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传媒国旅稀烂:千年古县兴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3:06:50
2007-9-7 新闻来源: 浏览人数: 1268发表评论查看评论
一、兴平建置沿革及名称来历
公元前21世纪,黄河以西秦岭以北为雍州,兴平属雍州,是犬戎族聚居之地,故称“犬邱”。
公元前9世纪初,西周懿王时,王室衰,北方猃狁族强盛,对镐京威胁很大,懿王二年(前908),都城从镐京(今长安)迁至“犬丘”(今兴平县阜寨乡南佐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废丘置县,并在京畿置内史。废丘属内史管辖。
公元前206年2月项羽入关,大封诸王。立刘邦为汉王,都南郑;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临潼);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今延安)。汉王刘邦怨项羽背约,五月领兵从故道出袭雍地,八月塞王、翟王降汉,废丘章邯被汉兵围困。公元前205年五月,汉王刘邦引水灌废丘,雍王章邯兵败自杀,废丘归属汉王管辖。
汉高祖三年(前204),改废丘县为槐里县(今阜寨乡南佐村),属中地郡辖。九年废中地郡,复属为内史辖治。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在槐里县茂乡为武帝修建陵墓。公元前73年,汉宣帝在茂乡建“茂陵县”(县治在今西吴镇窦马村)。与槐里县同左内史辖。后又改为右扶风辖,治所在长安。
公元9元,王莽改汉为“新”,大改官名、地名,改槐里县为槐治县,改茂陵县为宣城县。
东汉建武元年(25)恢复槐里县、茂陵县,把右扶风治所由长安迁到槐里县。
三国时关中属曹魏管辖,黄初元年(220),改平陵县为始平县,撤销茂陵县并入始平县,又改左扶风为扶风郡。始平、槐里属扶风郡。
西晋泰始三年(267),在槐里县置始平郡,辖槐里、始平、武功、  县。
东晋至十六国时期(317—420),兴平先后归属前赵、前秦、后秦。前秦苻坚永兴元年(358),把始平县治所移到茂陵故城今窦马村(原城楼上有砖刻“始平旧址”四字,1952年拆掉)。后秦皇初元年(394),姚兴攻苻登灭前秦,称帝于槐里。
南北朝时期,槐里、始平先后归北魏、西魏、北周管辖,仍属雍州始平郡,右扶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撤去始平郡,复名右扶风,治所由槐里迁至长安,辖始平,槐里。北魏永安元年(528),始平县治所移至今县城东15里处今之固显村(固显即故县之讹音),隶属扶风郡。西魏恭帝元年(554),又把始平县治所迁回旧址。北周明帝元年(557),撤销槐里县,其辖地并入始平县。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始平县治所移到今县城东南10里,章邯所建的文学城(约今西吴镇王家、北马村处),仍属扶风郡辖。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扶风郡,始平县改属京兆郡,后始平县又改属雍州。隋大业三年(607),废雍州,京兆郡辖始平县。隋大业九年(613),始平县治所由文学城迁到今兴平市(县)城址,仍属京兆郡。
唐武德元年(618),废郡设州,改隋朝时的京兆郡为雍州,辖始平县。武德三年(620)划始平县西部,在长宁设扶风县,归稷州辖。贞观元年(627),撤销稷州和扶风县,扶风辖地归始平县。同时全国划分为关内等十道,道下设府(州),府下设县。始平县属关内道京兆府。天授二年(691),复置稷州,辖始平县。大足元年(701)又废稷州,始平县复属雍州。景龙二年(708)中宗李显送金城公主出嫁吐蕃王赞普,送至马嵬城,设帐于百倾泊饯别,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县治移到马嵬。至德二年(757),兵马使“李奂”统领兴平军驻扎金城县,因平“安史之乱”有功,故改金城县为兴平县。
五代十国时期,兴平县建置没有变动。其中后梁时隶属大安府;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时期均属京兆府辖。
北宋淳化五年(994),改关内道为永兴军路。至道三年(997),改永兴军路为陕西路。兴平县属陕西路、京兆府辖。熙宁五年(1072),分陕西路为永兴与秦凤两军路。兴平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辖。
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府治长安),辖兴平县。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250),置陕西西路统军司和陕西东路转运司,京兆府辖长安、咸宁、兴平、咸阳等十二县。
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政权机构。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至元十六年(279),改京兆府为安西路总管府辖兴平。至元十八年(1281),又从其中分出甘州路,设立甘肃行中书省;二十三年(1286),又分出成都、广元、顺庆、重庆路设立四川行中书省;原陕西四川行中书省改为陕西行中书省。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改安西路为奉元路,辖兴平县。鑌
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设府或直辖州,府辖州和县。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三月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辖兴平县。洪武九年(1376)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辖兴平。
清代实行省、道、府、县制。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陕西沿明治仍为一省。康熙二年(1663),陕西省下设西乾   、潼商、凤邠(彬),延榆绥和陕安五道。兴平县属西乾  道的西安府辖。
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兴平县隶关中道。1927年(民国十六年),兴平由省直辖。1938年(民国二十四年)又设立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治所咸阳,辖兴平。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陕西省调整各行政督察区辖县,兴平为第十八绥靖区十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署辖。
1949年5月19日,兴平县解放。1950年5月至1952年底,隶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撤销咸阳专区,由宝鸡专区辖。1956年9月撤销宝鸡专区,由省直辖。1958年12月,扶风、武功并入兴平(称大县),直属省辖。1961年9月,复分设扶风、武功、兴平三县。10月设立咸阳专区,辖兴平。1983年10月改咸阳行政专署为咸阳市人民政府,辖兴平县。邠
1993兴平撤县设市,原行政区划建制不变,目前,兴平辖7镇(西吴镇、庄头镇、赵村镇、马嵬镇、南市镇、南位镇、桑镇),4乡(田阜乡、阜寨乡、丰仪乡、汤坊乡),3个街道办事处在(东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店张街道办事处)。
几千年文明史,在市(县)境地上地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西汉茂陵、唐杨贵纪墓成为旅游胜地。茂陵石刻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在中外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墓葬出土的稀有文物有战国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有西汉的鎏金铜马、青玉兽面纹铺首,鎏金银铜竹节熏炉等。其原物、复制品20多件在国家、省上展出。
二、兴平自然地理概况
兴平市(县)地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经108°17'49″—108°37'7″,北纬34°12'50″—34°26'53″,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汉族占99.9%,东接咸阳市秦都区,西邻武功县,南傍渭河与周至、户县相望,北与礼泉、乾县接壤。境内地形北高南低,由渭河冲击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塬两部分组成,以平原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63.9%。市(县)境海拨390—541.8米,属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1℃。1月最冷,月均温-0.9℃;7月最热,月均温26.4℃。年均降水量为584.7毫米。光照丰富,热量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宜动植物繁衍生息,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油菜,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市(县)之一。辣椒、大蒜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就地理环境而言,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称。
三、社会历史
兴平地当中冲,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先民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境内原始社会村落遗址有7处。夏代地属雍州称犬邱,周懿王二年(前908)曾迁都于此。秦设废丘县,项羽灭秦封章邯为雍王在此建都。汉高祖三年(204)置槐里县,汉宣帝(前74)置茂陵县,曹魏皇初元年(220)置始平县,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徙于今治,唐至德二年(757)改名兴平县。建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由于境内先民活动早,置县历史长,现有国家、省、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6处。馆藏文物4546件,其中34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兴平农耕发展很早,农业生产源远流长。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劳动者被奴役,生产力受到严重束缚,耕作落后,农作物产量低下,经济箫条。一遇灾荒,百姓流离失舍,井邑空虚。民国时期,一些有识之士想通过兴办实业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但难能如愿。直到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约合2471万元,人均仅124元。工业仅有几家私营的铸造工厂和织染作坊,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8%。
富有革命传统的兴平人民,不屈从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与反动政权曾进行过前仆后继的斗争。清光绪末年(1904),境内农民忍受不了多种苛捐杂税的盘剥,有赵村、桑园、界庄等17个村庄1000多人组织起来冲进县城缴农。清同治元年(1862)境内回民在陕西回民起义的影响带动下,向反动官府开展激烈斗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开展的对征收银赋零数加整的反剥削斗争。1925年(民国十四年),县内西乡农民不畏强暴,开展了反军阀卫定一的斗争。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影响下,1927年2月成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兴平县农民协会。协会决定禁止重利放债、清算恶绅帐项、百姓见官不跪、禁止花行剥削百姓等23条议案。先后召开对反动县长和恶绅的斗争大会,农民运动轰轰烈烈,活动区域占全县一半。发展农协组织70多个,会员2万余人,农民运动的广泛开展动摇了反动阶段的统治。1926年12月,受中国共产党西安地委指派,一批兴平籍共产党员回到家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兴平县特别支部委员会,依靠群众,开展了地下的和公开的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组织遭到破坏,革命一时处于低潮。1941年重建党组织,在极其复杂困难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各方面的斗争,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党的组织不断巩固壮大,为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9年5月19日,兴平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政权,发动和依靠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并肃特反霸、清匪禁赌,根除了百千年旧制度留下的吸毒、娼妓等腐败恶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人民群众迸发出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工业基础建设上,其它各项事业也迅速发展。50多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蒸蒸日上,对国家的贡献愈益增长,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城乡生机盎然,旧貌变新颜。到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5.51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9.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32元,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34.4亿元,其中地方工业完成产值18.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158万元,上解支出2206万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04亿元。农村已逐步向小康生活迈进,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商品已进入千家万户。
向新的历史时期迈进的兴平人民,将继续贯彻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立足市情,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兴平而努力奋斗。
四、名人名事资料
革命烈士资料
魏野畴
魏野畴(1898—1928),原名凤标,笔名金士,本市西城街道办事处板桥村魏家人。家中世代务农。3岁时,父亲魏焕章因劳累过度病故。他自幼进本村私塾念书,学习勤奋,成绩优异。1912年冬,15岁考取西安三秦公学(后改为陕西省第三中学), 1917年春,中学毕业,准备升学深造,由于家境日衰,生活更加困难,为筹措赶考费用,母亲四处告借。他不畏夏日盛暑,长途跋涉数百里,到达河南陕川,才乘火车赴北京赶考。在京分别参加了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等四所院校的招生考试,均被录取。但因家庭经济拮据,他选上公费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入史地部学习。
1919年,魏野畴在北京参加了“五四运动”。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新文化、新思想;积极参加北高师进步师生创办的讲演团,参加平民学校和夜间补习学校的教学和宣传工作。1920年同北京大学杨钟健、刘天章、李子洲等人,发起组织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创办了《秦钟》杂志,以此来“唤起陕西人之自觉心”。他在创刊号上发表的《潼关外之新思潮》一文,鼓励陕西人学习新思想,用科学的态度“研究社会,改造社会”。是年冬,魏野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编写《中国近世史》,历述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歌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歌颂“五.四”运动。清贫的家境无所接济,他利用节、假日为学校制做教具,搞点翻译,挣点小费维持学习生活。到了冬天,连棉裤也穿不上,但他坚持学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
1921年夏,魏野畴北高师修业期满,回到陕西,在华县咸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历史教员。他精心育人,倡新摒旧,遭当地顽固势力排挤,于此年夏,辞职赴北京。在京期间,他一边修改《中国近世史》书稿,一边与杨钟键、刘天章、李子洲等组织“共进社”,出版《共进》半月刊,宣传真理,倡导革命。1923年初,经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追求民主自由的革命青年,成长为无产阶段的先进战士。同年春,应陕北联合县立中学校长杜斌丞(后为爱国、民主战士)的邀请,到榆林中学任国文和英语教员。他在教学职摒弃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用自己编写的新教材。还向学生讲授《共产党宣言》、《社会进化史》、《资本论》等马列著作,介绍《向导》、《新青年》、《共进》等革命刊物上的重要文章。编写历史话剧《卖国贼》,揭露军阀卖国的嘴脸。翻译了《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美国史》两部著作。在榆林中学一年多的时间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号召青年投身斗争、改造社会,影响和培养了刘志丹、吉国桢、王子宜等一大批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党的优秀干部和红军骨干。同时结识了杨虎城将军,使处于危难、徘徊中的杨虎城对中国革命形势和前途有了初步认识。是年秋,为了躲避陕北军阀井岳秀的迫害,他离开榆林,回北京以共进社为阵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此间,先后为《共进》撰文十多篇,同时对“共进社”进行组织整顿,起草了简明扼要、旗帜鲜明的社章和纲领,使之更富有战斗力。被誉为“共进社”的“健将”。
1924年至1926年春,魏野畴先后在省立第三中学和第一中学任教,但主要精力放在领导革命运动和建立西安党团组织的工作上。1924年夏,他同团中央派来的上海大学生武止戈一起,在西安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直接受团中央领导。1925年5月至7月,先后领导了驱逐直系军阀陕西督军吴新田和反对教育界封建顽固势力的群众运动。接着又参与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筹建工作,并被指定为临时负责人之一。这时期,他所创办的,《西安评论》,成为当时陕西宣传革命思想、促进革命运动发展的重要思想阵地。他亲自写稿30余篇,反映人民的心声,指导陕西人民的革命斗争,影响较大。9月,他参与领导了西安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整顿工作,成立了中共西安特别支部,担任特支委员。1926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毅等一起,组织选派五六十名党团员和有志青年去广州参加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初,中共西安地委成立,他任委员,负责宣传工作。4月至11月,直系军阀刘镇华率八师之众围困西安,他协助杨虎城、李虎臣坚持了8个月的守城斗争。在此期间,他四处奔走,备受艰辛,帮助筹备军需和民粮;组织学生进行宣传鼓动和救济工作;冒着生命危险去渭南、华县等地发动群众,建立农协和农民武装,配合国民军抗击刘镇华;帮助国民军田玉杰等坚持守城,保卫了重镇三原。11月底,赶走刘镇华的镇嵩军,使西安解围。
1927年1月,他担任国民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长。不久,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成立,他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后兼任宣传部长。2月被选为中共陕甘宁边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负责宣传工作。他提出了“到农民中去”的号召,正确引导了陕西的农运、工运、学运、妇女运动,为陕甘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蒋介石发动“四.十二”反革命政变后,形势恶化。7月,中共陕甘区委改组为中共陕西省委,魏野畴任军委书记。他迅速布置受党控制的史可轩、许权中等武装部队撤离,随后和省委军委委员唐澍奉命前往陕北。这时,敌人四处重赏通缉他,他在陕西难以立足。省委同意他按受杨虎城的邀请,去河南杨部开展工作。他到了河南归德(今商丘市)附近马牧集杨虎城部第十军。魏野畴是杨虎城一生中首先结识的共产党人,两人赤诚相见,过从甚密。当时杨部正在陇海路东段与直鲁联军张宗昌、褚玉璞作战,屡遭失利,腹背受敌,境况危机。魏野畴到来,故友重逢,杨格外高兴。魏野畴帮助杨研究对策,协助整训军队,到达安徽太和县。杨任命魏野畴为第十军政治部主任,魏也利用此机会整顿了杨部的共产党组织,并在杨部建立党的军事委员会。这年冬,中共河南省又派南汉宸、高望东到杨部成立中共皖北特别委员会,魏任组织部长。征得杨虎城的同意,从杨部挑选了一批进步军官,在太和开办军事学校,还在杨部成立士兵委员会,开展党的工作。1928年2月,魏野畴任中共皖北临时特委书记。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魏野畴连夜召开特委扩大会议,决定在皖北平原举行武装起义,建立豫皖平原根据地。会后即筹备有关起义事宜,成立了指挥起义的皖北军事委员会,魏任总指挥。4月上旬,起义准备正在加紧进行,不料第十军代理军委书记宋建勋告密叛变。特委决定提前行动。4月8日晚,大雨滂沱,彻夜不停。因敌我力量悬殊,刚刚组织起来的群众缺乏经验,各起义部队又失掉联系,使起义一开始就遭不利。魏野畴率领百余人在无奈之间突出敌围,从阜阳转移到老集。立足未稳,又遭到国民党12军任应岐部所收编土匪部队谈万国和当地地主武装的包围,部队遭受重大损失,魏野畴等6人被俘。国民党反动派对魏野畴进行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敌首谈万国封官许愿,极力劝降,魏野畴严厉痛斥。1928年4月10日凌晨,被杀害于阜阳老集东凹地里。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早期著名的政治宣传活动家、西北党组织和皖北苏维埃政权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魏野畴,以身殉国,时年仅31岁。
史可轩
史可轩(1890—1927),原名世兴,又名宋法,本市东城街道办事处马干(堪)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军事领导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在本县县立高等小学上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毅然剃掉发辫,立志革命。1907年,高小毕业,化名弓尚德,和同学张德枢奔赴太原参加新军,一年后调新军协统(相当于旅)司令部当司书,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翌年,因写匿名传单揭发军中黑幕,被当局查获入获,后保释回家。
1909年,他再次入太原陆军学校学习。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山西新军起事响应,组织革命军。史可轩便弃学从戎  ,在续西峰带领的革命军中任游击营营长,参加了攻克大同府的战斗。1912年初,任晋南革命军第一混成旅第一团团长时,因反对阎锡山与袁世凯勾结,而投奔陕西革命军陈树藩部。1913年经陈推荐,保送赴日本在孙中山创办的“浩然军事学社”学习。次年,加入孙中山在日本组织的中华革命党。不久,奉命回国,到太原参与策划反袁运动。后遭阎锡山通缉,遂避居于华山下的共学园。1916年,陕西督军陈树藩创办成德中学,史可轩被聘,任该校事务主任。他积极支持进步学生屈武等人领导的学生运动,并与胡笠僧等秘密地开展革命活动。
1918年陕西靖国军在三原成立,史可轩任靖国军总指挥部副部长。冯玉祥督陕后,靖国军改编为陕西陆军第一师,史可轩任该师第一混成旅副官长兼骑兵营营长,积极参与反曹(锟)倒吴(佩孚)运动。1924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他积极拥护,率部进驻北京朝阳门内,任国民军第二军第三补充团团长,担任紫禁城的警戒工作。同年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他联合邓宝珊等人通电全国,热烈响应。是年底,史可轩任郑州警备司令部司令,在此期间,他积极支持工人运动。1925年春,率部与直系军阀刘镇华部作战,任旅长。同年8月,调往河南新乡整训。在此结识了中国共产党豫陕区委书记王若飞,并请其为部下军官讲课。11月奉命率部攻占青县、马厂等地,并乘胜进驻天津,与邓宝珊师长在天津发表声明,主张改组“临时执政府”,成立国民政府,消灭军阀,统一中国。1926年初,率部进驻河南开封。3月,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宣布下野,他也随之离开部队。4月派往苏联考察。在去苏途经上海时,由王若飞、陈家珍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月启程去苏联,当到达苏联的乌丁斯克时,接到中共中央要他同冯玉祥等火速回国参加北伐的通知。即随冯玉祥、于右任、刘伯坚等一起回国。9月15日到达五原镇,参加五原誓师,任国民联军总司令部警备师师长。11月底,率部赶走刘镇华,进驻西安。
1927年1月,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在西安正式成立,史可轩任政治保卫部部长兼政治保卫师师长,并被选为联军驻陕总部国民党的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他帮助建立了三原、兴平、长安等地的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支持工农革命运动。2月由中共陕甘区委委派筹办中山军事学校,并任校长,还办了军事干部教导队。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后,西安市各界民众十万余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讨蒋大会,史任大会总指挥。同年7月30日,因蒋介石执行清共政策,他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率部开往渭北,积蓄力量,坚持斗争,路经富平县美原镇时,被国民军第二军师长田生春杀害。时年38岁。
杜宗美
杜宗美(1899—1934),本市桑镇双山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宗美幼年丧母,家境日渐贫困,18岁时,祖父才送他到县城内高等小学读书。他喜爱阅读《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小学毕业后,父亲要他辍学操持家务,他坚持求学、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学。开始接触进步书籍。他热心社会活动,参加了成德中学“读书会”和“陕西青年社”(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参加了1925年由共产党魏野畴等领导的陕西青年学生“驱吴运动”。由于他口才流利,善于演讲,喜爱写作,文笔流畅。曾以学生会领导的身份,组织学生参加游行示威,发表街头演说,张贴革命标语。1926年,在长达8个月的西安反围城斗争中,他做了大量宣传鼓动工作,参加了党所举办的学生暑期学习班,学到了不少革命道理,1927年上半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共产党员。5月下旬,陕西青年社在西安召开第一届代表大会,宗美被选为青年社执行委员。之后,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出了严禁共产党组织活动的通令,强迫解散群众进步组织,到处缉捕共产党人,陕西一片白色恐怖。他赴河南归德(今商丘)杨虎城部,任该部二师炮兵连指导员,改名杜孝云,又名杜忍。不久随部队移防安徽北部太和。他爱护士兵,关心当地百姓,曾派军队骡马帮助农民耕地,深得农民称颂。1928年4月,魏野畴组织发动皖北工农兵起义,该部十军代理军委书记宋建勋叛变革命,向敌告密,皖北起义失败。他和其他在该部工作的共产党员被押送出境,遂通过组织关系到河南确山岳维峻部队当兵。在该部地下党的领导下,继续从事秘密兵运工作,利用当时部队反蒋、反黄埔系军官的情绪,通过教士兵唱革命歌曲、认字、拉同乡和部属关系宣传革命思想,以待时机举行兵变。
1929年12月,红军第五纵队(队长李灿、党代表何长工)根据湘赣特委和红五军军委的决定,到鄂东南开辟新的根据地。依照湖北省委指示,经大冶中心县委和纵队党委扩大会议决定:通过由二军缩编成的十五旅的地下党(有几十名党员),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智取大冶,瓦解十五旅。纵队派程子华任支队长,杜宗美任支队(相当于连)指导员。他积极协助程子华做旧军队的改造工作,受到程子华同志的好评。在1930年春节前后,部队在长江以北和粤汉路沿线进行了规模较大游击活动,即当时鄂东南有名的“年关斗争”和“三.一八威宁和汀泗桥的示威”歼灭了几十个反动民团,猛烈袭击了夏斗寅据守威宁的两个团,缴获了四百多条枪和大批给养,筹得大洋三万多元。何长工评价说:宗美“很聪明,打仗非常勇敢,为人正直”。
1930年6月,杜宗美在红三军第八军第三纵队(司令员谢振亚、政委黄克诚)担任团政委。同年7月,他任红八军四师参谋长,1932年夏任十团团长。他还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作战勇敢,彭德怀同志称他是“张飞”。
1933年,杜宗美调任四师参谋长,长征开始后还兼任四团团长。1934年10月30日,红军长征到广西兴安县界首镇,遭到蒋介石反动军队的阻击。该团担任掩护中央机关抢渡湘江的任务,在光华铺战斗中杜宗美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4岁。
张含辉
张含辉(1900—1933),原名松山,字蕴山。本市赵村镇宋村人。早期革命活动家。1920年从兴平县高小毕业考入西安省三中学习。1924年经魏野畴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下半年,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成为魏野畴的得力助手,在校负责学联工作。同年5月,他和张秉江、高克林等人在魏野畴的领导下,发动了西安各校学生联合会开展驱逐军阀吴新田的斗争。6月中旬,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7月7日,三原召开了全省学生第一届代表大会,张含辉参与了大会的筹备和领导工作。会议通过了张含辉等人起草的十余项反帝反封建议案。张含辉在会上当选为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主席。10月,与张仲实代表陕西学联出席了全国学联第二次会议。
1926年,北洋军阀刘镇华率领“镇嵩军”包围了西安城,西安各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反围城斗争。张含辉在这场斗争中毫不畏惧,勇敢斗争。同年夏,张含辉和候德朴冒着生命危险化装出城,到蓝田开展农民运动,很快成立了农民协会,建立了农民武装,与刘镇华军开战,并夺取了刘军在蓝田孟村镇的粮仓,用敌粮救济受苦农民。还发动当地红枪会的武装力量,缴了刘镇华军一个营的枪支,在当地党团组织的协助下,筹集了一批经费,送往西安城内。8月下旬,张含辉与曹碧轩一行赴乾县开展工作,成立中共乾县党支部,张含辉任书记,王炳南、曹碧轩任委员。全力以赴支援西安军民的反围城斗争,张含辉表现了过人的才智与胆略。
1927年1月,国民党陕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召开,成立正式省党部,张含辉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后又被推举为农民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中共陕甘区委成立,张含辉又被派往渭南担任渭南地委委员。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中共陕甘区委为了组织领导陕西工人运动,成立了陕西总工会,张含辉等13人被选为执行委员。6月8日,陕西农民协会宣告成立,张含辉报告了省农民协会的筹备经过和今后任务。会上,他当选为省农协常委兼军事部长,主要负责陕西地区农民运动。为了打击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张含辉批准长安县农民协会处决了作恶多端的恶霸刘大汉和张林旺,为民除了大害,大长了受苦农民的志气,使全省农民协会很快遍及六十余县,会员达60余万人。后来他又到长安、蓝田继续组织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打击地主豪绅的斗争。
1930年12月,在党组织处于极其危难之时,中共山东省临时省委成立。张含辉任山东省委书记。他知难而进,辛勤工作。认真传达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始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对山东的影响。制定了恢复和整顿各地党组织的计划,部署和领导了纪念广州暴动三周年暨开展年关斗争的工作。1931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员会正式成立,张含辉任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长。他任期5个多月,“工作有相当的成绩”。全省党组织恢复发展很快,新成立两个特委、一个市委和8个特别支部,共有50多个党支部,党员由200人发展到400人。1931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遭到破坏,他逃出虎口到了上海,向中央汇报了山东的工作。下半年,党中央派抗回陕西开展革命工作。先后被派去邓宝珊部教导队和杨虎城警卫团开展兵运工作。常为警卫团办理机要事件。
1933年4月,张含辉受党组织的委托,以孙蔚如部队代表的身份前往驻扎在四川北部的红四方面军总部联络并商议有关问题。任务完成后回归途中,在南郑县两河口附近被地方民团团长徐耀明部逮捕。他沉着冷静,毫不畏惧,临刑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高呼口号,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杨法震
杨法震(1905—1938),又名杨名经,本市庄头镇仪空北庄人。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小时就学于县高等小学和西安民立中学。学习勤奋,追求进步,注意阅读“五.四”以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籍。1924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理科,1926年冬转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当时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习班)。在反击夏斗寅叛变的战斗中表现勇敢。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夏,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程潜部任担架排长,后到胡文斗部任连长。
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实行“清党”反共,杨法震离开部队,化名到洪湖、沙市一带进行党的地下工作。后因叛徒告密,党组织遭到破坏,于1929年返回陕西。杨法震回陕后,任《陕西日报》编辑,1930年任陕西省政府视察员。是年秋,根据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南汉宸的指示,到凤翔县营救了被县长解省吾关押的中共地下党员陈云樵。1932年经南汉宸介绍与陈云樵一起到兰州行署随营军官学校工作。1934年到汉中孙蔚如部38军任参议,曾只身去川北调查川军的情况,为杨虎城将军决定对四川军阀的对策,提供了重要情报。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他被杨虎城任命为三原保安大队副。到任后,积极整顿地方治安,严惩了一些蓄意中伤红军、制造摩擦的地方恶霸。协助中共地下党组织召开欢迎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到三原的万人大会。他经常来往于云阳(今泾阳境内)红军总部,协调搞好17路军与红军之间的联络工作,使党的抗日主张为17路军的广大官兵接受。“七.七事变”后,杨法震大声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华北危机,吾辈军人岂能等闲视之!”一再要求带兵上前线,参加抗日战争。
1938年春,杨法震调任国民革命军第38军17师102团团副,驻防韩城。4月,奉命赴山西作战。杨部在该地游击队的配合下,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使日军屡遭伤亡,迫使其退出荣河一带。同年7月,日军妄图突破黄河防线,大举向晋南侵犯。杨法震再次率部出击。7月上旬,日军出动步兵、炮兵、骑马千余人,大炮20余门,向永济进犯。他率一营兵力,在虞乡、寒水村、董家营、北古城一带侧击敌人。全营官兵在他的带领下,同仇敌忾,痛击来犯之敌,使日军攻势受挫。7月15日,日军分三路包围杨法震部队,杨亲手击毙日兵数名。他腿部、左额、左脑多处受伤,依然身先士卒,勇猛杀敌。全营士兵极受鼓舞,和敌人殊死拼杀,歼敌甚众。终因敌众我寡,除少数突围外,其余士兵壮烈牺牲。杨法震亦因伤势过重,捐躯疆场,时年33岁。
解放后,为了追念烈士的功绩,西安市人民政府于1957年4月派人到山西中条山把烈士的遗骨运回,安葬在西安市南郊烈士陵园。西安易俗社以杨法震的事迹编演了秦腔现代戏《血战永济》,各界人士和法震生前友好募捐了一笔抚恤金,于他故乡创办了“法震学校”,以示对这位抗日英雄的永久纪念。
政治文物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汉名儒。祖籍广川(今河北枣强),徙居茂陵(今兴平)。青年时代专心致志攻读《春秋》。景帝时被任命为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弟子很多,闻名京师。武帝举行贤良对策(考试),他奏三策(篇),爱到武帝赞赏,被任命为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刘非是个武夫,只迷信武力统治,不重视仁义治国,任相10年,不仅无所作为,反被解职,降为中大夫。后又被任命为胶西王刘端之相,因其残暴诡诈,董恐日久获罪,称病告假回到茂陵家中,埋头著述。一生著作很多,现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及部分奏疏等。
由于做官受挫,久居乡里,对农民的痛苦深为同情。在早期的著作中,揭露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富人霸占山林川泽,独享其利,放纵淫侈,邑有皇帝,里有公侯,小民怎能不贫穷”,“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猪之食”等豪强横行,农民遭受残酷剥夺的现象。提出“限民名田”,“塞并兼之路”的主张,以缓和阶段矛盾。
他的政治主张是“罢除百家,独尊儒术”。他说:“春秋大一统,是天里的常规,古今的通理。今师导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各不相同,致使思想不统一,法令多次变更,令人所难适从”。反复说明,当时尊崇的黄老思想已过时,还适应。因此建议“诸子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他鼓吹“君权神授”,宣扬“天命”、“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论调。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天派生出来的。国家的兴亡是天意的体现。灾异是上天好恶的表达,人间的一切也是上天有目的地安排的。帝王是上天的代表,人们应服从帝王的统治。君主统治应该做到阴阳相兼,德刑并用,以德为主,以刑为辅。把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与天地阴阳相比附,提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父、夫是阳;臣、子、妻是阴,阴必须服从阳的统治,从阳行事,不得反抗。以此作为最高的道德准绳,绝对不能变更,“天不变,道亦不变”。从而为封建统治者制定了整套的理论,他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唯心论者。
这套理论,得到朝廷的大力提倡。从此,凡在对策中讲黄老刑名纵横的人一概不取,独取儒生,给官做,把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把通晓儒家经典作为做官的主要条件。公卿、大夫、士吏逐渐为儒生所把持。同年办了许多学校,学校都得讲儒学。当时他的名声很大,朝廷每有重大决策,总是派使者专程来到茂陵,向他请教,所答的一部分还汇集成《春秋决狱》一书,流传于后世。
徐开熙
徐开熙,字禾水。浙江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清朝顺治14年(1652)任兴平知县。任职期间,修建文庙,兴办社学,建筑县城城墙,政绩显著。县西南胡家桥(距县约40里,现已毁)有泉,可以灌溉。但因泉源水流堵塞不通。顺治戊戌年(1658)夏天大旱,徐知县带领百姓开泉修渠,不长时间就修通了渠道,引出泉水,灌溉周围田地庄稼,百姓称泉为“永济泉”,以表示对他的感激和怀念。继知县章斗阳之后,他还重修《兴平县志》。
魏  相
魏相(?—前59),字弱翁。西汉济阴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人,徙平陵(今兴平市)。汉武帝时,被推荐为贤良;后入朝出题策问,对答如流,封为茂陵县(今兴平市)令。一次御史大夫桑弘羊的门客谎称御史大夫之名到茂陵县丞住所,县丞没有按时迎见,门客大怒,绳缚了县丞。魏相怀疑他是冒充,审之果然,即依法治其罪。后茂陵大治。再迁升为河南洛阳太守,严禁奸邪,豪强畏服。时因追捕皇亲国戚罪犯,屡遭贬退。三年后,宣帝即位,封为大司农、御史大夫;韦贤死后,魏相遂为丞相,封高平侯。
魏相精通《易经》,好观汉故事及前人奏章,常以古鉴今,奏请施行,颇有辅政才能。大将军霍光死后,他发现霍家权重,有谋反迹象,即劝奏宣帝免封霍光后代三侯,后来霍家宗族果然要谋杀丞相、废宣帝,立霍光儿子霍禹为“帝”。事发后,魏相协助宣帝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诛灭。
魏相主张“奉明法,广教化,理四方,以宣圣德”。他多次派大臣巡行天下,“察风俗,举贤良,平冤狱,畅交通,省诸用,宽租赋,赈饥民”,铲除弊政,安抚民心,发展了生产。他和御史大夫丙吉,同心辅政,整顿吏治,考核实效,颇有政绩。深得宣帝重用和庶民赞誉。他和韦贤被誉为“西汉贤相”。他为相九年,于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逝世。谥号“宪侯”。
张青山
张青山(1909—1985),陕西省延川县人。因家贫穷,曾给地主扛过长工。1933年参加革命,1934年任延川县永远区苏维埃主席,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任延安行政学院班指导员、延安民政科长、咸阳专署民政科长。全国解放后于1950年调任兴平县县长。
张青山到兴平后,认真了解县情,经常深入农村访贫问苦,掌握真实情况,决心把兴平生产搞上去,让农民过上富裕日子。他发现部分群众没粮吃,随即向各乡发放救济粮1750公斤,借贷粮6375公斤,帮助群众度过春荒,史名村地处原上,井深井少,群众吃水困难,他给贷款借粮,并帮助该村打了三眼吃水井。1952年3、4月间,关中旱象严重,他提出“男人修渠打井,女人下地锄草”的口号。打井缺钱少砖,他发动群众集资,拆除破庙旧砖。全县很快掏修旧井2958眼,打新井1000多眼,延长渠道12800多米,扩大灌溉面积8700亩。他还发动群众搜肥、积肥,当年取得秋粮大丰收。
在组织发展互助组时,他经常下乡了解情况,发现和解决具体困难。有的互助组缺少牲畜,他派人到甘肃买马或给贷款买牛。他还帮助互助组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指导互助组记工算帐。窦马村种的小麦品种杂劣,产量低下,他从外地引进“302”号小麦新品种,试验种植3000亩。成熟季节,他领导群众去麦田取优去劣,精心片选;他还亲自监收监打,精选出良种15万公斤,在全县推广。当时初解放,群众无用化肥习惯,他积极提倡试用化学肥料。他每次下乡,都深入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仅1951年不完全统计,他共下乡37次,正式在农村吃住148天。全县8个区84个乡,都有他的足迹。他既重视抓全县面上的工作,更重视培养典型,以点带面。他亲自抓窦马乡的旱地小麦,亩产由84公斤提高到112.5公斤,带动了全县小麦大幅度增产。
张青山把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和促进生产密切结合,取得了了“双丰收”。1951年全县组织起253个互助组,参加互助组的劳力24417人,占全县总劳力的34.9%。他善于培养典型,重点示范,总结经验,全面推广。1951年,他选择了三区窦马乡和五区新政乡。同县区干部抓点带面,取得显著成绩。培养出许敬章、张明亮、弓维舟、洛生华、李菊仪等14名劳动模范和生产能手。当时在全省和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国家和省农业部门领导多次来县视察。在他任职期间,1952年全县6万亩丰产田获得大丰收。兴平县荣获陕西省小麦丰产县,他被誉为西北地区的模范县长。其模范事迹《群众日报》、《西北农村报》、《陕西农讯》都作了报道。同时陕西人民出版社还编印了《人民县长张青山》一书,发行全国。
张青山1956年调陕西省委甄别领导小组工作,后任大荔农场、沙苑农场、朝邑农场党委副书记、书记、场长等职。1983年离休,1985年6月23日,因患心脏病,治疗无效,不幸逝世,终年76岁。
孟照亮
孟照亮(1916—1980),湖北省石首县人。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7岁就给地主放羊,13岁参加革命,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解放战争中任第一野战军第八师政委,屡建战功。全国解放后,他先后在政务院人事局、公安部任职,后又调青海省任副省长,因一错案株连,于1963年10月,被降职调兴平县任县委副书记。
孟照亮到兴平后,经常深入农村,关心农民疾苦。当时正逢经济困难时期。他看农民吃粮十分紧张,有的到处背粮、换粮,一面安排救济,一面组织生产。有一次,上级粮食部门一位负责同志到兴平,指示参加“社教”的县、社领导亲自到火车站阻挡没收群众用衣物换来的粮食。但孟照亮却劝阻说:“挡,不是个好办法。我们的职责是组织群众发展生产,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我们共产党人搞革命,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现在生产搞成这样,群众没粮吃,作为领导,没法向群众交待。”于是,他从解决群众生活入手,下决心寻找改变兴平面貌的根本办法。
1964年冬,孟照亮走遍了兴平的大部分社队,进行调查研究。1965年,他主持县委工作,首先在全县开展多种经营,发动群众利用渠边、井边、壕边、坟边,房前、屋子后等零散空隙地种植南瓜、豆子、向日葵、蓖麻、黄花菜,村村队队齐动员,就连县委机关大院,也见缝插针,种满了南瓜、蔬菜。这一年,全县仅多种经营的收入就等于三千多亩良田的收入。投资小,见效快,弥补了口粮不足,增加了经济收入。
他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认为兴平自然条件很好,而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基础建设差。种地不养地,地块大平小不平,灌溉保证率低,同时种植单一。于是他提出深翻改土,培肥土壤,建设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逐步做到渠依着路、路靠着渠、渠路两面广植树木,实现渠端、路端、树端、土地平整,即“一平三端”的园田林网化。他选择了地处原坡、贫穷落的杏花村为县上“一平三端”试点大队。经过一年努力,全村800多亩坡地全部修成了水平梯田,笔直的渠边、路边栽下了二万多株小树,当年增产,群众短期受到实惠。然后,总结杏花经验,在全县掀起了扎扎实实的以“一平三端”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孟照亮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带领干部,和群众一块生活、一块战斗。到1966年上半年全县平整深翻土地20余万亩,治理河滩地万余亩,打井2400眼,挖蓄水池92个(容水量15万立方米),修渠路千余条,渠路两旁植树280多万株。“一平三端”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县有9个公社粮食亩产过了“纲要”,25个大队粮食亩产超过千斤,有十几个大队棉花闯过了百斤关。兴平县展现出一方方平整的土地,一层层平整梯田,一条条笔直的渠道,一行行碧绿的林带,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1966年,兴平县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他曾计划再用三至五年时间,使兴平面貌来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孟照亮被加强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屡遭批判。并被以“军管”为名,关进监狱。1971年3月,经中央领导亲自批示,孟照亮才出了监狱,到北京治病。1975年10月,孟照亮调任湖北省咸宁地委书记。1978年11月,青海省委纠正了1963年对孟照亮的错误处理,后他又调任国务院第八公安处处长。1980年4月28日,他在北京逝世,终年64岁。
马国祯
马国祯(1922—1988),三原县鲁桥镇人。自幼读书,后考入同州(今大荔县)师范。1938年9月在师范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师范毕业后,在三原县一边从事教育事业,一边秘密进行党的地下工作。1949年三原解放以后,他先后在三原县人民政府民政科、文教科、建设科、办公室任副科长、主任。
1957年调兴平县工作,先在马嵬拖拉机站任党委副书记,后调县农机局任副局长。1960年8月以后,相继任兴平县副县长、县委常委、副书记。“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带动群众,发展生产,克服困难,他一年有二三百天,下农村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商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在全力抓好生产的同时,发动群众,互助互借,大种小日月庄稼,出外搞工副业生产等,缓解了群众的困难。
1964年到1966年上半年,在兴平搞“一平三端”的农田基建中,他坚持深入农田基建第一线,和群众一块大干。为推广“杏花经验”,他带病去马嵬、冉庄等沿坡乡镇(社),抓典型,召开现场会议,全面推广,把全县农田基建推向高潮。为改变兴平面貌做出了贡献。他曾被邀请在陕西广播电台介绍兴平的经验。1966年,兴平县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十年动乱”期间,他被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多次受到冲击和批判。后被下放县农场劳动改造,对分给他的任务,他总是尽职尽责,不怕脏累,辛勤劳动,受到群众的赞扬。
1971年12月,陕西省梅七线铁路指挥部兴平工团(设在铜川市崔家沟)成立,马国祯被任命为“兴平工团”团长。他毫不计较往事,毅然抱病前赴铁路建设工地,紧密团结工团一班人,带领兴平近万名民工,开展“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竞赛活动。到1972年9月,胜利完成了6公里长的路基、121万立方米土石方任务。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同年2月以后,任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他始终坚持去农村、下企业检查指导工作,对促进全县工农业生产做到了一定贡献。
1981年在兴平县第九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坚持依法办事,为推进地方民主和法制,辛勤工作。1984年离休。1988年2月,因病治疗无效,与世长辞,终年66岁。他在给家属的遗嘱上写道:“我生于三原,在兴平工作三十余年,归宿于兴平,兴平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从1984年患病,多方治疗,得到组织的极力关照。我死后,你们不能向组织提出任何无理要求。我是党的干部,应带头火葬,丧事从俭,不能铺张。”其家属谨依遗嘱,予以火葬,丧葬从俭,受到群众的称赞。
军事人物
马  援
马援(前14—76年),东汉名将,字文渊,右扶风茂陵(兴平县东北)人。少有大志,做郡都邮,在押因徒途中,开释罪犯,被流放北地(今甘肃庆阳)。遇赦免后,在北地从事养马放牧,得人传授,善相马,著有《铜马相法》。家积牛、马、羊千头,谷几万斛,尽散落于民,仍只身放牧。
王莽年间,被举做新成大尹(汉中太守),王莽失败后他逃凉州,依附陇西隗嚣,任绥德将军。后又投奔四川公孙述,见其高傲,不能成其大事,愤然离去。赴洛阳,见刘秀豁达大度,有见识,便归附刘秀。屯田关中上林苑。隗嚣投公孙述后,他向刘秀出谋划策,分化瓦解隗部下。建武八年(32),刘秀率军西征隗嚣,马援随之。马向刘秀献策,消除疑虑,举兵伐隗,首战告捷。建武十一年(35),西羌作乱,汉光武帝命马援为陇西太守,西行平乱。马出兵临洮,击破先零羌,驱逐参狼羌,召回战乱中流亡河西的居民,在湟中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光武帝赏赐牛羊数千,马援全部用作慰劳将士。建武十三年(37),西羌再乱,马援率兵征伐,羌兵闻风丧胆,连夜西逃,西方平定。公元40年,交趾(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中部一带)征侧、征贰三姐妹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因与交趾太守苏定有隙,起兵叛乱,接连攻陷岭外60余城,其势锐不可挡。光武帝大惊,封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兵南征。建武十八年(42)春,于浪泊一带与叛军激战,杀死几千人,逼其投降者万余。叛首征侧逃,马援穷追不舍。于建武十九年(43)正月,斩征侧,首级送征国都洛阳,马援被封为新息侯。后,其残兵再起,马援摔部将二万,各个击破,叛军覆灭。马援在交趾郡县修治城郭,开凿灌溉渠道,推广铁器牛耕,发展农业生产,建议朝廷在此设封溪、望梅二县,以便治理,被皇帝批准。并修定中越边境条律,使之明确合理,互相约束还在边界线建铜柱,以示界标。后人称其其为伏波将军之“记功碑”。当地百姓还修建马公祠,以示纪念。
建武二十年(44),匈奴、乌桓在北方边境侵扰,马援自请命击之,说:“大丈夫应为国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建武二十四年(48),武陵(今湖南长德市以西)“五溪蛮”作乱,朝廷命武威将军刘尚前往平叛,不料全年覆没。马援又请命征讨,时马援62岁,光武帝念其年迈,不忍让其平乱。马援说:“我还能披甲上马!”便飞身上马顾盼自若,不减当年。皇帝笑说:“将军真是我当益壮呀!”于是率四万将士向南进发。对送行挚友杜音说:“我老了,有生之年不长了,现还能行,再为国家出点力。只要能为国捐躯,死也瞑目。”这次出征,由于气候异常,环境恶劣,高温酷暑,加上年迈,于建武二十五年(76)六月,卒于湖南临乡,将士们按照马援的遗言,用他坐骑的马皮裹着他的尸体,泣泪运回京城。履行了他“马革裹尸”的诺言。后皇帝加封谥号“忠诚”。

耿 (前3年—58),东汉大将,字伯照,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东北)人。少好学。父名耿况,上谷太守,向其传授《诗》、《礼》。他尤喜爱军事,常观看郡尉操练兵马。更始时率上谷郡兵归附刘秀,向刘秀分析王葬政权腐败,必然失败的原因,劝其留驻经营河北,以图大计,被任命为将军,对铜马、高湖、青犊等河北起义军采取招抚和镇压相结合的手段各个击破。刘秀即位,拜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时年24岁。建武五年(29),领兵一举打败了齐地割据势力张步部队,平定了齐地。光武帝嘉奖其功绩说:“昔日韩信占垓下以奠定基础,现在将军打败使我们立稳了足跟,功劳一样啊!然韩信袭击的是即将溃败的敌人,今将军打败的是强劲部队,取得其功之难又在韩信之上啊!”耿  死后,谥号“    ”。
马  超
马超(176—222),字孟起。三国时蜀国将领。右扶风茂陵(今兴平市)人。马腾之子。
初平三年,马腾为征西将军,命马超、钟繇讨伐郭援、高干于平阳,超将庞德亲斩援首,后马超为偏将军。建安十六年(211),马超与关中诸侯韩遂等十路人马,合兵十万之众,破长安、逼潼关,六战渭水,大破曹军。是年,曹操率部西征,与马超等大战于河、渭之交,曹操险些被杀。后曹用贾诩计谋,离间韩遂和马超,使其互相猜疑,致马超败走安定。建安十八年(213),马超满怀灭族之恨,率羌、胡兵猛击陇上各郡,杀死凉州刺史韦康,击败曹军大将夏侯渊,占据冀城,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时韦康故吏杨阜、姜叙等合谋围攻马超,超溃败。先投汉中张鲁,未被重用。后投刘备,即命马超领兵攻打益州。时未一旬,刘璋献城投降。他为刘备“西和诸戎,北联关陇,”立下汗马功劳。对稳定边疆,促进民族和睦起了重要作用。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刘备进位汉中王,封马超为左将军,授于符节。魏文帝黄被二年(221)刘备称帝,升任马超为骠骑将军,五虎上将之一。后镇守凉州,晋封 乡侯。
章武二年(222),马超病故,时年47岁,追谥号“威侯”。子承嗣。葬于勉定军山麓。后人于墓前建祠,并立石碑,上书“汉征西将军马超之墓”。
刘玉章
刘玉章(1898—1981)字麟生。本市庄头镇白家空村人。国民党高级将领。
1926年10月,刘玉璋毕业于黄埔军校,随即参加北伐,在东路军指挥部特务营任见习排长,从福建、浙江至上海。1927年8月,孙传芳派部队渡过长江偷袭南京,双方在龙潭决战,刘玉章为上尉连长,作战中负伤。1930年中原大战,刘玉章部编入顾祝同部的第二师,作战中第二次负伤,头发脱落干净,人称“刘老头”,升为少校营长。1932年前往鄂豫皖地区参加反共内战,“围剿”红四方面军。1935年3月,刘玉章所在第二师长黄杰带领,和关麟征的第25师一起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作战中刘玉章第三次负伤。第2师和第25师的“长城抗战”是“芦沟桥事变”以前中国军队抵抗日寇侵略较有名气一仗。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刘玉章已出任第二师上校团长。同年,组建第52军,关麟征为军长,52军在参加台儿庄战役时,刘玉章奋勇作战,又两度负伤,先被炮击震倒的墙压伤,撤退时又被日军飞机炸伤。在台儿庄战役中,他提出了“短距离、短时间、集中火力”的作战战术。之后又随52军参加过武汉保卫战。1941年,52军调防云南,刘玉章已任第2师师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第52军曾到越南接受日本投降。接着由美国第7混合舰队海运东北,先在大连、营口登陆未成,再转秦皇岛回国。1948年初,刘玉章升任第52军军长。同年9月,东北解放军集中12个纵队和一个炮兵纵队,加上地方武装共70万人,向以沈阳为中心的卫立煌集团发动全面进攻,东北国民党军队随即土崩瓦解。10月29日沈阳解放的前两天,东北“剿总”让接应廖耀湘兵团失败后的第52军赶快寻路逃跑。31日凌晨,刘玉章仓促率部登轮船向南逃跑,混乱之中的第2师所乘的“宣怀轮”在4点多种爆炸起火,不少人葬身海底。第二天到达葫芦岛时只剩下5000余人。这是蒋介石派到东北的十几个军中唯一逃出来的一个军,随即52军转到上海、无锡整补。准海战役开始后,52军防守津浦路南段,远离前线,未参加战斗。上海战役开始后,刘玉章兼任浦西兵团司令官。1949年5月12日到25日,52军在上海西边的国际电台、刘行、庙行、大场一带受到了解放军的沉重打击后,转逃浦东,再乘“滦州”轮逃往舟山,刘玉章改任舟山防卫副司令。
1950年5月,刘玉章到达台湾,他以竭力反共而著称。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先率部驻防台湾新竹沿海,1953年又兼任“北部防守区副司令”。同年4月调任“中部防守区司令”,并到美国参谋大学特别训练班第3期受训(该期训练班专门为训练台蒋军事人员而设)。1960年11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并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台湾“警备副总司令”,兼任“军管区副司令”。1967年7月升任台湾“警备总司令”。1970年免职,同时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1年4月11日病死于台湾,终年83岁。
杨嘉瑞
杨嘉瑞(1904—1988),兴平市丰仪乡洛庄村人。自幼家境贫寒,1904年6月,其母在县城乞讨时,把他生在城门洞里。7岁就挑起了谋生的重担。少年时代,秉性豪迈,胆识过人。就读私塾两年,因家贫退学。
16岁,由于生活所迫,参加了国民军邓宝珊部队。不久升任班长、排长。被送到军官传习所受训。当时的教官多系苏联顾问,主要讲授军事知识和革命道理。后来担任邓宝珊随从副官。同中共地下党员、邓宝珊的秘书长葛济云接触较多。1927年春,由葛济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邓宝珊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葛济云担任驻陕总部民政厅副厅长,杨嘉瑞任邓的手枪大队副队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新编第六师教导团连长。红二军攻打湖北监利时,他策应两个连为内应,击毙敌营长王元生,参加了红军。当时由于没有组织介绍信,不能证明他是共产党员,又经阎泽柱介绍重新入党。从此,他就一直在红二军团总指挥贺龙的领导下工作。曾任红二军营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和一至四次“反围剿”的战争。在数次激烈的战斗中,左肩、左腹胯骨、右腿、右手腕先后四次中弹,均忍痛坚持战斗,直到取得战斗胜利。
1930年冬,一个风雪夜里,杨嘉瑞率领一个营,连夜拔除掉新港守敌三旅一个营,全营敌军被歼,敌营长被活捉。随即拿下龙王集、陈家河两据点,活捉敌第四师第十二旅旅长张联华。同年9月28日,贺龙总指挥率领主力部队在荆门以北一百多里外的猴集同红九师胜利会师。由于杨嘉瑞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受到贺总指挥的嘉奖。
1931年秋,红三军团组建了红二军九师二十七团,杨嘉瑞被任命为团长。在这期间,由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控制的中央,派夏曦等人到洪湖革命根据地推行极左路线,大搞“肃反”,许多革命干部受到残酷打击和迫害。杨嘉瑞表示了不满情绪,在行军途中,曾被扣押起来。夏曦等人搞逼、供、信、施用“老虎凳”和香火烧,逼他承认是“改组派”,他坚持实事求是,据理批驳。当夏曦等人准备于第二天要处决他和田志俊时,他俩相互解开捆绑绳索,连夜脱逃。杨嘉瑞尽管遭受左倾路线的迫害,并未动摇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革命信念。他经历千难万险奔赴西安,找到葛济云,秘密地第三次加入共产党。他被党组织秘密派往兰州、彬县一带开展兵运工作。1936年冬,杨嘉瑞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担任彬县第一中队队长,拉出白军200多人,编成红军关中游击大队。直到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贺龙得知杨嘉瑞的下落后,去信把他调回陕北工作。
1938年秋,在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时,党组织对杨嘉瑞福在洪湖苏区的问题作了公正的结论。贺龙在一次大会上风趣地宣布“杨嘉瑞福大命大造化大,他开小差是马列主义的,不然,是自己送死”。此后,杨嘉瑞跟随贺龙到抗日第一线,屡建战功。1939年11月,杨嘉瑞任一O二师特务团团长。一天,他奉命率部开赴黄土岭,在教场西南沟口西北一线高地,隐蔽昼夜,把固守在涞源的日本号称“名将之花”的独立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部诱进黄土岭包围圈内,在晋察冀第一、二、三军分区的有力配合下,接连击退日军22次反冲击,粉碎了敌人的突围企图,当场击毙阿部规秀中将,歼敌1000余人,取得黄土岭围歼战大捷,保证了拔点战斗的胜利。杨嘉瑞特务团受到聂荣臻司令员和晋察冀领导机关的表彰嘉奖。
解放战争时期,杨嘉瑞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野战军旅长、第一野战军师长等职务。他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大同战役、运城战役、太原战役、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中屡担重任,作战英勇顽强,机智灵活,歼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为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建立了功勋,受到当时华北军区负责人徐向前“执行命令坚决。完成任务出色”的通报表扬。
新中国成立后,扬嘉瑞先任副军长,不久奉命调去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学习结业后,调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不久,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第五届人大副主任。他为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军队的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
十年动乱中,杨嘉瑞被打成“贺龙在西北地区的黑干将”,粉粹“四人帮”后,党组织给杨嘉瑞彻底平了反,并恢复了职务和名誉。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提出退居二线。任兰州军区顾问,一如既往地忠诚为党工作。他识大体,顾大局,始终保持革命气节,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1988年5月6日,因病在西安逝世,终年84岁。
经济、科技人物
非  子
非子,秦的始祖,居犬丘(今兴平市东南十里),懿王建都地。少氏之裔,赢姓部落首领。
羸部落历来过着游牧生活。至非子当首领后,养马依然是他们的特长:“好马及畜,善养息之”。即他喜爱和善于喂养繁殖马匹及牲畜,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提高养殖技术,唯他的马繁殖快,膘色好,牧民们对他非常仰幕,多向他求教。有人把非子的事迹报告周孝王,孝王召开了他,命他在渭水、 水流域(今兴平,扶风、眉县一带)为朝廷主管饲养战马。他就在牧民中大力推广新的养马经验和技术,使马匹种逐渐优化,繁殖加快。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非子为周室养马做出突出贡献,秦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受到周王室的重视。孝王非常满意地对朝臣们说:“从前非子的祖先伯益替舜主主管养马,立了大功,舜主奖给他土地,赐姓羸。现在非子也给我饲养马匹,管理繁殖得这么好,我也奖给他土地,封秦为附庸国吧!”于是就把秦地(指关中西部和甘肃东部地区)赐给他,并准许非子在陇西秦亭建筑城邑—“邑之秦”。“使复续羸祀”。从这时候起,才正式建立了秦国。号称“秦羸”。非子也同时迁徙治地—今甘肃天水陇西县秦亭。秦亭附近土地肥沃,“其地宜禾”,秦人开始发展农业,人口猛增数万之众,逐渐强大起来。
马  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扶风(今兴平市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机械发明家。
马钧小时候,聪明过人,勤奋好学,肯动脑子,注重实践,尤喜欢钻研机械,曾被任以博士官职。他早年生活比较贫困,久居乡间,体贴百姓繁重劳动之苦,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
他的家乡很早开始种桑养蚕,纺纱织绫,大多数人家都有织绫机。他发现织工他使用的那种机械,笨重繁琐,操作几十个踏具,往往手忙脚乱,耗工费时,影响质量。经他反复观察研究,日夜苦心试验,终于改制成功一种新的织绫机,效率提高了四五倍,而且图案自然,变化多样,深受人们欢迎。他还认真研究当时的灌溉工具,经反复试验,制成一种新式龙骨水车,结构轻巧灵便,儿童都能转动。直接在农田里灌溉应用,既提高灌溉效率百倍,又能灌高仰地,变旱地为水地,很快地关中地区普遍使用。马钧发明的这种水车,约在1672年左右传入西方。他的发现被列入中国传统技术展览品,在欧洲各国巡回展览。一些外国人兴致勃勃地踩动水转翻车,当场试验,并连声称赞:“中国人真了不起”。
魏明帝青龙年(233—236)间,马钧在京城担任给事中之官(皇帝左右的顾问),用差动齿轮机械构造原理制造的指南车,双轮单辕,车上立一木人,不论行车的方向怎样变动,木人始终手指南方。英国科学家兰彻斯特,在对指南车研究后,深感惊异。他还制造了“水转百戏”,以水力发动机械,只要将机关开动,木偶乐工在轮子上便立即击鼓吹箫,歌女翩翩起舞,木人在其间跳丸掷剑,沿绳倒立,叠起罗汉造型,作前后翻滚等千姿百态的动作。他还改进了诸葛亮所造的连弩(可使连续发出几十枝箭的铁制弓箭),提高效率5倍。他还试验成功攻城用的轮转式发石机。深受魏明帝和大臣们赞赏。他们说马钧的创造乃是“国之精器,军之要用”。当时人称赞马钧是“天下之名巧”。
杨  山
杨山(1698—1794),字双山,本市桑镇双山村人。年轻时从师于关中著名学者李  (李-二曲)先生,学业有成,即反归故里。他才华超众,学识渊博,厌恶世俗,淡于功名。应童子试时,考官搜身“夹带”,杨双山愤然拒绝,说:“国家开科取士之盛事,以待后生以礼,岂能搜身辱我人格!”说罢便拂袖而去,自此不再应举。
杨山在家乡办学,广收学生,不分门第,免交学费,亲自传援,尤注重农桑。他说:“食出于耕,衣出于桑”。把粮食和养蚕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并引导学生亲自实践。他在自己园里,种植桑树。从南方买来蚕种,亲自试验养蚕。结果试验成功。他积13年之经验,编写《   风广义》,共分三卷,图文并茂。书中列举北方可兴蚕桑的六条证据,关中大力发展蚕桑的四条理由。评述种桑、养蚕置具、缫丝、织丝等方法,对园林、畜牧亦有叙述,分类备载鸡、羊、猪、鸭的饲养方法。该书旨在发展生产,解决兴平以至关中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便于阅读记忆,附以插图,配以歌谣。《种桑歌》说:“种桑好,种桑好,要务蚕桑莫了草。无论墙下与田边,处处栽种不宜少。”《上簇歌》说:“蚕上簇时透体明,吐丝结茧自经营。老蚕畏寒室宜暖,时添炭火如烘笼。”并建议政府,奖励种桑养蚕,使兴平及关中一带桑蚕丝织业空前发展。使他的家乡成为名符其实的桑镇。他还总结关中一带耕作、育苗、移栽、施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并著有《知本提纲》、《修齐直指》、《蚕政摘要》等书,受到清宣宗的手谕褒奖。书中的方法在道光年间被陕西巡抚加以推广,对关中蚕桑、畜牧业的发展的一定影响。《中国农业史》(初稿)和《农业史话》都对该书给予很高的评价。书中提到的“一岁数收”(即间作套种)和“酿造十法”(即肥料十方面的分类)受到农学界的赞赏。
杨双山多才多艺,他还通韵律,精医理,善养生。著有《医论》、《医学四刍》、《医学称赞》以及《经验备急录碑》,供乡人备急使用。杨双山不仅是我国清代一位著名的农桑学家、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萌芽的思想家,主张“广教化,兴实业”;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妇女缠脚,提出:“戒烟”。
杨山死后,当地群众在他的家乡修建了“双山祠”,并把村子、学校以他名子命名,以示纪念。
文化、教育人物
马  融
马融(76—166),字季长,扶风茂陵(今兴平市)人,东汉时教育家、经学家、文学家。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融幼时,跟当时很有名望的学者挚恂学习。他自恃天资聪颖,骄傲自大,学习并不认真。挚恂的女儿碧玉,为了激励马融上进,决定先挫他的傲气。一天,她请求和马融比比学识,马融本来就目中无人,自然一口签应。于是两人一同请挚恂出题。挚恂对女儿的心思心领神会,就出了两个字谜,一个智力测验题,碧玉深思熟虑,全部答出,马融却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一个也答不出来。马融自愧不如碧玉,一气之下,独自到仙游寺旁,劈石筑屋,发奋读书,刻苦钻研。诸子百家经典著作中许多名篇,他都能背诵如流,马融成为名噪一时的通儒。挚恂见马融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安帝时,马融为校书郎,典校东观秘籍。桓帝时任南郡太守,后请求免职,在扶风齐家庄讲学。他任性不拘细节,喜爱弹琴吹笛,常坐高堂教授生徒,授学于他的门生有1000余人。讲学时堂设绛帐,后列女乐,学生专心听他的讲授,不视女乐歌舞,足见其讲学之魔力。今扶风县绛帐镇之名就源于此,是马季长当时讲学之地。他一生遍注儒家经典,经他之手作注的有《孝经》、《论语》、《诗书》、《三礼》、《尚书》、《烈女传》以及《淮南子》、《离骚》等。文学作品以《长笛赋》较有名。明人辑有《马季长集》。
马 鉴 源
马鉴源,字养之,清代杨村(今南市镇杨村)人,贡生。初入学,即立志发奋,听说贺复斋先后在三原“清鹿书院”讲援程朱理学,便赴其门下,拜师求学。学业精深,被称为贺先生的高足弟子。文学以唐代散文大家韩愈的文章为师。虽意境不及,而文章颇具锋芒,旨在匡正时弊。人如其文,鉴源赋性耿直,言行有礼。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张世英,学识广博,在地方做官亦讲授学业,在渭南当知县时,聘请他去执教。后归兴平,于“槐里书院”讲授程朱理学。兴平直接传授宋代程朱理学的从他开始。著有《小学心术篇》、《杨村文集》等共若干卷。
张元勋
张元勋(1863—1955),本县庄头镇庄头村人。他是在其家乡创办“宏仁书院”讲学教徒的张元际的弟弟。自幼读书,后又于泾阳从师于刘古愚先生。33岁时在西安大学堂学习一年。1902年被山西学台刘嘉深延聘,于“衡文书院”从教。1903年被陕西省临潼黄县长聘为子师,未及一年又被西安大学聘任为教授,治学二年,辞职归家,致力于理学研究。著述《地球浅说》、《原道》、《格物测算》、《太阳质疑》、《新正气歌》等,计50余册120卷。
李可易
李可易(1906—1966),乳名可喜,字刚伯,本市东城街道办事处高店村人。父亲为陕西易俗社司锣,可易经父亲引荐考入易俗社四期学习班学文习艺,主习大净,兼习京剧铜锤。从师于易俗社著名教练唐虎臣。幼年学习扎实,博采众长,除继承秦腔净行剧目外,又潜心研习京剧艺术,故能秦京兼演,文武皆优,被赞为“肚肚满”的京秦好教师。1933年至1937年曾两次赴北平参加演出。除演秦腔外,在扮演京剧《连环套》中的窦尔、《杀四门》中的尉迟敬德、《敬德洗马》中的敬德、《古城会》中的张飞等。在唱腔、表演、把架等方面都受到京剧界人士的赞许。尤其在《山河破碎》、《还我河山》中扮演的金兀术,《肥水之战》中的符坚,《剌秦》中的荆轲,与封至模的扮演配合默契,均受到《京报》刊文、刊照介绍。虽对唱秦腔大净有刺耳、暴噪之论,但对可易的声宏浑圆颇有赞文,几次当场披红挂彩。他还同封至模创办戏剧专修班、上林剧院、晓钟社等培养戏剧演员新秀。1943年经易俗社同意,应邀去甘肃平凉、宁夏等地演出,并施教学生,平凉赠有“艺术超群”的锦旗。1935年他的《易绑子》被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有唱片,流传至今。
1949年全国解放后,可易任易俗社新生部教师,他住在西安市北大街王家巷。中午饭赶不回去就带上几块干饼,午睡就在练功场。他对学生严格要求,艰苦施教,示范动作,热忱耐心,在小生、小旦的唱功上出人出戏,遍布西北各地。任演任教的徐抚民、刘幼民、胡长锦、王嘉敏、刘茂生、刘旦天、张咏华、陈妙华等上百名艺术骨干都是他的先后学生。除任教外,他积极学演新剧目,在《鱼腹山》、《花生种》、《箭杆河边》、《海防战线》等现代剧中扮演反面主要角色。李可易1960年任西安秦腔剧院训练班主任,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退休,1966年病故于西安市西王路寓所,终年60岁。
焦晓春
焦晓春(1935—1988),女,陕西省三原县城关镇人。4岁时,父新病故,家境十分艰难。8岁时,母亲曾违心地把她童养给三原农村一户人家。之后,三原秦腔演员薛巧玉发现年幼的焦晓春嗓音特别好,经她介绍到周至宜春社,拜李琼中为师,开始学戏。李琼中是秦腔著名演员刘毓中的学生,当时颇有点名气,他指点焦晓春学会的第一出戏是《黄鹤楼》。她扮演血气方刚、不可一世的周瑜,受到观众好评,人称“八岁红”。1948年夏,宜春社倒闭,剧社班主把全部家当和学生场给眉县一个绅士,那绅士要焦晓春给她当丫环,晓春坚决不依,逃奔泾阳民声社,拜黄正德为师。黄正德发现焦晓春聪明伶俐,嗓音宏亮宽厚,吐字清晰,很有发展前途,经认真指点,严格训练,焦晓春学会了《辕门斩子》、《葫芦峪》、M《伯牙奉琴》、《闯宫抱斗》、《洪洋峪》等剧目。1948年底,黄正德带着得意门生焦晓春来到西安,投身于李正敏创办的“大华社”。1949年春节前夕焦晓春在大华社主演《葫芦峪》。西安解放前夕,三意社因时局乱而停演。解放后,焦晓春到咸阳英化社演出。1953年10月,焦晓春来兴平人民剧团,1954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剧团副团长。
1955年10月,兴平剧团参加宝鸡地区戏曲会演。她在古典剧《火焰驹》、现代剧《迎春花开了》中扮演主角李彦贵和社义,荣获演出集体奖和演员二等奖。1956年8月,在陕西省戏曲观摩演出中焦晓春以她的拿手戏《辕门斩子》荣获演员一等奖。1959年国庆前夕,长为一炉。她专攻须生,刻苦学艺,不断提高表演艺术和演唱水平。她向刘毓中学习《大报仇》,一招一式的练习,从不马虎。她拜李正敏、何振中为师,把旦角“拖腔”揉进须生演员的唱腔里去;她向阎更平学习《徐策跑城》,学成水袖和口条的运用。她吸收了不同流派的表演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的苍劲、浑厚的独特风格。她演《葫芦峪》在秦腔界独树一帜,《辕门斩子》更是脍炙人口。曾被录成电视在省台播放。她在3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革中”名艺人遭到摧残,她被下放到人民旅社当服务员,给旅客打水、扫地,剧团恢复建制时方才归团。
由于焦晓春在戏剧艺术上造诣很深,党和人民政府给予她很高的政治荣誉。先后任兴平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兴平县妇联执委、咸阳地区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省剧协委员、省秦腔研究会常务理事。1988年病故,终年53岁。
孟文秀
孟文秀(1925—1989),男,本市西城街道办事处北汤台人,著名皮影艺人,被誉为“活霸王”。
孟幼年在舅家(马嵬镇南留村)读私塾三年。15岁在粮店当店员,得亲戚引荐,在史名村学戏。从邻村张冉、王杜学得杨五真传。他的艺术以西路唱腔取胜。他经常对着瓮口、井口嚎嗓子,由于天赋聪颖,且能勤学苦练,唱腔功夫大有长进。他嗓音宏亮,字正腔圆,运用皮影形象,将人物性格表现得惟妙惟肖。孟文秀能演唱150多本戏,生、丑、净、旦全包,尤以花脸和须生见长。他演出的《乌江岸》蜚声咸阳地区。从50年代起,就有“活霸王”的称号。
解放后,孟文秀曾任兴平县皮影剧团团长。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乌江岸》,荣获一等奖,颁发有奖章、奖状。他还自己编写了《大破四方台》、《诸葛亮收麦》等剧本。
十年浩劫中,孟文秀被打成“牛鬼蛇神”备受摧残。1974年冬,大队又以“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罪名,将孟文秀关押在半原坡窑洞里,七天七夜,脚趾冻烂,后经县领导责令文化馆协同公社查清“问题”,推翻了诬蔑不实之词,并将非法没收的皮影、自行车、架子车等全部折价退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年逾花甲的孟文秀又重整旗鼓,为群众放开嗓子高唱皮影戏。他于1989年病逝,终年64岁。
 发 表 评 论   请 您 注 意
网 名
电子邮件
评论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陕西地名信息网站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陕西地名信息网站评论发表的作品,陕西地名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1)">

◆ 专题报道 更多>>
· 常延生副厅长在“全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工作会议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行政区划与地名管理
· 张伟副省长在全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的
· 要认真做好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
· 渭南市城市地名设标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