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这首歌该如何唱1:在众声喧哗中谋求共识(反馈·众声喧哗,如何寻找共识·聚焦网络舆论生态系列访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26:09

一个健康的互联网舆论生态,离不开法治的规范,离不开参与的力量,离不开理性的滋养

在众声喧哗中谋求共识(反馈·众声喧哗,如何寻找共识·聚焦网络舆论生态系列访谈)

本版编辑组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15日   23 版) 

  从1987年发出第一封“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算起,互联网进入中国人视野,已超过20余年,而其商业化与大规模普及的浪潮则是近10年来的事情。

  今日的中国,4.85亿网民,3.18亿手机用户,构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也带来了最为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公开透明、传播迅捷、沟通便捷、表达自由……这是一些人对互联网的热情赞扬;谣言盛行、表达失序、极化偏激、侵犯隐私……这是另一些人对互联网的批评与责难。两种观点同时存在又相互交织,勾勒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评论者对互联网舆论的不同印象。

  知难,行更难。长期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始终致力于培育健康的互联网舆论生态,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应当说,这不仅关乎国家信息安全与社会和谐,也关乎千千万万网民的根本利益。然而,具体到操作层面,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应用的层出不穷,都决定了互联网治理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寻找最优路径的动态过程。无论对于政府还是普通公民,在这个过程中,都应秉持开放的心态,宽容的精神,在观点交流中寻找策略,在众声喧哗中谋求共识。

  我们认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舆论生态,离不开法治的规范。

  通过法律法规治理互联网,是各国政府的通行做法。法治意味着透明与规则。杜绝互联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应当成为每个网民的自觉。而判断“有害”的基本标准,应以法律为准绳。对于在网上传播违法信息的行为,应当依法严肃惩处。另一方面,法治也意味着对发言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以及个人隐私,应当得到充分的保障。

  1994年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的理念,颁布了一系列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然而,毋庸讳言,现实中也存在某些领域仍有立法空白、部分法规缺乏细则、操作性规范不够明确、执法力度有待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有待加强等问题。面对互联网这个新事物,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实践中推进和解决。

  我们认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舆论生态,离不开参与的力量。

  开放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特征。培育良好的互联网舆论生态,离不开政府、网民、运营商、行业协会、商业力量等各方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正是对一个开放的“参与式治理”的最好概括。参与也意味着尊重多元。无论是面对互联网上的人声鼎沸,还是治理规则的确立,都应具备海纳百川的胸襟。从长远来看,对互联网舆论生态的治理,只有吸纳各方参与,避免“监管者”与“使用者”的二元对立,给各方声音留下足够的空间和包容,才可能从根本上建立自治自洽、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我们认为,一个健康的互联网舆论生态,离不开理性的滋养。

  社会的进步需要理性的推动。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各级政府而言,理性意味着充分认识到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公开的大趋势不可逆转,以学习之心直面挑战,以敬畏之心对待民意。对于网民而言,理性意味着体谅国情,拒绝戾气,独立思考,审慎发言,以建设性心态参与网络讨论,自觉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理性的舆论氛围从哪里来?从网络实践中、从现实交往中逐步习得,也有赖于有识之士和管理者的引导与约束。事实上,一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正是各级政府和网民逐步在实践中学会表达,在碰撞中学会相互倾听,在沟通中学会妥协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见证着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记录着社会理性的积累和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这种理性的力量必然在网上网下连成一气,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

  

  虚拟世界 真实法则

  人们将互联网称之为“虚拟世界”。“虚拟”指其形态,“世界”则意味着互联网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网上的世界是虚拟的,但并不虚幻,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世界的投影,反映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形态,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多。在网络上,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受众,也可以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因此,互联网的“良治”,应当建立在对互联网的特质充分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虽然互联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隐去个体的身份,但并不意味着在这个众声喧哗的世界中,就没有可以依循的法则,更不可能为所欲为。实际上,不论早期的BBS论坛、网络社区,还是时下流行的微博,在对公共事件的“七嘴八舌”中,虽然鱼龙混杂,仍旧可以感受到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或几种意见。这些意见蕴含着真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想法和评判标准。这些意见并不因为在虚拟世界中出现而脱离了社会生活的真实法则和公序良俗。

  面对互联网上的“千言万语”,应当学会倾听与辨析,从善如流、去芜存菁。

  (上海 何福林)

  

  了解民意 善用民力

  为什么微博打拐一呼百应,成果卓然?为什么“7·23”动车事故迅速发酵,关切无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拥有了可以更方便、更快捷传播讯息、表达意见的途径;同样,各级政府也拥有了可以更好了解民意、处理政务的平台。如何使官方与民间的舆论场声气互通、趋向一致?互联网在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为公共事务的观察与治理提供了新的窗口和手段。

  不可否认,互联网不是一片净土,也会泥沙俱下,制造与传播谣言的成本大大降低;但同时,互联网作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正成为大众传媒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互联网,谁也不可能闭目塞听,自行其是。互联网上传递出的民意与凝聚起的民力提醒人们:公信力姓“公”,来自对民意的深入体察与充分尊重;公权力也姓“公”,来自对人民所赋予权力透明公正的使用。几乎没有什么公共事件能潜行于互联网之外,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选择开设微博与民众互动。不论教训还是经验,都表明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认真对待、梳理互联网上的众声喧哗,从中可以找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广东 黄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