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三观不符:亳州看宿迁200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30:22
招商“超常规”推动大跨越2008-10-29  出处:亳州晚报 作者:朱明光 编辑:李明 
编者按:
   10月21至2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春明,市委副书记、市长牛弩韬带领市党政考察团,风尘仆仆地参观考察了江苏省宿迁市和该市沭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将此次赴宿迁考察作为全市第三季度经济工作督查调度会的重要内容,力求从中吸取成功经验,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两天马不停蹄的考察,1000多公里的长途奔波,数十个考察点的深入调研,大家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议、一路悟,深感宿迁之行,既是一次解放思想、深化认识之旅,也是一次开阔视野、查找差距之旅,更是一次坚定信心、激发斗志之旅,非常及时,收获很大。
   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看宿迁 谋发展”系列报道,介绍宿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其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与全市干群一起学先进,找不足,寻对策,为我市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提起宿迁,记者总是莫名感动于当年宿迁人西楚霸王项羽那一句“彼可取而代之”的冲天豪气,而当真正踏上这片苏北热土时,宿迁铺天盖地的招商引资氛围、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如火如荼的重点项目建设则让人体会到更为强烈的震撼。




沭阳县经济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手机扬声器生产基地,图为开发区内的沭阳瑞声科技公司的工人正在生产手机扬声器。明光/摄

招商引资成就发展神话

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地级宿迁市成立。要实现宿迁经济的跨越与腾飞,只靠宿迁人自己的那点“家底”,似乎只能是一个梦想。是招商引资,使得这个原本落后的苏北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成就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神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由建市之初的19.48亿元增加到453亿元,年均递增33.1%,增长了22倍。
“干部最大的能力是发展经济、工业突破的能力,最大的本领是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本领。”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这样认为。
“没有任何与招商引资无关的人,没有任何与招商引资无关的事”,宿迁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大力倡导竞争,深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并设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考核中心”,专门负责招商引资的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任用挂钩,从而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招商引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在全市上下形成了“言必谈招商、行必为招商、人人关心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局面。
当然,招商引资仅靠一腔热情是不够的,面对激烈竞争的招商态势,宿迁人频频推出“超常规”举措,使客商引得来、项目留得住、企业做得大。
在沭阳考察时,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开发区范围内的每一条主干道都被冠以“温州路”、“上海路”、“昆山路”等名称,这在多数县城当中极为罕见。后来,记者了解到,哪个地方的客商先来沭阳投资办厂,政府就把企业门前的道路以客商的家乡来命名,让投资商感受到“家”的温暖。一条道路的命名,事情虽小,但从中却折射出沭阳开放开明、亲商爱商的发展理念。
变“应需服务”为“项目帮办”。过去,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是客商有什么需要,宿迁人就提供什么服务。后来,宿迁人开始扬弃这种“被动式”服务,对外来投资的客商和企业,实行“帮办服务终身制”,企业只要管好自己围墙内的事,其它事情都由“帮办”负责。“白天当帮办、有活晚上干”、“客商不在帮办在、客商有事帮办上”是宿迁人的口头禅。如今,“宿迁帮办”已经成为该市招商引资的最佳优势和最响品牌。
有比较,才知差距,也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尽管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方法和机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宿迁相比,差距还很大: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居全省末位,仅占全省总量的1.57%,是前三季度皖北六市中唯一没有超过百亿元的城市;同时,投资进度慢,前三季度投资共完成全年计划的62.35%,还有9个重点项目尚未开工;大项目较少,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还不足1000万元。
面对差距,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如何打破窠臼?“要进一步强化招商意识、发挥招商组织作用、拓宽招商视野、落实激励政策。”在全市第三季度经济工作督查调度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牛弩韬提出了有力的破局之策。
而记者也欣喜地看到,为了更好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我市已经新组建成立了市招商局,从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抓好浙江等地招商的同时,招商视野又瞄准了山东、河南等农业产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和吉林、四川等中药现代化水平高的地区;同时,“一票肯定”制、更加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也正在出台过程中。

工业园区凸显集聚效应

与我市一样,同属于淮海经济区,同是农业大市,而且都是从别的市分出来的新建的地级市,宿迁的经济基础并不好,发展条件也并不优越,却能在苏北“洼地”中迅速崛起,他们靠什么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应该说,是工业园区发挥出了集聚财富和放大财富的“聚宝盆”效应。
仅仅在五年前,宿迁市沭阳县经济开发区还只是个“村庄与阡陌交错,狗吠与蛙声共鸣”的乡野小村,人们带着财富梦想来到这里,开始布局工厂。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国最大的专业画材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包覆纱专业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蓄电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手机扬声器生产基地……一个个响亮的“头衔”接踵而至。
筑巢引凤好发展。正如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所说:“我们紧紧抓住开发区这个载体,把开发区作为体量最大、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大项目来办。”
目前,宿迁全市共拥有宿迁经济开发区、骆马湖农业示范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等八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截至9月份,这些省级经济开发区共有投产企业1922个,拥有19.44万名员工,业务总收入306.66亿元,同比增长49.4%。
今年1-9月份,宿迁各开发区新开工6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1.65亿元。恒力工业、波司登实业、翔盛纤维、阿齐兰纺织、南钢金鑫轧钢、梦兰纺织等一大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特大项目相继落户宿迁。
如今的宿迁,一个个工业园区的发展都已驶入了快车道,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局面,一片片开放型、综合性、现代化的经济新区正快速崛起,一批批大企业、大项目进园兴业,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而反观我市,尽管市、县、区都有自己的开发区,但起点低、起步晚、面积小、投入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尚未形成大规模和大气候,无论是项目进园还是发展速度,我们都有必要把自己的工业园区做大做强,这也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对此,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副主任卞介山颇有感慨:“走出去看了很多,切实感受到宿迁强劲的发展态势,我很受触动。我们要以这次考察学习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变心动为行动,确立‘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招商引资以项目进园区为主’的发展思路。”
在谈到如何借鉴宿迁建设工业园区的经验为我所用时,卞介山告诉记者,在开发区建设中,既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也要出重拳打击阻挠开发的违法行为,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来推动项目建设,同时,自身还要加强学习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与开发区建设密切相关的知识,提高素质。卞介山说,目前在亳州,开发区的困难最大,开发区极具挑战性的岗位、形势和任务,要求必须打造一流队伍、一支铁军,推动亳州经济开发区顽强崛起、实现跳跃式、跨越式发展。

重大项目引领经济潮头

近年来,宿迁在大项目的引进上可谓大气魄、大手笔,而该市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就得益于此。“大项目投入产出大、经济总量大、财税贡献额大,且带动力强、辐射范围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柱,引进一个大项目可以带动一片,引进一批大项目可以撑起一片天。”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的分析一针见血。
总投资4亿元的娃哈哈二期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的恒力工业园、总投资8亿元的沭阳软件产业园……一个个令人“眼红”的大项目相继落户宿迁。今年上半年,宿迁新竣工投产6个超亿元项目,新开工1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其中1个超10亿元),新引进计划投资超亿元项目109个(其中5个超10亿元)。
从最初的固定资产投资200万、500万,到后来的1000万、5000万,再到现在的1亿、5亿、10亿,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招商引资的深入推进,宿迁市引进项目的层次在不断提高,对招商引资项目的考核起点也从三年前的500万元,提高到如今的1亿元以上,并对各县区实行了没有10亿元大项目“一票否定”制。
投产后的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以娃哈哈二期项目为例,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宿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额将突破1亿元。正因为有了大项目的“撑腰”,宿迁经济发展底气十足,今年更是提出了到2012年,全市GDP突破千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50亿元的“翻番计划”。
与宿迁相比,我市一个较为明显的差距就是大项目太少,从市经济开发区到各个县(区)开发区,超过亿元的大项目屈指可数。虽然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中药、轻工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煤化工等重点产业,但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发展水平还不高,对产业和行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有的产业一年产值虽有十来个亿,却还抵不上宿迁的一个大企业。
“抓好大项目建设,就把住了工业发展的命脉,牵住了工业发展的‘牛鼻子’。”市发改委主任任树威对此深有体会,“因为大项目往往能够起到龙头作用,并发挥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亳州如果不在大项目上求得新突破,不仅不能赶超其他城市,而且差距还会越拉越大。”
任树威认为,面对各个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态势逼人、势头强劲的现实,我们必须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怕苦畏难”等落后思想,依靠我市轻工食品产业、煤化工产业、现代中药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谋划引进重大项目,落实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三年倍增计划”,实现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有计划、能落实、快速度、高效益”。

建好中心城市 扮靓“城市客厅”2008-10-30  出处:亳州晚报 作者:朱明光 编辑:李明 
秋日的雨后,宿迁这座“如虞姬一般美丽的城市”更显风姿绰约,林立的高楼、宽敞的街道、成片的绿地……优美的城市环境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何打造一个宜人宜居宜商的中心城市?这成为我市面临的一道待解的课题。



占地312亩、总投资1800万元的虞姬生态园。

10年再造5个宿迁城

1996年建市之初,宿迁的中心城市仅是一个夹在古黄河和运河之间13平方公里、14万人口的苏北小城,全市城市化率仅为12.5%,交通、通信、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落后,整个中心城市甚至连下水道也没有。
短短12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45万,城市化率提高到40%。相当于,10年再造了5个宿迁城!
如今的宿迁,一改过去陈旧、凌乱的面貌,展现出初具现代特色的中等城市风采。宿迁正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以超前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为基本手段,不断拉大城市建设框架,扩展城市发展空间。目前,具备“五通一平”建设条件的区域面积达220平方公里,为宿迁今后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宿迁建市12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了417%,而我们建市以来仅扩展了46%。”在全市第三季度经济工作调度会上,谈及城市建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春明通过这样的对比来说明我市城市建设同宿迁的差距,并着重强调“要以南部新区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大开发工作力度,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为我市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拓展空间,奠定基础。”

“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

“早年的乡野之地,正在崛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座功能、产业分块布局清晰的城市,正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和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抱负。”一路上,听着随行宿迁工作人员充满自豪的解说,看着这个垂柳依依、绿草茵茵的现代新城,不禁令人思索:宿迁人是怎么做到加快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工业经济和生态建设融洽和谐的?
“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当记者看到宿迁市区一块块醒目的巨型广告牌时,一切疑问仿佛都找到了答案。
提起建市之初的创业,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说:“我们和其他城市不比高楼大厦但比绿化美化,更比环境生态。”为此,宿迁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提炼出“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宿迁城市精神,明确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新兴工商城市、创新创业城市、滨水旅游城市的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和两湖两河水上城、酒都花乡休闲城、蓝天绿树宜居城的城市形象定位,一个宜人居、宜创业、宜发展的新宿迁迅速崛起。
目前,宿迁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3.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0.81平方米,环境空气优良率达87.8%,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达99%以上。“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这样一幅生态美景正逐步逼近现实,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时刻都感受着这座城市散发出来的生态魅力。

“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

资金,是城市建设难以绕过的“瓶颈”。高效益经营城市,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宿迁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的“精彩之笔”。
“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张新实介绍说,宿迁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强化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建设基础性、功能性强的投资项目,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实现了“政府小投入,撬动市场大要素”的引导作用,充分彰显出公共财政投入的调控力、影响力和拉动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一大批生态园、广场、公园的相继建成,景观效应日益增强,已成为吸引市民、留住客商的“强磁场”,对城区开发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拉动效应。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宿迁的整体形象,也使得城市的承载力显著提高,城市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对于宿迁城市建设的这种创新方式,我市市委、市政府所见略同,魏武广场的建设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年7月份中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牛弩韬在调研城市建设工作时曾指出,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解决这些资金只靠财政不行,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走市场化的路子,处理好开发、建设、管理、保护的关系,使城市建设步入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盖不拆迁的房子”

大拆大建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度出现的普遍现象,既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又引起群众的不满。有鉴于此,宿迁市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提出了“盖不拆迁的房子”的响亮口号,力防城建败笔,让城市建设多留赞叹、少留遗憾。
为此,宿迁市一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瞄准国内外大中城市规划水准,摒弃小城镇、小县城的思维局限和规划设计尺度,加快完善以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大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规划体系。另一方面,实施“城市精品”工程,突出抓好精品街区、精品社区、精品庭院、精品广场、精品绿化等工作,高度重视城市形象设计,追求质量档次,力求干一件、成一件,坚决杜绝“拆了建、建了拆”。
“盖不拆迁的房子”,尽管这是一句非常平实的大白话,却从中折射出宿迁人所崇尚的规划建设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
“看看人家,再看看亳州市区,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推倒重做、道路开膛破肚、房屋建好就拆的事情太多了!”考察过程中,一位同志感慨地告诉记者。采访中,市建委副主任孔祥永也坦言,宿迁确实在城市规划上做到了起点高、档次高,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到百姓身上

投资2.4亿元的美好家园安置小区、投资1.5亿元的河滨新村安置小区……在宿迁市沭阳县考察,穿行于一个个高标准的安置小区,考察团成员惊叹不已。
在“促进发展,惠及百姓”的城建理念下,宿迁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过程中,始终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到百姓身上。该市实施的“低房价战略”一直为群众津津乐道,目前,沭阳县的平均房价为每平米1400元左右,而宿迁市区也仅为2000元左右,始终处于江苏省最低水平,安置房的均价仅为每平米800元左右。
安居是民生之需。在拆迁过程中,宿迁市坚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全面落实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政策,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和谐拆迁”拆掉的是破旧的房屋,却赢得了更多的民心,为宿迁这座新兴城市增添了一份本真的民生色彩。
当前,正是亳州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征地拆迁矛盾的凸显期,对比宿迁,我们该如何破解这道难题?“只要我们克服畏难情绪,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方法对头、依法实施,切实维护群众合理、正当利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全市第三季度经济工作调度会上,牛弩韬市长在讲话中给出明确答案。
“看到宿迁的城市建设,我们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市建委副主任孔祥永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与宿迁相比,我们的城市建成面积、城市化率、绿化覆盖率、供水普及率、城市路网建设等都有很大差距,深感建设部门的担子很重。”
孔祥永告诉记者,市建委将结合我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科学规划、加紧建设、严格管理、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围绕“保护开发老城区、加快完善建成区、加紧启动新城区”这一主题,重点抓好历史街区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和重要接点、试点的整治,完善建成区内的“断头”路桥和破损路面、人行道,加快城市供水、污水管网建设,加紧实施绿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加快启动南部新区的建设。
“力争通过两三年努力,实现城市面貌大变样的目标!”牛弩韬市长铿锵有力的话语,为我市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坚定了我们扮靓“城市客厅”的信心。

现代农业撑起农村艳阳天2008-10-31  出处:亳州晚报 作者:朱明光 编辑:李明 




沭阳县苏北花卉有限公司拥有5000亩的花木实验基地,农民们把土地租给公司后,还能在这里打工挣钱。 朱明光/摄

结构调整“激活”高效农业

近年来,“花木之乡”宿迁市沭阳县引领10万农户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规模农业。除了种植面积30多万亩的花木外,沭阳县还发展了68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1.3亿平方尺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等10多个高效农业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这只是宿迁市发展高效农业的一个缩影。目前,宿迁市已建设了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绿色稻米、奶牛、生态水禽、优质生猪、杨树、蚕桑、“两湖”优质水产等10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高效农业产业带。截至9月底,该市高效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83.15万亩,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到42.28万亩,实现农业增加值93亿元。
当越来越少的农民依附于土地时,宿迁农业产出的效益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迅速提高,这不能不说是高效农业的“功劳”。
近年来,我市以中药材、蔬菜、棉花、粮食等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不断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但由于我市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同宿迁相比,差距较大。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大力发展大豆、玉米、蔬菜、苗木、花卉、蘑菇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猪、牛、羊、鸡、鸭、鹅、水产等养殖业。”在全市第三季度经济工作调度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春明提出了如此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思路,也为我市发展高效农业指明了方向。

土地流转“转”出活力

相对封闭的农村,土地是最多的资源,如何将分散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宿迁的做法是:规范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创新土地合作经营方式,使昔日分散的土地走上了集约化道路。
以沭阳县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已有6万农户累计流转近20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土地流转由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建立起来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个、市级示范园16个,这些示范园利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花木、蔬菜、瓜果、食用菌等,亩收益普遍是种粮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广大农户在示范园的带动下,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使全县涌现出35.8万亩花卉、68万亩瓜果蔬菜、1.3亿平方尺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可以说,是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效益,也拉动了农业结构调整。2007年秋天,我市首个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司海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在利辛县出现,一个连片种植、机械化操作、入社村民均受益的全新生产模式浮出水面。
“利辛县司海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搞得很好!”市委副书记、市长牛弩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说,要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走出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20%。”采访中,市农委主任应国君这样告诉记者,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合作社及龙头企业集中,逐步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最终达到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和产出效益的目的。

“龙头”引领产业化

1997年,《北京日报京郊版》刊登的一条消息引起广泛的轰动:江苏一个普通花农在首都顺义区承包160亩土地种植花木。这个花农就是宿迁市沭阳县新河镇的严建安。如今,严建安的花木种植越做越大。去年,他接下了北京奥运的一个绿化工程,造价达1700多万元。
这样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从侧面反映了宿迁农业龙头产业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说:“富民优先,必须靠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才能推动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宿迁市抓住机遇,立足农业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
近来,广东温氏、南京卫岗、河北五得利等国内知名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宿迁,“龙嫂米线”成为继“玖久集团”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龙头企业。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到470个,成员总数达到10.9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6.8万户。正因为有了大型龙头企业,该市走上了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效益稳步提高。
与宿迁一样,我市也是个农业大市,壮大龙头企业也是我市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近年来,我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已经形成了面粉、棉花、中药材、畜牧养殖和加工、蔬菜种植和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聚集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带,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但是,我市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带动能力不强。”市农委主任应国君清晰地认识到我市龙头企业存在的不足,并表示,解决这一问题,将是我市农业部门今后的工作重点。

农民“改行”当工人

伴随着特色农业板块的勃兴,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了农业领域。大量加工企业的涌现撑起了宿迁农民致富的天空,甚至完全改变了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
每个傍晚,宿迁城乡每条道路的沿线,都可以看到大批农民骑着单车如潮水般归来,每天清晨,他们又去乡镇的工厂上班。“白天不见村,夜晚不见灯”,这成为宿迁近年来大力发展加工产业的生动写照。
在宿迁,记者认识了一个叫做“三来一加”的新词,指的是“来料加工、来样定做、来件装配和农副产品加工”。由于“三来一加”工业具有投资少、风险小、工艺简单易学、时间安排随机性大、加工地点分散、农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就业创收的优点,因此“三来一加”模式一出现,立即受到广大农民青睐。
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介绍,该市大力推广“三来一加”模式,加快发展就地加工型工业,让农村不能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让留守儿童不再守望,使留守劳动力有工资性收入,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去年,宿迁新转农村劳动力14.3万人,其中本地转移8.4万人,异地输出5.9万人,首次实现了劳动力的“内转”超过“外输”,这对宿迁“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市农委主任应国君告诉记者,近年来,尽管我市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但必须承认,我市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依然偏低,而且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农业生产主要是采取“一麦一豆”、“一种一收”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联结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城乡联动 协调发展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是困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痼疾。近年来,宿迁把农村纳入开放的市场体系中,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初步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
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说,宿迁做到了“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五个一体化,实现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
同时,宿迁跳出“三农”抓“三农”,坚持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好农业、城市化的理念建设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转变农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建设人民群众真正认可、得到实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这些“组合拳”的带动下,宿迁农村迅速融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进程,数十年城乡关系的二元藩篱松动了,新型的城乡正在重构过程之中。
反观我市,市农委主任应国君认为:“我市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存在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城乡投资差距较大,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信息、文化、卫生、金融、保险等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城乡二元结构远未从根本上打破。”
那么,我们该如何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呢?“目前,尤其要抓城乡环境整治和社会管理,着力改变脏乱差的问题,着力加强集镇与新村建设,着力加强基层院所的管理和建设。”在第三季度经济工作调度会上,方春明书记给出了详细的注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打造现代农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翻开西楚霸王故里宿迁的发展史,改革精神贯穿始终。其中,引起争议和轰动最大的,当属对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他们借助外力破解公共资源匮乏的问题,使老百姓的“看病贵”、“上学难”得到了初步解决。占地1148亩,拥有近16000名在校生的宿迁学院。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从2001年开始,宿迁连续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和教育,同时大刀阔斧地“卖”医院、“卖”学校。一时间,宿迁在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成为一场风暴,引发了来自全国各方面的争议,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为什么要改革?“宿迁太穷了,穷则思变,改革是被逼出来的。”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道出了实情,他解释说,1996年从淮安分出来时,宿迁的4个县全是贫困县,可用财政收入只有7.7亿元。当时,宿迁全市没有一家三级医院,医疗卫生总资产只有4.95亿元,只相当于大城市一个三等甲级医院的资产总量,有三分之二的乡镇医院不能正常发放工资;教育领域的情形也大同小异,全市没有一所省级重点中学,没有一所高等院校,许多学校还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上课,教学质量和教育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不改革,按照常规发展模式,一穷二白的宿迁将永无出头之日;只有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宿迁才有可能迎头赶上。”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宿迁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
反观我市,在教育领域,公办教育资源不足、义务教育基础薄弱、高中教育资源短缺、职业教育规模偏小、高等教育步履维艰……“全方位”的落后,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
在医疗卫生领域,我市目前的卫生事业水平仅相当于宿迁市2000年的水平,财政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均,卫生人才相对缺乏,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体制机制缺乏活力,公共卫生服务及医疗质量和技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面对这样的困难局面,不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老百姓根本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医疗和教育。
为此,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马昭华告诉记者,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体制,是我们下一步必须要做的事情。市卫生局副局长吴旭春也表示,加快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改革破解“看病贵上学难”占地1148亩,固定资产总值逾10亿元,拥有近16000名在校生的宿迁学院,仅用三年,就在经济欠发达、高等教育零基础的宿迁市建成,被媒体誉为“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
仁慈医院是宿迁市第一家股份制民营医院,建于2004年,总投资7000多万元,其规模设施、医疗设备等在宿迁当地医院中位居前列,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考察过程中,宿迁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狂飙突进”式发展速度给我市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宿迁学院和仁慈医院只是宿迁社会事业改革的缩影。
在教育事业上,宿迁实行“一保三放开”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即政府确保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大办公办义务教育的同时,引进社会资金大办民办教育,据统计,全市民资教育投入累计24.8亿元,办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816所,在校生43.3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在校生总数的38.3%。同时,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到32所、在校生11.6万人,比普通高中还要多。
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宿迁按照“管办分开、医卫分开、医防分开”的原则,大力度、全方位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全市122所乡镇卫生院和9个县级以上医院全部完成改制,民办资产占全市医疗卫生总资产的69.4%,宿迁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一所公立医院的城市。 改革带来的效果同样明显:在全国医疗服务价格连续数年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宿迁连续5年医疗服务价格保持平稳,并有所下降,初步解决了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在谈到宿迁之行的感受时,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马昭华告诉记者,他对宿迁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为发展教育开辟空间,丰富教育资源,很有感触,他说:“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据此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教育事业发展之路。”
“虽然直到现在,宿迁在社会事业上的改革依然存在着争议,但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不能不叹服。”市卫生局副局长吴旭春感慨地说,他们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体现了创新的意识,开拓的胆识,体制机制的求变与灵活,体现了卫生科学发展的理念,这对于加快我市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宝贵的学习借鉴意义。宿迁经验如何借鉴在此次考察中,宿迁在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因改革创新而嬗变,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为我市破解“上学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了启示。
“我市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局局长马昭华表示,今后,我市将在认真实施教育民生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据介绍,我市将加快高中资源建设,尤其是加快优质高中资源建设,积极扩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高中,发展民办高中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近年来,亳州师专和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稳步健康发展,下一步将切实做好我市高校发展长远规划,积极拓宽多元投资渠道,努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
“通过考察,卫生部门决心联系实际找差距,坚定信心更努力。”市卫生局副局长吴旭春语气坚定地说。据她介绍,我市卫生部门将结合本地实际,着力解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创造条件引入卫生资源,严格准入与监管。同时,顺利实施卫生民生工程、提高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