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州老年∧v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19:58:01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2)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则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止于心下。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可发,心中大烦,骨节疼痛,目眩恶寒,食则吐谷,气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咳而发汗,其咳必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命将难全。

 

厥逆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必死。

 

凡发汗,欲令遍身漐漐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当重发汗;若汗多者,不得重发汗,亡阳故也。。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

 

凡用吐汤,中病便止,不必尽剂。。

 

诸四逆厥者,不可吐之;虚家亦然。

 

凡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十余行,其脉反涩,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动气在右,不可下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左,不可下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饮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

 

动气在上,不可下之。下之则掌中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下,不可下之。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利清谷,心下痞。

 

咽中闭寒,不可下之。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诸外实者,不可下之。下之则发微热,若亡脉厥者,当脐握热。

 

诸虚者,不可下之。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微弦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小便不利,两胁拘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臂则不仁,极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而谷气多入,此为除中,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浮反在上,数反在下。浮为阳虚,数为无血,浮为虚,数生热。浮为虚,自汗出而恶寒,振而寒栗;微弱在关,胸下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数为痛,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搏,形如疟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发热,狂走,见鬼,心下为痞,小便淋漓,小腹甚鞕,小便尿血也。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重被而复之,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闲。呕变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汗多则越甚,脉迟者,尚未可攻也。。

 

伤寒,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若热多者,目赤脉多,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便清谷,热多便脓血;若熏之,则身发黄;若熨之,则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难者,危殆也。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阴阳俱虚,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若下之,则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必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下之则目闭。贪水者,下之则脉厥,其声嘤嘤,咽喉塞,汗之则战栗;恶水者,下之则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汗之则口中伤,舌上白胎,烦躁,脉反数,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小便不利也。

 

凡服下汤,得利便止,不必尽剂。此以前是汗吐下三法之大要也。若能于此例之外,更神而明之,斯道其庶几乎?

 

杂病例第五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肝必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可用之。经曰:勿虚虚,勿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于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

 

师曰:语声寂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师曰:吸而微数者,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可治也。

 

师曰:寸口脉动者,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白,非其时也,色脉非时,法皆当病。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末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犹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藏,即死;身和,自汗出,为入腑,即愈。

 

问曰:脉脱,入藏即死,入府即愈,何谓也?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头项痛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师曰:咳上气喘哕咽痛肠鸣胀满心痛拘急。脏病三十六,腑病三十六,合为一百八病;此外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谷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为病。如病者素不喜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夫病在诸脏,欲攻,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仿此。

 

夫病者手足寒,上气脚缩,此六腑之气绝于外也。下利不禁,手足不仁者,此五脏之气绝于内也。内外气绝者,死不治。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为腹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或为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脓血;有热者,必痔。

 

问曰:三焦竭,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之气,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上焦竭者,必善噫;下焦承中焦之气,中气未和,谷气不行,故下焦竭者,必遗溺失便。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处;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移痛,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愈而复发,为馨气。诸积之脉,沉细附骨在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在关者,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出下关,积在少腹。在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左右俱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伤寒杂病论卷第四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

 

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栝蒌根四两 黄连三两 牡丹皮四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不便脓血者,白虎汤主之。

 

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方

 

地黄八两 知母四两 黄连三两 阿胶一两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

 

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石膏半斤碎(棉裹) 黄连三两 黄芩四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黄芩三两 地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二服,大便利,止后服。

 

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主之。

 

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方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栀子十四枚(劈) 牡丹三两 芍药三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湿温,猪苓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猪苓加黄连牡丹汤方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阿胶一两 泽泻一两 滑石一两 黄连一两 牡丹一两

 

右七味,以水四升,先煮六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再服。

 

病温,舌赤,咽干,心中烦热,脉急数,上寸口者,温邪干心也,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主之。

 

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方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阿胶一两 甘草一两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三味,取四升,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

 

病温,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此温邪乘肺也,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

 

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黄芩三两 石膏半斤(碎) 杏仁十四枚(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温,发热,腰以下有水气,甚煮取三升,少腹热痛,小便赤数,脉急而数下尺中者,此温邪移肾也,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主之。

 

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方

 

地黄六两 黄柏三两 秦皮二两 茯苓三两 泽泻一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大温,发热头晕,目眩,齿枯,唇焦,谵语,不省人事,面色乍青乍赤,脉急大而数者,大黄香蒲汤主之;若喉闭难下咽者,针少商令出血;若脉乍疏乍数,目内陷者,死。

 

大黄香蒲汤方

 

大黄四两 香蒲一两 黄连三两 地黄半斤 牡丹皮六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

 

温病,下之大便他溏,当自愈;若下之利不止者,必腹满,宜茯苓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脉浮弦而数,若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若伏气病温,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唇焦,目赤,或衄,或吐,耳聋,脉大而数者,宜白虎汤;大实者,宜承气辈;若至十余日则入于里,宜黄连阿胶汤。何以知其入里?以脉沉而数,心烦不卧,故知也。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黄芩三两 牡丹皮三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汤方(见前)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制)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制) 枳实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 芍药二两 黄芩二两 阿胶三两 鸡子黄三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病温,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上焦,则舌蹇,神昏,宜栀子汤;其在中焦,则腹痛而利,利后腹痛,唇口干燥,宜白虎加地黄汤;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齿黑,咽干,宜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

 

栀子汤方

 

栀子十六枚(劈) 黄芩三两 半夏半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纳三味,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白虎加地黄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地黄六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方

 

百合七枚(劈) 地黄汁一升 牡丹皮六两 半夏一升 茯苓四两

 

右五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别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四升,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地黄汁,与百合汁,更上火,令沸,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杂病论卷第五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两把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洗)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取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发热,汗出,口渴,脉浮而大,名曰中暍,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主之。

 

白虎加黄连阿胶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黄连三两 阿胶二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米熟汤成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汗出已,发热,烦躁,声嘶,脉反浮2数者,此为肺液伤,百合地黄加牡蛎汤主之。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方

 

百合七枚 地黄汁一升 牡蛎二两

 

右三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纳地黄汁,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伤暑,心下有水气,汗出,咳嗽,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脉弱而滑,栝蒌茯苓汤主之。

 

栝蒌茯苓汤方

 

栝蒌大者一枚(共皮子捣) 茯苓三两 半夏三两(洗) 黄连二两 甘草一两(炙)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日再服。

 

伤暑,发热,无汗,水行皮中故也,脉必浮而滑,先以热水灌之,令汗出,后以竹茹半夏汤与之。

 

竹茹半夏汤方

 

竹茹二两 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半夏半升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者,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猪苓加人参汤主之;一物瓜蒂汤亦主之。

 

猪苓加人参汤方

 

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滑石一两 泽泻一两 阿胶一两 人参三两

 

右六味,以水四升,先煮五味,取二升,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

 

右〖坐刂〗,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凡病暑者,当汗出,不汗出者,必发热,发热者,必不汗出也,不可发汗,发汗则发热,烦躁,失声,此为肺液枯,息高气贲者,不治。

 

伤暑,夜卧不安,烦躁,谵语,舌赤,脉数,此为暑邪干心也,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主之。

 

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方

 

黄连三两 半夏半升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桂枝一两 人参三两 芍药二两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脉弱,口渴,大汗出,头晕者,人参石膏汤主之。

 

人参石膏汤方

 

人参三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竹叶一把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暑者,头不痛,头痛者风也,头重者湿也。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热病,面赤,口烂,心中痛,欲呕,脉洪而数,此热邪干心也,黄连黄芩泻心汤主之。

 

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热病,身热,左胁痛,甚则狂言乱语,脉弦而数,此热邪乘肝也,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主之。

 

黄连二两 黄芩三两 半夏一升 猪胆大者一枚(取汁)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三升,去滓,纳胆汁和合,令相得,分温再服。

 

热病,腹中痛,不可按,不能俯仰,大便难,脉数而大,此热邪乘脾也,大黄厚朴甘草汤主之。

 

大黄厚朴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六两 甘草三两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服一升,得大便利,勿再服。

 

热病,口渴,喘,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脉短而数,此热邪乘肺也,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主之。

 

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方

 

黄连一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热病,咽中干,腰痛,足热,脉沉而数,此热邪移肾也,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主之。

 

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方

 

地黄半斤 黄柏六两 黄连三两 半夏一升(洗)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湿气在下,中于水冷,从腰以下重,两足肿,脉沉而涩者,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主之。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

 

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湿气在外,因风相搏,流于经络,骨节烦疼,卧不欲食,脉浮缓,按之涩,桂枝汤微发其汗,令风湿俱去;若恶寒,身体疼痛,四肢不仁,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并桂枝麻黄各半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即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之,将息如桂枝汤法。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若上干肺,发为肺寒,宜小青龙汤;下移肾,发为淋漓,宜五苓散;流于肌肉,发为黄肿,宜麻黄茯苓汤;若流于经络,与热气相乘,则发痈脓;脾胃素寒,与湿久留,发为水饮,与燥相搏,发为痰饮,治属饮家。

 

白术茯苓厚朴汤方

 

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麻黄茯苓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防己 赤小豆一升

 

右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右八味,一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白术十八铢

 

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滑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师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尽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

 

鼻塞方

 

蒲灰 细辛 皂荚 麻黄

 

右四味,等分为末,调和,纳鼻中小许,嚏则愈。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 白术四两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汗,不得汉再服,得汗,停后服。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一两 杏仁二十枚(去皮尖) 薏苡一两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二两 甘草一两(炙) 白术一两 黄芪二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喘者加麻黄五分;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之,温令有微汗差。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术附子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二枚(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一两 附子一枚(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耳。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佳。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息脉经。

 

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