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哪有莞式服务价格:修身养心嘉言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44:38

修身养心嘉言录

 

 

 

第一篇:为人与处世

  待人处世的态度不可太轻率,否则将为事物所困扰,而无法修养自己的身心,但也不能太过份慎重,以致为外物所拘泥,而失去洒脱自在的气度。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扬善不扬恶。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君子不妄语。

  君子应该象竹子一样直。

  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时,很容易灰心丧气,因此要设法恢复当初的信念,立下贯彻到底的决心。相对的,当一个人功成名就时,很容易踌躇满志,而招来意料不到的祸患,所以应该急流勇退,以为全身之道。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宽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

  凡事以预立为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敬畏天地、神明、圣人之言,为万善之本。

  识时务者为俊杰。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心事宜明,才华须藏。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现。

  言行相顾,心迹相符,始终不二,幽明无间。易世俗所难,缓时流之急,置身于千古圣贤之列,不屑为随波逐流之人。

  挫折自己的锐气,化解自己的忿怒,收敛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自己显得太特殊,即所谓和光同尘,韬光养德。

  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顺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接人要中和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这是超越环境的限制。

  小人固当远之,然也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之,然也不可曲为附和。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是初学切要功夫。

  与世人酬酌,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湛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态度鲜明.以理服人,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争利起于人各有欲,争言起于人各有见。如能以淡泊自处,以知能让人,胸中有无限快活处。

  勿寻人小过而必究,勿乘人患难而相攻。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对情感较薄的人要宽厚,对情感太超过的人要方正,好比水太热要加点冷水,水冷了要加点热水。人既不能离群独居,处世就要中道,冷冰冰或热情过份都不好。

立身要高于人,处世要知退让。世人多半为追求名利而奔忙,具有真知卓见者,则能保持超然的态度,以行道为己任。如果想免去世俗的污染,就要有高于别人的见识。

  处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动,要悉事之理。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进藏物之所,非但避嫌,亦以远祸。

  不卑不亢,仪容固宜有度;谦虚恭让,语言尤宜有章。

  为人骨宜刚、气宜柔、志立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深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

  要养成敦厚正直的品格,敦厚故,隐恶扬善,处处替人着想;正直故,急公好义,言所当言。

  做人须以谦冲为怀,如果一意包揽善行令誉,就会有树大招风、名高谤来的危险。

  一个人假使拥有完名美节,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与毁谤。因此,要多多少少分些给别人,以免自身遭到危害。同样的,恶劣的名声,也不能全往旁人身上推,自己好歹要分担一些。能抱着这样的处世态度,才可以修心养性。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直。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分;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君子不受命运的捉弄。一个知天命的人,绝对不会站到有危险的墙边。如果墙倒塌而被压死,那是自己思虑不周而致,不能归咎于天命!君子安贫乐道,对顺境逆境,满缺盛衰处之泰然,上天对于这种乐观的人,根本无从摆弄,这就是所谓的“安心立命”。

  恶事向自己,好事让别人。

  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己温思人之寒,己安思人之难。

  处世让一分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到的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不以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一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在毁誉荣辱之前,不但不为之动心,且把着这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我所欲,当念人亦欲,勿以自欲而妨人;我所不欲,当念人亦不欲,更当避免以利人。

  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声名显著,守之以敛藏;利养丰饶,守之以俭朴;瞻仰人多,守之以谦下;朋侪嫉妒,守之以和忍。

  当追逐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先。当进德修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出自己的地位身份之外。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份内应达到的标准。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第二篇:涵养与识见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若学温和,则于急怒时习之;若学止语,则于喧闹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狠戾时习之。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能纯熟。

  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际,其气甚平,这是多大涵养。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志存忍辱,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深戒绮语。处事必忠,视人如己。

  得意不喜,失意不瞋,得意失意不动心。

  气贵平和,情贵淡泊。

  万般补养皆虚伪,唯有操心是要规。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慌,才是真正英雄。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大悲不悲,可以养心。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心事来,治之以淡。

  勿以妄心害真心,勿以习气害元气。忿怒生时要忍得过,嗜欲生时要耐得过。

  戒豪饮,豪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忧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无是无非又一天”,心灵的平静与身体的健康划等号。

  情忧不在多,一夕能白头。

  事到无心皆可乐,人非有品不能闲。

  不说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俭,美德也,过俭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施道;让,懿德也,过让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宦情太浓,归时过不得;生趣太浓,死时过不得。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

  多忿害物,多欲害己,多逸害性,多忧害志。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博厚悠久之道,宽大受福之基。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免于无形。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满招损,谦受益。

  用智如水,水滥则溢;用勇如火,火烈则焚。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

  不要说可以诱发他人引起不良思想行为的话。

  不责小人过,不揭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不见其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自己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有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求肉体上愉快,则日趋鄙俗。求精神上愉快,则自然高明。

  宁受智毁骂,不用愚称赞。

  大丈夫论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得到。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限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第三篇:忍的智慧

  忍,是修行者的功夫,宽容的涵养。仁者的心量,故“仁者无敌”。为什么无敌?何以无敌?乃是仁者不与小人计较,他们为千秋万代而争,不为一时之气而争。他们为救苦救难而做,不是为个人私利而做。

  忍百忍者,百福之源。

  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神和气汤。

  欺人是祸饶人福,忍字可以走天下。

  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日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忍一言,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忍辱,不同于奴颜婢膝的谄媚、屈辱和丧失人格,而是高尚难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忍是阴德。

  忍是身之宝,不忍祸之殃。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

    大智大福之人,均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辱。

  有退步时须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

  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是修持,无论是作事都达不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的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人,是不能担当任务和成就什么的。

  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变大。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不能忍辱的人,人家说你两句好,你就笑;说你不好,就拉长脸不高兴。这样人家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你这不是被人玩的傀儡是什么?你若真的是强汉,就不会被人家牵着鼻子跑!

  语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盖世出世间事,莫不成于忍而败于不忍。彼果是而我非,则过在我矣焉得不忍?彼果非而我是,则我心无愧矣,安用计较为?故学道之人当达物我两空,安心如地,一任牛马犬羊践踏,不生一念瞋恨之心,是名忍辱。

  学道历千魔而不退,遇辱坚百忍以自持。

  贵在忍,记住百忍便成金。见事应以忍为贵,大事化小小无踪。能有修养谓之勇,处世温柔最有用。表现自己量宏大,才是真正有威风,能忍令人百事通,能忍方是真英雄。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想犯下错误,之所以会犯下错误,乃是他的无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

  忍辱,不但是要忍受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遭遇的境,要于穷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颓丧卑贱之念不生;于富贵顺利的佳境中,忍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忍随俗浮沉之念不生。

  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法国有句谚语:一旦知道一切,就会宽恕一切。

  生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打击自己;怀恨,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恨”就象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是我们自己,而非我们所恨的人。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涵养怒中气,提防口中言,谦恭原益己,轻薄易招愆。

  愈是愤怒的时候,愈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伤人伤己。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语言,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和关系。

  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无所作为了。

  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愚痴生瞋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转眼究成空。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赞谤由人,不必计较。谤可消业,何须烦恼?

  设有人谤我、毁我,自惭无道,概不计较。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办事以尽心为有功。

  宽性宽怀过几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随高随下随缘过,或长或短莫埋怨,自有自无休叹息,家贫家富因果显。万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闲一日仙。

  笑口相逢到此都忘恩怨,肚皮偌大个中吸尽乾坤。

  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忍者众妙之门,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忍之忍之,人无奈我何也。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辱我、骂我、毁我、负我,本来无我。让他,容他,忍他,恕他,不要理他。

  我心与一切众生之心,无二无别;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时,与我受苦恼时之苦,亦无二无别。每一念此,不觉欲泪,一腔怨心、怒心、恨心、毒心皆油然而化悲心矣。

  满腔欢喜,笑开古今天下愁;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试观世界上伟大的圣贤,哪一个不是从讥讽毁谤中成就出来的?讥讽毁谤打不倒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的人,恰恰是讥讽毁谤,方显出伟大的人格和圣贤的节操。

  所有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他们常常把一些委屈置之脑后,他们吃了亏也不懊丧后悔,因为吃了亏的人能够得到海阔天空,得到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以及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其他的大问题。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含容终有益,任意易生灾。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能下人者,其志必高,其所致必远。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地培一点子种孙收。

  忍片时,风恬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凡事付之一笑,于人无所不容。

  受得小气,才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

  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是老庄退一步进三步的道理。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知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者便是。

  某君临终时对其子立遗言:“无他言,汝等只要学吃亏。”

  吃亏人,常在世。

  凡情最难忍受的,莫如侮辱。辱即可忍,则一切诸忍都易做到。其实侮辱之来,如合理的,正是为我痛下针砭,有甚可怒?如不合理的,由果推因,怨债应偿,有甚可恨?

  “要爱你的仇敌”,所憎恨的只是他恶行,而不是他本身。他的不好行为必然基于身不由己,因为他有一个幕后指挥者——魔鬼(坏心理、坏习惯……),他是无知的,他是善良的,或许,他会因你的宽恕而觉醒过来,从而明白自己的不对。

  气怎么不能生呢?在关键时刻,往往生一下,对人对己对国家民族都有好处,为什么不可生一下气?强凌弱,众暴寡,你不生气;民族国家受到侵略,你不生气,你还能叫做人么?反之,如果出发点不干净,出于自私自利,什么善事完全都可以成为坏事。古今圣贤都特别重视忍辱,但,若不为自身谋禄位争地盘,如文王一怒而天下安,身心挺安然自在,这正是大机大用啊!

  原谅别人已经认识到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宽恕是不是懦弱的表现呢?不是的,为什么?因为凡是能够宽恕他人过错的人,都是明理、开朗的人。他们不会与人斤斤计较过去,或争是非斗意气,反会原谅别人。他们说:犯错误大都是不明真理者所为,他们已经染下了恶习难以自拨,他们的心是枯燥的、乏味的、心灵是贫穷痛苦的。如果我们看见一个非常贫穷痛苦的人,是可怜他还是痛恨他呢?正因为我们看见了他心灵的贫穷,所以我们宽恕他。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骂人骂不得吗?如果骂你一回就断你一分我执,骂你一回就断你一分习气,骂你说你就是接引你,只要用得恰当,一切烦恼都成妙用,何必断呢?

 

 

 

第四篇:慎言与自省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悠悠之谈,宜绝于智者之口。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

  慎言语。虽有奔骥,难追片言之失。

  “驷不及舌”,可不畏哉!

  言行,立身之基也。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可不慎也。

  三缄其口为宜!世上对于有才干的人,通常是妒羡交加的,唯有收敛锋芒才是上策!当然。过份沉默也不是好事,在适当的时候发表中肯的言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

  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

  谨言为修行之要。

  高行,慎言,可以防身。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口才是银子,沉默是金子。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蝟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共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勿巧。

  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太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

  夸夸其谈是软弱的标志,而那些能够做出大事的人,往往都是守口如瓶的。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只因强出头。

  君子不唱流言,流言止于智者。

  要讲别人之前,先和这个(指心)商量一下。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人说一句谎言,每视为无关轻重。殊不知尚须另造二十句谎言,以维持其先发之一句也。

不可乘兴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寡言择交,可以免忧患,可以无悔尤。

  好说、好张罗、好结交、好游,实为修行人一大障碍,应沉默杜潜,则其益无量。

  事到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修行之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于一切世事非干己事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若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

  祸从口出!夫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刀疮易好,恶语难消。

  伤人之语,深于矛戟,万不可出言刺伤人心。

  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却是做了再说。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却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呐呐寡言者未必愚,喋喋不休者未必智。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吾师乎。

  口是伤人斧,舌是割心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反省是禅。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学者事事要自责,慎勿责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无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无能。时时自反,才德无不进之理。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责人时需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己时需想着:“细行不矜,终累大德。”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

  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夫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

  圣贤而可百世为师,功于“吾日三省吾身”。

  迷途知返,得道不远。

    见已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吾辈终日不长进处,只是“怨”“尤”两字,全不反躬自问。真正学问,常是自责自省。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去检点别人?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谨矣。

  天天要检查自己的不是,从内心约束、克制自己的私心杂念。倘使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就是一天安于自是;一天无过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

  常看得自家未必是,他人未必非,便有长进;再看得他人皆有可取,吾身只是过多,更有长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作恶的人只要能深省痛改,就会变成好人。业障固然不能全消,但至少从今以后不做坏事,走向光明了。

  人能仔细反省,就会生起悔过自新的勇气来。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痛痛快快、切切实实地把它表露出来。从反省中去认识自己,从反省的镜子中去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第五篇:改过与自强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于善也,无小而不举;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悔字。

  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无此念头,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处讨些生理?

  凡夫之人,举足动步无非是罪,又复过去生中,皆曾造作无量恶业,追逐行者,如影随形,若不忏悔,罪恶日深。

  今人有过,便甘自弃,以为不可复入圣人境域。不知盗贼也许改恶从善,何害其为有过哉!只看归宿处成个甚人?以前都饶得过。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善念,随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人能一旦洗涤旧恶,虽昔为寇盗,今日亦不害为君子。

  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在复萌,而小过转为大非。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有一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彼强辩以饰非者,果何为耶?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

  自省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作福更宜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悔前莫如慎始,悔后莫如改图,徒悔无益也。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如矣。

  人无羞耻心,岂非类禽兽?知羞耻为改过之要机。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当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圣人为天下无怨无悔,小人为自己常忧常愁。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若怠慌,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癡,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发愿改过,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怡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见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灭罪消之象也。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凡人与圣人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是不失时机地发现自己。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今日行一难事,明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

  我们不否定言的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

 

 

 

第六篇:积德、惜福与感恩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急难救人,一善可当百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贫莫贫于未闻道,富莫富于蓄道德。

  居家有二语: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成人之恶,罪莫大焉。导人为善,德莫大焉。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终生行善事,须防错了一桩。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妄势为德。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厚则福益厚矣。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为恶恐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益厚。

  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近之惟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行,远之惟恐不速。

  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时,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讦人阴私,勿谈人闺阁,其功俱无量。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得放宽时且放宽,积些阴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须知退,好景须留日后看。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轻用而多取,我宁寡取而俭用,非以俭用为贤,俭用犹可以养廉。

  钱财不可不惜,然也不可苛刻。我能宽一分则人受一分之惠。

  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难忘众生恩。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从。

  爱因斯坦:“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惜财惜福,缘为惜德。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有福莫享尽,福尽身贫穷。有势莫使尽,势尽冤相逢。福兮常自惜,势兮常自恭。人生骄与奢,有始多无终。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第七篇:放下与自在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犯。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欲被乐心引在苦处。达人以心拂处为乐,终以苦心换得乐来。

  厚味多殃,艳色危身,求高反坠,务厚更贫。

  士能寡欲,安于清淡,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外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有人问我是否要钱,或希望受到重视等等。我说,如果这些是有必要得到而又可以得到的话,我是不会拒绝的,但是我不会因为求之不得而失望。

  知足者常乐。

  平安即是幸,知足即是福。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温馨第一乐。

  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畏惧,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利益。安祥,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无欲则静,静则明。

  知足,绝非如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不求进取而消极的意思,而是告诫我们不要驰逐于色声等五欲,不要玩物丧志,而要省欲除奢,俭以养廉。这样的人才会有作为,才能进取,才能对人类社会有大的贡献。

  为自己寻求庸俗乏味生活的人,是可怜而渺小的人。

  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想来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好色不淫不乱。

  财富的获得,是一个人的机缘,没有机缘的人,想尽办法也还得不到手。若是不该你得的东西,即使到手也还会落空。

  大厦千间,夜眠几尺?家财万贯,日食几何?

  贪多业也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要用淡泊的眼光看世情,则富贵好比过眼烟云,用知足的心来取舍万物,则清净心不为物所染。儒家所谓: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人的生活富足不重要,内心的安祥才重要。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

  凡人坏品败名,钱财占了八分。

  财有五种危险:大火烧、大水淹、贼偷夺、恶子毁、官没收。五事一至,变迁立见,一但寿尽,难带丝毫。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得一世。

  人生短暂,一如轻烟与飞雾。有的人追求爱欲荣华,过着愚痴烦恼的生活,有的人断欲知足,过着心净清凉的日子。崇高与卑微,全在感情的一念取舍。

     清高的人格,是能视富贵荣华如过眼烟云。我们能对物欲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们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增强一分。

  名为招祸之本,欲乃丧志之媒。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世人贪得,都务强求,不知一钱之所获,尚有命焉,而况富贵功名之大。

  朝里官多做不尽,世上钱多赚不了,官大钱多能几时,落得自己白头早。

  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约有富贵贫贱两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心却未己矣。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死生生,昏昏昧昧,如醉如梦,经百千劫而了无出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如是矣。

  从世间的诱惑当中,我们要有力量约束自己,克制自己。一个人伟大与否,倒不是看他的钱财多少和地位高下,而是看他有没有自制的力量。能够自制的人,才是修行可能成功的人,为什么修行者讲持戒?这是要我们在生活中有自制的力量。

  贫者犹多富者少,布衣蔬食可暖饱。王侯衣锦味珍馐,未到百年亦衰老。

  功名的事,本来有定,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有志于道德,功名不足论也。

  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名利和地位随时变化不定,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把握的。所谓“春日方逢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都是古人。

  世人单为“体面”二字,坏却平生。

  举世好奉承,奉承非佳意。不知奉承者。以尔为玩戏。

  酒色声名四面墙,多少英雄在内厢,若有世人跳得出,便是神仙不老方。

做官难免冒禄贪功,既做好事,也难免公中有私。善中有恶,罪福影响不漏丝毫。贪有限之荣名,受累生之恶果,殃及于子孙,可不畏哉!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忘名利,甘淡薄,世间心轻微,道念自然浓厚。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歇处。

  若能断酒性不狂,少欲保身寿则长。

  酒乱性,又轻狂,耗散精神坏灵光。养身宜戒损已药,修身须除败事汤。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随缘是不生烦恼,不紧张也不兴奋。因为兴奋过后,情绪一定会低落,不如清净心与平等心能如如不动。不能随缘的毛病出在“我执”。

  “真味本是淡,淡味方能长。”  

  时间是无头无尾无影无踪的,无论你拥有多大的权力与财富,拥有多高的学问与地位,都不可能挽回一分一秒的生命。

  人命如朝露,虚浮无定期。

  凡是追求快乐而变成盲目的人,以及对官能的享受贪得无厌的人,必定脆弱而很少有志气的。这种人有如中了魔,也象在风中摇摆不定的草一样,永远得不到安静的时候。

  人心看水是水,天心看水是琉璃,地狱心看水是火,这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人都喜欢出名,要好名誉,这叫名闻障碍。做人希望人家称你是好人,做狗希望人家称你是好狗,不能开智慧放下假名,就不得自在。

  能看破,才能放下;能放下,就得自在。

 

 

 

第八篇:善心,善念

  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谁人?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行善之人有善缘,作恶之人天不容。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信者,万善之母;疑者,众恶之根。

  人之所以倒霉,自有倒霉之因;人之所以幸福,自有幸福之缘。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种的!衰后怨孽,都是盛时作的。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物成有败日,人生有死时,善人得好报。恶人有怨对。

  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

  多行不义必自毙。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作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作善降福,作不善降殃。善人前恶先熟,不能先报其善;恶人前善先熟,不能先报其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天道循环理最真,谁人常富更常贫。今朝受饿吞饥者,半是当年悭吝人。

  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能自己作主宰。

  福莫大于心善。

  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心地作善,福归自己;若行恶习,祸非人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