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骑马的感觉:地球地轴倾斜度增加26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4:38:40
 地球地轴倾斜度增加26度!  

49.5!地球地轴倾斜度增加26度!太阳落山偏离西,渐渐靠北

我想也正是最近气候和灾难变多的原因之一

 

地球地轴倾斜23.5度是正常的,但是近来发现地球地轴增加了26度,现在地球地轴倾斜度为49.5度。  
    
    
         从NASA、USGS、NOAA、NWS处得到的资料、数据和图片,你可以很容易核实地轴发生倾斜的真实性:  
2007年奇怪的全球天气变化,几乎每个国家都遭遇了洪水的侵袭;在冬季的几个月里遭遇了冰暴、暴风雪和破纪录的全球积雪;全世界范围都有热浪记录和倒春寒记录;
2007年6月21日,太阳升降为26度角北达拉斯纬度;
2007年4月,两次火山爆发;
2007年7月,增加了两次火山爆发;同月,第五次火山爆发;
2007年6月23日至7月23日间,发生318次4.0地震;
2007年6月23日至7月23日间,发生11次6.0地震;
2007年1月至7月间,发生21次6.0地震;
美国南部和中部,树页变成秋天的颜色,时间是在2007年5月至6月;
2006年12月失去整个GPS卫星系统的显示,直到2007年4月;
2006年12月4日12:30和12月6日19:15地球卫星气象图,ZULU显示地球上移;
2007年4月至7月间,美国卫星环路显示奇怪的天气
将2001年至2007年间的天气进行统计和比较:2007年出现了离子风暴、太阳辐射和太阳影像;1998年10月,在地球大气外层发生太阳磁暴;1999年1月在地球两极发生离子喷泉和太阳风;

 

什么导致地轴发生偏移?也许是以下的原因造成的——
         人类的需求不断快速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等造成和加速全球暖化,北极冰块溶掉,导致地球渐渐失去原先的平衡,冰川持续融化,北极的重量会下降,这会引起地球重心转移,地球赤道开始下滑移,增加其倾斜度,下滑情况在20年前已经无声无色地慢慢开始。数据记录到的地轴移位最严重的是2006年12月4日及6日。

 

气候变化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涉及到许多变化的因素。天文学家 Milutin Milankovitch 提出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
         天文学家Milutin Milankovitch (1879 – 1958)研究了地球绕太阳运动时其轨道形状的变化以及地轴的倾斜度。他认为这些循环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气候长期变化的原因。
          M Milankovitch的研究分为三个要素:  
1、地轴的倾斜度的变化;
2、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的形状的变化;  
3、岁差:相对于轨道的地轴倾斜方向的变化。  
    
    
M 地球的倾斜度  
         如果地球不倾斜,就不会有四季变化,在一年的所有时间中,白天和黑夜将变得一样长。地球上任何给定位置获得的太阳能在一年当中都是恒定的。但地球在角度为23.5°时会倾斜。当北半球是夏天(从6月开始)时,北纬照射的太阳光要比南半球多。白天较长,而且太阳照射的角度较大;此时在南半球是冬天,白天较短,太阳照射的角度较小。  
         半年之后,地球运行到围绕的太阳轨道的另一侧。它保持相同方向的倾斜。它保持相同方向的倾斜。所以现在南半球是夏天,白天更长,直射的太阳光更多,而在北半球却是冬天。
         Milankovitch提出理论认为地轴的倾斜度不一定始终为23.5°。他计算出该倾斜度以41000年为周期在22.1°和24.5°之间变化。倾斜度越低,夏天就越寒冷,而冬天越温暖。当倾斜度越高时,四季变化完全相反。但是,现在地球的倾斜度为《49.5!地球地轴倾斜度增加26度!》。

         这将如何影响整个气候变化呢?即使冬天变暖,但在离赤道很远的地方冬天仍会冷得下雪。如果夏天变冷,则在这些高纬地区冬雪不会那么快就融化。雪一年又一年的堆积从而形成了冰河。
         与水和陆地相比,雪将反射更多的太阳能,导致气温更低。此时,正面的反馈机制将发挥作用。气温下降会使雪堆积起来,从而形成冰河。这进一步增加了反射,气温进一步降低,以此类推。这可能是冰河时代开始的方式。  
    
    
M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的形状  
         Milankovitch研究的第二要素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的形状。它并不完全以圆形形式运行的。一年当中的某些时间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要比其它时间更近。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最近(近日点)时,所接收的太阳能要比距离最远(远日点)时接收的稍多一点。  
         但是,地球的轨道形状以90000至100000年为周期发生变化。在某些时期地球的轨道比现在更接近椭圆,因此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处接受太阳辐射差别就更大。  
         目前1月出现近日点,7月出现远日点。这使得北半球的冬天更温暖,因此四季变化也就不十分明显。如果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圆形的,那么南半球的四季变化就会更明显。  
    
    
M 岁差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复杂情况,地轴倾斜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像纺纱一样自上而下缠绕,该地轴的运动轨迹为圆形。这一移动称为岁差。它以22,000年为一个周期出现一次。这会减慢一年中的四季变化。11000年以前,北半球会在12月而不是在6月会朝着太阳的方向倾斜。冬天和夏天相反。从现在算起11,000年之后再次变换。  
    
    
          M 这些是三大要素——倾斜度、轨道形式和岁差相结合将使气候发生变化。因为这些动力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内涉及的,因此它们的交互作用就很复杂。有时它们彼此补充效果,有时它们趋向于抵消。例如,从现在算起11000年之前,岁差已使北半球夏天在12月开始,1月出现的近日点接受太阳辐射的效果不断增加,7月远日点接受太阳辐射的效果不断减少都会使北半球的四季差别很大,而不像今天差别不是很大。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因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日期都会变换。

 

 

 

海洋变暖加大地球倾斜角度
稿件来源:据科技网



  地球地轴倾斜23.5度是正常的,2008年7月地球地轴倾斜度为49.5度。
  《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称,一项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地球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海洋变暖对地轴倾斜角度的影响远比人们过去预想的要严重,在研究地球运动时必须将此因素考虑在内。
  地球围绕地轴旋转,其倾斜角度为23.5°。但由于地球质量分布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会永远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质量分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如陀螺,当一端的重量高出另一端时,陀螺的旋转轴就会发生偏移。
  气候变化对地轴偏移的影响早已为科学家知晓。例如,受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大量冰原影响,地球北极点以每年大约10厘米的速度向西经79度方向移动。
  最近,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菲利克斯·兰德尔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地轴倾斜角度的影响远比过去认为的要严重。冰川融化后大量淡水注入海洋会造成地球倾斜。据兰德尔估计,目前格陵兰冰层融化会导致地轴以每年2.6厘米的速度倾移,并且这个速度在未来还会加快。
  兰德尔的研究小组估计,因温室气体排放而引起的海水变暖,也会造成地球倾斜。为此,他们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做的中度预测,即在2000年至2100年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会增加一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海水变暖,海洋会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海水将被推到海洋大陆架浅区。在下世纪,将使地轴北极点每年向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方向移动1.5厘米。
  兰德尔指出,虽然这种影响还相对较小,地球极点还不会因此而疯狂地渐行渐远,但这种运动却足够肯定,在研究地轴偏移时必须加以考虑。而跟踪地球两极的运动有助于在未来几十年限制海平面的总体上升水平。
  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迈克·托马斯表示,该发现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观念。过去曾认为,海洋温度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不会引起地球质量分布的变化,也不会影响两极运动。
  托马斯同时强调,两极运动并不能作为测量海平面上升的信号。因为导致两极运动的因素很多,如地壳和地幔的运动、厄尔尼诺的周期性影响等。
  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地球的自转角度,也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兰德尔和同事此前的研究曾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地球的质量向更高纬度堆积,导致地轴附近质量增加,进而会加速地球自转速度。(据科技网)

 

 

 

 

研究称全球变暖可导致地球倾斜角度改变
2009年08月24日 16:49  科技日报


  本报讯 《新科学家》杂志网站8月20日报道称,一项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地球运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海洋变暖对地轴倾斜角度的影响远比人们过去预想的要严重,在研究地球运动时必须将此因素考虑在内。

  地球围绕地轴旋转,其倾斜角度为23.5°。但由于地球质量分布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会永远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质量分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如陀螺,当一端的重量高出另一端时,陀螺的旋转轴就会发生偏移。气候变化对地轴偏移的影响早已为科学家知晓。例如,受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大量冰原影响,地球北极点以每年大约10厘米的速度向西经79度方向移动。

  最近,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菲利克斯·兰德尔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地轴倾斜角度的影响远比过去认为的要严重。冰川融化后大量淡水注入海洋会造成地球倾斜。据兰德尔估计,目前格陵兰冰层融化会导致地轴以每年2.6厘米的速度倾移,并且这个速度在未来还会加快。

  兰德尔的研究小组估计,因温室气体排放而引起的海水变暖,也会造成地球倾斜。为此,他们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所做的中度预测,即在2000年至2100年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会增加一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海水变暖,海洋会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海水将被推到海洋大陆架浅区。在下世纪,将使地轴北极点每年向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方向移动1.5厘米。

  兰德尔指出,虽然这种影响还相对较小,地球极点还不会因此而疯狂地渐行渐远,但这种运动却足够坚定,在研究地轴偏移时必须加以考虑。而跟踪地球两极的运动有助于在未来几十年限制海平面的总体上升水平。

  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的迈克·托马斯表示,该发现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观念。过去曾认为,海洋温度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高不会引起地球质量分布的变化,也不会影响两极运动。托马斯同时强调,两极运动并不能作为测量海平面上升的信号。因为导致两极运动的因素很多,如地壳和地幔的运动、厄尔尼诺的周期性影响等。

  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地球的自转角度,也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兰德尔和同事此前的研究曾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地球的质量向更高纬度堆积,导致地轴附近质量增加,进而会加速地球自转速度。


 

 

 从环境变化角度谈晚更新世动物灭绝
2007-01-12 作者:侯振宇(hou.zhenyu@sohu.com)
http://www.uua.cn/article/show-96-1.html 


大自然从来都是把一切摆在人们眼前,不做任何掩饰,一切只取决于人们的理解能力!

在漫长的地球生命史中动物灭绝现象是最引人关注的。但因时间的悠久,证据极其难得,而且极其难得的证据中又有许多因时间的悠长发生变化,使人难以解读;目前人们对自寒武纪以来的诸次动物大灭绝中只是对白垩纪大灭绝给予合乎情理的解释,而对其它动物大灭绝并没有能够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
同为动物大灭绝事件中距今最近大约一万年前左右的晚更新世动物大灭绝也属没有令人信服解释之列。此次动物大灭绝中灭绝的主要是大型动物例如披毛犀、猛犸象、剑齿虎、大地獭等。 一万年,对地球约四十多亿的历史而言,实在是太短暂;因而我们也实在是太应该能够完美的解释这一灭绝事件,因为此次灭绝的证据最容易获得、且又因时间之短暂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因而我们实在是掌握了可以用来解释这一事件的太多事实!如果答案是不能,实在是很有损于我们人类万物之灵长之自诩!遗憾的是事实的确是如此,在侯某这个被许多“正人君子”目为“民间科学家”的家伙动笔前,世界上是没有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

1、 对已有解释的介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目前已有的解释。
对晚更新世动物灭绝,大致主要有两种解释:人类捕杀说与超级病毒说。
至于其详细,朋友们就让我誊录谢挪挪先生的《猛犸象何以灭绝?》[中国科技纵横知识2003(6)149-152]吧!谢先生的《猛犸象何以灭绝?》是我很喜欢的有事实、有论述的文章!我很尊敬谢先生的工作。如果以我自己的文字介绍晚更新世动物灭绝的现有解释,我不可能做的比谢先生的工作更中立!如果以后发生版税问题,我想可以按字数比例分成。如果谢先生不同意,那么以后我只能换以自己的文字。
谢挪挪先生的《猛犸象何以灭绝?》主要如下:
“大约1万年前左右,猛犸象和许多大型哺乳动物逐渐灭绝了。在西伯利亚沿岸的弗兰格尔岛,其中一种猛犸象在此后又生存了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最后一种猛犸象-矮种猛犸象也灭绝了。猛犸象和其它大型哺乳动物在最后一次冰期末期从各大陆灭绝,是古生物研究学者们遇到的最大谜团之一。”
“科学家曾普遍相信,是气候的变化导致了许多古代生物的灭绝。猛犸象的鼎盛时期在第四冰河期,它们已经适应了寒冷的环境,长有长长的体毛,厚厚的脂肪层和庞大的身躯。大约1万年前,第四冰河期结束,全球气候迅速变暖,短时间内猛犸象和一些其它的生物来不及适应环境,从而导致了大范围的死亡。而位于北冰洋的弗兰格尔岛可能有类似冰河时代的气候条件,有适合猛犸象的食物,从而使它们延存6000年。”
“猛犸象灭绝于气候变化乍听之下确实很有说服力,但也有许多解释不了的问题。猛犸象生存的数百万年间,差不多经历了所有的冰河期,也曾遇到过许多次气候变化,而最后一次冰河期的结束只不过是近百万年间气候变化中极为普通的一次。在此之前,地球上也曾出现过类似今日温暖而潮湿的气候,猛犸象在那些气候变化中幸存下来,何以这一次没有挺过去呢?而且与猛犸象同时灭绝的还有其它动物,如果是因为气候影响栖息地的缘故,那一些栖息地和猛犸象迥异的动物为何也难逃厄运呢?”

滥捕滥杀
“从年代上,猛犸象和早期人类有很长一段共存的时间。一些远古的岩画中清楚的刻着猛犸象的形象,而古岩画通常是早期人类活动的记录。有些科学家据此认为,猛犸象等大型动物是遭到猎杀而灭绝的。这个假设是从研究北美洲的动物灭绝而提出来的。科学家们认为,亚洲人跨过现在已被海水淹没的白令海峡来到阿拉斯加,然后向南扩张至整个美洲大陆。而人类向南扩展的过程和大型动物灭绝的时间出奇地吻合。”
“一部分迁徙到美洲大陆的人建立了所谓的克罗维斯(Clovis)文化,该文化的遗址最初在一个叫克罗维斯的地方发现,因而得名。这种文化在北美大陆各地都有发现,他们兴盛于1.3万多年前。猛犸象的庞大体型和厚厚的长毛无疑会成为人类食物和皮毛的目标。克罗维斯人以其大型石斧和尖锐石矛而闻名,这些武器和智人的战略对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强势对手的古骆驼、大地獭、猛犸象等大型哺乳动物来说,都是致命的。”
“考古学家的发现为这个假说提供了一些直接的证据。1932年在科罗拉多州的丹特地区发现了猛犸象的骨骸和矛尖,而骨骼上有长矛留下的伤痕。此后陆续在其他考古遗址发现类似的情况。例如,在亚利桑那州圣彼得山谷的雷娜农场,发现有十三具猛犸象遗骸和石制的矛尖。这群猛犸象,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象群,聚集在一个水塘的时候全部遭到屠杀。”
“捕杀理论也有严重的缺陷。虽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猛犸象被宰杀的遗址,却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其它大型动物也遭到类似的猎杀。研究表明,克罗维斯人似乎更愿意捕猎小型的动物和采集植物,因此人类的滥捕滥杀不大可能是大地獭之类大型动物灭绝的惟一原因。”
“而且克罗维斯人并非首批来到美洲大陆的人类。在智利南方的一个距今约1.4万年前的定居点发现的证据显示,在猛犸象等大型动物灭绝的几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在美洲大陆生活了。”

超级病毒

“一些科学家开始探询可能的其他原因。罗斯.麦卡菲(Ross Macphee)是一位生物学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一直关注美洲的动物灭绝情况。最近一次的灭绝始于1500年,也就是欧洲人到美洲探险的年代。当麦卡菲编撰灭绝动物名单的时候发现:近500年来,灭绝的物种1/8是大型哺乳动物;在上一个冰河期结束时,灭绝的有3/4是大型哺乳动物,而在这当中的1万年中,北美没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麦卡菲开始考虑这之间的空白。他认为,无论是史前还是最近出现的物种灭绝,都反复出现一种模式,即人类与灭绝动物的碰撞。他猜想,是不是人类对大大小小的哺乳动物给了致命的打击。”
“大约10年前,埃博拉病毒爆发,将非洲某些村落的人消灭殆尽。一种病毒竟然可以在整个人群中传播,这引起麦卡菲的兴趣。他进一步猜想,是不是有一种超级病毒,它不只是在一个物种间传播,而且可能将好几个物种灭绝。麦卡菲和另一位试图研究灵长类爱滋病毒的科学家一起构筑了超级病毒假说。”
“他们把超级病毒定义为对一个物种各个年龄段都有杀伤力的病毒,它一旦发作,至少会把某一物种3/4个体杀死,并且对其它物种也有相同的杀伤力。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病毒里面,没有一个符合超级病毒的条件,但某些病毒也具有其中某些特征。比如流感病毒就能跨越物种界限,而20世纪90年代早期,一种菌类在中美洲金蛙群中肆虐,1995年以后,人类就再也没有见到过金蛙,这说明金蛙这一物种已经灭绝了。”
“有许多证据证明猛犸象可能灭绝于一种超级病毒。猛犸象在地球存在了数百万年,当一批新的智人来到北美大陆的时候,这些长毛獠牙的动物就开始销声匿迹了。大约4000年前,弗兰格尔岛上还有猛犸象生存,可是当人类的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它们带着猛犸象所有的秘密也死光了。”
“麦卡菲认为,正是和人类的接触才使猛犸象受到一种来自人类的病毒的侵袭,而它们的免疫系统对这种新的病毒没有及时的抗击能力。如果猛犸象和它们的亲戚亚洲象一样,孕期长达两年的话,即使某些个体能够抵抗病毒,它们的繁殖速度可能也不够快,从而无法挽救整个物种的灭亡。”
“2001年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猜测可能是结核病毒导致了美洲乳齿象种群的灭绝。科学家们发现结核菌在感染软组织时会在骨头上留下特殊的伤痕。美国科学家研究了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48具美洲乳齿象化石,发现其中21具至少有1块骨头上有这种痕迹。研究人员猜测,结核病可能席卷了整个美洲乳齿象种群,使他们死亡或者衰弱得让人类更易捕获。但是,同一时期亚洲猛犸象的化石上并没有发现这类痕迹。他们猜测可能是由于猛犸象生活在开阔的草原上,不像生活在潮湿森林里的乳齿象那样容易染上传染病。但是如果是其它种传染力更强的病毒呢?”
“当然任何理论都需要证据支持。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麦卡菲在西伯利亚苔原的泰美尔半岛上寻找证据。他们希望挖掘到的猛犸象冻体内可以找到一些病毒的DNA片段。对于有些病毒来说它们不含DNA,而是RNA(核糖核酸)。西伯利亚的冻土中埋藏着许多猛犸象的尸骨,它们其中一些确实很新鲜。科学家在这些样本中收集病毒的DNA或者RNA。但通常说来,RNA比DNA更容易分解,所以搜寻RNA是个更困难的过程。”
“尽管有若干困难,但科学家还在继续努力。如果能找到大型哺乳动物集体灭绝的原因,也许人类就有了前车之鉴,就会更加慎重地对待动物、自己和自然。”
关于晚更新世动物灭绝,大家实际上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由地球因素决定,而与地外因素没有多少牵扯。

2、环境变化导致晚更新世动物灭绝

如果我面对是与谢挪挪先生相同的资料,我可能也只会写出与谢挪挪先生同样的文字!

但侯某是《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1998)、《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2003)的作者,本文实在只是属于我的冰期理论的应用而已。

我的结论只是环境变化导致晚更新世动物灭绝。

我再次认为“我的《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因某些人而未能发表,反而使我获得某种优势,这是我从未能想象的,也是我从未想得到的!看来我的《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未能发表,不仅仅只是我的个人损失!”!

2.1、环境变化特点

第四纪气候变化也是极具特点的!

地球运动存在如下轨道周期:23ka的岁差周期,大约41ka的地球自转轴倾斜变化周期,大约“100ka”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周期。地球的温度变化同样存在周期性。23ka周期对应于岁差周期。地球历史上的温度变化也同样存在41ka周期与“100ka”周期。但全球气候的变化不是简单直接对应于地球轨道周期,而且存在变化。如在约800ka前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由早更新世的41ka转变为此后的“100ka”周期!

2.1.1、关于米兰柯维契的大四季理论(41ka周期)

在近二百多万年来地球屡次发生冰川的大面积扩展及其消融事件,地球的一切当然也相应随之变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更新世大冰期。

1842年法国数学家J.A.Adhemar第一次指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方式可能是冰期形成的第一推动力。1860年J.Croll首次将地球轨道的三个基本因子(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球自转轴的倾角和春分点的天文进动)引入,并分析了它们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认为它们的变化引起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导致冰期的发生。1920年塞尔维亚科学家Milutin(米兰柯维契)也提出因地球自转轴倾斜度的变动、地球的近日点变化等因素影响地球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从而导致地球平均温度的周期起伏。米氏还认为一个周期可能持续四万年,从而使地球具有各长一万年的“春”、“夏”、“秋”、“冬”。米氏还凭借其深厚的数学功底计算了太阳辐射量与地球三个轨道要素的关系。根据米兰柯维契的理论,我们现在正处于“大夏天”。1976年以来人们用同位素年代测定技术已经证明地球的古气候存在这种地球轨道要素周期波动。

许多科学家认为米兰柯维契的大四季理论意味着“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在不同的时期到来的”。但至今还无法用事实来证明这一点。也没有人来对此给出解释。所以,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了一些别的理论。例如,关于太阳的阳光辐射强度存在周期性轻度变动的理论;关于“温室”加温作用是由火山灰、而不是由二氧化碳所引起的理论,等等。

在已有诸多理论中,现有的地球轨道要素变化学说是比较完善的,原理上是正确的。但该学说忽视了地球地理状况的影响,地球上所发生的一切怎能脱离开地球现状?因此存在此重大缺陷的该学说连米氏自己所提出的地球大四季周期运动都不能解释。我认为只有使用地球轨道要素变化与地球状况、特别是地球地理状况的概念才能够充分解释冰期事件的,当然也是能够圆满解释米兰柯维契大四季周期变化的。

我认为冰期事件主要是由于地球轨道要素变化影响所致,但地球地理状况的影响也起相当大的作用,特别是表现在地球温度的大四季周期变化上。

因地球轨道要素变化而导致地球平均温度的周期起伏并不意味着“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在不同的时期到来的”。地球的南、北半球均是完整的地球系统的一部分,任何一部分发生任何事件均要对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北半球的冰期事件并不只是北半球接受的阳光辐射能量的减少,而是整个地球系统的阳光辐射能量的减少,必然使全球温度下降,南半球同样也要发生冰期。但在某些方面南、北半球对全球系统的影响在现阶段是不相同的,特别是在温度方面。

由于存在地球的赤道与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严格的讲南、北半球与太阳的距离并不相等,距离差产生阳光的辐射量的差异。正是地球的这种倾斜变化使地球发生一年四季的变化。在地球的长周期性地轴倾斜运动中,假定地球处于减少北半球的阳光辐射的地轴倾斜时期,北半球气温持续下降最后导致冰川发展;冰川对阳光的反射进一步减少了北半球的阳光辐射,气温进一步下降,全球的气温也随之下降,当然气温下降反过来也将促进北半球的冰川发展。与此同时最初南半球阳光辐射量增加,全球的总阳光辐射量并不一定下降,南半球的气温还可能有所上升;随着北半球的冰川发展,全球的阳光辐射量开始减少,全球的气温下降必然波及南半球;全球的总阳光辐射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南半球的冰川也开始发展,这又减少了全球的总阳光辐射量,全球的阳光辐射量和气温的下降快速向顶点移动,最后达到最小的阳光辐射量和最低气温,这就是冰期活动的顶点盛冰期。大四季周期的大“冬”天就在这一阶段中。

假定南半球处于减少南半球阳光辐射量的地轴倾斜时期,会发生以上的类似过程?不会发生以上过程。原因就在于南、北半球的地理差异,当然也包括南、北极区域的地理差异。南、北半球间就地理状况、洋流、大气系统而言,存在极大差异;南、北极区域间也是如此。

从热容量方面看,水的热容量最大,远远高于其它物质。由于南极区域(包括周边而不是仅指极点)大陆面积较小且周边环海,海域面积远大于陆地,可以说南极的热容量很高;与北半球冰川发展的源头北极相比,北极区域陆地面积较大,热容量较小;相同的负热量在北极区域所能形成的冰川要远远大于南极区域。与北极区域相比,南极区域的热容量状况不利于冰川的发展。

从洋流、大气系统而论,结论也是相同的。由于南极周边均为海洋,由南极出发的高压冷空气向较低纬度流动,立即与海水接触,海水失去热量结冰(一般 1克 0℃水变成 0℃冰须失去80卡热量,海水冻结温度低一些),冷空气的活动很快减弱。我认为这就是南极大气活动强度低,极地涡流围绕南极的原因。北极地区陆地面积大,陆地热容量小,极地冷空气南下,经过较长距离的热交换才得以减缓。北极大气活动强度比南极高。从两极地区表层洋流对比上看,北极地区主要洋流有黑潮、亲潮、阿拉斯加海流、东格陵兰海流、拉布拉多海流、北太平洋海流、墨西哥湾流、北大西洋海流等较低纬度与极地间流动的洋流。南极地区则主要洋流为较低纬度环向的西风飘流。洋流与大气活动的强弱,就是热量交换活动的强弱。南极地区的弱的热量交换活动,有利于负热量在南极的积聚,不利于负热量向其它地区的传导。这就是说南极的状况有利于冰川在南极的发展,不利于冰川向其它地区的扩展。

此外,冰的比重比水轻,即使冰川扩展出陆地部分,由于海水的浮力作用等,海域冰川基本被约束在陆地的一定范围。高纬度地区的冰山相当一部分就是由于海水的浮力、传热等作用而使其从极地冰盖解体的。此种影响也是不利于陆地面积较小的南极地区的冰川扩展。

从南、北极的对比上看,作为冰期发展源头北极地区的冰川向其它地区的扩展远远要比同为极地的南极冰川扩展强度大的多,而南极地区则不可能成为扩展的源头。

从整个南半球来看,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得多,被称为海半球。当然其热容量比被称为陆半球的北半球大许多。单单从热容量方面看南半球的冰川发展要比北半球困难许多,因为这需要高许多的负热量。所以地球南半球处于阳光辐射减少阶段时南半球的冰川是欠发展的。再从全球的角度上看,同一时期北半球处于阳光辐射质量增加阶段,全球的总阳光辐射量也并不一定下降,全球范围的热量流动完全可以弥补相当大的南半球阳光辐射量的下降。又由于南半球冰川的欠发展,南半球冰川对阳光的反射对阳光辐射的减少程度要远远小于类似时期北半球冰川对阳光辐射的影响程度。此外,现在地球距太阳最近的时期是每年的1月份。这也可能意味着南半球在该阶段能够获得比北半球在类似过程多许多的阳光辐射。这些是大四季周期中的大“夏”天在这一阶段的原因。

在地球的长周期性地轴倾斜运动中,其它处于两种极端状态之间的时期就是大四季周期变化中的大“春”天、大“秋”天。考虑冰盖冻融对热量、时间的需要,“冬天”滞后,“夏天”较正常,“春天”压缩,“秋天”稍长。

从最苛刻意义上讲,地球南、北半球的冰期存在时间差异。但从最普遍意义上讲地球的南、北半球的冰期不存在时间差异。北半球的冰川大发展引起南半球的冰川发展,而南半球的冰川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全球的冰川大发展,全球进入盛冰期。

地球因南、北半球的地理差异而使大约41ka的地球自转轴倾斜变化周期所产生的地球温度变化周期是41ka整周期而不是不考虑地理差异因素的半周期!

2.1.2、关于冰期事件在最近的二百万多年频繁发生的问题

地球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相倾斜(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倾斜23.5°)。地球上的许多变化都基于此点,如季节变化等。两极地区受之影响更大,均为半年阳光的极昼,和半年黑暗的极夜。

但关于冰期的许多问题并不是都能用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来加以解释。地球冰期的发生与地球温度的大四季周期变化也并不是冰期问题的全部。地球的大冰期事件在最近的二百万多年频繁发生的问题应该如何解释?晚冰期又如何解释?

对于地球大冰期事件在最近的二百万多年频繁发生的问题,我认为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地球温度的长期下降。

地球系统的能量可以简单归纳为热能、势能、动能、电磁能、化学能和核能。就地球能量来源而言可以分为地球内部能量和地球外部能量。地球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能量状态由自身状况、外界因素决定。对地球能量状态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就是太阳。外界能量差不多可以说是全部来自太阳。太阳向地球系统施加的能量主要有太阳阳光辐射、太阳通过电磁作用传输给地球的动量。地球系统自身状况主要是地球的势能、热能、核能、动能与化学能的总和。究其来源,有地球形成时地球所拥有的热能、势能、核能、动能,还有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现状,也就是地球现在所保有的内部能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现在的地球的一切。尽管地球现有的化学能,主要是煤炭、石油,均为地球生物所储存的太阳能;但我依然不能肯定地球长期所获得的太阳能是否为正值。

地球系统一方面接受阳光辐射,另一方面也将地球内部的热能和至少接受到的相当一部分阳光辐射以热能辐射的形式辐射到空间去了。地球系统对空间的热能辐射是典型的黑体辐射。地球系统的热能辐射量与地球的温度、地球大气的保温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正比于地球的温度,温度越高辐射量越大、地球热量的耗失也越大。

地球形成初始其温度远远要高于现在。从地球早期岩壳的化学元素分异上可以判定地球形成初始存在地壳的熔融事件。由此,地球的早期温度可见一斑。究其能量来源,一些观点认为是由于富聚于地壳的花岗岩的放射性元素的放射能释放使地壳熔融,而引起地壳中的元素分异。我认为地球早期的熔融事件是由于形成地球的物质的引力能转化为热能的结果。我认为在一般状态,地球放射性元素的放射能量释放的过程绝不会如同今天的人工控制的核能反应那样迅速;而只能是一个缓慢的能量释放过程,如同今天花岗岩中的放射性元素那样缓慢释放放射能。这种缓慢作用不可能迅速熔融地壳。此外早期的放射性元素在花岗岩中的富聚也是一种元素分异,当然也是由于早期地壳熔融所导致的。在行星类天体中,星壳的早期熔融也是很普遍的,诸如月球最原始的高地岩石也是存在元素的分异。在长期的演化过程它们的温度均下降了许多。

地球系统的温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地球内部能量的变化。地球系统的温度是由地球的内部能量与太阳阳光辐射量决定的。早期,地球系统的温度很可能主要是由地球的内能决定的,可以说是内能主导阶段。中期,地球系统的温度可能是由地球内能与太阳辐射共同决定,地球的气候带的出现可以说是此种阶段的典型标志。至于地球侏罗纪气候带的形成,并不一定是此阶段的开始,因为气候带在陆地的出现与陆地地理位置相关。现在可以说是处在太阳辐射主导阶段,地球的热量辐射与其接受的阳光辐射处于基本平衡状态。更新世冰期可以说是典型的太阳辐射主导事件。

更新世大冰期事件的另一个原因是地球地理状况的变化。地球地理状况发生了有利于冰川发展的变化。

在更新世地球的一个重大事件是青藏高原的快速上升。二叠纪后冈瓦纳大陆解体,印度板块北上。始新世中期(距今4000万年左右)新特提斯洋消亡,印度次大陆与亚洲主大陆碰撞,把喜马拉雅地体焊接到亚洲大陆上,统一的青藏高原才告完成。此次运动一般称为第一期喜马拉雅运动。此次运动不很强烈,但喜马拉雅地区完全露出海面成陆。青藏高原的海拔还很低。新第三纪早期(距今2500~1000万年),青藏高原地壳运动较为活跃,开始缓慢抬升。此次运动一般称为第二期喜马拉雅运动。第二期喜马拉雅是一次十分强烈而又影响很广的运动。第二期喜马拉雅运动以后,西藏地区保持相对稳定约达一千万年之久。上新世时高原海拔高度在一千米左右。自上新世末开始青藏高原进入以大幅度分阶段的强烈隆起的新时期。上新世以来近200万年间,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幅度达3000~4000米。晚更新世以来的十多万年中上升量达1000多米,平均每年上升达10以上。此次运动称为第三期喜马拉雅运动。此次运动使青藏高原展现出真正的高原面目。

据杨怀仁著《第四纪地质》介绍:“在早始新世澳大利亚大陆从南极分离向北漂移的初期,环极的洋流受阻;直到始新世时南极大陆上尚有些寒温带植物,未形成冰流。在38×106前约接近渐新世时,南极大陆开始有海冰出现。此后,澳大利亚大陆继续向北漂移,使南极大陆日渐孤立。进入渐新世(38~25×106a),南极冰川作用已有多处发生,但仍没有冰盖存在。到了中新世中期(14~11×106 a)南极大陆的东部冰盖开始形成。到了中新世最晚期(5×106),南极冰流的体积已发展到超过今日。”杨怀仁还介绍:“至三百万年前左右,北极接近海面冰流以及格陵兰冰流形成,巴拿马地峡升起,终止了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沟通。一系列地理变化促使北半球大陆冰流的形成。”杨怀仁还介绍:“晚第三纪发生冰期的原因从大尺度而言,第一是大陆占据了有利位置,中高纬度的大陆伸入北极圈内,有利于气候的恶化。但此并非大陆冰流发生的原因,还需要在大陆的附近有海洋供给湿气。在气候转为严寒,并有一定的降水条件下,如地球运动变化参数的改变,太阳辐射量少量减少,就可能在中纬度发生冰流(塔林,1978)。”

杨怀仁先生很强调南极大陆的孤立,的确此点很重要。南极大陆的孤立使环向洋流发展,减弱了海洋洋流对热量的输送效率,有利于南极大陆的负热量的积累,大大促进了南极冰川的发展。巴拿马地峡的升起,使大西洋、太平洋分离,消除了原纬向洋流的影响;大西洋、太平洋与北极区域间的经向洋流减少了干扰,很可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相应洋流热量输送效率也可能得到增强。这一点可能有利于北极、北半球冰川的扩展。

南极大陆的位置、洋流的变化,增强了极夜时期的负热量影响,南极大陆冰川很快发展起来。与此之前相比,极地区域为海区,由于热容量的影响,极地冰川并不可能有大的扩展。南极区域冰川的发展,增强了极地冰川对阳光的反射,减少了地球所接受的太阳的阳光热量。随着南极大陆向极地区域的深入,冰川也随着扩展,对阳光的反射自然也随之加强。这种状况使地球所接受的阳光热量越来越减少,而且此种影响具有长期性。长期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要引起地球活动模式的转换。以后就进入了更新世冰期。欧亚大陆北上接近甚至进入北极圈,也促使北极区域的冰川发展,自然也同样减少了地球所接受的太阳热量。但由于北极极地区域大部分为海区,又由于北极区域的大气、洋流状况,北极的冰川状况在许多时期(至少是在现在)可以说是在极夜时期发展,在极昼时期大幅减少。北极区域的冰川对阳光反射的程度,因北极冰川在其接受阳光辐射的极昼时期的大幅减少而大幅降低。南极极地区域为大陆区域,冰川巨厚、极稳定,如果没有长期的巨量附加热量注入其冰川可以说是永久性的。南极冰川在极昼时期对阳光的反射是稳定的,在一定时期基本上可以视为常数。南极大陆进入极地区域及其冰川发展,在相应时期减少了地球所接受的阳光辐射能量。 地球地理格局的变化不仅促成了地球冰期的大四季运动,而且是地球更新世频繁发生大冰期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2.1.3、关于晚冰期

末次盛冰期之后,气温明显回升,海面迅速上涨,从15000?10800海 平面回升到-20m 但是在气温回升和海面上涨的过程中有过多次剧烈的波动。J.G.Woillard根据法国东北部的孢粉分析成果,指出晚冰期气候经历了三个冷期 和其间的暖期。三个冷期即老仙女木期(距今14600?13200年)、中仙女木期(距今 12400?11700年)、新仙女木期(距今10800?10200年),它们之间的两个暖期分别是玻林期和阿勒罗德期。与这几次气候波动相对应,世界海面也随之发生过较大幅度的波动(杨怀仁等,1984)。杨怀仁等认为可能反映了晚冰期大陆冰川的特殊融化方式。

的确如此。晚冰期的确是无法用地球的天体运动来解释。就冰期的发展变化而言,我认为晚冰期可以用冰川的融化过程来解释。

冰川发展的两个最基本条件是负热量与水的补充。在末次盛冰期之前的30000左右,地球可以说是处于冷湿阶段,许多地区云杉、冷杉繁盛。就相同的降水量而言,冻土带要比其它别的地带要湿润许多,因为冻土阻止了表层水的向下的渗透,表层保持的水分比较多的缘故。盛冰期之前的湿润时期并不是由于降水量的增长,而是盛冰期之前冻土带的发展而引起的冷湿阶段。盛冰期之前的冷湿阶段可以说是盛冰期的准备阶段,大陆上大量的冻土带湿地为冰川的发展作了水分上的准备,而且冻土带湿地在温度上也可以说是为冰川的发展作了准备。当然地球的冷湿阶段也是由于地球所接受太阳热量的减少,并且随着地球所接受的太阳热量的减少,地球的冻土带湿地也相应发展。随着地球所接受的太阳热量的进一步减少,高纬度的冻土带湿地的发展中止了,处于半临界状态的冻土带湿地迅速转化为冰川,当然冻土带湿地将向较低纬度发展。冰川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地球对阳光的反射急剧增强,地球所接受的阳光热量减少到极点,盛冰期来到了。进入盛冰期,由于绝大部分半临界状态的冻土带湿地已转化为冰川,冰川的发展基本上不再是面积上的扩展,而是体积上的扩展,对阳光的反射量不再增强,地球接受的阳光热量稳定下来。一方面是冰川体积增长对水汽的集中,一方面是地球气温下降的影响,(大气压中水蒸汽分压与温度成正比,气温越高大气水汽含量越高)大气水汽含量大大下降,冷湿气候结束,海平面下降,世界呈现出干冷性气候。地球的许多地区呈现草原性气候。在盛冰期的发展阶段,海洋面积减少(海平面下降,海洋面积自然也随之减少)、气温下降,海洋的水汽蒸发量大大减少。如果冰期还可以再进一步发展,来自海洋的水汽对冰川的补充量将与冰川的固相蒸发量相等,冰川将停止发展,冰期发展进入了冰川与环境的动平衡阶段,盛冰期也就进入了其发展的顶点。大冰期造成干旱性气候,干旱性气候也限制了冰川的扩展。

在盛冰期后,随着天文因素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因素产生作用,气温回升,冰川开始消融,全球海面回升,大陆也湿润了许多。由于大陆冰川体积很大,巨厚的冰川的温度并不一致,绝大部分体积的冰的温度远远低于水的冻结温度。陆地冰川的消融主要是由于热空气与之接触传导热量使之融化。空气在热工方面是良好的隔热体,传热效率并不很高。而且空气的传导热量的方式是直接接触,也就是与冰川的表面积接触,热空气所融化的冰也是表面处于临界温度的部分。由于冰川的体积巨厚,其储存的负热量很大,冰川的总体温度也很低,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小,空气向冰川传导的热量较小,冰川向大气释放的负热量也较小。又由于冰川消融早期冰川面积依然很大,对阳光的反射很强烈,地球接受的阳光辐射量增加缓慢,自然气温很低,气温回升也缓慢。几方面的原因促成冰川消融早期以冰川的体积减少为主,冰川的融化速度也很低,海平面回升速率自然也相应很低。冰川的融化速度是由冰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气温及大气活动强度决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缓慢回升,冰川也逐渐融化,冰川的厚度、体积减小,甚至面积也开始减少。冰川厚度、体积、面积的减少不仅是冰川负热量的减少,而且是其刚度的减少,冰川热工方面、结构方面的稳定性降低。在地球自转等因素的作用下,陆地冰川开始作解体运动。高原冰川也可能在重力作用下,解体向下扩展。当然巨大的冰山的绝大部分也是远远低于冰与水的临界温度。冰川的解体(最大可能是部分解体)并不意味着冰川的迅速消融。只是意味着冰期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 晚冰期。由于冰川所存储的负热量影响,及冰川周围的冻土带,冰川融化所形成的水体许多都处于接近冰水临界温度的状态,而且由于冰川的消融地球环境较前一时期湿润了许多。冰川的解体对地球环境产生许多影响。首先确定无疑的是冰川分布的变化,高地冰川向低海拔的流动,海洋中浮动的冰山的数量增加及其分布区域向低纬度的扩大。伴随着冰川分布上的变化的是冰川面积的扩大。由于高海拔、极地与高纬度的负热量方面的影响,冰川的解体并不能减少以上区域的冰川面积,冰川解体只能增加低海拔、较低纬度的冰川面积及海洋冰山的面积。当然在气温比较高、冰川及冰山体积很小的情况下,冰川、冰山迅速融化,发生不了冰川、冰山的面积扩大。从晚冰期早期海平面之低可以反应出当时冰川体积的巨大,当时的气温自然也较低,发生不了冰川、冰山的普遍、迅速融化。冰川面积的扩大,增强了地球对阳光的反射,减少了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量,使地球温度再次下降。冰川面积的扩大也增加了冰川所储存的负热量的释放,此种影响也导致地球温度下降。以上因素影响使地球温度急剧下降,又由于地球处于冰川消融引起的湿润环境,诸如许多冻土带临界温度水体的存在,冰川面积迅速扩大,地球又进入新的冰期----晚冰期。由于负热量、水汽补充的限制,且天文因素不利于冰川发展,冰川发展到其顶点后,由于天文因素的影响,冰川又进入消融阶段。由于晚冰期发展原因与盛冰期发展原因的差异,晚冰期只是冰川消融阶段的热量不平衡所致的冰川发展,盛冰期则是天文因素所致的负热量积累;所以晚冰期的冰川发展时间持续很短,冰川迅速重新继续消融。由于在晚冰期冰川厚度减少、冰川面积的扩大、冰川负热量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又由于晚冰期时天文因素继续改善,使冰川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加快。在这一时期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快速回升。

在冰期运动中一定区域植被状况对冰期发展也有相应影响。对地球所接收阳光辐射量起影响作用的并不只是冰川区域。冰川发展,严寒与干旱使相近区域植被退化,缺乏植被或成为冰雪、荒漠地带(为方便,我称之为白地;这一过程可称为白地化),对阳光反射增强,减少了地球所接收的阳光辐射能量。相应冰川退缩,热量与水分使白地植被恢复成为绿地,对阳光的反射减弱,增强了地球对阳光辐射能量的接收。以上白地与绿地间的转换存在于冰期发展的许多过程中,对冰川的发展与退缩起加速作用。自然这种作用也存在于晚冰期,对晚冰期冰川也必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综合以上所述,冰期早期发展,以冰川的面积扩展为主,反射增强,导致温度迅速下降。成熟期,冰川的扩展以体积扩展为主,该期温度比较稳定。冰期终结的早期,冰川作体积、面积的减少,温度回升,海面回升。冰川消融的中晚期,随着消融依冰盖情况可能出现冰盖解体,在消融中作一次冰盖的体积的减少、面积的扩展,导致温度迅速下降,也导致温度下降后的迅速回升。晚冰期的冰川扩展事件对冰川而言是一种消耗性扩展,盛冰期时期冰川所存储的负热量在冰川的消融、扩展,再重复,直到负热量消耗至产生不了冰川的新扩展为止,晚冰期结束。

导致地球发生较小尺度气候变化的太阳、行星因素对地球的冰期运动也有相应影响。在晚冰期其影响可能会略显大一些,甚至其可能是晚冰期冰川扩展的诱发因素之一。

老、中、新仙女木期属于冰盖解体诱发的冰期。据杨怀仁等的研究,中国东部海面大约在18000 a B.P.处于最低位置;18000~15000海面平均上升速度约为 3.3/a;15000~10500是海面急速升降的时期,这一时期海面的平均上升速度为18.2/a,被称为“晚冰期海面高速上升期”;进入全新世,海面回升较缓慢,海面渐趋稳定。杨怀仁还写道:“根据我国东部两万年来海面变化的研究以及欧洲孢粉的研究都说明晚冰期曾经过三个冷期和两个暖期的明显气候波动。三个冷期即老仙女木期(约13×103)、中仙女木期(约11.9×103)、新仙女木期(约10.9×103)。其间曾发生二次暖期即波林暖期及阿勒罗德暖期。这几次冷暖波动,总共历时不过两千年,而地球年温度及海面曾经剧烈波动。我国东部沿海相应时期----老仙女木期海面降13,降速10.1/a;玻林暖期海面升48,升速64/a;中仙女木期海面降 5,降速19.2/a;阿勒罗德暖期海面升14,升速12.8/a;新仙女木期海面降17,降速46.7/a。最引人注目的海面上升为玻林期,700多年间平均速度高达64/a;阿勒罗德期世界海面从-上升到-。随后的新仙女木冷期,气候急剧转寒,在不到150年的期间,气温下降6℃以上,冰川再度前进,摧毁了已经成长发育的森林,同时海面下降15左右。”⑾从海面大幅变动上可以看出相应时间大陆存在相当体积的冰盖,且体积变动相当大。晚冰期的迅速结束与海平面的急速回升是极具特点的。杨怀仁等对中国东部沿海海面波动的研究与我对大冰期冰川融化过程的个人研究是相当一致的。虽然我的研究是由杨怀仁等的研究所触发,但我自认为我的研究是基于对冰、水、空气的相互作用与冰川的结构稳定方面的理解,其独立性是不言自明的。西伯利亚与北美冻土层中于晚冰期夏季突然死亡的猛玛象可以做我的研究的佐证,晚冰期夏季冰川体系的失稳可以简简单单置许多动物于死地。自然猛玛象的灭绝也是由于晚冰期急剧的环境变化。此外,近一万年以来海面几米范围的波动也可能存在类似晚冰期冰川融化因素的影响。

当然海平面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就影响因素的大类而言有洋盆体积、洋水体积、动力海面变化。就更新世而言,特别是晚更新世这样时间尺度的海平面变化而言,基本上主要是受地球构造作用、沉积充填作用、均衡作用影响,归结起来就是构造性海面变化、也可以说是洋盆体积变化所致。由于世界各地区地质活动及其它因素的不同,海面变化的表现自然也是不相同的。就世界范围而言,太平洋东岸、日本等构造隆起地带与环北极圈的冰川融化后局部均衡回升地带海岸均形成多阶海岸阶地,即反应着相应时期的隆起运动影响也反应着相应时期的海面运动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及外围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陆架海侵入已经被地壳运动破坏和混淆了。但是瑞典南部西海岸和卡加特地区,沿着地壳隆起倾斜方向250~350的范围内,自60年代以来已经发现有40多条古岸线,而且与每次晚更新世以来的海进极盛位置(PTM岸线)相对应(Morner,1980)。Morner(1971,1976)沿着该地区不同的剖面,测量了每条古岸线的高度,尔后通过计算分离了海面波动和地壳均衡因素,得到了一条该地区的海面变化曲线⑿,海面波动精度为10。20~13.5这段时间的海面变化曲线是利用了墨西哥湾、北美陆架资料通过计算扩展得到的。Morner的计算结果,西北欧地区在魏克塞尔期极盛时期的海面位于-到-,与法国布列塔尼海岸所发现的-和-的水下岸线相吻合。这段时期中的第一次海面下降发生在15~14.8,海面变化曲线上所显示的下降幅度在10左右,可能与魏克塞尔期中的第二次冰川扩张期相为对应。⑿太平洋西岸,尤其是具有最宽广大陆架的中国东部沿海因地质运动相当弱而对海面运动反应直接。Morner在西北欧晚更新世海面变化研究的结果与杨怀仁等对中国东部沿海海平面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从冰川融化过程来看,晚冰期事件并不可能仅仅是末次大冰期的特有事件,在此之前的一些大冰期运动中很可能也有晚冰期事件发生。

2.1.4、关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至于近年来经常提到第四纪气候变化中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它是指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在中更新世时由41ka转变为100ka,且气候波动的幅度也加大。

在近二百多万年来地球屡次发生冰川的大面积扩展及其消融事件,地球的一切当然也相应随之变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更新世大冰期。

如同许多事情一样,人们的意见是不一致;对更新世的年代划分也是如此,虽然大家都同意更新世大冰期的提法.长更新世240万年,与黄土有关。短更新世约100万年以至更短(相当于长更新世的中更新世到约1万年前,作者所使用的是长更新世),当然也有其依据。地球演化到中更新世,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由早更新世的41ka转变为此后的100ka周期。与此气候转型相对应,全球冰量在这一时期增加了约15%。中更新世,全球气候才可以名副其实称为大冰期,早更新世只是气候波动而已!

何种原因导致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是第四纪气候演变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现有许多解释,但都不能令人满意。

地球的一切变化都是有其现实基础。在更新世地球的一个重大事件是青藏高原的快速上升。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是由于第三期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在中更新世达到相当高度进入冰冻圈,展现高原冰盖面目,使地球气候表现出低纬度青藏高原冰盖的影响。

高原气候严寒不是由于阳光辐射的不足,相反高空的阳光辐射总是高于同地低地。高原气候严寒主要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保存热量的能力不高,加之地面植被情况不佳保存热量的能力也不高。较强的高原风加速了热量的散失,也是高原气候严寒原因。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后,因冰的反射能力与冰热容量很高而成为负热量的保存地。

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冰盖大大增强了地球的反射能力,减少了地球所接收的阳光辐射。一方面是低纬度冰盖的出现本身就是全球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低纬度冰盖的反射能力比极地冰盖强。原因是由于极地冰盖(极地圈内,地球自转轴倾斜度较大时面积较大)在极夜期间无阳光照射,自然无反射。低纬度冰盖常年反射且低纬度阳光辐射较强。而且至今还未停止的第三期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更多的进入冰冻圈。此外,低纬度青藏高原冰盖的加入减少了地球所接收的阳光辐射,也促使极地冰盖及其自身发展。北极冰盖就是在中更新世时才达到目前规模。

在中更新世低纬度青藏高原冰盖与极地冰盖相促相成,共同发展使地球接受到的有效阳光辐射减少,地球温度下降,地球名副其实的进入大冰期!

但只谈青藏高原只能解决地球温度波动幅度增大的问题,而不能解决中更新世全球气候主导周期由早更新世的41ka转变为此后的“100ka”周期转型的问题!而不解决周期转型的问题则根本谈不上解决中更新世气候转型问题!

中更新世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由早更新世的41ka转变为此后的“100ka”周期转型似乎是很难彻底解决的问题。许多假说之不能予以令人满意的解释,即是在此问题上。

但以地球轨道要素变化与地理要素相结合是可以对此问题做出圆满解释的。

让我们从研究地球轨道要素开始。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地球的夏半球与太阳接近而冬半球与太阳远离,因而地球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运动中黄赤交角大地球夏半球与太阳更接近而冬半球与太阳更远离,黄赤交角小则情况相反。黄赤交角加大时,阳光在各纬度间的分布差异加大。地球岁差是太阳与月亮引力作用使太阳视运动中太阳每年通过春分点的时刻总比回到恒星年同一位置的时刻早些。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就是岁差。岁差导致地球春分等时刻变化,实际就是地球南、北半球的夏季时刻与地球的近日点在那个半球的夏季。岁差周期中,地球南、北半球各有半个周期时间里地球的近日点在该半球的夏季。地球的轨道偏心率之大小实际就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之大小,轨道偏心率大地球的近日点与太阳接近,轨道偏心率小地球的近日点与太阳远离;对于非地球的近日点阶段而言,轨道偏心率大时地球与太阳远离接近,轨道偏心率小时地球与太阳接近。地球天文轨道运动就是如此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由于南极区域(包括周边而不是仅指极点)大陆面积较小且周边环海,海域面积远大于陆地,可以说南极的热容量很高;与北半球冰川发展的源头北极相比,北极区域陆地面积较大,热容量较小;相同的负热量在北极区域所能形成的冰川要远远大于南极区域。与北极区域相比,南极区域的热容量状况不利于冰川的发展。南、北半球的热容量状况与南、北极状况是相类似的。北半球冰川容易发展,南半球冰川不易发展。

有利于北半球冰盖扩张的地球轨道阶段,是冰期周期的冷期(最甚者是盛冰期);不利于北半球冰盖扩张的地球轨道阶段,是冰期周期中的暖期。地球黄赤交角与地球的近日点及其近日程度的时间变化导致的太阳辐射量波动与地球地理要素对有效太阳辐射量的调制组合形成了地球冰期运动。

地球冰川即受冬季的负热量制约又受夏季正热量制约; 正热量大于负热量冰川消耗,反之增长。但是由于冰体对阳光的反射率很高,对冰期运动而言阳光辐射量的增长幅度并不直接等同于正热量的增长幅度。

王会军在《古气候模拟与气候模式》一文中介绍: “地球公轨道偏心率在此0.0与0.07间变化。无论它的值是多大,地球接收的辐射总量保持不变,但两个半球间存在差别。现在的偏心率等于0.0174,南半球比北半球年平均多接收6.7%的太阳辐射。偏心率的最大值为0.07,此时两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相差28%。偏心率的循环周期大约是96000a,由于大行星(主要是木星和土星)的引力作用引起的轻微变化,该周期可在90000 ~ 100000a间变化。地球目前的倾斜率(即黄赤交角)是23.47度,但在40000 ~ 41000a时间里它会在21.39度~24.36度间变化。当黄赤交角加大,季节性变得显著,导致了两高纬度地区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年变化加大。”在同文中王会军还介绍: “把轨道变化与冰期时间选择联系起来有两个矛盾。但整个周期的辐射改变是非常小的,约2W.m-2,这个量级至多能解释全球温度1~2℃的变化,远小于观测到的7~10℃的温度波动。其次,冰川作用是全球同时发生的,而促发冰期的辐射减小仅发生在北半球。”[4] 这两个矛盾后者是可以用前述地球海陆分布情况对太阳能变化的呼应来解释,前者则是可以用冰、水、热关系呼应解释。因为地球气候是由地球接受到的有效阳光辐射所决定的,而冰、负热量间存在正反馈关系。

低纬度太阳辐射强烈,当近日点远离,低纬度太阳辐射减弱,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冰盖扩张。大的地球轨道偏心率时与小的地球轨道偏心率时相比地球的近日点离太阳较近;地球处其它地点时离太阳较远。低纬度高原冰盖对近日点变化敏感。

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导致地球的四季变化与气候分带。黄赤交角越大,四季变化越显著,极地自身的冬、夏阳光辐射差异越大,低纬度与极地阳光辐射差异越大。反之,黄赤交角越小,四季变化越弱,极地自身的冬、夏阳光辐射差异越小,低纬度与极地阳光辐射差异越小。黄赤交角越大,极地的冬、夏阳光辐射差异越大。南极冰盖由于其地理状况及热容量状况影响,其与低纬度能量交换弱,阳光辐射强时也并不能使之大量消融,阳光辐射弱时也不能使之扩展。南极冰盖在今天可以说是地球气候变化中的确定因素。只不过南极冰盖在阳光辐射强时其反射的阳光辐射量相应增多,在阳光辐射弱时其反射的阳光辐射量相应减少而已。北极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北极的冬天越严寒,越有利于其极地冰盖的扩展;北极的夏天越温暖,越增加其极地冰盖的消融。北极极地冰盖对黄赤交角变化敏感。

全球冰盖因极地冰盖与低纬度青藏高原冰盖的微妙关系而复杂。加之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冰盖对阳光的反射能力很强,而极地冰盖对阳光的反射能力在极昼强,极夜弱。故按以下原则考虑暖期、冷期:“黄赤交角大、大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地球的近日点在北半球的夏季时,地球处于暖期;黄赤交角小、大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地球的近日点在北半球的冬季时,地球处于冷期。在其余时段,则按诸因素强弱处中间状态。” “100ka” 周期是地球的近日点周期。

在此之前,早更新世的全球冰量不足。在无低纬度冰盖的早更新世,仅有极地冰盖的扩张。故黄赤交角越大,地球温度越低。黄赤交角直接决定极地太阳辐射强弱。地球近日点在地球的时刻变化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因此黄赤交角周期与影响近日点时刻的岁差周期为早更新世的主导周期。

低纬度青藏高原冰盖的加入增加了全球冰量,提高了全球冰盖对阳光的反射能力,使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力增强。但如果仅仅是全球冰量的简单增加,只能增加波动幅度,并不能改变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青藏高原之隆升,其低纬度冰盖的特殊影响使此前作用不直接的地球轨道要素轨道偏心率显现出来。“100ka”周期是地球轨道要素轨道与地球地理要素组合所导致的全球冰量周期。

更新世大冰期运动实际上并非周期性运动而是一种旋回性运动,更新世各次大冰期均各有其特点。所谓中更新世全球气候的主导周期由早更新世的41ka转变为此后的“100ka”周期,也只是准周期;短的周期84ka,长的如易为我们所了解的末次大冰期为125ka周期。表现的是诸要素影响!

邬光剑等(2002)认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不是一个快速事件,而是几十万年的长期过程。的确应该是如此。由量变到质变是符合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


2.2、晚更新世动物灭绝的特点

晚更新世动物灭绝是极有特点的,极有地理特点与时间特点!

地理特点:

晚更新世动物灭绝是极有地理特点。其一是主要发生在欧亚与美洲,其二是美洲特别是北美严重于欧亚。猛犸象、披毛犀都是北半球动物灭绝的明星动物。北美是马类动物的起源地,一直生机盎然,但马类却在晚更新世末灭绝;直到近代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携带,美洲大地才重新又有马类的活动。

时间特点:

主要发生在气候恶劣阶段??晚冰期:气候变化最大、最复杂的阶段!

2.3、结论的论述

2.3.1、结论


晚更新世动物灭绝之时间、地理特点与气候变化特点是极其相符的。

2.3.1.1、晚更新世动物灭绝之时间特点(披毛犀、猛犸象之灭绝)


动物按活动习惯大致可以分为迁徙动物与定居动物。迁徙动物通常按季节变化由冬季栖息地向夏季栖息地往返迁徙。动物的迁徙行为改变了动物的时空分布,可以使其利用不同地域的资源、缓和某一特定空间的压力、回避特定的危害。动物的迁徙行为是否有益于种群,依赖于栖息地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种群发展需求,依赖于迁徙路线的安全??是否种群付出过高的代价。迁徙动物主要是大型食草动物与候鸟。它们的运动能力都很强。运动能力最强的北极燕鸥每年只有少许时间花在往返南极与北极的旅途,其余时间都在南、北极的极昼期度夏!诸如家燕的强大飞行能力使之能够既回避北方的严寒,又享受北方春夏时充沛的食物。

定居动物则主要在一定区域活动。定居动物主要由穴居小动物(如啮齿类的兔、鼠类)、没有长距离飞行能力的留鸟(飞行能力很强乌鸦与鹰属于食肉类)、食肉动物构成。

大型食草动物之迁徙基本上是一路走一路吃,随时随地补充能量。大型食肉类动物如果也采取迁徙方式生存,其一路的行走纯粹是消耗能量,而间断的捕食行为则是属于无方向的机会主义,是极不利于其群体的集聚,亦不利于完成迁徙。所以大型食肉类动物的生存不是迁徙而是占据自己的领域,在领域内以伏击、偷袭的方式捕食。这就是非洲旱季里狮群死守领地苦熬等待雨季的道理。地球生物对能量利用是极充分的。迁徙动物是利用不同时空的能量,定居动物则是专注利用特定区域的能量。在通常情况,可以说大部分动物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对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一切,无论是定居动物还是迁徙动物,如果不能适应,所面对的都是死亡。

冰期运动中气候变化最快的是晚冰期。杨怀仁介绍:“根据我国东部两万年来海面变化的研究以及欧洲孢粉的研究都说明晚冰期曾经过三个冷期和两个暖期的明显气候波动。三个冷期即老仙女木期(约13×103)、中仙女木期(约11.9×103)、新仙女木期(约10.9×103)。其间曾发生二次暖期即波林暖期及阿勒罗德暖期。这几次冷暖波动,总共历时不过两千年,而地球年温度及海面曾经剧烈波动。我国东部沿海相应时期----老仙女木期海面降13,降速10.1/a;玻林暖期海面升48,升速64/a;中仙女木期海面降 5,降速19.2/a;阿勒罗德暖期海面升14,升速12.8/a;新仙女木期海面降17,降速46.7/a。最引人注目的海面上升为玻林期,700多年间平均速度高达64/a;阿勒罗德期世界海面从-上升到-。随后的新仙女木冷期,气候急剧转寒,在不到150年的期间,气温下降6℃以上,冰川再度前进,摧毁了已经成长发育的森林,同时海面下降15左右。”

在快速、巨大的冷暖波动面前,危机使所有的生命都被迫作出自己的选择。植物是没有选择的,只是因水、光、热的改变而被动改变分布区域。有选择能力的动物则必须抛弃旧有经验,努力重建与自然的和谐。对迁徙动物来说,就是如何找到新的适宜的栖息地和安全的新迁徙路线;对于定居动物就是如何抛弃旧有区域找到新的适宜定居区域。克服危机的关键是及时察觉危机并采取正确行动。对于动物实际上简化为试错行为,任何动物,选择错误则只有死亡;只有足够数量的个体通过多项选择式,才能保证种群的延续。

在晚冰期暖期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陆地变得湿润,河流、湖泊恢复,大地泥泞了许多。在晚冰期冷期气温下降、冰川前进,植被衰退,植物界有机物生产能力大大下降。前者增加动物移动的困难,后者限制了动物的食物。

现代北美驯鹿几百公斤的体重,其宽大的脚掌使之很适于雪地行走。猛犸象、披毛犀都是长距离迁徙动物。其巨大的体重与其现代近亲类似的脚掌使之基本属于硬地动物。而且维系其巨大体重所必需的大食量似乎表示其迁徙速度不高。青藏公路修建时的资料记载,当时的牦牛运输队一般半日旅行、半日放牧,大约每日行二十多里路。

与披毛犀横跨欧亚的分布范围相比,猛犸象的分布范围更大,其分布达到北美。这是因为猛犸象比披毛犀多了一根象鼻。象类的长鼻使之可以采果实与树叶,可以增强个体活动能力,可以互相帮助增加群体的团结与能力。

由北极圈至较低纬度长距离迁徙的动物猛犸象、披毛犀在晚冰期的处境很不利。北欧与北美的冰流消融,使陆地很泥泞,这表示迁徙至少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西伯利亚太平洋沿岸海平面上升,以前裸露的宽广的大陆架草原被海水淹没,大陆度降低、海洋带来更多的水分,这些可能意味着迁徙路线的改变甚至是栖息地的丧失。长距离、低速迁徙还意味着迁徙旅途中的食物供给条件需要比较好,而短距离、高速迁徙则对旅途中的食物供给要求不高。

对于迁徙动物,旅途付出过多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失败,对长距离迁徙则更加是如此!因为它们大多需要在栖息地生儿育女!从现代大象、犀牛的孕期可认为猛犸象、披毛犀的孕期也是大约两年的时间。这是猛犸象、披毛犀长距离迁徙的时间条件!当然现代大象、犀牛及猛犸象、披毛犀的大约两年孕期对其种群是有一定优越性??可以减弱任一年度自然灾害的影响。但对猛犸象、披毛犀所处晚冰期则基本无影响,因为那是持续多年的实际。晚冰期冰川快速消融时的失稳是许多猛犸象夏季突然死亡的原因。冰川之稳定与否是服从牛顿力学的。与黄河凌汛、海上冰山扩散相似的冰川快速消融时的溃解之威力是可以从黄河凌汛窥其一斑的。

“在亚利桑那州圣彼得山谷的雷娜农场,发现有十三具猛犸象遗骸和石制的矛尖。这群猛犸象,看起来似乎是一个象群,聚集在一个水塘的时候全部遭到屠杀。”这个事例,不是猛犸象遭到屠杀的证据,而是猛犸象遭到意外的证据。试想一下,100个现代人装备以近代铁矛与近代弓箭,是否能够一次全部猎杀有十三只猛犸象之多的整整一个猛犸象群?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不能!只有人们用现代火器装备起来,一次全部猎杀有十三只象之多的整整一个象群才是可能的。铁器时代,人们对大型动物通常是无法一举击杀,捕猎经常是由击伤动物与追击组成!猛犸象时代人们凭借石器的捕猎亦不过如此而已。至于当时的人们是否能够击伤厚皮身强体壮的成年猛犸象,我很表示怀疑。自然界中能够攻击成年猛犸象的大约只有成群的剑齿虎。在击伤猛犸象后而且把猛犸象群追击到一起聚歼,如此的奇迹现代人恐怕也是无法做到。事实真相应该是当时的人们遇到了陷入绝境的猛犸象群(甚至有可能是已死亡的猛犸象群)!

猛犸象、披毛犀的灭绝是由于其不适应晚冰期的气候变化!

2.3.1.2晚更新世动物灭绝之地理特点

晚更新世动物灭绝是极有地理特点。其一是主要发生在北半球(欧亚与美洲),其二是美洲特别是北美严重于欧亚。

前者原因自然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热容量小,冰盖容易扩展,气候波动大。

后者则需多一些解释。

美洲从南到北,其主要山脉沿经线延伸,安第斯山脉、洛矶山脉。对南北气流非但没有任何阻挡,而且有引导作用。美洲较小的宽度和墨西哥湾流使美洲水分供给条件较好。这使美洲的气候变化、冰川扩展速度极快。快速的气候变化导致更严重的灭绝,这自然是情理中事。

欧洲受墨西哥湾流影响,水分供给条件亦佳,这是冰期冰盖发生在北欧与北美的原因。西伯利亚由于海退使宽广的大陆架出露,大陆度增加,水分供给变坏,而没有冰盖发生。

亚洲,特别是中国的主要山脉主要是沿纬线排布。这对大气流动有阻挡作用。这制造了许多山南较佳气候条件的小地形。这是中国有许多孑遗生物如大熊猫、水杉、银杏的原因。

所以在晚冰期美洲的马类灭绝了,而欧亚大陆的马类依然生存。


2.3.1.3 为什么动物灭绝主要发生在晚更新世末?

谢挪挪先生的疑问:“猛犸象灭绝于气候变化乍听之下确实很有说服力,但也有许多解释不了的问题。猛犸象生存的数百万年间,差不多经历了所有的冰河期,也曾遇到过许多次气候变化,而最后一次冰河期的结束只不过是近百万年间气候变化中极为普通的一次。在此之前,地球上也曾出现过类似今日温暖而潮湿的气候,猛犸象在那些气候变化中幸存下来,何以这一次没有挺过去呢?而且与猛犸象同时灭绝的还有其它动物,如果是因为气候影响栖息地的缘故,那一些栖息地和猛犸象迥异的动物为何也难逃厄运呢?”是很有力的。

答案是最后一次冰期并不是近百万年间气候变化中极为普通的一次。地球的气候变化实际上不属于周期变化,而是应当称之为旋回,各次冰期只是类似而已,它们各有不同!

深海沉积物、极地冰芯、黄土均有反映。

刘东生等(1985)根据岩石学特征和所含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将洛川黄土剖面分为四个大的岩石和生物地层单元即早更新世的午城黄土、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和全新世的黑垆土。它们的厚度分别约45米、50米、35米和10米。在午城黄土 中,有3个黄土层(WL3─WL1)和3个古土壤层(WS3 ─WS1 ) 。在离石黄土中,有14个黄土层(L15 L2 ) 和14个古土壤层(S14 S21)。在马兰黄土中,有1个黄土层(L1 )。在黑垆土中有1个古土壤层( S0 )。整个洛川剖面上11个厚度大于2米的黄土层(WL1、WL2、WL3 ,L1 ,L2 ,L3 ,L4 ,L5 ,L6 ,L9,L15 ),记录了黄土高原11次持续较长的干冷气候下的粉尘堆积期。时间对应关系大致为:午城黄土240─115万年前, 离石黄土115─7万年前,马兰黄土7─1万年前。从11个厚度大于2米的黄土层时序看,年代越近,气候越干冷。从黄土层总厚度看,黄土堆积的速率是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地球的冰期时气候干冷的影响越来越强。

黄土高原南部西安刘家坡的黄土粒度也有相同的反应。孙建中等(1991)所做的黄土高原南部西安刘家坡剖面不同层位粒度成分平均含量统计表明该剖面无论是黄土还是表示温暖期的古土壤粒度成分变化均是:午城黄土-最细,离石黄土下部-较粗, 离石黄土上部-较细。这是表示午城黄土-离石黄土下部时期季风活动增强, 季风的携尘能力增强;离石黄土上部时期则是表示青藏高原与秦岭的隆起对冬季季风的阻挡。

对于10米厚的全新世的黑垆土,我没有弄懂其意义。但离石黄土下部上界的S5 厚度与之有可比性。孙建中(1991)介绍:“S5 这是黄土地层中最明显的一个区域性标志层。往往厚度最大(达5-7m),颜色最深,成土作用最强。有时分为三层,被誉为“红三条”,有时虽不能明显分为三条,但仔细观察仍可见到三个成壤作用较强,土壤结构及铁锰胶膜最发育的三个层段。”

那么地球为什么越来越干冷?

原因是青藏高原之隆起。

上新世以来近200万年间,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幅度达3000~4000米。晚更新世以来的十多万年中上升量达1000多米,平均每年上升达10mm以上。此次运动称为第三期喜马拉雅运动。此次运动使青藏高原展现出真正的高原面目。

第三期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在中更新世达到相当高度进入冰冻圈,展现高原冰盖面目,使地球气候表现出低纬度青藏高原冰盖的影响。

高原气候严寒不是由于阳光辐射的不足,相反高空的阳光辐射总是高于同地低地。高原气候严寒主要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保存热量的能力不高,加之地面植被情况不佳保存热量的能力也不高。较强的高原风加速了热量的散失,也是高原气候严寒原因。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后,因冰的反射能力与冰热容量很高而成为负热量的保存地。

低纬度的青藏高原冰盖大大增强了地球的反射能力,减少了地球所接收的阳光辐射。一方面是低纬度冰盖的出现本身就是全球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低纬度冰盖的反射能力比极地冰盖强。原因是由于极地冰盖(极地圈内,地球自转轴倾斜度较大时面积较大)在极夜期间无阳光照射,自然无反射。低纬度冰盖常年反射且低纬度阳光辐射较强。而且至今还未停止的第三期喜马拉雅运动使青藏高原更多的进入冰冻圈。此外,低纬度青藏高原冰盖的加入减少了地球所接收的阳光辐射,也促使极地冰盖及其自身发展。北极冰盖就是在中更新世时才达到目前规模。青藏高原冰冻圈随其升高而其影响不断增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地球的反射能力并不只是只来自于冰盖本身,植被的衰退所引起的地面反射率变化也是其影响因素,至于季节性的地面降雪更是绝对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青藏高原的升高,季节性降雪的范围与时间都在不断扩大。降雪范围一直是远远大于冰盖面积,至于冬季地面降雪覆盖时间有一些地方可达3或4个月之久。(喜爱滑雪的朋友对此是应该有很深刻的印象!)

此种变化是有许多佐证。

距今约90-70万年,“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中国北方开始了第四纪以来的第二个干冷时期。在欧洲著名的威拉方动物群为克罗默尔动物群所代替。

“剑齿虎在欧亚大陆成功的生存至里兹冰期之前,在大约距今20万年时灭绝。在美洲它们一直残存至更新世末,即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才最后从地球上完全消失。”[邱占祥,虎、剑齿虎及其进化,化石-1996(2)-3-6]

在欧洲里兹冰期之前的古人类为是前尼人,文化为以手斧为主体的阿舍利文化。里兹冰期后的古人类则是著名的尼安德特人,文化为以细小尖状器、刮削器代表的莫斯特文化。

张之恒的《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2003)曾介绍:“就世界范围而言,早期智人的分布范围比晚期直立人扩大;在中国,早期智人和晚期直立人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

这些实际表示的就是青藏高原隆起导致的气候干冷随时间越来越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表示它已经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剑齿虎在欧亚大陆成功的灭绝”与“欧洲古人类变化”表示它足以左右周边欧亚气候变化。“在中国,早期智人和晚期直立人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更是表示青藏高原对身边的限制。晚更新世末动物绝灭则表示青藏高原的影响更进了一步,达到可以左右美洲气候变化的程度。

青藏高原随着其不断上升,其影响由弱转强、由近向远,是符合逻辑的。


2.3.2、对人类捕杀说与超级病毒说的评述

对于人类捕杀说与超级病毒说,最致命的证据是为什么猛犸象在欧亚与北美灭绝的同时马类却仅仅在美洲灭绝。人类捕杀说是绝对无法给出人类何以能够灭绝欧亚与北美的猛犸象和美洲的马类的同时却无法灭绝欧亚的马类的逻辑!超级病毒说也是绝对无法给出超级病毒何以能够灭绝欧亚与北美的猛犸象和美洲的马类的同时却无法灭绝欧亚的马类的逻辑!

剑齿虎在欧亚大陆里兹冰期的灭绝同样也不支持人类捕杀说与超级病毒说。

至于“在西伯利亚沿岸的弗兰格尔岛,其中一种猛犸象在此后又生存了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最后一种猛犸象-矮种猛犸象也灭绝了。”

发生时段在晚更新世末之外的这次动物灭绝也是发生在气候恶劣阶段。吴文祥、刘东生的《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第四纪研究2004(3)]介绍: “4000aB.P.前后中原周围地区发生明显衰落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指甘(肃)青(海)地区的齐家文化、内蒙古岱海地区的老虎山文化以及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长江两湖(湖南、湖北)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山东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研究表明,4000 aB.P.前后旧大陆许多地区的考古学文化也发生了巨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尼罗河流域埃及文明、西亚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印度河流域古印度文明以及古希腊文明发生衰落,欧亚大陆发生民族大迁徙和社会大动乱。”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4000aB.P.前后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广域性,甚至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当时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山地冰川开始重新活动并且广泛分布;北大西洋地区发生幅度高达1~2℃的广域性降温;西亚地区进入降温幅度甚至可以与本地区的Younger Dryas相比的最冷最为干旱的时期;北美秘鲁山地冰川中记录在 4200 aB.P.前后当地发生了一次 17000aB.P.以来最为干旱的气候事件。”

弗兰格尔岛时期的矮种猛犸象生活状况可能与现代北美驯鹿类似,冬季栖息地纬度较高,夏季栖息地是北极圈。如此的优点是迁徙旅途距离较短。但在4000aB.P.前后的比较干冷气候,冬季栖息地纬度较高可就是缺点??过度寒冷、食物供给条件不好。正是如此,冰期时猛犸象与披毛犀才做长距离的迁徙。矮种猛犸象的最后灭绝完全是其不适应新变化。

“研究表明,克罗维斯人似乎更愿意捕猎小型的动物和采集植物,因此人类的滥捕滥杀不大可能是大地獭之类大型动物灭绝的惟一原因。”

的确应该如此。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向披毛犀、猛犸象幸存至今的同科动物非洲象、亚洲象与非洲犀牛,直到人类运用火器,它们才面临厄运。而晚更新世时由于处于冰期气候严寒披毛犀、猛犸象活动范围高纬度的人类其密度、猎杀能力是无法与近代的亚非地区相比!再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近代北极区域的纽因特人(爱斯基摩人)他们的猎杀对象主要是体型中等的海豹而不是大型的北极熊!现代的非洲象、亚洲象与非洲犀牛凭借其巨大力量在动物界很少有威胁,体形更巨大的披毛犀、猛犸象会被晚更新世人类猎杀而灭绝?这很有点天方夜谈的味道!

矮种猛犸象的最后灭绝以超级病毒说解释,也是不合理的。如果晚更新世猛犸象是被超级病毒灭绝的,已经过超级病毒考验的矮种猛犸象又如何会轻易被超级病毒征服?

矮种猛犸象是找到适宜的高纬度冬季栖息地的猛犸象种群,其较短的迁徙路线使之逃过了晚冰期之劫!

超级病毒说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超级病毒对许多动物都是极其致命的。但它为什么偏偏对人类是极其友好,而只是一次次把绝灭带给与人类接触的动物?


3、其它

3.1、关于北极、南极动物

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地球的两极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现象,就是半年极夜、半年极昼。极昼期整日不落的太阳给冰天雪地注入能量、使之生机勃勃。极地圈是许多耐寒动物养儿育女的夏季栖息地。对极地的一切人们是有相当的兴趣。

我记得似乎是海南科普杂志《大科技》曾提出为什么北极熊生于北极,企鹅生于南极的问题。现在我借此机会予以简单解释。北极地区邻接欧亚、北美大陆,四足动物有巨大的回旋空间与足够时间接近北极演化成北极熊。南极大陆孤立极地,环境极其严酷,四足动物是没有回旋空间与演化时间的。能够接近南极的只有海洋动物和鸟类。这就是企鹅生于南极的道理。

极地的定居动物主要是取食于海洋的食肉动物??北极熊、海豹、企鹅。近代定居于北极区域的人类纽因特人(爱斯基摩人)他们的取食方向也是海洋!

对于许多人担忧的南极冰川彻底融化问题,我依然认为不是现实。

许多人,常常谈到现在全球温度上升,南极冰川将彻底融化,全球海平面会上升几十米以上。的确是很骇人听闻的。那么现代南极冰川会象那些人所说的彻底融化?地球发生大冰期的近二百万年来温度变化很大,相对比较温暖的时期是午城黄土时期,但南极冰川始终为冰雪世界,这可以说明南极融化不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根据现有的对植物孢粉的研究及其它领域的研究,在最近的三万年中最温暖的时期是大约9000~5000a B.P.期间。比今天的温度要高一些,相应时期的海平面波动幅度是很小的,不存在南极冰川的大量融化。过去温暖时期不存在南极冰川的彻底融化,今天又如何能够成为现实?假定南极大陆移出极地区域,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变化,由于没有了长期的极夜影响,南极冰川的彻底融化是必然的事情。那样,由于地球的南极区域没有大面积冰川对阳光的反射,地球所接受的阳光热量将有较大的增加,地球温度将有相应的上升。再一个假定是南极地区洋流发生大的改变,使较低纬度与极地热量输送效率大幅度上升,这样南极冰川或许能够逐渐融化;这也需要地理方面的变化。但假定不是事实,地球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需要真实变化。在目前南极大陆居于极地的状态,南极区域弱的大气与洋流活动、南极冰川的巨厚、再加上极地极夜的影响,南极大陆将继续作为地球的负热量存储仓库,南极冰川将继续存在下去。


3.2、一些资料

部分大约1万年前灭绝的动物名单:

板齿犀(Elasmotherium) 巨河狸(Castoroides ,北美)、后弓兽(Macr auchenia ,南美)、雕齿兽(Glyptodon ,南美)、大角鹿(Megaloceros)、大地獭(Megatherium ,美洲)、箭齿兽(Toxodon ,南美)、剑齿虎(北美)、洞狮(洞熊)。

部分大约500年来为人类活动原因灭绝的动物名单:

渡渡鸟、旅鸽、袋狼、斑驴。


3.3、后记

自1986年自沈阳大学工民建专业大专毕业起,侯某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已近二十年,自1993年论文《以恒载为主受力构件新旧规范计算对比》其涉足研究已十三年,自1996年《关于武仙座 X-1 X射线源的X射线强度调制机制的研究》开始个人研究也近十年。时间可以说长,也可以说短,感触有很多!

我是极其幸运的。古语:“皓首穷经”。许多学者孜孜以求,艰苦工作,甚至一无所得的领域;我轻松进入,满眼宝藏,随意拾取。入宝山不空回,是何等的幸运!《以恒载为主受力构件新旧规范计算对比》、《影响臭氧层变化的自然因素》、《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关于武仙座 X-1 X射线源的X射线强度调制机制的研究》《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计算支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么?》、《 爱因斯坦的所谓时钟减慢是谬误!》、《一个“民间”科学爱好者对人类学研究的批判》、《中国宋代福建大型石梁式桥之谜的技术经济解答》,有难有易,领域也有不同,但任何一篇的思想都是只属于我侯振宇,绝没有拾人牙慧的嫌疑!

我是快乐的。劳作的幸福、劳作的光荣使我很快乐。朋友的关爱使我倍感快乐。我感谢未曾谋面的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他给予我许多帮助与指教:如果我英文可以的话,他早就帮我读书了。(周本雄的《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气候问题》就是侯先光教授于1997年在南京古生物所为我复印的)1999年的得子之乐使我没有列身侯先光教授的门下,这是快乐中的遗憾。我感谢未曾谋面的《地球物理学进展》前副主编朱湘元先生。我感谢沈阳农垦公司的张笑智兄,他在我过去的专业工作中给与许多无私的帮助。我感谢过去在沈阳市热力工程设计院的同事吕广工程师。我感谢北大秦克诚教授,他给予我许多帮助,他曾建议我读博,我曾很动心,只是我的英语听力、阅读、写作能力不够。我感谢《地球物理学进展》副主编刘少华先生。我感谢现在应该在华为工作的王小石兄弟,本文的一些参考资料是他在做毕业论文的异常忙碌时刻帮助我下载的。

我是痛苦的。当然我的痛苦是我个人的,但更是我们国家的!我的痛苦来自我们国家科学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国近代史交给我们血淋淋的教训!我们国家落后的科学严重阻碍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我国DVD产业的遭遇是科学落后也要挨打的典型例证!

我个人感觉我国目前技术方面对国外依赖程度至少是80%!1984年阅兵,武器均为国产。现在我军俄罗斯S?27战机、S300导弹、现代驱逐舰、K级潜艇,以色列无人机、法国海豚直升机、黑鹰直升机等,都足以说明我的判断是缘于事实而不是缘于个人恩怨!

我的因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艾小白在上海《自然杂志》97.5期的文章《影响臭氧层变化的自然因素》于98年1月首投上海《自然杂志》,但无任何音讯;以后的诸次投寄,首封退稿信是《地球物理学报》1998年6月,末两次是2003年投《科学通报》与《地学前缘》。《科学通报》处理其极其迅速:《影响臭氧层变化的自然因素》(编号td0239)5.15星期四收,5.19星期一退,“建议投专业刊物为宜。” 《科学通报》的处理我以为是超出其一般程序,当时 《科学通报》网上介绍对投稿可于网上查询,但我当时从未在《科学通报》的网页查到我的投稿记录。我是很不满意它的草率。最后一次投《地学前缘》。《地学前缘》:“认为不宜我刊发表,建议投其他刊物。”我的以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差异影响讨论冰期的《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1998年4月底首投《地球物理学报》,7月获知它被《地球物理学报》转至《地球物理学进展》,同月按某先生通信做了修改,10月《地球物理学进展》副主编朱湘元先生告知拟排99.1期,请某先生审定。最后于11月25日为某先生否决。《地球物理学报》《18000年前冰期气候的数值模拟》{钱云[1] 钱永甫[2] 1998:41(6)-752-762}两位钱先生曾用一句话提及海陆分布影响。从实际内容比较《地球物理学报》最接近《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文章的是2002年1月刊(第45卷1期)《地球南北半球的非对称性》(马宗晋院士与因发现地球内核与地壳的转动速率存在差异而知名的宋晓东、傅容珊、孙付平、汪洋),地球南北半球的非对称性与我的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差异影响没有实质性分别,《地球南北半球的非对称性》与《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相比是有许多不同,而且《地球南北半球的非对称性》侧重运动而且没有晚冰期内容,《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侧重热影响。我侯振宇郑重声明,我很尊重马宗晋先生、宋晓东先生,我只是陈述事实,我并不认为他们涉嫌抄袭,虽然我成文在先!与快乐中有遗憾相类似,如果没有《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的被否或许我不会彻底解决第四纪冰期的最后一个问题??“中更新世气候转型”!这真可谓痛苦中的欢乐!我在2003年初偶然读《地理学报》99年1期,读到《地理学报》99年1期上某先生发表与我青藏高原观点不矛盾的文章!我极其震惊!由于此强大的反动力,我解决了以前《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中未解决的中更新世以来气候波动十万年周期问题。重写了《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投《第四纪研究》,《第四纪研究》杨美芳编辑认为没有新东西。她说她从某院士处知道我是搞冰期的,她建议我做点科普。我舍去海陆分布与晚冰期部分将之改写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专门讨论中更新世以来的十万年周期问题。《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2003年投《地球物理学进展》,被否。后投《地球科学进展》10月14日收其退稿信。邬光剑,潘保田,管清玉等介绍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100 ka周期研究的文字[邬光剑,潘保田,管清玉等.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100 ka周期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4):605-611.]可以在《地球科学进展》发表,而比其介绍中的唯一解释“星尘说”更高明的解答《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反而没有发表资格。我的《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与“星尘说”相比至少不需要“星尘说”所假设的没有任何踪影可寻的10万年星尘下落周期,少了一个假设而能够解释事实!我实在是不明白中国的科学是因保守而落后还是因落后而保守?国外对未解问题比国内积极,这使许多新奇理论纷纷面世!

鉴于以上教训,2003年底我的《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计算支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么?》、《 爱因斯坦的所谓时钟减慢是谬误!》成文后直接上网。《 爱因斯坦的所谓时钟减慢是谬误!》在搜狐“科学谜团”回帖数百、点击过3万,网友们的热情与意见使我获益非浅。对《 爱因斯坦的所谓时钟减慢是谬误!》的最大反对意见是我用牛顿力学证明问题,我应该采用相对论来证明孪生子问题。对此,我是如此认为:“世界上是没有相对论专用数学的,采用相对论来证明孪生子问题可以说是用结论来证明结论,这种证明方法不是属于科学范畴的,顶多是自圆其说而已!而且相对论号称比牛顿力学精确,那么它就必须在牛顿力学与相对论两方面都可以得到证明!”

《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计算支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么?》提出爱因斯坦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计算是一个遗漏了太阳风项的计算,而且提出对爱因斯坦是否真的进行了实际计算的怀疑??100年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精确计算即使在今天也是巨大工程,时间不计,其计算过程的文字量最保守估计也应数以百万字,甚至可能更应该数以亿单位计字;无论如何该计算均不应该只是爱因斯坦的一篇普通论文那样的篇幅!无论如何,支持爱因斯坦的人士都无法正面面对以上事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另一个支柱日全食时的星光弯曲,其实也是可以另作解释??侯振宇解释!(时间、精力允许的话,我会在适合场合发表解释)爱因斯坦相对论最大的意义是由此高速运动概念进入人类思想!

北大田松创立了“民科”的定义:“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侯某并不只是限于“希望”、“试图”、“致力于”,而是把修饰词全部去掉,成为“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一切“民科”罪行都有份,侯某焉得不是“民科”!

我不认同“科学共同体”这种概念,我取而代之以科学体系。我认为按照科学规则与方法进行科学工作的机构和个人均属于科学体系。如果不是按照科学规则与方法进行科学工作,即使是冠以科学名义的机构也不属于科学体系!1958年时中国许多机构所进行的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可以做我的例证!田松的所谓“科学共同体”在中国的确是存在,但它实际上是利益共同体,妨碍中国科学进步的利益共同体!

目前中国的“科学共同体”和田松还是很有市场。牧夫天文论坛就是一个极力反对“民科”的民间网站。我近二十年的设计工作经历、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职称,在建设方面我想田松博士都无法把我划为“民科”,但搜狐“科学谜团”的现任版主视我为“民科”,将我的本专业论文《中国宋代福建大型石梁式桥之谜的技术经济解答》屡次删除,大有捍卫中国宋代福建大型石梁式桥之谜的神圣不可动摇的味道!我不知道的是在同一个搜狐,为什么《中国宋代福建大型石梁式桥之谜的技术经济解答》在“科学谜团”屡贴屡删,而在“神秘考古”却被列为精品帖!我知道的是有一些敌对分子其中有许多华人也数典忘祖一贯诋毁中华民族的历史成就,叫嚷什么“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等。

中国的中医学已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服务许多世纪的事实,足以粉碎这种妄言。如果中医学不科学,那么何来的中华民族许多世纪的繁荣!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农学等都是科学!中国古代精湛的桥梁技术也是属于科学之列!中国科学在近代落后这是事实,在今天落后也是事实。总是谈“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知识华人,对中国科学在今天落后的事实有什么感想?我的感想是我们的先人是无愧于当时,无愧于后人!我们现代中国人呢?

2003年我在《献给我的中国》中写道:“《影响臭氧层变化的自然因素》以极地影响与大气运动影响解释了极地臭氧层变化与全球臭氧运动的纬度分布、季节变化!《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以地球地理要素与地球天文要素完整解释了第四纪冰期事件! 《水星的近日点进动计算支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么?》、 《爱因斯坦的所谓时钟减慢是谬误!》动摇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思想的辖制,为新思想打开了一扇门!昔日孔子常梦周公!来日侯氏之子当可坦然往见列祖列宗、轩辕黄帝!”

何况侯某今后还能够在地球演化史、太阳系演化史、基本物理方面为科学效力。《第四纪研究》杨美芳编辑说我是搞冰期的,我的《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使我当得起“搞冰期的”字样,我未来关于前寒武纪大冰期的文字也会使我当得起“搞冰期的”字样!2003年我愿与某先生共逐前寒武纪大冰期之鹿是不是虚言,将来中科院南京湖泊所的于革研究员可以见证!2003年的以冰为题??“为什么在常态谁比冰重?”,倒是有几分游戏。事实上,这个我在中学化学课、大学化学课向老师所提的问题,在1997年1月7日夜已有初步理论解,是足以自圆其说的,当然如果将来做一些实验会更理想。

如此,侯某何愧之有!

无论如何,我对中国科学今天的落后,是很感遗憾的。

某些攻击我这个“民科”的人,经常指责我既然自我感觉很好论文为什么不投《 Sciences》,我的答案:个人内心总是希望自己首篇发表的论文是中文的,这或者是有些人永远不会明白的!我的论文全部都属于原创与独创,这一点是很符合《 Sciences》投稿条件的。而且,我的《影响臭氧层变化的自然因素》投中国《科学通报》,如果审稿通过的话,是需要在1个月内提交全文翻译的。

我很希望中国的科学体系会有所改变。当然中国的科学体系必然会有所改变,因为中国还在进步。我也会有所改变。


主要参考文献:

侯振宇 .关于冰期理论的一些探讨

侯振宇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地球轨道偏心率

谢挪挪,猛犸象何以灭绝?.[中国科技纵横知识2003(6)149-152]

周本雄, 1978. 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地理分布、古生态与有关的气候问题.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6(1):47-59

I.阿西莫夫 著.宇宙、地球和大气.王涛、黔冬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75

任振球. 全球变化(地球四大圈异常变化及其天文成因).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

王会军. 古气候模拟与气候模式. 第四纪研究 .2001,21(2):147~152

杨怀仁主编.第四纪地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杨怀仁,谢志仁. 中国东部近20,000年来的气候波动与海面升降运动. 海洋与湖沼,1984,15(1): 11~3

赵希涛,杨达源等. 全球海面变化.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2.

孙建中,赵景波等著. 黄土高原第四纪.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

中国远古人类.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89

邬光剑,潘保田,管清玉等.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100 ka周期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4):605-611.

邱占祥,虎、剑齿虎及其进化,化石-1996(2)-3-6]

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第四纪研究2004(3)]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Palaeolithic Archaeology of China ).张之恒, 黄建秋, 吴建民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第二版

 

 

人类文明新纪元
作者:李自新 时间:2005-4-18
http://www.gongpingera.com/zen/swfw/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8            
            人类文明新纪元
            关于公平纪元的来历、设计与建议
            
               
            我是地球上最幸运者。假如把幸运散发给全人类,那么每个人都将无限欢愉,对前途、生活充满乐观和向往,蓬蓬勃勃的地球人将迅速进入宇宙文明大家庭。
            
            联合国秘书处、各常任理事代表:你们好!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八年了,人类仍然吵吵闹闹、各执己词。地球上一切悲剧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我仅从数学、天文学、哲学与宗教的角度作一探索,敬请赐教。
            人类使用较为广泛并有代表性的历法有四种,即:道历(六十花甲农历)、佛历、伊历、公元历。毫无疑问,上述历法都含有宇宙真理,但又都没有跳出“混沌态”。由宇宙真理之争带来的宗教战争、意识形态之争,甚至同一哲学阵营内耗产生的熵,这些暂不要回顾,因为时间不多了。一九九九年伊历将与公元历吻合,这是穆斯林最忌讳的。而佛历、道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太阳系的危机,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当代尖端——“生命科学”的出现,无数事实证明:意念、特异功能、气功态,是一种高能物质运动,宇宙中确实存在高层次生命和灵性现象。这是问题的关键。各主要国家领导人、各宗教领袖意念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人类的命运与前途。            “日心说”问世,自然科学的解放与大发展,使我们拥有现代文明,发现了一系列天文现象与客观真理。可惜,我们的认识方法不完全正确,总爱在肯定新的同时全盘否定旧的,导致与大真理失之交臂,一步之遥而不可得。            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接受每年365又1/4天这一现实,再加上过于相信手中的仪器,意念凝聚地球绕着偏中心运转在椭圆形轨道上。其实,它每转一年都不是绕着原来那个偏心圆、那个轨道,而是不断在扩大领空,导致宇宙膨胀。又由于互有引力,地、日、月形影不离,所以我们万万没有料到,在浩瀚的宇宙空间,起点与归点每次相差5又1/4度多的隐患——即我们测不准自己是否还在当初那个时空点上?(参阅爱因斯坦“测不准定理”)            其实很容易,用支笔在纸上划几圈答案就出来了。            每年偏离5又1/4度多是什么情况?是地日互绕一直在脱轨,甚至周期性地制造宇宙星系灾难。彗星光临、类星体红移、银河系呈扁圆状、宇宙膨胀,都与此密切相关。恐龙时代大周期、冰川纪、生命在地球上反复出现与消失,都有互相关系。            现在是让耶酥走下十字架,佛祖真主歇一歇,乃祖显形,公元纪元使命完成,恢复马克思就是上帝下界而来这一系列事实的时候了。(本人有专论、考证)            现在没有时间争论责任问题,但可以断言决不是佛祖、道祖、耶酥、穆圣的责任。因为,所有自以为“正统”的衣钵继承者都没有悟出圣训以外、无字之处的真谛。(悟出者为什么不讲)            马克思集中当时人类的全部智慧,给了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锐器和盾牌,曙光出现了。可惜,继承人中又出现了僵化教条主义者、动机不纯者和极个别极个别恶毒用心者,妄想让共产党人在全世界血流成河,真理蒙难了。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科学的春天来到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真理又复活了,而且大放光彩。            公平纪元系由古代圣贤共同设计,我国教育家孔子问礼于老子悟出。但由于时机不到,在“天书”中流传了下来。(参阅:“禹书”)            首先,要控制住地球脱轨,这需要人类中至少三分之二以上者配合,还需要象阿基米德那样的杠杆原理,找到一个支撑点。在拨动地球的同时,所有参加者的生物钟将停转,继而倒转,人人越活越年轻。道家真人、佛门高僧,经过修炼,肉身不腐,最高记录290岁,都是这个原理加具体功法。其实,人的天年是360岁。            公平纪元的公平之处在于不但基本脱离混沌态,而且能为各宗教、各阵营、各地区、全人类所接受,并能经得起严密的科学论证。            使用公平纪元,小学三年级以上,凡会使用七以上加法、七倍数乘法者,都能随自己的寿命而使用一生,熟练掌握运算自如。            每年十二个月不变,每月统一为三十天,每周六天共五周。从整体上讲,每月平均五个周休日,仅比原来周休日多出半天,并不影响整体生产力的进步。至于每天的工作时间,各国各地区可灵活掌握。我国以五小时为合理,人口多,有活大家干,改善治安状况,还能节约地球上有限的能源。另外,它也符合1+1定律中的“腾飞法”。“腾飞法”是宇宙中的标准法和时空坐标系。            每年360天,每七年为一个年代,年代观念泾渭分明,人人随时随地可算出。世纪观念用十进位——即七十年为一世纪,世纪观念也不混沌,每年减少5又1/4天,即地球少转5又1/4度,不考虑,积攒起来,正好每69年攒362.25天。放在世纪最末一年还多2.25天,仍然攒起来。直到公平160世纪,即11200年时,又多出整整一年360天。至此,公平纪元11201年使命完成,余下的时间召开“神人”大团圆庆贺大会。地球恢复宇宙中心位置,宇宙恢复和谐与安宁。不要担心现在太阳系中星球位置的排列会干扰,在向心力作用下,地日缓慢调整中心,“广义相对论”如擎天柱,再加上外星文明的友好帮助(即将正面接触),主要是宇宙主宰们为使我们脱险,一直与我们在一起并掌握着绝对优势。届时,以上帝——马克思为首的众神将陆续离休,整个宇宙将建成天堂、共产主义、极乐世界。            整个公平纪元的科学发展,各领域都适用1+1原理和定律,服从0+0恒律。11201年是现在的时间观念,只要人的潜能大发挥,这个过程只会提前不会多出,何况,人人达到天寿后,一生能活360年,五个世纪还多,160世纪又算什么呢?            那么,公平纪元使命完成,即使人类都超凡入圣登仙成佛后,宇宙就不发展了吗?不!0+0恒律出现了。这既是电子计算机原理对我的启示,也是宇宙主宰们的安排。至少,0+0恒律以前的宇宙星系排列图我已绘出来了,现正全力破译0+0。(注)            时间就是生命!尊敬的联合国官员们,六十亿人正在共命运。据我运算,即使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和平演变为主要方式进行,2000年前如果地球人拿不出一个“世界和平公约”,那么空间灾难的危险空前存在着。恐龙时代大周期安全系数已接近零,人类中的很多问题如生态失衡、空洞出现、核化生产不停止等一系列当务之急,如不统一解决、协调发展,则自然处罚与自取灭绝也完全有可能。            公平纪年可在2000年前试用两年,然后正式启用。国内发达稳定的地区也可提前试用,但不会太灵。因为,撬杠在我手里,师妹“女娲”还未显形呢,导师还未被人类全部认识呢。            衷心祈祷世界持久和平早日实现!
            酿造百花成蜜后,一人辛苦众人甜
            脑汁绞尽情也愿,心血沤干心亦甘
            
            
            最幸福的地球人:李自新
            一九九二年元月十五日凌晨
            
            注:此处系指可见宇宙、相对宇宙,该图是否适用绝对宇宙正在探索。
地轴和地球 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总是保持多少度的夹角? 地轴是地球( )运动的轴线 地球自转时地轴是怎样的? 地轴公转轨道的夹角为60度,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室扩大还是缩小?请分析 假设地球有自转也有公转,但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夹角,地球表面会怎样?? 地球绕地轴自----转,每转360度(一圈)需时-----,即一天。它使地球表面产生----现象。 地球公转一周地轴是怎样和倾斜方向 地球公转是地轴的方向总是朝向北极星吗?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多少 地理知识,地球仪的倾斜度为什么是23.5度?为什么? 肩膀倾斜度? 如果地轴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0度,地球上的温带范围是扩大还是缩小?请简要分析 地球仪上的地轴倾斜多少度???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 ),并且倾斜的方向( )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_____,并且倾斜的方向_______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朝什么方向?并且倾斜的方向是什么?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怎样?并且倾斜的方向是哪方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 ),并且倾斜的方向( )。 地轴倾角的变化对地球气候,回归线,自转周期有什么影响? 如果地球在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那么结果会如何 如果地球在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那么结果会如何? 如果地球在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那么结果会如何? 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总是保持?的夹角.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的周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