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哪里有红灯区: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06:43

古代汉语词汇的特点是:单音词占优势,向双音词发展,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

第一、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

古汉语词汇特别是先秦到魏晋南北朝的书面语言词汇,单音词占大多数。例如: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前一段有三十个字,二十九个词,其中单音词占二十八个,双音词只有一个。

后一段全部由单音词组成,二十二个字就是二十二个词。

这足以说明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优势的情况。古代汉语的词往往就是一个个的字,所以前人研究古代汉语常以字为单位。“字”与“词”也不严格区分,“虚词”也被称为“虚字”,“名词”、“动词”也被称为“名字”、“动字”。有人作过大致统计,古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80-90%,而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词占80-90%。

第二、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

汉语词汇的发展趋势,主要是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秦汉时期,单音词占绝对优势。秦汉以后,复音词尤其是双音词逐渐发展。从唐宋以后直到现在,双音词占绝对优势,而单音词则退居于次要地位。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大致有三种方式:

(1)换一双音词。即改换一个说法,用另外的字构成双音词。(日——太阳,目——眼睛)

(2)加一实词素。即加上一个实词素(等义或近义的词素),与原来的单音词构成双音词。(月——月亮)

(3)加一虚词素。即加上一个虚词素,作为前缀或后缀构成双音词。如:

阿——阿母、阿爷、阿姊、阿谁

老——老杜、老刘、老虎、老鼠

尔——率尔如——宴如

“阿”作为附加词(即虚词素)出现于汉代,南北朝最为盛行,唐代以后就不通行了。“老”作为附加词,大约兴起于唐代,如“老杜(谓杜甫)、老刘(刘梦得)、老元(元微之)之类。尔、如、若、然作为附加词,唐宋以后仿古作品里还出现,口语里几乎失去构词能力,唯独“然”字频率很高,现在仍然使用,如果然、居然、当然、必然、依然等等。

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占优势发展到双音词占优势,大大减少了同音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使语言日益精密、细致、明确,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发展到现代汉语才变成了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单音词已经发展为双音词了。比如秦代有“黔首”一词表示“民”;《诗经·秦风》中已有“权舆”一词表示“始”;《汉书·匈奴传》中的“兼并”,汉代《十五从军征》中的“阿谁”,唐代王恽诗中的“老虎”,杜甫诗中的“燕子”,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的“弈棋”,梅尧臣诗中的“船儿”等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然,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并不意味着这些单音词都被双音词取代了,如“虎”与“老虎”仍然并用。也不能说产生了双音词,这些双音词就一定能长久沿用,如“黔首”现在就不用了。词汇的发展,是一种复杂的新陈代谢现象。

第三、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

古代单音词居多,音节有限而词义无穷。词汇和词义不断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如“解”,新版《辞源》收了三个读音。列二十一个义项:1、剖开、分割肢体。2、分散,分裂。3、解开.消散。4、脱去,排除。5、分析,解释。6、晓悟,理解。7、值得,知道。8、通达。9、排泄。10、乐曲的章节。11、武术用语。12、文体的一种。13、发送,解送。14、易卦名。15、怠忽,松弛等(第四册,2865页)

这表明,在古汉语中,一个词常常具有许多义项,并兼属许多词类,比现代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要复杂得多。

一个词在某一处究竟表示什么意义,是什么性质的词,一时难以弄明白。有的词,多少年来大家理解得都不一致。如屈原长篇诗名“离骚”二字,有人认为是“遭遇着忧愁”,这是把“离”字理解为“罹”(遭遇、遭受);有人认为是“离别的忧愁”,这是把“离”字理解为“离别”;有人认为是“被离间的忧思”,这是把“离”字理解为“离间”;还有人认为是“发牢骚”等等。这都是由于一词多义、大家认识不一而造成的。古代汉语词汇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