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姬的儿孑的现在图片:谁来拯救百兽之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7:03:54
谁来拯救百兽之王? 日期:2010-03-26  作者:刘晓星 沈殿成 叶青林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   复制链接  

#TRS_AUTOADD_1269513954328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69513954328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69513954328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69513954328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69513954328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中国环境报 记者刘晓星
  老虎以其威猛的外表、神秘的踪影和美丽的花纹极受人们喜爱,也因此被称为“百兽之王”。今年是农历庚寅年,也就是十二属相中的“虎”年,老虎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然而就在人们欢天喜地地迎来虎年之时,一则消息却震惊了国人:2009年11月11日~2010年2月27日,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11只东北虎相继因营养不良而悲惨地死去。
  当11只东北虎“兽中之王”的那份尊严被残忍地践踏之时,也恰恰折射了我国东北虎生存与繁育面临的尴尬现状。20多年来,“救虎工程”一直伴随着生与死、进与退的矛盾。

   出于无奈:
    老虎走上打工路

  在皑皑白雪上观看猛虎追逐猎物的情景、观看虎卧雪中仰天长啸的雄姿,真可谓是别有一番滋味。坐落于冰城哈尔滨松花江畔的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东北虎人工放养地。在这里,老虎一改常态,被散放在空地中,供“笼中”的游客观赏。
  在园区内,百余东北虎成群结队,它们或随车追逐、或腾跃、或攀爬矮树,个个虎虎生威,在一旁观看的游客兴奋不已,便纷纷举起相机拍照。
  在中国古代,虎这种威猛的大型猫科动物被称为“百兽之王”,而生存在中国、俄罗斯东部寒冷地区的东北虎,与世界上现有的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苏门达腊虎等7个亚种相比,身材最为高大、寿命最长、性情最为凶猛,所以被人们誉为“王中之王”。而在我国,东北虎则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余脉。
  自20世纪初开始,偷猎及国际性非法贸易活动极为猖獗,东北虎遭受空前劫难。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关专家对林海雪原进行普查梳理后得出结论:野生东北虎还不到20只,而这种野生动物数量只有达到1000只以上,才可以避免因近亲繁殖带来的退化灭绝。其后不久,世界自然基金会便把东北虎列为十大濒危动物之首。
  为了迅速拯救这一宝贵的濒危物种,1980年,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及黑龙江省外贸部门联手在黑龙江省海林县境内的深山里,共同建起了我国第一个东北虎繁育研究中心——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由国家林业局调配种源,省里支付费用、场地及饲料等在人工条件下繁育东北虎。
  在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开始建设时,8只从全国各地选调出来的东北虎开启了中国野生虎异地保护的探索之旅。养虎人经过6年的精心探索实践,繁育成活的东北虎达83只。这一成果于1992年在东京召开的第八届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组织成员国大会上引起轰动。
  如何养活这数百只老虎,与其说是压力,不如说是博弈的筹码。每只虎一年吃肉、蛋、钙、药等需花费3万~4万元,加上日常经营管理费、人员工资福利这几项主要开支,养活一只东北虎每年需要至少6万元。
  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贷款和少量政府投入以及企业与社会捐赠。各级政府为保护东北虎,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也给救虎工程减轻了一定的压力。但是,随着东北虎繁育速度的加快,到1993年东北虎已经成活100余只,仅老虎的“口粮”一年就需350万元,“中心”当年已欠银行贷款近1700万元。养虎人节衣缩食,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的90多名员工把工资变成虎食,长达18个月没有发工资。由于买不起牛肉,只能买鸡骨架喂虎充饥,在1994年~1995年的两年里,因为疾病等原因,先后有10只老虎相继死去。
  经济上的局促,使得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的虎群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养虎人也陷入进与退的极度矛盾。无奈之下,中心当时拟与国内外等一些医药企业合作,利用淘汰的人工繁育的东北虎制作保健、医药品。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因为国务院的一纸通知戛然而止。
  1993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重申禁止犀牛角和虎骨的一切贸易活动,取消其药用标准。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也删去了“虎骨”这一项。
  政策之变让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真正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为把救虎工程实施下去,最终,“走繁育、科研和旅游为一体的以虎养虎之路”的决策出炉。
  为了对濒危的东北虎进行更好的保护和更进一步的科学研究,1996年成立了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开发利用东北虎的旅游观赏价值,用“以虎养虎”的方式,支持东北虎的保护、科研和野化训练工作。如今,在东北虎林园,旅游已经成为保护和科研的经济基础,保护和科研更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经过紧张的筹备,从1996年1月开始,从中心发展起来的东北虎群,陆续被转移到哈尔滨松北开发区划出的1.47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东北虎野外繁育基地——黑龙江东北虎林园,主要以门票收入作养虎支出。从此,老虎走上了一条“自赚自养”的“打工”之路。
  这些辛酸的打工历程,也被浓墨重彩地记录在东北虎林园的发展历程中:
  1998年12月4日,10只东北虎出租给沈阳东北虎园对外展出,这是东北虎林园成立后第一次向外输出东北虎。
  2002年12月13日,第四批15只东北虎(其中3只幼虎)被运往泰山东北虎林园安家落户。泰山东北虎园是由东北虎林园独立投资500万元兴建的,它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东北虎林园饲养经费不足的压力。
  2004年2月12日,东北虎林园与杭州大明山风景区签订租虎协议,20只东北虎在年底远赴杭州大明山打工。
  ……
  东北虎林园的成立,作为一种生态旅游,游客既是观赏者,又是保护者,对于宣传保护东北虎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但更是老虎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之举。
  只要没人为养虎的高额支出埋单,“以虎养虎”就是不得已的策略。黑龙江省东北虎林园甚至已经让老虎走出了黑龙江,到全国各地打工。据介绍,目前虎园共有100多只老虎在外打工,其产权仍归属虎园,但合作单位负责老虎的喂养并支付一定的租金。

    重返自然:
    何时才能放虎归山

  救虎工程启动20多年来,养虎人做出了无数的奉献和牺牲,但如果不解决人虎争食的问题,东北虎的进一步繁殖和发展将无从谈起。这也是摆在养虎人面前的最大难题。
  为了提高人工繁育东北虎的捕食能力,园区里的投食车会不定时地向老虎投放活鸡等动物。亲眼看到东北虎捕食,无疑是令游客们最兴奋的事。
  活鸡虽然美味,可也只能算作加餐,东北虎每天的正餐,还得靠投食车来投放肉类。每天下午两点投食车一到,群虎追车的景象就会出现,而此时,专吃腐肉的乌鸦也会成群结队地飞来这里,景象蔚为壮观。
  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六号虎舍,每天中午,饲养员刘新民都会按时给笼舍里的小老虎们投喂食物。除了喂食,刘新民每天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爬到虎舍顶上,仔细观察每一头幼虎的行为习性。在冬季,哈尔滨的室外温度经常在零下二三十度左右,人工饲养幼虎的抗寒能力是他最关心的事。
  再过几个月,刘新民所饲养的幼虎,就将被转到面积更为开阔的散放区,在那里,虎群可以自由走动,它们的野外生存能力也将接受进一步的考验。
  今年47岁的刘丹,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野生动物专业,现任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总工程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东北虎种群的保护性研究。20多年来,刘丹一直始终致力于人工东北虎种群的野化训练,他希望能够通过训练,唤醒和恢复东北虎原始的野性,使其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实现“放虎归山”,这也是人工饲养老虎的最终目的。
  何时才能放虎归山?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一些专家表示,目前为时过早。东北虎种群能够在野化条件下得以发展的必备基数是达到1000只以上,每只老虎活动范围平均需45平方公里~2000平方公里,而且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量的虎群需要有充足稳定的食物链。而截止到目前,保护区建设、居民的搬迁、恢复天然林和栖息地、调整食物链、禁猎法规的实施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实现放虎归山,需要大量的投入,也要需相当长的时间。
  以捕猎为例,一旦投放的猎物从家鸡变成了野鸡,东北虎的捕食能力就跟不上了:只要野鸡飞上了树,东北虎只能在树下望鸡兴叹,却束手无策,最后悻悻离去。只具备这种捕食能力的老虎如果真的放归野外,无疑只能饿肚子了。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目前,不仅东北虎的野化训练遭遇瓶颈,东北虎林园也面临着生存困境。由于园内的虎群数量逐年递增,养虎的开销也在不断增加。
  据了解,野生东北虎一般每两年生育一次,而人工喂养情况下,平均每年生育二三次,成活率也从70%提高到90%。近些年来,东北虎的产仔量更是呈几何级数递增,目前,东北虎林园的900余只虎基本上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费用基本来自门票收入、市民认养和外出打工。虎园是自负盈亏的企业,目前仅满足老虎和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已经捉襟见肘。想要开展更大面积、更高级的野化训练,更是无从谈起。
  而更让刘丹担心的是,即使有一天东北虎能够通过逐步的野化训练完全掌握野外生存的能力,在中国境内,能让东北虎回归的栖息地也所剩无几。100多年以前,东北虎的栖息地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而如今,东北虎的栖息地已经缩小到吉林省的珲春、黑龙江省的东方红、七星砬子等少数地区,不但面积极度萎缩,而且栖息地已呈碎片化。
  然而,让众多养虎人感到安慰的是,毕竟这是十几年来人工繁育的东北虎不断野化的成果,只是他们不知道,百兽之王东北虎真正回归山林,会是什么时候。

    专家建议:
    合理利用老虎资源

  在东北虎林园的一隅的角落里,有一个灰色的二层建筑,极不起眼,甚至没有牌子,铁栅栏把几处出口牢牢封住,走进小楼,可清晰听见冷冻机的噪声,不见有人出入,只有保安24小时轮流巡视。这个容量达500吨的冷库更像是一座虎的墓园,其中存着超过200具成年虎尸。这是虎园成立14年来生老病死之虎的总和,因为国家延续至今的对虎制品相关贸易的禁令,长期以来,这些弥足珍贵的死亡东北虎用之不可,弃之不能,存之担忧,令养虎人万分苦恼。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养虎人盼望着有朝一日这些死虎能光明正大地“走”出冷库大门,为此不惜每年花费上百万元的维护费,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现在正在积极地执行野生动物保护规划,其目标是至2050年使包括东北虎在内的重点保护动野生动植物种数量得到恢复和增加,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然而,由于投入严重不足,保护和管理资金匮乏,野生动物保护的正常开展已受到直接影响。
  拯救东北虎,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于解决经费的短缺。有关人士献计献策,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应立即制定相关规定,从国情出发,把人工饲养繁育的东北虎和野生东北虎分开,实行有效的监督机制,按规划有计划地开发利用,避免将死虎这一巨大的资源白白流费,将所得经费全部用于拯救东北虎。
  对于如何开发,专家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利用死虎开展形象生动的环保和科普知识教育。近些年来,国内多家博物馆、科普馆、大专院校、青少宫、科研院所向东北虎林园提出要求购买虎皮制作标本,开展环保和科普教育。2001年6月,东北虎林园无偿赠送给哈尔滨少儿中心一大三小4只东北虎标本,如收取费用,即可解决300万元的虎饲料经费来源;
  第二,利用死虎加强对东北虎的科学研究。兽医学对虎的生理、遗传、微生物、疾病、药理等学科的研究,由于缺少第一手资产,理论上几乎是空白。中心养虎人20多年来主要是凭借摸索和实践把虎群发展起来的。至于东北虎的基因等新兴学科,则根本无从谈起。所以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虎的遗体做科研标本,将有效地推动东北虎的科学研究;
  第三,有限度地开发制作医疗保健品,为人类健康服务。如果走以虎养虎的道路,就能解决政府和救虎组织经费短缺的难题,使养虎人不再为养不起又放不得而手足无措,也不再为看护这批死虎而提心吊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虎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这种动物灭绝了,将是一个无可估量的损失。确保现有虎群加快壮大,早日实现放虎归山,让“王中之王”再现威猛,是许多人的心愿。    

 

    图为今年2月2日,哈尔滨东北虎林园,东北虎“聚餐”集体吃鸡骨架。没有了兽王的野性,东北虎更像是一群大猫。 李红亮摄


    新闻回放

 

沈阳野生动物园死虎事件


    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11只东北虎在3个月时间内相继死亡,据知情者透露,这家动物园每天只给老虎一只或者两只鸡架,这是老虎一天的全部食物。沈阳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副站长刘晓强表示,动物园老虎生活的铁笼子空间小,老虎不活动,免疫力下降,加上摄入营养不够,这些应该都是老虎死亡的原因。
  按照有关规定,动物园有老虎死亡应该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在沈阳市野保站,记者看到了一份动物园写给野保站的报告,报告称:今年1月23日,死亡1只东北虎,死因为出血性肠炎;1月30日死亡1只,死因为心衰;1月31日死亡1只,死因为肾炎、肾衰;2月8日死亡1只,死因为心肌炎。
  据了解,去年11月,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发生工作人员被老虎咬伤事件,伤人的两只老虎被营救人员击伤后死亡。这一事故发生后,动物园被勒令封园整改,就在整改期间,11只东北虎接连死亡。
  据了解,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里已长期存在包括老虎在内的动物吃不饱的问题,动物园也因此多受诟病,当地政府部门为此对动物园多有扶持和资助,但动物的生存状态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马上就评

 

700万救不了所有虎


    3月14日上午,沈阳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沈阳市政府秘书长张景辉表示,东北虎死亡具体原因尚在调查中,为避免沈阳市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继续出现非正常死亡,沈阳市政府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已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应对,其中包括拨付700万元用于解决森林野生动物园老虎非正常死亡问题。在700万元的拨款中,有500万元专款用于救助现有老虎等野生动物,200万元用于恢复园内正常管护。
  东北虎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属于濒危的国宝级物种,国内野生种群的数量更是可怜的个位数。因此,11只东北虎死亡的消息给国人带来的震惊和愤怒可想而知。当然,此次沈阳市政府的事后应对倒是一点不滞后,事故调查、补救措施、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可谓有条不紊。但是,笔者以为诸如700万元拨款这样的补救措施虽然迅速得力,却也未必就能掩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动物保护及管理上的失职,也未必就能消除民众对于珍贵东北虎非正常死亡的质疑和愤怒。
  如同那些接二连三且令人痛心疾首的矿难一般,我们一次次看到的是矿难救援组的奔波和领导的事后问责,虽然如此却不见矿难减少,民众也就难免疑问,事故后的积极应对态度为何就不能转化为对事故的有效预防。同样的是,这700万拨款对于那些尚处危险之中没有死去的老虎固然是雪中送炭,但对于那11只已经死去的国宝,难道不是来得太晚了吗,而这又是谁的责任?
  事实上,据媒体报道,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因经营不善导致对野生动物管理保护不力现象的发生在前几年已经出现,动物园因为资金缺乏甚至沦落到不得不让工作人员带着老虎上街乞食的尴尬境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营状况不善,难以维持动物饲养的动物园却并未受到当地政府和动物保护监管部门的重视,直到11只东北虎死亡的消息曝出并引起轩然大波时,政府和林业部门等相关单位方才开始积极行动。那么这样的事后积极行动,在笔者看来无疑是“功不抵过”的。
  在国家颁布的《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中对动物园的硬件设施做了明确规定,凡是不符即需整改。但遗憾的是,相关部门对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对动物保护不良状况和硬件上的匮乏显然有些视而不见。试想,倘若动物保护部门、动物园的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动物园在动物保护上的不力并给予援助,想必11只东北虎相继死亡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古人云: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但是,如果能够建立起预防机制避免事故的发生,那岂不是更好?700万元的拨款固然可以救护尚存的老虎,但是要避免老虎死亡事故的再次发生,政府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都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