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日了黑奴的电影:现实生活工作感悟(13)---后续更精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9:01:22

028:两流并重

 
我的老同事,都陆陆续续出去创业,当老板了。其中有几位,都是搞制造业的,所以能谈的共同话题也很多。所以,每次去深圳,我都会约他们出来坐坐,聊聊。记得萧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太对了,每次聊天,我们几人都有收获。

上次去深圳,大家聊着聊着,竟难得地聊出共同点了,都觉得现在公司内部的工作效率变得低下了,无论产品还是项目,进展都比过去缓慢了,产品交货期普遍增长了。他们说,你在制造型公司干过,又主导过JIT、TPM项目的导入和推进,做过很多项目的改善,依照你的经验,是什么问题会让公司效率变得越来越低呢?

这个问题蛮难回答。各家公司情况不同,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也不同。若依我在工厂这么多年的经验来判断的话,我觉得,主要跟公司越发展越壮大,人员不断增加,部门和岗位变多,都有关系。但依照我在前几家公司推进工作时遇到的实际情况,还应该跟我们对产品流转的理解不到位有关系。

很多人误以为,制造型工厂中,产品进度缓慢,跟产量增大,产能不够有关系。但我在实践操作中却发现,大多数情况,产能往往是够的,产品进度一再延误,主要是跟沟通有关。这就牵扯到了研究产品的流动问题。将整个生产过程,简单理解为产品流动,是不全面的。实际上,产品在生产中,是由两个流构成的,一个叫实物流,一个叫信息流。

所谓实物流,指实物产品真正的流动过程,比如,从产品投料开始,到出货,流动的过程,都叫实物流。所谓信息流,指从接受客户资料开始,到正式投入生产的过程。两者构成了产品生产的完整过程。

大多数人的管理人员,会将生产的周期过分放在实物流上,而忽略信息流。有些甚至还没有信息流的概念。但实质时,信息流动时间偏长的话,会占用实物流动的时间,也就是生产的时间。所以,在改善生产效率时,不能仅仅通过优化流程,来缩短生产周期,应将实物流与信息流当做同等重要的问题,引起重视,要一起改善。

比如,整个的交货期是5天,其中,一天是用来报价、审核资料、下发资料、合同评审,则实际的生产期限则就被压缩到4天。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都知道,压缩信息流动,相对容易些,而压缩生产周期,则要难很多,要从很多个生产工序上,一分钟一分钟压缩出来。

很多时候,造成信息流长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实现并行作业。从接到客户资料和询价开始,信息为单项流动,串联式作业,比如,市场部人员接受资料→审核→报价→发放生产系统→合同评审,所以流动较慢。如果将其改成并联式作业,如,接受资料→报价,同时给生产系统启动评估和资料制作,可能就会快很多。如果新客户新订单不能这样操作(因为了解少,合作成功的机会低,会浪费资源和精力),则完全考虑可以在老客户上实行,因为彼此间会有默契。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实物流。实物在流转的过程中,其实不仅仅是产品在走,中间也还是掺杂信息流的。比如,过程中品质有问题啦,生产有问题啦,工具有问题啦,工艺有问题啦,设备有问题啦,等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则实际上的实物流,就转变成了信息的流动,如数据命令传递,部门间沟通讨论,上现场解决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同样记住上述的并联式作业原则,而不要让信息仅仅单项流动,在两个部门之间来回晃荡。

如果在生产难度、工艺难度没有提高到情况下,大多数的问题,其实处在信息流动上,比如信息传递滞后,数据采集不完整,乃至命令、指示不及时,或者失真等。这些信息不能有效到达现场,或者出现断层,实物就无法流动,效率自然就降低了。因此,在制造型工厂的作业中,实物流和信息流都很重要,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要两流并重,不可偏废。只有实物流、信息流都控制好了,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029:懂和不懂,只差一点点

几乎每个月,我都会接到几通电话,请我帮忙介绍工作。有时候,这是件让人愉快的事,你可以将一些你欣赏的人,推荐给那些需要的公司,企业。但更多时候,我觉得这是件痛苦的事,总会有那么些朋友,搞不清状况,定不好位,想找一些工资和职位要求都远高于自己能力的工作。

前几天,又遇到一老兄,说他干了8年的品质管理和生产管理,什么都懂,希望我能介绍他去当个品质总监或生产副总。我说好,先聊聊。问,你们公司加工的产品最大尺寸是多少?他一边用双手比划,一边答:这么长。问,你们目前生产量最大的产品占整个产量中的比例是多少?答,三分之一,哦不对,四分之一吧?!问,现在工厂一月产能是多少?答,1万平方米。问,一天生产多少张?答,2000。问,尺寸一般多大?答,250mm×125mm。问,外协吗?答,不,全自己做。

晕倒。

其实,类似这位老兄这样的“专家”,我曾遇到过很多。你跟他聊,他似乎什么都懂,什么样的技术都见过,什么样的问题都遇到过,什么样的产品类型都做过,但仔细深究,却都差那么一点点,正好不知道你要的答案。但恰就是差了的那么一点点,就差出了水平,从什么都知道,变成了什么都不知道。

确实,很多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喜欢自己积累自己分析过的样品、切片,不保留自己做过的数据。这不是个好习惯。我基本上认为,做制造业,没有天才,也没有专家,只有积累。一两个数据,一点一滴的经验,一个又一个样品剖析,一段又一段的案例分析,日积月累起来,自然就变成了非常有用的知识和经验。惜乎很多人出厂跳槽的时候,才想起来没有把谁谁谁的好资料带走,却从没有想到过把自己积累的东西带走——可能根本就没有积累下什么可以带走的东西。

诸如上文提及的那位老兄,号称自己什么都懂,日日泡在工厂里,搞品质,做生产,竟然不知道设备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做产品的详细数据和参数,更加不知道生产工序真正的产能,甚至连自己生产产品的大小都不知道,谁会相信他能去胜任品质总监或生产副总的职位呢?

也许,有人会说,做中高层管理,不需要知道那么琐碎的东西,只要他的管理理念对就成了。但我却不这样看。我认为,好的管理理念当然是必备的,但是,既然你是专业人士,你就应该对专业方面的东西要了如指掌。对自己日日接触的东西不能如数家珍,怎会相信他能把一个部门和一家工厂管好?

好几次,我问过搞工艺和生产朋友:在你们公司,你们的产品在正常的加工中,从领材料开始,到加工,到出货,会移动多少距离?数量检验要花多少时间?质量检验要花多少时间?真正的加工有多长时间?等待有多长时间?加工时间长,还是等待时间长......答案往往是:不知道,没有注意观察过这个。

这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事情。如果排除掉为技术保密的因素,我觉得,他们应该回炉,重新从头开始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