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获得金鸡奖视频:《禅林宝训》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0:05:33

《禅林宝训》读后感

082)班:道成

(共9页,约12,150字)

201011-15 

感谢您为我们上《禅林宝训》这门课,弟子真的受益非浅!正好本学期济法师还讲了《六祖坛经》,使我们对禅宗有了深入了解和学习的机会。我从小就喜欢读禅门公案,上大学时还读过铃木大拙的《禅与精神分析》一书,对禅宗产生过浓厚兴趣。下面请允许我结合P29、P32、P35、P41、P44、P118这几段,先解释大意,然后归纳要点,最后谈自己的感想。

这几段摘自法远禅师、法演禅师及灵源禅师的书信。在书信中,几位禅师均谈到了作为住持应该如何求道、修德、行事、管理与用人等,从中不但可以学到中国古代大德吃苦耐劳的求道精神,感受到他们的德行、智慧和勇气,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丛林的管理思想、原则和方法,对进一步培养并完善自己的僧格,以及当前的寺院管理都有积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一、P29

(原文1浮山远和尚曰。古人亲师择友。晓夕不敢自怠。至于执爨负舂陆沈贱役未尝惮劳。予在叶县备曾试之。然一有顾利害较得失之心。则依违姑息靡所不至。且身既不正。又安能学道乎。(岳侍者法语)

(大意1浮山法远禅师说:古人亲近善知识、选择道友,从早到晚都不敢懈怠。至于烧火做饭、负重(挑柴)、舂米等种种苦差、杂役,从不怕劳累。我当初在河南叶县,全都经历过。但假如我那时稍有顾惜利害、计较得失之念,就会挑三拣四、无原则地宽容、放纵自己。况且立身不正,又怎能学得解脱之道呢?

(要点1):亲近善知识、选择道友,不能懈怠,否则将一事无成。 

(感想1)            《如何亲近善知识?》------弟子与住持(善知识) 

法远禅师以身说法,告诉我们古人亲近善知识、选择道友的方法和原则:从早到晚都不懈怠,吃苦耐劳。他回忆自己从前为了求道,前去参访大善知识归省禅师,不辞辛苦,经受住了归省禅师的种种考验,终于得到了归省禅师的认可,还得到了归省禅师的衣法。反观归省禅师,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不断考验对方,终于找到了法的传人。

一方是法器,是真参禅人,真求道人,经受住了种种考验;一方是大善知识、是明眼人,慧眼识才,懂得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造就法器。且看他们各自的态度和言行:

归省禅师态度和言行             法远禅师的态度和言行

不让挂单、呵骂驱逐、用水泼     整衣敷具、端坐如故

  再不离开,要用拄杖打           千里迢迢,参师访道,一勺水就能赶走?

  允许挂单。让充当典座执事       私取油面,煮粥供僧

  呵斥他盗用常住                 愿意受罚

  以三衣一钵作价偿还、打30杖, 无愿无悔无言,甘愿受罚

还赶出寺,并不许说情;

  见他站在寺门走廊,要求交房钱; 沿街化缘,交清房租。

评价:这才是真正参禅的法器     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并得到了衣法

禅门讲“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历史上有许多公案,诸如临济呵、德山棒、赵州茶、云门饼,都是教我们直接用自己的真心面对境界,当下承担,才能体会宇宙人生的奥妙,发现真理,见性成佛。

现在,由于经济发达,物质生活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我们根本体会不到宋镰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到的古人求学的艰难:“负惬曳蓰,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足肤皲裂而不知”,以及读书必须““假诸人而后见也。先自笔录,计日以还。”的这种先借、再抄、再还,然后才读的艰难。加上我们缺乏德育教育,从小就受到贪嗔痴的熏染,“尊师重道”之风难觅。现在的佛学院,尤其是我们研究所的修学条件,比过去、比其他佛学院好很多,但大家是否都能珍惜这样好的条件和因缘,认真求学办道、亲近善知识呢?

所以,我认为学习这门课非常有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可以体会到古德亲近善知识的至诚恳切之心,以及义无返顾的求道之心,借以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固道心,珍惜时间,认真学习教理,精进禅修,并将所学落实于心行,不断提升自己的僧格;二是可以了解到古德严持戒律、宽以待人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和很有智慧的处事方法,以便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以古大德为榜样,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莫论人非,但求己过,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僧格;三是可以了解古德的寺院管理经验、培养僧才的方式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和才能,发菩提心、行菩萨行,积极有效地服务常住、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学佛就是修心,平时我们应有觉察力,与道相应、与法相应,保持正知正念,才能早日有所成就,自利利他。万不可“说起来头头是道,行起来一无是处”,口说而心不行,毕竟没有任何利益。 

二、P32

(原文2远公曰。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仁者行道德。兴教化。安上下悦往来。明者遵礼义。识安危。察贤愚。辨是非。勇者事果决。断不疑。奸必除。佞必去。仁而不明。如有田不耕。明而不勇。如有苗不耘。勇而不仁。犹如刈而不知种。三者备则丛林兴。缺一则衰。缺二则危。三者无一。则住持之道废矣。(二事与净因臻和尚书)

(大意2法远禅师说:作为住持,必须具备仁慈、明智和勇气。心存仁慈,可施行道德,兴扬教化,使上下僧众安心办道,令十方往来的人都能得到法喜禅悦。具备明智,就能遵守礼义,了知安危,考察贤愚,分辨是非。具有勇气,才能处事果断,发现奸佞小人才能及时摒除。若心存仁慈而无明智,如同良田不耕,任其荒芜;若具备明智而处事优柔寡断、不果断,没有勇气,好比只耕种而不除草,任杂草丛生;若有勇气而无仁慈,就如只想收获,不想耕种。所以,仁慈、明智和勇气三者具足,丛林才能兴盛。三者缺一,丛林就会衰落;三者缺二,丛林危在旦夕;三者都缺,住持就无法再当下去了。

(要点2住持必须具备三要:仁慈、明智和勇气,三者缺一不可。 

(感想2)              《住持三要:仁、明、勇》------住持个人 

司马光《谏仁宗表》这样解释仁明勇三要仁者,纯乎天理,无一毫私欲也。明者,烛物理,辨是非,无一事之疑惑也。勇者,见义必为,闻善必迁,无一念之退怯也。

作为一个住持,应具备仁慈、明智和勇气。由此可以看出,过去的中国佛教界对丛林住持的个人修养品德、素质、才能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住持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很优秀,才堪能统理大众,管理好寺院,令正法久住。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仁慈,即合乎天理,没有丝毫私欲。佛教也讲“无缘大慈”,慈乃予乐之义。仁慈,要求住持应崇尚德化、重视德行,自己要身体力行。

明智,即聪明智慧,要能看透事物的本质、了知本末究竟、明是非、辨贤愚,对任何事没有疑惑;佛教也讲戒定慧三学,依靠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真正断除烦恼,证涅槃。当然,这里所讲的智慧与佛教明心见性、破迷开悟之智慧恐怕应该有些区别,两者层次境界应该有所不同。

勇气,即见义必为,敢作敢当,做事干练果断,不退缩,不优柔寡断。佛陀被称为大雄,可见也是个很有勇气的人,要想成佛做祖,驱除魔障,没有勇气怎么行?作为住持,没有勇气,如何领众、处事、修行?尤其是当丛林中发现奸佞小人时,必须具有勇气,处事果断,及时摒除。

为什么必须具备仁慈、明智和勇气三要,三者缺一不可呢?

若只有仁慈而无明智,好比有良田而不耕。如对不持戒、不如法修行者一味仁慈,对他们一视同仁,善恶不分,也没有靠智慧善加引导,就很容易纵容他们,助长其贪嗔之心,他们的言行也会干扰大众的正常修行和生活。这样,对不持戒者、对全体僧众、对丛林的管理都不会有利。丛林的戒律首先要求自律,每个僧人都应自觉维护道场的秩序,若有违犯,应通过羯磨自咨及时忏悔,即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获得清净,保持僧团和合。人都有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住持应既有仁慈之心,能宽宏大量,又有明智之举,对机而善巧地予以引导。

若具备明智而处事优柔寡断、没有勇气,好比只耕种不除草。比如僧团里出现了奸佞小人,他们为了个人利益,严重扰乱了僧团的正常修行和生活秩序。住持若明知对方是小人,也知其危害,却无勇气处理,那就很容易陷入被动,僧团恐怕就永无宁日,真有道心者恐怕不得不离开。僧团只有依靠六和敬原则,才能和合共住。对于严重违犯者,住持应拿出勇气,果断处理,如可以通过戒律中的羯磨法给予驱摒,以维护僧团的正常秩序。

若有勇气而无仁慈,虽然处事能力很强,办事果断干练,但若不施行仁慈,就不会令人有感恩之心,因为只靠命令必不能服众。所以,平时就应常施恩于人,才能不令而行。

以上三者,若缺一,丛林就会衰败;缺二,丛林就会危在旦夕;三者都缺,住持就无法领众、服众了。所以,仁慈、明智和勇气三者具足,丛林才能兴盛,道风才会日益好转,五湖四海的修道人就会闻风而云集。

反观现今大陆的佛教界,存在问题的确不少。恐怕缺乏具备三要的住持是很大一个原因。目前,尽管寺院、佛学院很多,但佛教人才依旧严重匮乏,不能不令人深思。当然,社会对佛教的需求越来越大也是事实,但许多寺院不重视戒定慧三学,既不内修,也不外弘,只把精力放在搞经济、搞旅游、搞经忏上,未做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这应该与许多住持不懂戒、不学教理、不修行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道风建设、加紧内修外弘、大力培养人才,重视戒定慧三学,才能令佛法兴盛,令正法久住。

作为住持,如果已经具备了仁慈、明智和勇气三要,当然很好,足以统理大众修学,也能管理好寺院。如果三者缺一,甚至缺二,就要及时补救,或加强自身修学,缺什么补什么,或让位给贤能者;若三者都缺,恐怕只有另请高明,寻找堪任的贤德来担任住持了。

                                                三、P35

(原文3远公曰。住持居上。当谦恭以接下。执事在下。要尽情以奉上。上下既和。则住持之道通矣。居上者骄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疏。上下之情不通。则住持之道塞矣。古德住持闲暇无事。与学者从容议论靡所不至。由是一言半句载于传记逮今称之。其故何哉。一则欲使上情下通。道无壅蔽。二则预知学者才性能否。其于进退之间皆合其宜。自然上下雍肃遐迩归敬。丛林之兴由此致耳。(与青华严书)

(大意3法远禅师说:住持居上位,应当谦恭地善待大众;各位执事在下,要尽心地配合住持。上下融洽相处,则住持的管理就会通畅。若居上位的住持骄倨自尊,摆架子,居下位的执事怠慢冷漠,上下不能相互沟通,则住持的管理就会阻塞。所以,古德住持闲暇无事时,常与寺众轻松交流,无所不谈。因此,偶尔一言半句记载于传记中,至今受到大家的称赞。为何住持要这样做?一则想使上下沟通,管理上通畅无阻;二则想了解执事的人品才能,便于任免时做到公平合理。只有这样做,自然上下整肃,使远近信众皈依敬仰,丛林因此才能兴盛。

(要点3住持应当谦恭地善待大众,常与寺众交流。上下融洽相处,住持的管理才会通畅,丛林才能兴盛。 

(感想3)         《上下和,则道通》------住持与大众 

作为住持,既要保持威严,又要随和。克己存诚,方能服众,不令而行。保持威严,则能令大众敬重;随和,使人不会有距离感。戒行清净,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才能保持威严;心态调柔、谦恭接下,以诚待人,才能做到随和。

随和,常与大众交流、沟通,有亲合力,既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又利于了解下面的情况,还可能发现人才,对管理极为有利。若只有威严而不随和,则显得太冷漠;若摆架子、靠威势压人,则显得太霸道。这样,就使人不容易接近,大众将会敬而远之,或口服心不服。若随和而无威严,会令人不敬,难以统理大众。

西园寺的大和尚在这些方面就做得很好。他是1983年灵岩山佛学院毕业后来到西园寺的,1998年升座为方丈。在安上老和尚提出的“道风、学风、家风”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以戒为师”的根本原则,强化学修两项实践,培养修行、管理、弘法三类人才的理念。强调以学导修,以修证学。

他能时刻保持威仪,平时不太讲话,重要场合会给我们做开示,曾多次讲述前几任住持以身护寺的感人事迹,并将明开、安上老和尚的精神归纳为七个方面:注重戒律;信仰坚定、意志坚强;做事认真;有思想;简朴低调;不存在个人得失;以道场为家。

他要求我们:珍惜道场的修学环境,利用好这里的良好条件、软硬件设施,在学习经教上多下功夫。除此,每天还应通过禅修调整心态,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平时要多培福做事,增加福德资粮,福慧双修。还可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书法,调柔心态。这显示了他保持威严的一面。

另外,他每天会到各处走动,视察寺院的各个部门,乃至每个角落,时刻做到心中有数。有时经行中,他会把某人叫住,询问一些个人的修学情况,或做简短的开示。每天他要处理许多事情,但还坚持与大众一起上早殿;他总是与我们一起过堂,吃得很简单;穿得也很简朴,有次我看到他的衬衣领都磨破了,看来穿得时间不短。这使人感到他简朴低调而有亲合力,显示了他随和的一面。

总之,作为西园寺的住持,他不但具备了仁慈、明智和勇气三要,而且,既保持威严,又比较随和,的确做到了克己存诚,不令而行。西园寺一直重视道风建设、内修外弘、着重培养三类人才,每年全国各地的信众纷至沓来,出家众也日益增多,又促进了西园寺的发展,我想,这与住持具有正确的发展理念和高度的管理水平是分不开的。 

四、P41

(原文4演祖曰。利生传道务在得人。而知人之难圣哲所病。听其言而未保其行。求其行而恐遗其才。自非素与交游备详本末。探其志行观其器能。然后守道藏用者。可得而知。沽名饰貌者。不容其伪。纵其潜密亦见渊源。夫观探详听之理。固非一朝一夕之所能。所以南岳让见大鉴之后。犹执事十五秋。马祖见让之时。亦相从十余载。是知先圣授受之际。固非浅薄所敢传持。如一器水传于一器。始堪克绍洪规。如当家种草此其观探详听之理明验也。岂容巧言令色。便僻谄媚而充选者哉。(圆悟书)

(大意4法演禅师说:弘法利生、传承佛道,关键在于得到人才。而要做到知人善任,就连圣贤哲人都感到困难。听其言之有理,而未必能保证他的言行一致;求其德行圆满,又担心他的处事才能。平时与他密切交往,长期相处才能了解他的详情。进一步考察他的志向德行,观察他的器量才能,然后可知他究竟是守道存德之人,还是韬光养晦之人。如果是沽名掉誉者,也不容其伪装。纵然他伪装得很深很象,也可探知他的底细,识破他的假面目。观察、探究、详解、倾听,本来就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所以,南岳怀让禅师参见六祖得法之后,仍在其下侍奉十五年。马祖禅师拜见怀让禅师得法之后,也在其下侍奉十多年。故知先圣授受传法之际何等慎重,好比一盆水倒入另一盆,要做到滴水不漏,才有资格绍隆佛种,光大法门洪规。就连农家种田,观探详听(观察、探究、详解、倾听)之理也非常明验。岂容花言巧语、善于谄媚的小人充当弘法利生、传承佛道的人选呢?

(要点4利生传道需要选拔人才,知人善任要明观探详听(观察、探究、详解、倾听)之理,还须长期考察,才能选拔出优秀的继任者。 

(感想4)        《选才当明观探详听之理》------住持与继任者

如何选拔优秀人才做继任者,以便弘法利生、传承佛道?

我想,首先要懂得观探详听(观察、探究、详解、倾听)的道理,然后还须经过长期考察和培养。要能知人善任,就连古圣先贤都感到困难,何况是住持呢?因为这关系到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大事,容不得半点疏忽和错漏,否则,后果非常严重。这里给我们提供了选拔人才的原则和方法,实为宝贵的经验,不但对今天的寺院管理有用,还对社会各行各业的管理都有很大帮助,值得借鉴和推广。

为什么选拔优秀人才做继任者如此困难?因为住持要具备仁慈、明智和勇气三要;既要保持威严又要随和;既要德行圆满,又要有较高的处事才能;既要有修行、懂教理,又要懂管理。而人的根性、德行、才能、勇气等却大不相同。有人虽言之有理、口若悬河,却未必能做到言行一致,即口说而心不行;有人虽有仁慈之心、有德行,却未必有智慧有才能去处理事务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有人虽然有智慧才能,却未必有勇气能做到处事果断干练;有人虽然有智慧才能,也有勇气,处事果断,却未必有德行和仁慈。所以,住持必须善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

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发现、培养继任者做寺院的住持呢?必须通过观探详听(观察、探究、详解、倾听)四法来发现、培养人才。平时要与他密切交往,长期相处才能了解他的详情。可倾听、观察他的言行是否一致,详解他的志向、德行与根性,考察探究他的器量、才能和勇气,然后才能判断他究竟是守道存德之人,还是韬光养晦之人。是可堪栽培之人,还是碌碌无为之辈,还是应当灭摒之贼住?如果是可堪栽培者,那么他的优缺点各有哪些?如何扬长补短?如果是沽名掉誉者,那么,如何探知他的底细,识破他的假面目?这些,本来就需要长期观察、考察和探究,不是短期所能做到的,所谓日久见人心。

所以,不论是怀让禅师从六祖处得法之后,还是马祖禅师从怀让禅师处得法之后,都在其下侍奉了十多年。由此可知先圣传法何等慎重,师傅要了解弟子的根机、品性、德行、才智等足以绍隆佛种,光大法门洪规时,才会传法给弟子,好比一盆水倒入另一盆,必须对水和盆都很了解,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另外,禅宗是以心传心,即使顿悟,还须悟后起修、渐修,才能保任、历境练心。因为顿悟见性只是在理上顿悟、见到了空性,有了断烦恼的能力,并未断除烦恼,悟后起修、渐修,才能逐渐消除惑业和烦恼。

通过以上方法,才能发现并培养优秀人才做寺院的继任者,弘法利生、传承佛道。那些花言巧语、善于谄媚的小人必将被识破,也不可能充当弘法利生、传承佛道的人选。

因此,对法器的了解和培养需要长期坚持,原则是观探详听。 

五、P44

(原文5演祖曰。住持大柄在惠与德。二者兼行废一不可。惠而罔德则人不敬。德而罔惠则人不怀。苟知惠之可怀。加其德以相济。则所敷之惠。适足以安上下诱四来。苟知德之可敬。加其惠以相资。则所持之德。适足以绍先觉导愚迷。故善住持者。养德以行惠。宣惠以持德。德而能养则不屈。惠而能行则有恩。由是德与惠相蓄。惠与德互行。如此则德不用修而敬同佛祖。惠不劳费而怀如父母。斯则湖海有志于道者。孰不来归。住持将传道德兴教化不明斯要而莫之得也。(与佛眼书)

(大意5法演禅师说:住持丛林的根本在于施恩与修德,二者缺一不可。若只施恩而不修德,则必为人所不敬;若只修德而不施恩,则不会令人心存感恩。若知施恩可令人心存感恩,加上修德,则所施之恩,足以安抚人心、沟通上下、吸引各方人才。若知修德必为人敬重,加上施恩,则所修持之德,足以绍隆先觉,导化愚迷众生。

故善于做住持的人,懂得修德与施恩并行。施恩并能持守德行,那么,修德必为人所敬,施恩必令人感恩。若修德与施恩相辅相成,德不必特意去修,而能令人敬同佛祖;施恩不必格外劳费,而能令人感恩,如同怀念父母。那么,五湖四海有志于修道的人,有谁不来归从呢?住持将传承先圣之道德,兴扬教化,若不明施恩与修德的重要性,就很难行得通了。

(要点5住持丛林的根本在于施恩与修德并行,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道兴教。 

(感想5)          《惠德并行,方能兴教》------住持与大众 

作为住持,要管理好丛林,其根本在于修德与施恩并行,二者缺一不可。因为修德必为人敬重,给人以精神上安慰和鼓励,对大众价值观的确立有很大帮助;施恩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进行感情上的交流,方可令人感恩,不令而行。两者都能做到,就能管理好丛林,绍隆先觉,导化愚迷,安抚人心,沟通上下,吸引各方人才。 

六、P118

(原文6灵源曰。善住持者以众人心为心。未尝私其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未尝弘其耳目。遂能通众人之志。尽众人之情。夫用众人之心为心。则我之好恶乃众人好恶。故好者不邪恶者不谬。又安用私托腹心而甘服其谄媚哉。既用众人耳目为耳目。则众人聪明皆我聪明。故明无不鉴聪无不闻。又安用私托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夫布腹心托耳目。惟贤达之士务求己过。与众同欲无所偏私。故众人莫不归心。所以道德仁义流布遐远者。宜其然也。而愚不肖之意。务求人之过。与众违欲溺于偏私。故众人莫不离心。所以恶名险行传播遐远者。亦宜其然也。是知住持人与众同欲。谓之贤哲。与众违欲。谓之庸流。大率布腹心托耳目之意有殊。而善恶成败相返如此。得非求过之情有异。任人之道不同者哉

(大意6灵源禅师说:善于作住持的人,若以众人之心为心,不曾有私心;以众人耳目为耳目,不曾随意用自己的耳目,就能了知大众的志向及性情。若以众人之心为心,则我的好恶就是众人的好恶,不致于偏邪。又何必私托心腹,而甘愿受其谄媚?既然以众人耳目为耳目,则众人的聪明都是我的聪明。这样,就没有看不到、听不见的事。难道一定要听从他们的蒙蔽吗?

布置心腹耳目,本是贤人为了寻找自己的过失,以便及时纠正。所以,众人无不归心,其道德仁义远近流布,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愚人布置心腹耳目,在于务求他人之过,与大众愿望相反。故众人无不离心,恶名远近流布,也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知,住持与大众愿望相同,叫贤人;与大众愿望相反,叫庸人。大概布置心腹耳目的目的不同,所以善恶成败也相反吧!难道不是求人过与求己过原因不同、用人之道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结果吗?

(要点6住持应以众人心为心,没有私心,才能令众人归心,道德仁义流布。

 

(感想6)          《大公无私方能仁义流布》------住持与大众 

作为住持,一定要大公无私,以众人之心为心,才能上下沟通,及时了解大家的志向和性情。处事公正,没有私心,不以个人好恶为判断标准,即使布置心腹耳目,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过失,以便及时纠正,这样才能众望所归,统理大众,管理好丛林,道德仁义自然远近流布。否则,将众叛亲离,恶名远布,使丛林衰败,给佛教抹黑,果报很重。

 

以上几段,从住持个人(1段)、弟子与住持(善知识)(1段)、住持与继任者(1段)、住持与大众(3段)等不同角度,谈到了如何依止善知识,住持个人的德行、能力,如何选拔人才,如何管理丛林,上下如何沟通等方面的问题,相信对今天的修行和寺院管理很有帮助!所谈感想,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您指正!

 

附:相关资料整理

                                               一、关于写作原则(观云法师) 

1. 以禅宗知见、角度、思维方式去写。一切唯心。关键在于心,遇到困难以什么心态处理?应以清净心、为大众服务、无私心、无所得的心,而不依自己的感情、情绪、喜好。

2. 选择与僧格成长有关的段落,未学的段落也可;每个人用心、感触,深浅不同,没关系;

3. 参考古代历史事迹,结合自己的感想、感触,对有受用、有心得体会之处,可尽情发挥;

4. 要用自己的话,有自己的观点,不可抄袭;5引用参考资料、注解时要注明出处,这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负责,有文责的表现。 

二、关于寺院管理(参考观云法师的上课录音) 

古德常常提出要“饱学饱参”,饱学,就是要大量学习教理,树立知见;饱参,就是要学习丛林制度,大小规矩,也就是丛林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考察东西方的管理理念、模式、特点和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东方的管理重视个人德行的培养,认为人本来就是圆满的,所谓“内圣外王”。内在的人格、道德修养很高,象圣人般圆满;外在的表现,很威仪,有尊严,象国王。佛教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福德智慧之相,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说明人的本质是善良的,只要去除妄想执着迷惑的尘垢,自性自然现前。修行的目的在于去尘除垢,使人的身口意能与道相应,着重启发人的道德、慈悲、智慧等善心。故管理靠的是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培养人各方面的才能。住持的道德修养及才能提高了,自然能管理好丛林,佛法也会兴盛。

与此相对,西方的管理重视制度。认为人有原罪,本来就不圆满,容易做坏事,故管理靠制度,以限制人向恶的方向发展。东方的管理也有制度,如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古大德很重视寺院管理,近代的虚云、来果、太虚大师等也很重视寺院管理,还提出了许多建议,制定了一些方案,但由于他们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实行起来很困难。但他们对寺院管理的探索精神值得学习,管理思路值得借鉴,失败的教训也应该汲取和反省。

东方的管理是以人为本,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弊病。一是虽有制度,但人往往凌驾于制度之上。管理者常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修改制度;二是当住持的道德修养很高时,丛林就很兴盛,一旦住持不在了,则道风日下,丛林很快就不再兴盛。

所以,寺院的管理一定要考虑社会现实。无论任何时期,要把寺院的事务、人事、经济等都搞好,的确很不容易。尤其是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寺院的管理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革,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住持,不但要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还要考虑到佛教界的现状、寺院内部的具体情况等。

星云大师曾中肯地提出:大陆的佛教,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应该改进。

反观台湾佛光山的管理,因为引进了民主管理,它既有规范的制度,又能做到人性化管理,可以说是东西方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完美结合。它能保证个体最大地发挥作用,使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比如,它建立了一系列非常健全的管理制度。从剃度到学修、做事、弘法利生,到看病养老,根据僧人的出家年数、所受教育、做事情况、所做贡献等,通过评比给予不同资格和待遇,类似于部队的军衔制。只要僧人能努力向道、修学、弘法,就会按一定的激励制度行事,个人根本不必操心如探亲、疾病、临终等问题。

制度保证了每个个体及其家人,始终都有归属感和成就感。另外,制度明确规定,住持可连任两届,不能长期担任。还规定,不允许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以避免因人际关系熟悉等而带来的修行障碍和种种弊端。同时,制度又保证了长老大德能最大地发挥其才能,根本不必担心会削弱大德的作用。

所以,西方的管理经验(制度管理等),及佛光山的管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关于见性 

若能闻法开悟、不执著心外,内心常存正见,一切烦恼不染于心,就是见性。

生死去来,自由自在,无所滞碍,常用之时,随缘作用,当说之时,随缘应答。普现一切化身,而所做所答不离自性,就得了“自在神通”、“游戏三昧”,这就叫见性。

禅来源于佛陀的正觉,超越知解(理论研究)、信仰(求佛加被)、而显现的本来面目。依照禅的修法,直向内心求体验自性清净,绝无丝毫对待的颠倒妄想、我执知解,才是见性。

禅宗讲“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殊胜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真现量。这一法门的出世,就是要破“心外求佛,心外求法”的异说,破“曲指人心,说性成佛”的邪宗,破“密传修炼,实现神通”的外道。六祖开东山法门,即见性门,是从上以来默传分付法尔现成的心地法门。此法门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四、关于顿悟 

1.主要源自《金刚经》。

六祖初时闻《金刚经》颇有领会,遂往黄梅东禅寺礼五祖弘忍大师,得受《金刚经》之法,听后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识若自本心,见自本性”。后为大众说法,弘扬顿悟法门,仍以《金刚经》为宗。他说:“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六祖将般若之智视为自心、自性及本性,并与佛性等同,得出结论:“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2.主张“即心是佛”,强调“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

将佛与众生之差异归结为自性的迷与悟:众生迷、着境,则有烦恼,因未认识到觉悟的本体;佛悟、离境,即菩提,因认识到了觉悟的本体。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凡是做到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不争不夺,超越是非荣辱者都是佛。佛法本无顿渐之别,人则有利钝之分,理解佛法有快有慢,才有顿渐的差异。若内心清净,大彻大悟,皆可顿悟成佛。道由心悟,不在坐禅,而在当下一念清净,即可自心佛性顿现。

3.顿悟见性还须渐修。

菩提达磨顿悟后仍在少林寺面壁十年图破壁;六祖从五祖处顿悟得法之后,仍在猎人队里隐遁十多年;怀让禅师从六祖处得法之后,以及马祖禅师从怀让禅师处得法之后,都在其下侍奉了十多年。由此可知,即使顿悟,还须悟后起修、渐修,才能保任、历境练心。因为顿悟见性只是在理上顿悟、见到了空性,有了断烦恼的能力,并未断除烦恼,悟后起修、渐修,才能逐渐消除惑业和烦恼。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禅宗是以心传心,好比一盆水倒入另一盆,必须对水和盆都很了解,才能做到滴水不漏。先圣传法非常慎重,师傅要了解弟子的根机、品性、德行、才智等足以绍隆佛种,光大法门洪规时,才会传法给弟子。

渐修,可通过文字般若闻思经教,通达教理,树立正见;通过观照般若提高当下的觉察力;通过实相般若了知诸法实相,追求宇宙人生真理。此外,还应发菩提心,自利利他。 

五、关于禅宗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由印度传入中国后,二千多年来,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护持、译述与弘扬,不断演变和发展,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结合,宗派纷呈,妙谛流布,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六祖的“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为代表的禅宗的传播,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典型,而且是佛法的心髓,成道的关键。

自达摩初祖航海东来,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其禅法的标志;五传至六祖惠能大师,六祖以朴质简捷、清新明快的传教风格,创顿悟成佛之说,从而使顿教法门风行天下。

他的流风余韵,尤其是留给后世的《坛经》影响深远。《坛经》,文字简洁,见地很高,对修心很有帮助,能解决许多疑惑,已成为众多修学者爱不释手的法宝。它单刀直入,提出了见地高明的修法:“明心见性,即身成佛”、“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从此,禅宗才一花开五叶,心心相印,发展成为各具特征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宗派,陶冶龙象,人才辈出,使后世学人能舍末究本,一门深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从现实生活中,直接体认本具的无住心态,去除妄想的系缚,获得解脱的喜悦。

教义越简单,越能吸引信徒,但过于简单的教义往往经不住其他宗派的反驳。不立文字的禅宗,反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经卷,同时也留下了内涵丰富的思想资源,为中国佛教增添了辉煌。但明心见性促使禅宗兴盛的同时,也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隋唐时期,禅者的佛学基础扎实、根性好,加上社会环境较好,易持戒,所以容易体悟空性;后来,人们不再重视教理学习,根性也越来越差,以致于禅宗发展到文字禅等,不重实修只谈禅说玄,甚至出现了狂禅。佛法原本是指导人修心的,不是空谈的理论。今天的佛教,也常变为理论学术研究,难以发挥“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本来作用,反而增长了众生的迷惑,这就违背了佛法的根本。我想,这一点应该引起教界足够的重视。 

参考资料 

1. 《禅林宝训注释》课本及法师上课录音;

2. 《论六祖的禅宗思想体系》;

3. 济群法师的《〈坛经〉的般若思想》及上课录音等;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5. 《铃木大拙的生平与思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