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三角贸易:远去的鄪城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51:56

远去的鄪城湖

   水湖村,位于费县上冶镇西南5公里。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原以吉祥言取名长安庄,后因该村东南地势低洼,雨后满湖积水,故改名水湖村。这个水湖村,就是已经消失的鄪城湖原址。
    关于鄪城湖的形成,当地人讲是在春秋时期,为了修筑鄪城城墙,挖土形成的湖泊,看来还是一个人工湖,我们再回顾一下那段历史,《左传记载》,鲁襄公七年,即公元前566年,南遗为季孙氏的费邑宰。叔仲昭伯是鲁国掌管赋役征发的隧正,周代郊外五县之地为“隧”。一隧之长为“隧正”。叔仲昭伯想讨好执掌掌握鲁国朝政的正卿季武子季孙宿,因而主动找费邑宰南遗,对南遗说,你去请求在费地筑城,我多给你征发劳力就是。南遗也很乐意,便找借口请求修筑费城,季氏便在费地修筑城邑,于是季孙氏实力更加强大了。当时鄪城东南两面环水,西面是广阔的湖泊,四周还有坚固的城墙,怪不得孔子指挥“堕三都”费邑之战时那么难打。
    在明代,鄪城湖还有一千五百亩的面积,费县《明志稿》记载“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广千五百亩,鱼鳖、菱藕为鄪人得,县尹王     尝役夫修其堤,旧址尚存。”县尹王    ,山西河曲人,明嘉靖五年任职,在费县任职三年,为鄪城湖修堤,应是1526年至1528年的事。
    到了清代,当地文人吴连城做《重修采莲桥碑记》,记载了当时鄪城湖的美丽风光,碧波荡漾,荷花飘香,夏秋时节,夕阳斜照,绿柳垂阴,游人士女,在湖边且吟且歌,桥的名字也叫“采莲”桥,充满诗情画意。水湖村建于清雍正年间,雍正皇帝1722—1735年在位,吴连城也应是讲雍正皇帝以后的事。到光绪年间,《费县志》记载是早已干涸了,只留下水湖村的名字了,村东的洼地,就是鄪城湖的旧址,确切地说,那是鄪城湖最后的遗址,鄪城湖,从人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
    从明代到现在四百多年,还有一千五百亩的水面的鄪城消失了,按这个速度,上推二千多年,春秋时期面积该有多大?按湖面萎缩的速度来说,怎么也得有几千亩水面,当然,这只是猜测。如果说当地的传说属实,费宰南遗筑城的工程该多么浩大。水湖村建村不过二百多年历史,谁能说清两千多年前的事。
    我觉得鄪城湖应该是一个天然湖泊,鄪城湖的消失还是与气候变化有关。气象专家利用有关考古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山东地区气候与古代文化的关系以及气候对海岸变迁的影响。结果表明,距今8500~7500年,山东地区曾经是气候温暖、水网密布的亚热带景观,距今4000年前后,总的气候趋势是向干凉方向发展,雨量减少,湖沼水域收缩,自然环境发生急剧变化。象巨野县,在历史上叫巨野泽,原是黄河下游的一个巨大湖泊,隋唐以前,这个大湖南北三百余里,东西一百余里,现在完全淤积成了平地,我们已经鄪城湖消失,也和巨野泽一样,是山东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

 


   《重修采莲桥碑记》

 

(邑人)吴连城

 

     水湖村之东,相距半余里,盖有采莲桥云。夫桥名“采莲桥”者何,此地当东西之要冲,沟渠萦    回,菡萏四映,第值秋夏之交,夕阳斜照,绿柳垂阴,游人士女,歌吟溪畔,则桥之“采莲”也亦宜。
    忆自创修之始,迄今已数百余年矣。夏淋秋涝,石梁渐以倾圮。往来行人,岂能免“望洋之叹”乎!村中父老,敛资修葺。桥之东西,复填石而使之平。自兹以往,瞻葛履之来,庶几霜留人迹;望檀车之逝,依然虹卧夕阳。因援笔而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