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无人驾驶微波传感:《人生百字铭》之第五集 祸 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54:22

《人生百字铭》之第五集 祸 福

默认分类 2008-09-19 08:32:09 阅读94 评论15   字号: 订阅

 

                                                            41祸福皆念想    42祸生非偶然

                                                            43读书谓之福    44能除患是福

                                                            45无病却非福    46知祸福者智

                                                            47小善亦当为    48为善非要福

                                                            49为善不避祸    50施恩不图报

                                                       41祸福皆念想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心旷则万钟如瓦罐,心隘则一发似车轮。利欲炽燃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对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敢不慎哉!

    注  释

    本文均取自明朝洪应明《菜根谭》。其一:“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所构造。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念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 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念头稍易,境界顿殊,可不慎哉。”其二:“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其三:“心旷,则万钟如瓦罐;心隘,则一发似车轮。”其四:“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两间,即天地之间。

                                                        42祸生非偶然

天下之祸,非偶然而成也。有凑合,有搏激,有积渐。凑合者,杂而不可解;搏激者,勇而不可御;积渐者,极重而不可返。此三成者,势理之自然,天地万物皆不能外。故君子为善,则借众美而防错履之多,奋志节而戒一朝之怒,体道以终,孜孜不倦,而绝不可长之欲。

  注  释

   本文根据明朝吕坤《呻吟语·应务》中的一段话删节改写而成。

                                                        43读书谓之福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著述行世,谓之福。有聪明浑厚之见,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无疾病缠身,谓之福。无尘俗撄心,谓之福。无兵凶荒歉之岁,谓之福┄┄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潜居尽可以为善,勿须显宦;贫贱尽可以积福,何必富贵!

    注  释

     本文除“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未查明出处外,余皆取自清朝金缨《格言联璧》。其中,“勿须显宦”四 字原文为“何必显宦”。撄心:撄,触犯之义。撄心就 是 忧心、烦心的意思。随缘:有缘份。显宦:显赫的官位。

                                                        44能除患是福

古人云: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①。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②。结怨于人谓之种祸,舍善不为谓之自贼③。倖人之有者害,居人之功者败④。故为人处世,不希福,斯无祸;不患得,斯无失;不求荣,斯无辱;不干誉,斯无毁⑤。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也⑥。

注 释

①引自宋朝林逋《省心录》。意为,安乐未必对人都好,它隐藏着招致丧失的道理;困苦磨难未必都是坏事,从根本上来说,它却能摄养身心、保健延年。

②引自荀况《荀子大略》。贼:害。意为能够铲除祸患就是福,不能铲除祸患就是害。

③引自宋朝林逋《省心录》。自贼:自己害自己。意为,与别人结下仇怨,这是给自己种下祸根;对别人有利的事却避而不做,这是自己残害自己。

④引自清朝魏源《黔瓢下·治篇十六》。倖:非分求得。居:占有。意为,企求原为他人所有的东西,必定招致祸害;占有他人的功劳,必定失败。

⑤源自清朝魏源《黔瓢下·治篇十六》。“不希福”原文为“不幸福”,幸即希望、希求意,为便于阅读,直接改为希。全句意为,不希求福运,就没有灾害;不担心得到,就不会有丢失;不企求荣显,就没有耻辱;不谋求美名,就不会有诋毁。

⑥引自《淮南子·人间训》。极:尽头。意为福转变成祸,祸转变成福,这种变化是没有尽头的。

                                                        45无病却非福

人咸以无病无事为福。究而论之,病不可多耳,但不可无;事不可多耳,亦不可无。无病则流于放肆,无事则疏于怠荒。时有病,则知儆戒,防大病于未生;或遇事,则有操持,临大事免惊慌。故持身保家者,未必不自有病有事中来,不可概以无病无事为有福论也。

   注  释

本文系根据清朝丁福保编《少年进德录》中的一段话写改写。其中,“防大病于未生”和“临大事免惊慌”为笔者所加。

                                                            46知祸福者智

    何谓智?见祸福远,知利害早,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思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厌。其言寡而足,约而俞,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也。

   注  释

    本文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间有删节。见祸福远,知利害早:能预知未来的祸福、利害。化:变化。归:归向,趋向。这句的意思是说:物类一发动就知道它的变化,事情一兴起就知道它的趣向。悖:违反。类:法度。复:重复,可以再作。及:至,达到。中伦:合乎条理。当务:正合适宜。

                                                                          47小善亦当为

吾不知何谓善,但能使人感者即是善;吾亦不知何谓恶,但能使人恨者即是恶①。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小人不谓小恶无伤而为之,小恶积而为大恶②。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③。劝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④。

注  释

①源自明朝钱琦《钱公良测语》。“何谓善”原文为“所谓善”,“即是善”原文为“即谓善”。“何谓恶”原文为“所谓恶”, “即是恶”原文为“即谓恶”。

②源自《淮南子·谬称》:“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

③引自《易·系辞下》。

④引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劝君”二字为笔者所加。

                                                         48为善非要福

    祸福者天司之,荣辱者君司之,毁誉者人司之,善恶者我司之。我只理会我司,别个都莫照管,任由他去。善者不必福,恶者不必祸,我稔知之也,仍宁祸而不肯为恶。我之为善,是以为理所当为,非要福,非干禄。我之不为不善,是以为理所不当为,非惧祸,非远罪。

     注  释

本文是截取明朝吕坤《呻吟语·修身》中的四段话组成的。“任由他去”四字为笔者所加。“我稔知之也,仍宁祸而不肯为恶”,原文是“君子稔知也,宁祸而不肯为恶。”稔知:熟悉。

                                                          49为善不避祸

    祸福是气运,善恶是人事。善获福、淫获祸者半;善获祸、淫获福者亦半;不善不淫,而获祸获福者亦半。善者获福,吾非为要福而修善;淫者获祸,吾非为避祸而改淫。若善获祸而淫获福,吾宁善而处祸,不肯淫而要福。故君子论天道,不言祸福;论人事,不言利害。

    注  释

本文源自明朝吕坤《呻吟语》卷下《补遗》,原文是:“祸福是气运,善恶是人事,理常相应,类亦相求。若执福善祸淫之说而使之不爽,而为善之心衰矣。大段气运只是偶然,故善获福、淫获祸者半,善获祸、淫获福者亦半,不善不淫而获祸获福者亦半。人事只是个当然,善者获福,吾非为福而修善;淫者获祸,吾非为避祸而改淫。善获祸而淫获福,吾宁善而处祸,不肯淫而要福。是故,君子论天道不言祸福,论人事不言利害。”淫:邪恶,干坏事。

                                                             50施恩不图报

周济他人,无论出力出财,都是美事快事。但过后不要有吝惜心和追悔心,也切忌有居功心和望报心。凡事不可健忘,唯施惠一端,愈忘则愈妙耳。但受恩者则不可忘,受恩有如再造。俗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力所未能,还应示之子孙,以图后报。

注:本文系根据清朝戴诩清《治家格言》中一段改写。笔者理解,所谓恩,可归结为周济之恩、言语之恩和扶助之恩等三个方面,三者各殊,受恩则一。无论哪个方面,在施恩者可能只是举手之劳,并不费什么;而在受恩者却可能如同再造,感天动地。施恩者焉能望报?受恩者焉有不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