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玩晒黑了怎么办:世行下调全球GDP增速至3.2% 粮油“双高”威胁持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9:45:18

世行下调全球GDP增速至3.2% 粮油“双高”威胁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关云 华盛顿报道 2011-06-09 00:24:11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6月7日,世界银行发布《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0.1%至3.2%,对2012年维持3.6%的增速预测。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双速复苏趋势明显。世行预测,2011年和2012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分别增长6.3%和6.2%,发达国家则分别增长2.2%和2.7%。与1月份预测数据相比,世行此次对发展中国家2011年经济增速上调0.3%,对发达国家则下调0.2%。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但粮食和石油价格高企将威胁全球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林毅夫7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目前已恢复到危机前的经济产值,所以目前应该由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计划转向更加中性的政策,来防止经济过热。

林毅夫指出,“在防止经济过热的同时,实际上也消除了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他说,并没看到中国经济有“硬着陆”的危险,未来几年内中国仍有潜力维持8%的经济增速。

世行在4月末上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预计2011年中国GDP增长9.3%,2012年将达8.7%。而中国今、明两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分别较上年增长5%和3.4%。

针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和房地产资产泡沫问题,林毅夫表示,只要这些国家持续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资产泡沫导致危机的可能性就不大。而现在国际资本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入在减缓,所以资产泡沫的危险也在降低。

高粮价源自高油价

林毅夫表示,目前很多国家的国内粮价涨幅低于国际粮食市场,但由于国际粮价上涨向国内市场的传导存在滞后效应,2011到2012年国际粮价虽然可能下跌,但一些国家国内粮价还将持续上涨。

《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的作者安德鲁·伯恩斯(Andrew Burns)表示,过去几年内国际粮价上涨了40%,但很多国家的国内粮价仅上涨了9%。这是因为国际粮食交易仅包括谷物、油料和糖类等有限品种,仅占全球粮食消费的7%,其余93%的粮食消费都在各国“自产自销”。

伯恩斯还披露了“高粮价源自高油价”这一鲜为人知的现象。他说,“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生产是一个高能耗活动,能耗指数要比制造业高4倍。化肥就是高能耗产品,它在农业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很高,也是高油价向高粮价传递的主要原因之一。”

伯恩斯指出,高粮价并非由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所导致。过去四五十年中,全球粮食需求增速在下降,年增长率从1960-1970年代的2.5%,下降到1990年代的1.2%。世界经合组织预测,未来20年也将保持1.2%的增速。所以,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绝非高粮价的原因。

粮食需求增长放缓,国际油价却在狂飙。2000年油价为20美元,现在却达100美元左右。伯恩斯说,“最近六七年的平均油价已比1990年代高了250%,而石油是粮食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价格传导机制,就会明白过去10年全球粮价上涨的原因。”

QE3猜想

6月7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承认美国经济近期表现疲软。他指出,尽管摆脱衰退已经两年,但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崎岖,尤其是就业市场形势依然严峻。

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QE2)将于本月底结束,而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糟糕。在此情况下,最近几周市场已开始热议美联储是否采取第三轮定量宽松计划(QE3)。

林毅夫拒绝评论QE3的可能性。不过伯恩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承认,高收入国家的利率政策对全球经济增长的确有重要影响。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在去年4季度和今年上半年已放缓,而一旦美联储采取QE3,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利差进一步扩大,将导致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再次加速。

在2010年,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一度快速增长。林毅夫说,当时世行将资本流入作为造成新兴市场资产泡沫的主要威胁之一。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1-6-9/3NMDAwMDI0MzM3Nw.html 复制链接.wikinews{margin: 20px 40px 10px 40px; border-top:1px dashed #c1d3d9; padding-top:15px;}.wikinews h5{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text-indent:20px; background:url(http://img.21cbh.com/images/01/icon_more.gif) no-repeat left center;}.wikinews p { font-size:12px; line-height:22px; color:#666666; margin:10px 0 0 0;}.wikinews p b { font-size:14px; font-weight:normal}.wikinews a:link,.wikinews a:visited { color:#014991}.wikinews ul { height:18px; line-height:18px; background:url(http://img.21cbh.com/images/wikinews_more.gif) no-repeat; padding:0 0 0 46px; margin:10px 0;}.wikinews ul li { float:left; margin:0 10px 0 0; font-size:14px; background:url(http://img.21cbh.com/images/red_point.jpg) no-repeat 0 8px; text-indent:10px;}.wikinews .word_search {padding:5px 0 0 0}.wikinews .word_search input { float:left}.wikinews .word_search input.ser_tex { height:18px; line-height:18px; border:solid 1px #5795C1; padding:1px 5px; width:105px; color:#666666}.wikinews .word_search input.ser_bt { width:68px; height:22px; background:url(http://img.21cbh.com/images/wikinews_search.gif); border:none}.wikinews .word_search a.creat { margin:0 0 0 1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