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footjob101:读景和写景——《荷塘月色》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49:01

读景和写景——《荷塘月色》教学的几点思考

即墨市市北中学  姜海霞 2009年7月16日 10:18 臧卫国于09-7-16 11:06推荐分析很切合实际,真为你的务实求真的态度感动,谢谢!敢于自我解剖,精神值得学习!第一课时:这是讲授《荷塘月色》的第一堂课,教学要点是分析文脉和感情变化。上下来后有些郁闷,学生是被我牵着鼻子走。分析游踪较简单,可是能够表现感情变化的句子却找着费劲,分析起来也困难。因为他们对课文不太熟悉,也没有对景物描写进行较深的体会,单凭几个直接抒情的句子和抓关键词进行分析显得有些单薄,他们的理解也有些零散和流于表层。而现在网上的课件几乎都是先理清情脉。所以不禁反思,这样究竟科不科学,或者是我引导不力造成的?由此想到杨老师曾介绍的一种“中间开花”法。那么似乎可以这样:先分析重点写景段(第四、五、六段),抓每段的景物特点,赏析语言及表达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身处荷塘时那淡淡的喜悦就容易和深刻得多了,然后抓第六段最后一句话,“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体会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得出结论:转而淡淡的哀愁。这是“中间”重点写景段的剖析,按照的是“缘景——入情”的思路,然后小结“借景抒情”。接着从后边走,品读虚写的采莲景,体会关键抒情句,得出结论:哀愁无以超脱。然后分析前面,观赏荷塘的缘由,找出关键抒情句,简单分析小路上之景(这个很简单,在引导分析了4、5、6段之后,学生已掌握了分析思路和方法,可自主完成),体会“不宁静——寻宁静”,和内心“淡淡的哀愁”,抓“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是转哀愁为喜悦的触发点。于是整个情脉便完成了。不知道这样上,学生可否对于情脉的体会要深刻一些,在教下一届的时候,可以试试。第二课时:《荷塘月色》第二课时,要点为分析重点写景段第四自然段。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写景状物的一些技法。课后向部分学生布置了作业,即写一段景物描写《河边漫步》,其中要蕴含四个比喻句。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基本功较差,本体和喻体缺乏相似性,比喻不准确、不恰当;或者欠生动传神,为写比喻而写比喻,结果适得其反。这点出乎我的意料,看来我高估了他们的接受与理解力。以后要多调查学情,才能更合理的教学,调整教学进度,让学生能够咀嚼消化,并且内化为写作的能力。第三课时:    《荷塘月色》第三课时,重点分析第五自然段。这堂课上得比较有趣,学生笑声不断。尤其是提及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问及形容美女如何进行侧面烘托,4班一学生随口答道:“我看见她就流口水。”众生大笑,我先肯定了他,然后引导他换个雅致一点的。7班一生悟性较高,答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学生七嘴八舌,也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我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外貌的描绘,典型的正面描写。一是《陌上桑》中关于旁人见到罗敷的反应,典型的侧面烘托。学生兴致很高,然后我当堂又设置了一个题目,描写歌声的美妙,要求用上这两种手法。学生受了刚才的点拨与感染,纷纷踊跃发言。我想,很多时候,课堂上需要的是一种交流与对话,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索,并让他们享受思维的乐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师需要探求的吧。第四课时:   《荷塘月色》第四课时,重点分析第六自然段。这堂课给他们强化了一下分析方法。即找出景物,分析景物特点,描绘意境,最后体会感情。这便是遵循“披文——缘景——入情——得意”的套路吧。然后课堂实践,让他们自主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这段较简单,学生基本能达到要求。我想,应该教会学生自觉梳理总结的能力,让他们便“无意识”为“有意识”。第一课时主要是阅读景物描写,理清感情脉络,文中作者的“中间开花”法,抓住关键抒情语句,能让学生比较快速的把握文章的感情,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二课时侧重分析写景状物的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练习写景状物,学以致用很好,如果能够让学生很好的交流展示自己的练笔,让其他学生点评,相信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第三课时重点分析第五自然段,尤其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中所举的事例,林黛玉的正面描写和秦罗敷的侧面描写,事例典型。最好是学生对这些文章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一无所知,真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的练笔,描写歌声用上这两种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第四课时除了分析第六自然段,还留了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分析,强化了“披文——缘景——入情——得意”的方法。不能只是老师分析,留有一定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注意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并且通过练习强化。总的来说,这个教学设计重点突出,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握写景抒情文章的主旨,写景状物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阅读和写作并行。当然,思路很好,有一点就是,现在课时很少,时间有点紧,用四课时来解读这一篇文章有点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