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鲤鱼好吃吗:成为创新放大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47:47

成为创新放大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7日 12:07 《环球企业家》杂志

  How to be an innovation champion

  如何有效扮演创新斗士

  文·祝小浩

  具备了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思维路径,现在,你登上了创新工程的第三级台阶——把自己训练成一个拥有专家型大脑的创新斗士。

  不错,创新斗士需要博采众长,需要卓越的洞察力和想象力,而且还能够准确地将创意按照明确的规则表达出来,总之,绝对是个全能选手才能胜任的工作。从个人管理的角度而言,创新的本质仍是一个充分调动大脑机能,在智力、情感、欲望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下产生的创造性行为。在这个层面上,成为某个领域中技艺超群的专家,使大脑的某个部位异常活跃,会对上述创造力行为产生不可替代的激发作用——要知道,人类神奇的大脑中,各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以丰富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步,如果某个部分的机能突出强大,它的活力必定辐射到其他神经元,而人们思维的活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联系的多样性。

  从实践角度讲,拥有一个专家型大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所谓天才并非天生,甚至,专家型大脑的培养可以通过长期的思维训练来完成。在这本DIY手册的第三阶段,你将看到对专家型大脑思维特征的剖析、以及一个重要商业决策做出时大脑的运转过程——从中,相信你能够揣摩出适合自己的大脑体操。

  【

象棋大师的玄机】

  事实上,在随机性极强的商业环境中,大脑的思维模式在多数情况下都呈现出不可度量的复杂性。那么,如何了解人类专业智能的特质呢——国际象棋或许是检验思考理论的最佳单项实验。

  在理性王国中,国际象棋对空间、逻辑、推理等能力要求甚高,被歌德称为智慧的试金石。同时,这种古老的游戏不但能够将棋技分解,便于在实验室中测试,而且可以提供在比赛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大脑运行的机会。

  通常,人们会将象棋大师的辉煌战绩归结于其超凡脱俗的智力,而在他们变幻莫测的魔法中,最神奇的莫过于下盲棋—看起来,他们似乎记住了所有棋子的位置。

  但实验证明,大师们的脑海只有棋子间相对位置的抽象记忆,没有常人想象中的全盘概念,并且关键之处在于,他们多少会忘记某个棋子的确切位置,但能够通过思考典型的开棋策略(开棋部份已被研究得相当彻底,没有多少种开棋走法)或之前所下棋步的逻辑来推断该棋子应该出现的位置。

  就是说,专家型大脑不需要时刻记住所有细节,因为他能通过组织良好的连结系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重建特定细节,并由此推算棋步,同时进行谋划。因此,需要全面精确计算的棋局更能让大师们大展身手,他们能深入考虑各种棋步可能产生的变化。值得强调的是,这一过程中,大师们依赖的是头脑中储存的结构性知识,而不是原本就比较强的分析能力。面对困局,较弱的棋手可能会推算半个小时,考虑很多棋步却仍然下错;而大师则不必刻意分析任何东西就可以一眼看出该怎样走。

  身为象棋大师的荷兰心理学家Adriaan de Groot 在1938年的一次大型国际比赛中,对一般棋手和世界顶尖大师进行了比较。通过描述在比赛中每下一步棋的想法,发现后者考虑的不是更多的可能,而是更好的选择。

  无疑,结构性知识是大师记忆棋局的关键。事实上,在常规记忆测验的时候,大师的测试结果也并不会比普通人好,结构性知识使他们的记忆能力惊人地专一,但必须落实到国际象棋的某个典型棋局。若棋子的分布更为随机,那么选手的棋艺与记忆的正确性之间的相关性就降低很多。

  可以断言,对独特能力的训练对提升大脑的创造力至关重要。那么,专业型大脑特殊机能的秘诀是什么呢?仍以国际象棋为例。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最早提出“组块”(chunk)这一概念。组块指相互紧密联系的部分,利用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大师关于象棋的记忆为何会如此出众。

  在这项脑力竞赛中,对初学者来说棋盘上的20颗棋子所包含的信息远不只20个组块,因为通过排列组合棋子变化无穷。但大师们却将棋局的一部份看成单一组块,从而将整盘棋局压缩成5、6个集组。通过测量一个新组块变成固定记忆的时间,以及一名棋手成为大师所需的时间,证明后者大约掌握了5至10万个象棋信息组块。

  1990年代末,来自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两名教授将“模版”(template)的概念加入组块理论,这种新理论解释了变量是如何随时改造原有记忆的。其实,任何知道原始模板的人都应该能立即记住改变过的模板,再通过对模版的变化谋划变幻万千的棋局。

  2001年德国康士坦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Konstanz)所做的脑成像研究发现,实力较弱的选手脑中的颞叶(temporal lobe)与海马体(hippocampus)较活跃,说明他使用处理新记忆的大脑部位来分析处理棋局信息。而特级大师的额叶(frontal lobe)与顶叶(parietal lobe)比较活跃,说明他正在从长期记忆中撷取关于组块的信息。

  大量模版在长期记忆中不断储存,在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只需按照临时信息的提示,根据短时记忆中的线索就可快速提取这些模版,新的棋局就此产生。同时,在大脑内部,新棋局会作为新信息被储存起来,形成新的模版—这个无限更新的过程,就是专家型大脑创新的基础。

  和国际象棋竞赛一样,商业创意活动同样会激活大脑中与视觉处理有关的枕叶(occipital lobe)及与注意力控制、空间方位、数理逻辑等有关的顶叶。事实上,所有专家型大脑那些令人炫目的能力都能用结构性知识与组块理论来解释。这意味着专家并不完全依赖于天赋,而是更依赖特殊训练。尽管要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都需要大约10年的刻苦努力,但创新具有随时随地发生的可能,因而,有意识的学习与保持开放的心灵有助于你成长为专家型大脑的创新斗士。

  【华尔街的理智与情感】

  查理斯·麦基(Charles Mackay)在1841年撰写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至今还被华尔街奉为经典。理由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商业行为的本质:17世纪荷兰爆发的郁金香投机狂潮与炼金术、猎杀女巫、占卜等等其实没什么两样,以理性著称的商界人士在进行创意与决策的时候,往往会轻易坠入激烈情感的魔爪——在财富面前,理性与欲望总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化合作用,即便你拥有一个无以伦比的专家型大脑。

  究其根本,我们其实对成为了“专家”的大脑了解多少呢?上述的记忆与决策过程似乎仅仅局限在智力层面,考虑到人的大脑是个理智与情感并存的容器,那总长30万公里的1000万根神经和140亿个脑细胞在真实的商业活动情景中如何运转,大概是人类社会最深不可测的秘密之一。

  好在,一门名为“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s)的交叉学科正在试图揭开这一秘密。该学科融神经科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研究大脑在决策、计算风险及在从事创新时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一台重达12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fMRI),人们能够测量流经大脑的血流量,并用不同色彩画出脑图谱来描绘人的精神活动。2005年,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助教布林·克纳森(Brian Knutson)邀请了19位志愿者(10位女性9位男性,年龄从24到39岁不等)进行模拟投资试验,利用fMRI对志愿者大脑进行扫描,以测验做出与财富有关的决策时,大脑如何运转。

  受测者每人有20美元,在每一轮测试中,他们要在两支股票和一支债券中进行选择。债券的回报始终稳定在1美元,而两支股票则有好坏之别。所有受测者事先并不知道两支股票中哪支更好,只能根据测试结果自行推算。

  测验进行到四分之三的时候,受测者都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但每到第四次的时候,他们不由自主地做出错误判断,不是在选择债券的最佳时机为了逐利而选择股票,就是在应该赌上一把的时候做出了保守选择。

  测验显示,在受测者做出一个冒险的、有刺激性的决定时,他们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在观察屏幕上会显示成黄色。

  伏隔核主要由多巴胺(dopamine)驱动,这种化学物质被认为能产生愉悦感和欣快感。多巴胺能加强我们对奖励的反应,大脑对它贪得无厌。所有的毒品滥用,从可卡因到海洛因,都会刺激产生多巴胺的大脑回路。

  而当受测者选择比较保险的投资时,大脑另一个被称为前脑岛的部分(anterior insula)显示受到刺激。就是说,在整个思考决策的过程中,伏隔核煽动冒险,前脑岛则时常阻止可能的轻举妄动,两者维持着一种激烈而持久的斗争关系。

  上述实验的结论说明:在500美元抢进Google股票的狂热和

性高潮带来的愉悦、吸食可卡因后致幻的快感在生理上产生的反应是一样的,大脑的同一个区域管理这三项完全不同的刺激。事实上,在素来被认为理性至上的商业活动中,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意识这一点、承认人类总是在不可知的情况下被情感所控制、承认理智与情感的双重作用,是成为创新斗士的必要条件。

  这个意义上,专家型大脑是成为创新斗士的第一要素,在此基础上,主动启用非智力因素推动创新过程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在一个组织当中,要创新必须至少有一个领衔的创新斗士。他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利用专家般的洞察力不断从各个角落吸纳新想法,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大脑的应变能力,以保证创新计划遵循一定的轨道行进。

  原则上,创新斗士是那些充满激情和奉献精神的建造者。在他们身上总能找到一种迫切行动起来的精神,并能感染他人。运用这种感染力,创新斗士将合伙人、团队牢牢整合在一起,不断给他们以激励,因勇于承担责任而赢得尊敬——没错,当创新遇到困境时,尤其需要创新斗士承担责任。

  不是么,创新本质上意味着不确定的风险。上文提到的模拟受测者困境和创新风险非常相似:需要在保守与冒险的纠缠中及时做出决策。创新对人的考验,正在于身处矛盾之时如何掌控理智与情感的平衡,辅助专家型大脑发挥最佳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