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双语小说便于:转型中的晚晴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6:12:46

转型中的晚晴园


 

  重新开馆后的晚晴园,开创了五个“第一”:

  “第一次”参观人数在短短三周内(从10月8日至31日)达到7万零269人次,远远超过翻修前,每年平均1万2000人次的访客量。这也是自1940年开馆以来,即过去70年来从未有的现象;

  “第一次”开办培训班,有计划地训练中学生当义务导览及讲解员;

  “第一次”制作系列旅游纪念品,包括《孙中山:新加坡足迹之旅》历史手册、记事本、儿童连环图及印有晚晴园标签的饮用食品等,树立文化企业的形象;

  “第一次”走出园区,在晚晴园外开办系列讲座会;

  “第一次”举办大型学术研讨会,提高晚晴园的国际地位。

  有关前三个“第一”,过去一个月来报章媒体都有详细报道,这里不再述赘。本文旨在讨论后两项“第一”,因为这涉及晚晴园的转型问题。    晚晴园向来有注重人文精神的传统。1940年元旦,就曾邀请当年的革命志士、新加坡富商陈楚楠在晚晴园主讲《晚晴园与中国革命史略》。47年后的1987年6月27日,也主办一次由笔者主讲的《晚晴园与孙中山》专题演讲,此后又将此演讲内容摄制成同名记录片。1988年1月9日,蜚声国际的历史学者颜清湟博士作客晚晴园,主讲《孙中山与新马华人》的专题。
  然而,这些毕竟是零星的安排,没有系统化。自2011年10月6日开始,晚晴园推出一系列9讲《百年辛亥忆晚晴》的讲座会,以个别有趣的专题,系统地向公众人士介绍孙中山、辛亥革命及其与本地历史相关的内容。首讲题目《从渐变到突变:辛亥革命百年祭》(柯木林主讲),最后一讲的题目是《“百年辛亥南洋回眸”新书推介暨分享会》(周兆呈、谢燕燕主讲)。每逢星期三在亚洲文明博物馆(Asian Civilisations Museum)开讲。至今已举办过三次,每讲吸引了约120多位听众,此系列讲座的最大目的乃在普及历史知识。

  当然在普及的同时,亦不忘提高。一场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志士与新世纪展望》也于11月3日至4日在新加坡滨华大酒店举行。这是由晚晴园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及台北国父纪念馆联合举办的。与会者有来自中国、台湾、香港、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40多位学者参与讨论。

两岸外研究孙中山之重镇

  此次研讨会共有六个分题:一、孙中山的人格特质与领袖风格;二、孙中山、同盟会与革命志士;三、孙中山的理想世界;四、孙中山的思想渊源与事迹;五、辛亥革命与海外华人;六、孙中山思想与当前世界发展。大会主宾孙必达是孙中山的曾侄孙。由于这是“闭门会议”,仅限受邀者出席,因此报章媒体报道的不多。会后主办方还带领学者参观百年前孙中山在新加坡的历史遗迹,十分有意义!

  由系列讲座到国际研讨会,使我联想晚晴园的转型问题。一座博物馆或纪念馆的优劣,不仅仅表现在其展出的实物史料,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实物史料的诠释与研究,方可体现出该馆的文化内涵与实际价值。

  当海峡两岸对孙中山的研究,因某种需要而有所定调时,新加坡由于其特殊环境,再加上与孙中山的密切关系,这种超然的地位,可以将孙中山的研究、及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晚晴园今后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努力,除了充实展品的内容、丰富史料的收集外,更可以有计划地出版《晚晴园系列丛书》,侧重介绍与本地历史相关的辛亥革命史料,比如重刊张永福的《南洋与创立民国》、宫崎寅藏的《三十三年之落花梦》、冯自由的《华侨革命开国史》、林文庆专集、邱菽园诗稿等等,使晚晴园成为海峡两岸之外,唯一一处研究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历史专题的基地,并将此研究扩展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南洋学”。

  “遥从南斗望中原,壮志天池欲化鲲。百战故人今健在,白头重话晚晴园”,这是汪兆铭为张永福在1933年出版的《南洋与创立民国》一书中的题诗。这首诗目前刻在晚晴园展览馆入口处,我对此诗颇有感触。希望今后研究晚晴园与辛亥革命的本地学者,不再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是年轻一代的学人。我也相信,新一代的晚晴园管理人,更致力于晚晴园的转型,使晚晴园不仅仅是孙中山南洋纪念馆,而是专题历史的研究机构。这样一来,晚晴园就有异于其他地方的纪念馆,晚晴园的形象,才能臻至另一高峰!

  有厚望焉,各位晚晴园的管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