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的三个老婆:我镜头中的以色列“人民公社”(原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15:38

 我镜头中的以色列“人民公社”

              -----以色列基布兹纪实摄影报道

《咸杰搏克》原创图文

    以色列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从意识形态讲,它隶属于西方阵营,紧随美国;从政治结构讲,它实行议会民主制,与德国制度相仿,实权为总理,总统为象征。但这个一直处于战争阴影下的是非国家,大家也许很难想象,竟然存在有许多真正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基布兹。似乎共产主义在这里有着非常肥沃的土壤。尽管这种共产主义,与以色列共产党并没有特别的联系,不是我们理解的政党体制下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可在这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布兹,比起中国集体农村的大起大落,前苏联集体农庄的经济破产,恐怕是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公有社会运动形式了。所有这些都是我踏上以色列国土后惊讶得知的。

   基布兹这种形态,根据以色列《犹太人百科全书》,它的定义为:即一个志愿组成的集体社区,主要务农,在那里没有私人财产,它对它的成员及其家庭的一切需要负责。在以色列政府《合作社团登记册》,基布兹又定义为:一个供人定居的组织,它保持某种在所有物全体所有制基础上将成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简单地理解,基布兹就是一个公有社会,成员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实现内部民主和平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外部人员加入基布兹,必须充公其财产,基布兹成员外出打工,收入也归基布兹所有。

   以色列的第一个基布兹成立于1909年。其创业先辈是来自东欧的犹太移民青年,土地是由犹太民族基金组织从阿拉伯地主手中买来的。这些移民深受社会主义理想影响,在当时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湖地区的德加尼亚建立了一个由工人成员拥有的独立集体农场。当时的集体农场人数很少,他们共同劳动,共同进餐,一切所得归公有。各项决定,如劳动计划、分配比例、警卫工作、厨房杂务等,通过直接民主表决作出。这种集体议事,也成为基布兹日后的一种主要民主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单身男子为主的集体农场逐渐变成一个拥有许多家庭的组织,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基布兹(希伯来语,意为“社区”)。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许多基布兹也开始发展工业,逐渐演变成工农业结合的社区。

    基布兹社区内有餐厅、礼堂、办公楼、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周围是成员的住宅和花园,环境非常漂亮。在住宅和花园外是各种休闲和教育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个别大的基布兹还有中学。基布兹社区外面则是工厂和农田。与社会主义色彩的基布兹相对应的,还有宗教基布兹,约占以色列基布兹总数的5%左右。他们都由右翼宗教人士组成,他们认为基布兹所具有的平等、互助及共同建设家园,正是宗教要求犹太人的生活方式。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尤其是最初几十年,基布兹是很成功的。在以色列建国之前和初期,基布兹在吸收移民、发展农业、组织民兵武装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新生的以色列的国防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反之,由于以色列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紧张局势也巩固了基布兹的向心力,促进了基布兹的发展。

    我随团到色列旅行,一路多次在基布兹用餐。我印象中的以色列基布兹的布局多数都相似。导游说,许多基布兹本身就是旅游景点,在一些创业老人眼里甚至就是美丽“伊甸园”。每年,基布兹也能吸引到以色列国内外的大量的志愿者。以色列的上层社会,三位总理就是从这里走出。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布兹一直是以色列的上层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时,它的经济收入和发展都要远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政治影响力更超过任何一个社团。

    如今,以色列全国共有250余个基布兹,成员人数从40人到1000人不等。绝大多数基布兹成员为400人左右,居住人数则为500至600人。这些人占以色列人口2%左右。时代大潮下,现在的基布兹也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私有化改革,但在公有、平等观念深植了近百年的基布兹,集体化的生活方式仍旧在延续。

    此时我不由联想到,基布兹面临的改革,似乎有点类似我们中国改革开放时人民公社的“分田到户”。这个药方相信聪明的犹太人会有办法的。

    以下是我在以色列拍摄的一组反映基布兹生活概貌的图片。让我们感受一下具有以色列特色的“人民公社”:

     以色列由于复杂的宗教原因,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当我依然沉静中,大巴马上要驶入了一个基布兹社区。

 临近中午基布兹社区人不多。

 基布兹像宾馆其实是社员们的会所前我们下了大巴。

      走进会馆明朗整洁大厅,一个头戴犹太帽男子正在给一个老年人答疑解惑。其实也没啥复杂问题,老太太吃穿不愁医疗条件也没个说,这把年龄了还能再有啥想法。

 这个红衣老太扶着个推车颤颤巍巍走来。年龄大了腿脚真不利落了。唉,大伙趁身子板结实抓紧玩抓紧疯吧。

 看,有形象有气质不也轮椅了嘛。祝福黑衣老太幸福安康

 在以色列,在基布兹,老同志真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个衣着响亮的老太太,还是这里的讲解员呢。

 

老太太给大家讲犹太人的民俗故事。大伙听懂听不懂也都连连点头纳闷。

 基布兹社员的家居

 都是在小别墅

 以色列提倡多生育,这对夫妻战斗力还行,暂时为大家小家生产了三个孩子。

 基布兹,人们过的很悠闲。

 

基布兹,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 

 看,基布兹的小伙子脸上的笑容多么的简单而真实。

 基布兹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犹太社区。看大伙“压悠”业务多么的熟练。

 打电话的女基布兹社员。

 这里的犹太人也真够保守传统的。这大胡子这小帽,典型正宗犹太标志。

 一家犹太老小来这个基布兹会馆度假还是其它干活?

 办理完住宿手续一家老小奔电梯而去。

 在以色列,犹太教堂是必不可缺的建筑,基布兹也不例外。

 犹太教堂很简约,不像天主教堂那样奢华。

 基布兹社员逝世的纪念会舍,小牌牌是说明在这里离去的人。

 每当某社员逝世纪念日,人们都会把逝者照片挂在纪念会馆专柜里。

 基布兹的图书阅览室。

 我们再深入里走参观。

基布兹小商店 

基布兹并没有因为年龄原因让这个老太太下岗回家。 

曾经的农用工具。

曾经的农用工具。

儿童之家

      以色列的公共财政开资除了必须的国防预算,在改善民生尤其对教育的投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无论在特拉维夫、雅法、埃特拉等大城市,你都看不到瘦驴拉硬屎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城市干净简约,马路不宽够用。文明秩序使得国家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花销。

 这小胖子,回家少吃点。

 这几个大人小孩从我身边冲忙走过。

 “《咸杰搏克》我不表情了咱们回见”。“呵呵”。

 孩子们的自行车。

 孩子们的游乐场。

孩子们的游乐场

 足球场

 基布兹食堂

 质量非常好。不由想到空想主义的红色高棉大食堂。唉,一个天上一个地狱。

 后厨非常讲究。大厨肯定死心眼不明白啥叫地沟油。

 我们在基布兹宾馆下榻。

 远眺以色列的田园风光

不断改革创新发展中的基布兹。

    我看着大卫之星发呆,弹丸之地外加四面楚歌的以色列,竟然不仅顽强活了下来,而且人家竟然越活越犹太越犹越活泼呢。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