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写字间装修:《小石潭记》写作探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20:54

《小石潭记》写作探秘

许鸿宾

对于古文,许多人以为只要把意思弄明白就行了,所以强调的是会解词,会翻译。意思当然要弄明白,但仅仅弄明白意思,是远远不够的。相比较于今人来说,古人更注重文章的章法和写作的技巧。如果不把这些写作的奥秘找出来,那是非常可惜的。

比如《小石潭记》这篇古文,在写作上就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

一、如何充实文章的内容?

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这是许多人的苦恼。初中生作文一般要求写够600字,一些同学往往写到300字左右就没词儿了。这主要是不会调动材料的缘故。在这方面,柳宗元显然是个高手。他还在小石潭边坐着的时候,就开始构思这篇文章了(“记之而去”)。写些什么呢?“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是一定要写的;既然是“潭”,里面就会有“水”,有水就会有“鱼”——好,又有了一段;潭里面既然有水,就一定会有“水源”;有所见”,必有“所感”,嘿嘿,第四段的内容也有了!至此,即使不记“同游者”姓名,文章也已经成了。

二、如何安排文章的层次?

有了材料,下面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安排材料的顺序。柳宗元的考虑是:

1、从主到次。

“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是必须在开头交待的,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这个特点是其它特点的基础,也不能放后面。“潭水”和“游鱼”跟小石潭密不可分,所以放在第二段。至于小石潭的水源,可交待可不交待,那就放第三段吧。

2、从“所见”到“所感”。

“见”是“感”的基础;“叙述”、“描写”是“议论”与“抒情”的基础。所以,作者用了三段来写“所见”,接下来用一段来谈“所感”。“所感”建立在“所见”的基础之上,借景抒情,因而作者流露出的悄怆悲凉的心绪就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从本文与他文的关系看,作者还特别注重交待清楚游览的行踪。本文属于《永州八记》里的第三记。前面的第二记是《钴鉧潭西小丘记》,所以本文一开篇就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不但交待了方位,连距离都有了。

三、如何设置悬念?

在发现小石潭之前,作者先听到“如鸣佩环”的水声。如果只有一个“潭”,即使里面水再多再深,也是不会有水声的,显然,水在流动。水为什么会流动呢?第三段说到了潭水来源于一条小溪,这个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四、如何前后照应?

第一段有一句很关键的话:“全石以为底”。隔着水呢,如何能判断潭底是“全石”?原来是水清之故。前面的“水尤清洌”,后面的“皆若空游无所依”,都与这一句照应着。

前面提到的“如鸣佩环”一句,也隐含着“水尤清洌”的意思。

第四段说小石潭“四面竹树环合”,其实这“竹”和“树”在前面都已经提到了:“隔篁竹”、“伐竹取道”,有“竹”吧;“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有“树”吧。这也是照应。

五、如何写“不可写之物”?

写小石潭,肯定要写潭水。古人写水,一般不外乎“急”和“清”这两条。如《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小石潭的水,谈不上“急”,只能写“清”,而相比较于“急”而言,“清”是更难表现的。作者仅以一句“水尤清洌”直接写“清”,其余则全以侧面描写来表现: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水声如此清脆悦耳,水流定然是清澈无比。

“全石以为底”:能看出潭底是“全石”,说明水很清;水为什么很清呢?因为潭底是全石。这句话既暗示“水清”,又点出“水清”的原因,可谓妙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为什么鱼像在空中游动而不像在水中?为什么日光能直射潭底?为什么鱼影能落到潭底的石头上?皆因水清之故也。

六、如何进行心理描写?

如果你读过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定会为小说中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所惊叹。但当你翻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会发现一个相反的现象:里面可以有大段的景物描写和外貌描写,可以有细致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但很少出现心理描写。这,与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有关系。但心理描写作为塑造人物、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又是难以替代的。古代文学家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小石潭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角度。

首先,作者没有完全排除心理描写。文中有两个“乐”字,第一个出现在开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第二个在中间:潭中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两个“乐”字,写的是作者内心的快乐心境。细心的读者会感到奇怪:以柳宗元的身份和地位,怎么会听到一点流水声、看到几条小鱼就感到高兴呢?其实,这正是作者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遭贬的日子里凄苦悲凉,只能自寻快乐。换言之,连听到水声、看到鱼影都会感到快乐,可见生活中多少缺少快乐!

其次,用曲笔。由于这快乐是作者刻意寻找出来的,并非源自心灵深处,所以注定它是短暂的。一旦觉察到“寂寥无人”的处境,那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便又袭上心头。作者没有直接流露出这种孤独感,而是以“其境过清”为由,认定这里“不可久居”,从侧面表达出自己的旷世忧伤。

第三,借助于行为描写。当被一片竹林挡住去路的时候,作者毫不犹豫地作出“伐竹取道”的决定。他们出游,想必不会随身携带着各式工具,要“伐竹”定非易事。透过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我们猜到,作者被“如鸣佩环”的流水声所吸引,他一定要弄清原委,因为他太需要快乐的感觉了!

这,就是古代文学家处理心理活动的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