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足球比赛视频大全:激浊扬清:老子之道深远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45:57
谁能在混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
一、司马迁的评论
司马迁《史记》中有〈老子韩非列传〉,把老子与韩非并列。主要原因是韩非书中有〈解老〉、〈喻老〉两篇,表示他深受老子启发,且以继承发挥老学为职志。但是这里面实在大有问题。
老子思想太丰富了,身为法家代表的韩非学到一小部分,就足以让人惊艳。秦王(后来称为始皇的)读到韩非的文章,公然感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但是真正见到韩非(当时是以韩国公子身分担任使节),又不能重用,甚至还听信李斯(他与韩非曾一同在儒家荀子门下受教)的谗言,毒死了韩非。
司马迁在评论时指出:韩非自称学习老子思想,但境界相去甚远,结论则是一句感叹:「而老子深远矣!」
老子之「深」,在于看穿一切变化的背後,有一个道存在,以作为万物的来源与归宿。由此可以避开虚无主义(就是感觉一切都是虚幻,因而也无意义可言)。人类自古以来最害怕的不就是「浮生若梦」吗?老子之「远」,在于把过去、现在、未来看成一个整体,因而可以保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心态,平静看待一切遭遇,再珍惜人生当下的每一个刹那,自得其乐。
二、老子的三宝
老子认为自己有三个法宝,就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首先,「慈」是指母亲的爱。老子把道比喻为万物之母,因此,一个人悟道之後,就会由道的眼光看待万物,表现慈母般的心胸,包容所有的人与物。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二十七章)师与资相互为用,善人与不善人也互相需要对方。因此,与其责怪与惩罚不善人,不如理解与宽待之。所谓「以德报怨」(六十三章)要由这个立场来体会。
其次,「俭」是指对万物要珍惜,由此使人人皆不虞匮乏。这个观点在讲究节约能源与爱护地球生态的今天社会,特别具有先见之明。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是贫富差距太大。富人不知节俭又不肯布施,这个世界如何会有光明的未来?
然後,「不敢为天下先」可以简称为「後」或「让」。老子主张「圣人」担任统治者,但是圣人的修养是「悟道」,因而他的统治是面向服务的,绝不带有争名夺利的动机。但是,世间真有这样的圣人吗?真有的话,他有可能出来领导百姓吗?这是老子所要面对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