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鞋 硬度:山东德州武城:落实“写实评议”制度加强干部经常性考察 - 科学发展 - 七一社区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39:39

落实“写实评议”制度加强干部经常性考察


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察是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德州市武城县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逐步建立起以“月记实、季分析、半年评议”为核心的领导干部“写实评议”制度,加强了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察监督,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问题,在动态掌握领导干部现实表现、准确评价和任用干部方面收到了良好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主要做法
写实评议制度分为“分解”、“写实”和“评议”三部分。“分解”部分指把每名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为分管工作、中心工作、交办工作和创新工作四类;“写实”部分是指干部本人和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随时写实记录;“评议”部分是指通过召开评议会、座谈了解等方式,听取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评价。
1、工作分解,明确任务目标。为科学界定、合理划分每位领导干部的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县委组织部要求各单位根据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年度总体目标任务,用指标和条款的形式对每名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分管工作的年度目标进行设置,分解落实到具体时间,同时对县委县政府一定时期内部署的中心工作、单位党组织临时性的交办工作及时进行分解设置,各项任务目标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指标,从而使每名干部的各项任务目标、职责要求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便于明确责任、跟踪落实。工作中突出对干部创新能力、创新业绩的考核,设立“创新工作”项,对领导干部取得的创新经验做法进行单独记录。
    2、过程写实,全程跟踪监督。建立个人、党组织和县委组织部三方跟踪考核机制,对领导干部分管工作、中心工作、交办工作、创新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程记实。领导干部本人按工作分解情况每月一写实,对上月工作及时进行回顾总结,对各部分工作完成情况如实作好记录,并进行自我鉴定;所在单位党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分析会,班子成员和中层以上干部分别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逐人进行点评,并根据每名干部的工作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审定评价、确定等次;县委组织部派出督导组参加各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分析会,并和班子成员和部分干部群众进行个别谈话,全面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在工作落实中鉴别干部。督导组对联系单位实行全年跟踪监督,确保考察工作的连续性。
3、民主评议,多方评价鉴定。每年6月底、12月底,每名干部按要求对半年、全年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据实形成书面报告,并由主要负责人进行审核把关、领导班子审定后,在单位民主评议会上进行述职,接受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无记名投票评价。县委组织部部长办公会对民主评议情况、单位党组织对个人的考核评价情况和个人写实情况进行对照核实,在听取考核组汇报和征求分管领导意见后,进行综合分析,正确判断每个干部在班子制定政策和实施决策、抓好落实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情况,对每一名领导干部按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进行评鉴定格,并形成定性评价,记录于干部档案。
4、结果运用,延伸制度效能。一是将写实评议工作与干部年度考核相结合。年终写实评议结果按比例列入年度考核民主测评得分,作为领导干部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将写实评议工作与干部选拔使用相结合。建立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档案,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对一届内多次被考核为“好”的人员,优先提拔重用。考核为“差”或连续两次考核为“一般”等次的班子成员,县纪委、组织部进行必要的考察了解,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三是将写实评议工作与干部教育培养相结合。针对写实评议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养,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
二、初步成效
进一步推动了工作创新发展。写实评议制度以实绩考核为核心,通过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及时回顾总结,建立了“月记实、季分析、半年评议”的督促机制和“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促着一级办”的压力传递机制,使领导干部人人身上有目标、个个心中有压力,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把心思、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求创新、促提升上,充分调动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县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求真务实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全县实现GDP26.06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50万元,同口径增长18%,其中地税收入增幅达到36%,位居全市首位。
进一步推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写实评议制度的落实,建立起了干部自我监督、单位党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组织部门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促使每位领导干部把自己的工作实绩亮出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评议,领导干部要想“得过且过”或“混混日子”是绝对不可能的,不仅干部考核这一关通不过,广大群众也不答应。同时经常性地考察机制督促广大干部经常性检验、反省自己,及时总结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真正使考核的过程成为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成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进一步提升了干部选拔任用水平。开展写实评议,组织部门通过列席各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分析会、与领导班子座谈、参加群众评价会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多角度、多渠道、连续性地经常性考察,及时发现领导干部品德、修养、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干部工作、生活、社交情况,弥补了集中考察时间紧、任务重造成考察不细致甚至考察失真失实等问题,使各种干部信息能够得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从而对干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到准确地选拔任用干部,合理地调整配备领导班子,提高了选人用人质量。同时,干事创业的干部被提拔重用,真正体现了“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提升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进一步增强了干部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写实评议制度的落实,将干部经常性考核落了实处,干部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能够及时暴露出来,为组织部门培养教育干部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同时领导干部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与回顾,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足,让干部产生优胜劣汰的危机感,迫使干部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来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促进了干部培养教育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
三、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写实评议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项探索创新,是加强干部经常性考察的重要手段。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明确干部职责任务是前提。工作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全面了解干部、科学评价干部就要强化对干部实绩的明确界定、准确评价。以往干部实绩考核存在个人与集体、一把手与班子成员实绩分辨不清的问题,缺乏比较严格的责任对照,容易出现争功诿过的“政德缺乏”行为。要分清集体政绩与个人政绩的界限,分清集体贡献和个人努力的归属和程度,对领导干部作出恰如其分地评价,前提就是必须明确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工作分工与目标任务,根据干部在班子中所处的位置、承担的责任和应发挥的作用,对其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目标任务、职责要求的进一步明确,能够使组织考察更有充分依据,干部努力更有正确方向,群众监督更有明确标准。
注重群众参与是基础。干部孰优孰劣、谁强谁弱,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让更多的群众、更多的“知情人”参与到干部经常性考察评价工作中来,才能在更宽层面了解干部、积累干部信息,对干部作出更加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价。在写实评议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公示公开力度,将整个考核工作从内容分解、过程记实、考核考评等环节都向群众公开,使普通党员群众都能参与到考察工作中,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看法,从而真正把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放到称职的岗位上施展才华。
加强综合分析是关键。写实评议制度将考察工作“化整为零”,改变了以往那种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不调整不考察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随时了解领导干部个人的动态变化。但同时由于评价主体多样性、考察环境复杂性、结果运用的时间性影响,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得出确切的评价,加强综合性分析是关键中的关键。要建立干部经常性考察档案,如实记录各类干部信息,要群策群力对干部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使各类干部信息相互印证、互为补充,从而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解决干部考察中存在失真失实现象,使优秀的干部及时显现出来,得到及时提拔重任。
强化结果运用是根本。正确运用考评结果,是开展干部经常性考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果充分运用,就会出活力,出创造力;考而不用或用而不实,就会泄干劲,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实践证明,建立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加强考察成果转化运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察结果可作为选拔任用干部、调整不胜任干部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依据,还可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重要依据。只有综合、客观、全面地使用考察结果,让那些“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能找到自己展示的舞台,才能真正达到激励鞭策的根本目的。(德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