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惜福镇:老上海的痕迹(七十四,洋泾浜上有多少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16:30

【长篇纪实】

老上海的痕迹

七十四,洋泾浜上有多少桥?

有一次二位年轻人问我;什么是洋泾浜?说某人是洋泾浜是不是在诋毁别人。确实这在我们生活里经常会碰到,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到老上海洋泾浜去看看;

上海市中心曾经有过一条美丽的河——西洋泾浜。西洋泾浜好多人没有听说过,只听到过洋泾浜;其实洋泾浜的前身就是西洋泾浜,因为浦东有一条东洋泾浜在洋泾镇边上,这里只能叫西洋泾浜,就是现在的延安东路。

美丽的洋泾浜

因为西洋泾浜太有名了,就直呼其名——洋泾浜,抢得了先机,人们把洋泾浜有东西之分给忘了,现在洋泾镇把东洋泾浜称为洋泾江。

上海要开埠了,清政府想保持华洋分居的局势,以免文化不同造成外交冲突,尤其是外国人在马路上见面,不管男女都要亲一下,这在当时的中国文化习惯下,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希望外国人在江边滩地租地居住,就给英国人划定了租界地;东沿黄浦江;西到界河(现在的江西路);北起吴淞江;南至洋泾浜,这就是最早的英租界。这下正中英国领事的下怀;因为东有黄浦江;南至洋泾浜;西靠界河;北倚吴淞江,英租界四面环水,成了一块“飞地”,加上江边能停靠军舰,虎视眈眈的像一个楔子钉在了上海滩。

这个地区原来是一个没人要的“棚户区”,有外国侨民描述;“每值晨雨,则衣被尽湿。天雪,则六出飞舞,自窗隙而进”,可见这里的荒芜程度。

按早先的规定;这里的原住民在土地还没有卖给外国人时还可以居住,一旦土地出卖,都不允许住在这里,就是佣人、雇工晚上也不许过夜。这样住这里只有外国人。据记载;1844年这里的外侨50人,1847年134人,到1851年才265人。又统计1853年这里的中国人共计500人,都是没走的和佣工,洋泾浜依旧是乡间的一条小河。

转机来了;1854年小刀会起义,城里大批商人居民逃到租界里,接着太平天国东进,江苏、浙江商人和难民也都进了租界。洋行商人因这里原来人气不够,房地产无法发展,见此机会就造起了800多幢简易房屋,以高价租给逃来的人,这里马上热闹起来,资金不断流入租界,建筑面貌也开始焕然一新,市面日益繁荣。

可是领事阿礼国不这样认为,要把中国人逐出租界,竟在隆冬时节将洋泾浜边上的民居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英国商人看到这样好的机会不能赚钱,与领事据理力争,最终只得修改《土地章程》,大量中国商人进入租界,租界真正的兴旺起来,外滩就此成了气候,外国人一直称外滩是外国人造就的,就靠这几个外国人哪来的万国建筑,还不是中国人的伟绩?

洋泾浜的江西路以东一段就此变了样;

东段西式建筑

而洋泾浜西段这时是华界,还是老城厢的样子;

西段华人区

洋泾浜东起延安东路外滩,西到泥城浜(西藏路),不管东段还是西段,有河必有桥,这里有多少桥?很少有人去查它,我们来数数——啊!一共有九座!真的不少,都是一些什么桥?在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多少?这就是这一集的主题。

洋泾浜上的桥

九座桥的名字都注在地图上了,在我们的记忆中好像只有东新桥、八仙桥,但是它们在哪里?也很模糊,这些都将要在我们的记忆中抹去!多可惜。我们一个一个来;

外洋泾桥

1),外洋泾桥;

洋泾浜的南岸是法租界,北岸是英租界(后来的公共租界),就在这外滩的河口,一座美丽的桥横空出世,这就是外洋泾桥,在现在的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上,向北接通威尔斯桥(外白渡桥)。

外洋泾桥建成通车时间是1856年3月25日,长23米,桥面宽10米,主孔跨度8米,由法租界当局出资,中国营造商承建,全部是进口的新加坡木材,耗资2000银元。

在外洋泾桥建成之前,洋泾浜上已经有三座桥,其中一座就是我们下面要谈的三茅阁桥,所以不能说外洋泾桥是洋泾浜上最早的桥,只能说是洋泾浜上第一座桥。

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马车、板车、黄包车在桥上横冲直撞,舟船在桥下无意碰擦,木桥不堪重负。1874年6月,二租界商议将外洋泾桥改为铁桥,八十年代才建成。这是一座很漂亮的桥;装饰古朴,整座桥犹如一个工艺品。下面这张照片只能看它的局部,浜里已经在埋管道,外洋泾浜桥的末日已经到来。

外洋泾桥局部

2),二洋泾桥;

紧靠外洋泾桥的是二洋泾桥,位于现在的四川路上。二洋泾桥早于外洋泾桥,据《近代上海大事记》记载1873年11月4日有报告请修四川路之洋泾桥;称“木质年久损坏,急需重修,计银一千三百二十两”。

二洋泾桥

这是重修后的二洋泾桥,平跨,桥很宽,有漂亮的栏杆。照片中的河道已经淤塞,正在填平。

二洋泾桥横跨四川中路(原名;桥街、江苏路、四川路)和四川南路(原名;孟斗班路、天主堂街),是法租界和英租界的主要通道,当时法租界不设常驻军队,有一段时间是靠对岸英国军队来保卫,所以这是一条很重要的通道。

3),三洋泾桥;

三洋泾桥在二洋泾桥西面,江西路口。

三洋泾桥横跨江西中路(原名教堂街、江西路)和江西南路(原名帕蒂路、吉祥街)上,据《近代上海大事记》记载;“1883年6月6日,英法租界之三洋泾桥于去年经工部局、公董局核议改建铁桥,业已竣工。桥边设两铁管,以通自来水”。

这就说明三洋泾桥早就存在,只是年份不详。三洋泾桥附近地区兴盛较早,沿岸船只常驻,客栈、酒店、店铺林立,不是等闲之处。三洋泾桥处还有在租界里第一条以中国人命名的路——朱葆三路,就是现在的溪口路。

洋泾浜东段;浜北松江路,浜南孔子路

4),三茅阁桥;

再向西就是第四座桥——三茅阁桥,在河南路上。

三茅阁桥北是河南中路(原名界路、河南路),南是河南南路(原名帝皇路、卜罗德路、老北门街)。这是洋泾浜上最古老的桥;建于清康熙年间,1802年重建,是出入北门的重要通道,因这里有一座名为三茅阁的道观而得名。

小刀会起义,为切断出入之路,道台吴健彰于1854年照会英国领事阿礼国拆毁三茅阁桥,1865年小刀会被镇压后重建,1873年12月决定改为铁桥,1875年10月5日完工。

这就说明这座洋泾浜上的老桥,在当时就是热闹所在;平时熙熙攘攘,战时刀光剑影。

5),带钩桥;

再向西是一座神秘的桥——带钩桥,在山东路上。

带钩桥北山东中路(原名庙街、山东路),桥南山东南路(原名施政路、麦底安路)。这座桥的神秘就在它的名字,说来你还不信,在洋泾浜还未填平时,这里很冷落,因此狗很多,而且多为野狗,这桥原来是“打狗桥”,太不好听,就叫带钩桥。

带钩桥建于1863年,当时名为施政路桥。建桥时这里的河道已经淤塞,

带钩桥一段是灰色地带,这里华洋分界,又是双方交汇的地方,就闹出了“洋泾浜英语”的出典。例如;来叫克姆(come)、去为谷(go)、是讲也司(yes)、不说拿(no),把英语弄成了;“雪堂雪堂请侬坐,翘梯翘梯吃杯茶”,笑话连篇。还有人把英文单词按中文用法拼成句子,中西结合、不伦不类。在《洋泾浜:上海往事》一书里记载着这样一段对话,令你瞠目结舌;“有一个男厨师上工时对女主人说;“Twenty dollre one month,Eat you,Sleep you”,从中文字面上来看是“月薪二十元,吃你的,住你的”。可是女主人一听脸就红了,忙说;“No,No!”,怎么行!为什么不行,懂英语的一看就知道,这就是“洋泾浜英语”。演变到现在,人们把不正宗的、漏洞百出的称为“洋泾浜”。

6),郑家木桥;

过了带钩桥就是郑家木桥,在福建路上。

南面福建南路段(原名杜浪路、郑家木桥大街)和北面的福建中路(原名沙克里路、石路、福建路)由它连接。郑家木桥是洋泾浜上三座早年就有的老桥之一,也是洋泾浜上的桥全面改造以后,依然保留木质的唯一桥。

郑家木桥原名是泰勒氏桥,1853年前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泰勒出资建造,由于这里是清兵和小刀会激战的战场,1853年被拆除。到了1863年12月28日郑家木桥重新修建开通。

由于郑家木桥一带瘪三特别多,他们以推人力车上桥为生,这样“抛顶宫”一幕在这里常常上演。“抛顶宫”有人不懂?当小瘪三推车上桥以后,拿了赏钱,趁车下桥时顺手将乘客的帽子抢了就逃,等你车下桥以后再回上来抓他,早就逃之夭夭,一顶好料子的帽子能卖好多钱呢!

郑家木桥小瘪三出了名,有小孩不听话,大人就说;“让侬去做郑家木桥的小瘪三!”,小孩就吓得不敢哭了。

7),东新桥;

东新桥在浙江路上,南接浙江南路(原名新桥街、东新桥大街),北连浙江中路(原名浙江路)。东新桥可赫赫有名;这不在于它有什么稀罕事,因为解放后很长时间这里还叫东新桥,48、42、71路到浙江路买票的总会叫;“东新桥到了!”,所以很多人现在还记着它。

东新桥

东新桥可不是官方出资建的,而是租地人劳雷罗私人出资修建的,与三茅阁桥同一年代。

到了东新桥已经靠近八仙桥,再向西又开始热闹了,东新桥的小吃可是出了名的,老半斋的雪菜烩面号称天下一绝。

百年老店

老半斋的鲜肉中包,皮薄馅多似透非透,收口处肉影微露,大笼格揭开时,令人口水直淌。现在老半斋迁至福州路原来的美味斋旧址,附近的大鸿运四分一两的猪油菜饭,还浇上一勺红烧肉汤,那真叫美!桥北的广东路上羌饼、芝麻油饼、牛肉煎包、高庄馒头叫人迈不开脚步,那可不是色素馒头,放心吃。太多了!今天我们谈桥,不谈吃,只好忍忍。

8),西新桥;

有东新桥难道还有西新桥?真的有,在广西路上,南通广西南路(原名自来火行西街),北连广西北路(原名西克路、广西路)。

西新桥原来也叫新桥,人们发现二座新桥弄不清楚,东面的就叫东新桥,西面的叫西新桥。

这里有一家自来火行,自来火也就是煤气。1866年点亮法租界三百盏煤气路灯的就是它。

9),北八仙桥;

短短的延安东路花费了我们这么多时间,终于到了最后一座桥——北八仙桥。这不是真正的八仙桥,真正的八仙桥在青年会那里。

北八仙桥横跨云南路,是洋泾浜上最晚建的一座桥。1865年法董事会决议通过在这里建桥,二年后建成。这里延续了东新桥的小吃,加上八仙桥地区的娱乐餐饮,使之成为小吃天地,所以云南路被定为小吃街是有历史原因的,人们在享用着老上海的资源,不要把老上海的业绩给忘了!

洋泾浜上的凯旋门

洋泾浜虽然为老上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这里流量不大,常年淤积,多次疏通,无济于事。到民国初;洋泾浜已经病入膏肓,河不能行舟,还得靠桥来沟通南北。这还不算;洋泾浜成了臭水浜,严重威胁市民的健康和安全,上海近代城市进程史注定洋泾浜将会成为“文明的牺牲者”,1914年开始填埋,到1916年筑成宽阔的马路。

填平洋泾浜

问题来了,叫什么名字;

洋泾浜北岸是英租界,南岸是法租界,筑成路后大家都想命名,当时英法关系又很紧张;英国不接受法文、法国不接受英文,怎么办?

填平后的洋泾浜

时任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Edward Ⅶ)是一位通情达理而又不拘小节的国王,1903年访法期间,在国宴中用法语致辞,尽管英国人认为这是“轻率”行为,但是法国人反而认为这是“恩宠”,对他很有好感,就把这条路命名为爱多亚路。

爱多亚路

1943年汪伪将爱多亚路改为“大上海路”,1945年国民政府又改为“中正路”,解放后才改为“延安东路”。

好了!洋泾浜上桥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还得提醒的是;有的资料把过了西藏路一段的延安路也叫洋泾浜,这是错的;接洋泾浜向西的河是“长浜”,你可别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