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75寸触控一体机:韩军:《念奴娇·赤壁怀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36:31

   韩军:《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插话):欧阳修、王安石……
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
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
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师:回答不错。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生: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
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生:失意时。
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一生读)
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
生:羽扇纶巾纶(guān,他读成lún了。
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生:不对吧?师:怎么不对?生:应该是比喻吧?师:比喻什么?生:比喻时光。
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
生: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
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大气磅礴的。苏轼和李白都不是”,我是说,他们不是凡人。他们都是
生:李白叫诗仙。
师:李白或者叫谪仙,天上下凡的。苏轼叫坡仙。只有仙人才能写出如此超凡脱俗、鸟瞰大地.
这两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生响起了掌声。)
生:是《三国演义》的插曲。
师:是片头曲。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生:一样!
师:一样呀,好,那么,咱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来改写苏轼这两句吧,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学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师:你说说,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生:同意!
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何必不干脆用作英雄人物呢。
生: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
师:读一读,英雄风流,分别是几声?
生:都是一声和二声。
师:音律上一样,苏轼就是不用英雄!一定有原因。
生:风流人物英雄人物就是不一样.
师:反正就是不一样。(生笑)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接着往下看)
师: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生:大江具体化为故垒
生: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
生: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
师: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生: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师:故垒旧战场赤壁就不是周瑜跟曹操打仗时的那个赤壁了。那个赤壁在哪里?
生:在湖北蒲圻。
师:那么,也就是说,苏轼游览的不是真赤壁。不是真赤壁,苏轼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伪吗?不对,实际上,苏轼是知道他所游览不是真正的赤壁的,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不是我以为
师: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生: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
师: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不闻名。
生: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
师:反过来说呢?
生: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师:非常好。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譬如,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生: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
师: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的意义,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考虑,这两句分别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生:乱石穿空是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
师: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
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 
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就形成了。所以,紧接着一句――“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人。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背诵一下。要读了豪情,读出气势。
(接着)再试着朗读、背诵下片。
师: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生:不能换。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
生:而且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
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
师:有句话,新婚新婚燕尔!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在度蜜月呢!
(学生笑)
师: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学生更笑得欢)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
生:啊!(学生惊讶)
师:大家主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那么,苏轼为什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
生:是不是还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
(学生大笑)
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十年不减。(学生还笑)―――这种理解,贴近但是不准确。其实,苏轼这里是故意为错,有意如此去写。大家是否忘了开头我提的4个字,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生:我知道了。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吧,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
(有学生又笑)
师:这就对!
师: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感情,懂得爱情,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如果说,美女陪衬英雄,也不能说错。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儿女情长的一面。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英雄气概。
生:雄姿英发
师:是。雄姿英发描写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
那么羽扇纶巾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
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
师:说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如果说,前面两句雄姿英发小乔初嫁了,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那么,后面两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就是写周瑜什么呢?
生:既能武,又能文。
师:好。同学们,这样,我们就已经把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大家再拓展开想想,我们在哪里,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
生:在初中,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大家想想,毛泽东诗词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这样理解?
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毛泽东的原词,认真对比二者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否一样。其实,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大家可以试一试,不怕说错,只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约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风流人物,都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那样解释,都是一种简单化。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泽东的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有余而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地!
师:接下来,苏轼仍然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的话,那么,这一句就应当属于……
生:是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师:这么说,这句还有衬托对比啦?
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跟玩似地,后面就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
师:跟大家的讨论,很长见识。
(我突然想到一个决定:剩下的下面几句话,就交给大家自己讨论辨析。)
(下面的几句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有刚才的樯橹灰飞烟灭,存在着争论,我把学术界的一些争论的观点公布给大家。我提醒大家认真思考,择善而从,能够展开交锋和争论。
第一,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第二,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第三,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存在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第四、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首先讨论,樯橹好,还是强虏好。)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的效果,敌人非常强大,但是,在周瑜的镇定自若的指挥下,强大的敌人灰飞烟灭,变成了烟云。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太小了,樯橹不是代指舰船吗?让人想不到人,想不到全副武装,想不到铠甲,想不到精锐武器之类的。
生:我不同意,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还是含蓄好?当然还是含蓄更好。樯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当指曹操的所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够体现曹军的水军的特点。樯橹,更可以让我们想起曹操的武装,就如同现在的什么驱逐舰、巡洋舰、鱼雷艇之类的……
(学生笑)
生:那时候,哪有什么驱逐舰、巡洋舰呀!
生:(还是刚才那位同学)我只是比方,反正看到樯橹二字,更含蓄,更让我们想到水军,想到曹操的舰艇等各种全副武装的武器。
师:让我发表意见,我更倾向于用樯橹,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同学表示不同意)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文字,写在周记本上,一边是樯橹派别,一边是强虏派别,呀,请别误会,我不是说你们是强虏呀!(同学们大笑)(接下来,讨论神游者多情者。请发言)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神游者应当是苏轼,苏轼从上片的来到大江边,描写长江的景观,乱石穿空什么的,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吧。就是苏轼的精神在这个旧战场上巡游。
师:你同意课本上注释中故国二字就是旧战场的意思。
生:是。
师:同学们,这里关键是故国二字怎么解释,如果当成曾经的故土讲呢,那么,这里显然不是苏轼的曾经的故土,而只能是周瑜曾经领兵打仗的地方。
生:老师说得正是。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把神游人理解成周瑜。因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可是你还讲不通呀,如果是神游者是周瑜的话,周瑜死去了,怎么神游呀?
生:(学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死后还有灵魂。苏轼是假设如果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知道苏轼在怀想他,那么苏轼就想,周瑜会笑他,并且,多情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把第三个问题也回答了,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多情人周瑜笑苏轼。你再具体谈。
生:我是这样想的,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就是多情人,是名词。如果理解成应笑我多情,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他非常有见地。很新鲜。你的意思是苏轼的多情二字与柳永的多情二字是一个意思,都是多情人的意思。
联系柳永词来理解,可贵。如果神游人是苏轼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写成故国了,而是写成古国古国才能是旧战场。而故国一般应解释成故土”“故乡,或者引申解释成故地,即曾经到过的地方。此地是周瑜的故地而非苏轼的故地
生:老师,你同意把神游人解释成周瑜?
师: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大人们还没有一个定论,学术界的争论还在继续。我觉得,你们争论是有益的,说的都有些道理。
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我的道理,从句逗得出的。我看过一个资料,有人查阅了统计了几百首《念奴娇》词,当然是不同人写的,这两句的句逗90%都是前四后五式,就是上句是四字,下句是五字。只有一首例外,是前五后四式。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在填写《念奴娇》词时,在这里是用前四后五式。
我还有一个逆向的推法。就是,即使句逗按照前五后四式,多情应笑我读成应笑我多情,太牵强,理解起來别扭,不自在。
我的看法,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继续思考争论下去,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就是《神游者是谁?》《谈谈多情神游》。
继续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也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生:我同意第一种。
师:具体说。
生:我是从整个诗的格调来理解的。全诗比较格调比较昂扬向上。
生:我也同意。苏轼还是比较积极的。
师:没有不同意见?都同意苏轼比较达观的说法。
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衷。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下面我们一起背诵全诗。
响起背诵的声音。
 
    
 登高》课堂实录[转帖]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1200
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难呀?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

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

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天用,以下分别用啸哀”“”“”“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都要重读,如,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都要重读,其中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棗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  
致大雁   韩军
一、 激情朗诵

1、老师:我唱得好,学生非常期待。这时老师配乐诗朗读(一二四部分)。学生静

听。全场寂静,大家都在用心聆听韩老师的朗读。

读完之后,会场响起掌声。

二、 新授课文。

1、背诵课文第一部分,大家用心唱一唱,用个三五分钟试一试。想出声就不出声,不想出声就暂时不出声。

2、学生自由诵读。

3、师:背不熟也没有关系,时间短。背过的举起手来。老师要检查起来的,大庭广众之下,指名让你站起来可能有些紧张,我们一起来背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熟练。  

5、师:下面请一个人来背,这个人包括我在内,当场让我来背可以吗?学这篇文章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诵一遍,非常适合诵的文章,声情并茂的来唱一唱。第二个

是背两段,比较好的文章一定要背一背,语文课上节节都要背二三百字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老师先来背,大家检查一下,我可不会偷看,镜头对着我,有些紧张。老师故意背错,第一句话就背错了,这时学生自觉纠正,这里有个时间顺序,把第二句提到第一句,顺序就颠倒了。写文章是有顺序的。

6、师开始有感情地背诵。仰起头……”我说仰望可以吗? 学生说不行,交流为什么。之后老师让学生用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老师接着再背,仰着头……”能不能把凝视换成向往?为什么?教师随机指导。

7、第三个方法,把诵的背过来还不行,还要讲讲道理。要学语文的第三个方法就是理几片。下面我们继续往下理。严寒……”你找几个字,代表的就是严寒,找到的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再往后面来找找。酷暑后面又写了八个字,这叫铺写,本来可以写得简单写,这样写就写得比较形象,有诗意。下面还有铺写的部分。漫长……征途,对它的铺写。学生齐读。停下来,声音读得太小。 这里写道击雷闪电……险阻,想想怎么样排序列,不能看,想一想。(生:先说的天气,然后是高山,然后是江河……)从高到低。可能忘记了,老师给提示。 另一男生站起来来说,还是说不下来,老师又和其一起梳理。这算什么地方?(生无言,师引导它是天上的,还是地上的?这种组合也有顺序) 接下来往下看,然而,你们起程了,再往后找,哪些又是对你们启程的铺写?生齐读。
8
、下面,咱们进入第四部分,理解了铺写,我们就仿一仿。把启程改两个字飞天,把你们改成我们,我们飞天,现在我们是神州七号,三男三女,我们要飞天了,仿一仿写个三两句,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肩负着什么?听到了什么?尽可能写得形象一些,不要死板的模仿,想想全国人民都在看着你们乘机起飞,一定要用心去写。把启程展开,我们把飞天展开,写两句也没关系。

9、学生没写完,让学生直接用语言交流,说两句也没有关系。一女生:没有死亡的害怕,对人民的期望。一男生:喜悦的心情。一女生:俯视大地的感觉。一生:听到了…… 继续交流。一生:我们激动地看着星星,星星……

 10、下面看看课文题目,所有的文章都有题记。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写上题记,

用诗意又有哲理的一句话。 学生自由交流。

11、看黑板,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思路。课文讲完了,一千四多字的文章,这就是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韩军老师说课:
第一,不想把本来可以在高中甚至在大学中文系讲的内容,放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比如,讲赵丽宏的背景:他当过知青,受尽磨难,是个老三届,然后通过七七年、七八年高考回城,做了作家,现在又成了著名作家,主编〈萌芽杂志〉,大雁就是他个人,甚至有追求的老三届的一代人的写照和象征。如果把这一点讲给初中的孩子,可能至少需要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孩子也不一定能理解。再比如,讲象征的写法,大雁就是有追求、不怕磨难的人们的象征,如果讲这一点,我恐怕至少要需要四五分钟,孩子听了也可能一知半解,所以说这些我都大胆地删除了,没讲。但是孩子是否感觉到了这篇文章那种不畏艰难、不畏险阻、不懈追求的那种象征意义呢?其实已经感觉到了,而且比较深入地感觉到了,甚至受到一种撞击。怎么感觉到的呢?就是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感情投入的诵读,让孩子感觉到的。所以讲课的时候要能删则删,能少则少,上课时候多做减法和除法,备课时多做加法和乘法。不能在备课时备了些什么,就到课堂上全部讲出来,使得一堂课满满当当,叠床加屋,多则无益,对孩子学语文不一定就有多少好处。尤其对孩子学最基础的语言文字不一定有多大的好处。讲多了反而会冲击了初中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初中的孩子学语言文字是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捉住了这个基本和基础,就是语文教育的本然。

第二,我坚决反对把语文课上成哲理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班会课。现在有些语文课我感觉到就是哲理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班会课这几种课,是四不像、是大杂荟。语文老师成了哲理课老师、思想品德课老师、历史课教师、成了班主任,语文课上唯独少了语言文字,那么我们何必按排语文课呢?语文课的意义就是语言文字,尤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应该大胆地提出来,语文课上要姓

第三,教给学生方法。我这堂课教给了学生四个学语文的方法,遇到比较美妙的文章,可以诵一遍、背几段、理几片、仿几言,学会了这些方法,孩子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学其他的文章,所以说我这堂课是方法第一,是教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

第四,每堂课讲一篇千字白话文。一篇千字左右的白话文,千万不要讲两三课时。如此算下来,一学期有95节语文课,大约就可以讲九十篇左右的文章,一节课一篇千字白话文,是举一,那么95节语文课加起来就是举三了。我们现在一学期只学30篇文章,而按照我这种主张,一学期可以学90篇左右的文章,换句话来说,一学期完全可以学三册语文课本(每册课本三十篇),孩子见多识广,也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这是语文教育的真谛。 
 
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师: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指一位同学)就是你吧。你为什么没有举手?生:我字写得不好。

师:没关系。没有谁不练习就把字写好的。练习练习吧。(生上台板书)

 师:字写得蛮可以嘛,虽然不能说漂亮,但是笔顺都对,间架结构都合理。要努力,大胆些,敢于表现,才有成功。(生欲回去)师:先不要走。当老师还没有

当完呢,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呀。

生:和……朱元思写信。

师:的意思,但这里应解释为解释得很好,在这里是名词,的意思。生:给朱元思的信。

师:非常棒!你再看看书,会知道,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名字。

生:《与宋元思书》。

师:到底是朱元思还是宋元思,已经无从查考,大概过去刻板印刷的

时候,刻写不清楚,让读者”“难辨认。师:这是一篇骈体文。

师:再请一位同学当一当小老师,给大家范读一遍课文。(生纷纷举手。指定一生来读,由同学来纠错)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还写得如此美!下面我们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生齐读)师:通过大家的读,我也似乎看到了吴均书信中描绘的那既秀丽、又壮美的景色。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篇好文章如果按十分计算的话,那么,朗读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应该占到七分。刚才大家的朗读就是如此。师:听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风烟俱净……天下独绝。开头两句,应当显得特别大气,眼界非常宏观;中间两句,要显得特别自在;而自富阳到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应当带着欣赏的态度,非常陶醉。来,跟老师一齐读。 

师:我们再来诵读。在我们的大脑中,要想像,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飘荡,随着水流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呀,全是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吴均真是看不够。(情不自禁唱起来)船儿哟,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课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笑声。)(教师示范背诵

师:这是总写,还是分写? 生:是总写。

师:总写富春江的什么特色?课文中有四个字可以具体来概括。注意具体概括。生:是奇山异水

师:或者叫山奇水异。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分别来写,山之奇,水之异。往下看,从哪里到哪里,分别写的什么。生:从水皆缥碧猛浪若奔写的是异水。从夹岸高山千百成峰写的是奇山。师:我们再一同来背诵,先背诵异水部分。(师生齐背) 师:写了哪几方面?

 生:先写水色和水深,然后写水清,再写水急。

师:很好,总结还非常简练,都是用水怎么样来概括,很精彩!只是有个问题,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生1:是!

2:不是!是写水清!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

师:即使千丈深,仍然能够见到底。对吗?总起来,是写三方面,水色、水清、水急。再背诵,背出情感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带着非常新奇的神情、非常欣赏的态度,来诵读,要有点悠然,读得稍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要绘声绘色,读得粗重、浑厚。(生齐读背)师:甚箭若奔,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甚箭,是甚于箭,比箭还快速。若奔,像奔马一样。

师:字在这里省了。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夸张和比喻。 师:大家看看以上写异水的三个句子,前两句和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

同?生:前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一句是间接描写。

师:还有吗?比方:动态…… 生: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最后一句是动态描写。

 师:动静两两结合,直接间接描写两两结合。所以,才如此美妙。再诵读。(课堂又响起琅琅的书声)师:再读奇山。(生读)

 师:还是先把它背诵下来。这是写山的,要背诵出气势来。

师:大家知道,山是静态的,生长时也是默默的,可是,这里24个字,就写出了夹岸高山昂扬的生命力。这种写法,叫什么?生1:以动写静。

 2:化静为动。 师:很好。再考虑,这一段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来写的?

生:是从视觉上写的。师:我们接下来再往下读,看看通过什么来写山。

生:是通过泉水来写山的。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背。从泉水激石猿则百叫无绝。(师生一同朗读、背诵)

师:这里写了哪几种景物?生:泉水、鸟、蝉、猿,四种。 师:通过四种事物的什么来写。

生:通过响声。 师:也就是通过听觉来写的。也就是说,有的泠泠作响,有的嘤嘤成韵,有的

千转不穷,有的百叫无绝。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嘈杂的景象。是吧?

生:是呀。师: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嘈杂的气氛吗
生:嘈杂的声音让人讨厌,而这里明显是让人喜欢。

师:对。你看,猿,本来是一种叫声凄厉的动物,俗话说猿鸣三声泪沾裳,可是在这里,我们却觉得是一种美妙的声音。这里表面上喧闹、嘈杂,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厮杀之声!这里的声音,都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表面的繁杂来写单纯。这里,作者是怀着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来写的。这样,写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两句。师、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师:鸢,一种非常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会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作者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学家,博学多才,对史学有研究。他也曾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书免官的惩处。正因为有这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自然产生对大自然的留恋、向往之情。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作者自己,而是那些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如果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陶醉在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大家考虑考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

生:是写山水之美。 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反衬。 师:对,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

我们再接着往下背。 师、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师:请一位同学解释一下。 生: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也如同是黄昏一样;稀疏的树枝交错着,时而能够见到太阳。(一生举手,有问题要问。老师示意他发言)生:我觉得,文章写到前面两句,应该结尾了,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接着写景?接着写下去,我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学生中有笑声)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没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有道理。 师:你说说。 生:文章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就是文末点题了,而再写下去,好像又是一个开头,那样结尾不如就在窥谷忘反那里结束好。师:大家都是文章专家。我跟大家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有不少大人,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最后两句删掉才好。理由跟你们的差不多。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全文,带着感觉去读,考虑考虑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想想,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仍然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生:哦,船一直是在前进的。

 师:用陆游的话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由此再进一步想像,再接下去,还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让人愈想愈觉得有吸引力,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下面,我们一起把全文再背诵一遍。师:宋朝的苏轼曾经评价唐朝的王维,说他的诗诗中有画。咱们今天读了吴均的骈文书信,有什么感觉?生:也是诗中有画

 师:这就是有名的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