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华娱乐杜华: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27:26

第1节:目录

  【自序】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

  【壹】歌词关键词批注

  1. 胡同里有只猫 “胡同、侃大山”

  2. 娘子 “江南、塞北、客栈、杨柳、店小二、三两银、相思寄红豆”

  3. 上海一九四三 “一九四三、楷书、吴侬软语、外滩、春联、弄堂”

  4. 双截棍 “铁沙掌、金钟罩、铁布衫、双截棍、少林、武当、任督二脉、太极、轻功、国术馆、东亚病夫、杨家枪、茶道”

  5. 刀马旦 “霸王别姬、二胡、刀马旦、北大荒、耍花枪、马步”

  6. 龙拳 “龙、汉字、长城、蒙古高原、黄河、长江、泰山”

  7. 爷爷泡的茶 “唐朝、陆羽和茶经”

  8. 风沙 “幽灵”

  9. 东风破 “东风破、琵琶”

  10. 双刀 “唐装、丹凤眼”

  11. 敦煌 “敦煌、丝路”

  12. 千年之恋 “轮回”

  13. 祭魂酒 “狼烟”

  14. 鹰之恋 “长安”

  15. 嘻游记 “西游记、玄奘、天竺、唐太宗”

  16. 乱舞春秋 “三国、诸葛亮、东汉、黄巾贼、中原、九州岛、北斗七星”

  17. 茶汤 “焚香”

  18. 祥龙十八掌 “祥龙十八掌、大悲咒、活佛”

  19. 牡丹江 “牡丹江”

  20. 棋王 “象棋、九宫格”

  21. 发如雪 “狼牙月、伊人、惹尘埃、红颜、青史、三千、东流水、发如雪、邀明月、铜镜”

  22. 霍元甲 “生死状、霍家拳、江湖、武林”

  23. 花恋蝶 “花恋蝶、泼墨山水、滚动条、落款、柳絮纷飞”

  24. 千里之外 “梨花白”

  25. 本草纲目 “华佗、本草纲目、善本书、僵尸、中药、龟苓膏、云南白药、冬虫夏草”

  26. 菊花台 “夜未央”

  27. 黄金甲 “黄金甲”

  28. 大敦煌 “敦煌石窟、梵音、大藏经、菩萨说法图、飞天”

  29. 小小 “说书”
  30. 梦红楼 “红楼梦、鸳鸯”

  31. 青花瓷 “青花瓷、天青色、牡丹、宣纸、仕女图、汉隶、宋体、芭蕉”

  32. 无双 “禅定、命格无双、木鱼、横笛”

  33. 女儿红 “女儿红、瓜子脸、绣花鞋”

  34. 周大侠 “豆腐、平剧、功夫、旗袍、秦腔”

  【贰】?歌词之修辞学

  1. 从歌词文字中印证修辞法

  2. 《东风破》文字修辞法

  《发如雪》文字修辞法

  《菊花台》文字修辞法

  3. 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

  【叁】?歌词大会考(国学常识100题)

  附:安意如推荐:雨过天青云破处

第2节:作者方文山 自序节选

 作者方文山 自序节选

  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

  犹记得一年多前曾举办过“歌词大会考”的活动,很多网友对于我将自己创作的歌词词句重新批注、溯及源由,以及说明典故出处,并且将此消化成考题一事,回响颇为热烈,也开始理解到原来歌词里竟也有那么多的中文涵义可以发掘。

  其实当初会想到将自己写的歌词汇整编辑成考题,也是源于有些国、高中老师开始活用现代歌词入题,而触发我的动机。个人觉得歌词入考题是个值得肯定的事。

  由于媒体平台的强势,歌词大概是现今流传度与能见度最高的文字了。正因为如此,你已无法假装它不存在或没影响力。

  不过流行音乐主要的目的是为传唱,词意的描述偏重口语与情绪的字眼,也因此相当一部分的词意在文字上并没有讨论咀嚼的空间。但台湾毕竟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重镇,还是有很多适合入题的优秀作品等待发掘。

  其实我之前一直在寻找如何将创作过的歌词集结成书的切入点,因为单纯出歌词集并不妥当,毕竟歌词要能朗朗上口,必须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浅白直接的口语。

  以文章的标准来审视,这种口语文字的内涵经不起推敲,词意的经营显得很薄弱,语法结构松散,并不像新诗般有比较深入、可以咀嚼的文字张力,在我认为并不具备单独被阅读的乐趣。
  但在历经”歌词大会考”的文字数据汇整后,触发了我一个灵感,其实我可以针对歌词中的特殊名词做个批注整理,如此一来,歌词不再只是歌词,还能延伸出相关涵义与知识,让人吸收理解,况且我所创作的中国风歌词有相当一部分是适合拿来做为修辞学教材模板的。

  我想从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导入文学的领域,可谓寓教于乐,比较不那么生硬与八股,教学上也比较灵活轻松,容易引起学生族群学习的兴趣。

  ……
方文山 2008/4/7 于台北.长春路

第3节:双截棍(1)

【壹】歌词关键词批注

4.◎双截棍  

  岩烧店的烟味弥漫 隔壁是国术馆

  店里面的妈妈桑 茶道 有三段

  教拳脚武术的老板 练铁沙掌 耍杨家枪

  硬底子功夫最擅长 还会金钟罩铁布衫

  他们儿子我习惯 从小就耳濡目染

  什么刀枪跟棍棒 我都耍的有模有样

  什么兵器最喜欢 双截棍柔中带刚

  想要去河南嵩山 学少林跟武当

  干什么(客)*2 呼吸吐纳心自在

  干什么(客)*2气沉丹田手心开

  干什么(客)*2日行千里系沙袋

  飞檐走壁莫奇怪 去去就来

  一个马步向前 一记左钩拳 右钩拳

  一句惹毛我的人有危险 一再重演

  一根我不抽的烟 一放好多年 它一直在身边

  干什么(客) *2我打开任督二脉

  干什么(客) *2东亚病夫的招牌

干什么(客) *2 已被我一脚踢开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习武之人切记 仁者无敌

  是谁在练太极 风生水起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快使用双截棍 哼哼哈兮

  如果我有轻功 飞檐走壁

  为人耿直不屈 一身正气

  快使用双截棍 哼 我用手刀防御 哼 漂亮的回旋踢

第4节:双截棍(2)


  【铁沙掌】

  铁沙掌就是将铁沙浸入特定药材后,再置入麻袋中,然后透过功法练习而来的掌上真功夫,可攻可守,练久后,可劈砖裂石。特技节目中常见的劈砖头,就是铁沙掌一种。铁沙掌看似刚强,实则柔韧,练习时最大秘诀在于放松,否则只会伤到自己。铁沙掌非专属某一门派,各武功领域都有自家的铁沙掌。


  【金钟罩】

  金钟罩,顾名思义即是“有一金铸之钟覆罩全身”,强调其外力难以进入攻击。少林四大神功之一,为达摩禅师所创,共有十二关,练成后天下无敌,刀剑难损。初练时,用布捆成一锤,在身上前后捶击,直到不痛,再换木棰;木棰击而不觉痛,再换铁锤;铁锤亦不觉痛时,便配之以揭谛功及铁布衫等练功法,练习个二、三年,胸背将坚如铁石,而且骨骼会凸壮成一大块。金钟罩与铁布衫是中华武术基本功里的外功,另外洗髓功与太极导引术等则为基本功里的内功。

  【铁布衫】
铁布衫,望文生义即为“身穿铁制之衣衫”,意指全身如钢铁般能抵抗外力之任何攻击。铁布衫之练法在于用软布环绕胸背数圈,再用手着力搓摩,然后做肘臂曲伸练习。夜间宜以坚硬的木板为床,让骨骼时常与坚硬物体接触磨练,久了筋骨将渐渐坚实。之后将铁杆插入沙地中,于其上练习种种功夫,但要下杆时,以上身肩、背、胸、腹、臂等部位扑向沙中,行之三年,再除掉缠绕身上的软布,以木锤捶击,同时运气拟神敛力。如此再过三年,上身就会绵软如棉,铁布衫就练成了!铁布衫与金钟罩一样均是习武之人的基本外功之一。

  【双截棍】

  双截棍是武术中一种冷兵器,由两支中间以铁链连在一起之棍子所组成。因武打巨星李小龙经常使用之故,很多人误以为双截棍是中国传统武器的一种。其实双截棍发源自菲律宾。李小龙从菲律宾武术家Guro Dan Inosanto身上认识到这种武器后,甚为热爱,成了耍双截棍之高手,并将它发扬光大。自《精武门》一片开始,李小龙把双截棍武术带进电影银幕中。双截棍并未列入中国古代十八般武艺的兵器中,即施耐庵《水浒传》中所载的十八般武艺为「矛、锤、弓、弩、铳、鞭、金间、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

  【少林】

  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武术发源于嵩山少室山下丛林中的“少林寺”,该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根据《魏书》记载:“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唐初,少林寺十三僧人因助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受到唐朝封赏,而被特别认可设立常备僧兵,因而成就少林武术的发展。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 少林一词也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如古龙小说中的“七大门派”即为“少林、武当、昆仑、峨嵋、点苍、华山、海南”等派别,其中少林即位居第一门派。

第5节:双截棍(3)


  【武当】

  “武当”之名取自“非真武不足当之”,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就是在此得道升天。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古名太和山,山上有七十二峰。虽然唐代时武当山上就开始建造道观,但真正的黄金时期却是在明代。如今武当山的道观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与少林功夫齐名的武当派武功由张三丰创设,是为“内家拳法”,属于太极拳法,刚柔相济,有后发先至、四两拨千斤的特点。武当山与少林寺均因精湛渊博的武术为世人所尊崇,亦是武侠小说中重要的名门正派之一。

  【任督二脉】

  以人体正下方双腿间的会阴穴为起点,从身体正面沿着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浆穴,这条经脉就是任脉;督脉则是由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向后沿着脊椎往上走,到达头顶再往前穿过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促进循环。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相当重要,同时也因武侠小说里渲染与夸张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强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脉等,任督二脉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飞猛进,故也成为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气脉名称。

  【太极】

  太极拳的创始众说纷纭,不过现代的太极拳法可说是发源自大陆河南省陈家沟,由明末战将陈王廷所创,其拳法综合当时各家之长,并融合太极阴阳法则、吐纳气功与中国经脉之说。《易传.系辞传》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可说是太极概念最早的诠释。到了宋代,太极被解释为宇宙万物即将涌动变化前的状态,而一动之后,则形成阴阳两仪,进而生四象八卦,从此生生不息。太极之概念除中国本地外也影响了东亚某些国家,如韩国的国旗即为“太极旗”,旗帜由白底、青红圆形太极及四角四卦所组成。太极旗中央太极的青色和红色分别代表阴和阳、天与地,四角的卦表示阴阳成长。太极旗可说毫无保留透露出韩国深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第6节:双截棍(4)


  【轻功】

  电影或武侠小说中总形容轻功起如飞燕掠空,落如晴蜒点水,着瓦不响。事实上轻功并没有真让人厉害到腾空飞跃来去而不坠,不过练习轻功的确可让人身体灵活,行动更为灵敏,跳跃力与弹性大增,所以是种武术修炼方式。有种常见的轻功练法叫做铁锡碑,也就是在身上带铅、穿铁衣铁鞋练习蹲跳、行走等。一般来说,没有三五年工夫是无法练好轻功的。轻功的锻炼实际上为人体惯性的一种反射,当身体长久以来习惯某种重力的力道,一旦重力卸除,身体对跑步与跳跃之反应确实会不一样,变得更加快速与敏捷。轻功因违反地心引力的惯性,使人体在三度空间里弹跳与移动发挥到极致,故已成为功夫(武侠)类型的电影里相当重要的视觉元素。

  【国术馆】

  中国文化里面,除了武艺外,还包含了杂艺、技艺、医疗与养生等,这些合起来称为国术。也就是说,国术锻炼下来,可让人健身、防身与修身。国术馆顾名思义就是综合以上目的成立的场所。不过目前坊间的国术馆主要功能却是专治筋骨、扭伤以及多年旧疾等运动伤害,包括徒手经络按摩、推拿、放血、气功及贴药膏等,集民俗疗法之大观。现分布在海内外华人社群里的国术馆与中药店,堪称为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行业。

  【东亚病夫】

  东亚病夫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蔑称,一开始是出现在十九世纪末上海一份英国人办的报纸上,不过当时不称“东亚病夫”,而是“东方病夫”,直到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届奥运在柏林举行,中国几乎全军覆没,新加坡报纸上因此刊载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漫画上有面奥运五环旗,下面有群蓄长辫、穿马褂、面黄肌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颗大鸭蛋,而题为:“东亚病夫”。这个词明讽中国人身衰体弱,却也暗刺中国人思想沉疴难起,封闭落后。华人社会对“东亚病夫”此一名词的主要印象来自于李小龙一九二七年的电影《精武门》,电影里有段情节为李小龙扛了一块“东亚病夫”的招牌到日本人的武道馆,并在日人面前将其踢破砸烂的经典画面。
  【杨家枪】

  杨家枪属长枪,是北宋名将杨业(约生于公元十世纪末)一门流传下来的枪法。杨家将刀、剑、棍、枪等武功无所不精,但最有名仍属杨家枪,靠着这套枪法,杨家勇士扬威沙场,立下汗马功劳。一般民间流传的杨家将轶闻故事,多半涵盖杨业以来杨家五代的功业,而其中不仅是男子,杨门女将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畲太君、穆桂英等人,豪气胆识完全令人折服。

  【茶道】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可上溯至神农氏尝百草的时代,唐代陆羽《茶经》便记载:“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陆羽对茶有很深的造诣,时人称之为“茶神”、“茶仙”,进而被尊为“茶圣”,着有《茶经》一书。《茶经》对唐宋饮茶之风,有推波助澜之势,也是中国茶道最早与具体的指导原则,以后茶书皆依此改良。虽说日本的饮茶文化由中国传入,但“茶道”此一汉字词汇却是日本人率先使用的。日本茶道有许多流派,十分讲究奉茶的仪式细节,动作与器具也有专称,诸多茶道流派也分门表示地位与修养。中国与日本茶道繁缛,皆具各自饮食文化的象征意涵与艺术。

第7节:刀马旦(1)



  5.◎刀马旦  

  明明早上人还在香港

  还在九龙茶馆喝褒汤

  怎么场景一下跳西安

  我在护城河的堤岸

  站在古老神秘的城墙 月光摇又晃~

  我用英语跟小贩交谈

  突然画面一下就全暗

  我 还在想 到底身在何方

  我 变模样 是个华裔姑娘

  我 开始想 认真细心装扮

  我 回台上 终于轮我上场

  耍花枪 一个后空翻

  腰身跟着转 马步 扎的稳当

  耍花枪 比谁都漂亮

  接着唱一段 虞姬和霸王

  耍花枪 舞台的戏班

  二胡拉的响 观众 用力鼓掌

  耍花枪 比谁都漂亮

  刀马旦身段 演出风靡全场

  Rap~

  一口粮 一张床 一面墙 一扇窗 我洒下一地月光

第9节:东风破



  9.◎东风破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 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 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 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 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 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 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东风破】

  宋朝民间乐舞方面有大曲,所谓大曲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曲分三段,第一段是“散序”,第二段是“排遍”,第三段是“破”又名“入破”。另外还有“曲破”,是从大曲中独立出来的。南唐后主李煜除诗词书画外,亦通晓音律,曾亲制《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东风破的“破”指的是一种调,即宋朝所谓的“曲破”,根据《宋史.乐志》记载太宗亲制“曲破”二十九曲,又「琵琶独弹曲破”十五曲。宋朝江浙一带(江南)盛行这类琵琶曲,多填词而唱,后期演变为词牌。《东风破》歌词当然并非严格定义下的词牌,它只是仿古词牌名所做的一首歌。唐元稹《琵琶歌》:“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并。百万金铃旋玉盘,醉客满船皆暂醒。”就是形容琵琶弹到入破后,音乐节奏越来越快速的情形。东风破副歌第一句“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意指用琵琶这种乐器弹奏一首名为东风的曲破。
  【琵琶】

  中国传统乐器名,最早出现于秦代,但当时是直柄、圆形音箱的弹拨乐器,跟如今所知的琵琶不同。直到魏晋南北朝左右,西域游牧民族在马上弹奏的乐器传入中原,琵琶才逐渐形成现今样貌。“琵琶”这个名称来自其基本弹奏技巧,“推手为枇,引手为杷”,除用于歌唱、舞蹈和戏曲,也用于乐器的合奏、伴奏。传入中原后融入汉族音乐的典雅深沉,仍具有西域情韵之清新,一扫传统宗法古乐,获得贵族以至平民的好感,在隋唐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乐器。史载唐玄宗有一玉琵琶,视同国宝。因为琵琶乐器在唐代受到极大的重视,故文人亦多将琵琶一词入诗,如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喞喞。”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杜甫的:《咏怀古迹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及王昌龄所写的《从军行七首》:“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第10节:嘻游记(1)


  15.◎嘻游记  

  (口白) 话说 唐太宗贞观三年,距今一千三百七十五年前,

  玄奘大师立誓发愿至西方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

  前往天竺取回佛经六百多部,返回长安后,

  玄奘将其所见所闻口述,由门徒编辑成《大唐西域记》。

  他们说我是否章回小说看太多

  突然想戒烟戒酒还想要修成正果

  石头里蹦出一只叫悟空的猴

  它打抱不平的样子就像是我
  传说中猪八戒怎么吃还是很饿

  而它跟我一样老是戒不了女色
  我胖是胖了一点但是人不丑

  而且我的身手灵活还很温柔

  我吃斋念佛 却没撑多久 又举起拳头 谁叫我重朋友

  沙悟净他膀子上的九颗骷髅头

  加起来也没有我所惹的麻烦多

  蜘蛛精的诱惑这城市到处有

  我闭上眼睛念阿弥陀佛

  故事里的唐僧师徒四人过沙漠

  众人来到西域取经直达天竺国

第11节:嘻游记(2)


  我的努力却看不到结果

  就只会念念金箍咒在找借口

  我面壁思过 又没撑多久 想立地成佛 却有一堆损友

  佛总是曰不可说 (面筋你就别再取笑土豆)

  弟子别问为什么 (我们窝在同一瓶的罐头)

  佛总是曰不可说 (大家又何必强出头谁来当大哥谁是老二)

  凡人只要 照着做 (我们根本就是同一种的货色)

  (口白)牛魔王你哪里逃 师父小心啊 小心啊师父 啊 二师兄

  而我们这几个随便一个觔斗 就八万四千公里的四海云游

  跟贪念大战了三百回合 如来的手掌心终究是逃不过

  佛总是曰不可说 (面筋你就别再取笑土豆)

  弟子别问为什么 (我们窝在同一瓶的罐头)

  佛总是曰不可说 (大家又何必强出头谁来当大哥谁是老二)

  凡人 只要照着做 (我们根本就是同一种的货色)

  佛总是曰不可说 (大家又何必强出头谁来当大哥谁是老二)

  凡人 只要照着做 (我们根本就是同一种的货色)

  佛总是曰不可说 (大家又何必强出头谁来当大哥谁是老二)

  弟子别问为什么 (我们根本就是同一种的货色)

  佛总是曰不可说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著名的神怪长篇章回小说,自宋以来历经众人创作,最后完成者为明代的吴承恩。故事内容融合佛、道、儒三家思想,以唐朝玄奘至天竺取经的史实加以想象而写成。明朝中叶成书以来,由于说唱艺术兴盛,《西游记》成为说书人发挥的话本题材。以通俗文学的角度观之,此书内容幽默风趣、取材丰富,因而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容易为一般大众所接受,书中的角色尽成家喻户晓的人物,如唐僧、悟空、沙悟净、猪八戒、牛魔王、蜘蛛精等。《西游记》是以唐代的《大唐西域记》为基础所撰写的小说。话说唐太宗贞观三年,距今一千三百七十五年前,玄奘大师立誓发愿至西方取经,费时十七年,经历百余国,前往天竺取回佛经六百多部。返回长安后,玄奘口述其所见所闻,由门徒编辑成书,这就是《大唐西域记》的由来。
第12节:嘻游记(3)


  【玄奘】

  玄奘为唐朝著名的佛教大师,汉传佛经的译者,俗姓陈,本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以西域取经传递佛法著称,回国后在唐太宗支持下,于长安成立翻译院。由其口述、门人集结而成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因为当时缺乏印度相关历史纪录,这本珍贵的游记便成了研究印度不可缺少的文献。玄奘也是明代小说《西游记》唐三藏这个角色的主要参考人物。因玄奘对佛教的贡献极大,千年来受到佛教界极大的尊崇,世人均尊称三藏法师。三藏法师为佛教中的一种敬称,指对经、律、论三藏都相当通达熟悉的法师。台湾新竹地区的玄奘大学更以玄奘为名。

  【天竺】

  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印度最早出现在《史记》里,当时称印度为“身毒”,唐代以来统称天竺,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正名为印度。印度是一个著名的文明古国,也是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人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并有许多发明,例如阿拉伯数字。近代印度陷于政治动荡,一九四七年获得独立,但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印度社会中曾经存在过严格的阶级制度,即“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个阶级。除此之外,还有比首陀罗更低阶不属于这四种种姓阶级的贱民。当时种姓间不得互动通婚,违者处罚相当严重,甚至可能处死。尽管如今印度宪法明文规定不准阶级歧视,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因“种姓制度”千年来根植于印度教的信仰中,除非抛弃信仰,否则低阶种姓终其一生都受其教义的束缚。

  【唐太宗】

  唐太宗名李世民(公元599-649年)为唐朝第二任皇帝,为政期间励精图治、注重法治,而且虚心纳谏,善用房玄龄、魏征等贤臣,在国内厉行节约,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在位期间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开疆阔土。唐太宗被突厥各部尊为“天可汗”,他治理下的中国出现空前繁荣的升平景象,这段大唐盛世,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的嫔妃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虽说唐太宗是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之一,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奠下基础,但其皇位取得却颇富争议:公元六二六年,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发动著名的“玄武门兵变”,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杀,尔后李渊让位,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元为贞观。

第13节:嘻游记(4)


  18.◎祥龙十八掌  

  欲望它正在分赃 我用亢龙有悔闯

  闯过了人性的贪 你我龙战于野一场

  飞龙在天隐藏 我的忐忑不安被染黄

  面对赤裸的谎 坚持潜龙勿用不慌张

  颓废它一路沮丧 我用神龙摆尾转弯

  转了几道弯开始疗伤 见龙在田我难堪

  时乘六龙伪装 七情六欲全走样

  双龙取水取月光 我ㄧ口饮尽了一夜的风霜

  我用祥龙十八掌 负面的情绪全部都无法挡

  要怎么清除耳朵 听到的那些丑陋

  合掌念大悲咒 我练神还虚被外界反驳

  气沉丹田的我 把懦弱烧练成了炉火

  一掌劈开忧愁 在我面前倒下的是一堆借口

  我弓起马步举起了拳头 给回一个正面的温柔

  寻找世间的活佛 我将悲伤上了锁

  看章回小说 学江湖洒脱 寻找世间的活佛

  烦恼剩下一碗多 快乐就唱歌 从来不啰唆
  Rap

  亢龙有悔 龙战于野 飞龙在天 潜龙勿用

  神龙摆尾 见龙在田 时乘六龙 双龙取水

  看我祥龙 用十八掌 打倒烦恼 攻下忧愁

  见招拆招 别来困惑 谁敢挑战 我挡挡挡

  【祥龙十八掌】

  “祥龙十八掌”这名称是谐仿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武功套路“降龙十八掌”而来的。“降龙十八掌”的招式中除了“双龙取水”取自佛经中的典故外,其余皆源自《易经》之卦名或词或传。如“亢龙有悔”为易经干卦,干卦上九:“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飞龙在天”也属干卦,干卦九五:“飞龙在天,大人造也。”顺带一提的是,金庸小说对华人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就近代小说家而言可谓空前。对于金庸作品的历史背景、相关人物、武术派别等相关研究与探讨,称之为“金学”。坊间甚至还有“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组织,也因此金庸小说拥有一个特殊的文学地位。

  【大悲咒】

  大悲咒是佛教经典《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分,为八十四句梵语。大悲咒在佛教故事里,源于观世音菩萨发下的宏愿。若以虔敬的心长期持诵大悲咒,就能契合菩萨的大悲心,除去灾难以及诸恶病苦,且成就一切善法远离恶果,超脱生死轮回,罪业皆能消弭,得到身心之清净。
  【活佛】

  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宗教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灵魂转世说为根据,为解决宗教首领继承问题而产生的宗教制度。当活佛圆寂后,寺院会使用不同的仪式,寻找刚出生的婴童,从中选定一名活佛转世的灵童,而后灵童会被迎入寺中,继承先辈活佛的宗教地位。藏传佛教有两大不同的传承系统,分别为达赖和班禅,是西藏黄教领袖宗喀巴的两大传承弟子。西藏佛教界认为,达赖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的化身。除活佛外,藏传佛教还有另外三个重要的宗教名词,即喇嘛、仁波切以及法王。喇嘛简单的说就是指僧侣,如同和尚;仁波切则为藏语“珍宝”之意,用于对藏传佛教有成就者之称呼。除修行与学问堪为教徒楷模者为仁波切外,仁波切里亦有高僧转世而被认证者;法王之认证亦采轮回转世,但与活佛不同的是,法王为职位与尊称,是政教共主。

第14节:发如雪



  21.◎发如雪

  极冻之地,雪域有女,声媚,肤白,眸似月,其发如雪……

  狼牙月 伊人憔悴

  我举杯 饮尽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 惹尘埃是非

  缘字诀 几番轮回

  你锁眉 哭红颜唤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 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只取一瓢爱了解 只恋你化身的蝶

  你发如雪 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 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 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 微醺的岁月

  我用无悔 刻永世爱你的碑

  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 啦儿啦儿啦

  铜镜映无邪 扎马尾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第15节:霍元甲


  22.◎霍元甲

  喝 命有几回合 擂台等着

  生死状 赢了什么 冷笑着

  天下谁的 第一又如何 止干戈 我辈尚武德


  我的 拳脚了得 却奈何 徒增虚名一个

  江湖难测 谁是强者 谁争一统武林的资格

  小城里岁月流过去 清澈的勇气

  洗涤过的回忆 我记得你 骄傲的活下去

  霍霍 霍霍霍 霍霍霍 霍家拳的套路招式灵活

  我我 我我我 我我我 活着生命就该完整度过

  我我 我我我 我我我 过错软弱从来不属于我

  霍霍 霍霍霍 霍霍霍 我们精武出手无人能躲

  【生死状】

  生死状是发生攸关生命的行为之前,双方签下的免责切结书,内容不外乎“生死两不追究”、“生死有命、富贵有天”等。生死状是白纸黑字的合约,以确保双方出手时能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中国近代的武术擂台开赛前,都要先签生死状。据说清代武学大师霍元甲家中大厅就挂满了与人性命相搏所得来的生死状。另外除生死状外,古代绿林组织也常要求加入者纳“投名状”,意思是缴交(投)自身姓名的状纸,等于是提出申请。投名状之形式除书写外,亦有要求加入组织者共同做一个事,通常为杀人。

  【霍家拳】

  清朝兴起的武术八极拳拥有许多流派,霍家八极拳即其中一支。因霍家传内不传外,因此霍氏八极拳也简称为霍家拳。霍家拳是霍姓数代武学家潜心修习的成果,最有名的为体系完整的「秘宗拳”,其后代武术家霍元甲,更融合各家之长,将秘宗拳发展为“迷踪拳”,使祖传武艺达到另一个高峰。霍元甲之后开了拳法外传的先例,并创立精武体育会,孙中山先生曾赠与亲笔“尚武精神”四字,表彰以武会友、增强体魄的霍家拳术精神。

  【江湖】

  江湖两字拆开各自可指地理上的三江五湖,但“江湖”两字成一对词,在中国文化中另有指涉的意涵,如《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中的江湖指的即是广阔逍遥的适性之处;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江湖则用来指民间社会,有与朝廷相对的意思。也因为高人隐士不甘于受朝廷指挥控制,鄙弃仕途,以睥睨傲然之情,逍遥于适性之所,所以江湖也被近代武侠小说,引为豪杰侠客所闯荡的社会。因为武侠小说里的那种刀光剑影的生活并非正常的生活秩序,现今社会也唯有以暴力冲突为常态的黑道生态贴近所谓的江湖,也因此,江湖一词已演变成较为负面或特定的用语,如“混江湖”,意指混黑道;“老江湖”,喻见多识广之负面人物;“江湖险恶”,指是非纷扰之地等。而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话语出古龙)意指人身处在特定环境中,因顾及周遭人事的压力,常做出非出于己愿的事。
  【武林】

  武侠小说中常出现“武林高手”、“武林盟主”,“武林大会”等专有名词,在线游戏里也有《武林外传》、《武林群侠传》等,那到底何为武林呢?武林并非江湖的同义词,江湖社会所涵盖的范围极大,三教九流人士皆有,如命相卜卦、和尚法师,甚至乞丐宵小等皆可称之为江湖中人。武林也非武馆镳局林立之处,更不是指绿林好汉聚集之地。武林,它是武术界各门派的一个泛称。主要是指一个拥有武功底子的人所处的大团体,而非单指个人。如练武之人,我们可说他是武林中人,也就是说习武之个人包含在武林这个团体中。至于武林盟主仅出现在武侠小说中,真实社会并未出现过真正一统武林各门派之人。不过近代天津的霍元甲,广东的黄飞鸿等人,因武功高超,德术兼备,被视为精神上的武林盟主。

第16节:千里之外(1)



  24.◎千里之外

  屋檐如悬崖 风铃如沧海 我等燕归来

  时间被安排 演一场意外 你悄然走开

  故事在城外 浓雾散不开 看不清对白

  你听不出来 风声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梦醒来 是谁在窗台 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经不起谁来拆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 去等待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两鬓斑白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天在山之外 雨落花台 我等你来

  一身琉璃白 透明着尘埃 你无瑕的爱

  你从雨中来 诗化了悲哀 我淋湿现在

  芙蓉水面采 船行影犹在 你却不回来

  被岁月覆盖 你说的花开 过去成空白

  梦醒来 是谁在窗台 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经不起谁来拆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第17节:千里之外(2)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

  我送你离开 千里之外 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 去等待

  【梨花白】

  《千里之外》歌词中有句:“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此处的“梨花白”意指眼泪,如“泪带梨花”。梨树在春末开花,其花色白而艳美,故古人常以梨花之飘落来形容女子楚楚动人的眼泪。关于“泪带梨花”最著名的诗句有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这是形容唐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犹如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其它以梨花形容美女之泪容的诗句尚有宋欧阳修《渔家傲》:“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泪洒梨花雨。”宋赵令畤《商调蝶恋花》:“弹到离愁凄咽处,弦肠俱断梨花雨。”唐刘方平《春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以及宋李甲的《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第18节:从歌词文字中印证修辞法(1)


  【贰】歌词之修辞学

  从歌词文字中印证修辞法

  1. 感叹:文句的内容除了陈述出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强烈情绪,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等各种情感反应,这种修辞法就叫做感叹。一般常借用叹词、助词,并搭配惊叹号,来表现强烈的情緖。例如:在《刀马旦》中,“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故事中人只身在北大荒中,身寒心更冷,然而一碗热汤,不仅祛除生理寒冷,更温暖了孤独的心,因而发出满足之赞叹。“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牢牢记下。”出现在《千年之恋》中的这句词则又是另一种情境的感叹,说明爱情难以得到的思念。


  2. 譬喻: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比方说明或形容描写抽象的谈话主题。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另一事物,被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如,像,好比,似,犹如”之类的连接语词。《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喻体、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叶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择选、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巨细靡遗,博大精深,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3. 类迭:即反复使用同一个字词或语句的修辞法。而“类”与“迭”还有使用上的差异:“类”表示字词(类字)或句子(类句)非连续出现,而是间隔重复使用;“迭”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都接连重复使用,又叫“迭字”与“迭句”。类迭修辞有意识的重复使用同一语词或语句,除了语调复沓的和谐效果外,也是藉此突出某种意念,强调某种感情。例如《小小》:“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中的“小小”兼用了“迭字”和“类字”,语意上强调童年的天真与童雉,加强青梅竹马这个意念;《嘻游记》:“佛总是曰不可说,弟子别问为什么;佛总是曰不可说,凡人只要照着做。” 则是“类句”,也就是“佛总是曰不可说”这句话间隔出现,强调佛意深邃,多问不如多行。《敦煌》:“尘世之中,多少梦,多少爱情被人传颂。”也是一样的道理。而《胡同里有只猫》:“他这边儿搞搞,那儿瞧瞧。”“搞搞”与“瞧瞧”为迭字用法,《娘子》:“近乡情怯的我,相思寄红豆,相思寄红豆。”则为迭句,重复说了两字“相思寄红豆”,更强化了即将回乡时既期待又恐惧的心情。

第19节:从歌词文字中印证修辞法(2)


  4. 转化:也称为“比拟”,是在描写内文时,“转”变被描写对象原来的性质,“化”成另一本质截然不同的物类,来加以形容叙述的修辞法。可以拟物为人(拟人法)、拟人为物(拟物法),或是以物拟物,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法)。在歌词《东风破》中使用了很多转化的手法,例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在这两句中,“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等的抽象名词,被转化成几乎可以触摸得到的实体,加重了他们所代表的意境重量。想想,一盏离愁之灯在深夜孤单伫立在窗口,除了孤单,还有苍凉为伴。描述李时珍那本中国药典珍本《本草纲目》的同名歌词中,也可见转化的构思手法:“山药,当归,枸杞,GO。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只要服用传统草药,就能让你补充骄傲,治崇洋媚外的毛病。

  5. 排比:用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其字数不一定要相同,使句子富有意乐之美,并增加了表达的强度。例如《女儿红》:“长的不是瓜子脸,个性不温柔婉约,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天生不是丹凤眼,模样也不古典美,我却偏偏爱绣花鞋。”将相似意义的句子排列一起,更能生动传达出“虽然不是古典美人胚子,却更有自己的个性主张”的概念,彷佛一女子就站在眼前大声说:“这就是我,怎样!”

  6. 夸饰:语句中特别夸张铺陈,明显超过客观事实,以予人深刻印象。《周大侠》:“我稍微伸展拳脚,你就滚到边疆。”如此潇洒,不可一世。《敦煌》:“遗憾,已收藏,我的泪,千行。”悔恨多令人肝肠寸断啊。《龙拳》:“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天地由我创造,多么豪气万丈!《千年之恋》:“温热前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因思念而来的牵挂,纠缠千秋万世,完完全全呼应了歌词名称。《爷爷泡的茶》:“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则形容唐朝人陆羽创作的《茶经》深深影响中华文化。喝茶至今仍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了茶,中华文化就像没有加盐的料理,一点味道都没有。

第20节:从歌词文字中印证修辞法(3)


  7. 转品:在构句时,改变词汇原来习用的词性,譬如将形容词或名词转成动词来使用。例如《娘子》歌词“家乡的爹娘早已苍老了轮廓”,以及《发如雪》中“我等待苍老了谁”都出现的“苍老”一词,就是从形容词转成了动词,意思是使轮廓、使谁变得苍老。这种用法,不仅赋予既有的词汇新颖的用法,也使句子的陈述显得简洁扼要,却又含藏丰富的语言意蕴,更让人感受时间无情催人老的压力与无奈。同样出现在《发如雪》“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中的“凄美”也是形容词转动词,意思是使离别蕴涵一种凄美的感伤。以“凄美了离别”取代“让离别更显凄美”,更具动感,而且越显露哀戚诗意。

  8. 倒装:特意颠倒文法上顺序的句子,如《青花瓷》的“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而这句话也使用了譬喻法;或如《龙拳》的“渴望着血脉相通,无限个千万弟兄”,一般说法应该是“无限个千万弟兄,渴望着血脉相通”。倒装通常是用来加强语势、调和音节,让句法更有变化,增添文章韵味。所以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青花瓷》中女子更为鲜明的嫣然一笑,以及《龙拳》里那股团结相连的强烈渴望。

  9. 摹写:把感官对事物的知觉,用文字加以描述形容,记录的对象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等的感受。譬如《乱舞春秋》:“ㄎㄧㄥ ㄎㄧㄥ ㄎㄧㄤ ㄎㄧㄤ 刀剑棍棒”,以「ㄎㄧㄥ ㄎㄧㄥ ㄎㄧㄤ ㄎㄧㄤ”刀剑棍棒交触碰撞声,来形容三国时期兵戎相见,战况激烈,就是一种听觉摹写。《双刀》歌词“正上方的月亮,那颜色中国黄。”则是视觉摹写,而《上海一九四三》中:“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夕阳斜斜印在斑驳的砖墙。”也属此类,夕阳的昏黄爬在斑驳的砖墙上,更添悲凉。《牡丹江》歌词中也大量运用了摹写的表现手法。

第21节:解读《菊花台》文字修辞


  解读《菊花台》文字修辞 

  你 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转化)

  惨白的月弯弯(类迭) 勾住过往(转化)

  夜  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转化)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设问)

  雨  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视觉摹写,亦可触发听觉的想象,故可兼含听觉摹写)

  我一生在纸上  被风吹乱(夸饰)

  梦 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转化)

  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转化)

  菊花残  满地伤(夸饰、映衬) 你的笑容已泛黄(转化)

  花落人断肠(夸饰、映衬) 我心事静静躺(转化)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转化)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暗引)

  花 已向晚(转品:名词做动词) 飘落了灿烂(转化)

  凋谢的世道上(转化) 命运不堪

  愁 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转化,析字)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谁 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设问)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转品)

  天  微微亮  你轻声的叹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  成双

第22节: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1)



  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转化)

  宣纸上 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转化)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

  你的美一缕(转品)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转化)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夸饰)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转化)

  就当我 为遇见你伏笔(转品)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类迭)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转化)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的修辞关系)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

  极细腻 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转化,摹写)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上下两行三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类迭修辞)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转化)

  【青花瓷修辞解释】

  譬喻: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为例,“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为“喻体”;“犹如”为“喻词”;“绣花针落地”为“喻依”。若从譬喻“运用想象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说明或形容抽象之物”这个原则来看,想象力将“细腻的秘密”与“绣花针落地”巧妙串联在一起,呈现出彼此微妙的关系:那段“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是如此细腻,因而被小心呵护着,唯恐一碰就破,就像绣花针落到地上,是那么轻盈细微,却又带点小小的危险。而“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等句也都是譬喻法的完全体现。

  类迭:类迭不仅能使语调和谐,还可强化词句所透露出的意思。“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连三个“惹”字就属此用法。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芭蕉不再只是认命般让骤雨淋泄其身,而门环也不再被动等待铜绿染身,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整个画面更是活了起来。第三段与第四段开头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属于类句。

  转化:在《青花瓷》歌词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转化,例如“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等句。“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也属于转化,在这句词中“美丽”被拟物化,成了能飘荡在空中的一缕雾岚,前往到一处故事主角无法到达的地方。美丽,已不复见。人与物之间的界限在此模糊暧昧,词意却也变得深刻而繁复。
第23节:解读《青花瓷》文字修辞(2)


  排比:“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增强词意的感染力,强化了“惹”的意象。

  夸饰:“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对应上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所指涉的等待,彷佛是如此无穷无尽,而且隔了千万里,显得遥不可及;另一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中的秘密被保守了千年从未让人知道,象征守密者的细腻与坚毅,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锻烧也不泄漏一字一句。

  转品:简言之,就是转化某一个词原来的词性。例如“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中的“伏笔”原为名词,在这里做动词用。由于这样的转化,句子顿时有了动态感,进而深刻表达出前一句中的“书写”动作,以及隐含在书写动作下的心意;“你的美一缕飘散 ”的“一缕”则是数量词转化成副词,整个画面感都出来了。

  倒装:“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就是个倒装句,正确的文法顺序应为“你眼带笑意,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使用倒装法,并不太会变动句子倒装前后的意思,但是意境上就有所不同了。就拿此句为例好了,未使用倒装的句子(后者)较平铺直叙,整体感觉没有起伏,较为平板;但倒装之后,让人更有想象空间,一位的美丽女子似乎就这么站在眼前,盈盈笑着。

  摹写:所谓摹写,指的是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能引起感官感受的描写。譬如“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就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描绘出青花瓷上的锦鲤颜色,尤其在白瓷衬底之下,彷佛即将跃出碗底似的。至于“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这句词是不是让你宛若看见庭院里被骤雨打弯的芭蕉摇来荡去,空气中的湿气透进了门环,让它招惹了一身铜绿色,耳边还传来淅沥雨声呢?

第24节:雨过天青云破处 安意如(1)


  雨过天青云破处 安意如/文

  很早就链接了文山的博,看他的文字,听,他提及的那些歌。即使不是JAY唱的,不是他的词,也很好。

  这个男人的品味,不俗。

  却忆不起,这是何时形成的习惯?

  歌舒耳边,字绽心上,它们之间保持微妙地,生机勃勃的节奏,总是鼓舞着我,在我倦怠的时候,给我信号。

  要坚持呵,要及时啊,像行走在水上过了今夜,过了这刻,写字的你我,思想的波动就会到别处,留下的印迹也将有变动。

  于是,一字一字地累积,而一夜一夜,在指间遽然滑落。

  我有一个固执的念头。觉得,为文山的书做推荐,一定非JAY莫属,就像为JAY添词,文山总是能天衣无缝。比如《青花瓷》,那样拗口拖沓的词,也就方文山敢写出来给周杰伦唱。也就只有今时今日周杰伦的人气,周杰伦的风格,才能让这首歌如此迅猛的被人认可,换一个人,难有如此效应。

  记得,JAY在一首歌里调侃文山拖稿,听着就笑出来。

  这两个男人真可爱。他们是众所周知的好友,

  喜欢JAY,喜欢文山。几乎是同时期的事情,一路听着JAY到现在,眼见他如何从喜欢带着鸭舌帽,一个对着话筒会脸红的青涩小男生,到现在侃侃而谈神态自若的周董,也见得文山如何越来越被认可推崇,到了洛阳纸贵的程度。

  据说他们识于微时。一起努力过,一起坚持过。慢慢的,一个成了天王,一个成了词坛翘楚。两个人的契合,靠偶然的碰撞还不够稳定,要有长时间的耐心交汇才可以。

  有很多人,听听就厌了,惊艳过后,难以为继,遂一路往艳俗上奔。他们两个无疑是特出的,得像生长在一起的树,枝叶交集,互相扶持。日见日新,真是不可多。

  一起生长的缘分,确实是不可取代的。

  在文山的词里,爱是一个隐喻。一道待解的迷。一个潜伏的兽。

  有一年,流行乐坛不知发了什么癫,蝴蝶满天飞。老鼠满街串。狼和羊叼着玫瑰花,磨磨唧唧说着不知说云的情话,让人听得毛骨悚然翻江倒海。

第25节:雨过天青云破处 安意如(2)


  那个时候,流行音乐,我只期待方文山和林夕。

  有必要提到林夕。个人觉得,这是少数能和文山匹敌,并能使他奋力地人。反之亦然。

  霑叔故去后,有个问题一直在想,这词坛,除了林夕之外,还有谁可号令天下,如果只得林夕一个,那未免太凋敝了。幸好还有方文山。

  这两个人不一样的地方地方太多,林夕清瘦总是表情冷峻,文山肉肉的,表情也多搞怪。林夕尖刻,文山温存。

  林夕的词像时光的剪影,粼粼在脚下闪烁。而文山的词,极具画面感,一桢一桢在脑海中跳过。但,这只是表面上说故事的习惯和手法不同。

  在残忍的本性上,他们其实是一样的。

  好的填词人一如好的说书人,开头深情款款哄你天长地久,在关键时刻却舍得与你一刀两断。他嘎然而止潇洒离去,留你长夜无眠相思难解。

  真是狠!

  一个鬼马的男人,穿着中式的衣服。这是否算是暗示了一些细节,他性格中的矛盾和善变。文山是多面的,快歌或慢歌,深情或搞怪,乡情和现代。哪怕是最难写的关于战争和和平,都能把握的恰到好处。叫人忍不住期待他饱满地文字创造力,期待来日的创作。

  他是喜欢翻新词境的人,比如说,写出“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再有,“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 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灵活地运用通感,是一个优异诗人必备的能力。但能够想到化用赵佶的“雨过天青云破处,着般颜色做将来”为一首歌的定下天青色基调却不是人人可以信手拈来的。

  最后,提到文山的一个身份,这不是个秘密,却容易被忘记,他是一个诗人。其实应该这么说,他首先是个诗人,其次才是个词人。

  那么,他文字的韵意,也就有迹可循了。怀旧和脆弱的气质,原非刻意,只是作为诗人的他本性流露。

  在方文山的词里,爱是一个隐喻。一道待解的迷。一个潜伏的兽。能够化用赵佶“雨过天青云破处,着般颜色做将来”,赋予流行音乐天青色基调,不是人人可以信手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