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婚博会要门票吗:张艺谋的逻辑真混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03:18

张艺谋的逻辑真混蛋

柳士同 

转发前言:柳士同先生的大作《失忆,必定失去历史》,原载于2010年1月26日《杂文报》,呼唤国民不可“失忆”,必须牢记文革浩劫。该文作为“全国第一届鲁迅杂文‘万强农庄’杯大奖赛”的候选作品推荐给评委,我决定投它一票。现在,推荐给网友共享。因为该文是由张艺谋的“屁论”引发的,本博主故将标题改为《张艺谋的逻辑真混蛋》。

20091210日《南方周末》“文化”版的通栏大标题是《张艺谋:“文革”都成历史了,还要让人沉重多久啊》。

乍看这标题就颇感吃惊,继而就不由真的有些“沉重”了。在下也许孤陋寡闻,但如此公开高调屏蔽“文革”的,的确还是第一次见。

迄今为止,我们并未对“文革”进行彻底的清算,在许多人的记忆之中,它几乎已经成为空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们一度对“文革”进行过一些反思,但不仅虎头蛇尾,而且雷声大雨点小,雨还没怎么下呢,就连雷声也听不到了。所以,尽管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对“文革”实际上却并未形成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和清晰的记忆。经历过“文革”的人,大多业已遗忘,至少也是记忆模糊;而未曾经历过的,如所谓的“70后”“80后”和“90后”,相当一批年轻人几乎都不知“文革”为何物,否则也就不会有一批青年学人认为“文革”乃是一种“大民主”了。

对“文革”的失忆,是来自对“文革”的遮蔽,而遮蔽则主要出自“文革”的亲历者,当然这个亲历者不是受害者而是得益者,有些即使当年遭受过迫害,时过境迁,也早已成为既得利益者。其中颇值一提的是当年“文革”中的风云人物,这些风云人物在“文革”结束之后,有不少人得益于当年的“背景”或“关系”,仍活跃于社会的上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些自始至终的受益者,怎么可能反思“文革”呢?恐怕连他人提及“文革”都会反感,都会恼羞成怒。至于广大的平民百姓,原本就没有话语权,当整个社会对“文革”失语时,他们也就很自然地跟着失忆了。很难想像,当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某一段经历,而且是整整十年的经历失语甚至失忆时,这个民族这十年的历史还会存在么?一个留有十年空白的历史还能算是完整的历史么?

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十分有见地的谈及,“对民族的悲剧的回忆是神圣的,它的意义不亚于对胜利的回忆”,还说“更重要的是,要让年轻人不仅掌握历史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能够共同体会和感受俄罗斯历史上这次巨大的浩劫”。梅德韦杰夫在这里所说的浩劫,指的就是当年斯大林的政治镇压,而这番话则是他在为20091030日政治镇压牺牲者纪念日写的“博客”中说的。这位斯大林死后十二年才出生的俄罗斯总统,当属青年一代了,他却“为当今俄罗斯的年轻人忘记俄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大规模镇压感到遗憾”。相比之下,在我们这里呢?“文革”过去不过才三十多年,某些把持着话语权的人,却想千方百计地让年轻人乃至全国人民都忘却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浩劫”,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让人们整天沉溺在无聊的“好玩”和“搞笑”之中,以《三枪拍案惊奇》这样低级庸俗的影片来吸引观众,愚弄百姓,仅仅是不“让人沉重多久吗”?如果忘记了历史,抛却了历史的沉重,我们又如何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呢?

就中国的文学艺术界来讲,“文革”过去已经三十多年了,可至今尚未有一部能够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文革”的作品问世。上个世纪80年代初,虽也出现过如《芙蓉镇》那样的一批反思“文革”的优秀作品,但其反思的深度仍然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次上。当然,如果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能沿着这条思路继续深入地思考和探讨下去,也不是没有产生真实反映“文革”的重量级作品的可能,遗憾的是人们的反思很快就被叫“停”了。之后呢,文学艺术还没等完全摆脱工具化呢,却又很快地被引入了产业化。于是,无数的作家和艺术家都纷纷涌上一条发财致富之路,大家一个劲儿地奔着“市场效益”和“票房收入”而去,有谁还愿意自找苦吃,去承担历史的“沉重”呢?从作者到读者,从演员到观众,大家似乎都“高兴”了,都“娱乐至死”了。整个民族就这样被卷入了一场又一场集体失忆的狂欢,而“沉重”的历史也就这样被彻底地消解了、无情地遗忘了。莫非我们这个民族,命中注定就必须留下一大段记忆的空白,就必须屏蔽“文革”那十年的历史?

来源:吴越的BLOG201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