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朋友更新朋友圈:抓落实应处理好六个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11:24

抓落实应处理好六个关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落实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践诺兑现的过程。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落实在行动上,变为实际的效果,才能实现新的发展进步。不抓落实,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产生作用。我们每取得一项成绩都是求真务实干出来的,而每一次失误都是作风不实造成的。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崇尚实干,力戒空谈。抓好工作落实,夸夸其谈说不来,轻轻松松盼不来,慢慢腾腾等不来。惟有实干,才能如期完成。可见,抓落实不只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牵动全局的工作指导思想问题;不只是工作作风问题,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抓落实抓得如何,关系到党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能否迅速有效地贯彻落实,关系到各级党委、政府能否有效履行各项职能,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基础条件,同样的宏观环境,同样的部署要求,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效往往大不一样。分析原因,说到底是抓落实的力度和程度不同。真抓了、抓实了,各项工作就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抓而不实、抓而不力,再好的决策也要落空,再好的目标也难以实现。总结以往的工作实践,抓落实要想取得实效,就要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

处理好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无论是在领导机关,还是一个小的单位,都有一个分工问题。比如有的分管财税工作,有的分管文教卫工作,有的分管城市建设、安全生产,还有的分管人口计划生育,等等,应该说这是一个总体上的分工,主要的任务,但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一些其它工作。这里我们暂且把主要的工作叫做“主业”,其它工作叫做“副业”。在抓落实过程中,大多数同志能够集中精力抓好“主业”,同时兼顾其它“副业”,使得各项工作各有侧重,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有一些同志往往处理不好“主业”与“副业”的关系,在抓落实当中,不分主次,平均用力,或者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不是主要工作成效不明显,就是其它工作出问题,甚至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影响了工作成效和单位建设的发展,落得个吃苦卖力不讨好的结局。如果“主业”抓不好出了问题那是要被一票否决或者要掉“帽子”的,而“副业”干不好也是要受到批评或者处理的。所以要在着力抓好“主业”的同时,也要下功夫把“副业”抓好,保证既不掉“帽子”,又保着“屁股不挨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内部,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关系。在诸多的矛盾关系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往往起着主导作用。抓落实的过程就是抓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抓好将要矛盾的解决促进主要矛盾的解决。尽管矛盾是相互转化的,转化之后仍然存在主要和次要的问题。因此,抓主要矛盾,或者说抓“主业”,就是一个基本的工作方法。这样,就有利于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打攻坚战,确保“主业”取得明显效果。同时,又兼顾好“副业”,不放松和忽视其它工作,保证规定指标的完成,使“主业”与“副业”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从而推动我们的建设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令人满意的效果。

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领导和基层,都有一个务实与务虚的问题。作为领导机关肯定务虚的工作多一些,作为基层肯定是务实的多一些。所以,我们在抓落实的实际活动中,要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问题,不能重视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而要把务实与务虚有机地统一起来。务实,是指作风扎实,有很强的执行力。务虚,要指思想要开阔,方向要明了。既务实,又务虚,才能把握发展的良机,才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些基层干部似乎很“务实”,但确切地讲,他们是不会、不善于“务虚”,特别是不知道如何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不善于在抓落实中总结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整天同群众一起下工地、跑现场,一身泥一身汗,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是实实在在的“实干家”、“老黄牛”。但也存在没有发挥好领导调查研究、科学指导、解决问题、教给方法、完善决策等“务虚”的作用,有一些功能上的“错位”。相反,有的是整天坐在办公室“务虚”,制定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政策,讲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话,光做虚功,不下实功。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务实与务虚的内涵。务虚,不是我们平时表面理解的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不是脱离实际的空谈。我们所说的务虚是观察形势、探讨理论、谋划思路、把握全局、制定政策、规划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认识事物规律的一种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务实,就是干实事,讲实效,解决实际问题,在“实”字上下真功夫、苦功夫、深功夫。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务实,就是面对千千万万的具体工作和个体行为,认真对待,求真务实,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即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作为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就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精通业务非常重要,但要履行好一个干部的职责,绝不能缺少对各种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就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务实与务虚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看一个干部有没有务实精神,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看一个干部善不善于务虚,也要看他善不善于作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摸清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与方法。就要注意工作方法,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摆在干部面前的工作千头万绪,事事都亲自抓,件件都具体做是不可能的。该亲自抓、亲自管的也要分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然后深入下去,虚实结合,抓住不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重在务实,要讲实话,办实事,抓落实。讲实话,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讲成绩不兑水,讲问题不遮掩。办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看准了就要干,鼓实劲,下实功,不达目的不罢休,力争干成事、干好事。抓落实,就是认真研究制定抓工作落实的规划和措施,督促检查工作的质量效果,及时纠正落实中的问题和偏差,总结推广工作落实的经验和典型,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就一般理论而言,整体的特点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是个体的生存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场域,是个体的生活及其生活理念得以实现的基本场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共性就是个体的群集,是个体的约扩。共同体一旦形成,它便取得相对稳定的结构,个体一旦形成,其自身也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并为确保自身的利益而形成种种制度与规范。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地方,都是相对稳定的结构,在这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中,逐步生成了许多制度和规范,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些制度和规范保证了这个整体的基本利益。这个整体就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指整体,每个整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具体到我们抓落实的实践活动,我们有的单位建设整体上不错,就是因为某个部门、某项工作没有搞好,甚至出了扎眼的问题,造成了“个别否定整体”结果。列宁早就说过,整体大于个别之和。所以,我们在抓落实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发挥整体的作用,从整体上去把握,抓好整体带动个别,使个别变强;同时也要注意个别单位、个别问题的解决,解决个别影响整体、否决整体的问题。从而促进整体与个别二者之间的有机发展,不至于偏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正确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一要着眼整体。整体高于个别,统帅个别,决定个别。二要管好个别。整体是由个别构成的,每一个个别在整体中都有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只有搞活个别,使所有个别的功能和作用充分释放出来,发挥整体效应,才能卓有成效。三要抓住关键。个别在整体中是不可少的,但并不是所有个别的地位和作用都一样,而是有重要个别和次要个别、一般个别与关键个别之分。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抓住根本,掌控局面,使一切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以个别推动整体。

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所谓重点工作,指的是那些能牵动全局的,具有基础性、长远性、建设性的工作。比如具有重大政策性的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的工作,时间性很强的工作,矛盾容易激化的工作等。一般工作是重点工作之外的其它工作。一方面,对重点工作要重点对待。一切工作都要往重点工作聚焦。要精心谋划,认真研究做好重点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明确每个阶段抓什么、怎么抓、达到什么目标;要下狠劲、用实劲,使韧劲,一抓到底;要集中优势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有效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一般工作要同时兼顾。要合理分配精力和时间,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带动一般工作的开展,使一般工作不漏项、不拖后腿,努力形成全面活跃的工作态势。任何工作,任何事情都有重点和一般,都有轻重缓急,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重点、突破重点,兼顾一般、抓好一般、夯实一般。把一般性日常工作规范化,将原来以经验操作为主的各项工作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每年突出一个重点,认真研究,取得突破。决不能头发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既抓不到西瓜,又放了芝麻,事倍功半,效果一般。

处理好原则与具体的关系。原则要坚持,落实抓具体。原则是指经过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原则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它规范着人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可以怎样,不可以怎样。大凡一个人,在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的过程中,都有一个讲原则的问题。敢不敢于、善不善于讲原则,是检验党员干部修养和素质的一块试金石,是衡量党员干部事业性、责任感的一把标尺。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抓落实要“三具两基一抓手”,“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是对工作方法和成效的追求;“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求;是“项目”带动是对措施落实的要求。作为基层单位,主要任务不是在那里制定政策,更多的是落实好上级的文件指示,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有的党员干部往往存在照搬照抄,照葫芦画瓢,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现象,不注意结合实际,具体灵活地抓好落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表面上看来是在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很讲原则,但实际上是图省事、怕出事的懒惰思想和机械、教条主义在作怪,不想动脑筋,不想下苦功。坚持原则作指导本身没有错,但抓落实不具体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由此观之,抓具体,是一种工作要求和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生动体现。实践证明,一项活动,具体就能深入,深入才能落实。如果只有普遍指导而无具体标准,只有一般要求而无具体办法,活动既不能扎实推进,也不能深入持久,更难以取得成效。落实必须抓具体,一个一个切入,一个一个解决,把原则的东西细化为具体措施,把共性要求分解为具体办法,结合实际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特别是要在抓具体实际、具体问题、具体措施、具体制度和具体人和事上狠下功夫,见到实效。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一步步干出来的,不干一切都无从谈起。抓具体呼唤党员干部要有新作风、新作为。重心要下沉,到工作一线去、到项目建设中去、到改革现场中去,零距离、面对面访民情、察实情、理思路、定对策;要主动融入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群众的难题当心事,做到思想上牵挂群众、行动上惠及群众;要着力破解难题,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以发展实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加强督促检查,认真跟踪问效,严格考评奖惩,确保工作实效。

处理好基础与亮点的关系。曾几何时,抓亮点工作已成为一些单位和领导们热衷的工作思路,工作汇报、年度总结中“亮点频出”、“亮点纷呈”、“亮点回眸”等词语吸引眼球,可谓是“亮点”多多,“亮点”频现。热衷于抓亮点工作无外乎两种心理:一种是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用创新来促进工作,用亮点来提升形象;另一种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为单位或为个人争彩头,谋取好处。当然,工作中真正的亮点,是一个单位对某项工作不断创新,实现新突破、跨上新台阶的体现,应该认真总结推广学习。但是如果一味追求亮点,盯者亮点做工作,把亮点工作当成“政绩工程”,把亮点工作做成“形象工程”,而忽视基础性工作,即使“点”再多,恐怕也难以亮起来。在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地方仓促上马的“亮点”工程最终成了“半截”工程,甚至“污点”工程,这不仅丢了政府的形象,更成为当地群众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教训深刻,发人深省。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亮点必须建立在抓好经常性工作,打好基础之上。如果我们忽视了基础工作,根基不牢,即使出现了亮点,也不会有生命力,也难以长久,甚至出问题。我们不是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有的地方,有的单位是一边出彩头、出亮点,一边又出问题、出事故,一边受表彰,一边受处理吗!一个单位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才是工作的主旨,是抓创新、抓亮点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舍本求末、好高骛远,只顾争光彩,不愿默默奉献,可能是争得了光彩,却透支了发展的后劲,也就埋下了隐患。其实,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特别是那些难度大的基础工作,比如一些多年不能很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一些平时杂乱而亟待解决的工作,一些日常不经意、还留有死角的工作,一些积存下来矛盾,把它解决了,做扎实了,取得了成绩,就是亮点,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政府       刘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