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由贸易区地点:不负如来不负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12:08
)——————————
',1)">
不负如来不负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节选自仓央嘉措《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的情诗总是这样,读起来让人觉得荡气回肠,婉转缠绵。隔了这许久的时光,再次看见,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颤动,一阵心伤。
我记得第一次看他的诗,是在《花溪》上,是他的《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箴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写尽世间情爱的精髓,写尽求不得苦,写尽思念,写尽因果循环,写尽人世轮回。佛家讲轮回,后世不忘前世事,人生才有奔头。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剪着齐刘海,直发及腰的乖巧女生。
那个时候,我还在看《花火》,看《许愿树》,还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偷偷摸摸地做小动作,发呆,梦属于自己的梦。
那个时候的我,看仓央嘉措的词,就像于浑浊的尘世里忽然见到穿着袈裟的喇嘛,他暖暖地笑着,让我愈加分明地看见尘世和自己的浑浊。
于是我去读他。
我以为他是有禅意的,是深不可测的,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有人对我说,禅是简单的,是轻的。
仓央嘉措,明显不是。
他虽然贵为宗教领袖,但他却也有属于自己作为一个凡人应该有的情感,他有自己心爱的女子,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自己的梦,和自己想要走的路。
他住在神圣的布达拉宫里,但是如果见不到心爱的女子,纵使领袖群雄,也不能开心。
他写,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他写,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他写,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为自己心爱的女子牵肠挂肚,又不想舍弃难得的佛缘。他无穷无尽地纠结在佛缘与情缘之间。
其实关于黄教禁止教徒们结婚生子这种规定我也不是很能理解。
信仰与生活是两回事。怎么能要求别人因为信仰而放弃生活呢?如果不要常人的生活,又怎么能凸显出信仰不寻常呢?
我甚至曾经想象,如果黄教没有这样的规定,我相信,仓央嘉措的作为绝不止于此。也不至于成为西藏政教斗争的牺牲品,落了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我相信,他可以站在布达拉宫的顶端,统领黄教。
他可以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同生共死。
然而世事总不尽如人意。
就像他在《问佛》里写的:“我问佛,为何时间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的世界,婆娑,即遗憾。”
这是一个婆娑的世界,遗憾,也就是婆娑。
他还有另外一首诗,《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这应该是我最喜欢的这个类型的诗,简单明了,直白如话,却又不是那种街头巷而都能听见的,也不是寻常男子都能吟出来的。它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结合体,雅俗共赏,朗朗上口。难怪在西藏境内广为流传。
我还记得有段时间我特别迷恋出家的男子。总觉得他们的身上有种出尘脱俗的气质,我想不起来,是不是就是因为仓央嘉措。
传说仓央嘉措二十五岁的时候被康熙废黜,不久死于政教斗争押解上京的途中。也有人说他在途中乘夜遁去,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只知道他游历大江南北,写下很多感人的诗歌。
我相信,上天造出仓央嘉措这样的人,就是要让我们看见,上天有多么公平。因为他竟然都舍得,叫那样殊世难得的男子,夭折。
我也相信,仓央嘉措是佛教历史上重要的一笔,他是极有天赋极具佛缘的。若将此心移学道,即身成佛有何难?
成佛不成佛,我都不关心。其实我关心的,是传说中与仓央嘉措欢好的女子。
在后来的后来,她去了何方?

',2)">

茶 魂 制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