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大人你轻点 文宁:短文一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2:24

原谅一张蛛网

周海亮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拐进花园的深处。本指望绿叶红花能让我的心情好起来,岂料一张蛛网让心情变得更差。蛛网极隐蔽,斜挂在两棵树之间,我走过去,一张脸立刻变成了拔丝地瓜。

我不喜欢蜘蛛,更讨厌蛛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一个澡。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蛛网到底是蜘蛛的武器,还是它的房舍?假如是前者,那么今夜,它注定会饿肚子。假如是后者,那么今夜,它注定会无家可归。它只能选择重新开始它庞大、精密并且艰难的工作。

于是我决定原谅这只蜘蛛和这张蛛网——它无错,错在我。

再想,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不是随处可见吗?

比如正在午休,突然被一声叫卖声扰醒。拿枕头捂住耳朵,却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心生愤恨,怨那叫卖声,怨那个没有素质的小贩。但其实,那声叫卖不过惊扰了我的好梦,可是对小贩来说,那一声叫卖可能换来一家人一天的温饱。我帮不了他,甚至我不知情,但我可以原谅他。

比如正站在街边等车,一辆车子突然在我面前猛然刹住,将几点泥水溅上我的裤角。于是心生愤恨,怨那辆汽车,怨那个没事乱刹车的司机。但其实,我不过被溅几点泥水,而那个司机,却可能因此躲过一场车祸,避免一场灾难。我帮不了他,甚至我不知情,但我可以原谅他。

我的意思是,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少一些对他人的抱怨——抱怨别人打扰到你的生活,抱怨别人影响到你的情绪,抱怨别人增加了你的不快,等等。但其实,世间一切,皆有因果——也许他非有意,也许他有苦衷,也许他没有选择,也许在这件事情上,他所受到的伤害,所遭到的损失,远远超过了你。如果你帮不了他,或者你不知情,那么,至少,你还可以原谅他,就像原谅那只蜘蛛和那张蛛网——你不过浪费几分钟,多洗一个澡而已。                       

[《广州日报》10月1日]

 

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得最好

曾听说过一个农民父亲教育女儿的故事。

    女儿参加学校学生会干部竞选时,输给了别的同学,为此失落、沮丧、抱怨,还有愤怒。父亲把孩子带到地头。站在垄头的树荫下,父亲指着岗下的一块花生地和岗上的一块豆子地,问:“哪个长得好?”女儿看了看说:“当然是花生长得好!”

    父亲把锄刀柄猛地往地上一戳:“无所谓长得好与坏!豆子就是豆子,花生就是花生。比不出好坏来!”见女儿不解,父亲又说:“咱家的豆子能长出花生来吗?”“不能。”“邻居家的花生能结出豆子来吗?”“不能。”“对嘛!种地不能胡乱地和别人攀比。甭管别人的花生长得咋样,你只要种好你的豆子就行!”

    “种好你的豆子,甭管别人的花生!”话语虽朴素,道理却深刻。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能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但其中有很多人只能是兔子。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

    小区门口有个磨剪刀的张大爷,他磨了一辈子的剪刀,他磨出的剪刀又亮又快,离得很远的人也来找他磨剪刀。虽然张大爷京剧唱得不错,还得过票友大赛的什么奖,可那只是他的业余喜好,和自己的“营生”没有多少关系。张大爷常对人说,我只要把每把剪刀磨好就行了。这是“营生”的最高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和角色中做得最好、做得最出色,这就够了,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做人与处世》2011年第7期】

 

低 

马德

在万千的人群中,遇到低调的人,恍若在幽静的巷子里,听到一段静心的天籁,在苍凉的荒漠绝地,欣遇一脉淙淙的泉流。那是一种言说不尽的愉悦和舒爽。

    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是这个世界一帧难得的风景,养眼,怡耳,悦心。也只有在低调者的身上,你才能在喧嚣的尘世里,寻觅到一丝清雅的内敛,一点高贵的平和,一份优美的沉静。

    低调的人,举千钧若扛一羽,拥万物若携微毫,怀天下若捧一芥,思无邪,意无狂,行无躁,眉波不涌,吐纳恒常。

    故意做出来的,不是低调,是低姿态;矫情装出来的,也不是低调,是假低首下心。真正的低调,是内在心性的真实呈现。无论处闾巷还是居庙堂,绝不改变;无论逍遥于腾达抑或困顿于落魄,绝不动摇。

低调的底色是谦逊,而谦逊源于通透。在低调的人看来,人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辈子仗恃,唯有平和,平淡,平静,才能抵达生命的至美之境。于是,他们放低自己,与这个世界恬淡地交流。

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人。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彻了他们的心性。他们行走在尘世间,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正所谓,大智若愚,大才华朴实无华。

    高声叫嚷的,是内心虚弱的人;招摇显摆的,是骄矜浅薄的人;上蹿下跳的,是奸邪阴险的人。他们急切地想掩饰什么,急迫地想夸耀什么,急躁地想篡取什么,于是,这个世界因他们而咋咋呼呼,而纷纷扰扰,而迷乱动荡,而乌烟瘴气。这些虚荣狂傲之辈,浅陋无知之徒,像风中止不住的幡,像水里摁不下的葫芦,他们是不容易沉静下来的。

    低调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争、不浮,是低到尘埃里的素颜,是高擎灵魂飞翔的风骨。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

    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杂文报》】

 

从“一”出发  

高深

  “一”,在数字中最小也最大。有了“一”,就可能生出“万紫千红”,就可能以“一”为起点,创造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大千世界。

  许多事情都是以“一”起步,从“一”出发,积少成多,也就是成语里所表述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只有先拿到了“一”,才可能拿到二,进而拿到十、拿到百……我国古代人想象天下万事万物都该有个出处,有个起跑线,从哪里开的头呢?这个“头”就是“道”,道的简明表示就是“一”。《说文》上写道:“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古人所谓得道,就是说把握住了这个“一”。

 《老子》中说得更明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哲学家认为,只要处在这个“一”的位置,就是处在万物运动之源头,不会被泥沙俱下的流变而裹挟浮沉。

  有的人只重视“百”、“千”、“万”,而常常对“一”忽略不计,这是他们做不成大事业的根本所在。人们不论干什么事情,总好说“从头做起”,实际上也就是“从一做起”。

  “一”是最多、最大的起步与开端。如果我们说时间,“一”是一天24小时的起点;如果说每日三餐,“一”则是维持一天生命的早点;如果说路程,“一”就是某次旅程的端点;如果说建筑,“一”就是一座大厦的基点。

  对一个人来说,“一”可能就是童年,第一步迈正了,迈对了,迈好了,就可能大半辈子顺风顺水,甚至关系到一生。

  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肯定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分出轻重缓急,一件事一件事去做,从“一”抓起,从“一”出发,就能做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别想一锹就挖口井,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或是前人,或是前任,或是自己的前半生,总会做出一些骄人的成绩,但是你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昨日的巅峰上,忘记已经操在手中的胜券,再一次“从一做起”。以往所有成就均成为历史。

  “从一做起”,也是告诫人们,不论是干大事情或小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把某些小事情不看在眼里,小事情与大事情往往是比较而言,是辩证的,我们曾提过“群众利益无小事”、“民族问题无小事”一类很经典的口号,小事情做不好,或许会酿成很大很坏的后果。

    新年从“一”开始,就会有万紫千红的一年。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