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五缘湾1号效果图:乌头汤 - 经方理论探讨 - 复兴中医网 中国优秀中医药网站|中医论坛|中医养生|中医专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19:13

乌头汤

乌头

方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原文: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原方组成:麻黄、芍药、黄芪
各三两、甘草三两(炙)、川乌五枚、蜂蜜二升。原法以蜜先煎乌头取汁,各药另煎取汁,后和合同煎。今法以蜜先煎乌头一小时,然后纳诸药同煎。

 

历代对乌头汤的主治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即认为是风寒湿三气袭入肌肤,留着关节,发则为历节痛。乌头汤主以乌头大辛大热,祛湿散寒,助以麻黄表散风湿,黄芪益气血,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制乌麻之辛热,白蜜杀乌头之毒。大体上乌头汤治寒湿痹痛,利关节,缓急散风,功效是明显的。然而在临床上使用乌头汤,有两点稍加注意,则既可提高疗效,又能扩大其治疗范围。

 

其一是乌头汤的重点使用部位。一般认为,乌头汤功在解决关节的疼痛。因为原文强调的主证是不可屈伸。人体能屈伸的地方当然是关节。所以教科书认为其证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为主。(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乌头汤条下按语)举例亦用风湿关节炎的案例。这就该方的一般性使用而言,是很妥当的。但临床有一个现象是,该方用于背膂区域时疗效最佳,其次是腰骶部。如治陈XX,女,60岁,湛江市遂溪县人。自诉背痛拘急,头昏恶寒已数月,在当地医院诊治欠佳,经人介绍来诊。视其面色乌暗,形寒肢冷,虽处伏天,却须长袖密扣,唇有寒色。出前医方,多为辛温扶阳宣风之品,于证当合,何以乏效?切脉方知有异,一息三至,沉微欲绝。里寒夹湿,困遏清阳,阳气不得温煦于背,故背痛拘急。阳虚不能上达,浊阴得以上乘阳位,清空受扰,故头脑昏晕。这时必任乌头大辛大热,使离照当空,方能驱散阴寒,主以乌头汤:制川乌15(先煎)麻黄8白芍12炙草10黄芪15蜂蜜适量同煎。
服六剂而诸证若失。此患关节并无屈伸不利,而背膂拘急本葛根主治,却因任乌头而安者,实因背为阳,而乌头有去湿助精阳之力。

 

XX,湛江市某中学校长。男,63岁。腰骶坠痛有如脱落状,俯仰不便。自购西药服用效差,土法食疗方无效。乃求为诊治。视其脉沉舌淡嫩,知其沉寒于下焦。急疏乌头汤与之,一服而安。

 

其二是要重视乌头汤的温补助阳作用。一般而论,乌头的止痛作用强于附子,而温补作用不及附子。所以肾气丸,右归丸皆用附子而不用川乌。《药性赋》亦只认为川乌破积而附子却可入壮元阳之方。可见,乌头是不作为补药来用的。但乌头汤因有黄芪芍药的协同,却是大能助阳补虚的。尤其当患者有虚寒夹湿,清阳困顿时,就非用乌头汤不为功。如曾治黎X,女,50岁,湛江市霞山录塘村人。患者极度疲乏,头眩短气,心慌胸翳,背寒背痛。曾在湛江某大医院诊断为心衰。患者心情悲哀,自认为必死。原因是其邻人与她患同样的病,那家人家境丰裕,耗巨资住大医院,用最好的药,治疗数月,最终死在医院里。其本人家道贫寒,无力住院,乃强打精神,造访亲友,以作诀别。访某家时,其家人力荐其来求治。好意难违,勉强来求诊,来到即说:我知道活不长了,但亲人都说你能治,我只管来看。你不要顾虑,治不好我不会怪你。切脉极沉细迟,结代,舌淡嫩,无苔。询其饮食,则说胃口却好。于是严言正色谓之:你病不当死。但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想活了,那么仙丹也救不了命。必须你自己想活下去,我再助你药力,你才会活得下去。否则,我无能为力,所以你要振作起来!此患见说,乃打消恐惧。即以大剂乌头汤投之。前后四诊,服乌头汤十二剂,最后一诊,相距数十米望我即笑,近前喜不自胜说:我现在力气多到我真想飞起来哦!

 

此患阴寒虚极,设用四逆或参附芪、附会如何呢,因未曾服,也不好臆断,但乌头汤却是实实在在把病治好了,而且自始至终未曾用过其他补益气血的药物。可见,乌头汤的温补助阳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