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珠江国际花园二手房:【中国近代现代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44:38

【中国近代现代史】

(1840—1949)

一、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1865)

   【阶段特征】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表现:

军事领域:英国发动了历时两年零两个月的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法发动了历时四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败了清政府。

政治领域:①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③革命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由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④革命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由此,中国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⑤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外国资本家开设的船坞和工厂里产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在通商口岸产生了买办商人。⑥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形成第一次革命高潮,它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历史使命。

经济领域:①伴随着国门的洞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日益涌入中国市场,它既导致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又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生,中国逐步步入封建社会。②随着列强在华权益的增加,列强对中国以商品输出为特征的经济侵略日益加剧,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船坞和工厂。

思想领域: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的加深及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使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注目世界,从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都显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

对外关系领域: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由盲目自大到对外妥协。

单元概要

本单元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思想领域的变化。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最为明显。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剧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内部的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抗争和探索。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断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族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则阶级矛盾又居主导地位。

问题突破

 

1、 鸦片战争爆发必然性的分析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分析:

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当时世界历史的主流,特别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为征服世界各地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⑵资本主义本身极具扩张性,它需要足够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这就注定了它要征服世界。

⑶英国具备成为侵略急先锋的条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对外扩张愿望强烈,又有印度作为其在亚洲扩张的基地。

从中国角度分析

⑴19世纪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的主流,表现在:最根本的落后是以腐朽的封建制度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最主要的落后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标志的社会经济;最关键的落后是思想意识——“天朝上国”、“盲目排外”、“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所有这些都必然造成国家管理、社会发展、民族素质的全面落后。这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并且屡屡失败的根源。

⑵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既是最主要的原料产地,又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列强的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交锋是必然的,而中国的落后造成了中国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历史发展进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进而使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从而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经济: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的加剧,中国经济日益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同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既加剧了人民的痛苦,又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国家主权的破坏,使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同时在外来侵略的影响下,这一运动有新的时代特点;在外来侵略面前,地主阶级也有明显的分化,抵抗派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

        阶级关系:战争除进一步激化国内阶级矛盾外,还产生了新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封建买办阶级。

        思想文化:战后,国内萌发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农民阶级也提出了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影响中,有破坏性的,也有建设性的,主要是破坏性的,建设性是客观产生的影响。

3、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获得的侵略特权及其影响

        ⑴通过《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关于16个通商口岸开放的规定,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货物包括鸦片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

        ⑵《南京条约》关于协定关税的规定,大大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使得清政府不能有效地维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反而成了外国侵略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工具。

        ⑶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使得外国烟贩不法分子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⑷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使中国享受不到对等的权利,同时由于利益均沾的规定,与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的任何国家享有同等待遇,对中国的危害极大,使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使得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开始向半殖民地化过渡。

        ⑹关于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到各口岸自由航行的规定,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也加强了对中国内地的侵略。

        ⑺关于建立教堂和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规定,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传教士中的不法分子以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武器之一。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⑴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⑵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⑶鸦片战争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从战争的进程看: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军;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俄美参与。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④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有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共签订了7个条约。

        从危害和影响看:①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处,割香港岛;第二次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②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以及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③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5、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①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②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③社会关系人人平等;④最终目标: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⑵产生根源: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广大农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②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明代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开始触及到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天朝田亩制度》正是它的一个发展;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不出新的思想,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在小私有制基础上追求平等、平均思想。

        ⑶评价:①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农民战争的高峰;其次,它从多个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②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③落后性: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出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6、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和新时代的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它发生在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由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萌芽状态,新的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太平天国运动是过去任何农民战争所不能比拟的,它有过去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新的时代特点。其表现为:第一,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这是历代农民起义所没有的;第二,太平天国运动受到西方一定的影响。从“拜上帝教”的创立,到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都具有西方影响的色彩。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寻求真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第三,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这也是前所未有的;第四,太平天国运动在国际上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7《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相同:《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建的一面,两者都明确反对封建主义,都是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革命纲领。

        不同:内容:前者取消一切私有财产,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而后者则主张承认和保护私有财产,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目的:前者的目标是建立绝对平等的理想社会,属于封建主义范畴,而后者则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

         ⑶群众基础:前者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接总结,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者鄙视农民意识的产物,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没有引起农民阶级的强烈反映。

         ⑷作用:前者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而后者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

8、《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①二者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本国民族危机的产物;都是受鸦片战争的影响成书的;都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愿望;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影响。

②《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上,力图挽救清朝的统治。他所主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要是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资政新篇》的作者洪仁玕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目的在于振兴太平天国。同《海国图志》相比,《资政新篇》不仅学习西方科技,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也主张学习西方。但因种种条件限制,没有实行。

9、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列强侵华的时代特征分析

        特征:主要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封建国家沙皇俄国。其中,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

        原因:蒸汽时代,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以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产品数量大为增加,于是,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亚洲封建国家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商品倾销的和平方式难以打开亚洲封建国家的市场,于是,不惜发动战争,用炮舰打败这些国家的统治者,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商品输出等方面的特权,并以次对亚洲落后国家进行经济侵略。

        表现: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历史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这一时期以商品输出为主的侵略特征。①在19世纪40~60年代间,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在这些条约中虽然基本上都有割地、赔款等内容,但真正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却是开埠通商和协定关税。②《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关税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③《天津条约》规定: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等。④《北京条约》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

        影响:①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②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但更多的是造成了中国经济的贫穷和落后。

10、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发生在西方殖民者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②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③结果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取得不平等特权。

        不同点:①发动侵华战争的国家,前者是英国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法联合发动,美俄伙同侵略。②目的上,前者是为打开中国国门,后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③发动战争的借口,前者是禁烟运动;后者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④侵略地区,前者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后者占领广州,进入天津、北京等地。⑤影响上,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同,前者是开始的标志;后者比前者进一步加深。

11、在世界近代史上,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有关的大事

        工业革命:1765年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美传播。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产品数量大为增加,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于是,资本主义列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为此,先后反动了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和俄国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进行的战争称为“克里米亚”战争。1856年初战争结束,同年10月,从克里米亚半岛腾出手来的英法,就迫不及待的反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进行这两场战争的目的是相同的,即英法资本主义工业空前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的依赖程度逐步加强,因此,更加疯狂地推行扩张政策,以满足商品倾销的要求。

12、关于新思想萌发的评价

        进步性:这一主张集中了新思想的精髓,有力地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诱导启发了后来洋务运动的兴起;同时它以“制夷”为直接目的,具有爱国的色彩。

        局限性:它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最终不能实现救国的愿望;同时它维护清朝统治为根本目的,具有阶级的局限。

13、结合太平天国运动谈谈为什么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赢得中国近代革命的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其领导力量:农民阶级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是劳动者,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它有反抗剥削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另一方面,他们又与封建生产方式联系密切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个分散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理论作指导。

        政治上,提不出切实可行的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政权。

        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保持内部团结。

        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14、太平天国运动与西方的关系

        太平天国信奉拜上帝教,把西方侵略者误认为是自己的同教者。在太平军定都天京后,英法公使先后抵达天京,窥探太平天国的实际情况和对他们的态度,太平天国与西方有了交往。此时外国还采取“中立”态度,目的是利用太平天国要挟清政府,又企图胁迫太平天国承认其侵略权益。太平天国与西方关系具体表现在:

        ⑴吸收西方宗教理论并加以改造,为其所用。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取消对西方宗教的禁令。洪秀全受基督教“上帝目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用以反对清王朝及其封建统治。

        ⑵向西方寻求真理,首先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⑶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反对外来侵略。虽然把西方侵略者误认为是自己的同教者,但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不承认《南京条约》,后来进一步展开了反外来侵略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⑷执行开放的外交政策。主张与西方国家平等贸易、自由通商,保护正当的商业贸易。

15、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

①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从而减少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障碍。②太平天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即基督教教义,因而潜蓄着近代化的趋向。③太平天国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方位近代化的纲领《资政新篇》,对中国近代化事业具有深远影响。④太平天国主张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也反映了近代化的倾向。⑤太平天国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

16、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第二次鸦片战争始终都同太平天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之一是,勾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扫除其侵略中国的障碍。②西方列强向清政府要求修约的过程中,始终把帮助镇压太平天国作为诱饵或者把支持太平天国作为压清政府就范的手段。③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清政府与太平天国极端对抗,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抗战局面。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后果之一是,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使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更为险恶。

17、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决定列强的侵华特点

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密不可分。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英国迫切需要占领新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中国是个理想的场所,遂有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中国的大门被打开。正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着英法侵略中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过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提高;在世界上的殖民扩张和统治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比较注意国内问题的解决。反映在近代中国,除边疆地区一系列新危机外,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他们更渴望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对世界的支配,加强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控制和争夺。反映在近代中国,列强侵华步伐加快,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帝国主义列强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形成(18651901

阶段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

主要表现:

政治上: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70—9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出现暂时的“对抗”。1901年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标志,外国侵略势力彻底征服清政府,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由此列强的侵华政策也演变为“以华治华”,中国中央政府完全半殖民地化。②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壮大,导致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经济上:外国经济侵略扩大,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为资本输出为主,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19世纪末有了初步发展。

思想上:在“向西方学习”的层面上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由“器物”到“制度”。期间,中国思想界走过了一个由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的发展历程。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单元概要

本单元包括19世纪60至20世纪初的历史,这四十多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形成的阶段。一方面列强侵华加剧,出现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瓜分狂潮迭起,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半殖民地社会最终形成;随之,中华民族以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为主的救亡高潮蓬勃兴起;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实行维新变法。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政治领域的抗争探索发生重大的变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整体而言,民族矛盾在本阶段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问题突破】

1、 洋务运动的本意与结果,及其如何评价?

(一)本意与结果:

本意:洋务派通过洋务运动达到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以西学之“用”来维护中学之“体”。

结果:使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陆续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学习西方的一个重要阶段,并最终导致了“中体”的动摇。

(二)评价

积极方面:①经济上,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②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并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③阶级关系上:洋务派创办的企业里又产生了一批熟练工人,无产阶级队伍有所发展,他们是近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④国防上:购买并生产了一批近代新式武器,创建了中国近代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能力。⑤教育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注重自然科学,培养了一批近代实用人才,使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⑥思想上:打破了传统重农抑商、重本轻末、轻视工商业的传统封建理论;为西学传播起了推动作用。

消极作用:①洋务派布新而不除旧:他们将西方现代科技嫁接在腐朽的封建肌体上,非但不触动封建制度,反而以维护其存在为目的,其中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使国家自强;民用工业为解决军事工业困难,不能为社会求富。这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②洋务企业对外国依赖性严重,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利用控制,经营管理腐败,生产效率低下。③洋务派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限制华商办厂,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怎样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关于中国的近代化,从生产力角度看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从生产关系上看是封建主义转入资本主义。从政治制度上看是从君主专制转向民主共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主要是从经济上建立机器大生产,具体表现为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主要是从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国家,具体表现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从辛亥革命失败到五四运动,主要从思想文化上试图建立起以“民主”、“平等”、“自由”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为近代化提供思想基础,具体表现为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的先河,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主要表现在:①工业近代化的起步(首先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并创办民用工业)。②技术近代化的起步(引进西方技术,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③军事近代化的起步(创建三支近代海军)。④教育近代化的起步(新式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旧式教育有很大不同,奠定了新式教育的基础,并开留学风气之先)。⑤外交近代化的起步(设立总理衙门)。

        中国工业革命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起步较早(在全世界范围内应不算晚),速度缓慢,水平较低,阻力严重,道路曲折,交叉进行。洋务运动开始了工业革命的步伐,所以还算是比较早的。当然,与西方相比,动力不一样,因水平较低,阻力重重,既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又有战争动乱。今天,工业革命是三次交叉进行。

3、洋务派、顽固派、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三者的异同

       相同点:①阶级性质一致,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②本质出发点相同,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③对待人民革命都主张严厉镇压。

       不同点:①对外国侵略,鸦片战争中抵抗派主张抵抗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洋务派、顽固派对外国妥协投降。②对外洋事物,洋务派、抵抗派主张学习先进技术,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顽固派反对一切外洋事物,盲目排外。

4、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

        19世纪六十年代,中日两国都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即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

        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实施的。②目的相同:都是富国强兵,巩固统治。③内容相同:都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加强军事力量。

        不同点:①阻力不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的百般阻挠和破坏;明治维新是在推翻幕府统治的情况下进行的,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小。②彻底程度不同:中国的洋务运动仅限于军事、经济和教育;日本的明治维新则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③结果不同:到90年代中期,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5、19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封建国家掀起的走向近代化的三大改革运动的比较及认识

        19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分别是指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三者都是向西方学习,但结果却迥然不同,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比较:①日本的明治维新是经过武装倒幕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向富国之道。②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残余势力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③中国洋务运动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

认识:三国改革结局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不同态度。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⑴生产条件的不充分使资本主义“先天不足”,表现为资金短缺、市场狭窄、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力量薄弱,并且跨过了工场手工业阶段。⑵部门结构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使其“后天畸形”,表现为大多数投资轻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⑶民族资本产生之初,都曾遭到顽固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时民族工业的生存也遭到洋务企业的排挤和限制。⑷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与封建势力是既矛盾又依存的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动摇性,决定了其从一产生就不能坚决地反封建反侵略,而只能提出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

7、如何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⑴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封建经济日益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的成分,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⑵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并得到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⑶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革命的发展:在近代工业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的同时,西方的科学知识也随之引入,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拓荒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逐渐成长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而这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成为民族资产阶级走向政治舞台的物质力量。

8、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性质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①军工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清政府服务,其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内无资金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企业的管理是封建衙门式的。上述要素证明军事企业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延续,同时,这些企业,又使用工人劳动,使用机器生产。因此,其性质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企业。②民用工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产品面向市场,并且,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管理方式,同时,这些企业,又使用工人劳动,使用机器生产,因此这些民用企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9、洋务运动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主要指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试从领导者、进程、依靠力量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并指出其成因。

        领导者方面:①特点:西方近代化由资产阶级领导,而中国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②成因:中国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未经工业革命,没有成熟的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顽固派更不能担当此任。

进程方面:①特点:西方进程一般是由轻工业到重工业,在民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军事工业,而中国相反,②成因:因当时清政府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外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所以,先有军事工业,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依靠力量:①西方一般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中国则依靠政府,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随着社会条件的逐步成熟,才出现官督商办和商办形式的企业。②成因:在资本主义经济未成熟的条件下,清政府面临克服内忧外患,为维护其封建统治,政府官办近代工业。

10、地主阶级洋务派、顽固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异同点

        在保留君主问题上主张相同。但是,前两者维护君主专制,后者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这主要是由于前两派都是清朝统治阶级,必然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君主专制的封建统治,而后者虽然采用改良的方法,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但其主张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

        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洋务派与维新派是一致的。但洋务派把学习西方科技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以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维新派则以西学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至于顽固派则仇视一切外洋事物,反对向西方学习。

        在是否兴民权上,洋务派与顽固派立场一致,反对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这主要是由于双方阶级立场不同。顽固派、洋务派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君权,反对兴民权。维新派则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主张君主立宪制,兴民权,设议院。

        在变法问题上,顽固派和洋务派统称顽固势力。顽固派主张不变;洋务派主张在科技方面局部应变;维新派则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进行全局性的改良。

1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

        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

          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这种畸形布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性质。

          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企业是很落后的。

          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看:中国民族资本企业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

   1219世纪60年代到1901年三大阶级的抗争探索。

        面对列强的侵略、瓜分,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做出积极反应,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

        地主阶级: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前期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后期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在实践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虽然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说明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因此,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民族资产阶级: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个阶层同时开始通过不同的道路挽救民族危亡。①上层——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的统治,结果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②中下层——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开始了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此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兴起。

        农民阶级:①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②义和团运动。1898年秋,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很快发展到京津地区,但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义和团运动虽然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深渊里继续沉沦,但打击、教训了侵略者,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

1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化时期同时并存的四种经济成分

        这一时期形成了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企业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四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决定了经济关系的复杂性。

        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走向解体,但仍继续存在并占主导地位,是清政府和后来的北洋军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准备了市场条件。

        洋务企业经济:洋务企业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使用机器生产,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这一时期最富有革命性的经济成分,它瓦解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有着重大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即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产生和壮大,推动着中国社会发生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

14、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

        特点:中国的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大中城市,这些大中城市大都是两次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

        从自然角度看:

       自然环境优越:①自然资源丰富: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燃料。②地形条件优越:多是平原或冲击扇地区,河流湖泊较多,适宜种植业的发展,从而为近代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料。③气候适宜:气候比较湿润,水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大量的工业用水,而且温润的气候也非常适宜农业的发展。

           运输便利:①沿海:地处沿海,多优良港湾,港口运输量大。②运河:京杭大运河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长江:长江水深且宽,是我国运输量最大的河流。

           从社会的角度看

           市场条件看:自南宋以来,我国的经济重心便向沿海、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一带转移。长期的经济发展,使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成了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这可以为近代工业提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而且,这里的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购买力较强,从而为近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消费市场。

           自然经济解体较快:自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便在长江中下游的苏州、杭州的丝织业中产生。再加上鸦片战争后,这里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重点地区,因此,这里的自然经济解体速度相对较快,从而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外商企业的刺激明显:鸦片战争后,适应侵略中国的需要,外商在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便于近代工业从中学习和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从而对近代工业的产生起了刺激作用。

  15、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影响

          必然性:

          日本在幕府时代是一个封建军事专政的国家。武士阶层是日本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是幕府统治的支柱,军国主义意识浓厚。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这种社会转型却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起天皇专制政权,军部直属天皇。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日本垄断集团与军事集团相勾结,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制定“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这是甲午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而清政府对日本的妥协退让和欧美列强对日本的纵容。也是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原因。综合上述因素,即构成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东学党起义只不过是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一个机会。

          影响

          中国国内:①洋务运动失败,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马关条约》的签订促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②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也蓬勃发展;中国人民自发地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远东:①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日本国力增强,吞并朝鲜的进程大大加快。③战后,日本在远东国际地位加强,其扩张行为受到俄、德、法等国的抵制。如三国干涉还辽。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地位下降,德俄在远东势力加强,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

  16、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列强侵华来看:①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②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战前以英法为主侵略中国;战后日本加入争夺行列,19世纪末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③列强关系发生变化。战前列强勾结多于争夺,战后争夺加剧。

          从中华民族危机的程度来看:战前列强侵夺中国邻国和边疆,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来看:战前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从民主革命发展的进程来看:①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转变为资产阶级。②探索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由“器物”变革发展为“制度”变革,维新与革命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③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更多的阶级、阶层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的行列。

  17、正确评价戊戌变法

          从变法背景来看: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的情况下发生的,其首要目标是救亡图存,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从变法内容来看:变法诏书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旧制度进行了不少的改革,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因此,戊戌变法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其最本质的意义。

          从戊戌变法运动的过程来看:维新派通过报刊、学会和论战等许多方式和途径,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大力提倡西学,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因此,戊戌变法运动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来看:戊戌变法还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权力斗争,又有“帝党”与“后党”的宫廷斗争。

  18、关于洋务派、抵抗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

          不同点:

       阶级属性不同:前两者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主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以奕訢、曾国藩等人为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镇压革命;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抵抗外国侵略;早期维新派以王韬、郑观应等人为代表,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故前两者学习西方是“中体西用”,后两者主张全方位学习西方。

          目的不同:前两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后两者是挽救民族危亡。

  19、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比较

          相同点

          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外国侵略势力延伸到内地;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教方面。洋务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实行征兵制,办京师大学堂。

          结果:失败。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顽固派发动政变,百日维新结束。

          作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思想和科技的传播,对中国社会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不同点

          倡导者代表的阶级属性:前者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后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

          目的:前者是巩固清朝统治、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者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性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内容侧重点:前者只学技术、不革新政治;后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影响: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洋务运动。

  20、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对中国侵略的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了列强侵华的目的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

②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扩大资本输出,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是以镇压义和团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列强进行资本输出导致中国领土被瓜分的必然反映。

列强的侵华呈逐步升级的趋势

①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也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趋势。

        ②从战争的规模来看,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地区越来越广。

21、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是近代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运动;②都以宗教作为发动、宣传、组织运动的主要手段;③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④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从运动的进程看,太平天国运动有统一的领导,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而这一切,义和团运动则没有。②从斗争的主要对象看,太平天国运动指向国内封建主义——清王朝,而义和团运动则指向帝国主义。③从清政府的态度看,对太平天国自始至终坚持“剿”;对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则经历了“剿”→“抚”→“剿”的过程变化。④从对西方的态度看,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列强侵略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资政新篇》即是证明;而义和团则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

 22、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相同点:①背景相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目的相同:救亡图存斗争。③对清朝态度相同:采取合作,报有幻想。④结果相同:被反动势力镇压而失败。

        不同点:①方式手段不同:维新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目标。义和团运动则通过灭洋的武装斗争来实现目标。②阶级属性不同:前者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后者代表广大农民阶级的利益。③组织形式不同:前者创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制定了明确的纲领,并成立了推动变法的政治团体;后者与宗教迷信结合在一起,没有纲领,只提出一个口号,也无同一的组织。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①19世纪晚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运动和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是并行于中国大地的两大社会政治运动。两大政治运动兴起的共同原因是民族矛盾的尖锐。

②从区域特征看:戊戌变法运动兴起于南方,上海等地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中心,主要原因在于南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发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壮大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传播广泛;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主要在华北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山东遭到帝国主义侵略严重,民族矛盾特别突出。从经济上看,北方相对落后,自然经济根深蒂固,斗争的主力是农民,主要通过秘密结社和宗教方式,受经济因素影响,北方小农意识和宗教迷信的盛行。

③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虽然同时并行,但各自为战,没有有机地结合为一场共同的革命浪潮。主要原因: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害怕人民革命,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二是农民的落后性,盲目性,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1901——1919

  阶段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主要表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日益深化,中国社会更加沉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的主流,并且开始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具体有以下三条线索:

政治上:一方面列强继续加紧侵华,在直接出兵中国,制造边疆危机的同时,集中力量镇压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运动,侵华方式以“以华治华”为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的矛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代替维新改良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时代的潮流,为中国民主革命实现由旧到新的转变,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思想上: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又使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和曙光。

        单元概要

     这一时期两大社会矛盾趋向合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发展资本主义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革命的主流,而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辛亥革命则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社会思潮。

         【问题突破】

1、 对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认识。

⑴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从人员组成上看,革命党人占主要地位,控制着政权。从颁布的法令和措施上看,体现了促进民主政治,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的教育、改造旧的社会习俗的热情,对动员人员起来彻底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

⑵南京临时政府的根本弱点是:缺乏反对帝国主义的勇气,并对其始终报有幻想;二是没有采取比较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措施,特别是对封建统治的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触动,因此缺乏群众基础。这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⑶《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体现了民主主义的精神。应注意:《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的实质意义在于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用“主权在民”代替了“君权神授”。当然这并不等于人民当家作主;革命派企图通过《临时约法》来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维护共和政体,所以,规定了责任内阁制。但这只是空想。

2、三民主义为什么不能救中国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革命纲领,其革命性质毋庸置疑,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民族主义把斗争矛头指向满洲贵族,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容易使人们仇恨集中在满洲贵族统治者的身上,而忽略了两个敌人,一个是封建主义,一个是真正的民族敌人,即帝国主义。革命派认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因为中国的极弱,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强大起来,帝国主义就会和中国平等相待,并可能赞助中国革命,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义在华既得利益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

其次,它主张民权主义,却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并且不把地主阶级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为他们提供了投机革命、破坏革命的机会。

其三,它主张民生主义,却又不敢发动农民,通过自上而下的土地革命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而是实行平均地权的改良办法,并不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这样就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近代中国,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赶走外国侵略者,不废除不平等条约就不可能使中国强大起来。三民主义指导下的革命由于不可能完成以上任务,也就不可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不能救中国。

3、辛亥革命“成”与“败”的认识

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

说它是成功的,是就其历史功绩而言,主要现在:①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不是结束了封建主义),这是其最主要的贡献。②它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的进步。③它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④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⑤它推动了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是就其缺陷和不足而言,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4、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物资基础。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革命的经济侵略,在辛亥革命和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政治上:民主政体的确立

1901年后,清政府实行新政,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巨大变革就是实行“预备立宪”,到1910年成立内阁,以君主立宪制之名,行君主专制之实。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组成,清帝宣布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君主专制制度废除,民主共和制度建立起来。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上:民主共和成为主流。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辛亥革命以后,为了反对袁世凯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5、维新派、保皇派、立宪派和革命派

它们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大区别,这种联系和区别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维新派是在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主要通过改良的手段,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权,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它产生的背景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壮大。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

保皇派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由流亡国外的维新派演化而来的一个资产阶级政治派别,和维新派一脉相承,但以保救光绪,反对慈禧和抵制革命为宗旨。主要代表人物仍为康有为、梁启超。

立宪派是20世纪初,伴随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部分成员由保皇派转化而来,呼吁清政府尽快实行君主立宪制,以阻止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立宪派虽然反对革命,但同样也反对清王朝的君主专制,其基本政治主张仍然是实行君主立宪,主要代表人物是张謇。

革命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和要求。主要代表人物是孙中山。

维新派、保皇派和立宪派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政治上主张实行共和制。但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方面,四派的立场是一致的。

  6、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从其组织形式、人员成分、政治纲领和章程看:

⑴同盟会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个革命团体的联合为基础,范围广,具有全国性。

⑵建立了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的组织系统,推举了公认的革命领袖,具有统一性。

⑶是革命团体的联合,有比较明确的政治纲领,以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奋斗目标,具有革命性。

因此说它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平均地权和《天朝田亩制度》

      ⑴洪秀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实行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制度,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政策,主张核定全国地价,逐步收买地主土地,最终实现土地国有。

      ⑵实质: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土地政策,而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8、辛亥革命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近代一场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⑴辛亥革命有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1905年成立同盟会,制定了章程,建立了领导机构,创办《民报》为机关报刊物,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⑵辛亥革命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⑶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进行反封建斗争,革命派通过与保皇派论战,传播了革命思想,把众多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吸引到革命派一边。革命派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激发了人们的革命情绪,推动了各地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⑷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中国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最高水平。

9、辛亥革命和中国现代化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实现国家近代化的前提。辛亥革命在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背景下,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在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的结束,迈出了中国从专制统治向民主政治转化的重要一步,经济上,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发展壮大,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的近代化。

10、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比较

       相同点:①阶级属性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②主张有相同的一面,即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③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社会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产生的。④都有进步性。⑤都脱离群众,在反帝反封建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不同点:①方式上,维新派主张改良,革命派主张革命。②认识上,维新派对清王朝保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封建和反清的主张,局限性更加明显;而革命派则提出了“驱除鞑虏”的口号,把矛头直指清政府。③作用和影响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实际影响更大,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1、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①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②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③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④实践结果;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严重。⑤失败原因:客观原因是反动势力的破坏,主观原因是本阶级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⑥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运动,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不同点:①代表阶层:戊戌变法代表的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辛亥革命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②变革的手段和目的:戊戌变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体;辛亥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辛亥革命主张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⑤实际影响:戊戌变法的法令基本被废除,其主要影响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2、北洋军阀的问题分析

      建立:北洋军阀是清末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地主大买办的反革命武装政治集团。1895年清政府任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李鸿章节制。李鸿章死后,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所建的军队称为“北洋军”。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后,在北京建立起北洋军阀政府,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这是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⑵统治:鼎盛阶段(1912—1916),这是袁世凯统治下实力最为强大的时期。对外卖国,签订“二十一条”;对内搞复辟,破坏共和。分裂割据阶段(1916—1926),帝国主义分而治之,中国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国政局动荡,社会空前黑暗,军阀内部分化加剧。衰亡阶段(1926—1928),由于北伐战争的进行,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被消灭,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到1928年北伐,奉系控制的北京政府被推翻,最终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在全国统治的正式结束。

      ⑶性质: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代的特征,大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⑷特点:①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②军阀们各有一只为自己争权夺利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③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立。④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⑸影响:①社会动荡不安。袁世凯死后,中国军阀混战连续不断,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②经济遭到破坏。军阀的勒索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中国农村生产萎缩,民族资本主义凋敝,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③政局混乱不堪。在军阀割据时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处于极度混乱的局面。④传统道德解体。军阀割据造成的国家分裂和社会混乱,客观上为先进思想的传播与革命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西方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民革命和工农武装斗争的开展,在军阀割据时代汇聚成巨大的洪流。

13、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围绕这一焦点出现了哪些重大斗争?斗争的实质如何?斗争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焦点: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斗争:①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刺杀宋教仁,孙中山、黄兴领导了二次革命。③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广大人民和革命党的坚决反对,进行了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④张勋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张勋复辟失败。⑤段祺瑞重掌北京政府实权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领导了护法运动,但由于西南军阀的破坏而失败。

      实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说明:①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均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结局说明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发展短暂。帝国主义战争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机会,但大战的结束也就结束了这个短暂的春天,其发展兴旺只是昙花一现。

      发展不平衡 主要是轻工业的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因为一方面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周转灵活,能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国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重工业。

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四、民主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1919——1927

阶段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主要表现:

政治领域:①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②1921年7月,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并于1922年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③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形成了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④由于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遇到了重大挫折,即中共犯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随着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经济领域: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进程被打断,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思想领域: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并同新三民主义并存指导中国革命。

军事领域: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展开混战,自1920年以来,先后爆发了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等,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祸波及全国。②1927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先后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外交领域:①中共和国民党先后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一战结束后,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以军阀混战的局面表现出来,使中华民族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从最低纲领和新三民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②1927年,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英租界。③国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单元概要

本单元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民大革命运动等内容。

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运动,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其突出特点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进行。

【问题突破】

1、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分期、性质、意义和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直接目的是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逆流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它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白话文为主要形式,对封建伦理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所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对五四运动的爆发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同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的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前期新文化运动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它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差。同时,这场运动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缺乏群众基础。这是由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方法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阵营发生了分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前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特点和评价

新文化运动的前期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激进的民主主义,它有三个突出特点。

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历史传统持全面批判的态度。

主张以文化作为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认为政治革命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民主化问题。

主张引进西方文化精神来改造中国民众的精神状态。激进民主主义思想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进化论等作为理论工具和政治动力。

评价:其进步意义在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击破了封建复辟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扑,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它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继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但激进民主主义又是一种不稳定的政治情绪,这导致其在五四运动后,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必然分流。

3、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其根本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但其主张各有侧重:维新变法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亡;辛亥革命则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二者都没能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则主要侧重于思想领域,强调人的个性解放,用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中国的封建正统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来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成为无产阶级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4、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区别及关系

区别:①前者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后者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前者的目的冲破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后者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无理行径和封建军阀的卖国行为。③前者提倡民主和科学,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和否定;后者则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同时,注重反对帝国主义。④前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但它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没有给中国人民指明出路;后者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成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系: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①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在批判封建腐朽思想的同时,又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的主流。②一大批先进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③一大批知识分子走上了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同工农运动相结合的优点。

5、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世界范围看,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已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从革命的领导和前途来看,自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革命其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然而这种革命已经不是旧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为目的,这种革命又恰恰是为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扫清道路。

从五四运动的作用来看,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纵观以上三个方面的条件,都是以往历史事件所不具备的因素,因此,五四运动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两者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加深的社会条件下,为使国家和民族从受奴役的地位摆脱出来而发起的爱国运动;两者都面临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将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扶植的代理人。

不同点: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由于两者所处的时代不同,辛亥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五四运动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辛亥革命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

从革命领导阶级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五四运动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脏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卖国。

从发动群众的深度和广度来看,辛亥革命由于缺乏彻底的革命纲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动了人民群众和依靠群众的力量,但由于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而五四运动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从革命的结果与前途看,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告终;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功能的篇章,后来在中共领导下,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革命对象不同:前者是清王朝,后者为北洋军阀。

7、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历史必然性

⑴辛亥革命及革命后资产阶级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斗争的屡屡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进入了死胡同。

⑵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增强,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⑶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⑷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转为学习俄国,走俄国人的道路,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8、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同盟会的不同之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大政党,但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思想基础不同:同盟会是以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不同:同盟会是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为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阶级基础。

性质不同: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不同: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纲领不同:同盟会的纲领是三民主义;共产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与三民主义不同,最低纲领与三民主义有相同之处,即建立民主共和国。斗争对象上,三民主义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满清统治;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明确的提出了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军阀。

9、正确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为宣传民主与科学,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康有为的调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是导致运动失败的根由;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是不妥的,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某些合理内涵,对后世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10、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特点

各有侧重:①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院、定宪法、开国会,走君主立宪道路。②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国方案。③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

各自的实践方式和结果:①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君主立宪问题在变法诏令中并未涉及,且由于不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后失败。②革命派通过了暴力斗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的方案也未真正实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③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人民追求民主与科学,并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1、如何理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中共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新的道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

1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

首先,当时国共合作有其必要性:①是时代的需要:20世纪20年代初国共合作方针确定前,国际上,欧美列强在一战后有加紧对中国掠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重新被帝国主义列强联合控制。在国内列强操纵军阀割据混战的现象愈演愈烈,发起一场反帝反封建、改变现状的大革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是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从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事实中认识到:中国当时的反动势力非常强大,仅靠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的力量,要实现“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望是不不现实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革命的统一战线。

其次,国共合作方针的实行又是有可能的:①国民党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且在南方有一块革命根据地,有几万人的军队。尤其,反帝反封建本身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因此,与之联合共同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完全可能的。②在共产国际的促进下,中共三大确立了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③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屡经挫折,希望通过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以推进国民革命的发展。

13、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因和作用

原因:①国民党实力强大,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是现实的,可接受的。②两党的阶级属性、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③这种方式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更有效的影响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实现改组;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以合法身份组织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斗争。④共产国际的指示。

作用:对国共两党的发展,对于中国革命的前进,都是有利的。①中共有可能更有力地影响国民党的政策,推动国民党的革新,推动在它影响下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群众投入革命。②这样做有利于通过国民党的组织去发动工农运动,从而使国民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新的生命。③有利于共产党从比较狭隘的圈子里走出来,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14、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民族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在当时国际形势来看,反帝即是“联俄”;旧民主主义主要是反对满清统治,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民权主义:新的民权主义主张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和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旧的民权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新的民权主义已经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这也就体现了“联共”政策。

民生主义:新的民生主义有了“节制资本”的内容,还提出节制资本的办法,“节制资本”规定,凡有独占性质的大企业、大银行归国家经营,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的紧密结合。

15、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⑴同时并存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中国同时存在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其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国情和国共两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它包括: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使中国民主革命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革命的主要动力。②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孙中山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继续肩负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③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共成立,事实上为中国人民选择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④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再加上共产国际的支持,国共合作,领导中国革命。

⑵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原因。虽然,两个主义并存,但新三民主义此时占主导地位,其原因有:①新三民主义不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个阶层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和旗帜。②中共处于幼年时期,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小。③国民党的力量和影响比共产党大。

16、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

⑴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二大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共成立后,把工作重点放在了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上,领导组织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⑵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积极推动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领导了革命大革命。

⑶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和中国共产党的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此次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以及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此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

17、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中的领导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国民大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组织下兴起和发展的这种领导作用是通过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

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顺应历史发展进程,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通过统一战线的政治领导,指引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组织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通过统一战线,中共领导并组织开展了工农运动,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军事上:中共推动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建立了革命武装,并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群众运动方面:中共通过领导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以及农民运动,配合支持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的租界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进行,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中共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发挥得很不充分和很不完全。

18、理解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国民革命生涯中三次重要转变:①1894年孙中山满怀报国之志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这件事使他认识到用和平方法改造中国已无可能,转而走上革命道路。②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大都遭到失败,特别是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③在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接受了苏联和中共的帮助,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一定运动的新局面,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一生的主要贡献:①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对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展开了一系列不妥协的斗争。③晚年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毅然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孙中山的伟大斗争精神:①孙中山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权自由、民族幸福,不知疲倦的奋斗了一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其一生不断进取的写照。②一生追求真理,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善于从实践中学习,从失败中学习,从不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我们要学习这种与时俱进的可贵精神。③孙中山先生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为民族为革命贡献了毕生精力。

19、广东革命政府两次东征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①国共合作是两次东征胜利的前提。②黄埔军校学生军的英勇善战和人民群众的同心协力,是两次东征胜利的保障。③两次东征是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支持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因此,战争的正义性是两次东征胜利的根源。④工人和农民的大力支持,是两次东征胜利的基础。

影响:①有利于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②消灭了广东的军阀陈炯明,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③锻炼了军队,为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

20、北伐战争的条件

北伐的必要性:其一、“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样,控制着大半个中国的直、奉、皖军阀成为国民革命的首要目标。其二、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直系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达成“谅解”,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并开始向革命势力进攻,革命处于危机关头,歼灭封建军阀的任务迫在眉睫。

北伐的可能性: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为北伐准备了政治条件;二、两次东征的胜利,两广的统一,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为北伐解除了后顾之忧;三、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并实行政治工作制度,为北伐准备了军事条件;四、国民会议运动的发展,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农民运动的发展,冯玉祥国民军的遥相呼应,为北伐准备了群众条件。

21、北伐战争主要战果及胜利进军的原因

主要战果:①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②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占领了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等大城市,威震全国。③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④工人运动空前高涨;农村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⑤汉口、九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

胜利原因:①国共合作和各革命阶级力量的空前团结。②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的有力支援。③北伐作战的目标明确和方针正确。④国民革命军中政治工作,广大北伐官兵,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英勇作战。⑤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和分化。⑥战争的正义性。

22、如何理解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从1924年到1927年。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地主利益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北洋军阀,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革命有四个特点

⑴四个革命阶级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全力进行革命。

⑵中共直接领导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此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没有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

⑶有正规的新式的革命军队,并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北伐战争,这是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所无法比拟的。

⑷大革命取得了空前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大革命因帝国主义的破坏,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共产党的年轻幼稚而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失败了。

231927年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相同点:革命性质: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的,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失败的客观原因: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不同点:①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②领导阶级: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在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国民党领导下进行的。③革命成果: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④群众基础:辛亥革命主要依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革命运动则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工农群众大力支持。⑤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⑥革命武装:辛亥革命没有自己的军队;国民革命运动有自己的军队国民革命军。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同通;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坚持武装斗争。

24、五四运动前后反对封建军阀统治斗争的比较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以五四运动为界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五四以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五四以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两个时期,带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⑴从斗争的阶级力量上看:五四以前的革命斗争力量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缺乏群众基础;五四运动后斗争力量扩大,参加斗争的阶层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⑵从斗争的目标上看:五四运动以前的斗争,主要是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追求的是形式上的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把推翻军阀统治作为斗争目标,尤其没有把反军阀统治与反帝斗争结合起来。后一时期的斗争明显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北洋军阀政府,指向了帝国主义,大革命时期,“打倒军阀,除列强”的口号鲜明地提了出来,反封建与反帝斗争结合起来。

⑶从斗争的结果上看:五四以前,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建立革命武装,依靠一派军阀打倒另一派军阀,终至失败;大革命时期,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创建了国民革命军,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5、一战前后中国社会的主要政治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继续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但大都以失败告终,再次证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救中国。

实业救国思想:一战期间,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一批有识之士,受爱国心和利润的驱使,大力倡导发展实业,积极投资新式工业,号召实业救国,虽然极大地推动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不能以次来拯救国家。

民主科学思想:一战前后,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反对袁世凯的尊孔复古,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思想: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首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高举社会主义大旗,极力倡导在中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它从思想上召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并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三民主义思想: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并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融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的旗帜,在此指引下,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五、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

         (1927年7月—1936年12月)

阶段特征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主要表现:

政治领域:①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加强专制统治,形成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②中共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并从幼稚走向成熟。③日本加紧侵华,民族矛盾上升,国共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经济领域:①国民政府进行经济改革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②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③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经济建设成就较大。

军事领域:①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围剿”,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进行战略转移。②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国民党爱国官兵等抗击日本侵华,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

国际关系领域:①国民政府实行反苏亲帝的外交政策,同时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恢复了一些长期丧失的主权,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②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中共倡导并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国民政府对让步侵华先后实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④华北事变后,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标志,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破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单元概要

本单元包括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日本侵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由对峙走向合作。

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局势由内战走向抗日。

中共在探索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从幼年走向成熟。

〖理解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峙〗

表现

①     对峙  国民党:国民政府(南京)——形式上统一中国

状态  共产党:红色政权(瑞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     斗争形式:“围剿”←→反“围剿”?围追堵截←→长征

理解

①     国共双方各自拥有相当的武装力量和实际控制区;

②     虽经不断斗争各有胜负,但彼此并不能消灭对方;

③     国共双方代表中国两大政治势力,不仅指两个政权;

④     对峙状态历经十年,此后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而共赴国难,联合抗日。

问题突破

1、“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辟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总结其斗争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

内容:①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②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进行土地革命,能充分发动广大农民,为革命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③根据地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和立足点,如果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也就失去了根基。

意义:①“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在城市暴动遭到失败后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丰硕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里程碑。②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为中国革命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遵义会议的意义

⑴这次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共中央的统治。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中起了重大作用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特殊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领导机构)核心人物,表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中心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中国革命开始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步步走向胜利。

⑵这次会议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脱离共产国际的指导,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重大问题,尤其成功的是确立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军事斗争路线,从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完全服从共产国际的批示中解放出来,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严重分歧和矛盾,表明中国共产党日趋成熟。

⑶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走出自身的困境,它挽救了红军,长征的胜利还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新的政策,为全力以赴地抗日救国提供了可能。因而它也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生死存亡的转折点。

3、土地革命时期的“左”倾错误及危害

⑴产生的内外因素:①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对中国社会阶级力量、斗争性质、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一些错误。②照搬外国的革命经验,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③国际上,共产国际上层对法西斯的疯狂发展,错误地制定了抢在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之前夺取革命胜利的“左”倾政策和策略,其代表支持王明夺取政权。

⑵“左”倾错误的表现:①1927年,八七会议存在“左”的倾向,中国共产党斗争重心在于夺取大中城市。②王明“左”倾错误的表现和影响。在革命道路上:坚持城市中心论,强令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普遍举行罢工、罢课、游行示威,甚至武装暴动。结果,党在白区的秘密组织绝大部分暴露,遭到严重性的破坏,临时党中央只好迁到中央苏区,危害进一步扩大。组织上:对待持不同政见者实行“残酷打击,无情迫害”的政策,迫害一大批干部和红军战士。军事上:否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路线,剥夺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在进攻中,犯了冒险主义错误;防御中犯了保守主义错误;退却中犯了逃跑主义错误,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及红军长征初期的失利。在处理国共两党关系问题上,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如处理福建事变所采取的政策。

⑶“左”倾错误的清算:①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②延安整风:在思想上清算了左倾主义错误的影响。

4、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及迅速成熟的原因分析

走向成熟:①1922年中共二大,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③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领导,这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

迅速成熟的原因:①中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②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③中国共产党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会议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会议应包括“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其中,“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对中国共产党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具有重要影响;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推动国共两党从对抗走向合作的一个里程碑。这三次会议对党的发展、中国革命的影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6、中国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异同点

不同点:①从革命发展过程看,十月革命是积聚力量、准备条件,以武装夺取政权,基本上是采取和平的、合法的斗争。而中国革命则一开始就把成立武装、建立政权和争取群众结合起来,通过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逐步发展群众力量,扩大革命政权。②从武装斗争的地位来看,十月革命直到最后夺取政权时期,才以武装起义的形形式进行了较短的战争,整个革命的胜利“取决于这两三天的斗争。”中国革命则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从游击战发展到正规战,进行了几十年的革命战争。可见,中国革命中武装斗争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③从夺取政权的形式看,十月革命是以总暴动的形式首先占领中心城市,然后很快波及农村。中国革命则是从农村小块政权搞起,逐步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革命政权,形成一国之内两个政权的长期对立,直到最后夺取中心城市。④从取得胜利的时间看,十月革命相对的来说是迅速而容易的,但中国革命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

相同点:①都发生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都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②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方式。③都有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④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俄国有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则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7、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的区别

工农武装割据与军阀割据虽然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都是武装割据,却有很大的不同。

形成的背景不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各派和地方实力派失去了凝聚核心,由此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发动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社会根源不同:军阀割据形成的社会根源,一是分散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一是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的结果。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社会根源,一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落后分散的农业经济为红色政权的生存提供了可能;二是军阀割据和连年混战,给革命力量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三是革命力量弱小,敌人力量非常强大,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在农村的统治薄弱。

出现的范围不同:军阀割据遍及整个中国,主要以城市为统治中心。工农武装割据集中在中国南部的广大山区,主要在农村发展。

政权性质不同:军阀割据是对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建立起来的反动武装集团,军阀既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又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代表了工农大众的根本利益。

影响和前途不同: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工农武装割据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解放,在经济上得到翻身,使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8、近代中国人民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

走西方人的路: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以“戊戌政变”为标志失败了,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通过改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法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建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并随着护法运动的失败而失败,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走俄国人的路:1918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俄国的“城市中心论”夺取政权,为此,在中共“一大”上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在城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走向低潮;1927年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试图先在城市夺取革命的胜利,结果失败了。这些史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在中国行不通。

走自己的路:1927年党发动的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并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从此,中国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9、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及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

影响:①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阶段。②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格局,加深了美英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中日矛盾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中国人民局部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中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①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亡。②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并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去组织抗日斗争。③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给日军以沉重打击。④英美推行绥靖政策。⑤国际联盟不采取强制措施,反而主张把东北三省变为帝国主义列强共管。

10、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①范围广,波及东北、华北、福建等地,东北是抗日民主运动最早兴起的地区;华北抗日民主运动从1933年到1935年逐步达到高潮,其他地区也积极响应。②群众运动十分广泛:东北军民自发组织的抗日义勇军;中共发表宣言,组织东北抗日武装;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冲破蒋介石反动政策的束缚和阻饶,积极投身抗日民主运动;许多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也参加进来。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影响: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的阴谋和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使国共两党调整政策,有利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了准备。

11、中国共产党为何要争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后面临的复杂局面:①日本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②国民党亲日派头子何应钦力主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于死地,以便取而代之。③国民党亲美英派宋美龄、宋子文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④英美也担心蒋介石被杀,亲日派掌权会损害其在华利益,主张在维护蒋的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同共产党采取某种方式的合作。⑤中间阶层的大多数人赞成抗日,但是担心事变会引起更大的内战,几乎一致要求恢复蒋介石的自由。⑥广大西北人民痛恨蒋的祸国殃民政策,强烈要求杀蒋。⑦面对复杂的形势,张、杨骑虎难下,急切盼望中共协调解决事变危机。

中共从大局出发,力争事变和平解决:①中共分析了复杂的形势,认为存在两个前途,一是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推迟全国抗战的发动;一是结束内战,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②中共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确定了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平解决,反对新的内战,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积极援助张、杨。③中共派代表团去西安与蒋介石谈判,并在东北军、西北军和西北人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努力,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12、中国共产党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政策的历史转变及评价

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对外妥协退让,对内镇压人民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则主张以民族战争把日本驱逐出中国,蒋介石在1933年两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镇压爱国民主运动。所以,当时把蒋介石和日本帝国主义当作主要敌人。

⑵随着日本侵略加剧和民族危机加深,国内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主运动日益高涨,掀起了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感召下,国民党内部日益分化。中国共产党中央认为在当时情况下,国民党有参加抗日的可能,而阶级矛盾必然服从民族矛盾,所以,改“抗日反蒋”为“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爆发和解决,证明了党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⑶评价: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对蒋政策,目的是进行全民族抗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正确立场。它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中国革命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表明中共在实践上已经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表明中共的工作重心转移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

中共的最高决策由错误转移到正确。1927年8月的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正确方针。1935年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中共中央和红军由南方转移到北方。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表明“转移”开始,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表明“转移”完成。

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抗日。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倡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表明“转移”开始。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表明转移初步完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表明“转移”正式完成。

14、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两次扭转危机的历史性转变及启示。

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经历的两次历史性转变是:其一,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其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

第一次历史性转变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面队失败,先进的共产党人奋起抗争,通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拉开了转变的序幕。随后,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及其他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到1930年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军队发展到10万人,从而标志着第一次历史性转变的完成。

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开始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进行战略转移。到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变,中国革命开始在正确路线的指导下转危为安。红军长征后,战胜了张国涛的右倾分裂主义,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共还制定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开赴抗日战场,建立了一系列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壮大,从而胜利完成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两次历史性转变表明:

⑴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那种脱离实际,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者只凭主观热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⑵虽然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由于左倾错误而导致革命受到严重挫折,但党能依靠自身力量来克服各种错误,特别是在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准确把握形势,提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⑶这两次历史性转变还说明,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将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列主义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7、7——1945、9)

【阶段特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表现

政治领域:①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二次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②国民政府坚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的独裁统治,并制造反共高潮,对此,中共坚决予以回击,维护和扩大了统一战线。

经济领域: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挫。②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③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并开展以大生产运动为核心的经济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军事领域:①战争经过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在防御阶段形成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最终,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②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方面:①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争。②中国与美、英、苏等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③收回治外法权。④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⑤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单元概要】

本单元是指1937—1945年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涉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活动,中华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的关系,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等内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及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历经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中华民族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问题突破】

1、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但是国内的阶级矛盾仍然存在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它具有许多重要的特点。

⑴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这种广泛性决定了统一战线的复杂性,而复杂性集中表现为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路线及两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⑵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个军队的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突出的特点。

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⑷处于一个既有利又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同情和支持,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有利条件。但英美等国在较长时间内的对日妥协政策,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集团对日妥协的倾向,这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又是不利的。

2、 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点

斗争目标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的目标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参加统一战线的力量不同:第一次是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第二次包括除汉奸、卖国贼外的国内个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及海外华侨,更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两党的历史地位不同: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只有小块根据地和不十分巩固的政权及少量军队,共产党既无政权又没有军队,两党共同为国民革命胜利而奋斗;第二次合时,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限制和反限制斗争,一直没有停止。

组织形式不同:第一次合作时,新三民主义是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且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第二次合作时,没有共同纲领,采取了党外合作的形式。

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虽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反对中国革命,反对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由于英美同日本矛盾日益尖锐,也支持中国全面抗战,支持国共合作。

3、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重要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相互联系: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携手合作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标都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可以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不会使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仍保持着互为支持的战略配合关系。可以说,在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于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总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日战争。

相互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而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②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和指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③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区域划分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是在日军占领区内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④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作战,打的是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伏击战,打的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⑤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后者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4、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华方针调整的主要原因

主观方面:①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使其原有的方针无法贯彻,这是其调整的基础。②日本自身弱点的暴露:国小、兵少,物力、财力严重不足,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随着战争发展,军费激增,补给困难;国内反战情绪增长,矛盾日趋尖锐。

客观原因: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开辟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歼灭了大量日伪军,严重的威胁着日军的后方,且坚持抗战,毫不妥协。②国民政府仍保有西南、西北广大地区,拥有充沛的兵力和日军对抗;但国民党对日进行过妥协活动,又指挥落后,军队战斗力低下。③外交上的孤立:苏联继续援华作战,英法美等国由于不满日本对华扩大侵略,对中国的抗战表示了一定的支持。

5、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政治特度两面性的原因及后果

表现: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蒋介石集团的政治特度表现出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

原因:从外因方面看,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使国民党的抗战决心发生动摇,反共的倾向日益增长,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国民党又不能放弃抗日政策。  从内因方面来看,国民党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但由于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发展壮大,在敌后战场上抵御了半数以上的年时侵华日军,从而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国民党不能放弃统一战线。

后果: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中间派、民主人士进一步认清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而日益倾向中国共产党;同时也引起国际社会对蒋介石的不满,使国民党政府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③使国民党军队丧失了抗战初期的锐气,导致了后来正面战场大溃败的局面。④国民党的政治更加黑暗,经济掠夺更加残酷,埋下了国民党丧失民心,最终被人民唾弃的伏笔。

6、中共在处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和处理“皖南事变”在策略上有何不同?分析其原因。

⑴处理中山舰事件等的策略和结果:“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中共中央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同意共产党员推出第一军;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后,陈独秀等人及共产国际继续表示退让。结果不仅削弱了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而且还打击了国民党左派,为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制造反革命政变准备了条件,导致了统一战线的破裂。

⑵“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采取坚决回击的方针,重建新四军军部,在国统区发动抗议运动,团结了爱国民主人士和中间力量,维护了统一战线和抗战局面。

⑶原因:大革命时期,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指导中国革命的成熟理论,实践经验不足,因此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之后,经过了十多年的斗争锻炼,中共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逐步形成了一套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因此能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

7、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根据地的异同点、结局及启示。

⑴不同点:指导思想:前者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后者是全面抗战路线。斗争对象:前者是国民党反动派;后者是日本侵略军、顽固派、伪军等。分布地域:前者主要在江南地区;后者主要在华北地区。

⑵相同点:战略构想:都是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试图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发动群众:都着眼于到农村发动和依靠群众,壮大革命力量。根据地建设:都是通过发展生产,政权建设等方式巩固和建设根据地。

⑶最终结局: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据地大部分丧失,红军被迫长征。抗战胜利前夕,抗日根据地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和几乎全部伪军,根据地得到发展。

启示:两种不同结局表明只有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方针和思想路线,才能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已经更加成熟、更具有革命斗争的经验。

8、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政治路线上看:抗日根据地是中共直接领导中国军民实行坚决抗战的基地。它是长期抗战中逐步实现彻底胜利的基地。它是抵制妥协投降活动、维持全国抗战局面的有利因素。

从军事战略上看:抗日根据地的存在,打乱了敌人作战的前线和后方的划分,形成了敌我双方、军事形态的多层次的、复杂的包围与反包围,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同这种政治形态是分不开的。

从战争进程看:抗日根据地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不可缺少的力量。这个力量对中国人民的胜利来说,则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没有这个力量,抗战胜利的果实也不会落在人民手中。

9、中国的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贡献

⑴粉碎了日本“北进”的企图,使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利于苏联集中力量抗击并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侵略。

⑵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南进”的力量,不仅在战略上支援和配合了美、英盟军的作战,而且中国远征军入缅与盟军协同作战,减轻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

⑶中国战场是亚太盟军的重要后方基地。1942年后,中国先后开放了几十个机场供盟军实用,有效地打击了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并加强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此外,中国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

⑷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扩大,特别是抗战开始阶段的浴血奋战,使英美认识到中国战场的巨大作用,促使他们在积极开展援华作战的同时,对日态度越来越强。

10、中国共产党在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策略上的异同及原因。

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赴西安调停。因中日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故须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制止亲日派借机扩大内战。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团结、合作抗日。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重建新四军军部。因为只有“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只有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才能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结果,打退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继续坚持抗日斗争。

⑵西安事变采取和平解决方针的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迫切任务。②日本不断扩大侵略,损害了英美和蒋介石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联共抗日的可能。③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本意也是逼蒋抗日。④西安事变发生后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力图置蒋于死地,夺取统治权,扩大内战,有利于日本侵略。综上所述,西安事变有和平解决的可能,和平解决有利于团结抗日,反之,则有利于日本侵略中国。

⑶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采取坚决回击的方针,原因是:①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受日本诱降,国民党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②国际上,法西斯严重威胁英美利益,英美苏都不希望国共合作破裂,削弱中国的抗日力量,都向蒋介石施加压力。③国内,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国民党的倒行逆施面对强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击,可以打退国民党的反动气焰,又有利于维护国共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

相似之处:战争爆发时两国的基本形势均是敌强我弱,日本都采取了先制造事端后发动突然袭击的方式,侵略手段极其残忍,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灾难等。

但结局完全不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全面胜利。

从领导因素来看: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妥协求和,缺乏战争准备,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从民众因素来看:清政府极力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战争中不动员民众,还阻饶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从战略战术上看: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对应的方针,以致坐视良机,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并且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进行持久抗战,最后取得抗战胜利。

从国际因素来看: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华活动采取默许的态度,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苏、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和援助。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异同

相同:①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是为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二次是为解决中日民族矛盾。②两次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并促成的,也是在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③共产国际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④都对中国革命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

背景不同:前者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全国人民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后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灭亡中国为目的发动了对中国侵略战争。

范围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除各革命阶级外,它还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美英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而革命统一战线是四个革命阶级的革命联盟。

组织形式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没有为国共两党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统一的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有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中国国民党。

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双方各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革命统一战线的军队和政权基本上都由国民党掌握。

内部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存在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结果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共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抗战全面胜利;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

任务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的统一。

13、中国近代出现的四类政权

近代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之中,各种政治力量主导社会走向,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各种政权,主要有:

⑴作为外国统治中国工具的中央政权:①清政府。②北洋军阀政府(北京政府)。③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党政权)。这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性的产物和重要表现。

⑵各革命阶级建立的进步政权:①民族资产阶级政权:1912年1月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1925年7月建立的广州国民政府,1927年1月迁至武汉;1933年11月,李济深等人在福建建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②中共建立的政权:1931年,中共领导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抗战时期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等。③农民阶级建立的农民革命政权:太平天国等。这些政权代表了近代社会进步、民主的发展方向。

⑶外国傀儡政权:①1857年柏贵任广东巡抚的政权,受制于英法联军的联军委员会是最早的傀儡政权。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的“满洲国”。③1940 年汪精卫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最典型的傀儡政权。

⑷外国殖民统治机构: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联军委员会(广州);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现的都统衙门(天津)。这是局部范围内殖民地化的表现。

14、为什么说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从背景上看:“七大”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胜利的前夕召开,肩负着从民族革命向国内民主革命转变的历史任务。

从政治上看:经过抗日战争的锻炼,中共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更为壮大,发挥的作用和政治影响更大。中共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斗争形势的发展提出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了中国人民当前的基本要求,对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组织上看:“七大”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遵义会议以来形式的领导集体更加团结,更加巩固。

从思想上看:会议召开之前,通过延安整风,全党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七大”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不仅使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核心的地位更加巩固,也使全党有了思想上、工作上取得一致的理论基础,为完成党的任务提供了思想保证。

从意义上看:“七大”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斗争目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总之,这次会议为夺取新的更大胜利奠定了基础,是一个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会议,所以说它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

15、抗日战争的特点

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⑵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⑶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只显著特点之一。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而敌后战场则始终如一。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彻始终。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差距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

⑷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的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⑸以弱抗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⑹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最先开始、最晚结束的战场。

1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它是中国民族革命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全民族抗战:它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凝聚力。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

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体现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胜利的有力配合。

17、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使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不足。

中国如果放弃抗战,日军将腾出兵力与德国法西斯配合夹击苏联,世界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将发生急剧变化。没有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国战场的始终坚持全民族抗战,尤其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主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七、人民解放战争

(1945年8月——1949年10月)

【阶段特征】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主要表现

政治领域: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政治斗争为主发展到军事斗争为主,其结果是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经济领域:①由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战争的消耗,国统区工业体系趣于瓦解,经济陷于崩溃。②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人民经济生活有所改善。③两大经济成分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军事领域:①过渡时期,解放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进攻。②内战时期先后经过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成功进行了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作战、追歼残敌等重大军事行动,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外交领域:①美国扶蒋反共,国民党大肆出卖国家利益。②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③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单元概要】

本单元包括1945年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主要内容是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此时期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力量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主要表现为人民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历史,又是帝国主义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胜利。

【问题突破】

1、全面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早在中共二大上就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就必须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吃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面临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的抉择。

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虽进行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方面真内战、假和谈;共产党方面报着十分的诚意进行和谈,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大气候下,支持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府消灭本国共产党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2、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政治问题的核心是什么?围绕这一问题,当时国内三种政治势力的主张有何区别?原因在何?导致了哪些斗争?为什么当时没有爆发全面内战?

核心:和平建国与民主政治问题。

主张:①中共主张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反对内战独裁。这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要求。②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的方针,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和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③民主党派主张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走中间路线,它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斗争:①政治斗争,如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等。②军事斗争,如中共站在自卫立场上坚决回,国内斗争以政治斗争为主。

原因:①与当时战后国际形势有关,战后和平民主成为世界发展潮流,各国人民的斗争也对中国产生了积极影响。②由当时国际形势决定:国民党尚未做好内战准备;战后人民武装力量壮大,人民政治觉悟空前提高,国内力量均衡对当时反动派发动战争起了暂时的制约作用。

3、解放战争各阶段解放军战略目标的变化

战略防御阶段:战争初期,国共力量对比悬殊,人民解放战争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这种局面,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军事上积极防御的方针,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同时将抗日战争时期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的作战方法改为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为主的作战方法。按照这一方针,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内进行,并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进攻阶段: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防御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方针是“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战略反攻阶段: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再次发生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共中央科学地分析了形势,当机立断,同时抓住有利时机,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使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

分析该问题应从形势、目的、结果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

⑴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国民党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也是为了给全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国民党在军事上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主动求和的。目的是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与共产党“隔江而治”。

⑵从结果来看,中国共产党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地位,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缓兵之计的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两次和谈都存在着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破灭。

5、国民党反动统治走向灭亡

政治上:①抗战胜利后,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在重庆谈判中,拒不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在政协会议上坚持“军令、政令统一”,先“军队国家化”,后“政治民主化”。内战准备工作就绪后,发动了全面内战。②1946年秋召开了国民党一党包办的伪国大,并制定了伪宪法。伪宪法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谴责,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③在国统区,疯狂破坏人民民主运动,先后制造了“一二•一血案”、“较场口血案”、“李闻血案”、“五二〇血案”,镇压台湾人民的“二二八起义”;迫害民主党派。④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经济上: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大量社会财富消耗在战场上,军费激增,赤字惊人。国民政府加紧搜刮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还滥发纸币,造成物价上涨,生产破坏,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军事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被粉碎。在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战略作战中,国共两党的实力发生重大变化,直至国民党主力被消灭。之后,主要是解放军渡江作战和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

外交上:为求得美国援助,进一步出卖中国主权,1946年签定《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从中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

6、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

政治上:①抗战胜利后至全国内战爆发前,中共中央先后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②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同时领导国统区掀起更加激烈的人民民主运动,联合各民主党派,使蒋介石政权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③三大战役胜利后,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问题。④1949年4月,为尽快结束战争,与国民党代表团举行北平谈判,彻底揭穿了国民党的假和谈骗局。⑤在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形势下,于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①中国共产党抓住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于1946年决定改变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实行土地改革。②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土地改革的进行,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军事上:①全面内战爆发前,面对美蒋反动派的内战阴谋,积极作好自卫战争的准备。②解放战争初期,面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现实,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③解放战争第二年,及时作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的决策,进行战略反攻。④解放战争的第三年,又抓住战机,与敌主力进行决战,三大战役即将胜利之即,毛泽东又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⑤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终于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

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所代表的利益及主张各不相同,这是双方对抗的主要原因;而在特定(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为完成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任务,两党走道一起,这是合作的原因。

演变的过程

⑴合作: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二七”惨案后,中共吸取其教训,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联合一切革命力量,与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国民党于1924—1927年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⑵对抗: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和帝国主义的走狗,国共关系破裂,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代表——国民党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中共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出现了国共的十年对峙。

⑶再合作:由于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30年代,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中共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这种合作关系一直维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⑷再对抗: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次由合作走向对抗。中共领导全国人民通过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制约国共两党关系的基本因素

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者对抗,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这表现为:

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国际政治力量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与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两党关系演变的影响

⑴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⑵第一次国共对峙,导致十年内战,给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以可乘之机。

⑶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年来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不断失败的局面。

⑷第二次国共对抗,经过3年多的内战,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8、为什么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19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向何处去?当时有四种道路和命运可供中国人民选择:

一是帝国主义千方百计要变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这是中国人民所不能允许的。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避免了中国社会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二是维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这是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蒋介石要走的道路。中国人民也是不答应的,通过不断抗争,努力改变了这一黑暗的前途和命运。

三是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近代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曾经选择过的道路,从洪仁玕、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他们都设计了一个个方案,但都失败了。因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的力量过于强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中国没有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这是中国近百年历史证明的了。

四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千方百计阻扰破坏、残酷镇压。都未能阻止中国人民走这条道路。这是因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对中国人民110年抗争、探索所作的结论,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新中国成立后50年的历史也证明了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9、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相比,有以下特点:

⑴近代化不仅受到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扎、排斥、摧残,发展缓慢,经历曲折。

⑵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角色。

⑶近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⑷畸形发展。近代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部门结构不合理。

10、近代化与民主革命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两者是相互交织交叉互动的关系。

⑴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过程,是封建势力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在华走狗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是中国由封建专制统治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再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⑵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11、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因素

⑴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

⑵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⑶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⑷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变化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腿。

⑸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⑹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接连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949年10月—1956年底)

【阶段特征】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主要表现:

社会经济方面: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阶级关系方面:代表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被消灭;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确立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主要矛盾方面: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发展成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政治制度方面: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②1954年秋,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法制。③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关系方面:由旧中国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转变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外交关系方面: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苏联等许多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席了日内瓦会议和亚非国际会议,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并发挥了积极作用,开拓了外交新局面。

【单元概要】

1949年10月—1956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问题突破】

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发展特点

社会性质:①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组成结构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②从这一时期我党采取的政策看,有些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如土改),有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三大改造),有些兼而有之(如没收官僚资本)。③就其整个情况来看,不是社会主义的,但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不能把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割裂开来,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经济基础:①新民主主义经济占主导,即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合作社集体经济、个体私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②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虽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仍占很大比重。③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里的任务,就是改造非社会主义成分,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政权组织: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社会主要矛盾:①1949—1952年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②1953—1956年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中国推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才措施、特点

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稳定物价的主要措施是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经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到1950年6月,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统一财经是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中央财经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至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政经济开始好转。

    ③合理调整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在农村,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民主改革的实质是让工人阶级当家作主。

特点:①始终以稳定经济秩序为目标,采用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②始终围绕经济的恢复和财政状况的好转。③采取统一战线策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3、如何区分过渡时期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⑴民主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中,有许多斗争就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主要有: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取缔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没收官僚资本、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等,都具有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余的性质,属于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但这其中的某些斗争同时还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没收官僚资本。

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①政治上,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②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例如: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各级人民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4、如何认识过度时期总路线

背景: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条件。

内容: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

这里所说的“相当长”的时期,是指两个“逐步实现”所需要的时间。事实上,第二个“逐步实现”即三大改造,到1956年完成。这里的完成,仅仅是三个方面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第一个“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事实上,两个“逐步实现”,仅完成了一个,即三大改造。

特点: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

实质:是改造生产关系,解决所有制问题,使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

5、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⑴七年过渡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发生过两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其中,农业合作化,也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低到高有三种形式:①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只是集体劳动,不触及所有制。②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个人所有的土地、大牲畜、大农具入股。③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其实质是生产资料的个体农民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开始时实行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①初级国家资本主义:是指通过国家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流通领域建立联系。这种改造形式是在外部进行的,是在承认资本家私人所有制的条件下,从流通领域内进行利用和限制。②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私合营,先是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然后是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是从企业内部生产领域进行的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⑶过渡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民族资产阶级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②打击资产阶级不法商人投机倒把活动(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五反运动)。③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1949年召开的政协会议与1946年的政协会议有何不同?

从召开的历史背景来看: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时,国民党还拥有较大的政治幻想;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时,人民民主革命已基本取得胜利,民主党派已经开始同共产党密切合作。

从两次会议的参加人员来看:新政协具有更大的广泛性。

从这两次会议的历史任务来看:重庆政协会议是为了讨论中国的和平民主问题,新政协是为了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从两次会议的内容来看:重庆政协会议争论的重点问题是政权与军队问题;新政协主要是解决了新中国建国所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的领导人,规定了新中国的国都、国旗、国歌等。

从会议的性质来看:新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召开的,具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而旧政协不具备这一性质。

从会议的作用来看:旧政协通过的决议是有利于人民的,但不久就被国民党公开撕毁;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新政协成为新中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建国后土地改革与以往的土地改革相比有什么特点?

    范围更广:以往是在根据地或解放区进行,这次是在全国包括少数民族地区推行。

    目的有了新的发展:以往土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赢得革命的胜利;这次土改是为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对富农实行了新的政策:以往是打击或限制富农经济;这次是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影响更深远:这次土改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8、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采取赎买政策?

其一: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且掌握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构成对私人资本主义的绝对优势,这是主要原因。

其二、来自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爱国主义,他们在历史上曾与中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在此时又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9、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以及对民族资本家采取的措施、特点、成因及认识。

措施:①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②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①建国初,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了合作的方针,通过民主方式解决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一对抗性矛盾。②对民族资本家(即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不是没收,而是以“赎买”方式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

成因:①这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的产物。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剥削性和妥协性,但同时又具有革命性,是中国民主革命主要动力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与民主党派密切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赢得了反封建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为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需要调动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同时民族资产阶级接受党的领导,也愿意接受改造,拥护社会主义。1953—1956年,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途径,使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纳入公有制,;民族资产阶级由剥削阶级而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一部分。

认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制定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的政策必须依据自己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九、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956年底——1976年10月)

【阶段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主要表现: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前进

     有益的探索:①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②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总任务,并制定了经济建设总方针。③由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开展整风运动,这是党在政治生活领域进行的一次有重要意义的探索。④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是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为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又召开了七千人大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突出的成就:①科技领域成就突出,特别是“两弹一星”。②外交关系重大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恢复,中日关系正常化,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的曲折

探索的失误:①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②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规律,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③1958年党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损失:①由于“左倾”错误、自然灾害严重和苏联政府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②“文革”中,1967、1968年动乱扩展到经济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单元概要】

本单元包括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的历史,即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其中既有成就,也有失误,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而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

【问题突破】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在此后的十年探索中,主要面临哪两个问题?中共为解决这两大问题作出的决策是什么?中共八大的决策为何未得以贯彻执行?其经验教训是什么?

历史条件:①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②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③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巨大困难,中共开始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④印度支那实现停战,我国周边环境相对安定。

面临两大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八大”的决策:①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规定了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未能贯彻的原因:①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的阶级矛盾仍是国内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上犯了“左”倾错误。

经验教训: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的方针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必须实事求是地按急惊风站的客观规律办事。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③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2、比较1942年和1957年整风运动的异同

不同点:①党所处的地位不同:前者是革命党,后者是执政党。②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彻底肃清“左”倾错误的流毒,为抗战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后者是为了教育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③内容侧重点上有所不同:前者把反主观主义放在第一位,这主要是因为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为主观主义所统治,党内反复出现右倾和“左”倾错误,从思想根源上说是主观主义;后者侧重于反对官僚主义,这主要是中共已经成为执政党。④最终结局不同:前者基本成功;后者前期成功,后期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离。

相同点:①在内容上都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宗派主义是实现思想统一的组织上的保证。②都解决了重大问题,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思想教育作用。

3、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背景、内容和结果方面的不同之处。

背景不同: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①民主革命遗留问题基本解决,人民政权得到巩固;②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人民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③抗美援朝战局胜利已定,国际环境相对安宁。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①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②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③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经济建设上有急躁冒进情绪。

内容不同:前者提出“一化三改造”的任务,没有追求高速度的痕迹,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后者突出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影响不同: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后,我国开始进行一五计划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到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工矿企业方面成就突出,农业生产按计划完成,交通运输成就很大。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党中央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及1959—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4、反右派斗争和“反右倾”斗争的比较

时间不同:反右派发生在1957年,反右倾发生在1959年。

起因不同:1957年在整风运动中,确有极少数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制度进攻;1959年彭德怀等向党提出改进意见。

范围不同:反右派主要在党外进行;反右倾主要在党内进行。

评价不同:反右派是必要的,扩大化是错误的;而反右倾斗争是完全错误的。

后果不同:反右派斗争:①定右派性质为敌我矛盾,犯了扩大化错误;②使中央不久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反右倾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使左倾错误继续发展,进而成为造成经济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5、对文化大革命的几点认识

原因:“文革”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二是党内的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的削弱和破坏;三是周边国际形势的紧张,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四是江青、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推波助澜,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性质:“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教训:第一,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须科学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不能人为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第三,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反对和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做法,防止个人专断。第四,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民主和法制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在革命和建设中,我们既要反右,也要反“左”,但主要是反“左”。并要警惕革命阵营中的阴谋家。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划清两个界限:一是把“文革”与十年历史分开。彻底否定“文革”并不是要彻底否定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历史。因为文革错误虽然在十年中占据支配地位,但十年中党和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人民军队仍英勇保卫国家安全,国民经济仍有所发展,对外工作也打开了新局面,高新科技领域成就突出。当然,这一切绝不是“文革”的成果,而是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抵制“左”倾错误的产物。二是把毛泽东的个人错误同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区别开来。对于“文革”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错误,毛泽东负有重要责任,但毛泽东的本意仍在于维护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这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文革”错误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谋取私利的反革命破坏活动有本质区别。

6、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突出特点是“动乱”,这个动乱时期的分期为:

发动阶段(1966年5月—1967年1月):两个会议及其文件标志着“文革”全面发动,全国陷入瘫痪和动乱状态。

高潮阶段(1967年1月—1971年9月):“一月革命”使全面夺取由上海扩展到全国。蔓延全国的大动乱使党的领导被削弱,大批革命干部被打倒,林彪反党集团势力膨胀,最终自我毁灭。“九·一三”事件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

调整阶段(1971年9月—1976年4月):周恩来从1971年开始调整工作,在此基础上,邓小平从1975年开始全面整顿,这从实质上都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使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但“四人帮”却先后发动“批林批孔”运动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进行破坏和阻碍。

结束阶段(1976年4月—1976年10月)“四五”运动使反对“文革”和抗议“四人帮”的斗争发展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体现了“四人帮”倒台的大趋势。粉碎“四人帮”标志着“十年文革”的结束。

7、“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主观原因:毛泽东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的恶性发展及其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估计。

客观原因:①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左”倾错误。②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个人崇拜现象的存在。③严峻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8、怎样看待文革中的国民经济?

其一、“文革”十年使国民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损失达5000亿元。(而1949年—1979年我国全面基本建设投资才6000亿元。)这是极端的“左”倾错误的恶果。

其二、十年中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如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兴建了一大批重大工程:如兴建了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长江大桥、湘黔铁路、成昆铁路和胜利油田等。

其三、应该认识到,取得上述成就不是“文革”的功劳,而是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纠正极左错误的努力,以及广大干部群众抵制“左”的错误,排除干扰,辛勤劳动的结果。决不能因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中的一点成就而去肯定“文革”。应该说,没有“文革”的极“左”错误,成就会更多。

 

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年10月—21世纪初)

【阶段特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主要表现:

思想领域:坚持思想解放,实事求是。①进行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③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了建国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④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⑤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形成,先后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经济领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①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旧体制;在城市,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②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推动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各地区的共同富裕。

政治领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祖国统一。①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②从维护僵化体制,强化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转向建立民主政治,依法治国。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军事领域:加强军队建设。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努力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

文化领域:由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①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强调“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②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文化科教事业发展迅速。

对外关系领域:从闭关自守转向对外开放,在世界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①认识到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②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③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④积极建立和平的周边环境。⑤坚持实行长期对外开放政策。⑥在反恐问题上,密切同各国的合作。⑦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问题突破】

1、关于“徘徊”时期

“徘徊”时期是指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至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其最大特点是“在徘徊中前进”。

“徘徊”是指这一时期的工作没有重大突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主要表现在:①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继续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路线。②党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坚持“左”倾错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的错误思想。③党的主要领导人在搞新的个人崇拜。④经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

“前进”是指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仍然有所进步。主要表现在:①政治上,“文革”混乱的局面结束了,全国掀起了一场揭批“四人帮”的运动。②经济上,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③思想上,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④科教上,科教事业有所发展,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同时纠正了长期以来对知识分子的左倾政策,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77年底又恢复了高考。

2、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方面的有关决策分别是什么?其实践结果有何差异?从中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决策:①中共“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实践结果:①中共“八大”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取得重大成就,另一方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三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被打断,国民经济损失严重。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新时期的突出特点,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加强。

结论:①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④只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才能贯彻。

3、新时期的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以下转变:

指导思想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

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改革开放,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发新格局;从“革命与战争”转向“和平与发展”,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政治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从个人崇拜转向民主建设。

文化上,从轻视知识到尊重知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①原有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如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企业缺乏自主权,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致使企业失去活力等,从而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②原有的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改革经济体制才能更好的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①在农村建立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②在城市逐渐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实行政企分开;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5、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在这个阶段中,一方面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很低。

同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相适应,在生产关系方面。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需要有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私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在上层建筑方面,经济文化的落后还限制着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并且经常侵袭着党和国家公务员的队伍。

这一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总的来说,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6、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形成过程:①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革”错误,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②开始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逐步发展:1978—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同时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④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⑤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按“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①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道路,不搬照外国模式。②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明确了我国目前的尚处于初级阶段。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④在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⑤对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认识上,强调利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有利国家环境。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骤上,提出实现现代化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⑧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⑨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⑩按“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7、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作用和地位

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的作用主要有:

首先、讨论纠正了“文革”以来的极“左”路线,冲破了理论上的禁区,使人们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正确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其次、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奠定了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基础,思想路线不明确,政治路线就难以正确制定出来,即使制定出来了也难以贯彻下去。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是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其三、大大解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打破了思想僵化的保守局面。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8、民族区域自治

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自治地区,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事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成部分。它们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对于发挥各民族人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民族平等,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9、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完善

在十二大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实现现代化目标三步走的战略步骤,邓小平理论有了重大发展。

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0、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是中国社会发展所决定的,其原因有:①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受帝国主义的压迫。②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并采取孤立、封锁、包围的政策,妄图扼杀新生政权。③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体系形成,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所有这些都为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国际环境。④中国共产党自遵义会议后,就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走独立自主的道路。

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点。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③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④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又一大基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政策是此前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由原先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②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③树立中国和平外交的形象,消除外界对我国发展的忧虑。

11、关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改善的原因:这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的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增强的趣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从中国一方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改善的标志:1972年,尼可松总统访华,中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生产的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因素,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存在的问题:中美两国虽然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但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影响着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

12、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发展

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有的保持着奴隶制或农奴制度,有些民族百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公社制度的残余。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或民主改革,到1958年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前,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原则。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自己当家作主,实现了民族平等。

民主权利: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了剥削制度,消灭了阶级压迫,少数民族取得了平等的民主权利。

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①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改革开放,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地方工业,发展民族经济。③为了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3、近现代的美国对华关系

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强迫清政府签定《望厦条约》,攫取侵华特权。

“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而错过时机。为加深和扩大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从此,美国在华势力一天天扩大。

扶黎扶蒋,控制中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各国纷纷寻找中国的代理人。“一战”期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企图控制中国。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卷入战争。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两国均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成员国家。美国从军事、经济等方面援助中国的抗战,中国战场有力地配合着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凭借强大的实力,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孤立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的政策。1950年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我解放台湾,致使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和解建交,曲折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尼可松上台后,美国对外战略进行收缩。1972年尼可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署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中美正式建交后,双方在广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冲突,尤其是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