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龙苑在哪个区:他们是“新教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41:49

他们是“新教师”

(2011-11-14 15:17:25) 转载标签:

教育

分类: 本报报道     铜都双语学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如果用往常的标准来审视,所谓的“过硬”似乎有些另类,因为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没有值得炫耀的职称,甚至没有可资利用的经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但正是这样一支队伍创造了领跑铜陵教学质量的非凡业绩。在董事长盛国友和总校长汪兴益的眼里,铜都双语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好教师。因为在铜都,他们重新定义了“好教师”的标准:好教师不在于自己讲得多么精彩,而在于如何能把学生带入一种自主学习、放飞思维的状态,是否能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点燃者、点拨者。
   
在这一新的评价标准下,铜都双语学校成长起来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洼地”,争相为自己的成长“投资”。他们学会了以一种“归零心态”走向新课堂,又以一种“空杯心态”走向学生,他们在无数次的观点交锋中厘清了曾经迷失的课堂方向,打通了新教师快速成长的通道。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特质和精神,无疑打上了鲜明的“铜都”标志。
    我们所关注的5位教师只是铜都双语学校整个教师群体的缩影,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符号、一个标杆,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批同道者,他们对铜都双语的课改文化有一种集体的表达:教师要像相信自己一样相信学生。

李晓敏:读懂“新教师”的标准

    毕业于安徽黄山学院的她,是新教师的代表。2011年7月加盟铜都双语学校。在强化模式作用的岗前培训中,李晓敏仅用一周时间便拿到了“五环课道”的技术通行证,成为符合铜都标准的新教师。

    李晓敏看上去很弱小,站在学生中间,她不像是老师,更像是一个学生。
    她善于向学生示弱,这种有意无意的示弱,让她的学生更有参与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欲望。学生们很喜欢她,课堂上她是穿插于学生讨论中的“学长”,课下她是与学生们一起游戏、聊天的伙伴。她更像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陪伴者,而在她自己看来,这种陪伴也许是一种更好的教育。
    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晓敏何以能够潇洒地在课堂上赢得学生的支持。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铜都双语‘五环课道’教学模式成就了我”。而保障她的课堂质量的是“学道”,这个呈现了学生学习程序和学法指导的课堂工具,让她的课堂不至于因为自身经验的短板而受到影响。
    第一次走进铜都双语的课堂时,李晓敏感到很震惊,这种像菜市场一样混乱的课堂场景,在之前的经历中从未见过。那个时候,她还是一名被安排到铜都双语学校实习的学生。“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新课堂?”她有很多不解,但又感动于学生们争相展示时脸上洋溢的自信,“我觉得,学生们比我还自信,如果让我站在黑板前,我的板书和语言组织也许还不如学生们。”李晓敏对这种具有“神奇”色彩的课堂充满好奇。
    实习期结束,她选择留在铜都双语学校,但能否留下来并非取决于她个人的一厢情愿,而是要看能否顺利通过一项课堂教学技术关。
    在铜都双语学校,每一位新加盟的教师首先要经过第一阶段的看课学习,然后深入课堂按照“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模块和“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导学流程进行“课堂驾校式”的培训。
    李晓敏对这段“魔鬼训练”般的岗前培训感触颇深,在模式的引领下,她完成了对课堂的分解学习。但真正的考验是“学道”的编制,李晓敏曾经3天时间没有备出一份合格的“学道”。“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呈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与提示。”李晓敏说,铜都双语学校的课堂呈现给老师们的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课堂教学场景,要真正让学生达成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的目标,就需要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师中心”为“生中心”,变管制、灌输、强迫为激励、点燃、唤醒。谈起新课堂,李晓敏深有感触地说,“自己在读高二时,发现数学老师讲错了一个地方,曾先后两次指出来,但老师并没有理会,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了我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李晓敏是新加盟教师中,用最短时间就拿到“五环课道”的技术通行证的第一人。从开始学习到接受检验,仅仅一周时间,她编制的“学道”也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认可,岗前培训最后的一节公开课同样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获得了全校老师的认可。追问其中的原因,她和其他接受培训的老师都很清楚,是新课堂操作模式和流程缩短了她成长的时间,拉近了她与学生的距离。
    董事长盛国友对李晓敏的快速成长给予了高度认可。他称赞李晓敏是一个埋头于课改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人,是一个重视实践,从行动中寻找突破的人,也是一个关注学生心灵、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人,是“新教师”的典型代表。

李玲:一位小学老师的嬗变

    她曾经是一位小学老师,但在铜都双语学校,她经历了从初中到高中学段教学的跨越。在她这一跨学段教学的转身背后,是一线教师在课堂上实现专业成长突破的深刻转型。

    高中语文老师李玲原本是铜都双语学校初中部的老师,而2009年来到铜都双语学校之前,她在另一个城市的一所民办学校担任小学教师。
    短短3年时间,一位小学教师何以迅速完成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教学的跨越。这在其他学校可能是无法想象的,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在铜都双语学校,这却是一个事实。
    对于李玲来说,接受高中教学任务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是“五环课道”这种新课堂形态驾驭能力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高中教学这一全新的高难度的领域。
    为了能够迅速胜任自己的工作,李玲坚持每天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角色是否真正转变到位了。与此同时,她还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教高中两年来,不仅看了超过过去几年阅读总量的专业图书,她还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名师的视频来学习。学习名师学习什么,在李玲看来,不是学他们怎么讲,而是看他们如何分析和把握教材。
    这样的学习让她业余生活很充实。而真正让她敢于自信地走进高中课堂的是学校推行的“五环课道”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是学生的“救世主”,主宰并推动课堂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有什么样的学生则有什么样的课堂。在李玲的课堂上,她始终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学生自学能学会的内容,不讲;经过互动交流,学生能合作解决的问题,也不讲。她尝试每一个单元都留出一篇文章,由学生自己编写“学道”,自己组织学习。
    李玲的女儿曾经在当地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在那里上了一个月就转到了铜都双语学校。“在原来的学校里,老师偏爱好成绩好的学生,很少正眼看成绩差的学生,班上共有8排学生,后面5排通常都在睡觉,没人管”,女儿的话让李玲深感教师担负的责任之重。为此,她与女儿有个关于成长的共同约定,约定3年的成长计划。
    “我不能把自己定位于实验者,我要与学生共同学习”。正是李玲这样的空杯心态,这样真正躬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思维被激活。虽然是高中学生,但在她的课堂上,学生的展示欲望不亚于初中学生。事实证明,李玲不仅胜任了高中的教学,并且取得骄人的成绩,她班级的成绩也因此一路领先,成为同事学习的榜样。
    对于“五环课道”这样的课堂价值,李玲举例说,以前在其他学校任教时,每到下午上课,睡觉的学生有很多,而在这样的课堂,不可能有学生睡觉的现象,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学习讨论的任务,都有评价别人和被别人评价的可能。
    在其他学校,这种跨越首先需要教师极强的知识储备,而在这里,她专业上存在的短板恰恰成了新课堂上的一种优势。李玲说:“如果没有模式的效力,我不可能走到高中的课堂上。”
    总校长汪兴益说,以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张皮,彼此之间都是封闭的,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从原来的被动成长走向了主动成长,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对教师而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新课堂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是其实现专业成长、体验职业幸福的唯一通道。如果没有“五环课道”这种新型课堂模式,李玲不可能敢于挑战高中学段的教学。这是铜都双语学校教师的共识。正如起点和加速度的关系一样,起点就存在差距,再大的加速度效果也有限,“五环课道”让她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再出发,相信她一定能走得更远。
    在李玲成长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铜都双语学校新课堂的魅力。在铜都的课堂上,“文化场”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教师从课堂走向了“卓越”。

 “三力校长”肖建军

    他是高中部的校长,在铜都双语学校,人称“三力校长”,是集“执行力、学习力和反思力”于一身的“拼命三郎”。

    这是肖建军在铜都双语学校工作的第9个年头,9年里,他日复一日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熟知他生活规律的老师们总这样评说他:“想找肖校长,你只要看看什么时间,他一准在那应该出现的地方。”表面上单调的生活却掩盖不了他精神世界的丰富,他是在教育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的人。
    每一次,当他和盛国友、王兴益一起碰撞出新的思路,他都能迅速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铜都双语学校以“三定备课”为形式的备研功能合一的集体备课,肖建军是第一执行人,定时、定地点、定人,贯彻备课活动从不打折扣。作为语文学科备课组的主备校长,他每天下午雷打不动要主持集体备课,对编制的“学道”优劣随时作出点评。
    “学道”的形成必须经历“自备——互研——再备”的复杂研究过程,导学稿的编制必须符合“结构化”标准及“原则性”要求。肖建军说,这是在执行中不断完善的结果。尽管表面上是简简单单的一张学习单,背后却被赋予了重要的导学、检测等功能。结构化标准是导学稿要成为“自主导学式五种课型”的载体,要体现出“三模五环六度”核心元素的设计;原则性要求则是导学设计要体现出主体性、导学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等原则。
    在采访中,他给我们找到了铜都双语学校的第一份导学稿。这份集中了他和盛国友、汪兴益等人共同智慧的导学稿,是在历经了5个晚上的反复讨论生成的。如今已经装订成册的厚厚6大本手写体导学稿草案中,我们看到了肖建军当时的记录。与今天的“学道”相比,当时的导学稿尚有很多不足,但整个导学稿诞生和演变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个“三力校长”的名副其实。
    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以编制导学稿为核心的“三定备课”活动,学校盘活了教师的日常教研活动。只要有时间,各个备课组的教师们就集中在一起,研讨、辩论,教室、办公室成了教师的研究室,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导学行动策略的谋划等都成为教师的常规教研活动,真正实现了校本科研日常化、生活化。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课改改不改是大事,而如何改、怎么改更是大事。课改之初,肖建军与学校其他主推课改的领导一起,到各地名校取经。白天深入课堂观摩、访问,晚上一起开会研讨,商讨如何借鉴改造。在反复的讨论中,大家渐渐达成了共识:应试教育的危害并不只限于“高分低能”,它甚至会使学生能力弱化,心理扭曲,精神偏执。铜都双语人要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达成教育“立人”目标,就要锁定课堂。
    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很多人可能不缺少反思,而缺少的是反思后所采取的切实补救和提升行动。在肖建军的倡导下,铜都双语学校形成了以“培训课堂——教学课堂——科研课堂”的机制,将反思工作直接作用与教学、教研。在校本培训上,学校与教师面对面展开交流,将学校教育理念传达给每个教师,现场教研和课堂示范教学,引领年轻教师成长。学校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岗位业务培训,让他们看新课堂导学设计,听校本科研专题讲座,参加听课、评课,研究和实践新课堂教学模式。为了继续推进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关注,他研制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日思路》也被带到了语文学科组。除了课题、课时安排、学科长点评、主备领导点评等内容外,《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日思录》中“今日读书”、“教学反思”等栏目还将学习反思过程分解,帮助具体操作。
    如今,学校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标准清晰、机制完善、执行得力的校本管理体系:课堂监评系统,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培优帮困机制,实现全体发展,全面提高;反馈提效策略,加强管理的目标性和针对性。“学校校本管理正在不断趋于完善,逐步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特色。”肖建军说。

“学道”形象代言人齐永甲

    他成长于课堂,发展于“学道”。在“学道”的编制过程中,他敢于不断“追杀”自己,又永不言弃。在他身上完整反映了铜都“学道”的变迁过程。

    齐永甲几乎成了“学道”的形象代言人。
    关注铜都双语学校“学道”的发展变迁,齐永甲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人物,是“学道”发展最直接的亲历者、见证人。在他身上,有很多关于“学道”的故事。他的一份“学道”七易其稿的故事在学校被传为美谈。
    他向记者如数家珍般地介绍铜都双语学校“学道”的演变。“学道”在铜都双语学校从无到有,经历了名称、呈现载体、承载功能等的多项演变,最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框架式、结构化,对学生一堂课的全部学习活动都能有效引导的“学道”。编写“学道”难度有两方面,一是对教材的处理,二是根据上课突发的情况和班级特色形成自己的备课特色。
    一份“学道”从编写到修改,到再编写、再修改的过程中,身处其中的老师们是既痛苦又兴奋的。齐永甲也是如此,他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精益求精和坚持,于是也有了七易其稿的故事。
    2010年10月,学校安排他前往广州参加全国高效课堂博览会。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课堂竞赛,齐永甲当仁不让。在“学道”的编制上,他更加精益求精,编制完后又先后修改了四次。为了让“学道”更趋完美,他找来主备校长论证分析,经过充分讨论,主备校长又给出了几条很好的课堂思路;然后,他又找到汪兴益帮助分析,在课堂的流程设计、课堂环节的把握处理中,汪兴益又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最终他找到盛国友指导,在课堂各环节教师“导”的语言及处理中,盛国友又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这节课在广州课博会“大放异彩”,成为同学科课堂中最受关注的一节。
    “课堂中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盛国友的这句话老师们开始并不能接受,很多老师都觉得很冤,因为课堂中总有些顽皮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学道”在铜都双语学校每一节课堂中都得到有效运用后,老师们慢慢接受了这种观点。齐永甲说,很多次外出去其他学校参观,发现他们的课堂上很多学生的表现,真的都是老师的引导出了问题,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在课堂中的学习习惯,真的与老师的关系十分密切。
    现在,齐永甲还有了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和认识:在导学稿引导下的铜都双语学校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意识显著增强,每天晚上都会主动来索要导学稿。现在已经不是校长、领导们逼着老师们编制导学稿,而是学生们逼着老师。

首席培训师何文

    从一个“善讲”的名师到“五环课道”模式下的新名师,何文经历了痛苦的脱胎换骨的过程。如今,他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兄弟学校作培训,成了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受到了学生和各地老师的普遍欢迎。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何文,是学校公选的新一代名师的代表。如今在全国各地有很多教师是他的粉丝。两年来,他先后应邀到江西、河南等区域作报告和体验式培训数十场。很多来学校参观学习的老师们都愿意请他介绍经验,并点名到他的课堂上观摩体验。
    2001年,铜都双语学校招聘教师时,何文是当时唯一被录用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教学成绩。他一直用心经营着自己的课堂,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新手上路的何文游刃有余。
    2002年,铜都双语学校首届授课大赛举行,全校小学、初中的各个学科教师同台展示。何文一举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很多人都称赞他的课堂“滴水不漏”、无可挑剔。而他很清楚自己的“付出”:几乎设计好了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个动作,预先安排好了将要发言的每一位学生……
    2003年学校推行新课堂改革之初,他曾对新课堂表示怀疑。因为不相信“五环课道”的价值,他曾拿着一节课在不同的两个班之间运用不同的教法对比教学效果;同样因为觉得使用导学稿是一种负担,他曾很不情愿地去琢磨如何使用它……然而,接下来在课改后的两次校级赛课活动中,他一直引以为豪的教学技能遭遇到了沉重打击,他不仅没获得一等奖,甚至末等奖都没有获得。汪兴益一语道破他的症结: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他老师都设计了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多对多”地合作、展示,而他还是停留在“一对一”的层次上。
    经历了这样的打击后,他开始研究新课堂,渐渐发现自己课堂存在的问题。教师,不是驾驭学生、控制学生,而是点燃学生、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启蒙学生。他反问自己:自己的教学带给了学生们什么?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到底能走多远?当你把知识讲得越细、越清楚的时候,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就会越弱。
    直到2006年,何文开始才真正地走进高效课堂。在这场痛苦的自我否定过程中,何文逐渐完成了课堂由旧到新的转变,完成了对新课堂认识的重建。在学校老师们集体研究中,他们开发了包括理念体系、导学稿的编制技术、小组建设与评价在内的一套完整的体验式培训课程体系。何文是这一培训课程的首席培训师,他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的兄弟学校为老师培训,受到了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