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鸿433版本:管理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 中华管理学习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0:24:46
管理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特有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管理使得社会从无序变得有序。没有管理活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将被毁灭。对管理的研究,必然从管理的基本问题开始。
一、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变革的过程,是一个“破”与“立”的过程,包括创造性地破坏现有状态以及发明新组织的实践活动。这种本质的界定与管理与组织的关系密切相关。
管理是有组织的劳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活动,管理工作能更好的促进组织的活动以便满足人们的需要。离开了组织讨论管理的本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条件下,对管理的本质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许嘉璐先生就说过,“管理本身是先进的科学和文化”,并且强调“无论是具体品牌还是企业精神,甚至全社会的经济环境,都离不开文化”。这个定义并没有精确的规范管理的本质。事实上,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应该起到一个保证管理本质变革顺利实现的角色,即确保这种变革的顺利实施。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成员的思想观念,决定着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还有人认为管理的本质是控制、传递信息,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其控制与传递是一种现象,是管理的一种具体的功能,不能将其等同于管理的本质。
现代的企业必须具有适应性,对竞争及市场变化作出反应。他们必须持续不断地通过基准问题来测试,以求得最佳业绩。他们还必须积极提高效率、培植核心竞争力,以抢在竞争对手之前。这一切,归根结底,需要企业具有不断否定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品质,能够破除过去的成功所带来的惯性和惰性,不断前进。
现代管理通过创造性地破坏现状和实践来重新发明组织的世界。这种管理意味着打乱和破坏过去的惯例,对其既有改变也有保留,将其融入到劳动者体验新工作节律的新技术和新设施中。作为管理固有的性质,变革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发挥作用,进而改进组织绩效。
在变革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一种支持变革的文化是变革的前提,组织拥有的知识则为变革指明了方向,它明确了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组织文化和组织知识是组织发展、变革过程中不致偏离方向的保证,如图1所示。
变革与组织目标、企业文化、知识的关系
组织的变革能推动组织向着目标前进,文化和组织拥有的知识是其不致偏离方向的保证。
二、管理与组织的关系
人们都是生活在各种不同组织之中的。人们依赖组织,组织是人类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形式。没有组织,也就没有人类社会今天的发展与繁荣。组织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的源泉,是人类获得一切成就的主要因素。然而,人类社会中存在组织就必然有人群的活动,有人群的活动就有管理,有了管理,组织才能进行正常有效的活动。简而言之,管理是保证组织有效地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组织的作用依赖于管理,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部分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一方面,管理活动是在组织中进行的,管理以组织为载体。另一方面,有了管理,组织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管理是组织正常运行的保障。作为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管理与组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只是管理活动的载体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集体。原始人类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意识到个体能力的局限性,所以以群体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向大自然挑战,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所不能完成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于个人目标的组织目标。
自从原始人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而自发结合形成一定组织后,管理也随之而来。因为组成组织的个人之间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需要管理来维持,管理是协作劳动的必然产物,是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一个组织中,必然存在着各种管理活动。组织的运行需要管理活动进行协调和组织。管理需要领导者去进行,但这些领导者并不是游离组织机制的个人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而是在组织中进行。管理是在组织中进行的活动,是组织的机能,只要有组织存在,就有组织的管理行为存在,任何管理行为都是由组织发出,都是组织的行为。管理的主体是组织,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组织是管理的生存基础。管理和组织是相互依存,无法分离的。
2.管理使组织发挥正常功能
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在管理者加以管理的条件下,组织才能按照所要求的方向进行。
组织是由组织的要素组成的,组织的要素互相作用产生组织的整体功能。通过管理,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组织正常地运行与活动。组织要素的作用依赖于管理。管理在组织中协调各部分的活动,并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集体活动发挥作用的效果大多取决于组织的管理水平。
组织对管理的要求和对管理的依赖性与组织的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共同劳动的规模越大,劳动分工和协作越精细、复杂,管理工作也就越重要。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不仅生产技术复杂,而且分工协作严密,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化程度都高,社会联系更加广泛,需要的管理水平就更高。
总而言之,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劳动分工和协作越细,就越要有严密的科学的管理。组织系统越庞大,管理问题也就越复杂,庞大的现代化生产系统要求有相当高度的管理水平,否则就无法正常运转。
3.管理保障组织目标有效的实现
组织是有目标的。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有效的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地管理,会使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织因素各自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起到放大组织系统的整体功能的作用。在相同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下,由于管理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的效益、效率或速度的差别,这就是管理所产生的作用。
在组织活动中,需要考虑到多种要素,如人员、物资、资金、环境等,它们都是组织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每一要素能否发挥其潜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对管理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效的管理,正在于寻求各组织要素、各环节、各项管理措施、各项政策以及各种手段的最佳组合。通过这种合理组合,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效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例如,对于人员来说,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却有很大的弹性。如能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使每个人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地发挥,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从而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管理的人性判断
从管理学的演化来看,人性假设与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性的探索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管理以人性为基础是必要的,孔茨和韦里克在《管理学》中指出:“凡主管人员,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他们头脑里一般都有根据自己对人的某种假设而形成的关于个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模式。这些假设和有关理论都影响着他们的管理行为。”管理学家西斯克在《工业组织与管理》中认为:“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是以一组有关工作性质和人类本性的含蓄假设为基础的。”管理学家们的这些断言告诉人们:人性假设对于管理行为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其价值决定着管理以人性为基础的必要性。正是由于这种必要性,建立人性理论就成为理论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1.人性假设的思想演变和研究进展
对人性最早的探索来自于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私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泰罗把“经济人”观点首先用到管理上并建立了科学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当时的管理理论影响很大。20世纪20年代梅奥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建立行为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马斯洛在他“需求层次论”基础上提出“自我实现人”假设。麦格雷戈对人性进行归结性分类,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沙因提出了“复杂人”假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文化人”假设,威廉大内对此提出了Z理论。
我国理论界同样提出了许多人性假设,例如,杨巍峰的“利益人”假设;黎红雷的“文化人”假设;刘志光的“创新人”假设等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性予以解释。一般来讲,我国学者认为西方人性论及管理理论都是抽象的、片面的、个人主义的,各种人性假设都把人性限制在抽象的层面上,没有获得社会的现实性。体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不全面的。但是国内的研究同样存在问题。人性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讲属于伦理学范畴,我国学者很少从管理伦理学角度分析,一般都是从管理学的视角进行,这就影响到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2.“实践人”的假设
笔者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和管理伦理角度出发,提出“实践人”假设,希望将人性研究的视角扩大,推进人性研究的深度。
2.1 人性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人是大自然造就的最高级的物质形式,是动物界的“精灵”,所以,只要人的生命体存在,就永远具有自然性。自然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生理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需求的舒适程度是人共追求的。同时,人是社会人,具有社会属性,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人必然要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需要终归是社会的需要。要满足上述各种需要,人必须进行实践活动,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自然属性诱发的需要通过自然劳动得以满足;社会属性诱发的需要通过社会劳动得以满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诱发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满足。
另外,人作为一种智慧的生命体,还有一种特殊的属性――精神属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是精神性的东西,是人特有的内涵,包括人的思想、观点等意识活动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它建立在前两种属性基础之上,这是一种特殊的属性。
人性应该包括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
2.2人性的变动及趋向
人性是可变的。一方面,不同的生活条件下,人的各种属性表性的强烈程度不一样,条件艰苦、生理需要急需的情况下,自然属性最明显,其他两种属性处于潜伏状态。同样,有时是社会属性或者精神属性处于优势状态。其理论基础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随着社会进步,人的社会性需要日渐上升,社会交往、感情交流、社会归属等需要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人的个性追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人性本身的善恶同样是可变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是极端的,不完善的。人类文明史,就是更加人性化的过程。当代社会,人们日益追求自我的完善,证明人性是趋向于善的,善恶的结果不同是后天的实践造成的结果。正如Y理论所认定的,“懒惰是后天经验的结果”,人性应该是趋善,但是实践可能会造成善恶两种不同的结果。
实践是人的根本属性,人性的不同是后天实践的结果。
四、管理思想发展的逻辑主线
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演变。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开创了管理理论和思想的先河;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将管理理论与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管理思想呈现出了管理理论和思想的繁荣局面;文化知识管理成为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里程碑。
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人性假设是“经济人”假设,管理方法是强调制度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企业的效率。
人际关系理论(20世纪30年代—60年代):以梅奥为代表,人性假设是“社会人”假设,管理方法是满足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要,让员工参与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企业的效率。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二战以后,进入了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阶段,管理科学的发展重点是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性和管理的效率,因此管理科学成了系统工程和运筹学的同义词,这一时期理论的人性假设是“系统人”假设,管理方法是运用系统方法研究管理活动,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效率与效益的统一。
文化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威廉·大内和彼得·圣吉为代表,人性假设是“文化人”假设,管理方法是倡导文化管理和知识管理,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综合效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下表:
西方管理思想逻辑表
西方管理思想
理论
人性假设
管理方法
管理目标
古典管理理论
经济人
制度化、标准化、规模化
企业的效率
人际关系理论
社会人
满足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要,参与管理
企业的效率
现代管理理论
复杂人
系统方法
效率与效益的统一
文化知识管理理论
文化人
文化管理
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孔茨,韦里克等.管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杨文士.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  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  西斯克.工业组织与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  郭咸刚.管理发展思想史[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7]  斯图尔特.克莱克. 高俊山.新世纪管理与组织研究面临的挑战[J].《南开管理评论》2001(1).
[8]  黄群慧. 管理学发展的历史逻辑[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4).
[9]  张西林,高文武. 试论管理的人性论基础[J]. 《湖北社会科学》2002.2
[10] 陈晓彤. 管理的人性假设研究述评[J]. 《中州建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