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贸易报关发票:纪念!67年前的石门抗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53:04
2010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日子,为纪念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石门新闻网特别撰写了《你知道67年前的石门抗战吗》一文,以此纪念63年前发生在石门县城的那场可歌可泣的抗战。

                                                     ——题记

  

 

 

二都月亮水库附近抗日碉堡。 贺新初 摄

 

  1943年,日军为了挽回其在中国战场上的屡屡受挫的失利,来打通中国内陆的交通线,打击中国主力部队。决定发动常德会战,会战接近2 个月,日军调动5 个师团、1 个独立旅团、26 个联队、5 个独立大队近10 万之众投入会战,这还不包括助攻的4个伪军师和日陆航部队第3飞行师团,日军配备了130 余架各式军机及汽艇、六五口径的山炮等。常德会战是抗战时期继上海、南京、台儿庄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

  【八千男儿血染常德 暂编五师激战石门】

  1942年夏季,日军集中数万部队,动用海陆空三军向洞庭湖西岸地区发动进攻。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在华容县城郊一线与日军展开战斗,双方相持达一月有余。双方互有伤亡,后日军撤退。当年11月,日军,再次集结重兵试图歼灭湘西野战军主力部队,向常德、桃源一线中方阵地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陆军暂编第五师奉令把守石门。1943年日寇集中优势兵力,侵犯洞庭湖粮区,陆军暂编第五师转战华容城郊,与敌相持数月,屡挫日寇威风,顺利完成保收夏粮的任务。连日军电台广播也称七十三军暂五师为“战意坚强、不可轻侮之师”。(大公报1944年2月5日彭故师长生平事迹)

  

 

 

二都月亮水库附近抗日碉堡。 贺新初 摄

 

  日寇为打破我国军队反攻准备,决定夺取常德战略要地,当时,陆军七十三军暂五师奉命固守常德前哨的石门县城。日寇对石门是意在必得。11月6日,日军主力部队以十万兵力分三路合围石门,集中优势火力向石门发动了猛攻,密集的日军步兵像洪水一样涌向我防线,日军用飞机、大炮猛烈轰炸我军,暂编第五师沉着应战,明知目前已陷入敌人重围之中,但怀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奋勇杀敌,报效国家。官兵们在暂编五师师长彭士量指挥下,奋勇争先、努力杀敌。彭师长亲临争夺战最为激烈大尖山阵地前沿,高呼:“不能让敌人进来一步!”全体官兵顿时精神抖擞,勇气倍增,“一次次与突上阵地上的日军白刃搏击,往返冲杀”(2000年5月15日长沙晚报《七十三军血战石门》)。“14日晨,敌又增加援兵多次猛扑均未得逞,乃施放毒气,致使红土坡的我加强营全体官兵壮烈牺牲。后来北面防线被突破,彭师长率兵巷战,将窜入之敌全部歼灭。敌人数次冲锋,又以云梯攻城,局势危急,彭师长亲自到西城巡查,并增筑工事,谕官兵死守,并电呈上峰:决与石门共存亡”(大公报1944年2月12日彭故师长壮烈殉职经过) 。

  此时,国民政府军委会下达73军后撤,下令放弃石门。但此时该军正与日军全线激战,根本无法脱离接触。为了挽救整个七十三军,暂五师师长彭士量挺身而出,自告奋勇接下掩护全军撤退的重任。14日夜间,暂五师在彭士量师长的指挥下死据石门,掩护全军南撤。15日天刚明,敌人几度攻城均被暂五师击退。暂五师虽在万分困难之中,石门仍屹立无恙,此时暂五师已连续苦战八昼夜,部队伤亡过半,敌人兵力又超我军数倍,下午3时许,几处城垣忽被突破,暂五师全体官兵继续在城内与敌展开残酷的肉搏战。彭师长身先士卒,街、巷、民房皆成死守据点。

  当掩护73军撤退任务完成后,暂五师于15日黄昏奉命撤出石门,但在渡河时遭遇日寇的围击,彭士量师长亲自指挥部队奋力突围,不幸在南岩门口被敌机机枪击中要害,身受重伤还喊杀不止,忠勇之气感动得在场的官兵哭声不绝。临终之前将军拼力高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同时殉国的还有师参谋长郑勋。失去指挥的暂5师更是群龙无首,在撤退中伤亡殆尽几乎全师覆没。台湾记录的常德会战中写道:此役73军奉命撤退,痛失重镇、蹉跌良将,给73军造成重大损失。但73军暂五师在彭师长率领下与日寇死拼战斗,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拖延了敌人攻略的时间,使我军得以充分准备,为常德会战赢得最终胜利,“彭师长厥功甚伟”。当时,《新华日报》、《中央日报》、美国《前锋论坛报》、英国《伦敦新闻记事报》等中外各报对此会战都有很高的评价。

  【铁血将军人生虽短 壮烈殉国死何憾焉】

  彭士量,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十三军暂五师中将师长号秋湖,湖南浏阳人,生于1904年8月5日。其从小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爱国主义思想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从小严于律己,不贪图享受,读书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敬佩的,也是历史上的那些民族英雄。在和周围的小朋友们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时,他总是当“官兵”一方的指挥官,常常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将“强盗”全部捉住而取得胜利。很多比他大的孩子都很佩服他,小少年时期就已经充分展露出这样的指挥才能。

  192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湖北明德大学不到两年便受到三民主义的影响,毅然参军,考入黄浦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陆军第十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他才华横溢,胆识过人,英勇善战,有很强的指挥才能。在北伐战争中参加了许多著名战役,因战功卓著晋升为副团长。北伐以后,他进入中央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深造。毕业时,适逢第二次国共合作,他力倡抗日、共御外辱,积极参加了上海、山西忻口、台儿庄、武汉、长沙等战役。后晋升为预备第四师少将参谋长、副师长。在著名的武汉保卫战中,因指挥有方、重创日寇受奖,受到宋庆龄女士的慰问,宋庆龄女士还赠送彭士量将军一床苏联毛毯、一架德国造望远镜和一把缴获的日本指挥刀。

  1942年中日战况激烈,有些人畏缩躲避,彭士量将军却积极要求到最艰苦的前线作战,战区司令部接受他的请求,调他到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任副师长,第二年五月任代理师长,旋升师长。 彭师长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深得部属爱戴。尤以智勇见称,每战辄能功绩辉煌,在滨湖诸役和常德会战中,最为显赫。 彭士量将军于1943年11月15日在著名的常德会战中镇守石门,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时候,不幸中弹身亡,为中华民族壮烈殉国。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一场战斗里,潇湘的大地上,留下了这样一位青史永存的铁血将军,他用自己的被鲜血浸透的誓言,实践了一次伟大的壮举。因为即使面对数倍雄敌时刻,他也坚信,只要精神不倒,人也就用不会倒下。于是,一个不朽的神话就这样渐渐地在广大人民口中传扬开来:澧水河畔,他的口中激扬的是燃烧的革命之火,湘北之巅,他用来下酒的是那群倭寇的狼子野心,啼血战地,他的目光冷峻如同撕裂天穹的闪电。澧州城内,他面对百姓的笑容,却永远弥漫着战地菊花的芬芳。征战数年,杀敌无数,他身边也有着同样多的铁血将士,他们都相信,只要这个浏阳的勇士没有倒下,胜利的曙光就会绽放。于是,一个又一个的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这一场熠熠生辉的战役!一个又一个的战士用他们的血与泪浇灌出那鲜艳胜利的旗帜!他们虽然最终倒在了战场上,但是这些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这几千将士的用自己的热血,为胜利的革命之花的绽放,增添了一抹抹最鲜艳的颜色。不敢忘记啊,扛起胜利的,是这些连名字都不曾留下的烈士们强壮的臂膀;不敢忘记啊,这一碧万里的云天之下,曾经有一个声音响彻得无比铿锵!

  他说:“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

  

 

 

 

 

 

  彭士量牺牲后,同仁殓其遗体,见遗嘱一纸,为生前绝笔,用以勉励部属及夫人。其文曰:“余献身革命,连年于兹,早具牺牲之心,以报国家。兹奉命守备石门,任务艰巨,当与全体官兵、同胞共存亡,灭彼倭寇,以保国土。倘于此次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憾。惟望我全体官兵,服从副师长指挥,继续杀敌,达成任务。余廉洁自矢,不事实产,望余妻刻苦自持,节约以洁,善待翁姑,抚育儿女,俾余子女得以教育成才,以继余志。此嘱。”

  彭士量牺牲时,年仅39岁,追悼会于1944年9月24日在长沙市中山堂隆重举行,遗体公葬于南岳衡山。抗战胜利后,石门县各界为抗日阵亡将士在县城(今楚江一完小校园内)立碑纪念。碑上刻“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九字,笔力雄健,时刻告诫石门儿女,勿忘国耻,勿忘先烈。

  【血战遗址至今犹在 石门抗战彪炳史册】

  抗战时期,县立一高校园所在处(今楚江一完小)曾多次遭到日军轰炸。在1943年,常德会战打响的其间,国民党抗战部队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中将师长彭仕量率军固守石门,这所学校曾成为他的师作战指挥部。在与日激战的11月15日,抗战将士十亡八、九。学校师生与县城居民也上阵固守,最后彭师长亦为国捐躯。后世人为缅怀这位师长,于1946年在县立一高校园内西北角修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一座。此后,师生多次举行悼念活动。

  近年来,石门抗战的历史遗迹被不断发现。2005年,二都乡新街口渡口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市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抗战时期留下的碉堡。该位置十分隐蔽,刚刚处在山岗棱线背后的反斜面上,是一个一面贴山三面临空,有顶盖全水泥结构的地堡。贴山一面有短壕连接堡门,可供出人,有三个射孔控制渡口及相关方向。现在射孔外的挡墙山还可以清晰看到弹痕。从使用当时十分稀有的水泥作为建材来看,应该是战前就已经修筑的一个半永久工事。据专家介绍,1943年,日军侵入常德,石门保卫战打响。当时国民党的73军在石门县城周围布置了不少防御工事,其中便包括这座碉堡。这所碉堡也是控制澧水新街口渡口的重要据点。 该碉堡完全“露脸”后,工作人员发现上面的弹孔历历在目。该碉堡为帽沿型,有三面射口,是控制澧水新街口渡口的重要据点。不少爱国官兵在此浴血奋战,并长眠于此。

  二都乡月亮水库大坝左侧也发现了与新街口附近小山上一样的碉堡。

  

 

 

二都月亮水库附近抗日碉堡。 贺新初 摄

 

  2010年,石门县城南郊十九峰山上,又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抗日碉堡群,十九峰夹山镇境内就有20多个雕堡,数百米的战壕。

  在夹山镇的停队村白鹤垭,发现了该碉堡群诸多碉堡中的一个,呈圆形,顶部有个拳头大小的出气眼,走进碉堡里,要下四步台阶,高个子低着头才能进去,转一个弯再走3步进入内室,直径2米、圆形、高2米,靠南面有两个平行机枪眼,眼距2尺,眼口在1.2米高处,机枪口1尺宽、6寸高、2尺长,每个机枪口下有3个三角形撂台,可放10多颗手榴弹和数百发子弹,整个雕堡是用石渣和高强度水泥筑成,现在可清晰看到当年的模板痕迹。

  在相距一公里的风车口,发现了完整的碉堡有3个,成品字形摆布,每个相距300米左右,两边的雕堡造型同白鹤垭一样,中间的一个碉堡是长方形,内有两格,约6平方米,没有机枪眼,但墙壁上有放电话、电台的空台,内屋有放床的地方。当地人介绍,这是当时的一个指挥部,设在两山的低洼处。据说夹山镇境内所有的雕堡,都由这个指挥部指挥。据考证,风车口至白鹤垭一线是南北必经之路,白鹤垭雕堡用来阻击常德方向开来的日军,风车口雕堡用来阻击从湖北下来的日军,所有十九峰是阻截日军南北横行的重要防线,当时流传有这样的说法,30里的十九峰山脉,三里一碉(碉堡),五里一堡(地堡)。

  另外,据相关人士透露,夹山停队岗村,红土坡等县城多处隐秘地带,都留有大量的抗日战壕遗迹。这些遗迹虽然年代久远,但却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军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铁证。

  时至今日,抗战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尽,但抗战的诸多遗迹仍然在时光的洗涤中散发着闪闪的光芒。这光芒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一段用鲜血浇筑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