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好声音十二季导师:关于倾力建设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3:40
关于倾力建设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考作者:米易县委党校  吴兴刚 来源:网络 添加日期:11年10月31日

       一、建设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攀枝花在构建区域经济新格局中的发展定位

       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是行政区划的概念,而是一个城市经济学概念,它是指区别于世界级、国家级的省会城市和少数大城市以外、地区性或流域性的经济聚集体;区域性中心城市能够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有力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

       把攀枝花市建设成为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四川创造和发挥优势,努力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内在要求,也是融入“金沙江下游经济圈”的需要,还是攀枝花区位特点、产业结构、环境禀赋等内在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的客观体现,是“建设中国钒钛之都”的迫切需要。

       从四川省的发展看,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 “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即以工业强省为主导,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强开放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省委对攀枝花特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高度关注并寄予了殷切期望,确定了“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并把“攀西城市群”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四大城市群之一,攀枝花已进入了全省重点打造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视野。攀枝花已纳入全省加速建设通江达海交通枢纽的关键节点,是四川确定的二级物流节点城市。可以说,攀枝花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布局上举足轻重。

       “金沙江下游经济圈” 是一个以工业创办为核心内容的经济圈,包括四川的宜宾、凉山、攀枝花和云南的昭通、曲靖、昆明东川及楚雄的一部分,很大部分与攀枝花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所辐射的区域重合,资源互补性强。

       从攀枝花市情看,全市幅员面积743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0多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8.6%。是我国重要的钢铁、能源、钒钛基地,被誉为“富甲天下的聚宝盆”、中国西部工业明珠。现代化特色农业和阳光运动度假休闲已成为攀枝花的一大品牌。

       从区位来说,攀枝花处在距成都750距公里、距昆明350公里的位置上,在攀枝花周边没有中等以上的城市,却有众多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作为“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攀枝花重任在肩。成昆铁路、成攀高速公路、攀昆高速公路、108国道纵贯全境,攀枝花飞机场有直达成都、重庆、昆明、丽江等地的航线。攀枝花现有的区域历史上就分属四川、云南两省,包容性强。

       因此,无论是从区位地理、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等的自然特点,还是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力来分析,攀枝花应该并完全可以在未来全省区域经济新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担当起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任责无旁贷。

       二、建设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攀枝花应当有新突破

       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区域应当以攀枝花市为中心,以四川省凉山州的会理、会东、宁南、德昌、盐源,攀枝花市米易、盐边,云南丽江市的华坪、永胜,楚雄市的永仁、元谋等县为紧密层,总面积38953平方公里,人口345万。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开放的交通网络、融汇互补的文化,是带动川滇交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以加快构调整,以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在提升拉动力上有新突破。攀枝花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是发挥引领功能的基础和起点。攀枝花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着力打造区域性现代工业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特色农业中心、区域性旅游休闲中心、区域性科技教育中心,提高攀枝花市对周边城市、城镇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按照统一规划、同城发展的原则,实现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的同城化,形成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极化效应;合理布局产业,在攀枝花市各区(县)形成合理有序的产业分工,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以加快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攀枝花周边城市与攀枝花的通勤率,强化攀枝花与周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攀枝花对周边城市和川滇两省的服务能力;以攀枝花为中心,整合川滇交界小城市、城镇形成全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架构,提升攀枝花强力拉动经济的能力。    

       (二)加强资源整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资源集约化的新突破。实施大产业培育,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钢铁、能源、化工、钒钛、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打造优势产业板块,发挥规模优势效应,推进企业集群化发展,增强产品辐射能力,使攀枝花成为川滇交界最具活力的城市;要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全面落实各项节能降耗减排的具体措施,加强检查监督,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使攀枝花成为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之一。

   (三)打破传统思维,以大手笔、大气魄推进城市建设,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对接。按照“扩展南北,打通东西”的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体系,确保攀西、攀昆高速公路如期建成通车,争取成昆铁路新双线尽早开工建设;加快构建攀枝花连接丽江、楚雄、昭通、西昌等周边重点城市的交通干线,推动昭通--攀枝花--丽江铁路和攀枝花至丽江、楚雄、大理等地的高速公路建设。攀枝花必将成为四川通江达海,融入北部湾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通道。促进产业转移沿着成德绵--乐(山)雅(安)眉(山)--攀西这一梯度有序进行。加强与成都、昆明、凉山、楚雄、丽江等地在经贸、技术、人才、旅游、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四)利用有效资源,巩固川滇交界物流集散地地位,在打造特色明显的物流配送中心上有新突破。物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攀枝花要以壮大物流业为突破,构建以成昆线、成攀高速和攀昆高速、丽攀高速为纵横主轴线,深入西部的运输网络,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贯穿南北的大物流体系。同时,积极培育各种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点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的物流企业,带动本地物流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依托现有的优势产业和专业市场,建设一批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人才,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物流技术设施,建设覆盖川滇的物流信息与管理监控体系,全面强化攀枝花的辐射力。

       (五)加快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在增强驱动力上有新突破。服务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也是攀枝花的软肋所在。攀枝花要以建设现代商务中心、川滇区域物流中心、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节点为目标,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崛起为基础,以商务、金融保险、教育  培训、文化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繁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地方行政法规,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降低进入门槛,整合服务业资源,形成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服务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为攀枝花发挥比较优势,促进金沙江下游经济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加强“软实力”建设,着力发挥移民城市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交融的优势,在发展特色鲜明的金沙江文化上有新突破。攀枝花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攀枝花是各地区、各民族交融的大舞台,穿城而过的金沙江、相容的资源结构又连起了川滇大大小小的城市、城镇,攀枝花逐渐形成了金沙江文化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攀枝花的地理位置和开发建设史决定了金沙江文化所独具的融合四川和云南两大区系的特殊文化特征,也决定了攀枝花在历史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攀枝花进一步打造金沙江文化潜力巨大,整合民族风情浓郁、川滇特色明显的彝族文化、纳西文化、傈僳文化、迷昜文化、大笮文化、漂流文化、丝路文化、茶马文化等文化元素的市场广阔,金沙江文化作为一面文化旗帜完全可以在川滇交界猎猎作响。

       三、把攀枝花建设成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思路

       (一)要科学规划发展区域。城市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突出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能力。

       一是优先发展区域,以东区、西区、仁和区为核心区,以大黑山森林公园,盐边县的红格镇和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等为扩张建成区。这一区域纳入攀枝花市城区规划建设,重点要把仁和区仁和镇、金江镇、太平乡、前进镇作为城区扩张的首选之地。推进东区、西区、仁和区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产业合理布局,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食品、轻工、环保等都市工业,更好地发挥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二是重点发展区域,以钒钛产业园区、白马工矿区、新九工矿区为重点。这一区域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点状布局、集中发展、深度开发、循环利用的原则,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坚持技术先进、规模合理、效益突出、环境优化的原则,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三是限制发展区域,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宁工业集中区、西区民营经济试验区为重点。这一区域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城镇集约发展,限制“高速度、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企业发展,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建设成为新兴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更好地发挥生态屏障功能。

       四是禁止发展区域,主要是金沙江、雅砻江两岸,包括长漂基地和二滩库区等风景区。这一区域要限制工业园区建设,尤其要坚决禁止污染项目落户,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要积极利用生态优势和自然、人文优势,建设旅游产业和旅游文化的黄金走廊,打造区域性旅游目的地。

       (二)要做强做优两大板块

       1、做强钢铁、能源、化工、钒钛经济板块。一是打造钢铁航母。充分发挥攀钢集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大力发展钢铁下游及相关产业项目,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铁深加工产品、高新技术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形成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的西部钢铁产业集群。二是打造能源基地。积极开发水电、生物能源、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推动创建“循环经济型”、“清洁生产型”企业和园区工作。三是打造化工品牌。四是打造“中国钒钛之都”。突出抓好钒钛产业的发展,壮大钛产业集群,延伸钒产业链。

       2、做优县域经济板块。一要着重改善县域交通环境。大力推进县道、乡道、村道建设,完善县域道路网络,改善县域交通环境,拉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二要着重做好县域产业规划和招商选资。坚持点状布局、集中发展、深度开发、循环利用的原则,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坚持技术先进、规模合理、效益突出、环境优化的原则,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三要着重加强县域园区建设。用好用活用足产业政策、园区政策,切实解决好前期启动资金问题和建设用地问题,加快工业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搞好园区绿化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现代生态工业园区,加大力度做好工业园区的招商选资工作,多引进“三高两低”项目,使县域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四要着重发展生态型工业。充分利用山区的矿产、气候、森林等资源,重点发展资源型、生态型工业。五要着重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业观光休闲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同时,加快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农村服务业发展,推动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全面繁荣山区经济。六要着重发展森林生态休闲业。依托二滩、红格、龙潭溶洞、迤沙拉、海塔、格萨拉等森林生态资源,开辟旅游快速黄金通道,打造攀枝花生态森林休闲游的旅游品牌,高水平、高档次规划设计生态森林休闲游的旅游产品,特色化、专业化开发、研制和营销生态森林休闲游的旅游商品,提升生态森林休闲游的吸引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推动区域合作,实现错位互补

       区域经济合作是整合城市资源、追求城市经营效益最大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攀枝花打造川滇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区域的发展需要中心城市的带动。

       1、建立区域内协同发展新机制。区域内不少地区在城市布局、产业培育、产品开发、旅游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建立不同层次的例会制度,加强区域内交流互访,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

       2、提升区域内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速度和效率。淡化行政区划界限,强化信息沟通,彼此开放要素市场,建立统一、有序、开放、高效的市场政策及服务体系,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3、整合区位、经济、产业优势。推进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构筑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区域化发展体系,增强攀枝花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聚集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