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棕榈油生产厂家:《蒹葭》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16:37
 #TRS_AUTOADD_1292208047745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8047745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8047745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8047745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8047745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1.相关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蒹葭(   )湄(  ) 溯洄(   )未晞 (  ) 跻(  )  涘(  )

 

(2)一词多义

 

右  名词,“右边”(左右流之)

    形容词,“弯曲”(道阻且右)

 

(3)古今异义字、词

 

右  古义:弯曲。(道阻且右)

    今义:右边

 

2.内容理解

 

第一章,用水岸边的秋水起兴,借景抒情,表明离情别绪。以秋景作为开端,给读者以凄清之感。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情景相生。“所谓”二字,表明“伊人”常被提及,然而却被河水隔绝,可望而不可及。“溯洄”、“溯游”的匆匆忙忙,全出于追求者心情的焦急。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念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

 

第二章,以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把景物与诗中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一起,渲染气氛。“白露未晞”,日已深秋,更添冷寂落寞的气氛,情景交融。“跻”表现盘曲的小道不断升高而攀登艰难,“坻”与上章的“水中央”从不同的方位描写想见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第三章,同样以水岸边的秋景起兴,突出描写主人公追寻之路的艰难、曲折与漫长。“白露未已”,表明露珠尚存,并与第一章的“白露为霜”和第二章的“白露未晞”相承接,写出了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过程及时间发展的轨迹。结尾用“宛在”,表现心上人似乎就在眼前。虽然可望而不可晤,但这一虚幻之景的出现却深刻地描绘出一位痴情者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他对恋人的强烈感情。

 

3.形式把握

 

(1)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但三章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层层递进。“白露为霜”为霜花遍地,“白露未晞”是霜露未干,“白露未已”是指露珠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这表示时间的层层推进,也表现主人公焦急的心情。“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写出芦苇的不同状态,富有清凄悲凉的意味。“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从道路的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表现主人公求索意中人的艰难情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地点位置的变换。整诗通篇重叠重唱,情景相生,深入地抒写了可见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

 

(2)诗的表现手法是兴寄。它对全诗起到联想、象征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诗每章开头都以秋景起兴,引起正文,恰到好处地把一片水乡的秋景与人物痴迷、惆怅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气氛和人物的心情。

 

(3)情景交融,诗中有画。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萧瑟冷落的秋景和主人公寻求“伊人”时恍惚迷离的情景,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描摹传神的生动画面。

 

4.语言揣摩

 

(1)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形象地描绘了伊人在彼岸等待的心理活动与心理形象。“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2)采用双声叠韵连绵字。如“苍苍”、“萋萋”、“采采”等,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词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3)采用偶句入韵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010-12-13  人教网 下载:  《<诗经>两首》案例展示#TRS_AUTOADD_1292208742917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8742917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8742917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8742917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8742917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②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写作特点。

 

③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含蓄美和朦胧美。

 

④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2)过程与方法

 

①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②反复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③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①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②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①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②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含蓄美。

 

2.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导入: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呢?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关雎》,欣赏一场古人的爱情戏吧。

 

师:介绍背景,助读诗歌,并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①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 莱: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③师指导朗读:第一节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要相对平静。第二节写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要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第三节写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第五节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和幸福之情,应读出兴奋和轻快的语调。

 

④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⑤指定三名学生分别读第一、二、三章。

 

师:读诗歌,大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请同学们再回顾归纳一下读好诗歌的方法或技巧。

 

生1:吐字要清新,声音要洪亮。

 

生2:要注意语调节奏,读出感情,抑扬顿挫。

 

师:对。你们的意思是读要读得字字清晰,读要读出轻重缓急。诗歌重在想象、联想,朗读时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⑤学生齐读,再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思读全文,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已经读了诗歌,想一想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写一位君子喜欢上一位淑女。

 

生3:写一个青年思念一个采荇莱的淑女。

 

生4: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5: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

 

师小结:这首诗很短但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睢》的确名不虚传。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展开讨论交流。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分别负责每章的分析鉴赏任务,然后讨论、交流,其中以一组为主,其他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示:

 

第一章(1节):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板书:听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极有层次 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第二章(2.3节):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4.5节):写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到美满的婚姻。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师小结:这是一篇优美的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品读全诗,探究手法

 

师: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1:题目取自句首。

 

生2:每句话都是四字。

 

生3:语言几乎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

 

生4: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字。

 

……

 

师小结:《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句”。所谓“重章叠句”,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同时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往往喜欢从流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调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句”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师:诗中“伊人”很美,使得男子一往情深,上下求索,诗人为什么不把这种美直接写出来,而先写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呢?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生1:如果直接写,就很难突出追求者的心情。

 

生2:用环境描写更能表现他的美,表达他的爱意。

 

生3:先写雎鸠,再写相思之情。

 

……

 

师:说得非常好。诗中借景抒情,融景生情,这里用的是一种“兴寄”的表现手法。

 

多媒体显示:

 

《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比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如《七月》“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就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譬喻。如《卫风·氓》中用嗓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展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师小结:一开始我们分析场景,大家也注意到了,这些场景是分散描写的,基本是一句场景一句叙事夹杂进行。这也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叫作“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例如开篇先言他物:“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鸠鸣叫,引起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物”与“所咏之词”不是毫无关联,而恰恰是有共通点的。正如上例睢鸠的相互鸣叫与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是一致的。

 

(4)延伸、拓展,课内训练

 

①试背全诗。

 

师:朗读或试背全诗。

 

生:记忆、默诵全诗。

 

②让学生用自由体诗或散文的语言翻译诗,只要译文符合愿意即可。

 

(有的用自由体诗歌的形式翻译,有的用散文的形式翻译,并在小组内交流、互评)

 

(5)布置作业(略)

 

第二课时

 

师导入: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谁能告诉我,马拉松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路途遥远、艰险、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决心、勇气、坚持不懈、努力不放弃……)《蒹葭》便是描写了马拉松式的爱情追求,让我们来听听这场爱情告白吧。

 

(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①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②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③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教师可同时出示投影,检字词词掌握情况。

 

投影显示: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蒹葭 溯洄  晞  湄 跻 坻 涘

 

(选两个同学注音)

 

明确:jiān jiā sùhuí xī méi jī chí sì

 

④赏析、思考下列问题。

 

师:诗人心中的恋人不知在何出,诗人寻找了几个地方?

 

生1:在水一方。

 

生2:在水之湄。

 

生3:在水之涘。

 

师: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用文中一个字概括。

 

生:长、跻、右。

 

师:诗人面对如此曲折艰险的路,又是什么态度?

 

生1:溯洄从之。

 

生2:溯游从之。

 

⑤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多媒体背景显示、画外音: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寻访,道路难走又漫长。顺流而下去寻访,她好像站在水中的沙洲上。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还没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逆流而上去寻访,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访,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高地上。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露水还没完。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隔河对岸的河水边。逆流而上去寻访,道路崎岖又回旋。顺流而下去寻访,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2)研读全诗,探究手法

 

①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师:我们已经在《关雎》里学过了“起兴”手法的运用,请同学们举例分析《蒹葭》中那些地方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生:(举例分析,畅所欲言)

 

师小结:《蒹葭》这首诗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冷落寞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首诗每章开头的两句都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②讨论分析诗中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我们用《关雎》里学过的知识举例分析本诗中那些地方用了这种表达方式。

 

生:(举例分析,畅所欲言)

 

师小结: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篇一样,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萋萋”、“采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未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首章中的“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音的转换,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3)品读全诗,感受意境

 

师:请同学们齐读诗歌,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1:本文写得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生2: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景象,这种景象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生3: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充分说明了这点。

 

生4: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同时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

 

师: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生:(讨论)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教师小结: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师:既然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美在什么地方?如何美?请同学们具体分析。

 

(教师把全班分为几个组,分别负责每章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展开讨论交流,其中以一个组为主,另一个组补充、评价。)

 

成果展示: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嘎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A.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B.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C.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D.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4)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师:《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生1: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关雎》一诗着重在“叙事”,诗有一条明显的“叙事”线索: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幻想得到她。《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

 

生2:与《关雎》相比,《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写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师小结:《关雎》与《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无论在风格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读这两首诗时要注意详细体会。

 

(5)师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大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6)布置作业(略)

 

(主要参考资料:①http://www.xinyuwen.com.cn《<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作者 佚名  ②《文言文全解》,原建平 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年7月 ③《新教材完全解读》冯启岩 郜淑华 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10月 ④《教材动态全解》 陈贵友 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3.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以读为主,读讲结合”的教学思路,具体采用的方法是:朗读法、讨论点拨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法。(1)注重朗读。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有些老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分析过于理性,过于琐碎,“解剖麻雀”,解掉了诗歌的神韵和完整性。①教师范读。近几年,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渐渐淡化、逝去。其实,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闻其声,悟其情,让学生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而体会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②学生的朗读。训练学生的阅读层次,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懂意思。为此,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读中释义,读中品味,从而得到一种能力,得到一种欣赏古诗文的方法。总之,学生的朗读要经过一个从机械朗读到理解朗读再到表情朗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不是孤立的,它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提问、解说等活动一起进行的,朗读带动讲解,讲解促进朗读。(2)讨论点拨法。在两首诗中,理解诗的内容、学习艺术手法的运用和体会诗的美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这些环节时,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给每组都下达分析鉴赏任务,讨论过程中,老师适时给以点拨。讨论结束后,及时展开交流,以其中一组为主,其他组加以补充或评价,最后老师作小结。(3)重视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自己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坚持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过程。(4)适时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在课堂上创设优美环境,能将学生带到优美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氛围,特别是在情景赏析中,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专家点评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例。它的特点是:(1)重读轻讲,读有层次。《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是语文教师所共知的。本课例安排了多次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自由读、全班齐读、个别范读、领读、品读、研读等,形式多样,读有目的,读出层次,贯穿始终。整个课堂其声滔滔,其乐融融。在这里,教师的评点、引导,点到为止,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2)自主探究,各有所得。“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标向我们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理念,它要求我们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实际上自读、质疑、释疑、小组合作、分析鉴赏等,都是学生不同形式的自主探究,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充分利用新旧经验的互动,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很好的理解。课堂充分考虑了“适度探究”的原则,因为探究的内容如果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那么,探究就会变得高不可攀,悬而无味。在本堂课教学中,多数探究的内容是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就自得结果,或经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就得到解决。只是在探究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含蓄美、意境美和朦胧美的时候会遇到一点困难,但老师都作了充分的估计,并适时地进行了指导。总之,综观整个课堂,教师只扮演了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3)自译诗作,相映成趣。鼓励学生以自由诗的形式译诗,只要译文符合原意,并具有新诗的韵味就可以。这是一个轻结果重过程的活动。学生的译文可能不精美,甚至不符合新诗的要求,但在译诗的内化过程中必定会体会到原诗的意蕴,也必定会体验到二度创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在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中,如果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肯定,“物化成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将会再度提升,那么,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就双收有望了。(4)运用媒体,直观形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背对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拼命书写,这样既费时又乏味,而使用电脑手段,教师只需在课前准备好课堂上所需要写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需要用时手指轻轻一点就打在了屏幕上。这对教师而言,省时省力,增大容量;对学生而言,要抄要看,一目了然。本课教学几次运用多媒体,都把握时机,恰当好处,做到该点击时才点击。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

2010-12-13  人教网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