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八号公馆是干嘛的:要闻转型跨越大观摩·临汾篇——“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践行亮点市县专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17:40

              

            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
              全省“7·29”“7·28”领导干部大会和刚刚胜利闭幕的省第十次党代会,在山西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临汾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按照省委书记袁纯清提出的临汾要“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排头兵”的定位和省长王君对临汾工作的要求,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的新目标,科学谋划具体举措,全力建设转型跨越发展先行区。
              建设先行区,对临汾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是使命和责任。近年来,临汾为走出困境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已经度过低谷,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站在新起点,临汾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定不移地走低碳、生态、循环的绿色崛起之路,重点实施了煤矿整合基建、翼钢500万吨优特钢、曲沃千万吨级优特钢、华电煤业500亿元循环经济一体化、保利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园区等项目,着力打造7个千万吨级新型煤炭企业,建设1500万吨级优特钢基地和1200万千瓦电力基地,形成产业综合利用循环发展新模式。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上,临汾坚持培育大产业、发展大园区、打造大企业、激活大民营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全国有影响的制造业基地、全省一流的煤化工基地、打造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和先行区,重点实施了翼城高端锻造工业园区、襄汾恒泰120万件制动毂、华翔美的35万吨铸件、山西焦煤60万吨烯烃、山西立恒配套150万吨焦化煤气发电化产回收、襄汾建滔万鑫达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洪洞飞虹微纳米光电新能源、山西恒富美尔美陶瓷园、山西光宇大功率LED、山西国际陆港、广胜寺景区生态环境整治、乡宁云丘山旅游开发等项目。全市规划实施了43个产业园区,重点培育10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到“十二五”末,园区工业增加值将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全力扶持民营经济,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着力破解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制约瓶颈,在土地问题上,得到省国土厅和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全省首批12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临汾占了9个。在资金问题上,完善银行体系,支持农商行、村镇银行快速发展,成立了市投资集团公司,采取政府搭台的办法推进银企合作,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
              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临汾市牢固树立以资源换技术、换资本、换项目的工作理念,市县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引资,把项目落地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连续两年组织了全市重点工作大观摩,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年以来,全市共签约引资项目169个,外来资金到位175.1亿元。依托中煤、保利等大企业,着力打造销售收入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的四大企业方阵。
              临汾市把省委、省政府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战略部署,落实到建设百公里汾河“四化一体”示范走廊和山西国际陆港园区的具体实践中。实施“走廊”建设,就是要发挥临汾市沿汾区域人口集中、区位独特、资源赋存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在未来5年内,对北起霍州,南至侯马,以汾河为中轴,以大运高速和霍侯一级公路中间地带为区间的区域进行重点开发。按照
            “统一规划、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的要求,高起点搞好规划;按照“资源共享、产业互动、统筹推进”的要求,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城市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生产要素配置一体化,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通过新型工业化带动市域城镇化、促进城乡生态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国际陆港园区充分发挥侯马作为全国的无水港、旱码头的优势,依托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占地55平方公里、辐射300公里的国际陆港园区,分为陆港物流、工业集群、配套服务三个功能组团,按照“港、区、城”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对外贸易集散中心、新兴加工制造业中心和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吸引沿海贸易企业内迁入园做单,汇聚和带动本属我省的绿色GDP、绿色税收增长。到“十二五”末,实现“千亿产值,百亿利税”的目标。同时在全市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临汾空港区,培育一批煤运、商贸重点物流企业。到2015年,基本建成辐射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临汾大商贸格局。
              432万勤劳智慧的平阳儿女,决心乘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东风,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8.7亿元,同比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94.6亿元,同比增长25.8%;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完 成421.9亿元,同比增长3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3.4亿元,同比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市 区 ) 达
            到14199元,同比增长16.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252元,同比增长27.7%。1至10月份,财政总收入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3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4亿元,同比增长42.8%。年底实现“生产总值1130亿元、财政收入200亿元”的奋斗目标。
            转型跨越先行先试 政策创新大胆探索
            临汾拉开“百公里汾河示范走廊”建设大幕
              今年以来,临汾市紧紧抓住我省“转型综改区”的有利机遇,在政策创新上大胆探索,在板块突破上先行先试,着力打造百公里汾河
            “先行先试四化一体引领发展”示范走廊。
              汾河流经临汾173公里,是该市转型跨越发展最有空间、最有实力的地带。今年,临汾市委、市政府科学制定了以建设百公里汾河示范走廊为抓手,将临汾建成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的新发展战略。“走廊”以洪洞、尧都、襄汾“一城三区”为核心,在北起霍州、南至侯马,南北长106公里、东西宽22公里、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的汾河沿线,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行“六个统一”。即对沿汾及滨河东路两侧10公里土地统一规划,500米土地统一收储,打包运作筹集资金,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对煤炭等资源实行跨县域统一配置,鼓励异地建厂,利益分成;对产能指标统一调配,实行有偿转让;对资金流动统一门槛,各金融机构可以跨县域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实行“金融同城”;对人才统一使用政策,鼓励跨县域自由流动,实行同工同酬。要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上,全面向世界开放。抓住机遇,先行先试,放胆实践,要引进世界500强和全国500强企业参与“走廊”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使该区域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32.9%上升到40%,达到176万;经济总量占全市总量由40.35%上升到60%,达到1300亿元;财政收入占全市总量由34.2%上升到60%,达到24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3.2%。把临汾境内百公里汾河打造成绿水带、生态带、产业带、城镇带,努力成为在全省乃至中西部有影响的经济发展增长极、优势产业聚集区、统筹发展活力区、跨越发展示范区。目前,“走廊”轮廓基本圈定,汾河临汾城区段生态治理修复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正过渡衔接,“走廊”内多条通道正加紧打通。
            驱动城镇集群新引擎
            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
              根据省委关于临汾要“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临汾市提出以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一带两圈多点”城镇布局,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3%。
              今年以来,临汾市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一是城镇化规划体系趋于完善。实施了“一城三区”都市区、“一河两翼”核心区、城中村(城郊村)改造、县城(重点镇)建设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工作,年底市区控规覆盖面将达到75%,县城控规覆盖面达到60%以上。二是中心城区建设不断加快。按照“建设新城、拉大框架、疏解老城、新旧融合”的思路,今年投资53.86亿元,实施了道路桥梁、城市棚户区改造等98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形成人口集聚、产业提升、城市拓展“三位一体”发展格局。三是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深入推进。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切实抓好12个县城和60个重点镇建设。
            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临汾再现碧水蓝天
              今年以来,临汾市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治理、蓝天碧水等五大工程,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力度,临汾再现碧水蓝天。
              今年上半年,临汾市区及各县(市、区)城区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截至10月31日,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93天,其中一级天数达102天,同比增加13天,综合污染指数为1.502,同比下降2.8%。
              今年,全市新增供热面积180万平方米,17个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前三季度,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58%,超目标任务0.08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烟尘、工业粉尘,全部按进度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市环保局先后荣获4项国家、省级奖励。
            新“五个全覆盖”
            让农民走进新时代
              今年以来,临汾市把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已开工1894个行政村,里程11774公里。已完成976个行政村,里程8020公里。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工程,建成659个,累计覆盖233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8.6%,侯马市、安泽县已实现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工程,农家书屋已完成了1755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完成1892个,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已累计完成615个。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工程,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中职教育的有关规定,市、县配套资金已全部到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程,目前全市试点县已达12个,覆盖率达81.86%,超额完成了今年覆盖率80%的目标。
            吉县苹果隰县梨古县核桃永和枣
            “一村一品”促农民收入翻番
              10月24日,在第二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吉县苹果隰县梨、古县核桃永和枣……一件件浓缩临汾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成果的展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临汾市把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确保农民收入翻番的主攻方向,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大推进力度。一是抓基地。以西山百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市水果发展到200万亩;以9个重点县为引领,带动全市蔬菜发展到120万亩;以东山干果发展为新的增长点,带动全市干果发展到240万亩;以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安泽县和三晋地黄营销第一村——襄汾县荀董村为亮点,带动全市优质中药材发展到100万亩以上。二是抓示范。今年重点抓了248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吉县苹果、隰县梨、古县核桃等5个
            “一县一业”基地县。到“十二五”末,全市“一县一业”基地县发展到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000个。三是抓龙头。大力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大众饲料、戎子酒庄、洪昌养殖加工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由22亿元增加到30亿元。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努力将磨盘岭、尧王台等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成全省样板。
            2年=15年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
              近年来,临汾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9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9亿元,2010年达到545.6亿元,两年合计相当于“八五”“九五”“十五”三个五年计划投资额的总和。“十二五”时期我们争取完成投资1万亿元,是“十一五”的6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时期。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今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15.5亿元,同比增长23.5%;第二产业投资185.86亿元,同比增长29.7%;第三产业投资220.5亿元,同比增长44%。
              从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看,共有项目32项,总投资2041.4亿元,当年计划完成220.7亿元。截至10月底,共开工建设31项,完成投资212.3亿元。“十二五”期间,临汾市百亿元以上项目21项,总投资5419亿元。已启动6项,完成投资49.1亿元。
              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看,今年全市共铺开重点监测项目257项,项目总投资250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36亿元。截至10月底,已开工223个,开工率87%,竣工项目40项,完成投资388.9亿元,投资完成率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