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澳洲坚果种植面积: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1:26:35
高中生物学科培训材料
模块三  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含义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总体规划和总体要求,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它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具体化、规格化,为学科教学提供依据,即教材编写、教与学、考试命题、质量评估的依据,切实保证了各地区各学校课程的设置、实施按统一质量要求进行。
二、《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发展
(一) 建国以来,由于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上将课程标准分列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我国于1952年开始编订第一个《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大纲以苏联的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为蓝本,结束了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缺乏一个完善的教学大纲的状况。大纲规定要逐步深入地讲授米丘林学说的基本原理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巴甫洛夫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依据该《大纲》编写的教材系统性强,强调了实验和演示,注意了与生产实际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进行辩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但教学内容繁琐,反映现代科学知识的最新成就较少。尤其对达尔文主义的基础“理论”阐述多,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符,学生难以领会。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也没有介绍摩尔根基因学说。
(二) 1956年,教育部制订了《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并作如下说明:为了在中学教育中进一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初中植物学改在一、二年级学习两年,每周2课时,动物学改在三年级学习一年,每周3课时,增加了我国主要栽培植物及我国常见动物种类。
(三)  196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第二个《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草案)》。其特点是:
1、改革了“以形态解剖为纲,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生理为纲,以改造自然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增加了实验、实习比重,指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基本技能的方向和方法。
3、结合生产,反映最新科学成就。
4、着重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对学生智力开发与培养不够重视。
(四) 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第三个《中学生物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中学生理卫生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自1981年春由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使用。其特点是:
1、明确指出生物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如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生物课程是接受中等文化科学教育的公民必修的基础课程,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农学、医学等科学知识,或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2、确定生物课程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生物课程在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方面的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
3、说明选取教学内容的原则和教学安排。生物课程选取教学内容的原则应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理论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适当反映现代生物科学水平。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说明教材的知识体系是以植物、动物等生物种类为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还是以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为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列出主要教学内容、课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安排等。
4、教学方法要求。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生物教学组织与方法的基本要求。可从启发式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思想教育、课外活动以及生物学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来加以阐明。
5、教学评价。包括评价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
(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生物课程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完善。1985年国家教委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制订了高中生物两种要求的教学纲要(基本要求和高要求),并出版了高中生物两种不同教学要求的课本(甲种本、乙种本),要求各校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基础和学校条件选用。1988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初审稿)》,经过试行和征求意见后,1992年5月经审定,于1993年开始正式试用。根据大纲精神,按照“一纲多本”的要求,全国各地编写了具有不同风格的多套教材。
(六)  1996年5月,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自1998年秋季开始在山西省、江西省和天津市进行试验。在试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99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人力对该大纲进行修订,并于2000年5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此大纲于2000年秋季开始在山西省、江西省、天津市和辽宁省等地实施,2001年扩大至江苏省、河南省、黑龙江省、山东省和青海省等省市。
(七)2001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出版。《生物课程标准》将教育工作者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有本质区别。
三、为什么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12年中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就颁布了《普通教育临时课程标准》,此后,“课程标准”一词在中国一直沿用了4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颁布了小学各科和中学个别科目的课程标准(草案)。1952年后,改用教学大纲。这是我国学习苏联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教育专家们认为,以往的生物教学大纲存在种种弊端,如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往往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而且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基于我国以往教学大纲的种种弊端以及生物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及改革目标,生物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了以往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四、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
(一)、 设计思路
1.  课程宗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研制小组经过认真研究,明确了我国新的高中生物课程的价值和任务: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其价值是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做出贡献。这一认识是构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指导思想。
相关资料: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有科学素养”给了明确的定义:“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对日常所见所历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已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够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够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来。
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应能根据信息源和产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息的可靠程度。
有科学素养还意味着有能力提出和评价有论据的论点,并且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从这些论点得出的结论。”
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掌握的情况。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这个基础也就应该成为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因此,高中生物课程是基于以下5个方面的要求来构建的:
·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是如何用于生物技术领域之中的;
·学生能够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
·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对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学生应在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2 . 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  社会对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需求包括提高全民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当代社会在迅速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在这些社会问题中,相当一部分是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生态等。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全体公民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有赖于全体公民的参与;有赖于他们具有相关的知识,并能依据生物学的原则去正确地决策和采取个人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全体公民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高中生物课程需要应对这样的社会需求。
3 . 为学生的学业选择和考虑职业方向提供帮助  随着高中的普及,我国将会有更多的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他们将面临着择业的问题。那些希望进入高校的学生也要选择学习方向。这是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感到困惑的事情,而在以往的高中学科课程中,学生很少能有机会将这一实际的问题同他们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在设计新的高中生物课程过程中,标准组充分关注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力图在必修和选修课程中,都渗入专业发展和职业选择的教育,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到本学科不同领域的发展、与生物学相关的不同岗位,为他们选择自己人生的方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思考的机会。
4.  反映时代的特点和生物科学的进步  在过去几十年间,生物科学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自然科学中领先发展的学科之一。生物科技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食品、环境等问题倍加关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仅加速了知识的更新,也使一些新的科技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转基因技术、人体器官移植等等。人们在对个人生活做出决策、在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时,需要一些新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这样,一些过去被认为重要的课程的内容,今天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而新的内容则需要进入中学生物课程。课程标准注重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性,力求使之既能反映生物科学经典和核心的内容,又能反映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标准》在所有的模块中都加入了反映时代特点、反映当代生物科学进步并与人们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
5 . 初中、高中整体设计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工作机制上为初中、高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保障。标准组在设计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时,就为初、高中的衔接做了统一的设计,整体设计表现在3个方面:
l)课程理念  初、高中的生物课程都遵从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相同理念,使初、高中课程在指导思想上保持一致性。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高中生物课程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要求。
2)课程目标  在共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高中课程目标在表述方式、目标的指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并呈现出递进的关系。
3)内容主题上的互补和递进  中学生物学课程通常包括十大主题,我国初中生物课程全部包括了这些主题,其中,生物多样性、生殖和发育等主题侧重在初中阶段完成,而像细胞、物质与能量、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等较为抽象且对学生认知能力要求高的主题,则安排在初、高中两个学段完成。这样,生物学的核心主题在两个学段的分布既各有侧重,又在整体上实现互补;既能实现初中阶段的内容相对完整,又能使高中阶段的内容相对集中(3个必修模块中只涵盖6个主题),以保证核心内容的教学能较为深入。在相同主题的处理上,采用了初、高中递进安排的方式,如:在细胞这一主题,初中侧重于细胞的结构,而高中则侧重于细胞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是讲“活”细胞,加强了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内容。又如:生态学的主题,初中主要是个体生态的内容,而高中则是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方面有更加深入要求。初、高中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二)、 高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特点
1 .充分体现基础性  在研制《标准》的过程中,标准组认为“基础性”是指构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它涵盖了多方面的目标或要求,而不仅仅是“双基”。因此,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既强调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注重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基础能力的达成。
在必修内容框架的构建上,也力图体现基础性。标准组分析了35个国家高中生物课程所涉及的主题及各主题所占课时的百分比,依据初中生物课的基础和整体设计的思路,选择了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并重新组合成3个模块。这3个必修模块,既考虑了不同层次上生物学的知识,又注意到了生物学中核心的主题,突出了构成生物学素养的基础。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解科学的本质、过程和方法,了解并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
2. 注意课程的选择性  根据新的高中课程方案,生物课程标准力求在多样化和选择性方面有所突破,以充分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选择性是从3个层面实现的。
首先,每一个模块中的内容标准都是一个内容主题,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这种提纲挚领式的内容标准为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都留出了极大的空间。教材编写者或教师可根据标准的二级主题,选取不同的事实、素材或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实现标准的要求。这也将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其次,《标准》在一些模块的内容要求上留出了选择空间,如:在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中,城市中学可以不选“生物科学与农业”这个一级主题,而农村中学可以不选“生物科学与工业”这个一级主题。在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这一模块中,共有14个二级主题,学生和教师只要从其中选择5~7个内容研修,即可达到要求,获得2学分。这样的选择可以适应不同学校、学生的需求。
最后,课程是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结构,必修部分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基础;选修部分要引导他们关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他们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进一步提高;同时考虑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志向及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分别侧重生物技术、生物学与社会、生物科技进展,为他们选择学业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
3 . 新课程重新调整了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生物科学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而且也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因此,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中的实践过程,更加重视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标准》的必修模块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标准都附有相应的活动建议,这些建议大多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这部分的4个教学案例中,也全部都是学生动手的活动。在选修模块的设计上,有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这一模块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然后收集并整理资料,写出报告,相互讨论。”教师的任务不是讲授,而是为学生的实验提供多方面的帮助。这样,学生的实践和学习活动在这一模块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这些都反映了高中生物课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新的平衡关系。
4 . 重新调整科学与技术的平衡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本质和特点。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它们广泛结合,成为“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侧面”。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当代和今后的公民提出了技术素养的要求。因此,《标准》把对学生生物技术素养的教育纳入到了生物课程之中,并将它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目标之一。标准组在设计高中生物课程时,重新设定了科学和技术的平衡,加强了生物技术的内容。
在必修模块,知识体系是生物科学的逻辑框架,技术教育渗透在科学教育的主题之中,如“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等。此外在活动建议中也包括了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内容。
在选修部分,生物技术则是3个选修模块的核心主题。在选修中,主要内容都围绕生物技术展开,如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侧重了传统的生物技术,并强调学生动手实践;在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中,在农业、工业、健康、环保4个一级主题中,突出地渗透了应用生物技术;在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标准》又从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几个方面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这样,从整体来看,高中生物课程中生物技术内容大为增加。
5 . 重视学习方式的改变  《标准》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学习活动中全面达成课程目标、倡导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以获得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所有这些教学思想都体现在内容标准、活动建议、教学案例及实施建议之中。标准也要求教材开发者和教师在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6. 充分考虑到《标准》的可行性  《标准》的设计既考虑了要加大此次课程改革的力度,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又要充分考虑到新课程的可操作性和《标准》的可接受性。因此,《标准》在必修模块的教学要求、在选修模块的数量、在课程内容的范围等方面,都注意到了我国生物学教育的原有基础。在内容选择和教学要求方面,充分继承了我国生物学教学几十年的经验和优势。在实验活动的建议中,考虑了要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既能使条件好的学校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如:要求条件较高的生化实验、组织培养实验;又能使条件不利的学校也能开展有效的活动,如:腐乳的制作、制果酒、果醋等。
《标准》指出了我国新世纪中生物课程的发展方向。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全体生物学教育者不断学习《标准》,努力将《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使我国生物学教育能迈上新的台阶。
五、《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
传统生物教学大纲的结构通常都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说明部分,包括教学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的还包括教学内容安排的说明;二是正文部分,包括各个年级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要求。现在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其内容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下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制订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例,介绍课程标准的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必修部分
生物1:分子与细胞
生物2:遗传与进化
生物3:稳态与环境
二、选修部分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六、《大纲》与《课标》之比较
(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总体区别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针对学科,规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顺序及其要求。
针对学生,明确某一学段应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科的知识、技能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
既关注教师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
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原则性、规定性、刚性。
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指导性、启发性、弹性。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
课  程  标  准
教  学  大  纲
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知识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力
内容标准
分必修和选修(有案例)
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测试和评估
评价建议
教科书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结构
(一)、 高中生物新课标课程结构简述
《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层次组成,图示如下:
8个学习领域分别是: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生物属于科学领域,科学领域中还有物理、化学和地理的一部分。因此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
对应上述结构层次,高中生物课程的结构可图示如下:
还要说明的是课程的修习将实行学分制管理。必修模块是确保所有高中生都达到共同要求,选修模块是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中进一步发展(有个性的发展)的需要(选修又分成Ⅰ和Ⅱ,Ⅰ是国家规定的,Ⅱ是学校自主开发的)。无论必修或选修,每一模块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每学分为18学时,因此,每个模块为36学时。为便于安排,每学期分为两学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授课9周,复习考试1周。如此,l个36学时(2学分)的模块,若按周4学时安排,将在1个学段内完成。如生物的3个必修模块,各为36学时(2学分),合并计算为108学时(6学分),可在3个学段(1.5学期)完成。至于选修模块的学习,学分、学时、学段和必修是一样的,但所有科目的选修模块,都允许零选择、选部分或全选,以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个性差异,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这是我国高中课程结构改革方面的划时代的进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连同必修模块一起,从课程结构上保证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国家还对学生毕业的学分作宏观调控。即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3年中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学分为116(含生物的6学分),选修Ⅱ(学校自主开发的)至少6学分,选修Ⅰ(国家规定的)不能低于22学分,高线不限(以上请参阅《方案》的课程设置及其说明)。
中学生物学教师关心的生物科目学时(学分)的多少问题,《方案》规定科学领域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必修学时和学分是相同的,即改变了过去厚此薄彼的不正常状况。
(二)、高中生物新课标的模块设计
《方案》对模块有清晰的表述:“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设。”
看来清晰,但要落实到生物学课程的模块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并非易事。我们已经习惯了高中生物学课程,无论我国还是多数国家,基本上是不同形式或有不同重点(如美国BSCS的不同版本)的《普通生物学》,一本书,概而全。当然,在有些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比较宽松,可以在一本书中,多教或少教某部分的内容。以模块方式构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为数不多。这就是说,可参考的不多,必须创新,而创新不只是难,还有风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尤须“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至少必须解决以下的问题:
·以科目内容为基础,根据生物科学素养的社会需求和生物学科发展的现状,将内容分化为若干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学习模块。
·以模块组织课程内容时,既要确保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基础内容,又要反映现代生物科学发展中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最密切的方面以及某些“生长点”。
·模块的选择和厘定,要区分哪些是共同基础,哪些是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个性差异。共同基础不可太宽或太窄,多样化也不可太杂或太碎,不可变成“课程超市”。
·模块的数量,特别是必修模块的数量受到严格的规定:不能超过3个。因为所有科学领域的科目,均为6学分,108学时,每一模块2学分,36学时,1个学段内完成。
·还需考虑我国教师队伍的适应状况;各学校课程资源的状况;高考考试组织和实施的难易程度……
就是在这样诸多考虑之中,并多方面征询意见,特别是两院院士代表的真知灼见,最终诞生了现在的3个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和“稳态与环境”;3个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高中生物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设计的依据和它们的教育价值,还有在实施中两者的关系,有简明的表述: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生物科学的内容浩如烟海,若提出这要增加,那要补充,都是有道理的。但对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适切性而言;对于浩浩荡荡、激越飞腾的生物科学发展而言,这样的精心遴选,更是有道理的。另外,3个模块相对独立,又以“生命系统”而整合。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拓展”、“增进”、“提高”,是分别针对3个不同选修模块的教育价值和对应的学生群而言的,使选修模块内容的总体,涵盖面较宽,又避免了专业化的倾向。
“学生在学习了生物1的内容之后,既可以先学习生物2的内容,也可以先学习生物3的内容。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选修模块的学习”。反映了模块的相对独立和相互联系。
设计思路还对每个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分别作了说明,请参见《高中生物新课标》。模块设计的工作是否就终止于此?没有。更困难的任务是转化为模块式的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构建一个适用性好的教学平台。教育部组织过多次学习和研讨,普遍认为模块式的课程和教材,应当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
·在符合本课程总体目标的前提下,要体现本模块内容的教育价值;
·确切地反映本学科一个或一组的主题或核心概念;
·一个模块应有主要的、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科学方法;
·一个模块应有学习探究的共同情境,或随着问题的深入,情境有相适应的变化。情境可以是社会的、生活的、科学实验的等;
·一个模块,应体现内在的逻辑线索,同时又是开放的,即动态的、普遍联系的。
(三) 、新课程结构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l.从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来看,高中生物课程与其他自然科学课程同属科学领域,而且在必修部分的学分分配上和理、化、地等同。这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科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重理化、轻生地的状况的改变,使生物科学教育恢复应有的地位和尊严;另一方面对生物学教师发出的明确信息是:你是一名科学课程的教师,应该按照科学课程的教育规律来组织教学。
2.现在由3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组成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前进了一大块。例如,我们从来没有分别用36学时来学习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控这样的核心内容。学时增加,内容集中,其深广度可想而知。又例如,过去的选修课也有几大生物工程,但没有专门的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这样的内容,新课程作了全面的扩增。这样,一方面将能提高高中生物学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尽管高中仍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但若一门课程人为地降低难度、宽度,既影响它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也波及本课程的地位,这方面是有历史教训的。另一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为深、广度提高了的课程的教学作好准备了吗?如果学生因你的教学而没有兴趣;不能化难为易;对他的人生选择和规划起不到积极的作用,那么,精心设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将付诸东流。
3.《方案》指出要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这就意味着3个必修模块应在高一年级修完,比之过去,降低了年级,学生相关的数、理、化基础不足,教学的难度又增加了。另外,选修原则上在必修之后,这就意味着,如若你教不好必修,还有几多学生来选修生物学课程呢?学生的兴趣,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常常受教师教学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方案》还指出:“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你的岗位上,在各学科的竞争中间,你有多少胜算?
4.你为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作好准备了吗?《方案》指出:“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新课程的制订和实施,本质上是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这种研究和改革,并不仅仅倚重于专家的高瞻远瞩,更须植根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万千教师的研究和改革实践的洪流,将冲刷陈腐,涌现新的经验乃至新的理论。
5.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将难以实施新的课程。尤其是作为科学教育领域的生物学课程,需要动手动脑去“做科学”;需要把课堂和社会生活、生产、科学实验相融通;需要教学过程和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实施生动活泼的教学。凡此种种,要求我们积极投身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创造性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并不都是教学行政部门、校长的事,因为只有你才是你的学校的学科教育的专家……
八、各模块标准解读
(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的解读
1 、学习本模块的目的意义
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的最基本知识,以及细胞研究的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内容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物质统一性,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
1)知识性目标
1 简述生命的基本化学组成,理解地球上的生命就是以碳元素为基础构建的,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性质取决于碳骨架长短、结构排列和功能基团;概述细胞内的水和无机盐的作用,阐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 归纳细胞学说的基本论点,明确电镜观察技术、细胞破碎技术和超离心技术是探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认识生物膜系统是生命的最基本结构,胞质溶胶是细胞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细胞器对活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活动的调控中心,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3 探究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说明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探究活细胞内酶的来源、作用特性和化学属性,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解释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阐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阐明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系统与光反应、暗反应与葡萄糖生成,简述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认识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4 举例说出细胞增殖及其意义,图解分生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概述分裂间期细胞的代谢活动及结果,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和特征,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和特征。
5 举例说明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主要过程,分化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举例说明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生命现象,探讨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描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说明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搜集和交流防治恶性肿瘤的资料。
2) 技能性目标
1 通过用图示将化学元素加以归类,用表格概括水和无机盐的知识,将糖类和脂类知识条理化,用纲要法归纳蛋白质的知识体系,用流程图呈示核酸分子的研究过程,用比较和对比方法处理有关细胞器的学习材料,接受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训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鉴定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压片等实验,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通过探究细胞膜的透性,诱发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等实验,接受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模拟研究生物膜的透性,物质扩散速率与细胞大小的关系,培养其实验创新能力。
3 通过剖析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分析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分化与去分化、分化与转化的关系,观察和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之间的结构联系及发展变化,培养和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性目标
1 主动搜集有关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防治恶性肿瘤等方面的资料,积极参与有关细胞学研究的参观、观察、模拟或探究实验活动,关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认同细胞工程研究具有的重大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主动性。
2 深刻地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及其生物界的物质统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物质统一,认识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各种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逐步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3 在探究性实验活动中,要善于从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尝试构想假说,自主设计实验计划,在执行实验方案中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探究结论,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2 、本模块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
1 )本模块在共同必修部分的地位
本模块的“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主要阐述生命的化学基础,即生命是由水、无机盐和生物大分子组成的高度有序的动态体系,能量是推动生命体系的物质运动和保持有序状态的动力,信息传递是维系生命体系的调控机制。因此,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一切生命系统的化学基础。该单元阐述的生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不仅是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和繁殖等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等知识的基础。例如,蛋白质和核酸等知识是进一步探讨D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基因和遗传信息的概念,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以及基因的调控等知识的必要前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也是学习激素调节机制的必要前提。此外,生命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等知识,成为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
本模块的“细胞的结构”单元主要阐述生命的结构基础,即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既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必然对继续学习细胞代谢和增殖等知识起着重要作用。有关细胞核的知识,对于深入理解有性生殖中配子的作用,以及传种接代过程中基因的传递、重组和突变等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本模块的“细胞的代谢”单元主要阐述生命实现自我更新的生理基础,即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个过程,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必要条件,细胞内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也必须在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ATP则是生命系统输入、储藏和输出能量,以及细胞实现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关键化合物。有关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是继续学习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知识的基础;有关细胞内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知识,则是学习内环境及稳态等知识的基础。
本模块的“细胞的增殖”单元主要阐述生命实现自我复制的遗传信息传递基础,即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实现的,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周期中,复制的遗传信息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性。该单元知识是学习减数分裂、配子生成和融合、合子发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本模块的“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单元主要阐述生命的有限性,即分化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特化,是新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同样,细胞衰老和调亡是特化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活动的必然。细胞癌变则是细胞发生畸形分化的结果。这部分内容与继续学习生物的个体发育、基因的调控机制、基因突变、人类遗传病等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2)本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内在联系
“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某些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移植等内容,都是对有关细胞全能性知识的应用、引申和拓展。此外,学生通过“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3 、本模块课程内容的要求
1)“细胞的分子组成”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要求是:简述生命元素的类别,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细胞内水和无机盐含量、存在形式和生理作用;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知道脂质具有区别于糖类的特征组分,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阐明蛋白质是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认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对其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简述科学家研究核酸化学组成的大体过程,概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细胞的结构”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研究方法。细胞的类别、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细胞的整体性等。要求是:简介虎克和列文虎克在细胞发现过程中的贡献,简述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其基本观点。列举细胞的多样性,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阐明生物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论点,简述细胞膜的大体功能;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描述细胞骨架的作用;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核贮存遗传信息。举例说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细胞的代谢”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TP与代谢、酶与代谢、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要求是:实验探究物质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原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论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说明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转方式,以及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膜泡运转方式。探究活细胞内酶的来源、作用、化学属性,以及酶作用的特性;探究温度FH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简述ATP分子结构,解释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说明ATP的生成途径,阐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分析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简述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和作用光谱;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认识光合作用原理对提高作物产量的指导作用,理解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阐述有氧呼吸的化学过程,举例说明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异同,理解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
4)“细胞的增殖”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细胞分裂间期、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等,要求是:模拟探究物质扩散速率与细胞大小的关系,理解生物体大多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道理,以及细胞分裂是其发展的必然;举例说明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图解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和大体分期。概述问期细胞内进行的正常代谢活动,理解问期是细胞分裂期的准备阶段;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概述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分期的特征,简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异同,归纳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特征。
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凋亡、细胞癌变等,要求是:以合子发育为例,说明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主要过程;以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为例,说明分化细胞仍然保持其全能性;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列举细胞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生理活动的事实,简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探讨防止细胞衰老和延长细胞寿命的可能性,综述有关细胞衰老的理论研究成果。描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对致癌因子进行分类,说出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关注恶性肿瘤的防治,搜集和交流防治恶性肿瘤方面的资料。
(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的解读
1 学生学习本模块的目的意义
1) 知识性目标
1 阐明减数分裂是细胞有丝分裂的特殊方式;举例说明配子成熟和融合的过程。
2 简述科学家认识遗传物质的过程;概述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以及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方式。
3 描述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的遗传实验,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概述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及表现的特殊性。
4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通过典型实例分析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举例说明诱发突变和染色体倍性变化在育种上的应用。
5 根据遗传基础的差异,对人类遗传病进行分类;概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6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物种形成的机理;描述生物进化历程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 )技能性目标
1 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玻片标本,识别减数分裂过程发生的染色体变化,或者制作用于演示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图片。
2 搜集和交流 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 尝试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并用P矩阵预测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概率。
4 尝试用4 ℃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探究低温能否诱导染色体加倍。
5 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搜集和交流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研究方面的资料。
6 搜集和交流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用DNA分子杂交的模拟实验来鉴定人猿间的亲缘关系,用数学方法讨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3) 情感性目标
1 主动搜集有关现代遗传学发展的资料,积极参与有关探索遗传奥秘的调查、观察、模拟或探究实验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主动性。
2 关注现代遗传学的迅速发展,认同遗传学研究的新成就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积极思考遗传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联系,为普及遗传学的知识做出贡献。
3 在进行遗传调查和实验活动中,善于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培养勇于创新与合作的科学精神。
2 本模块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
1 )本模块在共同必修部分的地位  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共同必修模块内容,主要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命科学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中,“分子与细胞”立足于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的本质;“遗传与进化”不仅从微观层面上阐述生命的延续性,而且立足于整个生物界及其生物多样性,从宏观层面上阐述生命的发展过程、原因和结果;“稳态与环境” 则从宏观层面上阐述生命系统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其保持稳态并适应外界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作用使其结构与功能达到的和谐与统一。因此说,3个共同必修模块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通过进化实现生命的发展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选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内容月的在于揭示生命延续的细胞学基础,显然,这部分内容必须以细胞周期及其细胞有丝分裂等知识为基础。观察减数分裂及识别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实验操作,也必须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技能训练为前提。本模块选取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内容月的在于阐明遗传物质及其作用原理,以及基因传递、重组和改变的模式,生命分子和细胞结构是这部分内容的必要基础,显示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观察实验,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DNA与RNA之间的遗传关系。本模块还选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目的在于概述原始生命诞生后的发展历程,以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结果,大自然的定向选择促进生物进化,全球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因为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的历程显示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这部分知识又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生态学知识的基础。
2) 本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内在联系 “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某些内容与选修模块中的相关内容联系紧密。例如,选修模块涉及的避孕原理和方法、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都是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必要的知识基础;克隆、基因工程、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以及PCR技术和蛋白质工程等内容,则是以基因及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为知识基础的。此外,选修模块介绍的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实际上是对选择育种、辐射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原理的拓展和引申。因此,选取本模块的内容时,既要重视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及其与技术科学的综合,又要关注与选修模块中相关内容的衔接,避免前后出现不必要的重复。
3 对本模块内容要求的阐述
本模块内容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6部分,每部分内容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对各个单元课题内容的要求分别阐述如下:
1)“遗传的细胞基础”部分  本部分内容包括减数分裂、配子生成和受精作用等单元知识点,要求是:以人或高等动植物为例,说明减数分裂的发生部位、时间、过程和结果,形成减数分裂的概念;结合图解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或者制作模拟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图片。图示动物精子生成过程的分期,说明各个时期细胞结构的动态变化;比较说明卵细胞生成与精子的异同Z简述配子的作用。以人为例说明受精部位、时间、过程和影响因素;概述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
2)“遗传的分子基础”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有: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DNA分子结构、基因和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等,要求是:分析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分析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实验或TMV与HR(霍氏车前病毒)重建实验的结果,证实RNA也是遗传物质;概括遗传物质的特征。简述DNA分子的结构层次;阐述DNA分子链(一级结构)的结构稳定性;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说明DNA分子构型的稳定性、特异性和多样性;搜集J.D.沃森和F.H.C.克里克建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资料,制作一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简述基因与形状、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多重关系,形成基因的概念;举例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概述DNA复制的时间、过程、条件、分子基础和特点,揭示DNA复制的实质;概述遗传信息转录的场所、模板和过程,揭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是信使RNA、核糖体和转运 RNA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概述中心法则。
3)“遗传的基本规律”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有: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孟德尔定律、表型和基因型。伴性遗传等,要求是:简述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描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程序,说出孟德尔收集、整理和解读数据的方法,概述盂德尔研究的杰出贡献。简述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实验依据,假设及推测,验证及结论;用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成果,阐明杂合体内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子生成时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随机重组的细胞学基础;尝试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举例说明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决定因素,杂合体内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对其表型的影响,阳光、温度、营养性激素等发育条件对基因表型效应的影响,以及杂合体内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对其表型的影响。以人类红绿色盲或血友病为例,简述人类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分析红绿色盲的调查资料并提出问题,对控制红绿色盲遗传的基因及座位作出假设,推测X连锁隐性基因表型效应与性别的关系及其传递方式的特殊性,列举检验假设的方法;对伴性基因的传递方式和遗传表现加以归纳,形成伴性遗传的概念。
4)“生物的变异”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变异与育种等,要求是:从广义上列出基因重组的类型,结合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简述基因重组的细胞学基础;举例说出基因重组的意义。图解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形成基因突变的概念;简述基因发生突变的时间、原因和遗传效应(分子病或代谢缺陷);举例说明自然突变的特征,简述基因突变的意义。简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导致生物变异的原因,图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以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为例,解说染色体组的概念;列举自然界中常见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简述多倍体植物和单倍体植物的特征和来源。简述人工诱变的方法,列举辐射育种的成就;举例说出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程序,简述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性的一般原理;尝试用低温诱导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5)“人类的遗传病”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单元知识点有:人类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要求是:简述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和特点;说出医学遗传学对遗传病的分类原则,列出遗传病的类型;举例说出各类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和风险率;列举染色体病对新生儿的严重危害;调查某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说出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图示产前诊断的程序,简述羊膜穿刺术和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说出遗传咨询与优生的关系,简述遗传咨询的一般方法;搜集和交流基因诊治研究方面的资料。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和目标,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成果和意义;概述人类单体型计划的对象和目标,说出人类单体型计划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间的关系;搜集和交流有关人类基因组研究方面的资料。
6)“生物的进化”部分  本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物种形成、生物进化的历程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要求是: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对自然选择理论作出评价;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种群基因库变迁的动因,用数学的方法分析说明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举例说明隔离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的作用。简述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对地雀的考察与描述,用现代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13种地雀的进化过程和原因。简述生物进化的大体过程,列举生物进化历程中出现的重大转折及其深远意义;概述生物进化的一般趋势,举例说明趋同进化和趋异进化等方式;阐述魏泰克提出的五界说的分类原则,说明五界说的理论意义。
4 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建议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就其教学内容而言,本模块各部分知识类别的差异很大,因此,教学的策略选择和活动安排应有所侧重。
“遗传的细胞基础”部分,以原始生殖细胞—配子—受精卵为知识链,以配子生成与融合为核心,主要讲述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细胞结构(主要是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教学时,应以演示和观察为主,先通过展示图片或放映录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学生一旦明确减数分裂或受精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的特征,要及时地引导他们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减数分裂或受精作用的概念。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是要验证在配子生成过程中确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变化,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察牡丹或玉米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以人为例讲述受精作用,不仅便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配子在传种接代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达到本模块教学的终极目标。
“遗传的分子基础”部分,以DNA—基因—遗传信息为知识链,以遗传物质及其作用原理为核心主要讲述遗传信息的贮存(编码),复制(传递)、转录和翻译(表达)的方式。科学家是通过实验认识到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实验研究的资料,引导他们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而认识到DNA和RNA是遗传物质不仅使他们深刻理解遗传物质的特征而且使他们感受到科学家探索遗传奥秘的思维方式。DNA分子结构的教学,应充分运用相关的挂图和模型,引导学生领悟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以及DNA分子构型的稳定性、特异性和多样性。组织学生搜集J.D.沃森和F.H.C.克里克建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资料,制作一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目的在于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活动拓展和引申有关DNA分子结构方面的知识。基因和遗传信息的教学应以学生自主性解读信息为主,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自己抽出基因概念的要素,表述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遗传物质作用原理的核心内容,教学时要先引导学生明确该原理揭示的问题,找出这个原理包容的基本要点,进而教师惜助于相关的教学设备解析重点和难点,最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归纳。
“遗传的基本规律”部分,以孟德尔的遗传研究与发现为知识链,以基因的遗传方式为核心,主要讲述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已经了解一些孟德尔的事迹,在高中阶段以“孟德尔对遗传学的杰出贡献”为专题,组织小型的师生研讨活动,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研究程序,最适于引导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模式,在分离规律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如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及性质,孟德尔构想遗传因子假说的背景,他是怎样预测杂交实验结果、对假说进行检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进而教师再引用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成果,阐明杂合体内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配子生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学基础2最后引导学生从配子是上下两代相连续的桥梁作用人手,概括分离规律的基本论点并揭示其遗传实质。自由组合规律的教学活动,则应继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科学家是怎样拓展其思维空间和创新的。
“生物的变异”部分,以可遗传变异的来源、起因和特征为知识链,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情性为核心,主要讲述遗传物质的改变及其引起的表型变化。学生虽然了解一些生物变异的现象,但对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原因及特征知之甚少。因此,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引导他们把握材料的关键特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形成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组等核心概念。然后,教师举例说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信性的特征和引起的遗传效应,以及我国在诱变育种和染色体信性育种方面的应用。
“人类遗传病”部分,以遗传病的病理、诊断和预防为知识链,以遗传与优生为核心,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常识性知识。学生习得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等知识后不难理解遗传病依据其病理进行的分类,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尝试对遗传病加以分类,然后利用典型遗传病例的系谱图,引导学生探索各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和子女发病的风险率。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都是实现优生和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重要措施。通过遗传规律的教学,学生已经理解禁止近亲结婚与优生的关系。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教学,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降低非近亲结婚子女发生遗传病的风险?”这个话题,当他们意识到婚前优生咨询和产前优生诊断的必要性时,教师再以讲授形式介绍遗传病诊断和预防的主要措施。
“生物的进化”部分,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为知识链,以地球上生命的发展(新物种形成)为核心,主要阐述生物进化的原因、过程、趋势和结果等问题。达尔义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所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教学应从对自然选择理论的评价开始,针对自然选择理论的局限性,教师再结合实例逐一地阐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方式。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应以自主学习为主,要点拨学生查找生物进化的趋势、模式和结果,并构建有关生物进化的知识体系。
九、教学实施建议(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评价理念和原则
(一)、树立与教学过程密不可分的教学评价理念
教育评价是指一系列搜集、鉴别和提供教育教学决策所需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的系统的、科学的专业过程。所谓教学决策是指在教学中所做的各种决定,如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这里所说的资料不仅包括评价所获得的学生成绩或名次,它还包括事实的描述、纪录、报告等;意见则是指看法、思想和观点,而价值判断则包括了对某一事实或做法的批评、价值评估等。教学决策常常因为教育环境和状况以及具体教育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需要随时加以修正,教学决策修正时的依据则多半来自评价所提供的具体资料和判断,因此,评价是任何教育方案实施过程中相当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生物学教育中,由于教育和教学是融为一体的过程,因此,生物学科的教育评价也就是教学评价。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过程。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方法,循序渐近,希望学生的身心行为能够随着教学的进展而有所改变,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要知道教学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针对教学效果实施客观而又正确的评价。因此,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把教学评价看作是生物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反馈机制。通过评价,学生可以了解他们在现阶段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生物学课程标准所确定的预期目标,从而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了解学生的行为起点,适当进行学生配置。这是教学前的规划活动。二是鉴别教学得失,调整教学策略。这是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活动。二是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这是教学过程中监控和改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活动。四是评定学业成就,报告学习成绩。这是教学活动结束时对教学成果的了解,既是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关于评价的理念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表现在:把评价的过程和学习过程割裂开来,将评价看作是学生学习的终结;把评价的方法简单等同于考试和测验;把评价的目的和功能简化为选拔和等级评定;把评价的主体窄化为教师或行政部门肥学生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
走出传统教学中评价理念的误区,《标准》倡导的评价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评价应该伴随着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评价不仅仅在于测定量化学习成果并做出价值判断,而且在于考虑到各种相关的情境,通过各种可行的途径搜集全面多样的资料,从各个角度和不同的观点加以比较分析,进行综合性的诠释,达到对学生学习的充分了解;评价的功能由考核、鉴定、选拔转变为诊断、改进和发展;评价的主体和方法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让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评价,教师知道应该教些什么,学生也知道该学些什么;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获得更多的学习生物学的机会。
(二)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原则
评价原则是指导评价活动的行为法则。一般来说,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等。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与教学过程密切结合的教学评价,其活动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也就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也是指导评价活动的重要原则。科学性、客观性、公平性和发展性是指导现代教学评价的重要原则。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还有以下几点。
l.依据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兼顾教学目标的多重性  有效的评价不仅取决于所用评价方法的技术含量,而且取决于对所要评价对象的明确具体的表述。实施教学评价,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科特性和评价目的,采取各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但无论使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都必须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够具体化,对较抽象的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再用几个更具体的行为目标分别加以表述。教师根据行为目标来决定适当的评价工具和方式。例如,认知方面的行为目标若为:“能说出植物细胞的几个主要结构名称”,则使用选择题测量就可以达到评价目标;情感态度方面的行为目标若为:“能关注自己目前所生活的地区的环境状况,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则采用简答题或论述题测验便可达到评价目标;动作技能方面的行为目标若为:“能够正确操作显微镜”,则需要使用观察法或检核表法,而非纸笔测验,才能达到评价目标。
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要兼顾教学目标的多重性。高中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从目标分类来说,分别属于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领域。相应的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这三方面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学评价应当兼顾这3方面的目标,不能只看重认知领域目标而忽略情感态度和技能领域目标的评价。此外,教学目标不但有不同的类别,也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的目标均应有机会被抽样出来加以评价。例如,认知目标可以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所以在评价认知教学结果时,决不可只偏重识记层次的评价,而应当兼顾其他层次目标的评价。
2.采用多元评价方法  一方面,要针对教学过程的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往往过分重视教学后的终结性评价,甚至以一次考试完全代替评价,而忽略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这样不利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能够改进教学品质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通过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性教学,以发挥评价在实时矫正偏差和控制教学品质方面的功能。
另一方面,教学评价要依据并兼顾多重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必然要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因为没有一种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价学生所有的重要学习结果,任何评价方法都有其特殊功能和局限性。例如,选择和简答题的纸笔测验适宜测量学生认知领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等;论述题测验和其他写作任务适合评价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观点的能力;一些模拟情境或真实情境下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解释现象的任务适合评价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特定技能;通过观察可以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行为表现的诸多方面;调查量表或自我报告适合于评价兴趣和态度等等。因此,教学评价要考虑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纸笔测验和真实情境下的实作评价相结合。除了纸笔测验的评价方法外,还可采用如口头报告、作业实习、操作测验、撰写实验报告、调查、参观访问记录、晤谈、观察、检核表法或评定量表法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应根据实际评价需要,选择使用上述各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3.尽可能地进行多次评价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获得一个正确的评价结果或提供正确的评价反馈信息,对达到最终目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要确保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是正确的,则唯有针对同一评价对象的样本行为进行多次的评价,才能估计出比较接近正确的评价结果。根据古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单独一次的评价结果必定含有相当成分的误差。这单独一次的评价结果与真正想要评价到的潜在特质间所具有的差值(即测量误差),可能会有正负值出现。但是,在进行多次评价后,这些测量误差值终将正负抵消,使得多次评价结果的平均数(或期望值)更接近真正的潜在特质,最终获得一个接近真实的评价结果。因此,针对同一评价对象的样本行为进行多次的评价,在确保评价结果的正确性方面是很有必要的。
4.评价工作应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在评价领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这种观点:传统评价中孤立的问题或测验题,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在这种测验中所获得的分数,对学生在未来真实生活中的表现的预见价值不高。评价作业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是评价发展的趋势。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可以让具有不同情趣和经历的学生参与,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评价工作中来,保证充分客观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产生良好的改变。
5.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反应,也要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编拟评价工具或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程度。评价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大多数的教学评价并不是要学生一比高低,显示优劣,它只是为教学决策搜集信息依据的过程。成功的评价工作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评价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成功,而不是证明他的失败。传统的评价理念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而新的评价理念特别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因此,要通过评价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生物学的机会,提供可共享的学习资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相互评价的机会。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分析自己学习有关生物学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优、缺点与需要。学生相互评价则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6.重视学生的反应过程  评价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所获得的答案,而且要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在传统的评价中,特别是客观性测验,如选择题、判断题,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是如何获得答案的却无任何要求。这样,学生获得答案的推理过程、证据的运用、假设的形成等能力发展状况无从考察。缺乏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对思维过程的轻视,而只关注问题的结论。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反而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果评价时,能重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反应过程,使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但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诊断其学习困难之处,并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补救措施。
7.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教学评价并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改善教学和学习效果。事实上,教学评价应被视为一个过程,它不但是在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也在评定教师的教学成效,以作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参考。把教学评价看成就是考试的教师,很容易因为教学评价一结束,教学和学习活动也就跟着结束。因为,他们不懂得利用教学评价结果,来改进自己的教学缺失和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为了能够妥善运用教学评价结果以改进教学效果,教师应在教学评价之后,根据教学目标或学习内容,详细分析学生的能力组型,确定学生学习的优缺点,以便决定学习辅导的策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且配合新的教学评价技术,去分析评价结果背后所具有的意义,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朝向预期的教学目标迈进。
十一、充分利用与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首位的。就本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还应当设置足够的生物学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配备生物学图书及报刊、教学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建设生物园,校园中的生物也是应当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
1.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丰富学校的生物课程资源。例如,按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生物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
2.不同的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的需求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实物或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可以作为首选的课程资源;挂图或投影片具有图像清晰、有明确标注等优点,可以在观察实物或模型后用来进一步观察和识别。关于动态过程的内容,如细胞分裂,用静态图解表示则有较大局限性,用动画、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和整合,是合理利用课程资源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3.校园中的生物以及学校购买的生物材料,都是学校提供的重要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不仅要关注仪器设备的配置,还应重视生物材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园是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应当让学生成为生物园的主人,参与生物园的建设和管理。
4.学校的课程资源并不只是为教师准备的,其中不少资源应当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图书馆或资料室、生物园、生物学实验室等,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所需要的,应当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做探究性实验。
(二)积极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
社区的课程资源有: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生物科学研究机构、良种站、养殖场、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卫生防疫站、医院、园林绿化部门、环境问题突出或环保先进的企业等单位、社区的动植物资源、公园、菜市场等。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独具优势,田野、树林、灌丛、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学生学习生物学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方式有多种。从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出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发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是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主要方式。此外,请有关专家来校讲演、座谈,观察社区中的动植物,分析社区提供的有关资料等,也是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的重要方式。
(三)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有的学生家长能够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家庭中往往还有生物学方面的书刊、可供学生做探究使用的材料用具;有的家庭栽种植物、饲养动物。农村学生的家长平时会谈及作物栽培、禽畜饲养、病虫害防治等。学生耳濡目染,会积累不少感性知识,这也给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提供了机会。
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要设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让学生回家介绍,使家长理解生物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取得家长的支持。
利用家庭中的课程资源,还应当注意适度,不要造成学生和家长过重的负担。
(四)广泛利用媒体资源
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上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在教科书中不可能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师生应充分利用这些媒体资源。此外,媒体上关于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营养和保健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
在利用媒体资源时,应当注意信息源的可靠性和信息内容的真实性,提高学生信息评价的意识和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五)挖掘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
无形的课程资源是指非物化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所了解的生物科学信息。例如,学生普遍接种过疫苗,对身边的动植物大都进行过一定的观察,一些学生有过饲养动物或种植植物的经历,一些学生体验过野外考察的甘苦,一些学生参观过动物园、植物园,等等。又如,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看电视等途径,已经了解了不少生物科学信息。这些都是生物课程的无形资源,是使生物课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
(六)参与开发生物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
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两个方面。网络资源又包括互联网资源和校园网资源等。
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链接丰富、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校园网的建设,使校园网上的生物课程资源尽快丰富起来,并不断补充最新的生物科学信息,及时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有网络教室的学校,有些教学内容,课堂上也可以采取网络教学模式:课前将有关图片资料和反馈练习等内容制成网页,并使之形成完善的链接;课堂上让学生上网学习,教师也通过校园网接受学生的反馈,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性,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优点。从市场上购买的软件难以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应与计算机专业人员合作,适当参与课件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钟启泉等著:《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生物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   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生物学通报》。2003.6.
6、   《生物学通报》。2004.3.
7、   《生物学通报》。2004.5.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高中部    王致宁
模块四  学科知识与技能
第一部分 整体认识教师的知识与技能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要有一桶水”。可是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今天的教师需要具备的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在2l世纪将继续展示其无穷的魅力,在提升学生以及全社会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知识越深,视野越宽广,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越宽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身为中学生物教师的我们应具备哪些专门的知识呢?
一、知识
(一)知识的分类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系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学科知识方面,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二)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l.生物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生物教师的工作任务,一名生物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如附图所示的“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外围知识。核心知识是指生物学科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生物学理论、生物学科的体系框架、生物学科发展史、探究生物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生物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外围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生物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外围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但更多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把握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可通过请进来(专家引领)、送出去(在职培训)等方式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得到充实,但关键还需要广大我们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只有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把理论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得以提高的基础是教育教学实践,核心是反思。教师要积极开展课改实践,并要善于经常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反思和总结,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通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反思研究”,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可以得到扩展和提高,从而使化学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家。不仅要自己重视研究,还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注重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能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 展开谈生物学科教师的知识与技能
一、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生物 1   分子与细胞
(1)掌握课标中本模块要求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学说、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酶和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细胞呼吸的类型及条件、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熟悉各知识在本模块中的分布与内在联系。
(2)明确本模块的活动要求
(3)准确把握本模块内容的教育价值,能独立地处理教材
具体内容如下:
1、细胞的分子组成
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分子组成、水和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要求是:简述生命元素的类别,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细胞内水和无机盐含量、存在形式和生理作用;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知道脂质具有区别于糖类的特征组分,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阐明蛋白质是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认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对其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简述科学家研究核酸化学组成的大体过程,概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的研究方法。细胞的类别、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细胞的整体性等。要求是:简介虎克和列文虎克在细胞发现过程中的贡献,简述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其基本观点。列举细胞的多样性,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阐明生物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论点,简述细胞膜的大体功能;说出细胞溶胶的功能,描述细胞骨架的作用;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阐明细胞核贮存遗传信息。举例说出细胞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协调一致,理解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3、细胞的代谢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TP与代谢、酶与代谢、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要求是:实验探究物质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原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论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说明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转方式,以及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的膜泡运转方式。探究活细胞内酶的来源、作用、化学属性,以及酶作用的特性;探究温度FH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简述ATP分子结构,解释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说明ATP的生成途径,阐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分析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形成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简述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和作用光谱;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质,探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认识光合作用原理对提高作物产量的指导作用,理解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阐述有氧呼吸的化学过程,举例说明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异同,理解细胞呼吸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
4、细胞的增殖
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细胞分裂间期、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等,要求是:模拟探究物质扩散速率与细胞大小的关系,理解生物体大多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道理,以及细胞分裂是其发展的必然;举例说明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图解一个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和大体分期。概述问期细胞内进行的正常代谢活动,理解间期是细胞分裂期的准备阶段;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概述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分期的特征,简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异同,归纳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特征。
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凋亡、细胞癌变等,要求是:以合子发育为例,说明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主要过程;以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为例,说明分化细胞仍然保持其全能性;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列举细胞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生理活动的事实,简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探讨防止细胞衰老和延长细胞寿命的可能性,综述有关细胞衰老的理论研究成果。描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对致癌因子进行分类,说出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关注恶性肿瘤的防治,搜集和交流防治恶性肿瘤方面的资料。
(二)生物2   遗传与进化(略)
(三)生物3   稳态与环境(略)
二、学科知识结构
1、各模块内部的知识结构
(1)熟悉高中生物知识的背景,掌握各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明确各知识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自身健康的关系的关系
(2)准确把握各模块中的重点和难点
(3)能准确表述各模块单元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具体内容如下:
细胞的结构
主要阐述生命的结构基础,即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既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必然对继续学习细胞代谢和增殖等知识起着重要作用。有关细胞核的知识,对于深入理解有性生殖中配子的作用,以及传种接代过程中基因的传递、重组和突变等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的代谢
主要阐述生命实现自我更新的生理基础,即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个过程,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必要条件,细胞内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也必须在酶的催化下才能进行,ATP则是生命系统输入、储藏和输出能量,以及细胞实现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关键化合物。有关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知识,是继续学习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知识的基础;有关细胞内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知识,则是学习内环境及稳态等知识的基础。
细胞的增殖
主要阐述生命实现自我复制的遗传信息传递基础,即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实现的,在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周期中,复制的遗传信息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保持遗传的相对稳定性。该单元知识是学习减数分裂、配子生成和融合、合子发育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DNA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主要阐述生命的有限性,即分化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特化,是新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同样,细胞衰老和调亡是特化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活动的必然。细胞癌变则是细胞发生畸形分化的结果。这部分内容与继续学习生物的个体发育、基因的调控机制、基因突变、人类遗传病等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2、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1)熟悉高中生物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学科知识网络
(2)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的重点及难点,把握模块知识网络的切入点
分子与细胞
本模块的某些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部分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移植等内容,都是对有关细胞全能性知识的应用、引申和拓展。此外,学生通过“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获得的技能,对进一步学习生物技术实践等知识起到保证作用。
遗传与进化
本模块不仅与必修部分的其他模块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成为高中生物学的核心内容,而且与3个选修模块的某些内容联系紧密,成为继续学习相关知识的必要基础。
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选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内容目的在于揭示生命延续的细胞学基础,显然,这部分内容必须以细胞周期及其细胞有丝分裂等知识为基础。观察减数分裂及识别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实验操作,也必须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技能训练为前提。本模块选取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内容目的在于阐明遗传物质及其作用原理,以及基因传递、重组和改变的模式,生命分子和细胞结构是这部分内容的必要基础,显示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的观察实验,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DNA与RNA之间的遗传关系。本模块还选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目的在于概述原始生命诞生后的发展历程,以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结果,大自然的定向选择促进生物进化,全球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因为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的历程显示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这部分知识又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生态学知识的基础。
“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某些内容与选修模块中的相关内容联系紧密。例如,选修模块涉及的避孕原理和方法、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都是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必要的知识基础;克隆、基因工程、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以及PCR技术和蛋白质工程等内容,则是以基因及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为知识基础的。此外,选修模块介绍的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实际上是对选择育种、辐射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原理的拓展和引申。因此,选取本模块的内容时,既要重视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及其与技术科学的综合,又要关注与选修模块中相关内容的衔接,避免前后出现不必要的重复。
稳态与环境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生命系统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而维持的相对稳定状态。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一是要将生命系统放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来理解,二是要理解不同生命系统内部的自动调节机制。
本模块需要必修1细胞的代谢等知识做基础,对于学生了解生物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十分重要。人体的许多疾病都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有关。对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为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打下理性的基础。
三、高中生物教育理念
1、高中生物教育理念的内容
(1)了解生物教育理念的内涵,明确掌握生物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2)明确生物教育理念的分类及人文素养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等主要教育功能
相信大家不会忘记这样几个镜头:
2002年1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这些国际一级保护动物受到严重伤害;
2003年1月,浙江大学生命学院学生周一超参加了公务员招录考试,在通过笔试和面试后,因未收到体检合格通知书,遂对录用工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进行恶意报复,“最终持刀将工作人员捅成一死一伤。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琐事与同学积怨,先后将四名同学残忍地杀害。
引起我心灵震撼的是:马加爵,周一超都来自生物专业,而刘海洋所做的也是为了一个“生物实验”。这三个看似相互独立而且偶然的事件中其实有着一些必然的联系。究其根源,不在于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缺乏,而在于人文精神的滑坡,而这恰恰与现行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缺失有关。这些事件警示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现行的中学生物教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要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对环境、粮食、能源和人口问题等的现实关切,形成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使人类生活的更美好。
2、生物教育理念的定位
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含二层涵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人是一个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国家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不仅具有手段性价值,也具有目的性价值。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规划了三大关系: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
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等)。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
新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强调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来源。
2.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的世界。建构跨学科的、统整的知识与学问,保证每位学生的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2.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
新课程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从而使人摆脱传统知识观的钳制,走向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2)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
以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和个性化作为基本信条从而重建教、学、师生关系等概念。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3)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
主张在价值观上尊重个别差异,秉承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评价方式上,试图采用档案袋评定、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等质性评定方式弥补传统学业成就测验的不足;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描述学生的个性化反应,以提升评价的个人发展价值。
2.4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和班级的特定场所内,由于拥有独特的社会结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而形成的学校独有的一系列传统习惯、价值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综合。
(1)建设民主的管理文化
教育民主化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课程管理民主化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教研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加剧了学校的划一性、僵硬化。教师之间形成合作的文化,能够使他们超越纯粹依赖个人的反思或者外在的专家,转向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同事间的分享和支持,增加了教师的自信,鼓励了教师的试验和冒险。
(3)营造丰富的环境文化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来自教育作用的潜在文化,诸如学生的交友关系、师生的信赖关系、学校与班级的氛围等等对于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塑造学校文化环境是体现学校个性的重要途径。
表现学校的独特风格和个性,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任何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就会对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使学校全体成员在共同的办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统帅下,个性化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努力。
3.高中新课程下教师的任务
3.1全面理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课程,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理念的首位,强调从获取知识为教育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的探索过程、的文化价值以及知识的特征有所认识;使学生在兴趣与动机、自信与意志、态度与习惯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的反思方面获得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正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1) 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新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重新定位,每一门课程都提出了如下三个目标的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是看他所有的学科成绩是否都优秀,而是要看他的身心是否健康,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
因此,促进全面发展不再是所有学科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的一个任务。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的理解与支持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 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自主性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的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的目标,能够作出正确的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之前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几个原则: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
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
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3) 不同学生的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在基础、思维及能力等方面巨大的个体差异。
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2重新认识教学的本质
简单认识:
教师教,学生学。
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是一种传授社会经验的手段,通过教学传授的是社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模式、图式、总的原则和标准。这是一种侧重于传授内容的总体叙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这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发展的叙述。
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知道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的发展。强调教学是一种活动:
(1)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
活动是学生经历化过程的活动。
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 。
(2)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材这一“文本”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依此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
——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促进可教师本身的成长。
3.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现有的大纲重点是对教学作出规定: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课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课程下,学生的情感是被动的、缺乏自信的,不是自主探索的,也谈不上合作学习。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结论的知识,更多的是的技能和技巧,缺乏应用价值。与现有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教育的目标与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侧重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是基于主体的、积极的、有自信的、主动探索的、集体合作的基础上,获得过程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应用价值、终身有用的知识。
课堂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
谈起学习,很自然会联想起背许多公式,做大量繁杂的题,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并未反映的本质,长期这样,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不良感受。新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教师在实施心得课程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题材,如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作为学习的素材。这些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发展学生收集处理数据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想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教师应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组织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求、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引导者——进到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
合作者——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恰当的利用新技术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计算机(计算器)将成为学习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电脑和网络将成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媒介获取信息、帮助思考、促进学习,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广泛的现实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运算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是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仅仅是对概念、技能和结论的记忆和模仿,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等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设立的“阅读”、“探究”、“建模”、 “活动”、“研究性课题”等,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素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来源于生活,它是具体的,但又经过了抽象。教学应努力将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生活中产生、发展的,体会的价值,增进对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
(3)关注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新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基础、对学习的情感、方式、方法,以及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个别辅导等),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真实而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反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反馈。教师应根据所选择的素材,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用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就同一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或开放性(在问题条件、结论、解题策略或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开放度)问题(包括课题学习、作业的层次性(巩固性、拓展性、探索性的),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4教师应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
(1)新课程给教师留有创造的空间
现行的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课时数,这对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
规定了教学、评价的最高要求,不能突破这些要求,否则视为“超纲”。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过度依赖教科书与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新的课程所提出的要求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这些要求是绝大多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它的重点不是对教学过程规定或要求。因此,新课程不直接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顺序等问题作出硬性的规定,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翔实的建议、指导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
(2)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
①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多元表现;
②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课;
③ 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
④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⑤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和淡化了考试得分点,教师要花很多的时间查找资料、教材补充的内容。
因此,新的课程对教师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具有弹性的,给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师准确的把握国家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意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拓展课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教学的多样化、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只是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更多的创造形式、新内容的空间。
《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也对教师的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变化,教师将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工作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另外,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4.迎接高中课改挑战,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1教师面临高中课改的挑战:
课程改革引发了深刻的变化:
课改使教师成为学习者;
课改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课改使教师成为积极的实验者;
课改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
课程改革是时代使命的召唤;
课程改革是自我超越的解放;
课程改革是教育理想的升华;
课程改革是生命智慧的张扬;
课程改革是事业发展的契机;
课程改革是民族腾飞的希望;
4.2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教师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作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4.3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
教学是一门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教师的发展要以终身学习的思想为指导,教师是持续发展的个体;
教师专业发展以求得教师专业结构的丰富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宗旨。
4.4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教师专业发展处于新课程的核心,它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为新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当然,新课程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了契机,事实证明,以校为本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以及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有效途径。
丰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形象,也必将为新课程带来积极的影响。
(1)新课程赋予教师专业发展以新的内容
新课程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新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建新型的教师文化。
(2)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的重要支撑
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教师知识的发展有利于课程意义的生成;
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课程理想的落实。
4.5迎接新课程教师必备的知识
有关任教学科的知识;
有关教学理念的知识;
有关学生与学习的知识;
有关教室组织与经营的知识;
有关教学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知识;
有关特殊儿童的知识;
有关课程的知识;
有关评价的知识;
有关各学科特有的教学知识;
有关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知识;
有关人际沟通、协调合作的知识;
有关教师的法定权利和义务的知识;
有关教学的道德与伦理层面的知识。
… …
4.6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应该有较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有强烈的探究精神,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丰富的实践,并善于把自己的实践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加以总结,注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
(1)参与教学研究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教师从事的实践——是教学,也就是研究。因为一方面教师面对着复杂的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不同个体——学生,要使教学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学必须是研究;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境,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方法,而这些理念、内容和方法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因此,研究和实践合一,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展开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为改善自身的行为而不断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来检验自己的教学行为,拷问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学的技艺。
(2)教师的特殊位置——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出在一个极为有利的研究位置。
教师与知识建构的实践密切相关。他们在参与教育实践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实践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参与者。教师应该通过体验学生学习、考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来学会教学,以学徒身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那些不太熟悉新知识、不善调查研究、不能创造性地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交往。逐渐学会开发能反映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活动。
(3)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共同发展”表述了教师的自身价值。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研究,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4)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一方面,教学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因为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而充分的 发展,而人的身心发展有它的规律,所以要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对这种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学要涉及人的感情、精神、价值观等。
教学过程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不断加深对规律及学习心理的研究。新的课程呼唤创造性教师,新的课程也必将造就大批的优秀教师。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应该是能解决自身真实教学问题的研究,能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能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
(4)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研究
①要勤于学
教师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理论素养,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准备和基础。
因为理论——
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和智慧,
可以熏陶人们的气质和精神,
可以提高人们的洞察力和分析力,
可以升华人们的思想和理念。
因此,中小学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对更好地开展教育研究仍然是很有必要的。
②要敏于事
在中小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感慨找不到可说的话题,可做的课题,可写的东西。这种现象是由于教师长期忙于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为各种事务所困,对各种问题缺乏敏感性,甚至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缘故。
③要善于思
勤于思考,善于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研究中的根本要求,因为当教师试图“发现”和“讲述”自己所遇到的某个教育问题或教育事件时,需要认真的思考:当问题或事件发生后,教师又用什么方式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的思考;对问题或事件的解决过程、解决到什么程度、方式方法如何、总体效果如何等,需要深刻的反思。
因此,思考和反思是研究的灵魂,教师通过研究中的思考和反思,不仅可以深刻地领会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④要得于法
教育研究的范围甚广,主题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活动范围有多宽,其研究的领域就有多广;教师的工作有多少种类,其研究的主题就有多少类型;教师的工作内容有多么宽泛,其研究的内容就有多么宽阔。
4.7教师应该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开展教育研究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各个方面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育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研究才有基础,才得以真正的落实。
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提升教学水平。
【课后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如何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如何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为此我市启动并实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工程。
我受王致宁老师的委托,做第四模块“知识与技能”专题讲座。由于自己的理论水平有限,在备课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书籍,此过程中自己也收获颇丰,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用深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授课比喻为大树,那么理论知识则是土壤。要长成参天大树怎能离开肥沃的土壤?!
作为授课者及听课者,我体会到我们全市的高中生物教师在王致宁老师的带领下,整体素质很高,主讲者精心准备倾力讲述,听课者认真听讲并做记录。
我市启动实施的此项工程,为教师的发展、提高、升华、展示提供了平台。一定会使我市的教育事业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郑春和 《生物学通报》2004.5
2.赵占良 《生物学通报》2004.6
葫芦岛一高中          高 展
模块五  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要求、课程目标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顺应这些变化,教师要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上课和说课的内容,真正为新课程顺利进入课堂、渗入教学做更全面更深入的准备。
第一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一、传统备课的主要问题
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科备课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但是,传统的备课却与此要求相去甚远,其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五个强调、五个忽视。
(一)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毫无疑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也的确在过去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的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传统的备课教案,就会发现教案很少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发展,只备教师的“教”,忽视备学生的“学”。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这种备课思想的不足更加明显。
第一,忽视探究过程的展现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往的备课中,我们十分重视结果的获得。因为有了结果,就很好容易判断“对”与“错”,也便于搜集反馈数据,易于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往备课中不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缺乏深度思考。学生对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很少有深刻的体验,其探究能力自然很弱,在以后的新知识学习中往往“困难重重”。
第二,忽视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备课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教案呈现的往往是学生“静听”的场景,接受式学习很有“市场”。以往的教学设计,不大重视学生操作实践的设计,更多的重视传授方法的设计,很少思考学生自主操作、积极实践的设计。古今中外,接受式学习在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同时,应更多地倡导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操作实践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实践生成的知识点来讲是很重要的,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忽视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很重要,这是学生独立探究,获取新知的重要方法。现代学校教育是在群体状态下进行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因此,合作能力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值得特别重视的能力。在以往的备课教案中很少考虑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这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二)强调教学的预设性,忽视教学的生成性
传统备课中,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教师如何地牵、如何地引、如何地讲清楚、讲明白。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只要认真听、认真看、认真记,顺着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学习就可以了。因此,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有教师的控制之中,甚至问题答案都有是教师设计好的,这种教学看起来学生是“动”起来了,“参与”了,其实质是学生顺着教师的设计、顺着教师的教学思路、顺着教师的期望,进行教师心中有数的“表演”。最终是学生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这种只重预设,忽视生成的理念是传统备课的一大弊端。教学过程不可能都是预设的,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因此,问题的答案也不应该是惟一的,教学应该是“预设”和“生成”的有机整合,忽视了教学的生成性,就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三)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激发情感
强调知识传授是传统备课的一大特点,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时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将新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因此,在教师讲的设计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感考虑不多。看看过去的备课笔记,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教材分析还是备课构思都缺乏“情感激发”这一部分,这是一种欠缺。“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备课时考虑如何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
(四)强调解题技巧,忽视灵活运用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钥匙技巧的训练比较重视。这种思想在很多教师的备课中也是“根深蒂固”。有相当一部分备课笔记简直无异于“习题集”,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构思、教学理论依据、教学反思却被忽略。这种教学的最大收获就是成绩可能是“骄人”的,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却与此不能成正比的。学生面对联系生活的题目会显得束手无策。“骄人成绩”的获取主要靠大量操练,但是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培养,创新能力也就没有得到提高。所以说,教育、教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远离实践,更不能远离创新。备课必须在这些方面下工夫。
(五)强调学科本位,忽视课程整合
传统备课考虑较多的是学科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和技能,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教师备的是本学科的知识链、训练点,对于本学科之外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就很少顾及或根本就不考虑。这样备课既不利于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注重淡化学科界限,强调课程的整合,把学科课程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这正是传统备课所忽视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在强调学科学习的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学科的整合性、兼容性和丰富性,要引导学生用宝贵的时间去感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一)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
(二)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做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才是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三)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应该说,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就能够拥有大量“为我所用”的资料。备课的资料如何采集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
2、平时做个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教学资料;
3、学会储备,平时搜集的资料要善于分类保管;
4、资源共享。
在备课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所搜集的资料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要力争做到:
1、学“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
2、用“生活”。学以致用,应用所学的生活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3、服务“生活”。因为有很多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增强这样的意识。
4、创造“生活”。这是一个高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构思。
(四)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运用多媒体整合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要做到三个整合: 目标整合、内容整合、形式整合。资源的整合必须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教育效果。
(五)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三、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课的一般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主要有以下一些策略:开放性策略、预设性策略、结构性策略和反思性策略等。
(一)开放性备课策略
教师要放开思想,从教育理念、课堂活动的安排到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把自己放在一个高屋建瓴的位置来总揽全局,这样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来。我们可以采取协作性备课和双向性备课的方法来体现开放性策略。所谓协作性备课是指从封闭的自我个体备课转变为教师之间的协作备课,可以围绕教材进行单元备课、分课时备课,针对教材进行分析(可以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知识结构特点、教材背景、学情、教学手段的选择、课件的制作等),教师之间就可以取长补短,优化备课。所谓双向性备课就是把教师的“权威”性备课权下放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预习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从这些问题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设计到教案中。
(二)预设性备课策略
教师要对学生所学的内容可能达到的程度有一个预期的展望,将这种预期的展望通过假设的情况蕴涵在教案中,好像一条暗线穿插在整个教案中,使教师能够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馈调整,从而顺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一般我们的教学设计都是具有预设功能的。
(三)结构性备课策略
教师将某一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中来备课,这样就能很好地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便于学生很好地进行知识建构。结构性备课策略可以采用摘要性备课和框架性备课两种具体方法。所谓摘要性备课就是教师针对教学需要,抓住重点部分详尽地备,而对一些次要部分简略地备。这样教师就能得力气花在关键处,就会使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难点更易突破。框架性备课就是对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探究、学生又能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教师尽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而教师只要粗略地备课,备一个框架性的教案,把握“大方向”,而留下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因此,教师备课时,只要备自己如何进行任务布置,怎样进行回答和引导学生小结就行了。这样教师不仅能解放自己,而且能够更好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反思性备课策略
反思性备课就是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把实践所获得的反馈信息渗透到教案中,进行二次增、删、调整、修改,直至优化。具体做法: 1、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 2、寻找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3、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4、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融合点。
四、重视与文本、学生、自己、同伴及社会的对话
(一)与文本对话
要进行富有实效和个性的教学设计,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与文本开展对话,即与课程标准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各种教学资源对话。通过对话,深入理解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教材,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超越创新——用文本,但不拘泥与文本,把死的文本变成活的教学设计。
(二)与学生对话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教学设计的服务对象。教师要进行富有成效的教学设计,就必须与学生对话。在对话中了解和把握学生所需要的现代课堂,在对话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对话中做到合理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对话中构建教师自我的符合新课程精神的教学理念,从而积极推进教学设计研究,不断开创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三)与自己、同伴及社会对话
1、自我反思——在备课中与自我对话
2、同伴互助——在备课中与同伴对话
3、校内外互助——在备课中与社区的对话
第二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上课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新课改倡导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有哪些要求呢?
一、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一)教学基本功的含义
所谓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条件性的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基本功主要内容”
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普通话、教学语言、板书、知识储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这六个方面的基本教学要求可大致概括如下:
1、普通话
一般要求为规范、流畅,较高要求为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2、教学语言
一般要求是准确、简练,较高要求是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
3、板书
板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板书书写与板书设计。书写的要求是规范而流利,设计的要求是反映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4、知识储备
知识储备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专业知识储备与相关知识的储备。专业知识要求系统而扎实,相关知识要求广博而不杂。
5、驾驭课堂的能力
驾驭课堂的能力包含很多的内容,如组织教学的方法、控制全场的水平和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等,基本要求是沉着镇定、机动灵活、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基本要求也有两条,那就是充分的利用和熟练的使用。
二、能够依据不同课型和不同课程资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评价一堂课上得好坏的重要标准。
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
(一)设置问题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能力,也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
1、问题情境可设置在课堂教学的初始时作为课堂引入。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如:在讲到“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老师问“人为什么会有男女之分?生男孩、生女孩是怎么回事?”。“对全国的色盲患者的统计结果表明:男性色盲患者的发病率为7%,而女性色盲患者的发病率仅为0.49%。你们知道这些是为什么吗?”此时,学生们的兴致和注意力马上被调动起来,他们会聚精会神地去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下面的课堂内容。
2、问题情境可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思维稍有松懈时,引发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进行学生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当学生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理解了渗透作用原理之后,可创设如下问题,进一步探究知识:(1)为什么要选用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用白色的洋葱可以吗?用洋葱的根尖的生长点细胞做材料行吗?(2)当把蔗糖溶液的浓度提高到50%时,换入清水中后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随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从而顺利地得出结论。
3、问题情境还可以设置在教学结尾时,作为课程总结、知识的延伸、下一节内容的铺垫。如在“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这节课,当总结出:植物的根细胞是否能吸收水分取决于土壤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差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进行结尾: 植物在盐碱地上为什么长不好?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从而为下节课的“矿质营养”埋下情境伏笔。这样既督促了学生的课下复习,又使学生对课上知识做延伸地思考,理性地分析,而不是机械地重复。
(二)设置生活情境:
实际生活是学生最了解也最感兴趣的,而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又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中适当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如:在讲解“生物的呼吸作用”时,让学生分析、解释一些生活实际现象:1、经过激烈运动后,总感觉到腰酸背痛,为什么? 2、当陆生植物长期被水淹时会出现烂根现象,为什么?3、粮食在入仓储存前为什么要晾晒?学生在分析身边发生的现象时,特别有兴致,随着一个又一个现象的解释,他们深感学习生物知识的用处。当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时,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会使他们非常留意身边的生活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注意观察,探索知识的科学精神。
(三)设置实验情境:
教师通过演示、小操作、实验题目和科学发展史的再现,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使学生更好生物解知识并学会探求知识、设计实验的方法。
如:在讲 “酶的特性”时,可以用马铃薯或新鲜的肝脏做材料给学生演示了过氧化氢酶的实验。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在观察,对比、讨论中很快得出了酶有“高效性”这一结论。此时,教师还可以创设新的实验题目:如:要证明酶的“专一性”、“酶的影响因素”该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表述能力使实验达到合理化、科学化。学生对于通过自己的观察、设计,验证出来的知识结论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同时也学习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设置讨论情境:
讨论情境的创设就是让不同品质的思维进行碰撞,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归纳出最佳思维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制造各种讨论。
1、创设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如:在讲述“各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时,可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将各自的结论展示给大家,大家共同讨论结论的准确性。在上述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创设学生与老师间的讨论。当学生和老师有分歧时,要允许学生发表意见,不必回避。这种讨论不但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对于讨论问题的总结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用对或错作评判,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发展过程(如何思考的)。若正确则能为其他学生提供思维范例,使其他学生在听、思的过程中修正思维的偏差;若不正确则为其他学生提供反面的例子,使学生迅速与自己的思维相比较,找出思维的漏洞。
(五)设置对比情境:
强烈、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概念对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DNA的复制和DNA的转录等;
2、过程对比:有丝分裂过程与减数分裂过程的对比,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裂过程中的等数、减数的原因及两种分裂的实质;水分的吸收与矿质离子的吸收的对比可使学生充分理解“植物吸收水分与吸收矿质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的原因;
3、解题方法的对比:在讲解遗传题的解法时,可让学生用几种方法来解题,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最简便方法来解题。
这种对比情景的创设可使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经常活跃的状态,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避免了传统讲授式的沉闷气氛。
(六)设置故谬情境:
教师在讲述知识的重点,关键处故意出现错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辨析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该知识点。如:黄色圆皱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F2代中重组性状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多少?为了让学生对F2的分离比:“9:3:3:1”的含义充分理解,教师可以故意得出错误答案:6/16。当学生辨认出错误并得出正确答案:10/16时,才会理解F2代中的重组性状是相对于亲本而言的。故谬情境的创设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启发他们积极思维,以探究正确答案,但此法不可多用,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高涨的情绪下,积极主动去听、思,使知识达到被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要注意的是: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而定,如果过于高深,脱离实际,故弄玄虚,就失去了情境创设的意义
三、掌握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的五种基本课型
课型的分类因基点的选择不同而区别,一般可按教学任务的不同,把课型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习题课、讲评课。每一类课型又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若干种类型。如生物新授课按学习的中心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五种类型:1.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2、以“概念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3、以“规律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4、以“联系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5、以“方法(技能)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
下面着注重讲一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实验课这五种基本课型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一)新授课
新授课是以新知识的传授及技能的形成为核心,渗透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基本教学课型。
1、新授课的特点:
(1)生疏性: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鲜的、陌生的。
(2)新颖性:新授课中展现的图片、教具等都比复习课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综合性:由旧引新,或以旧添新。为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引用旧的内容再引出新的内容,在新课中含有复习课内容,反映出新旧知识交融的综合性。
(4)发展性:做到举一反三,在练习中求发展,在巩固中求发展,实现教会知识、培养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2、新授课的教学策略
新授课要注重探究性,要体现过程性,着眼建构性。新授课倡导“过程建构”教学模式,基本程序为:“超前预习准备,前置教学到位,新知探究充分,应用训练匹配”。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1)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让学生经历新方法的形成过程,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过程,通过信息共享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让学生经历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给学生提供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学习过程;
(6)教师与学生互为教学活动主体,使课堂环境人际关系民主和谐。
3、新授课的教学程序
新授课中常见的一种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3)展示成果  质疑深化
(4)梳理知识 归纳整合
(5)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新授课教学案例:《生态系统的结构》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种不同控制条件下的“生态缸”,让学生直接观察各个缸中的生态系统状况,以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阶梯”式的问题:对比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缸说明一个生态系统应包括哪些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主要包括哪些生物?他们的代谢特点如何?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各个生态缸的发育情况不一样,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上述思考题,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如课堂上学生提出:菟丝子是生产者吗?蚯蚓是消费者吗?蝉→螳螂→黄雀,这是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吗?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加工提炼,提出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植物都是生产者吗?生产者都是植物吗?动物都是消费者吗?消费者都是动物吗?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吗?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应包括哪些成分?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进行合作交流。
3、展示成果  质疑深化
在上述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分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总结出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标准,作为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
4、梳理知识 归纳整合
在上述成果展示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构建出本节的知识网络。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在些基础上构建本章知识的整体网络: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5、强化训练,巩固提升
教师精选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缺补漏。(二)复习课
复习课是教师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忆并生产再认识过程的课。
1、复习课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复习课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
(2)大容量、系统化。相对而言,复习课的容量大于新授课。复习课任务不仅要再认和巩固单个知识点,更主要的是要完成对知识逻辑关系和知识结构的建构。
(3)知识与方法、能力相结合。复习课的基本目标是掌握知识,高级目标是获得方法形成能力。在复习课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必须渗透掌握知识的方法、解题方法、阅读方法的指导。
(4)及时反馈。通过必要的练习,检测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控复习的进程。
(5)师生互动。复习课成功的关键是调取学生的知识内存,对之进一步加工编码、储存、运用。学生学习参与的程度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2、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提高学生复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有了正确的学习目的,有了学好的决心,学生便会产生“永久记住它“以便将来应用它的积极心理状态,就会对知识记得更多更持久。
(2)选择正确的复习形式
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刺激,更能有效地激活记忆中的神经联系,有利于信息的永久贮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复习当做一种简单的重复,必须运用变式采用新的角度和新的形式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比如用新情境、新要求、新的知识结构表述方式和新的授课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理解层次。
(3)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理解伴随着思考,加强思考有利于扩大大脑皮层记忆中枢的神经联系,保持记忆的持久。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梳理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是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加工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生物学知识的保持和回忆。复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知识的综合化,因此,复习时要注意对生物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将前后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或知识网。
(4)运用联想和推理的方法
为了克服回忆的困难,应充分利用联想和推理来帮助实现信息的再认和再现。经过整理加工后,贮存在我们记忆中的生物学知识不是孤立和零散的,而是以结构化、网络化的形式存在,这就使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推理来回忆那些被埋于记忆深处的生物学信息。但这种联想和推理的技能并非先天就有,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
3、复习课的教学程序
针对上述复习课的特点,在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了“系统网络”复习模式、“分组竞赛”复习模式、“活化应用”复习模式、“纲要读写”复习模式。下面以活化应用复习模式为例,讲一下这种基本程序。
“活化应用”复习模式是一种以巩固知识为基础,侧重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内涵是:将知识归纳梳理,弄清其联系和区别,并活学活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心理学中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
“活化应用”复习模式的操作程序包括:
知识再现-梳理活化-发散应用-反馈练习
复习课教学案例:《细胞分裂》
(1)、知识再现:
以直观演示的手段(多媒体动画)展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谐音歌诀唤起学生的记忆,直观地再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为知识活化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形象直观手段的运用,变抽象为具体,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梳理活化:
通过启发式提问,归纳列表,引导学生弄清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和联系。从分裂过程的图像中找出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变化规律,将变化的数据绘制成曲线,这些都是知识的活化过程。
(3)发散应用:
展示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细胞图,让学生判断、辨别属于哪种分裂方式?哪一分裂时期?同时说出这个时期的DNA数量。
(4)反馈练习:
教师精选习题,检查学生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特点的掌握情况和识图水平状况。
(三)讲评课
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从学生做的试卷本身和答题情况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矫正教学的一种课型。
1、讲评课的特点:
(1)三讲:讲考查知识点,讲解题策略,讲答题思路;
(2)三评:评试卷,评学生,评教师;
(3)三练:练“疑点”,练“误区”,练“提高”
2、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生物讲评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拓宽知识面。因此,在讲评过程中仍然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的“三主”教学思想。做到讲一题就要涵盖一类题,评一题就能解决一类题,以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当然,要取得讲评课的高质高效,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充分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和处理好讲评课的各个环节。
(1)课前精心准备
讲评课的准备工作关系着讲评课质量的程度,准备工作做得越细致越充分越到位,讲评就越见出真功夫,效果就越显著。
(2)课堂重点讲评
课堂讲评时要精选范例,突出重点,注意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要重点讲错例、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变化
(3)课后反馈落实
课后教师可将失分率高的知识点重新变换角度进行生物情景和数量的改造,设计题目有计划地安排到下一次的试卷中,增加复现率,要求学生再思考,达到反复强化巩固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的目的。
总之,讲评课不能单纯为讲评试卷而讲评,而应该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弱点、知识掌握的缺陷,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要让学生在测验讲评后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讲评课的教学程序:
讲评课的一般程序:目标揭示→测试情况简述→误区分析→提示规律→矫正训练→自我完善。
(四)习题课
习题课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在课堂上所进行的以讲解练习题为主的一种课型。它是巩固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概念,进一步掌握基本规律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飞跃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习题课的特点
(1)深化与活用
通过习题教学及练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活化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牢固地掌握概念、深刻地理解规律。
(2)反馈与补偿
通过习题教学及练习,教师可以随时得到有关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借以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程。另外,已经理解的基础知识并不一定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可借助习题课来进行补偿。
(3)巩固与提高
通过习题教学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已经巩固的基础上再通过习题教学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1)让练习内容"活起来"
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不妨从创新改编题型入手,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习题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习题的编排要有层次性,编排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面向全体学生,能保证后进生"吃下",中等生"吃饱",优等生"吃好"。
(2)让学生"活"起来
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能增强学习做习题的兴趣,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让学生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这就需要教师摒弃练习中机械重复的作业形式,设计出灵活多样、重视能力培养、具有拓展性、创新性的习题。
(3)让评价方式"活"起来
评价方式要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① 后进生,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寻找肯定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树立自信,尝试成功的喜悦。②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揭示其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③优等生,则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谦虚、严谨、努力拼搏。
3、习题课的教学程序
(1)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2)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3)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4)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五)实验课
实验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通过独立操作,人为地引起某些现象和过程的出现,从观察和研究变化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课。通过实验教学,一可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掌握实验技能和发展能力。二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1、实验课的特点:
(1)以理论验证为主。现行生物教学的实验形式主要有演示、观察、验证、探索四种。而以观察验证性实验为主。(即先有知识学习,再从实验中来验证知识的客观性)
(2)严肃课堂实验常规,规范实验操作。
实验课与新授课不同,明显特征是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所以,教师在实验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常规教育,讲解实验规则、实验室管理制度及实验要求等,让学生形成严肃、和谐、求实、探索的学习氛围。
规范的实验操作,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上好生物实验课的前提。任何一个生物实验都是由许多规范和具有严格顺序的操作动作来完成。
(3)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实验观察中发展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可控的、特殊的信息传递和转化过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下进行实验探索。发挥创新精神,自主改进实验步骤、方法,以达最佳实验效果。
(4)辅导学生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分析。
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应立即引导学生做好课后总结。课后总结是知识巩固和再加工,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的再教育。
2、实验课的教学策略
(1)设疑、质疑、解疑
①实验前设疑
实验前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②实验中质疑
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要鼓励学生多发问,让他们敢想、敢怀疑、敢问。即使某些问题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不要挖苦讽刺,而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分析错误、失败的原因。在实验中鼓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不仅提高了实验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
③实验后解疑
实验结束后,学生往往会得出一些与书本上不同的结果。而多数学生一般都会对此置之不理,而把书本上的正确结论写上实验报告。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想一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否有改进的方法。并且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耐心细致的帮助分析解答,不要指责学生操作方法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论。
(2)打破定势
实验一般可分为技能型、验证型、探索型。生物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验证型的,而探索型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上实验课时,可改验证型实验为探索型实验。如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除提供给学生0.3g/ml的蔗糖溶液外,还可提供多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以及其他溶液、提供其他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用什么溶液合适的、什么浓度合适的、什么材料合适。
(3)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教材中广泛地采用了过程模式和情景模式,通过加强实验和创设情景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方法。教师可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特点,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来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味与情趣,从而对未认识或未充分认识的生物过程和现象有着直观的了解。其次在进行分组实验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还要使其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验现象,最后总结出实验结果等一系列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再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实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有重要作用。
3、实验课的教学程序:
验证型实验教学的一般教学程序:设疑→动手→观察→结论→质疑→讨论→解疑→归纳
探究型实验教学的一般教学程序: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试验→结果讨论
实验课教学案例——《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四、领会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往大处说,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自然也要顺应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的目标。
(一)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概括地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的模式:
以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如自学辅导教学、尝试教学、非指导性教学、分层递进教学法等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下面着重讲解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集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于一体,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探讨内容,自己练习、检查并改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辅导教学的步骤具体有五步。
第一步;启发引导——在开始上课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教师从旧知识引进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
第二步;阅读课本——学生按照各自的步调阅读教材。
第三步:自做练习——学生在完成阅读后就开始尝试完成课后练习。
第四步:知道练习结果——在做完练习后,学生自己对答案。
第五步:教师小结——在前4个步骤中,教师都不干扰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打断学生的思维,但必须保持在课堂上巡视,辅导后进生,检查学生的练习,了解全班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在下课前10分钟左右,教师针对前一阶段所发现的问题,向学生进行解答,并将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二)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是合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与合作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与运用,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并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的模式
以合作学习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如互助一合作学习、自主一合作学习、分层一合作学习、建构一合作、自主一合作一探究等合作学习模式。下面着重讲解互助一合作学习模式。
互助一合作学习模式是以学生群体进行学习的模式,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师生、生生、组组)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互助一合作学习模式的步骤具体有五步:
第一步:教师启动——互助合作的前提。教师主要做好前馈、铺垫、引导等工作。
第二步:个人自学——互助合作的基础。教师先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
第三步:小组讨论——互助合作的主体。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
第四步:大组交流——互助合作的关键。先由某一组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做出评价和补充;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启发诱导;最后师生共同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
第五步:练习评定——互助合作的检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于互评、互议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必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
(三)探究学习
1、探究学习的内涵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探究学习的模式:
探究学习有多样化的设计模式。从自主获取的信息的现成程度分,可将探究式学习区分为两大类: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
(1)在接受式的探究学习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如从图书馆、互联网、科技场馆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略加整理即可。如:在讲完必修教材后,可给学习布置如下这样一项探究作业:如果你是一个农业技术员,你应了解哪些信息,应从哪些方面指导当地农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你打算从哪些渠道了解这些信息。写一篇短文,汇报你获得的信息,别忘了注明这些信息的确切来源。
由于这个作业是让学生从现有资源中主动搜集现成信息,因此是接受式的探究学习。
(2)在发现式的探究学习中,没有现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到,而必须由探究者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过程,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如:探究PH与酶活性的关系(实验)、调查人类遗传病(调查)等。
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步骤。
五、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调控,初步掌握课堂教学调控的方法
教师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这是现代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调控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教法调控
运用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加以调控,首先,教法要新颖。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当前,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其次,教法要灵活、多样。以不断变化的信息去刺激学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热情兴而不衰。总之,教学方法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才能对课堂教学具有稳固的调控功能。
(二)兴趣调控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吸引力,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或采用直观手段、或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也可适当联系生物科学的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问题,如生物工程、太空育种等,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形象讲解而带来的情趣,事理充实的严密论证而产生的理趣,诙谐幽默的生动阐释而形成的谐趣,既可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又能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得以充分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处在教师预定的控制之中。
(三)语言调控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课堂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因此,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准确科学,符合逻辑,遵循语法,通俗流畅,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印象深刻;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才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语言还要语音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有节奏感,音乐性浓,才能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讲究语言艺术。描述生物事实和生命现象时,要生动形象,造成一种生物意境;讲解生物概念和原理时,要严密准确,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总结规律时,要抓住要领,编成口诀,言简意赅;讲述重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几句幽默,提醒注意;突出思想教育时,要富于感情,声情并茂,使学生受到感染。这样,通过教师严谨生动、流畅优美的艺术语言,牢牢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生物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弛有致、跌宕起伏、生动活泼、饶有趣味的良性运作状态。
(四)情绪调控
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很多时候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始终都应该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满怀激情,对上好课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势必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这种激情的感染,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其次,教师在讲解不同的教材内容时,应该表现出不同的神情。用热情自豪的神情讲祖国的科技进展,用严肃忧虑的神情讲当前面临的环境、人口等问题,用充满信心的神情讲祖国未来的前景。这样,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与教师的喜、怒、忧、乐发生共鸣,达到“未听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五)反馈调控
信息反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接受信息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是单一的信息输出式课堂结构。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大,而学生反馈的信息源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心里没底,教学过程的调控也往往处于盲目状态。因此,要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信息反馈。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做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师生共同活动,做到有启有发、有讲有练,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做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那些已达到了目标,那些还有差距,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扬长救失,亡羊补牢。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透过学生的眼神、情态去识别他们那丰富的表情语汇,透视出他们那灵活跳跃的思想火花,从中推测和判断他们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是否理解、满意、有兴趣、有疑问,进而迅速调整教学措施,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重视和强化教学反馈功能,创设种种情境,采用多种形式诱导学生作出及时反馈,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因势利导,及时调控教学进程,就能够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最佳的程序之中,就能够使生物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
(六)机智调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对于这些偶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会导致一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作出反应,当机立断,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调控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有时学生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乱答不行,不答也不行,如何处理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机智了。如果是稍加考虑就能解决的问题,不妨先把问题抛给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有谁能回答吗?”教师迅速利用这个“时间差”,调整思路,寻求正确答案。如果问题难度太大,教师暂时无法解决,也可说“这个问题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为了不占用这堂课的教学时间,下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样,教师可争取课后的时间查资料解决。总之,生物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地巧妙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是一种对生物课堂教学实施调控的教学艺术。
第三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说课
一、说课的含义
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二、说课的类型及特点
(一)说课的类型
说课,作为教学研究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其活动的目的、要求不同,常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宏观来分,可以是说学科课程、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课程资源利用等。具体来分,主要是说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策略和流程。说课可以细化为几种基本的类型:
从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先后顺序来看,说课一般可分为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
从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来看,说课也可分为预测性说课和反思型说课;
从教学业务评比的角度看,说课又可分为评比型说课和非评比型说课;
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看,说课还可以分为专题研究型说课和示范型说课;
从说课的主体角度看,可以分为授课者说课和评课者说课等。
(二)说课的特点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说课,一般都呈现以下特点:
1、简便易操作
与课堂教学所不同的是,由于参加说课活动的对象都是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因而,说课活动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人数的限制,简便易行。从活动所需的媒体或手段来看,既可以是教师口头表达方式,也可以是利用实物、实验、投影、音像等教学媒体辅助说课,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说课活动中,通过教师对教与学过程设计的全面阐述,就有可能从教学理论的高度来审视和发现备课中的种种疏漏与不足,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来完善和修改教学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课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切实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最终实现教学与教研相长的目的。
此外,说课的准备过程是教师驾驭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尤其是说课不仅要说“怎样教”,还要说“为什么这样教”及“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就迫使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反思以往的教学实践活动,确立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意识。可见,说课活动体现了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3、智慧互补
说课,作为是一种集体参与集思广益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对每位参与者来说,就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他们的每一种想法、每一个观点乃至一个小小的补充或提示,其实都是一种教学智慧。评议也好,切磋也罢,教师们在交流中分享经验,在合作中共同提高,达到智慧互补,这也是说课的显著特点。
4、可重复修改和补正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可以通过说课来进行修改和完善,去粗取精,精益求精。有什么不足之处,可以在课前修改;有什么好的做法,可以在课后提炼和提升。说课能够在课堂之外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无效和负效问题,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成为设计失误的实验品和牺牲品。
当然,说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说课不可能像课堂教学那样,能看到教师的临场发挥、处置和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能看到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实际效果。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说课好的教师不一定上课好,同样,上课好的教师也有说课说不好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中,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教师说课的好与坏,而要把说课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相得益彰。
三、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面对课程改革所引发的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资源等一系列的变革,引领广大教师开展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研究活动,积极改革传统的从备课到上课的机械单一的教学行为,把说课当作是改进和优化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中间环节来抓,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备课、说课、上课三者的关系,这也是全面实施新课程、贯彻落实新理念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
1、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1)相同点
无论是备课还是说课,其目的都是为上课服务,都属于课前的一种准备工作。从所涉及的内容来看,由于说课是一种深层次备课后的展示活动,所以在主要内容方面应该是一致的;从活动的过程看,两者都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并结合有关教学理论,选择并确定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流程。
(2)不同点
①内涵不同。一般说来,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而说课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对教学问题的研究与反思方面,说课显然要比备课更深入、透彻、细致。
②对象不同。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一般独立进行教学设计,不直接面对学生或教师,而说课是说课者直接面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备课及备课的依据。
③目的不同。备课是为了能上课,为了能正常、规范、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不断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而说课是为了帮助教师学会反思,改进和优化备课,它以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最终目的。
④要求不同。备课强调教学活动安排的科学、合理和全面,其中,能为上课提供可操作性强、条理清晰的教学流程是备课的关键内容,因此,备课一般只需要写出教什么、怎样教就可以了,而无须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教。而说课就不一样,教师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怎样教,还要从理论角度阐述为什么这样教。
2、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例如,在课前说课中,所展示的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其实都会在上课时得到充分体现。再如,在课后说课中,说课者进行反思活动时所涉及的内容,则更多的是上课时师生活动的再现。然而,说课、上课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过程,它们存在着一定的本质区别。
(1)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说课不仅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解答“为什么这样教”。
(2)对象不同
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而教师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行和领导。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说课也不受教材、年级、人数的限制,大可到区域、学校,小可到教研组、备课组。
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而言,它是一种教学改进和优化过程;对于上课而言,它是一种更为缜密的科学准备过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课也是对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过程的一种折射。
四、新课程理念下说课的内容
从传统个体行为的备课、上课发展到集体参与的备课、说课、上课,从传统的仅仅是说某一个课题发展到从宏观角度来说学科课程,这不能不说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的一大进步。不论是课前说课、课后说课,还是预测性说课、反思型说课等,究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折射功能来说,一个完整的说课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一)说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材的理念和理解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是课程标准意志的体现,要把握好教材,落实教学的目标,必须准确联系课程标准,实践课程标准的要求。
说教材,就是说课者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选定课题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学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单元或课题乃至其他学科的联系等,围绕课程标准对课题内容的要求,将三维目标化解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课时的安排,等等。
说教材时,说课者应尽最大努力来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以充分展示自己对教材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对教材的驾驭分配能力。力求做到既要“说”得准确,又要“说”出特色;既要“说”出共性,也要“说”出个性。一般地,说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内容。
1、剖析教材
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并分析教材编写思路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按照课程标准对本年级学生学习方面的要求,简要阐述所选内容在本课题、单元、教材、年级乃至学段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出所选内容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分别是什么,以及确定这些重点、难点的依据是什么,等等。
2、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结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对所选内容或课题提出合理的课时安排并阐述这样安排的依据。
案例:说教材——《光合作用》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光合作用》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三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关于光合作用的知识,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等。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因为: 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从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能量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前进一步。 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
(2)、光合作用的意义,也是教学的重点。因为: 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 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绿色植物本身利用,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体中有机物的来源,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这些,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3)、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对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不熟悉,特别是有机化学知识,高二第一学期多数学校未学习到。对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的理解,对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
3、课时建议:2课时
(二)说目标
说目标,不只是宏观地阐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目标,还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就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目标要求,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阐述依托内容载体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途径与方法,目标化解越具体,教学活动安排就越科学,操作性就越强,也越能提高教学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目标的具体化,绝不是孤立地对待每一个教学目标,而是要把目标的达成贯穿于具体的学习内容中,使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任何教学活动中,三维目标始终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补充。教学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方法、发展能力和确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案例:说目标——《光合作用》
根据课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及发现过程
(2)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图解
(4)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初步学会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2)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观点以及珍爱自然、珍爱绿色、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三)说学情
说学情,就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全面客观地阐述学生已有的学业情况和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它既可以与教材一起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分析,也可以单独阐述。一般地说,学情应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已有知识和经验
在现代传媒非常发达的今天,作为社会成员之一,不论学生是否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学生肯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基础。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来,把打算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与经验说清楚,有利于实现学生“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解决教师“怎样教”的问题。
2、学习方法和技巧
所谓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掌握知识的知识,它具有传递性、交互性的特点。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认真分析并把握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从已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体系中检索有用信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学习方法和技巧,就是要说出学生从已有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转化的切入口或途径,说出学习新知识时应重点关注的方法,有助于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就是既要对任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又要对班级中的特殊个体(如后进生、特长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单独分析,以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解决“合格十特长”的问题。
案例:说学情——《探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新课程的学习后,应该初步了解探究问题的方法和具备相关的能力。在初中生物学习中也奠定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本课通过探究性活动,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通过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一方面为他们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群体的水平。
(四)说教法
说教法,就是根据本课题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情况,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始终没有通用的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为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常常需要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常用的接受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自主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发挥各种方法的长处和优点,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案例:说教法——《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选择分组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分析讨论并结合对比、归纳和强化练习等综合教学法,以认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达到发展学生的能力,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所谓教学程序,就是指教学活动的系统展开,它表现为教学活动推移的时间序列。通俗地讲,就是教学活动是如何发起的,又是怎样展开的,最终又是怎样结束的。
说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程序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一般地,说教学程序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就是教师为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根据授课内容的安排或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选择使用的如挂图、幻灯、录像带、录音带、新闻图片、实验仪器、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说课时,这部分内容一般可结合在具体教学环节中体现,也可单独列出。
2、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就是对教学流程主要环节的概括。说设计思路.有助于听者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说课者关于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例如,科学探究教学的设计思路一般可表示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巩固运用等。这一环节,可以单独列出,也可以隐含在教学流程中。
3、教学流程
说教学流程。就是围绕教学设计思路,说具体的教与学活动安排及这样安排的理论依据。在说教与学的内容时,不能照搬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详细讲解,而要力争做到详略得当,重点内容重点说,难点突破详细说,理论依据(包括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简单说。只要让听者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就行。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视具体说课的要求而定。一般地,若是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说课,这一环节可以省略;但若作为业务评比,则可在说课的过程中直接在黑板上演示就行。
案例:说教学程序 ----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1、 激趣引学
在上这节课时,我先用录像展示鸡蛋孵化→小鸡→生长发育→成鸡的简短而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这录像展示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情景?成鸡又分雌雄性别,它们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①这些生物个体同是由鸡蛋(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②为什么有些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呢?要正确回答这些间题,就让我们来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吧!”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产生价值取向,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准备主动积极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2、传授新知
(1)性别决定  。
用计算机演示“人类男女染色体组型示意图”的课件(男女不同的一对染色体在不停闪烁),让学生比较两者有什么不同点?这些不同点可以说明什么问题?通过类比、推理、归纳,很自然就可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因而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我再设问,“性染色体是怎样来决定性别的呢?”再用计算机动态模拟“人类性别决定示意图”的课件。由于此时学生正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经教师启发点拨,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以旧为新,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愉快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基础知识——性别决定的学习任务。在讲完新知后,用投影片提出两个问题:“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的,这仲说法对吗?为什么?在战争年代,一国王想让他的国家男丁多些,而制定了一条法律……。问国王能如愿吗?为什么?”让学生相互讨论,运用刚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
(2)伴性遗传。
首先展示“色盲检查图”这一“教具”,再通过投影片投影“一个色盲患者家系谱”,让学生从这个色盲患者家系图谱中找出特点。着重讲解色盲遗传机理,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婚配六仲情况的基因型和外在表现,然后按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让学生在透明胶片上写出遗传方式图解,每一种婚配的遗传方式,然后请一代表到讲台,在投影仪上叙述自己的答案,并把四种遗传图解都留在投影仪上,经过讲评纠正,共同总结出色盲遗传传递规律及特点。
对于这一知识的学习,我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师生主客体角色互换中得以解决,使学生实现其思维活动的两次飞跃: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即对色盲遗传现象的解释到X连锁隐性遗传规律的揭示);二是从抽象再回到具体的飞跃(即用红绿色盲的遗传原理用于实践,解决各种人群色盲的遗传方式),使学生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始终处于愉快、积极主动求知的精神状态之中,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基础知识——伴性遗传的学习任务。
3、巩固练习: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了一组难易梯度不同的习题,学生独立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4、质疑释疑: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自由提问 ,学科学的目的在于应用科学。如何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与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分不开的。针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后,我安排学生进行答疑活动,即由学生自己结合新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提问和答辩。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给予提示诱导,鼓励学主大胆地对已知结论和未知事物进行怀疑、联想和想象,促使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形成自己新的思路、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方法,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五、说课评价
有说课,必然要有评说课,否则,难以引导和把握说课的方向,也很难保证说课的质量和水平。只有把开展说课和评价说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更理性地对待备课,用理论来指导备课、深化备课,研究说课、说好课,更有效地促使教师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有效性。
为切实发挥说课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使说课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下面围绕说课评价的内容,探讨说课评价的一些共性问题。
不同类型的说课,虽然有其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是从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来看,其评价的内容总体上都要根据说课的内容而定。
1、关于说课者理解和把握教材情况的评价
(1)是否全面理解和把握了课程标准
(2)是否全面正确地理解把握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z
(3)是否恰如其分地把握了教学重点难点
2、关于说课者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评价
评价说课者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的意识,我们不能仅仅依据他是否阐述了三维目标来判断,而是要从他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各项教学活动中来审视,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后可能获得的体验中来判断。
3、关于说课者选择的教学方法的评价
(1)是否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
(2)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3)是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关于说课者设计的教学程序的评价
一般地,评价一个教学程序设计的好坏,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所安排的各项学习活动能否有效地为既定目标服务;
(2)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结合教材资源,贴近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做到科学正确无差错;
(3)教学结构、教学节奏的安排是台合理,学习重点、难点是否突出;
(4)教学方法的选择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各类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5)教学媒体的选择有效、实用,能真正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6)教学过程流畅,条理清晰,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5、关于说课者教学机智的评价
一般地,说课活动中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评价,应侧重在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理念的陈述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等方面,即可以通过设置诸如“请你谈谈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如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请你说说你的解决方法”等问题,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机智。
第四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评课探究
据统计,一个学生接受完普通教育要上完一万节课;一名小学生90.48%的在校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那么,一名高中生更多的在校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占据了他们学生时代的大部分宝贵时间。这就给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上好课,而要上好课的关键是备好课,我们可以通过说课拓宽备课的视野,可以通过听课探解课堂现场的真谛,可以通过评课打开教学相长的通道。所以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简称“五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把“五课”作为中小学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第五个模块,制定了具体的等级标准。张静老师将向大家介绍备课、说课、上课的有关内容,由我和大家探究听课、评课的有关内容。
也许有人认为:听课、评课并不很难,只要带上笔记本,走进课堂认真听、认真评就是了,没有什么复杂的。其实不然,“善观察者可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空手而回。”听课评课要做到听出特点,抓住实质,评出水平,令人心悦诚服,发挥出听课评课的多项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听课、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
何谓科学?它指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性的反映。听课评课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因为从“听”到“评”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这种系统性有自己特殊的性质,有自身质的规定性。而这些特殊性和质的规定性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如果听课评课者一旦认识和掌握了这些规律,听课评课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谓技术?技术指的是已经客观化的操作方式、方法、要领。所谓“客观化”即从众多的行为经验和科学理论中概括出来,能供给人们“复制”掌握和应用的。听课评课之所以可以称为技术,因为从听课到评课有一系列可供人操作运用的方法、要领和规程。每个听课评课者只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要领和规程,就会大大提高听课评课的效能。
何谓艺术?艺术是指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我们知道,听课评课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一活动。听课评课效能发挥如何,不仅仅取决于听课评课者对听课评课的方法要领掌握的怎么样,还取决于听课评课应具备的学科知识,学科基本功、知识面、教学理论,以及个性特点等。因此,同样是掌握了听课评课的方法要领,有的听课评课者发挥一般,而有的发挥得淋漓尽致,富有创造性,这就艺术风格的体现。
关于听课、评课我和大家主要探究以下二个内容:
主题一:听课—在观察中把握课堂教学的真谛
主题二:评课—在交流中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
主题一:听课—在观察中把握课堂教学的真谛
一、听课的一级标准
二、听课的基本理论
三、听课的操作技术
四、听课的案例分析
一、听课的一级标准
1、明确听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2、了解新课程的听课理念
3、掌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听课技术
⑴知道听课应该准备些什么
⑵知道自己该听谁的课
⑶清楚自己该重点听些什么
⑷会作听课记录
二、听课的基本理论
1、听课的概念
听课是指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感官,运用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是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2、听课的功能
⑴听课是改进教学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听课以及课后的点评达到鉴别课堂教学优劣,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⑵听课能提升听课者的研究水平。
3、听课的特点
⑴目的性
一般来说,听课总是有一定的目的要求。
为什么要去听课?听什么样的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听课者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听课者总是根据听课的目的来选择时间、地点和对象等,并有选择和有侧重地听一部分课或学习哪些内容。如:我们听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王凤芝老师的课主要目的是观摩新课程的课怎么上,主要看王教师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运用。
⑵主观性
虽然课堂教学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但听课活动中的主观因素很多。一是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听什么人的课,基本上是听课者自己确定的。二是听课者和被听课者以及学生都是有主观意识的人,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因听课者的参与而发生变化。三是听课者的听课行为受他的教育思想、教学经验、对被听课者的印象等制约。
⑶选择性
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课就意味着选择。例如,我去听课,如果要推荐教师参加优秀课比赛,就会听部分优秀老师的课;如果要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就会不打招呼地随机听课。
⑷指导性
绝大多数听课活动在听课后要形成个人或集体的认识和意见,而且在全部听课活动中,上级对下级、领导对教师、专家对教师及学校内部的公开课、研讨课等听课占大多数,形成的评价要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学校或老师,要提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和要求及改进措施等。
⑸理论性
听课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需要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支撑。听课者即使听本专业以外的课,也要听出一些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这本身就需要听课者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及掌握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要求。在听课的过程中及听课后,听课者要进行一些思考分析,要对被听课者做出评价,这也需要相关的理论指导。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的听课评课不是高层次、高品位的。
⑹情境性
课堂教学几乎是每天都在进行的活动,课堂是一种较为自然的情境,而听课又是在现场进行的一种活动。听课者和被听课者都处于一定的情境中,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就可能有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即使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学校上同一节课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评价。我们获得的听课资料及有关的感觉和理解是离不开一定情境的,而且不可避免地带有不稳定性和偶然性。
⑺共享性
听课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活动。听课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被听课者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艺术更加精湛,而且对于听课者本人也多有帮助,是一项“双赢”的教学活动。听课者,尤其是听课教师把听课时所获得的优良的教学方法、典型的个案材料、精彩的教育艺术等记录下来,收集整理,能动地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方法艺术的共享,这样可以减少备课成本,提高教学效率。而讲课教师则可以从课后听课者与其交换意见中获得改进教学的多方面信息,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技艺积累经验。
4、听课的要求
⑴要明确听课的目的、计划和要求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课,在听课前都应该确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听课者必须清楚这些目的和要求,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有效的、真实的听课信息,就达不到听课的目的。所以,就听课者个人而言,本学年度计划听哪几位教师的课,听课的主要内容是哪个年级、什么学科、什么教材内容,听这几位教师的课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都应该在学期初有明确的计划安排。
⑵要了解教材、学校和教师的基本情况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因此,听课者必须课前熟悉。例如听新课程的生物课,是否生物教师对各年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都了然于心了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需要事先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该学科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等,熟悉听课年级的教材内容与教学要求。
熟悉教材可以在听课前突击看看相关的教学内容,但更多的是在听课之初或听课过程中用较短的时间翻阅一下相关的内容,对于非教学于该学科的听课者而言尤其如此。否则,你就不一定能听出授课教师是否遵循了新课标的要求,是否抓住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师生是否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等等。这样,听课就失去了学习和指导的双重意义。
另外,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教学传统、教学特色、教学风格、教学基础、教学方法、学习习惯和认识水平等,听课者都应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一些了解,以便增强听课时的针对性及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⑶处理好听课者与授课者的关系
听课者走进课堂,会使课堂教学实际状况发生变化,绝大多数的授课者和学生对听课者抱有戒备心理和好奇心理(学生多是如此),特别是上级行政部门和教研室等业务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听课,会导致师生产生紧张情绪。授课者一般力求使课上得让听课者满意,这样就必然会使这节课有别于平时的课堂教学。
听课者应抱着向授课者和学生学习的态度走进教室去听课,适当地与授课教师和学生交流,说说生活事,问问学生情况,以便转移和减轻师生的紧张心理,尽最大可能取得授课者的信任,取得师生的理解与配合。
进入课堂后,听课者要集中注意力,做到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既不干扰学生学习又不干扰教师组织教学的前提下,了解这堂课的教学实情,同时使课堂教学以真实自然的面貌呈现出来。
⑷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信息
新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新问题,必然要求听课者不断关注和学习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学习教育教学、心理学等理论,了解课程改革的新的政策形势、教学要求等,获取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思考和探究新问题,提出新的措施和要求等,进而提高听课的质量,正确地发现老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⑸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
⑹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⑺要积极参与评课,反馈要实事求是
三、听课的操作技术
㈠一节好课的标准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巢宗祺,男, 1944 年 9 月出生, 硕士,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巢宗祺教授提出好课必须具备四点:一、这节课本身有意义;二、这节课有效、真实;三、师生情绪饱满;四、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
巢教授的“四点”,是从课堂、教师、学生三个角度审视的。
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
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节课好不好,可以参照“五实”: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性)、平实(常态下)、真实(有待完善)。
叶澜教授的“五实”是从“课堂”本身的性质来判断的。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课堂应该从六个方面评价:参与度、亲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和延展度。
朱教授的“六度”则是从学生、师生关系、课堂内和课堂外这几个角度来观察的。
如果我们把这三位专家确立的标准加以分析,可能对大家如何判别一节好课更有帮助。
为了推进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于2007年5月17日至2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联合召开了全国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生物课程改革中的评课研讨”。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如何评价一节好课?评课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天津市教研室生物室曾经进行过专题研讨,现将翟林《试谈新课程背景之下“一节好课的标准”》与同仁分享,期待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注:有改动)。
我们现在讨论的课应该属于常态课范畴。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如果从课堂教学与生物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角度去评价,需要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师素养和学科特色五个方面来进行。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可以从学生情况分析(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有针对性)、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实施可以从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师生互动情况和教学评价情况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说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视角要新,语言精练,逻辑性强,能够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体现学法指导的同时又对重点、难点起到点拨作用,适度拓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某些教学内容可以深入挖掘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科学探究,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建立起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形成学生广泛参与的多边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生物学科特点。
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学习发展落实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说明:教师要围绕“学”安排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呈现顺序,知识间的衔接过渡,选择好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等,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应该在知识(所得)、能力(所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并学有后劲)等方面有所收获;教师素养包括“教学理念态度”、“教学基本技能”两个评价要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追求这样三种“境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
最后是学科特色,教师要使学生爱学、乐学生物,同时也使自己享受其中,感受生物教学的愉悦,感受生命的神奇与灵动。
另外,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给予更多地关注:
第一,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的过程。因为在三维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载体和桥梁。有了恰当的“过程与方法”,“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才能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也才会落实。
第二,“以问题解决为线索”的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因为新课程中的模块内容,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展开学习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
第三,教学生成。在教学设计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关注教学生成,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因为教学设计中的予设,对于教师来说,属于基本要求。而优秀的教师,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也就是说,对非予设的问题的及时解决是要靠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的。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不必规定过细,不是所有维度都必须体现在每一堂课中,评价时要有所侧重;不要以一节课来衡量教师的优劣,要善于发现教师的进步,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鼓励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前进,获取成功;要把定量与定性评价、教师自身、学生及他人的多元评价、把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具有促进意义。
㈡听课的内容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及我市生物教学实际,对听课提出以下主要观察内容,供大家在听课时参考:
1、观察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听课时首先要观察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具体观察的内容有:
⑴观察教者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可操作。
教学目标全面是指: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确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具体是指:每一项教学目标都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用行为动词描述。
教学目标可操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实现的。
【案例】§4—2—2  神经调节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
以《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以教学任务分析为实践依据,设计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学生能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等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探究交流等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观点。
(2)学生通过学习条件反射的形成原理,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或重新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⑵观察教者实施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否围绕着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展开。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指: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了预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应的水平层次,且三者有机整合,不可偏废。
2、观察教学过程
观察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呈现、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时间安排、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教学媒体设计几个方面进行。
⑴观察教者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是否科学、系统
①观察教者是否体现了“用教材教”,是否把握教材中各个栏目设置的宗旨、内容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善于开发教材。
②观察教者是否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③观察教者是否将本节课知识以及新旧知识构建了知识结构框架。
④观察教者是否突出了重点。
⑤观察教者是否抓住关键分散了难点。
⑵观察教者的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层次分明,合理有序,衔接紧凑,过渡自然。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是否使各类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情意。
⑶观察教者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自学、思维、探究、质疑、交流等时间。
⑷观察教师活动情况
①观察教者主导作用(或教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情况。教者是否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支持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或解答,或讨论,或质疑,或交流。教者是否善于变换自己的角色,不仅当好知识的传授者,更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诱导者(启发诱导学生自行探索知识、获取知识)、鉴赏者(鉴别、赏析学生学习、研究成果价值),鼓励学生变知识被动的接受者为知识积极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教者是否诱导学生的思维的参与和开发。
②观察教者是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现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教师讲授等教学组织形式。
③观察教者是否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现状选择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一节课中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是多种多样的,多法并用的,优势互补的。观察教师是否注重学法指导、规律探索、注重与实际联系,让学生学到根本。
⑸观察学生活动情况
①观察学生是否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如何。
广度:指学生参与的面。
深度:结论是不是都由学生得出。
②观察学生的参与是否是主动的,是否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大胆质疑、友善合作、积极创新。
③观察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是多元的,学生的学习是否一直被教师所控制、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生有无可自主支配的时间。
④观察学生是否善于调动各种感官调参与学习。
⑹观察教者是否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自如地使用相关教具,积极探索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形象,深刻领悟教学内容的真谛。
3、观察教学效果
⑴观察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都是围绕的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是否得到全面落实。课堂教学是否追求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有魅力。
⑵观察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⑶观察教学评价是否及时、科学、多元。
⑷观察教学氛围是否是师生间充满信任、情景交融、民主、开放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格身心在紧张(适度的)和愉悦中都等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⑸观察教者是否注重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应进一步注重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旧问题到新问题的诞生,必将激励学生锲而不舍地走向新的探索的征程。
⑹观察教学的生成性。
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4、观察教师素养
⑴观察教者的语言表述是否准确、清晰、简炼,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心理学认为,无论是口头语言,面部语言(表情)还是肢体语言(动作),都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工具,教师生动的口头叙述,丰富的面部表情,极具感染力的动作姿态,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重要条件。从教师信赖的目光中,学生会感受到鼓舞和力量;从教师得体的手势里,学生会领悟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韵。
⑵观察教者的操作技能(板书、绘图、计算机演示等)是否熟练规范。书写是否纲目有序,工整适时,布局合理,文图并茂,生动美观。
⑶观察教者是否仪表端庄大方,教态质朴自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努力使课堂气氛热烈和谐。
⑷观察教者是否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机敏、恰当而又果断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⑸观察教者专业素养是否丰厚,是否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⑹观察教者是否具有个性教学特长、独具魅力,教学艺术是否精彩、多姿。
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的第五个方面是: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有待完善的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也是一节好课的标准。
㈢思考的问题
⑴教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一种方式,换一种角度行不行。
⑵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之处,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影响。
⑶要进行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
⑷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是否掌握了理解了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老师的教法是否吸引我,是否激发我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欲望。
⑸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应如何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老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三维目标”怎样自然、和谐融入教学环节之中,怎样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
⑹这节课是否反映了授课老师正常的教学水平。
㈣听课的记录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1、教学实录包括:
⑴听课时间、学校、教者、学科、班级、第几课时和听课目的等;
⑵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
⑶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⑷学生活动情况;
⑸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2、课堂评点包括: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⑴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评估;
⑵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与评估;
⑶对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估;
⑷对教师素养的分析与评估。
⑸对教者提出的建议或设想。
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总评,就是对间评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设记在记录本上。(有的记录本专设有小结)。
在做听课记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以听、看为主,记录次之。听课者要把主要精力、注意力都放在听课、观察师生活动和思考问题上。
第二,记录应详略结合,突出重点,文字精炼。记录的内容一般包括板书、教师的重点提问、教学过程、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活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精彩创新与失误之处。
根据听课的类型,记录也有详略之分,有的记录还可能突出某一个方面。一般而言,教学过程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不足之处等都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建议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免遗忘。
第三,利用一定的时间对记录进行整理,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归纳、总结出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供一些成功的经验与做法等,提出必要的改进意见和要求。
总之,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侧重地将听、记、思和内容有机地、灵活地统一起来。如教师讲授或学生发言时,就要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在板书、学生在演练或小组讨论、分组实验时,就要以看为主,兼顾听与思;学生在练习时,听课者既要观察授课者此时的行为,又要侧重于对已完成的教学时段的思考,并记录点评意见。
四、听课的案例分析
1、呈现教材
2、观看案例
播放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王凤芝任教的《§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教学录像
3、听课记录
附: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刘春悦听课记录
附:《§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听课记录(记录人:刘春悦)
2007年5月13日
学    校
利伟高中
教  者
王凤芝
学科
高中生物
课    题
§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节次
第4节
听课目的
高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
课型
新授课
课  堂  记  实
分    析
引入课题:
大家热爱自己的母亲吗?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吧?大家有没有经常翻开相册看到过父母、或者是祖父母他们年轻时的照片?。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非常非常明显的什么现象?
展示课题:§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新课教学
人体的衰老还表现哪些特征?(白发、皱纹、老年斑、眼花、耳背、皮肤干燥皱裂、记忆力下降、饮食减少)提问→共议→结论。
一、细胞衰老
学生阅读→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1、细胞衰老的含义
观察图片:年轻人、年老人肌肉细胞比较
学生阅读→归类→交流→得出结论。
2、细胞衰老的特征
形态上—演示老人、小孩皮肤比较图片
结构上—演示老人白发、老年斑
功能上—演示正常的细胞、衰老的细胞物质运输的能力动态比较
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有,实例)思考→共议→结论。
人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呢?思考→共议→结论。
3、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单细胞动物:细胞衰老、死亡→个体衰老、死亡演示4种单细胞动物图片
多细胞动物:个体衰老→细胞普遍性衰老
4、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
实验一  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年龄的增大减弱)
实验二  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细胞分裂次数与具体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长的物种,个体细胞分裂的次数越高)
实验三  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5、细胞衰老的原因
阅读→听讲
自由基学说
端粒学说
6、细胞衰老与人体健康
(1)正常衰老—演示红细胞—有利于实现有机体的自我更新。
(2)异常衰老—演示塞斯·库克(衰老症)--威胁人类的健康。
据科学家推测,人的寿命应该在120岁左右,而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活到100岁以上,请分析原因。
(3)延续衰老、健康长寿的关键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乐观的人生态度。
提问:长寿--生命的起点—播放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五指愈合→指间细胞自动死亡→成形的手指。
尾部消失:人类胚胎初期有尾→尾部细胞自动死亡
蝌蚪尾部细胞自动死亡
阅读教材—细胞凋亡的定义
二、细胞凋亡→细胞编程性死亡
1、细胞凋亡的定义
2、细胞凋亡的过程—演示—讲解
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1)有利于清除多余、无用的细胞;
(2)有利于清除完成正常促命的衰老细胞;
(3)有利于清除体内的有害细胞;
(4)维持器官和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
5、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阅读--概念—实例
课时总结:
细胞的生命历程(演示—描述—重点)
练习反馈:
选择题1
选择题2
选择题3
选择题4
课后作业:
请结合本节课内容为父母、祖父母等身边的长辈提出健康生活的建设。
题目:给XX的一封信
----我需要您的陪伴
及时捕捉教学素材,应变能力强。
使用演示文稿展示
展示问题探讨1,教师描述一些生活中不易观察到的特征,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回答,
体现了理论联系的理念。
教师强调饱含减少特征,表现细腻。
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处理概念中的关键词语:生理状态、化学反应、形态、结构、功能
说明变化。※细胞?组织?
体现用教材教,引导学生疏理教材。
引导学生纠正,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
说明形态变化
说明结构变化→功能变化
说明功能变化
展示问题探讨2,
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
处理教材:打乱教材的先后顺序,且有道理。
有必要展示图片吗?图片也不说明问题。
展示实践探究讨论(补充内容—了解)
训练学生解读表格—技能之一,引导学生审题、观察对比项
训练学生解读柱状图—技能之一,引导学生审题、观察横纵坐标、图表本身颜色的涵义
训练学生解读资料—技能之一
这部分是阅读内容,不必再补充了!!!
让学生回去思考大宝SOD蜜对皮肤的作用,引导学生辨别虚假广告等意识。
这是拓展的内容,很有必要。
语言中充满人间情意,引导学生珍爱生命,非常自然。
展示走进生活,这个内容很好,开放。
得出原因—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方法,活到120岁就只日可待了!(原话)
英雄主义教育适时。
加之教师优美的语言,……很快就要和父母父母了……亲切感、感染力。坦然地体现性文化。
过渡再自然不过了。为引入细胞凋亡打下伏笔。
体现过程性教学,实例—阅读—结论
每种生物学意义都有相应的有说服力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这里由于时间关系删掉了4,应变能力。但足以说明了生物凋亡的意义。启示:多准备资料,看课堂进度选择。
构建知识框架,(新旧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贮存、记忆、迁移、提取。
明确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知其所以然。
体现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理念
字里行间充满人文关怀。
语言中肯到不能再中肯的程度,我需要你的陪伴!!!
小结:看出了许多精彩,听出了许多精彩,听课的感觉“轻松+愉快”,我认为是一节符合新课程要求的高中生物课。
1、三维目标并举(知识目标达到要求层次、能力目标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推理、分析、归纳,情感目标朴实、自然、润物无声,人文关怀、英雄教育、珍惜生命)
2、处理教材得体(杂乱内容—梳理,构建了知识结构框架,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
3、开发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选择了与本课关的丰富、鲜活的信息资料)
4、情境教学创设(贯穿始终、师生情感交融、引人入胜、图文并茂、贴近生活)
5、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主导地位,打破了独讲的局面,起到了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作用。
6、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阅读、思考,探究学习—问题有探究价值,紧扣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有深度。让学生参与部分探究,相当一部分结论是学生得出的,实验3—推理。
7、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人类的生活现象进行教学,如年龄、寿命、健康。)
8、给学生评价的机会。
建议:学会等待—教学艺术之一(吴正宪)
主题二:评课—在交流中打开教评相长的通道
一、评课的一级标准
1、了解新课程的评课理念
2、了解当前评课存在的误区
3、明确评课的几种方式
4、掌握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5、能够依据不同课型、不同老师进行评课
6、明确评课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评课的基本理论
1、评课的概念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
2、评课的功能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非常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课堂评价应当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美国著名教授W.J波姆撰写的《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一书对课堂评价做了详尽的阐述。关于评课的功能,概括起来有四个功效:
(1)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3)带动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4)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的提高。
3、评课的原则
评课的成功与否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评课者的素质。评课者要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只有自己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修养,在评课时才能较好地将课堂现象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加以印证、分析、归结。
(1)以理服人原则。
评课最忌“就课论人”、“评课评人”的做法。评课一定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现象,既要关注细小的环节,更要关注大教育观。在评价课堂教学中,用新的教育理念比照课堂教学实践,看哪些教学现象是合乎教育规律的,哪些教育行为是不违教育理念的。
(2)实话实说原则。
实话实说对于听课教师来讲,是一种很重要的责任心问题。它是执教者与其他与会者学习借鉴的一个机会。只有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评课才有实在的意义。这里面可能会出现“话重”的情况,所以实话实说也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讲究谈话的艺术。
(3)“心理零距离”原则。
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去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用一种十分诚恳态度去评课。让别人特别是执教者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在充满“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感觉到你的善意,容易接受你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执教者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准的提高。
(4)突出重点原则。
评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能抓住重点部分详尽地谈,理论联系实际,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5)互相促进原则。
评课的最终目的是要激励执教者和评课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要挖掘执教者潜在的优点,分析失败的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这样,双方才会痛有所悟,喜有所获,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听评双方共同提高。
(6)因人而异原则。
因执教者情况各异,课堂教学的形式不同,评价侧重点的不同,评课也要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对于一些骨干教师要把要求拔高一些,抓住个性特点,挖掘教学特长,激发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7)讲艺术性原则。
评课也要讲究艺术,要掌握心理学理论,掌握“谈话”的策略,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且要注意评议的尺度,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去考虑,把课评足。
三、评课的操作技术
㈠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实的评课中,存在着不少弊端,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后不评。这是评课大忌,也就失去了听课的意义。
2、不痛不痒。有些教师评课较随意,别人听后觉得毫无价值。
3、抓不住关键。虽然评起来头头是道,却没有深入关键与实质内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4、世无巨细。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5、老好人。害怕伤害执教者,就说一些好话。
6、语无伦次。让人听了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7、孔中观人。听了一节课就将教者的上课水平“打入地狱”,这与评课的目的背道而驰。
8、追赶时髦。现在流行什么新的理论就赶紧用时髦的话题和理论去套,并没有给与会得与执教者多少收益。
㈡评课的标准
详见《新课程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
㈢评课的内容
评课的内容是和听课内容一致的,要结合听课内容进行评价分析。
1、评价教学目标
2、评价教学过程
3、评价教学效果
4、评价教师素养
5、提出教学建议
评课时要根据具体课堂教学实际,提出自己对本课教学的设想和建议。
注意:在评课中要用丰富的理论做支撑,要用事实说话。
四、评课的案例分析
附:葫芦岛教师进修学院刘春悦课堂教学点评
1、评价教学目标
王凤芝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目标达成。具体表现在:
知识目标方面,达到了所要求的相应层次水平。细胞的衰老概念课标规定是理解层次的(说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感受水平的(探讨),以上两项均达到了相应的层次水平。
能力目标方面,给学生5次阅读教材,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选择了29幅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表象生动、形象,以图带文,帮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理解知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提出了2个非常有价值的探讨题,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给学生提供了3个实践探究讨论题,其中一个是表格、一个是柱状图、一个是资料分析,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推理、演绎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方面,情感目标的实施朴实、自然,充满人文情怀,并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有几处可圈可点:
引入--充满亲情。我认为王老师问题设计的非常巧妙,表达的语气如此的中肯,句句之间充满哲理,大家想,这样能不唤醒学生的亲情吗。
大家热爱自己的母亲吗?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吧!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经常翻开相册看到过父母、或者是祖父母他们年轻时的照片?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曾经也年轻过,也和大家一样充满活力。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岁月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不可抹灭的痕迹,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皱纹,在他们的头上留下了白发,当然活力也没有以前那么充沛了,这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非常非常明显的什么现象?
早衰症—珍惜生命。
这是12岁的塞斯·库克,他的相貌与年龄是非常不相符的,光头、瞳孔双陷,他也有快乐的时刻,和同龄人在一起,他也能感觉到快乐,同样,他也喜欢卡通和气球,他也有美好的憧景,但是,儿童早衰症患者,他们的寿命也仅仅是7—20岁,所以说,作为一个正常的生命个体发育过程,咱们应该珍惜生命。
我认为此时不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的教育还待何时呀!读过高中生物必修2的老师都记得吧,在致同学们中,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所长,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杨焕明教授在接受生物教材编者采访时说:“世界上最美丽的就是生命,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生命,对生命的赞美早已融入各国、各民族的文化。”
乐观态度—英雄精神教育。
既然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说明精神对人体的调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联系到学习上,如果有航天英雄事迹的激励,不也是学习的成功动力吗!
导出—亲情的使命感。提倡为长辈做点事情。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作业,结合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为父母、祖父母等身边的长辈提出健康生活的建议。题目:给**的一封信—我需要你的陪伴。我希望当你走出这个教室的时候,就让母亲知道做儿女的幸福,当然也让母亲知道,做母亲的快乐。
字里行间充满着教师的智慧。(热爱母亲—尊重长辈,我需要你的陪伴。最后希望你走出这个教室给母亲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如果方便的话。)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出了“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衰老现象,这个内容教材上没有,我们教过高一新课程的老师你们有谁想到这个问题了,这就是王老师教学的功夫!!
性知识教育,我们在座的大多数老师都不愿意触及的性教育,王老师非常坦然地处理了精细胞的分裂、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的性知识,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是我们生物老师不能推卸的使命。
总体说:本节课三维目标并举,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评价教学过程
⑴本节课教者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非常科学、系统,具体体现在:
①充分体现了教者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王老师非常准确地把握了本节课教材设置的“问题探讨”、“本节聚集”、“资料收集与分析”、“技能训练”等栏目的宗旨,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巧妙地替换了一些内容,适度地补充了相关的内容。如:教材第123页的“资料收集与分析”栏目就用实验三的资料分析替换了,同样达到了技能训练的目的。补充的内容有: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实验1、实验2、细胞衰老与人类健康、走进生活(据科学家推测,人的寿命应该在120岁左右,而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活到100岁以上,请分析原因。)细胞凋亡的过程等。
②教者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具体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选择了与本课有关的丰富、鲜活的信息资料和生活实例。
③教者能够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如衰老的特征,教材内容有些杂乱,引导学生从形态上、结构上、功能上三个方面类比。在课时小结时,教者给学生构建了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结构框架。
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凋亡的含义。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突出重点。关于细胞衰老的特征,教师采用了阅读思考—分类比较—表达交流—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突出了重点。关于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从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二个角度进行分析,突出了重点。关于细胞凋亡,教者选择了人体、动物、植物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凋亡的含义,突出了重点。
⑤细胞凋亡的含义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者通过实例抓住了基因决定、细胞自动结束生命这个关键突破了难点。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易混易错的知识,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教者运用比较的方法突破了难点。
⑵教者本节课安排了“情景导入—观察探究整合—总结提高—练习反馈—课后作业”五个教学环节,而且层次分明,合理有序,衔接紧凑,过渡自然。
⑶教者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比较合理,情景导入环节大约用了2分钟,观察探究整合环节大约用了38分钟,总结提高大约用了4分钟,练习反馈环节大约用了6分钟,课后作业大约用了1分钟。其中教师讲解的时间大约占5—6分钟,其余时间都是给学生自学、思考、探究、交流的时间。
⑷评价教师活动情况
①王老师在本节课教学中打破了自己独讲的局面,充当了学生学习的诱导者、鉴赏者,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维、探索、交流。
②王老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适时地讲授。
③本节课王老师采用了阅读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反馈法,做到了多法并用,优势互补。王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类比,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分析图表、资料时,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⑸评价学生活动情况
①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参与面比较大,本节课学生共有51人次回答问题,而且参与的和深度比较深,本节课学生正答率为92%,(4人次回答错误或不完整),大部分的结论都是由学生得出的。
②学生参与教学比较主动,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勇于发言。
③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具体体现在自主学习方面、探究学习、听讲。
④学生能够调动思维器官(大脑)和各种感官(耳、眼、口)调参与学习。
⑹教者善于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生动的表象(图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图表、文体资料),给学生提供了知识结构框架,给学生提供了课堂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地掌握知识,领悟知识的的真谛。
3、评价教学效果
⑴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的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落实,课堂教学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怎样延续衰老、延长寿命)、有魅力。
⑵学生学到了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⑶教学评价及时、科学。
⑷师生间充满信任、情景交融、民主、开放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情感都等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⑸对于本节课细胞衰老的内在的因素等知识,王老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分析、探索,最后才得出结论,体现了过程的生成性。同时,王老师捕捉生成性的问题,如针对学生回答的影响寿命的因素,因势利导,如何针对这些情况延续衰老,体现了资源的生成性。
4、评价教师素养
⑴王凤芝老师语言表述准确、清晰、比较简炼,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学语言优美。例如:那么我们看异常的衰老会怎样呢?这是12岁的塞斯·库克,他的相貌与年龄是非常不相符的,光头、瞳孔双陷,他也有快乐的时刻,和同龄人在一起,他也能感觉到快乐,同样,他也喜欢卡通和气球,他也有美好的憧景,但是,儿童早衰症患者,他们的寿命也仅仅是7—20岁,所以说,作为一个正常的生命个体发育过程,咱们应该珍惜生命。
⑵王老师能够熟练规范地操作计算机,操作技能强。板书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出现的及时,文图并茂,特别是课时小结,联系新旧知识,构建了知识结构框架,节省了大量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
⑶王老师教态质朴自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努力使课堂气氛热烈和谐。
⑷王老师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机敏、恰当而又果断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⑸不难看出,王老师专业素养丰厚,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有力支持。
⑹我认为王老师教学魅力主要表现在语言上,极富感召力和亲和力。
5、提出教学建议
⑴教材处理上,我认为教材中“资料搜集与分析”栏目应放在课堂上处理,因为社会老龄化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的关注。
⑵细胞衰老的原因是阅读内容,让学生了解就可以了,教师不发再补充了,有否则冲淡重点之嫌。
⑶在评价值上,应体现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元形式。教师在评价时,要学会等待,这是一门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
2、郑金洲主编:《课改新课型》,教育科学出版社
3、杨九俊主编:《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出版社
4、许瑞芬:《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初探》,http://www.menrou.com/dede3/html/jg/2007/0209/17178.html
5、钟葵玲:《“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节说课稿 》,http://www.pep.com.cn:82/200410/ca635290.htm
6、刘旭著:《听课说课上课》,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7月版
7、、徐世贵著:《怎样听课评课》,辽宁省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版
8、杨九俊著:《说课、听课与评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  刘春悦
绥中利伟高中          张静
模块六   课堂教学专题研究之一
——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教学情况概念
(一)了解教学情境的含义
1、情境的定义:
情境(情景)——事物在具体场合呈现出来的样子
境:外界的景物
情:由景物所激起的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学习环境。
2、教学情况就其广义来理解,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教学情境可以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关系的矛盾。
3、古今中外不少学者也对情境教学做了一些理论探索和有益的实践。我国近代的情境教学最初是在语文学科获得成功,情境教学总结出的一些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乃至一些操作方法,例如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创设“四要求”,以及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性教育、贯穿实践性等促进学生发展的“五要素”,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但是,我国近代的情境教学实践大多集中于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英语等学科的研究与探索上,教学实践还不够普及,特别是在高中生物学科领域,研究的不多。因此,将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向高中生物教学迁移、深化,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以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是势在必行之事。
(二)明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情境试图通过教学实践来解决如何促进学生智能和心理品质的发展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特定的情境,展示意境的魅力,强化心理的体验,实现移情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实现需要与情绪、情感的统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使用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了解有效教学情况的特征
1.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生物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这是我听完这堂观摩课后,部分老师的反映。是的,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于我们总是担心知识点的教学授不完。而不敢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的“一言堂”代替了学生主动地学,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一改以往单纯地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了充分地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从师生们的表情上我们不难察觉,师生不只是在教和学,,而且还感受到了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如果说: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唤醒学生的学习需要;⑵能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高于学生水平而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⑶能提示或展示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⑷能采用便于学生理解的、最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是评判一堂好课的标准,无疑“生长素的发现”这堂课是一堂好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学生蕴含着非凡的创造潜能。
2.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
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自发转变为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要形成学生的创造
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创设条件,否则学生的创造力有可能被扼杀。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没有主体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只可能是一句空话,可以说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挑战。
3.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如何交流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流,而交流的质量如何则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关键。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增进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学会学习。“学“既指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又指学生又没有会学、又没有学会。“学得轻松、学得自主”可从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观察判断;“又没有会学、又没有学会”则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有没有形成积极的认知干扰。如果师生交流只停留在记忆水平上的回答,那么我们就无法且难以沟通学生之间不同的认知渠道和激发学生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应该说重视师生间交流的实质,是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我认为有效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
(1)悬疑性或活动性
学习情境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悬疑性是有效学习情境的根本特征。有些教师在讲授了知识内容之后,再呈现与之相关的情境以印证所传授的知识,严格来说,这不是学习情境,只是一个无须质疑的证据,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
因此,悬疑性内在地蕴含着活动性的要求。
(2)生活性
学习情境从哪里来?普遍的看法是把知识进行适当的变化,使之具体化为某种场景。我认为,学习情境的撷取、设置不能拘束于知识内容,主要应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当然,学习情境应该与知识内容相联系,但它不能是知识的另一种面目。它应该是能够体现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件或场景。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精确理解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并促使他们把知识转化为技能(3)真实性
根据知识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学习情境,也意味着学习情境具有真实性,其中所包含的问题是真实的问题。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如果仅仅对知识进行转化,或者仅仅对真实的生活场景给予简单虚拟,就很有可能设置一些虚假的问题,从而消解学习情境应有的功能。
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教师用硬纸做了A、a、B、b,然后让同学找出谁与谁是等位基因,谁与谁非等位基因,谁与谁分开,谁与谁自由组合。像这样的学习情境就是教师人为设置的虚假的问题和情境。学生似乎也有探索活动,但这种预设轨道的验证性活动难以促进学生灵活和复杂的思维的发展。所以,学习情境应尽可能避免简单的虚拟。有研究者尖锐地指出,教学情境“一旦走进‘为情境而情境’的怪圈,将‘创设情境’异化为‘虚设情境’、‘虚构情境’甚至‘捏造情境’,那就陷入了误区。我们的情境设置,其实是第一位的……面对课堂,我们宁要真实,而不必因为种种原因而虚构情境,我们对于那些人为制造假情境的现象要坚决打假”。
(4)复杂性
复杂性是学习情境应具备的另一个基本条件特征。实际上,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复杂性。书本上以文字符号来表述的知识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相对于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而言,它把其对象大大简化了。而学习情境就是现实生活,是一个个基本上未被简化的事件。这样的事件是多元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即是复杂的。抽象知识也可能是复杂的,难以理解,但它没有生活事件那样纷繁多样、变化万端。复杂性科学的理论进一步确证了生活世界的复杂性特征。
(5)情感性
去情境化的教学不仅在知识掌握、思维发展方面有缺陷,而且对于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不利。在向学生讲授以语词、符号来表达的公理、定理、概念等知识内容时,由于这些符号是高度抽象的,舍弃了知识发现的过程和应用环境,这样就把丰富多彩的整体性认知活动肢解了,变成了单纯的“思考”。在这种孤立的智力活动中,思维与情感被割裂开来,情感活动基本上被排除在教学活动之外。学习情境是血肉丰满的生活事件,知识、思维与情感在事件中融为一体,因此,情感是一个真实的生活事件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智力活动应当伴随着情感变化,情感性是学习情境的内在要求之一。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仔细甄别与筛选,充分考虑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
(6)典型性
与某种知识相联系的事件可能很多,这就要求对这诸多事件进行评估,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作为学习情境。这样的事件所包含的问题最适合知识教学的需要,最能激发学生智力探索的兴趣;同时又能产生冲击性效果,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显然,这类事件难以虚拟,应该是绝大部分学生都遇到过或将会遇到的。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切忌拿一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关联程度不高且平淡无奇的事件来充数。
(7)主体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考虑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呈现。这种教师本位的做法是对学习情境的歪曲。创设学习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他们学的更透彻。事件应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问题应是学生会遭遇的问题。教师认为不存在问题的情境,学生可能有疑问;反之,教师以为学生会困惑或感兴趣的事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此,学习情境应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应是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建构的,不能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给学生。不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情境不可能是最优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既不能以教师为中心,也不能聚焦于个体的学生,而应着眼于多个主体,即教师与每一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活跃的交互活动,以共同建构学习的意义。
(8)可变性
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课堂教学以知识内容为依据来安排,每一课时都规定了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学习情境的引入可能会增加教师调控教学过程的难度。学习情境要保持合适的复杂性与完整性,同时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限定的,二者在操作中往往会产生冲突。
(五)明确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应当遵循八条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师所创设情境首先必定要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作为科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是科学的,自然合理的,可信的。其含义有三:一是情境的内容要科学,不可无中生有;二是情境内容的表述要科学,不可含糊不清;三是情境的结构要科学,不可东拼西凑。
(2)探究性原则。作为科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富有探究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创造的动机。为此,一要具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二要具有针对性,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围绕科学目标广泛思考问题;三要具有可接受性,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知识、能力和身心特点的实际,创设的科学情境能为学生鉴别和理解。
(3)发展性原则。作为科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应当富有发展性,尽力做到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能适合某一小节的科学内容之需要,而且还可以发展为整个大节(或全章)内容所需的大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二是所创设的情境能使学生逐渐由最近知识区发展为较远知识区,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三是所创设的情境不仅对学生现在的学习有帮助,而且能使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甚至终身受益。
(4)趣味性原则。作为科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使学生感兴趣。为此,一要情境的内容富有吸引力,能使学生爱看、爱想、爱提问;二是情境的形式新颖,让学生有新奇感;三要言简意赅,让学生善于理解其意;四要生动形象,让学生有真实感和亲切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真切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案例】 :讲《酶》一节,为了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以新颖的广告形式,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最后请学生为加酶洗衣粉设计广告。学生碰到这么新颖的形式非常兴奋。我适当提示注意事项后,学生分组准备。学生的思维活跃,设计的广告也相当精彩。摘选如下:
广告1:你食过话梅吗,你食过九制话梅吗,但它们都不能用来洗衣服,我们的加酶洗衣粉就不同,它可以帮你洗衣省时省力,等你有时间吃话梅。(教师点评:本广告突出了酶的高效性)
广告2:洗衣粉加酶,生活快又美;两分钟搞定,衣服白又净。看!多干净!(配动作)
广告3:看那李大妈洗衣服方便又快捷,以前用五勺,烦!烦!烦!现在用一勺,问题就解决了,一勺顶五勺,复方加酶产品,方便又快捷。(教师点评时表扬“复方”,因为酶有专一性,所以加酶洗衣粉中的酶肯定是多种的,才可以去除衣服顽渍)
案例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价值性原则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教师的常规教学,而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是从教学目的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包装”都是没有价值的。
有一节公开课教学中,教师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同学们,今天米老鼠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米老鼠头像+复习题,其次是米老鼠头像+例题,再次是米老鼠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米老鼠头像+总结。
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米老鼠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米老鼠的出现,就在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磁场效应”。
(6)真实性原则
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构建的知识就越可靠,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而对于脱离真实情境并简化了的知识,使学生往往只能达到刻板的、不完整的理解。当然,把原始的真实简单地搬到课堂中,这种做法在许多情况下效果很差,需要对原始真实进行分析、提取、重组,教学情境设计时综合有关因素,舍弃无关的因素,源于原始真实,又高于原始真实。
(7)生活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即: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的机会,使他们能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素材,感受学习内容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案例1:《微生物发酵》内容时,带领一部分学生来到啤酒厂去参观,去感受一下,观察发酵的流程,回来后由学生讲述发酵过程。有一个学生用录像机录下全过程,回来在各班讲课时用,效果非常好。
【案例】 :《生态因素》
[教师活动]播放教学录像资料:水域中畅游着各种水生生物;天空中翱翔的雄鹰;轻盈的蜻蜓;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绿油油的稻田,翻滚的麦浪;快速疾走的人群……土壤中蛹动着的蚯蚓。教师在请学生观看录像的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录像中的每一个画面,然后提问:大家都看到了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学生活动]聚精会神地看录像,并认真思考,回答片中看到的情景,分析出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物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教师活动]播放教学录像资料:同一纬度上的沙漠与绿洲,同一高山上的植物垂直分布与旗形树冠,养鸡场鸡笼内的日夜光照……指出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其中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并指导学生配合录像内容思考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包括哪些。
[学生活动]总结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的周围还有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的个体和群体,并分析出同一纬度上的沙漠与绿洲的形成,是由于水的问题;同一高山上的植物垂直分布与旗形树冠,是由于阳光、温度及风的原因造成的;养鸡场鸡笼内的日夜光照则是考虑光照及其对动物性腺发育的影响因素。
[此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将学生已有的认识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教师活动]播放教学录像资料:天津花圃远景,镜头逐渐拉近,传统的大棚、现代化的温室外景,镜头由室外切入现代化的温室内,映入眼帘的有各种热带植物,如绿椤、巴西木、发财树等。镜头再推向顶棚的黑网,填充空气的装置以及顶棚下空间装配的水管,培养基中或土壤中穿行的滴灌管。镜头中课外小组的同学们,正围绕着温室内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解着。
如果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是达不到效果的。未知的环境、遥远的空间脱离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猜想在无效的情境中沉寂,难以爆发。
(8)合理性原则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更是理解信息、加工信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提供的教学情境,一定要合理可接受,要精心地选。
(五)了解当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存在的误区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注重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我觉得不是每堂课都需要创造教学情境,创设的情境应该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不能把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这样的情境我们要坚决摒弃。下面谈一下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哪些误区。
(1)形式化的情境
有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只是在课程内容上人为地裹一层糖衣,学生可能只是被花花绿绿的糖衣所迷惑,对五颜六色的糖衣感兴趣,至于自己吞下去的糖果是什么,都全然不知。例如:课堂上课外的应用,只是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把堂课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学生一课堂一无所获。
(2)假问题的情境
所谓假问题是指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或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有些教师眼里,情境是要求,情境是时髦,不创设情境就不是好课,严重脱离教学内容和目标,苦思冥想一些问题,缺乏明确目的。
情境不能真正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因此,不论何种情境的引入,必须是实际教学中的需要,生硬的、强加的、只图热闹的情境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反对虚伪的情境。例如:创设一些拐弯抹角的问题,或是违背生活常识、或是背离真实情感的问题。伪情境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认识不是水平有限,二是环境所迫,盲目跟风,无奈之下只好说假话,创假境。
这样做,我们的探究也就成了空壳,有形而无实,看起来是问题,却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
(3)缺乏真情的情况
情境不仅包含场景,而且内含情感,任何情境如果没有教师的感情投入,都会失去其教学功能,有许多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么目的不够明确,师生的调侃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要么缺乏价值取向,情境过于花哨,导致学生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盲目追求课堂的气氛,而忽视了创设的情境是否有效。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有些情境从认知层面看是到位的、是有价值的,但是教师却以一种机械的方式来展示它,结果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当然我们强调的是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虚假的情感。
例如:我听过讲《蛋白质合成》一节时,氨基酸脱水缩合,老师先找出5个同学代表5个氨基酸,手拉手站成一排代表一条肽链,然后又找出5个同学代表5个氨基酸,手拉手站成一排代表另一条肽链。这过程中学生出入座位,台上的同学又互相拥挤,非常混乱,同学们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本质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这种课堂的情境创设缺乏真情,只注重形式这部分内容,只要在黑板上写出氨基酸的结构式,用语言表述,学生就能容易理解。
(4)“猜谜式”的情境
有些教师创设情境时却是兜圈子,猜谜语,让学生不知所云,反而影响和干扰了学生的学习。举一个语文案例我们应该有一些感悟。
(5)“电灌”的情境
利用多媒休课件创设情境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普通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也出现了负面的效应,我通过“减数分裂”教学案例分析如下:
内容
教例A
教例B


1、复习以前学过的有些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课件演示)
2、今天我们学习细胞分裂的另一种方式,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个动画精子和卵结合
2、什么叫受精作用?人体的染色体数?
引出课题
新授课精子形成过程
1、让学生观看课件,逐步演示二次细胞分裂,各细胞名称。
2、学生再观看图中图像,进行实际的感受。
1、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向大家介绍每图的特点。
通过看书了解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2、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问题:?减数分裂是几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在第几次分裂??联会、四分体概念?着丝点分开在第几次分裂?
3、然后再观看课件
在讲《减数分裂》时,我做了比较,前三个班教用A例讲,后三个班用教例B讲,然后出一套题测试,结果明显有差别。
在教例A中,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虽然有助于学生对减数分裂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事实上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思维活动明显受到了多媒体课件的束缚,学生是走马观灯、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一头雾水,学生的探究意识也被扼杀了,这也就是所谓的“电灌”。在教例B中,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具,在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才用多媒体演示,而不是从头放到尾,整个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操作、猜测、实验、推断、交流、反思等探索性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书画作品要讲究“留白”,我认为教学情境,也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白”。
(六)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基于生活
创设情境要从生活中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发现新的问题。我认为教学情境的核心内涵是“情”,以“境”激情,以“情”导“情”,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以“行”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认知、求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发展的活动。
(2)注重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为此,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化;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3)体现学科特点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情境应有的教学功能,另一方面教师也要认识到教材所提供的情境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作为教学组织者,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发意识,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具有个性、更加活泼的情境。
(4)融入情感
盐容于汤中才能被吸收,但如果盐太多了,或者太少了,都会使汤失去鲜美的味道,所以情境创设要适时、要有效。
二、高中生物学科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策略
只要是教学,就存在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上课伊始,要创设激发动机的导言情境,提问思考要创设探索思维的“愤悱”情境、板书图示,要创设提纲挈领的直观情境,衔旧跨新,要创设铺路搭桥的引导情境,反馈训练,要创设“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上课结束,要创设“欲求不能”的悬念情景。整个教学过程要贯穿教学语言的艺术情境等等。但是,从教材处理来看,则应抓住教材的重点有机组织和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况,使各种情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一)创设情知相融的愉悦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
感知——思维——知识智慧(认识过程)感受——情绪——意志性格(情感过程),这两类因素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合而言之为“情知教学论”。它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巧妙结合,把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智慧融为一体,强调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创设“情知相融的教学情境”,就是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协调关系,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东西,从而加速了认识过程的步伐。认识和情感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同步进行,既体现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补,又实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默契,既是教和学的双边合作,又是教书育人的统一。
课堂中师生双方的交流包括知识信息的沟通和情感信息的沟通,而情感信息只有注重教育过程中的“情”“知”对称教学情境的创设,才能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才能真正从学生这个“主人”出发,去为他们服务,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容器或者听凭使唤的奴仆。
教师应抓住学生已产生的急切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利用多种合理的手段和艺术的手法,创设情知交融的科学意境,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步入知识的大门。在教学中多注意现代生物学的时代性,把微观的深入和宏观的扩展结合起来,把历史的追溯和未来的展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中具体的操作原则是:
①要关心爱护学生,允许学生失误,对学生的偶然失误要持宽容态度。
② 延缓判断,不急于评论,当学生见解出现偏颇时,不武断的否定。对学生的标新立异要给予鼓励性评价。
③ 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④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容量、节奏,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二)、设置发展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探究地学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情境中(或者条件下),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的具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学生努力又可解决的问题,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是间接地概括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人们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也是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掌握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因此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操作过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启发诱导的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主体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按宋代教育家朱熹的解释,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精彩疑难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想弄懂而又不得其解,想说出是怎么回事而又说不出的“愤、悱”心理状态,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然后通过教师的诱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疑难问题一经提出,愤悱心理情境即刻到来,即调出学生探究的“胃口”,顿时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案例】 :《渗透作用》一节中,比较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
①回顾扩散作用: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向低浓度的一边运动。引导学生比较渗透作用和扩散作用。
老师问道:“渗透作用符合扩散作用的原理吗?为什么?”
“不符合!扩散作用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向低浓度的一边运动,而渗透作用则是从低浓度一边向高浓度的一边运动。”有同学回答道。
“符合!扩散作用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向低浓度一边运动,但对象是溶质;而渗透作用虽然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向高浓度一边运动,其对象是溶剂,是水。”有同学反驳道。
“对!如果把水看成溶质,渗透作用就是指水从水的高浓度一边向低浓度的一边运动。”有同学补充道。看来后者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
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小结:“扩散作用是指扩散的对象从多的一边向少的一边运动,渗透作用是指水多的一边向水少的一边运动,渗透作用指溶剂的扩散,主要指水的扩散作用。”
“渗透作用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为什么?”我紧接着就问。
“不需要,因为渗透作用属于扩散,而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同学们很快就回答道。
②进一步分析实例

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原理,画图再做一个分析:左边A溶液是30%的蔗糖溶液,右边B溶液是10%的蔗糖溶液,中间M是一种膜,经过一段时间后,A、B的高度和浓度各怎样?
(1)如果M是一种不透的膜;
(2)如果M是一种全透的膜;
(3)如果M是一种半透的膜。
很快同学们的答案就出来了;
(1)A、B的高度和浓度都无变化,因为水和蔗糖都不能扩散;
(2)A、B的高度不变,但A的浓度降低,B的浓度升高,最后都为20%。原因学生分析的清楚:蔗糖分子从A向B扩散,水分子从B向A渗透,至到水与蔗糖分子都均匀分布。
(3)学生也分析的清楚;蔗糖分子A不能象B扩散,B也不能象A扩散;而水分子从B向A渗透。故A的高度增加、浓度降低,B的高度下降、浓度升高。
③提出问题,大家讨论
我对同学们的上述分析很满意,看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渗透作用和扩散作用,以及半透膜的有关知识。但这时有同学开始提出疑问,“A的高度增加,B的高度下降后,A这一边的压力比B这一边要大,水又会被压向B这一边,A的高度下降,B的高度增加,不达到A与B一样高吗?”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呢?就此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
“既然A与B存在压力差,水一定会被压向B这一边!”开始提出疑问的那位同学大声回答。
“水一定会被压向B这一边,是不是一定会出现A与B一样高呢?”老师接着问。
“如果真的出现A与B一样高之后,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老师进一步问道。
“如果达到A与B一样高之后,又会出现题目刚开始的情况!”有同学惊讶地答道。
“再然后呢?”老师紧紧追问道。
“A的高度又增加,B的高度又下降!”大多数同学回答。
“A的高度增加,B的高度下降;达到一样高后A的高度再下降、B的高度再增加!”老师一边重复,一边用左右手一上一下重复地打着手势。
“永动机就可以实现了!”马上有同学大声说道,同学们此时都非常兴奋,教师的气氛异常激烈。
“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请大家按渗透作用原理仔细分析。”
“按渗透作用的原理,A一定要渗透吸水,A的高度一定要增加,B的高度一定要下降。”大家又从头开始分析道。
“总有一个时候会静止下来。”老师强调这一点。
“静止下来时就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即水分子从A到B的扩散和从B到A的扩散速率相等。”老师解释道。
“此时A的高度和B的高度怎样?”老师又开始问。
“A的高度一定高于B!”同学们的观点较一致。
“此时A的浓度和B的浓度怎样?”有同学迫不及待地问。
老师请大家讨论,并要求讲出理由。
“一样的!因为水分子左右扩散速率相等。”有同学马上回答。
“不一样!A的浓度一定高于B,因为A的高度一定高于B。”
④被逼出一个概念——“渗透压”
同学们对问题争执不下,但又都没有更充足的理由说服对方。教师于是运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最后提出了“渗透压”的概念。
老师开始试着用物理的方法进行分析:“A的高度增加、B的高度下降后,半透膜两边的压力不一样,A大于B,压力差为ΔPA-B=PA-PB,方向指向B,而此时半透膜两边的压力应该是相等的,哪里来的压力平衡ΔPA-B呢?”
“看来物理的方法已经到头,只能用化学的方法了。”老师笑着说,于是不得不提出“渗透压”这个课本外的概念了。
“任何溶液都存在渗透压,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但渗透压是负值,即方向是指向溶液的。这里A溶液的渗透压大,B溶液的渗透压小。”
“那渗透压可以衡量溶液吸水的能力。”有同学补充说。
“是的,很好!溶液浓度越高,吸水力越强。”
“这里A溶液的渗透压为PˊA,B溶液的渗透压为PˊB,渗透压的差值为ΔPˊA-B= PˊA- PˊB,方向指向A,此时A与B的压力差ΔPA-B就等于渗透压差ΔPˊA-B,但方向相反,半透膜两边达到平衡。”老师最后分析道。
此时,同学们恍然大悟。
学生的思维好似一批脱了缰绳的野马,一定要追溯根源,老师也很高兴学生有这样的探究精神,虽然没有按照老师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此时老师并没有抑制学生的好奇心,而是以学生为主,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思维为出发点,因势利导,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其探究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示,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得到了保护,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气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自发生成了“渗透压”这个新的教学目标,展现新教材所要求的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师也体会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深刻内含。
2、引导探究的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自然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概念,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操作的基本过程是:
①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作适当补充和调整,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和研究的课题
②学生利用有关的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与推想
③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对比、分析,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与推想。对学生中的不同的观点,可展开讨论与争辩
④对结论做出补充、修正和总结。
例如:生长素的发现一节,在教材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下列情境:
观察1

观察2
通过上述实验的观察、比较和分析,教师引导开拓思路,求异思维,分组讨论假设或推想。(学生发散思维:“尖端可能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生长和弯曲现象可能与尖端本身结构有关”)根据推想设计实验,探索推论,引导讨论,得出结论:
观察3:
另外,对“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鞘的尖端”教材只用文字叙述了一句,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补充下面的设计实验,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并归纳出“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案例】 :一堂美国生物课———一个教学案例的分析
中国式的课堂环境教育通常以讲授为主,主要告诉学生面临的困境和出路,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样虽然可以用较少的时间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环境知识,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对增强学生的环境责任感也有一些帮助。但是,说教式的教育总是容易令人厌烦。在这一点上,美国生物课堂中的环境教学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该课有一个让人感兴趣的题目———“出售热带森林”
(TropicalForestSales),是一堂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课。学生们围绕出售哥斯达黎加的一块森林和农场这一真实场景,开展角色扮演。学生们所要做的是,仔细讨论、研究购买和保护一块热带森林需要做些什么,并提出既合法又有经济价值的建议方案,最后由“财产所有者”选择出最好的方案并将这块森林卖给获胜的一组。
“出售热带森林”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和真实情况中所遇到的人物。背景材料中生物和历史的部分来自于对当事人的口录和笔录。学生们使用的法律和财政数据直接来自于书本。也就是学生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真实的。这节模拟课大概需要5-7课时,共分四个
阶段:介绍、提出方案、陈述并出售、汇报。
第一阶段———介绍
“位于哥斯达黎加的Curu森林和牧场正在出售,你们现在有机会去购买它。”模拟课开始于这样的一个简短的介绍。然后教师根据她对学生的了解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角色,有牧场主、工人、教师、森林管理者以及环保主义者等。然后教师又放了一段由地
产代理商提供的该森林具体情况的录像。
第二阶段———提出方案
在第二阶段,每个学生都与他的同组成员做出一份土地使用的建议,每组持有不同的观点(农业、发展、保护、林业等)。每组里至少有一个成员要坚持经济第一的原则,还要有一个人作为当地社区的代言人。每组都得到了一本资料手册,包括地图、历史、财政报表、法律以及科学信息,用于帮助他们制定方案。每组制定出的详细方案要通过两个必要的检查:第一次检查针对该方案的法律问题,由学生扮演的法律顾问对各组的方案进行法律方面的咨询与建议。这名扮演顾问的学生的工作就是要掌握哥斯达黎加的法律并对各小组给出法律建议。第二个检查是经济方面的检查,由教师来扮演一名财政专家,评价方案在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比如:你们投标的价格是多少?你们的经济来源是什么(银行贷款、投资者、财产转让)?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查询真实地产价格,或根据资料手册中所给的信息来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如何获得购买Curu森林的上百万美元,学生们常常提出非常有创意的经济方案。
第三阶段———陈述并出售
通过了两个必要的检查后,每个小组就可以向土地所有者(由先前的法律顾问组成)陈述他们的方案。所有者根据各小组对土地的预期使用、投标的价格和报告的可信程度来决定将土地卖给他们认为方案最好的一组。教师不会去事先安排结果,而是让学生组成的评估团做出自主决定。
第四阶段———汇报
汇报阶段是最后的阶段,也是该模拟课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这个阶段学生们走出了各自扮演的角色,回到课堂上讨论所发生的事情,思考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教师提出问题,引导讨论进行。这些问题涉及环境影响、社会公平、财富分配、全球化与本地化的冲突等。该模拟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目的就是向学生展示保护热带森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保护森林的社会和经济现状。学生对于“拥有一块森林你会做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在该模拟课前后有很大的变化,也更符合现实,学生学会从更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根据更多更复杂的因素做出决策。
可以看到,该模拟课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他们真正体会了现实生活中解决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观念,也锻炼了他们在真实、复杂的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将来成为合格公民积累了经验。
3、创新求异的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培养出的学生附合随从、墨守陈规,缺乏独立思考、锐意求新的意识。而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出发,得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过程。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创造人才的重要一环,应该成为生物课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教师要不断寻找合理的发散点,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首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在讲《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我以“虎吃人”为问题,发散知识。
“虎吃人”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当代的如吉林省珲春自然保护区发生的虎吃人事件。我们来讨论:虎为什么吃人?引导学生分析出:虎饿,没饭吃,食物缺乏,人闯进了虎的领地。
告诉学生: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和林中岩涧及蒿草灌丛中。以野猪、马鹿,狍子等为食物。在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已不到20只,只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区和黑龙江小兴安岭几个孤立的地区,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珍稀。
但我们人类不能容忍饿虎吃人,佛教故事中有舍身饲虎的摩诃萨青王子,但我们凡夫俗子没有一个要舍身饲虎的。是否应该让虎以命抵命?
引导学生讨论出来:虎本无罪,虎吃人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活动破坏了东北虎的生存环境,减少了其食物来源,还有人类的偷猎行为对虎的极大伤害,这不仅是虎吃人的原因,也是东北虎濒危的原因。在我们国家旨在保护东北虎的珲春自然保护区,也仅有几只东北虎,我国境内,东北虎数量已不到20只,由于活动区域较大,东北虎更易受到生态环境破坏和随之而来的遗传多样性丧失的影响。
可见东北虎的种群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2、数量如此之少的东北虎,我们还能保护得了吗?为什么不能顺其自然,让它灭绝算了?它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考虑,如与虎有关的成语等。)
老虎是食肉动物,虎是亚洲的特产,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虎的灭绝会引起一系列生物种群的变化,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与虎有关的成语如: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争虎斗。还有虎踞龙蟠、虎视眈眈、骑虎难下、纵虎归山、与虎谋皮、一山不容二虎。
虎这种精灵带给我们的精神是:朝气、勇敢、力量等。
3、该如何安置肇事老虎呢?
它已身受重伤,无力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就的人工饲养它,等它康复后把它迁入动物园或专门的养育中心,让它在人们的控制下生活与繁殖,保存它的遗传基因。它本来生活在珲春自然保护区,现在却必须迁到适合它生存的环境中,对它进行迁地保护。
4、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可是到了2002年仍有人在非法设套偷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虎,为什么?
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不仅是虎肉可食,而且虎皮可做装饰品和豪华的服装,虎骨可以入药。虎被人以“不吐骨头”的方式消费掉。
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让国人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还要给曾经的偷猎者以新的生活出路,他才不会铤而走险。
5、东北虎吃人是人类的悲剧,也是虎的悲剧。人让虎无家可归,虎却以捕食对人类进行报复。其实东北虎只是野生生物的一个代表,它的境况也是许多野生生物境况的真实写照。
请大家按阅读提纲阅读课本内容,自己整理笔记,然后以演示文稿形势,进行讨论总结。在过程中要注意:
(1)提示学生辩证看待生物多样性的科研价值,慎重改变物种基因,因为改良后的农作物对本地农作物来讲,也是一种外来物种,比本地物种具有优势,在竞争中会淘汰本地物种,容易危害农作物的多样性。
(2)应引导学生去思考:野生生物减少,中医药何去何从?如何减少“掠夺性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不仅会批评,还能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培养社会责任感。
(3)请学生思考:如何让野生生物安全地生存下去?只有人类让出一片天地,给野生生物们一个小小的生存空间。
4、强化训练的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教师运用教和学互补的原理,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巩固强化、深化理解,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用的反馈性训练题,并通过讨论质疑及时查缺补漏,点拨修正,归纳小结 。在师生教学信息双向传输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从学习的成功中体验到思维敏捷性的成功乐趣,树立对本科学习的信心,达到善学会学的目的。在归纳小结时,教师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以处理,化繁为简 。
总之,创设问题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地问、有侧重地问。不随意问、盲目问、满堂问。
②问题的难易要适度,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会望而不可及,提出的问题过简,学生会解而不费力。造成学生或因过度焦虑,丧失信心,或因过于平淡,不感兴趣,报负水平降低。因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作答创造一定的条件,给学生提供智力背景,问题提出以后使学生犹如摘桃子“跳一跳,够得着”,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
③ 问题能激发矛盾,具启发性,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如:对同源染色体“即然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为什么还叫‘同源’呢?”这样提问激发了矛盾,为挖掘‘同源’两字的含意起到促进深层探索的激疑效果
④ 问题要新颖有趣,且少而精,能简明具体地呈现出来。
⑤ 问题要有序,有梯度:即问题本身要有层次性,要遵循教学程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问,引导学生环环相扣地学;全体差异的层次性,要遵循“面向全体,分类推进”的原则,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具针对性。这要求教师备课时,不仅备教材也要备学生。
简而言之,设置问题的原则是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三)、创设感知教材的直观情境,让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操作中体察地学
直观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感官,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感知、理解教材内容,学生置身在教学情境之中,对情境进行观察、体验,是为了获得直接感知。直观教学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促使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它还能激起学生理解记忆并引起对学习问题探索的兴趣,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是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所以,遵循感知规律,对创设教学情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操作的基本过程是:
1、利用实物、标本或模型等增加感性材料,使学生感受真实、自然的
客观实体,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海藻与寄居蟹浸制标本,双受精的模型,花的结构。
2、利用图解或漫画,以图释文,浓缩教材;启迪思维,发人深省
例如:学习能量代谢时,引导学生边讨论边归纳出下列图解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缩短时空距离,在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局部和整体之间相互转化,加大了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首先从初中所学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为导引,揭示出矛盾:
师:“这个反应式能否反映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呢?即生成O2和C6H12O6中的C、H、O分别是从反应物中哪里来的?我们先来观察科学家的一个实验:(介绍希尔光反应的实验)

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参加反应的水”引导讨论并独立修正原反应式为:
6CO2+12H2O
光能

叶绿体
+6O2 +6 H2O
师:“修正后的反应式虽然能够反映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关系,但却不能反映整个光合作用的过程,其实,光合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由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过程组成的,那么这两个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抓住学生急于探究的心理,进一步激发思维的独创性,将思维引入深层。
总之,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使,课堂装载的信息量加大,可以节省较多时间和精力,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并且,教学情境生动、形象、新颖,是教材中的文字所不能替代的。给单调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进入了活力,演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创设教学语言的艺术情境,让学生在涵咏体味的感悟中领会地学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我在刚参加教学工作时,非常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教材语言背的纯熟,知识讲的准确到位,可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呆板,气氛沉闷。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忽视了教学语言的艺术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魅力作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未能被点燃。试想,一位教师的语言若通俗流畅,形象生动,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学生能不听得津津有味而昏昏欲睡吗?可见,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感染力强,能唤起心灵共鸣,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与熏陶,激发出无限学习热情。
实现生物学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途径:
①设计导言的艺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设计的导言具有矛盾性、挑战性、趣味性和启发性,会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生物的遗传时以一首歌词开头“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世世代代是龙的传人”。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的角色。
又如:学习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时,教师导言:“你看过哥德的《浮士德》吗?浮士德为了追求美的真谛与魔鬼订了契约,饮了魔汤,由一个年近半百的老人,成为生机勃勃的年青人……。”“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人体内确实存在着一种诱发人体从幼年进入青春期的魔汤,这种魔汤就是——激素(荷尔蒙)”
②设计“搭桥”的艺术:学生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时,教师应创设衔旧跨新的迁移情境,起铺路架桥作用,而不是代替他们去跨越,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
例如:基因分离规律是教学的难点,抓住等位基因遗传行为的细胞学基础是关键。为了使学生能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自然过渡,首先将亲、子两代间的联络桥——配子的作用,以及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有丝分裂之间的关系用下列图解并配合启发性的语言,起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跨越的“搭桥”作用:

③设计比喻的艺术:对教材中难于理解或不易记忆的内容,巧妙地利用比喻起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如学习无机盐的吸收时先出示两幅图片,然后叙述:“将两株大小,长势基本相同的同一种植物分成两组,分别培养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结果一组是个个绿光满面,体格健壮,而另一组却个个面黄肌瘦,纤细软弱。原因是前者是用大地母亲的乳汁培养的,乳汁里含有植物所需的各种无机盐,而后者喝的只是水。”对无机盐的利用,形容容易移动,可被再利用的钾等元素是“墙头草,随风倒,哪儿鲜嫩,往哪儿跑”;形容钙、铁为“不嫌家贫忠实犬,终生守候无怨言,家盛家衰任由去,跟随主人铁不改(钙)”。④ 置悬念的艺术:在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目标或强化教学的重点内容,给学生播下“悬念”种子,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起学生关注,产生寻根究底的愿望。
如讲《基因突变》时讲述:
孙渤先生现为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贸英语教学部主任,副教授。他曾于1989年7月至1990年8月在中国驻科威特使馆任商务随员,1991年3月,他又返回科威特参加重建被毁中国使馆工作,是首批海湾战争结束前重返科威特的6名中国外交官之一。他频繁出入战场,在恶劣、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受到美军投下的贫铀弹核辐射侵害,在海湾地区工作时就巳患上怪病,后来被确诊为海湾战争综合症。2001年3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给孙渤、丁文、曹彭岭及王继雨等五人做了一次免费的体检,有一个结果很能说明问题:五个人全部是染色体变异,而染色体变异在普通人中只有2‰的发生率。这五个人中丁文和曹彭岭还身患癌症,他们身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方面均遭到了严重破坏。孙渤除了呕吐、气喘、发胖、头晕、记忆力差、急躁、尿样PH酸性偏高外,最大的问题是受辐射影响,已不能生育,他爱人妊娠一次,后自然流产,尽管他以37岁,尽管他和他爱人都非常渴望有自己的亲生孩子,但专家对他的诊断结果是:他的精子发生过程中精核蛋白取代组蛋白过程受阻,精子细胞分化明显受到影响。所以专家一再叮嘱他:万万不可以生孩子,即使生孩子以肯定是畸形。
讨论:为什么染色体变异就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通过讨论使学生回顾旧知识,理解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的改变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总之,创设生物教学语言的艺术情境,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同时应注意生物学教学语言的:1、艺术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2、艺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3、艺术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4、艺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等原则。
(五)、创设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生活世界是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
高中生物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我们创设生活情境时,常用四个步骤:①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与指示有关的生活经验;②与学生交流、讨论相关的生活经验;③验证生活经验;④小结生活经验并指导生活。例如,第三章的第八节是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在讲完厌氧器型中的乳酸菌后,告诉学生,酸奶的生产就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新陈代谢,并进一步提出了预先设计的问题要求:①请吃过酸奶的同学谈感受;②请注意“酸奶”不是“优酸乳”饮料;③请同学们回去后,“品尝”一下保质期内的酸奶;④正常酸奶的包装盒是不会“鼓”起来的,为什么?
例如:《关注健康》内容时
播放真实的录像资料。13岁的小娇娇得了一种非常难治的白血病,即使是发生奇迹,只好这种病至少需要45万元钱,一般要用50万—60万元钱。当地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为了挽救这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的生命,有许许多多的好心人慷慨相助,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但现代的医疗手段对治疗小娇娇的病已经无能为力。
讨论:白血病是什么类型的疾病?
用什么方法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假如你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国家领导人,你会想什么办法去解决医治这类患者的昂贵的医疗费用?
当你通过媒体得知这一情况,你会向小娇娇捐款吗?
培养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对他人的爱心、同情心。培养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和参政议政的能力。
案例:安徽的毒奶粉事件及其严重后果,之后在许多省市发现了30多种毒奶粉。
交流:对此事件你有什么看法?
分析:为什么毒奶粉会导致“大头婴儿”?
思考:我们怎样才能鉴定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呢?
小组明确试验原理,选取合适的材料,按提示尝试蛋白质的鉴定实验。讨论试验结果。
师生交流。比较和还原糖鉴定的不同。教师鼓励多选取材料对照。
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现实生活是创设问题情境最重要的来源,当今在校高中生感兴趣的生物学主题多是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主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促进知识的同化过程。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制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③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六)借助知识背景创设教学情况
在教学内容上,应着重内容的拓展和丰富,为课堂教学适当提供与必修知识相关的背景、情境。
1、以生活为知识背景: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开展研究性学习可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研究活动是开放式的,是营造开放型课堂的较佳途径之一。研究性学习的环节可包括:相关知识导入;背景材料(资料)列举;知识延伸阐述;有关问题的提出;学生研究活动展开;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研究活动评价等环节。也可包含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活动,或研究活动后的思考等环节。如在“水污染”一节的教学中,知识阐述内容为水污染的含义;水污染物的种类;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监测和防治等,让学生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通过其研究活动认识和判断洗衣粉的危害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现有材料(资料)或自己准备的材料(资料),独立地选择其研究的方法,设计其研究的方案开展研究活动,如同一品牌,不同浓度、不同品牌的洗衣粉对水蚤存活及活动情况的影响实验,研究分析和判明各种洗衣粉的毒性情况等。通过实验研究活动,学生阐述其研究的结论并对学生或教师的提问进行答辩,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其研究的完美性。学生也可以阐述其在研究过程中或研究后的各种建议,如:“洗衣的革命”、“新型洗衣粉的开发”、“无磷洗衣粉的认识”、“我的与众不同的研究”等,再由师生来共同评价其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
2、以生物学热点问题为知识背景:
【案例】 :《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人体基因组计划为知识背景,营造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情境。构筑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转基因器官”第一候选的是猪?“转基因动物”有哪些成果?
引导回顾历史:“多利”、克隆牛、克隆鼠的问世过程。
提出问题:“多利”的出生意味着什么?
学生积极思维,想象讨论,交流:①“克隆大熊猫”何时诞生?
②雪山冰峰在发生雪崩后暴露尸体细胞是否可以克隆?
③“克隆华南虎”是不是可以拯救它濒于灭绝的命运?
④“克隆华南虎”被大批量放回大自然,它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吗?
⑤你将来成为生物学家,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和形式的设计,训练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去构建新知识并进行创新活动,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信息,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3、以生物学史中的探究历程为知识背景
生物科学史是以生物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轮廓,以科学发展历程中带有重大转折作用的课题和事件为主线,用翔实的资料论述科学家们的创造性劳动,生物地描述他们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同时对生物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历史背景等大问题作出评论。纵观整个生物学史,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科学问题,生物学正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前进的。一部厚重的生物科学史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信手拈来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利用生命科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例如:通过对20世纪前、后光合作用发展史的整理和重新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在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背后,都隐藏有问题情境,这为我们问题情境设置的逻辑组织顺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科学史重演过程中的一个个“节点”,让学生试着面临科学家们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困惑,还原科学家的探究思路,设置了持续的问题情境。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设计和展示序列化、分层次的学习目标)为探究学习提供“支架”,引导学生定向探究,持久地进行思维活动,合理的建构知识。从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现象观察的疑问开始,到海尔蒙特的“柳苗实验“,再到萨克斯的经典实验等等,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的引导学生自然的进入探究情境,并表将这种情境一直持续下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状态,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相当重要。“关键问题”进一步指引学生从问题的表层进入问题的实质,提示他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从深入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会非常活跃,并会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高峰体验”,这和体验将使问题情境更“浓”,更真实!
需要指出的是,生物科学史只是分析和讨论的材料,不是基础知识,不能“为史而史”。应及时对概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归纳和梳理,不要让它们淹没在科学史的“海洋”中。在教学中出不能“以 史讲史”,并不是所有的史料都适合创设问题情况的,尽量做到“薄古厚今”,并根据教学目标加以合理的删减扣选择。
(七)借助于演示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增强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的兴趣,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动手做实验,特别是当他们成功地做成一个实验时,其喜悦之情难以自禁。学生这种对实验本身的心情又会迁移到相关的知识上来,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热情,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其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其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新教材中把各个实验分散在课本中,将实验和知识内容更加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了实验和知识是不可分割的感觉。更为合理的是将部分实验的实验指导编排在教材正文相应的知识内容之前,如“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实验,叙述方式出做了相应的改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自已获得结论。
1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出乎学生意料的实验结果,把学生引入“愤悱”的情境,从而产生问题意识。例如;在讲述“物质的跨膜运输”这部分知识点前,可以向学生演示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先让学生自主的预测实验结果,然后再比照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扣讨论。当学生的预期与结果不一致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困惑,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并且调动思维积极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性试验从提出问题到表达交流的多个环节都是完全(部分)开放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过程的结果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容易产生矛盾和困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未知。无论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是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都可以给学生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例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试验中,叶绿素的丙酮或酒精提取液在透射光下观察时称翠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荧光现象)。观察离体叶绿素时,这种现象是很明显的,但在观察叶片时,肉眼几乎看不到荧光现象。这一试验现象本身就构成了很好的问题情境。又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中,学生会发现洋葱表皮中某几个紫色细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分离,或分离后在清水中不能复原。当学生对这些已经产生的问题情境解读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动物细胞是否有质壁分离现象?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以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趣味实验或家庭小试验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的选择试验材料,设置或布置富有趣味性的小实验,可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利用塑料可乐瓶、水草、金鱼等材料制作小型生态瓶,并让学生观察其稳定的时间,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成分的作用以及其数量关系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等问题;利用家庭贮藏马铃薯易发芽造成可食性降低的生活事例,设计出用生长素抑制其发芽的试验,以验证生长素的机理;利用鸡蛋膜作为半透膜设计一个渗透装置,来验证细胞吸水的原理等等。通过这些简单的小实验,引导学生从对观察的感知上升到理性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利用哪种形式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无论试验成功还是失败,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更能够在反思与交流过程中产生新的疑惑,创设更深层次的问题情境。
(八)新旧知识衔接上创设教学情况
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而是“提炼浓缩”有“易于消化”的系统的、整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整体网络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网络,也就丧失了生存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从而体现其有意义的价值。这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人知停靠点。
例如,在“免疫”这一节教学时,我的课是这样开场的:在电影电视中,战场给人以气势恢弘,杀气腾腾的感官刺激,通常用血淋淋的、生死相搏的惨烈镜头和紧张、恐怖的音响来表现战争的激烈程度,但是,我们知道,有的战争激烈情况是影视作品也难描述的。我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是一种无声的战场。播放一段战争片断并配音:敌人已突破我军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出“人体健康保卫战”示意图,)并且在第三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敌我双方正在激烈地拼杀,我军战士均能发扬大无畏精神,奋勇当先……我军在分析敌情……我军在调集人马……我军接前方探报……我军在根据密报研制新武器……拥有最新装备的战士出发了……我军以强大的火力把敌人打趴下去了……探报,有一小股敌人躲过了我军的围巢,向我后方纵深逃窜……我军调来装备优良的侦察部队,分析最新情报,带上最新武器,朝敌窜方向追去……
同学们,如果用电影艺术手法,那真是号角边天,烽烟四起啊。同学们应该会问:这是什么战争?我告诉同学们,这是发生在我们体内的健康保卫战——免疫,这个战争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只不过有时激烈程度不同罢了,下面请听我作详细的战况分析……
在讲解时,学生们听得非常入境,表情肃穆,两眼放光,仿佛真的置身于影视剧情中,听一场生动的战役分析。
就这样,“免疫”中非常复杂的特异性免疫知识,被演化成生动的故事情节。由生物学概念转化的角色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其实在故事的背后隐藏着很深的哲理,这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挖掘、去探究。在用故事创设高中生物情境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故事中要隐含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高中生物知识,讲故事是手段,引导、挖掘故事中的高中生物知识,提出高中生物问题,解决高中生物问题,探究高中生物规律是目不暇接的。(2)故事要短小精悍,内容要健康,要有科学性,趣味性,能为学生创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3)讲故事的过程中遇到有关高中生物内容时,要放慢速度,加强语气,引起学生注意,便于学生回答后面问题。
三.高中生物学科五种基本课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掌握高中生物新授课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式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巧妙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的起始阶段,在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巧妙设疑,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为新课的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使枯燥、抽象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的价值,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创设真实情景,开展活动性学习
通过走进自然现场、实验操作、展示实物等手段,以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现实的事物展开实际的观察、操作和实验等,直接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同时在头脑中不断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概括等,并对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抽象,从而建构起关于客体及活动的知识经验。
3.创设模拟情境,增强情感的体验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图片资料、简笔图画、肢体动作、引喻类比、模拟活动(演课本剧、分角色对话)、课件演示、影视片段等方法创设模拟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等转化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动感性,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积极思维,从而逐步形成持久地学习动机。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
通过设置多层次、开放性、生动、有趣、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的应用题、巧妙设问等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忽然探求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因此,问题的情境的创设具有启发性、敏感性、主动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思考习惯和创新能力。
5.创设暗含情境,实施隐性的教育
通过音乐渲染、教师预期表情、环境布置、板书设计等手段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刻意规划,以达到激励目的,印发学生情感的和兴趣的产生,增强学生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启迪学生机器主动思考问题。
6.结果再创疑难情境——结尾无穷,印发探究欲望
有效的教学行为包括“引人人胜”、“精导秒引”和“结尾无穷”三大教学环节。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再创疑难情境,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活动的的理想境界应是“开头引人入胜、中间高潮迭起、结尾余味无穷”。去一位教师所说“好的开头能先声夺人、启发诱导,恰似扣人心弦‘起调’,日、引人入胜的‘主旋律’,那么,精妙的结尾就应是耐人寻味、课断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终曲’,以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联想设疑、扩展留疑、伏笔存疑等则是达此目的有效手段。
7.巩固练习应用情境——形成技能,实践巩固新知
课堂巩固练习是学生一节课内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况的一种检测,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从中反馈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时评价和调整。同时课堂练习也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对形成技能,实践巩固新知具有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资料查找:第一组的主题:骆驼有哪些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可以使它生活在沙漠中?第二组的主题:骆驼刺有哪些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可以使它生活在沙漠中?第三组的主题:海豹有哪些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可以使它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第四组的主题:旗形树的树冠为什么象一面旗帜?
教学资料:一缸金鱼;小组活动评价表;有关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上课铃声刚响,我故作神秘地把一个盖着白布的长方形水槽放到讲台上:“猜猜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看着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后,我又象魔术师一样哗地把块布揭开,“哇噻!好美的金鱼!”,同学们激动的大叫起来。我又故作慷慨的说:“这缸金鱼送给你们了,今天开始由你们来养,想一想,你们准备怎么来养好它(联系上节学习的内容)?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我来给它换水;老师,我负责喂食;老师,我可以给它测水温;还有位学生说:“我家有个增氧泵,正好空着,我想给小金鱼提供氧气;甚至有位学生说:放学后我负责关窗,我保证不会让谗嘴的猫把它偷吃了……”鱼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一下都激发出来了。由此还可得出影响金鱼生活的不仅有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还有猫、人等生物因素。
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金鱼能在水中生存,有哪些因素是与它相合适的?如果不合适,会有什么后果?
话音刚落,一位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我养过金鱼,假如水中氧气不够,鱼儿就会浮出水面,而且呼吸的频率加快;假如天气冷了,它会藏到水底……” 我赞许的点点头:“你观察的真仔细,看来环境发生改变了,鱼儿也会主动地去适应环境”。老师,我还有补充“鱼儿的结构适合在水中生活,例如:它有各种各样的鳍,能游水;它的鳞片上有黏液,可以减缓在水中游动时的阻力;它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这时有学生问她:你怎么知道得那么多?哪同学自豪地说:是从课外书中看到的。这时,我就充分抓住机会对这个学生说“那你课余向同学介绍介绍你读书的经验”,哪学生愉快的答应了。并引导学生思考:从金鱼的生存情况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在学生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轻点鼠标(结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轻点鼠标。屏幕上出现了浩瀚的沙漠,其中一行骆驼逶迤前进,并且伴随着声声清脆的驼铃。然后,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为什么骆驼能在炎热的沙漠中生活?
话音刚落,第一组的一个学生弹了起来, “请让我代表我们第一组模仿骆驼来一段独白。” 好啊,我们又可以一饱眼福了,大家欢迎他来表演。在同学的掌声中,只见“表演家”戴起了骆驼的面具,找来了一件他奶奶的驼色毛衣穿在身上,毛衣里不知用什么东西填起了两个高高的驼峰,毛衣的后下摆系了根拆散的麻绳,两只手撑在一张凳子上,手底心抓着两个灰色的垫肩,右手还套着两块竹板。同学们被他的一身打扮乐得合不拢嘴。随即,他一边打着竹板一边用粗声大气的嗓音说到“我的名字叫骆驼,沙漠之中是我家,虽然样子不漂亮,但是我能耐饥渴,不信咱就来瞧一瞧:请看我的睫毛长又密,一只眼开来一只眼可闭,鸣沙射人石喷雨,火眼金睛照样把前路看;请看我脚掌的肉垫多宽厚,流沙松软我不下陷,夏防灼热冬防冻;请看我的背部多特别,两个驼峰高又高,装着脂肪等营养,又饥又渴时正好派用场。我的优点三天三夜说不完,请下面的同学继续把我来夸!”伴随着一声响亮的竹板声,小男孩的声音嘎然而止,同学们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班长作了如下点评:“表演家“的服装道具都选择的较有特色,语言也诙谐有趣,而且具有科学性,真该让我们好好学学。
我随后又问 “第一组的同学还有什么可奉献给大家吗? “有啊,”善于画画的“小画家”应声而起,她手里举着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只骆驼在喝水,那个水桶好大,数字标着100升,旁边一个一点点大的桶上标着:尿液一升。“小画家”用手指着画说道: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当体温升高到46度时才会出汗。骆驼一次能喝100多升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却不到一升,这样它在沙漠中可以很多天不喝水,所以骆驼能在炎热的沙漠中生活。
“不错,很有创意,简单明了,很能说明问题”老师对该学生赞许道。并问:
还有补充吗?第一组的学生齐声回答。我们还有,随即站出几个同学,每人手里举着一幅植物的图片。有着动听声音的“播音员”解释道:这是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有棱棱草、狼毒、芦苇、骆驼刺,虽然它们的样子很丑陋,但骆驼却可以把它们作为充饥的食粮。所以,骆驼比其他动物更适应于沙漠生活。
这时我问:你们出示的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组长自信地站起来说道“我们所查找的资料都证明:骆驼无论从形态结构还是生活方式都是和沙漠环境相适应的。” 转而我问全班“你们同意第一组的结论吗?,同学们心服口服的回答道“同意”。
随即我又打出一幅投影:荒漠中点点坚韧的骆驼刺,并且伴随着有点凄凉的箫声,还故意学着苍凉的声音:“骆驼刺——沙漠中的苦行僧,它是凭什么来征服这片荒凉的沙漠的?” 稍后,第二组的一副小老师模样的女学生,拿出他们画着的一株大大的骆驼刺图,粘到了黑板上,然后用小棒指着骆驼刺,不紧不慢地说着解说词:沙漠地区的年降雨量极少,但有的区域有地下水源,骆驼刺无一例外有着发达的根系,它的地下部分很长很长,可以达到十几米,用来汲取地下水,以得到生活所需的水分,保障自身的生存。请大家观察它的叶,这种小小的针叶状,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因此骆驼刺能在霜寒苦旱中悄悄地生存。“怎么样?比我更象老师吧?刚才的讲解使我们知道了骆驼刺为什么能生活在贫瘠的荒漠上。
随即我又打出第三幅投影:一群海豹,有的在水下游泳,有的在冰面玩耍,下面附着一行字“海豹为什么能生活在寒冷的海域“。这时,第三组为让每一个同学都得到锻炼,出人意料的派了一位不太爱说话的同学发言。在老师的眼光鼓励下,那位同学迟疑地拿着一张投影片,慢吞吞的的走到投影机旁。老师为了给他壮胆,鼓动道:“我们欢迎他给大家作讲解!”同学们也领会了老师的意思,热烈地鼓起掌来。看着大家这么信任他,那位同学腰板挺了挺,虽然声音还有点颤抖,但是还是比较清晰地说道:“我们组收集的资料显示,海豹最重要的是它的皮下脂肪很厚,请大家看它的横切面图,皮下脂肪可以达到60毫米厚,是猪的将近六倍,就好像穿了一件加厚的皮棉袄,可以为它抵抗寒冷的冬天。所以海豹能生活在寒冷的海域。
第三组的分析大家有何异议?同学们都点点头,从大家脸上的表情也可以看出,他们都明白了。
这时我就打出第四个问题:旗形树的树冠为何象一面旗帜?问题下面是一棵苍劲的旗形树,音箱里还发出呼呼的风声。
第四组的同学马上行动起来,搬出了一台电扇,一盆小盆景,放到了讲台上。全班同学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脸上挂着疑惑的表情,他们要干什么?
一个同学把电扇通上电,站到了讲台前, “大家请看,这是山坡上长的一棵树,他的树冠是完整的。”说完,按下电扇按钮。伴随着呼呼的风声,他提了提嗓门,继续道:“大风经常吹一个方向,迎风的一侧,由于水分的过度蒸发,加上受到风的机械摧残,导致迎风面的枝条折断,背风面的枝条继续生长。”随着他的话音,只见有些迎风的枝叶被折断。“为了适应环境,保证最低的能量消耗,植物久而久之塑成了旗形树,我们从中了解到:旗形树是对于风的适应”。
我又让学生分析,从以上四种生物你们发现他们之间具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响亮回答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
老师惊奇于学生的想象力,一个个枯燥的问题被他们生动有趣的解释了,这就是学生主动学习带来的效果。
随后我又说:各种生物在多变的环境中表现出的适应性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生物发生了各种变异,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了,因此形成了现在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能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而生活的?
同学讨论后纷纷回答:十一些毛虫的毒刺使许多食虫鸟望而生畏;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象枯叶;虫媒花的颜色一般较鲜艳,气味芳香,适于昆虫传粉;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你们还真是见多识广。从大家所举的例子可以发现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那么,生物在适应环境的生活过程,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呢?大家可以结合这缸中的金鱼在生活的过程中对它的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来思考。同学们轻松的回答:由于鱼的呼吸,会使水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鱼的排泄物会使水混浊……总之,鱼儿会使它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从而说明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会影响环境
(二)掌握高中生物复习课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式
Ⅰ、讨论分析法”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运用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试题越来越向能力型方向转化。如高考试题中文字说明类、实验设计类题目的增加,强化了对学生分析、推理、综合、表达等能力的考查。因此,能力的培养应始终贯穿在复习教学中。但是,在总结过去高考复习工作时,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记忆结论多,思考过程少;知识背诵多,能力培养少;被动做题多,独立思维少,这些做法无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事实,无法满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不能适应生物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复习,不能再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和反复的能力训练,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手段,改革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
1.“讨论分析法”的运用步骤
生物学科中有关生物概念、原理等一些较理性的难点知识教学,可运用“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时,教师应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来选择恰当的“情境”,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必要的资料和教具,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讨论分析法”的运用分为四个步骤,下面以高中生物实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内容为例作具体的说明。
(1)阐明目标,提出问题
如:在进行学生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当学生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理解了渗透作用原理后,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①为什么要选用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用白色的洋葱或用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做材料可以吗?②当把蔗糖溶液的浓度提高到50%后再换入清水中,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呢?这样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富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思考题,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2)思考探索,解答问题
明确了学习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阅读,学生通过收集、处理信息,通过相关实验的证明,在头脑中有了较明确的印象,并逐一解答问题。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全面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3)讨论交流,共同进步
在学生解答结束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在自由而有序的学习经验、心得交流下展开。每个学生都讲述自己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供大家讨论研究,相互交流:如把洋葱表皮细胞浸入到5%的NaCl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在学生观察到与蔗糖溶液中的不同现象(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找出原因,以促进学生对渗透作用原理的理解。就是这样,在共同的探索和求知过程中,课堂的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使重点、难点在愉快的气氛中较为容易被学生掌握。与此同时,在生生间的交流、研讨过程中,学生有意无意地对相互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不断主动地吸收知识营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纠正、完善、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在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交流下,学生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易于激发思维活动的潜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发展。
(4)深化认识,总结提高
通过问题的展示、学生的探讨、教师的启发,学生对渗透作用的原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为了深化认识,要求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的成果,并提出本小组发现的问题或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对于讨论问题的总结回答,教师不要急于用对或错作评判,应让学生说出自己思维的发展过程。若正确则能为其他学生提供思维的范例,使其他学生在听、思的过程中修正思维的偏差;若不正确则为其他学生提供反面的例子,使学生迅速与自己的思维相比较,找出思维的漏洞。
2.“讨论分析法”的教学功能
(1)问题探讨的多角性
运用“讨论分析法”,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学生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改变了以往线性思维的单一性,利于学生网状思维的培养和学生智慧潜能的挖掘,从而增加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问题探讨的多角性,既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2)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运用“讨论分析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充分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教师及时点拨启发,突出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协调。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新知识、产生成就感,大大克服了满堂灌教学的种种弊端。
(3)课堂教学的多能性
运用“讨论分析法”,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供学生思考、讨论,锻炼了学生阅读、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评价等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运用“讨论分析法”的体会
“讨论分析法”改变了“复习课炒陈饭”、“练习课题海战”、“讲评课讲答案”的传统复习模式。教学过程中注重讨论式教学,从始到终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始终使学生处于对知识的追求、渴望之中。实践证明,运用“讨论分析法”进行生物复习教学,对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讨论课上,学生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这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质疑,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同时由于所讨论的问题跨度大,涉及的内容多,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因而复习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我们也感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备课量比以往教学大了很多,对教师的要求也高了,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学科知识素养,有较强的驾驭课堂、调控气氛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沉着地应付课堂教学可能发生的情况,应对学生提出的多变性问题,才能使教学环节紧凑、师生活动和谐,课堂教学有序,从而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案例:《遗传和变异》复习时:一条主线是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选4名同学代表4部份,这4名同学负责这4部分内容,然后由4人找出几个人负责4部分的其他部分。然后“答记者问”,最后打出遗传变异的知识网络图。
Ⅱ.用比较综合复习
【案例】:课本中有2个“基本”、 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三)掌握高中生物实验课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高三实验复习尝试“案例研究”学习模式
1、何为“案例研究”学习模式
所谓“案例研究”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研究活动”,从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模式由“案例感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训练”四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研究”与“交流”贯穿始终,发挥着不同作用。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如下:(1)、案例感知——出示学习“案例”,感知生物事实(现象、事物),形成认知冲突。
(2)、自主探究——依据“案例”信息,围绕问题核心,联系已有知识,结合教材内容,探究生物规律和生物原理,设计和组织解决问题的方案。3、合作交流——同组或小组间交流或向全班介绍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4、应用训练——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由此可知,“案例研究”学习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
2、尝试过程
探究性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和分析是实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07生物考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定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理解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答题技巧,本人尝试“案例研究”学习模式。
(1)出示案例
“苏丹红事件”
2005年3月4日,北京在亨氏公司“美味源”牌金麦桂林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3月15日,上海市有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验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
2006年11月,河北的“红心鸭蛋”事件再度引发人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11月16日,舟山市有关部门对鸭蛋进行抽验。结果在普陀区沈家门的加工户丁某所售咸鸭蛋中检出0.4PPM“苏丹红Ⅳ号”。据调查,鸭蛋购自定海盐仓乡建胜材养鸭专业户吴某处。据吴某说,10月份,他曾经将一勺“红粉”(苏丹红Ⅳ号)加到3000公斤饲料中喂养鸭子。
卫生部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指出,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偶尔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致癌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较高剂量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苏丹红诱发动物癌变也得到证实。有人指出,苏丹红经过加热处理后可能使致癌作用发生变化。经过加热处理后的苏丹红能否诱发动物癌变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予以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材料、方法步骤、结果预测与分析(写出四种情况)。
(2)自主探究
由于该案例中的一个事件发生在“家门口”,故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探究的欲望被激发。
①实验材料
师:做生物试验需要供试动物,我们用什么动物作为实验动物呢?
生:猪、狗、鸡、鸭、小鼠等。
师:这些动物中谁最合适,为什么?
生(经过讨论):小鼠。因为人是哺乳动物,小鼠也是。小鼠繁殖速度快,取材容易,经济实用。
师:此外还需要什么?
生:普通饲料、蒸馏水、苏丹红Ⅳ号等。
②实验步骤
师:设计实验步骤应该遵循哪三个原则?
生: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变量原则。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以上三个原则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活动:以四人或六人小组为基本单位,讨论并写出实验步骤。
教师巡视、指导或参与讨论。
③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
师:探究性实验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对应假设、分类讨论。一般需要讨论“如果出现结果一会怎样,如果出现结果二或三又会怎样”。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
(3)合作交流
每组派一位学生代表本组发言,谈自己组设计的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和分析。然后让其
他组的学生评价其优点和缺点,保留其优点,纠正其缺点。最后挑选一个经各组补充完善后,大家公认合理的方案作为答案。
(4)应用训练
“安徽埠阳劣质奶粉事件曝光后,有关部门对收缴的劣质奶粉进行了化验,发现了不法商人为降低成本,在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类物质。利用废旧皮革制品,如旧皮鞋、旧皮带等获得的蛋白质称再生蛋白,请你设计实验,探究用再生蛋白制成的奶粉是否比劣质奶粉对幼儿的危害更大。”
3、教学效果及反思
(1)“案例研究”课堂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思想、同组或同班交流”获得。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案例研究”课堂学习模式改变了教师的作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而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帮助者、促进者。
(3)“案例研究” 课堂学习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地位,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探索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4)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案例研究”课堂学习模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师生互动、平等交流。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互交流”是“案例研究”课堂学习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锻炼口语和书面创设了非常有利的客观环境。因为一方面每位学生都要将自己的结果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学生之间要进行必要的切磋,甚至是争论。
(6)“案例研究”课堂学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案例研究”学习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会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但“案例研究”课堂学习模式并非万能,从上交的作业看,对极少数基本知识掌握不好,分析技能差的学生,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讲评课教学情境创设基本方法、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试卷讲评是指学生在完成考试后,对试卷进行剖析、点评。它不仅是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更主要达到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提高解题能力,掌握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是实现考试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的基本保证。
目前,在中学教学中,考试后的试题讲评,往往存在着学生处于接受现成答案的被动地位,很少有机会参与或独立完成某一个问题的解决,从而大大削弱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优势,学习效率不高。
为了更好地发挥试卷讲评课排疑解难、查漏补缺的作用,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们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构建“自诊式”试卷讲评课模式,并进行实践。
二、“自诊式”试卷讲评课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起着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制约着人的成长与发展[i]。因而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内化程度,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
1、桑代克的试误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是经过多次尝试和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信息对个体的意义是信息保持的决定因素[ii]。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学生多次地进行自我诊断,在不断的去伪存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
2、奥苏贝尔的认知驱力理论
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即一种求知的需要,奥苏贝尔认为认知驱力是影响学习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在试卷讲评课中,利用推迟告诉学生考试成绩时间产生的悬念,增强认知驱力,并不断对过程操作进行反馈,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3、皮亚杰的发展学习理论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反复思考招致错误的缘由、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这种错误的消除,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而产生的,而不是记住别人所给的答案而发生的。在试卷讲评课中,有效组织多次的自我诊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积极主动地构建意义,提高教学效果。
三、“自诊式”试卷讲评课模式的操作程序
1、初诊
初诊,就是考试结束之后,学生对所做的试题答案按自我的标准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人在感知对象或识记材料后,若不强化,随时间推移,感知对象或识记材料会逐渐地遗忘,时间越久,遗忘越多,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总趋势。在“自诊”式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让学生在考试结束后及时进行回忆,自己估计自己的考试得分,势必引起学生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开展同学间相互讨论,还有疑问的,留给讲评课。这个环节目的主要是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督促学生巩固试卷的知识要点的同时,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2、复诊
复诊,就是考试结束之后,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对自己所做题目答案再进行自我评价。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已批改试卷,但不像往常那样分发答案卷、公布考试分数,而只是结合试卷内容,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疑点、难点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县念听课,帮助进一步回忆有关知识,再次锻炼自我评价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这一环节的评价主体仍是学生,
3、会诊
会诊,就是学生在对自己初诊、复诊基础上所得结果跟老师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学生对自己的试卷估算好分数以后,教师将答卷发下,叫学生将两次自我诊断的分数和答卷上教师批改的分数进行比较,检查学生自我诊断能力,了解教师批改试卷规则和要求,并进一步掌握知识要点。针对前二阶段个体对知识探究情况,学生自主地对老师的批改情况进行审验,有错误或疑问的地方可以与老师交流辨析,形成师生互动局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这一环节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既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己的综合。
四、“自诊式”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实践
我于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在高三年级生物教学尝试操作实践。在期中、期末考试和每次月考之后,试卷讲评课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对本次考试进行“初诊”,记录分数。然后教师进行试卷讲评,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再一次评定即“复诊”,再打出一个分数。最后,教师把批改后的试卷发下去,进入“会诊”阶段,让学生将三次分数进行比较和检验。
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试卷讲评,学生感到有点不适应,同时有部分学生担心,一次考试后要分三次时间分析试卷,怕浪费高三复习宝贵的学习时间。但由于整个试卷讲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与以往的单一的对答案式的试卷讲评相比,明显可以看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经过几次之后,学生适应了,教师课堂讲评时间也明显缩短。相对来说,时间还是节省了,学生能够对做过的题目,特别是错题深入反思,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良好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形成和提高。还有一些学生建议其它学科也进行这样的试卷讲评
五、结论及反思
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评价试卷讲评课的标准,“自诊式”试卷讲评课模式是继承传统考试管理方式,针对现行试卷讲评存在的弊端提出的,使考试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
改变试卷讲评教师作为惟一的主体现象,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能力。“自诊式”试卷讲评课让学生参与评价,并不是为了试卷分数的本身,而是一种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批判性思维,同时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共享。
2、突出讲评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自诊式”试卷讲评课有效避免了课堂上教师“一刀切”、“一言堂”的现象,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3、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具体目标,就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自诊式”试卷讲评课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多元性地帮助学生诊断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同时,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评价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习题课教学情境创设基本法方、方式(略)。《完》
【参考文献】 :
1、《教育资源网》
2、《生物教师之家》
3、《教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