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歌手比赛宣言:开发"超级资源"(心力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37:11

                      

                      

                      开发"超级资源"
 

                            吴甘霖(中华万年网副总裁)

                   
心力故事
 

    日本最有名的推销员原一平,在刚走上推销岗位的头7个月,没有拉到一分钱保险,当然也拿不到一分钱薪水。只好上班不坐电车,中午不吃饭,每晚睡在公园的长凳上。
    但他依旧精神抖擞。每天清晨5点左右起来后,就从这个"家"徒步去上班。一路走得很有精神,有时还吹吹口哨,还热情地和人打打招呼。有一位很体面的绅士,经常看见他这副模样,很受感染,便与他寒喧:"我看你笑嘻嘻的,全身充满干劲,日子一定过得很痛快啦!"并邀请他吃早餐,他说:"谢谢您!我已经用过了。"绅士便问他在哪里高就,当得知他是在保险公司当推销员时,绅士便说:"那我就投你的保险好啦!"听了这句话,原一平猛觉"喜从天降"。原来这位先生是一家大酒楼的老板,他不仅自己投保,还帮助原一平介绍业务。从此,原一平彻底"转运"了。
 

问题:为何一个最穷困的人,反倒能够感染在这方面比他强的人士?

(一)力量来自于内
   原一平的事例说明:一个人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在。只要首先从自己的内心找到力量,任何外在的困难都不难克服。
   在追求成功中,人们很容易将确定成败的第一视点投向外界,如命运、经济状况、所处位置、老板、同事、配偶等等。遇到问题,他们总是首先认为该指责的是外部,该改变的也是外部。而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士,总是能够求助于己,把成功的根本着力点放到自己身上。这一点,在中国数千年文化中,也作为核心观念之一,贯穿中国传统教育学、成功学。《大学》中有这样一段名言:"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正是一种让自己充当生命主人翁的态度,能把自己从外界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并进一步影响外界。试想,假如原一平在遭遇逆境时一蹶不振,自怨自艾,他能够有这样的机遇吗?他从自己的内在点燃生命之火,以热情和乐观感染了别人,所以才赢来了出乎意料的机会。

(二)挑战"躲避成功症"
    这一概念耐人寻味,在许多人印象中,人似乎都是追求成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还畏惧成功乃至躲避成功。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以"约拿情结"来概括这一现象。约拿是《圣经》中的人物,由于躲避自己的使命而受到上帝的惩罚。马斯洛以这一人物的象征意义,说明一种奇怪的心理:人们不仅躲避自己的低谷,也躲避自己的高峰。不仅畏惧自己最低的可能性,也畏惧自己最高的可能性。"躲避成功症"发展到极致,就是"自毁情结",即面对机会、成功、幸福等好的东西时,总是浮现"我不配"、"我承受不了"的念头,最终导致自我把它们毁灭。人们"躲避成功",有多种原因,有的是害怕受苦,有的是自视极低,有的是害怕招人嘲笑。但是,一个真正杰出的人士,总是勇往直前,面对挑战,毫不畏惧。
    清末,孙中山留学归来途经武昌总督府,想见湖广总督张之洞。他递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的名片,门官将名片呈上。张之洞很不高兴,问门官来者何人?门官回答是一儒生。张总督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叫门官交给孙中山: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这分明是瞧不起人。孙中山只微微一笑,对出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做王侯。张一见,不觉暗暗吃惊,急命大开中门迎接这位风华正茂的读书人。对这样一个不躲避成功,勇向高峰冲刺的人,谁能抵挡呢?从这一小事,就不难理解孙中山后来为何能成为领导者,推翻清朝了。

(三)改善"自我意象"
    所谓"自我意象",就是你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它代表着你对自己的评价、要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定。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自尊的程度。自尊度高,我们的自我感觉就良好,潜力就发挥得越充分;自尊度低,我们的自我感觉就恶劣,潜能就越受抑制。
    自我意象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你有怎样的人生。改善自我意象,就是拓展个人成就疆域。上述孙中山的例子就是如此。而且,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从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魅力边界。美国一所大学在女生中进行"谁是最动人的男性"的测验,一位女生这样回答:"如果他觉得自己是动人的,那么肯定就是这么回事。"这句话,可以成为一个人如何使自己动人的经典。

(四)"无条件"与"用不尽"
    向内在寻求力量,实际上就是让自己有一种积极心态。所谓"积极心态",就是光明、乐观、进取、对自己充满信心等的心理状态。积极心态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在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成功法则17条中,把"积极心态"放到第一条。我们再在其基础上拓进一步,我们要开发的是一种"超级资源"──"无条件、用不尽的积极心态"。
   这有两重含义:"无条件"──光明、乐观、进取、对自己充满信心等,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论你遇到何等恶劣的环境,也要保持这份积极的心态。也就是说,积极心态并不决定于客观前提。照一般人的看法,原一平当时那样的状况,是最没有资格充满朝气和喜悦的,在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里,他有足够的资格自怨自艾,怪爸爸妈妈没有给自己生一副好身材,怪自己时运不济,怪单位主管"心太狠",后悔以前没有好好读书,或者给自己找逃避的借口:这份工作这么苦,何不去另外找一份更好的……但是他既没有放弃,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照样精神抖擞地迎接每一天和每一个人。这说明,积极心态完全是你自己本身拥有的一种内在资源,只要拿出即可。有了这份"无条件的积极",任何困境都难不住你,即使在绝境,也会"绝处逢生"。
   "用不尽"──"超级资源"还是一种可以源源不断再生之资源。众所周知,世界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但是"积极心态"却可无限,也就是说,它深埋在每一个的生命深处,随取随有,再取再有。爱、慈、善、力……在自觉意志的呼唤下,可以取之不尽,不仅如此,它们不是越用越弱、越用越少,而是越用越强、越用越多。越用,生命之泉喷涌越为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