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简称带拼音:中考现代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6:16
一、人称表达类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感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二、修辞方法类   
1)确认所用的修辞方法。   
例1:(2004年高考题)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类比(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类比(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类比(比喻)为酗酒。少喝有眼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2)明确答题方向。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3)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三、表达方式类   
1)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例2:(2004年高考题)本文切入点与其他写读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第一问,一般谈读书的文章,大多从书的内容切入,谈读书的心得、感受和方法等;而本文则以书的外形为切入点,谈有关书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第二问,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像;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如描写的技巧、叙述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   
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都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 2010-4-12 12:20
  • 回复
  • 0806哐哐佬

2楼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 )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感情基调: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6、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抒情1、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升华主题;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蕴藉。  
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四、行文段落类   
1)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例3:(2004年高考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① 内容上,这件事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② 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发了议论。  
例4:(2004年高考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①照应题目②赞叹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③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它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2)明确段落的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   
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   
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5、表现手法类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例5:(2004年高考题)(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③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④杜甫的宏图  
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 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例6:(2004年高考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铺垫: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以暗示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 2010-4-12 12:20
  • 回复
  • 0806哐哐佬

3楼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六、篇章结构类   
1)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对文章结构具体思考角度   
开头结尾的谋划 详略主次的安排 行文线索的贯穿 过渡照应的勾连 伏笔悬念的设置   
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作用: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例7:(2004年高考题)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主要从两方面回答。①作用: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为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层写表的来历凸显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突出作者对父亲精神的感悟。②好处:由表及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七、主旨表达类   
     设题形式:   
     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者的感受或体会是什么?   
     2.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xx”的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概括说明或分条陈述文章“xx”段的主要内容。  
     6.如何理解“xx”句子。  
     7.结合全文,对作者的观点或态度作简要评价。  
     名师出招:   
     1.确认指定句子或语段在行文中的位置。w   
     2.依据上下文作答。w   
   八、语言运用类   
     设题形式:   
     1.句中的“xx”的含义是什么?   
     2.文中的“xx”表现在哪些地方?   
     3.从语言方面对文章做简要解析。  
     名师出招:   
     1.确定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  
     分析测试词语所在的位置,是主干成分还是附加成分,以此确定词性或短语结构,解释含义时要尽量使用同类词性的词语或短语结构。  
     2.依据上下文作答。  
     3.分析语言特色,要从三方面人手,一是语言风格,常见的有简洁洗练,通俗浅显,不加雕琢,质朴清新,淡雅自然,华丽典雅,明白通畅等。一是修辞手法,用法见前文。一是句式特点,常见的有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倒装句式,文白相间等。  
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