说,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坚持和追求的是面向过去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范式,那么,创新教育则是面向未来的、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价值追求的新的教育范式。无疑,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范式的转型,是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超越。

 

 

200410月,山东教育出版社精心推出了张志勇研究员主编的《创新教育书系》。这套丛书是张志勇主持的“山东省中小学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6年来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其第一批书包括:《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多元评价:创新教育的有效机制》、《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等。其中,《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一书,是以推进中国教育转型为己任的一部专著。这套“书系”,立足于我国基础教育创新研究实践,具有许多原创思想,是致力于推进中国基础教育转型的一套力作。

 

 

  “范式转型”是概括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价值诉求的最恰当的词汇

  为什么中国教育迟迟没有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中国的现代教育虽经百年探索,为什么却仍然没有走出传统的“教师中心、学科中心、课堂中心”的窠臼?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无关系。《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一书认为:我国还不具备实现走出传统教育的桎梏、建立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教育的条件。

  世纪之交,山东省课题组之所以把“创新教育”定位于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是因为中国教育进入21世纪后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全球化进程加快、工业化进程迅速发展,动摇了支撑我国传统教育的“三大支柱”——教师中心、学科中心、课堂中心,统治百年中国教育的传统教育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致力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奠基的创新教育,无疑应该承担起推动中国教育转型的重大使命。如果说,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坚持和追求的是面向过去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范式,那么,创新教育则是面向未来的、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价值追求的新的教育范式。无疑,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范式的转型,是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超越。在这里,正如作者所强调指出的:创新教育推进我国教育的转型,绝不是用西方现代教育取代传统教育,而是要通过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双重超越,建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现代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说,“转型”是概括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价值诉求的最恰当的词汇之一。

 

 

寻找创新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内涵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使用最广泛的词汇之一,但人们对创新教育内涵的理解却是众说纷纭。张志勇研究员对“创新教育”概念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解读:

  创新教育是对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超越。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窠臼,作者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教育”;而“创新教育是由接受教育发展而来的,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一概念揭示了创新教育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接受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深深植根于我国现实教育土壤的。这就为创新教育找到了现实的教育基础和逻辑起点。二是创新教育是以知识掌握为基础的。中小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教育和对知识的掌握。三是以知识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是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教育特别强调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创新教育正确处理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创新教育既没有忽视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了科学的途径,这就是:一是知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二是为了有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更好地发展能力,要改变传统教育的知识学习方式,让丰富多彩的主体性活动,如操作、讨论、实验、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走进课堂,代替过去那种单一的学习活动形态。三是让学生做有思维价值的作业。必要的作业对于巩固知识是有益的,但学生必须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能够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作业上。

  创新教育为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方向提供了钥匙。学校教育中的创新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创新,其含义与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创新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性行为表现是丰富多彩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9个方面:对权威性结论的挑战或否定,不同于常人、常规的做法或思想,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科学的怀疑精神,善于质疑问难,丰富的想象力,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等。

山东省课题组对创新教育内涵的独特认识,不仅找到了实施创新教育的逻辑起点,而且科学地揭示了创新教育关于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且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科学地理解中小学生的创新行为提供了可操作的定义。这对于实施创新教育,革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创新”如何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

  一种教育理论有没有力量,不仅在于它的理论多么生动诱人,更在于它在实践中能不能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变革。透过这套“书系”,可以看出,经过6年的艰苦探索,山东省的创新教育研究在实践层面上取得了大量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成果,建构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受到广大实验教师喜爱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系,为创新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流提供了可操作性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思想。“教师中心、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是传统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推动由“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型,建立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一流教育,就必须超越传统的“三中心”教育思想的羁绊,彻底向传统的“三中心”教育思想告别,以实现教育思想的重建。为此,创新教育正从以下三个层面上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型:在教育主体观上,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在教育质量观上,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在学生发展观上,从“课堂讲授中心”走向“活动建构为本”。

 

 

多维度培养目标。创新教育主张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次,从五个维度探讨了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是立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了“新基础观”。知识不是学得越多越好,“经典”应该成为“双基”教学的核心内容;知识掌握不能阻碍学生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要把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作为新基础观的重要内容;掌握知识不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通过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二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文明人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树立人与人和为贵的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树立节制自我欲望的消费观。三是立足于建立诚信社会,提出了“新德育观”。主张回到基础,把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养成,如诚实、爱心、良心、自信、责任、习惯等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四是立足于能力社会的即将到来,提出了“新能力观”。未来社会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三种基本能力,即学习能力、情感能力、创新能力。五是立足于国际化社会的到来,提出了“新素质观”。创新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将来参与国际竞争所必须具备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全球思维、信息素养、人文素养等基本素养。

 

 

个性化学校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健康发展搭建教育平台。创新教育课程相对于接受教育而言正在实现以下五个转型:一是从国家课程到学校课程。学校要树立学校课程意识,在加强国家课程资源开发的同时,尽量开发和提供更多的学校课程。二是从必修课程到选修课程。提倡为学生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倡导教师人人都能开设选修课程。三是从知识课程到实践课程。要改变单纯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表现形式,脱离学生生活实践的单一的知识性课程形态,教师必须树立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学科课程与学科活动课程相统一的开放的大学科课程观,为学生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是从教师课程到学生课程。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特长,开发自主发展所需要的校本课程,教师要负起重要的指导责任。五是从预设课程到生成课程。过去中小学开设的课程都预先规定好了,教师和学生没有“越雷池一步”的权力;而创新教育课程功能的实现需要师生的共同开发。

 

 

开放性课堂教学。创新教育以“基于生命,为了生命,促进生命”为教学理念,以活动建构教学论为指导,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造,主张营造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科学的、民主的“课堂文化”,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权威挑战;追求学生心理、教学内容、思维空间、教学结果的开放;创设由个性化课程、个性化教学、个性化作业等组成的个性化教学环境和条件。把教育教学过程作为人类智慧转化为学生个体智慧的过程,以大量的教学实践案例为依托,形成了以自主学习、情境体验、问题探究、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四类教学范型。

 

 

多元教育评价。人的发展就其智慧类型而言,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者没有权力去干预学生智慧和才能发展的方向。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集中表现在用“一把尺子”来评价所有的学生。多元评价就是要改变过去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化教育评价模式,促进和保障儿童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和充满灵性的发展。为此,创新教育建立了包括创新性教师评价,教师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由自主设计作业、开放式作业、实践性作业组成的学生学科评价,由档案袋评价、反思日记评价、成果展示评价等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日常评价模式等。

 

 

 

 

自主学校管理。以从“管理”到“服务”、从“控制”到“解放”、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从“勤奋优先”到“效率为上”等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为指导,将学校管理从过去主要服务于升学率的竞争转向服务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建立了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包括自主管理战略、自主管理机制、自主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开发、课程管理、教学制度创新、班级自主管理在内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等。与此相适应,学校管理方式正从科学管理走向人本化管理,从人治管理走向法治化管理,从计划管理走向市场化管理,从行政管理走向社会化管理等。

 

 

我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创新教育由以上六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创新教育教学实践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了由“接受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对旧的教育范式具有创新性的意义:即在中国现代教育的百年探索历程中,“创新”开始从教育的边缘进入教育的中心,这将成为我国当代最具意义的教育变革之一。

 

 

怎样破解德育创新这个老疙瘩?

  山东省课题组从一开始就把德育创新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创新人格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大德才有大智。造成中小学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社会转型、时代背景、历史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全面解读,才能找到打开中小学道德教育难题的“钥匙”。

回归基础——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反思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在目标定位上出现了“三个错位”,这就是:一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长期以来把道德教育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忽略了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教育这一特性。二是上位道德与下位道德倒挂。抽象的崇高的道德概念没有建立在基础性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上。三是将“圣人”道德推及全体公民。中小学道德教育是一种公民道德教育,而不是将一部分人才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推及到所有中小学生。基于以上认识,作者认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具体讲,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形成学生的创新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回到生活——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德育为首,路在何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两条基本途径——思想品德课、学科渗透,就教育的效果来说,都是不理想的。长期以来,人们把思想品德课上成了道德知识课,而学科渗透则是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两张皮”。在这里,作者认为,中国的学科教育有点本末倒置了。人们总是强调学科性,“学科性”成了学科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学科教育必须服从培养人的需要,“学会做人”——这是学科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因此,必须反思道德教育的“学科渗透说”,建立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良好习惯培养为出发点,包括生活道德教育、学科道德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文化道德教育的道德教育新体系。

 

 

回到实践——中小学道德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形成,以孤立的行为代替品德发展,以终结性评价代替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种德育评价难以促进学生道德的主动、自主发展,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针对性不强。要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发展,必须变革传统德育评价理念,寻求新的更为有效的德育评价模式。这就是要更加重视对学生道德实践的评价。

 

 

山东省课题组关于中小学道德教育创新的研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对传统的“主智主义”道德教育的积极变革,为创新教育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对解决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难题具有重要的启迪。

 

 

教师职业生存的本质性变化

  任何教育改革,都是对实施改革的人的素质的重构。琼·托马斯(JeanThomas)曾说过一句名言:“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长期以来,我们将“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几乎成为教师生活的全部。从根本上说,这种教师职业观,视教师为人类文明和知识的传递者,而非人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者;教师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技术”,而非艺术。教师的这种职业定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几乎丧失殆尽。本书作者批判了传统的教师职业观,提出了新的教师职业观。

  作者认为,创新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之一。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教师的职业定位正在发生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型:一是从继承走向创新。从教师的职业功能来看,教师既是人类既有文明的传递者,也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教师职业既有传递性,也有创新性。没有传递性,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继承;没有创新性,就不可能培养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体———具有创新素养的新人。二是从消费走向建构。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看,教师既要学习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应该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这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研究性。因此,教师既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消费者,也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建构者。三是从奉献走向发展。人们曾长期用“春蚕”、“蜡烛”来比喻教师的形象,教师成了“奉献”的化身。其实,在我们看来,教师与学生构成了共同的教育教学主体,相互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在这里,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为教师服务。没有学生,教师这个职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因此,教师的职业定位必须从自我奉献走向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在这一系列变革中,教师的职业定位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人类已有文化的传承使者到人类新文明人的“催生婆”。

作者提出的教师职业新定位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师形象,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小学教师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对新课程改革如何推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附:

本书具有原创意义的创新教育话语体系。张志勇研究员主编的这套“书系”,是一套洋溢着创新智慧的教育著作。用心的读者翻阅这套“书系”,尤其是张志勇的著作,可以发现不少富有启迪的教育观点,如“教育具有不可重复性。……这种不可重复性,就为人类教育活动注入了创造性的‘基因’”、“相对于教育的物质贫困而言,更可怕的是教育的精神贫困。”

  “创新教育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必须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次。”

  “知识的课堂之所以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就在于生活是学生智慧生成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的启迪,学生也就失去了可贵的灵气。”

  “我们把人类的教育教学过程,看作是人类原始创新活动过程的‘智慧复演’的过程,看作是借助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智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催生学生内心沉睡着的智慧之花。没有枯燥无味的知识,只有枯燥无味的教学;没有缺乏智慧的知识,只有缺乏智慧的教学。”

  “代替即意味着扼杀。”“教学评价的本质不是鼓励学生超越别人,而是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

  “教师只有用自己富有智慧的生命才能点亮学生的智慧生命;用自己智慧的心灵才能唤醒学生智慧的心灵。”

  这些观点简明而生动,凝聚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刻感悟。

  《中国教育报》2005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