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资源博的微博:口念弥陀心散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42:50

  俺有个不好的习惯,在网络闲逛的时候。会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复制粘贴给自认为能引发共鸣的朋友。。。如今得出一个结论:知音不觅(知音之所以是知音,就在于心相通,语言和寻觅都是多余的)。所以现在不粘贴给别人了,粘在我自己的领地总归没有问题的。

以下节选自奘师专访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2444c0100hbr6.html

我觉得现在我们汉传佛教有很多问题。

第一:重死不重生。庙里不是解决活人的烦恼如何止息问题,而是关注死人是否被超度的问题;

第二:重来世而不关注现世。即使是活人,住在寺院,但是关注的不是现实人生人格的完善与改变,而是死后怎么死,死后去哪里的问题;

第三:重仪式而不是重心灵。佛教大概从元朝开始,制定下这套琐碎完整的仪轨式生活方式。

内在佛教的保守,不思进取,我管它叫几个作风:第一,生活方式的奢华作风,寺庙越建越大,佛像越雕越精美,建筑方面,大佛大庙大寺。但是呢,没有高僧没有大师,这是最大的问题。庙建多大,没有个真正大师也是死的。

第二,掌握这些资源的方丈们也好住持也好,个人生活的腐化,这没有办法。它整个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了缺少佛教最原初的民主,羯磨制度,民主的监督制,没有的。他可以为所欲为。

第三个,导致了穷人进教堂,富人进寺庙,达官权贵有钱者才进庙,苏东坡那个戏写的对联:茶,好茶,请好茶;座,上座,请上座。这就是写僧人的世态和势利眼的。众生平等的理念在目前的佛教里得不到体现。相反,趋炎附势,结交达官权贵,然后,把自己当成上层,彻底地出了问题。

所以,我为什么要把南传的佛教引到大陆来,没有别的,它比较正统。起码从教理、教义、教学的实践这三方面来说,这是释迦牟尼时代,佛陀亲自传的,别人还不好攻击我。南传很纯粹,尽管南传有它的保守性和局限性,但是对于在我们这样一个佛教现状里,我觉得它依然是弥足珍贵的清流。

 

个人小感:

寺院,对我有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很多年来,常常去寺院,进去坐一坐走一走,从不烧香磕头祈求,也不和人说话,仰头看看漫天摇曳的古树枝叶,低头轻嗅芬芳的花花草草,闭目感受佛像的慈悲微笑。这样出来后,总是感觉心灵焕然一新。那时候,我常常跟别人说寺院是我心灵的净化之所。

而学佛以后,渐渐地不太爱去寺院了,因为觉得去了无事可做,无非遇到认识的人打打招呼,遇到法会挤在人堆里凑凑热闹。大殿很大佛像很雄伟,参观游走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修行的地方。

我去过教堂,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的桌椅,那么静穆的环境。我一直在想,要是寺院里面也是这样该多好,我多想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书静坐听法。寺院本来不就是为了给人修行的吗?怎么就变成了烧香磕头的地方呢?不论多么大的殿堂,留给人的位置总是很少很少,更多的作用却是为了给人参观膜拜,举行仪轨。

这种状况是一个历史问题,观念问题,是一种惯性的延续。但是好像台湾的寺院,甚至是日本的就不是这样的摆设。同样是在中国,为什么呢?

不过现在有很多僧才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出现一些弘传人间佛教的优秀人物。

虽然,实际做事很不易。总要有人实际去做。

我还是原来的我,只不过原来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已经改变,心若在梦就在·········

从你开始,改变世界;从心开始,改变世界;从此开始,改变世界——世界因你而改变·········美好原来如此简单···

你准备好,开始了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