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和二妮的歌曲视频:《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12:38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比较赏析

                                            书  愤                                                  临安春雨初霁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186年,陆游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军事,期时陆翁已然六十有二,虽早过知天命之年,但年轻时的恢复之志,仍于压抑沉寂之后,重新燃烧起来,足见陆翁无愧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一称号。
     “书愤”一题,毫不掩饰诗人当时内心的悲愤,“愤”为贯穿全诗的意脉。
     陆翁一生饱受战乱之苦,出生第二年,即1126年,就碰上“靖康之变”,徽钦二帝为金主完颜亮所虏,长江以北江山易主,加之投降派把持朝政,南宋小朝廷从此偏安长江之南。陆翁从小跟随家人颠沛流离,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而陆翁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陆翁师长,皆为爱国人士。这样的经历和家世,促使他自小树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与“处当师颜原,出当致唐虞”的信念。正如本诗首联所写: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颔联两句,大气磅礴,笔力雄健,用事实说明南宋人民完全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有能力收复故土失地,是诗人恢复之志的具体化。然而,年轻时的诗人没有想到世事如此艰难,投降派何其无耻,自己的一腔抱负,满怀豪情,失去了朝廷的支持,遭受投降派的阻挠,最后只能是“空自许”,尽管南宋有的是诗人一样的“塞上长城”!光阴似箭,世事沧桑,岁月蹉跎间,两鬓已经斑白。颈联两句,是愤怒的控诉,强烈的指责。然而,毕竟,陆翁被重新起用了,官职虽然不大,但机会毕竟来临,六十有二的陆翁,想到了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想到了诸葛亮《出世表》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不渝的执著奉献精神,所以以此自勉,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之志,还想干一番报国大业的勃勃雄心。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直追老杜。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位伟人说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他潜意识里已经拉开了悲剧的帷幕。诸葛亮说了这句话,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周恩来说了这句话,表明他只能痛苦招架,已无力反击“四人帮”的咄咄攻势了,结果也是怅然痛然而逝;陆游这句话,大概也难越其迹。
      上任前,陆翁赴临安(即今杭州)面谒孝宗,欲知圣上恢复之意,并进言推进。谁知道,孝宗一席“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附咏自适”之语,让陆翁从头凉到脚,这不明明白白告诉雄心勃勃的陆翁:给你官职,给你俸禄,给我闭嘴;忘记你的恢复之志,游山玩水去吧!
        大失所望,心灰意冷的陆翁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谁让我客居京城?首联即表达了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并透露出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以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惆怅与郁闷,颈联则以闲适写壮志难酬的感慨与牢骚:两联写得优美动人,富于情趣,但正如愤怒到绝望后的微笑,笑的背后是吞到肚里的苦涩泪水。尾联自我解嘲,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同为写悲,《书愤》如乔峰之降龙十八掌,虎虎生风,飞沙走石,气势逼人;《临安春雨初霁》则如张三丰之太极,看似行云流水,貌似平静柔软,却是暗流汹涌,不可阻挡。相比之下,后诗更催人泪下,这世上,最让人痛心不已的,莫过于“心如死灰”的绝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