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诗主人公是谁:张金哲 与患者交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33:45
戴志悦 杨 波 谢婉婉 侯晓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1月18日   第 10 版)

张金哲大夫为孩子看病
“我孩子要有个好歹,跟你没完!”这是儿科医生常听见的一句话。一边是家长抱怨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一边是儿童医院的超负荷运转,儿科医生的连轴转,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今天,我们听听“中国小儿外科之父”、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张金哲教授怎么讲。
■看病贵是医患矛盾的根本
为什么觉得看病贵呢,很大的原因是对生命的看法有很大的学问。
举个例子,治疗癌症。这个药90%的治愈率,那个药95%的治愈率。疗效相差只有5%,但价格却至少差了1倍,更何况这5%的疗效区别,有多少意义呢?但人的心理却相差很大。
这主要是药品垄断造成的。跨国药企要赚钱,怕别人仿制,所以6个月就换代,6个月内必须把成本捞回,还要赚钱。因此药越来越贵,美国人也承受不了,奥巴马医改据说已经失败。
■先交朋友,再做手术
我念书的时候是上个世纪40年代,柯氏外科学的扉页,大字印着“先交朋友,再做手术”。说明那时医患矛盾很深,而医生不重视交朋友解决问题,这是200年来西方医学受生物医学影响造成的后果。
所谓生物医学是相对人文医学而言。因为医学的科学证实都是以动物试验为根据,最后就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生理解剖都无问题,但是人还有人格心理、社会心理,它们对疾病和生活的影响被忽视了。
这个问题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正式提出,至今残余影响仍很严重。特别是小儿,不会说话,不能合作,更像小动物。此外,生物医学把妈妈看作第三者,不是工作对象。因此儿科医生的观点更难转变。
生物医学观点的转变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理解和等待。
■小儿外科,可以无痛
上个世纪40年代英国的《泰晤士报》里面有两张漫画:一个是一个小孩站在小床里哭,旁边一个笼子,百灵鸟在唱歌,这是讽刺把孩子当小动物;还有一个,产科大夫倒提着孩子,医生口罩上有个红的小手印,标题是“嘴巴打得好”。这是讽刺大夫把孩子跟小鸡一样拎着,家长怒在心里。
没有孩子不怕打针的,因为疼嘛。生物医学的观点是良药苦口,打针哪有不疼的,手术更疼,要病人忍耐,病人的英文单词就是PATIENT(忍耐)。
我前两年在香港,看到那里的医生这样给孩子打针——用浸有麻药的胶布贴在要打针的地方,20分钟之后,再打针就不疼了。有些孩子不疼也哭,因为看了针害怕。医生想了个办法,准备两块胶布,给孩子贴一张,给妈妈也贴一张。20分钟后揭下来,先给妈妈打,妈妈疼吗?不疼。孩子一看妈妈不疼,自己打,也不疼,自然就不会哭了。
这么简单解决打针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医院却不做呢?麻烦,贴上胶布,还得等20分钟。其实,这也不是问题,如果大家都是依这套程序来做,贴胶布和打针成为一种流水作业,根本也不耽误时间。
大夫要看伤口,原来用纱布包着伤口常常就被生生地扯开,可能又疼又出血,孩子使劲儿哭。妈妈要是提意见,医护人员还质问:你看不看病?不揭开怎么看!
我以前都是这样做的,让药房把止疼的、止血的、抗菌素混配一起,用个小滴瓶装着,向伤口上包着的纱布滴药。摸着不疼了,纱布也泡软了,再揭就不疼了。但后来别人嫌麻烦,不愿意等着,再后来讲究正规化,不许医院自己配药,所以我这个自创的配药也被取消了。
百年来,小儿腹部大手术后常规医嘱为:重病监护,禁食减压,静脉点滴,频繁检测。
孩子术后睁眼看不到妈妈,不许吃、不许动,肚子上大伤口,任何搬动都使伤口痛。于是孩子在屋里哭,妈妈在门外掉眼泪。现在腹腔镜手术,打击小,术后反应小,可以请妈妈参与护理。禁食可以允许吃棒棒糖(成人常规吃口香糖),减压、点滴都有随身装置,伤口很小,小心抱起可以不痛。
1982年我在美国看到,每天用一份报纸把腹部术后患儿从腋下到膝上裹紧,卷成一个硬棒,妈妈随便抱出晒太阳。我非常羡慕,但我们的护士不敢这么做,因为护理规范没有规定,一旦发生纠纷,没有根据。
■医生和患者,谁先伸手交朋友
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很多,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要交朋友,互相尊重。否则医患双方缺乏沟通,互不谅解,互不尊重。我国现实社会,医患之间,患为弱者,比较易受群众同情。
孩子生病,妈妈心急,交通不便,扶老携幼去医院。到医院手续繁杂、处处排队碰壁、三长两短,火冒三丈。儿科医生十分忙碌,病儿日增,看病时间越来越短,候诊病人紧催,如果孩子不合作,妈妈抱怨,医生劳累,怨气冲天。在此基础上,尽管问题都不在医和患本人,但矛盾却在医患之间爆发了。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病人来了,必须得站起来,请病人坐,然后告诉病人我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的,你有什么问题告诉我。我一直这样说。大家都不说了,我也不愿特殊,也就不说了,而是写在了白大褂上:“外科张金哲”,大大的字,我的每件白大褂上都是我自己写上去的。现在虽然每位大夫都有胸牌,但上面的字很小,哪看得清?有些大夫护士的姓名还对患者保密,不告诉患者自己是谁,哪还有交朋友的诚意?
其实,患者虽然对大夫、对医院有意见,但还是愿意和医生交朋友。把命都交给你了,能不交朋友么?医生只要表示有一点好感,很容易协调。先交朋友,再做手术,本来就该这样的,还写教科书上。
因此现在亟须唤起医生,以白衣天使的姿态,同情爱护弱者,主动向患者交朋友。
(摘自《健康时报》2011年10月20日)
链接 张金哲,中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30岁的张金哲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立了只有5张病床的小儿外科。1955年调到新建的北京儿童医院任外科主任,亲自动手制作和发明了50多种小儿专用手术器械。历任中华小儿外科学会主委、太平洋小儿外科学会荣誉会员、亚洲儿外科学会终身会员(曾任执行理事10年)、英国皇家小儿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小儿外科杂志及国际小儿外科杂志编辑顾问等职。2000年获英国皇家学会“丹尼斯布朗金奖”;2010年获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和“宋庆龄儿科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