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环球金融中心:三年困难时期中南海集体吃“太阳鸡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1:10:15

  三年困难时期中南海集体吃“太阳鸡蛋”


  1959年到1962年,被中共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中共高官带头儿减少自己的粮食定量,中南海的每位工作人员都把自己的粮食定量降了下来。定量压缩了,饥饿感和营养不良的现象,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为了增加一些营养,各大小食堂的厨师们和官员们便想了好多办法,采集一切可食用的植物,与粮食掺和在一起吃。一开始,是采集自然生长的植物,像挖野菜、捋榆钱儿等。中南海里,特别是沿着中南海的外墙,种植了不少榆树。榆树籽的形状有点像古钱,俗称"榆钱儿。采摘来后,厨师们就把"榆钱儿"和在面里,使蒸出的馒头个儿大一些。


  自然生长的东西很快就被摘光了。于是各家就种植一些野菜,比较普遍的是一种俗称"扫帚菜"的植物。这种野菜枝蔓多而密,把叶子撸净后,一株就是一把天然的扫帚,其俗称大概就是这么来的。这种野菜特别容易生长,路边或犄角旮旯,再贫瘠的地方也能长得很茂盛。扫帚菜叶和上玉米面或白面,放在笼屉里蒸熟了,也不难吃。


  朱德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开荒,种瓜、豆、蔬菜,还种了一些杂粮,朱家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粮菜不足的问题。朱德的做法,不久就在中南海迅速普及。许多院落房前房后的空地,都被开垦了出来、种上了向日葵、玉米、南瓜、土豆……一时间,中南海内到处都生长着高高低低、重重迭迭的农作物。


  1960年春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北京郊区的西山附近,建立了一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机关官员和工作人员轮流去那里参加劳动,每人每年去一个月。去劳动的人,每天补助一斤粮食。


  官员们在生产基地里,种植了玉米、大豆、瓜菜等作物,还饲养了数十头肥猪和一二百只羊。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一年下来即见成效。生产基地农作物的丰收,使中南海机关食堂里的伙食有了改观。同时官员们还感到,经过这种锻炼,在感情上和民众更接近了。这个农副业生产基地因此坚持办了下来。直到"文化大革命"中,才被划归到附近的人民公社。


  为了度过难关,什么办法都想到了。中南海里一直养着鱼,专门有养鱼班的人负责打草喂鱼。以往是隔一段时间撒网捕一点儿,主要是给食堂,也卖一些,但次数很少,所以鱼长得挺大。由于多年的积累,在"困难时期",为了增加一点荤腥,打鱼的次数便多了。


  1961年春节前,青海省委知道中共中央机关生活艰苦,便从青海湖打了2000多斤鲤鱼,送到国务院,说是给周恩来总理送鱼,并请周转送中共中央。


  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指示:


  第一、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困难时期党中央应该和人民同甘共苦,不能接受这样的馈赠。


  第二、既然鱼已经送到北京,再返回耽搁时间,可能腐烂,由北京二商局按市场价格收购,在市场上出售。


  这批鱼,中共中央机关和国务院一条也没敢留下。


  到了1961年,食物缺乏的情况更严重了。就在这时,官员们从报纸上看到某位大科学家提出"少活动,晒太阳"就可以抵抗饥饿的介绍。继而又有人换算出晒多少时间相当于吃一个鸡蛋,他们便立即效法。


  在中南海里的机关里,每当正午之际,很多干部们便坐在阳光下,大吃"太阳鸡蛋"。


  作者:董恒飞


  --------------------------------------------


  1961 年4 月26 日,几位工作人员会同厨师为毛泽东精心订制了一份西菜、西菜汤菜谱。这份菜谱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鱼虾类、鸡类、鸭类、猪肉、羊肉类、牛肉类、汤类。


  (鱼虾类)蒸鱼卜丁、铁扒桂鱼、煎(炸)桂鱼、软炸桂鱼、烤鱼青、莫斯科红烤鱼、吉士百烤鱼、烤青菜鱼、菠兰煮鱼、铁扒大虾、烤虾圭、虾面盒、炸大虾、咖喱大虾、罐焖大虾、软炸大虾、生菜大虾等等。


  (鸡类)黄油鸡卷(鸡排)、软煎鸡徘、鸡肉饼、鸡肉元、大王鸡肉饼、鸡肉丝、罐焖鸡、红焖鸡、葱头焖鸡、青菜焖鸡、纸包鸡、鸡丁敏士、椰子鸡、奶油鸡等等。


  (肉类)烤猪排、烤猪腿、炸猪里几、炸猪排、馏猪排、法国猪排、意式奶猪等等。至于牛羊肉类,因为毛泽东不是很喜欢,因而只是偶尔掺杂一些品种进去。毛泽东吃过的西菜中的牛羊肉有:羊肉串、烤羊腿、烤马骏、白烩羊肉、煎羊排、煎羊肝、牛扒、煎牛肉、咖喱牛肉、伏太牛肉、酸牛肉,烩牛尾等等。


  (汤类)奶油汤、牛尾汤、红菜汤、鸡杂汤、腰子汤、葱头汤、红花鸡汤、饺子汤、红鱼汤、卜菜泥汤、巴粒米汤、什锦汤、鸡蓉鲍鱼汤、鸡汤蓉汤、意国面条汤、龙须菜汤等等。


  摘自《毛泽东遗物事典》,红旗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


  有些回忆录为了渲染毛泽东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地精神时说,毛泽东在"三年困难时期",曾经很多天没吃粮,7个月没吃一口肉,得了浮肿病。生活简朴到内衣、毛巾都是破洞,还舍不得换。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遭到了毛泽东生前工作人员的反驳。


  毛泽东的秘书林克说:"我认为毛泽东一生简朴,但决不是苦行僧,现在有人把它写成像苦行憎一样,甚至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还说他在3年困难时期20天不吃一颗粮,长期吃野菜和菠菜充饥,还得了浮肿病,我看到很多书都这样照抄。我当时就在他身边,为了弄确实我还专门打电话问当时给毛泽东做保健的医生和护士长,他们说,根本没有这种事,如果我们使毛泽东得浮肿病,那我们就犯了大错误,是严重的失职,中央也不会允许。中央就设有保健局,配有保健医生,专门负责毛泽东的健康。他有一段时间不吃肉是真的,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营养还是有保障的。我觉得主要是他的这种和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但绝不能非把他说成得浮肿病不可,这种搞法,弄不好不是走下神坛吗,反而在生活上让他又走向了神坛。


  毛泽东的食谱是很丰富的,不仅有各种蔬菜,辣椒,豆腐,芋头等,还有富春江的鲥鱼,金华火腿,桂鱼,冬笋,蘑菇等,在外地也品尝过广西的果子狸,广东的蛇肉等。虽然他吃得不多,对这些也无所要求,但营养总是有保证的。也有时为照顾大师傅,晚上不叫大师傅做饭,随便弄点就吃,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不能把这些说成是他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作为大师傅还是尽心尽责地为他做饭,包括晚上加餐。


  因为简朴,他对其他方面也不太讲究,不讲究衣着,式样,料子是棉的毛的都可以,但衣服要合体,整洁,穿起来比较宽松。他见外宾很重视礼仪,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穿着带洞的袜子见外宾,有的书说他见外宾还缩着脚,不然就露馅了。搞得很庸俗,完全不真实。为什么要让毛泽东见外宾时还穿带洞的袜子,那你的责任心哪去了


  不是说对工作完全负责吗 这等于自己把自己否定了,为毛泽东全心全意服务是假的。


  这些事别人不注意,还可能当笑话,觉得很有意思,可是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工作的人就觉得这太不负责任,怎么能这样做呢毛泽东在生活上不讲究,但很注意礼貌,特别是对外宾和民主党派人士,对内宾比较随便,但随便也没有到那种程度。他穿的内衣,我也没见过什么五颜六色的布补丁,毛巾被说是有几十个洞,一捅就破,还在盖,哪有这事旧毛巾被也是盖的,但不会有那么多补丁,这样的毛巾被能让他睡觉吗?他习惯盖毛巾被,冬天不盖被子,就盖四层毛巾被,这样比较贴身,舒适。他的屋子是恒温的,所以不会着凉。那些书上的描写是夸张和离奇的,很不真实。"


  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张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