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宣布智慧城市:中国易学会长在线讲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6:50
「口袋收藏工具」加载中...
今天很高兴给大家讲一讲《周易》、《易经》,按照课程的设计,让我讲易学的文化价值理想。虽然在我心目中,我觉得《周易》的文化价值理想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理想在《周易》中间是一个集中的体现,唯独《周易》才把中国的民族文化价值理想体现出来。这个题目太长,好象卖瓜的说瓜甜。早上王博说哪个是老大、老二、老三,我说你们别争了,唯独《周易》是老大这是没得争的。
王博说是佛教,佛教传到中国是东汉年间,那还是刚刚传进来的,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才慢慢有了起色。到了隋唐的时候方面才慢慢中国化了,后来传到藏族以后才有了一个藏传佛教,那是公元700年左右的事情。拿佛教的释迦牟尼来说,他能控制孔老大吗?那个时候佛教和道教争老大,中国人就聪明,聪明在哪里?就是老子西出关函谷关,函谷关的官员说你留下来把五千年写下来,留给中国传吧,老子就匆匆忙忙的写下来。所以佛教是老子的学生,你说这个佛教和孔子也争不了,和老子也争不了,但是孔子和老子能和《周易》争吗?没法争的。
周易的时间是可以上溯到伏羲时代,伏羲画八卦,那是公元前三四千年,我们现在还很难说究竟是哪个时候,是新时器晚期,很古老的时候。孔子老子是春秋战国末年时期的人,离伏羲画八卦至少差三千年,你说和周易能争吗?所以说周易是中国的老大,那是毫无疑问的,谁都不能争的,我就说周易这本书你说是谁作的?什么时代作的?传统的说法是这样的,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说法,就是说“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就是说他的作者是三个圣人写的,不是一个人写的,时间是三个古代,上古、中古、下古,中间的距离至少有三四千年,用三四千年的时间写起一本书,有吗?没有,哪三个圣人吗?这是大家多知道的尝试,伏羲画了八卦,八卦是伏羲画起来的,伏羲画了八卦以后,过了一二千年,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起来了,周问王关在牛棚里面研究周易和八卦,后来才有了六十四卦,伏羲画了八卦以后,周文王研究出了六十四卦,然后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在周公之后又过了六七百年以后,有人看到前面画的这些卦实在太难懂了,所以就又出了“十翼”。这个中间可以看出来,当周易成熟的时候,孔子、老子、都是吸收周易的思想为源头,慢慢地才有所发挥。所以要找中国文化的源头非周易莫属,找不着了,只有一个周易。
《周易》就成了中国文化最大的经典、宝典,这是很重要的。大家说经典,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犹太教和基督教都不能和周易相比,再说伊斯兰教有一部经典是《古兰经》,《古兰经》是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写的,但还是比中国的《周易》晚。再说印度,在相当于三千年左右有一个《奥义书》,但是也没有办法和中国的《周易》相比。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周易》就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经典。

经典是什么意思?经典就是知道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治国的方略,人民的规范,所有的一切都由经典来制约的。那个时候中国就在《周易》经典的指导之下,但是中国的经典和印度的《奥义书》和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他的经典是宗教型的,中国的经典是人文型的,不一样的。他这个经典说是有先知,先知听了神的教导,听了上帝的教导写下来的。还不是先知写的,唯独他能够听到上帝的声音,然后把上帝的旨意写成了经典,所以他神圣不可侵犯。中国的经典是不是上帝写的呢?没有。伏羲、文王、孔子都是人写的,既然是人写的就可以不断地发挥。
所以《周易》现在给大家讲了。有几个概念要搞清楚,《周易》应该说叫《周易》不能叫《易经》,因为《周易》就包括了《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传就是解释经的,经就是伏羲画的八卦,周文王演的64卦,那样就叫《易经》,很少很少,那个东西很难懂,《易经》仅仅是指那么一点部分。孔子做了《易传》,就是我刚刚说的“十翼”,十种解释,那就把《易经》的内涵都丰富了,发展了,写了很多很多,这样加起来才合称为《周易》,所以《周易》是包括《易经》和《易传》。我们现在说的“易经”就是《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所以后来不断地把《周易》进行发挥,从汉朝开始到现在2200多年了,2200多年几乎是每一个朝代的人都不断地对《周易》进行解释,这叫什么东西呢?这才叫易学。
易的学问,研究《周易》,像我们现在搞的东西也叫易学,所以《周易》、《易经》、易学这三个不同的概念,最初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呢?是易学。从汉朝开始关于研究《周易》的学问,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先是专门的著作到现在的总集有3000多本了,我们一辈子也读不完。你们知道吗,中国古代最经典的书集叫《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四部,经、史、子、集。经部开头有很多古时候叫五经,后来变成六经,后来变成九经,现在定下来的叫十三经。现在《周易》是群经之首,所以中国的经,那么多,数来数去谁也比不上《周易》,那个时候定下来的。因为群经之首,这汉朝的时候,官方定下来的,汉朝的时候官方定下来的就是易经之首了,所以每一个读书的人,一读书的时候非得要读《周易》,不断你懂不懂都要读,读了以后体会中国的文化,所以中国的文化几千年来都没有断绝,《易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代人研究《周易》,把《周易》说成是算命的书,你给我算一卦吧,我这次投资有没有什么问题,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或者我考研究生,我的孩子上学,算一卦。这个《周易》就是个算卦的书,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算卦的书在中国的文化当中能够起这么大的作用,那么全中国人就是算卦的,那么到全世界去算卦了,去挣钱去了,像吉普赛人一样的。是那么回事吗?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这个书是不是个算卦的书。
这里面就得讲一讲《周易》这个书的性质是什么东西,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古时候也研究,现代人也在研究,现在大致做了这么个结论。什么结论呢?你说它是算卦的书?是的。你说它不是算卦的书?也是的。都是。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开始《易经》的这个部分就是卜筮技术,就是算卦,到了孔子那个时候就把算卦的书变成了哲学的书,转化了,把算卦的书变成了一个哲学的书,这是孔子儒家一个伟大的创造。从此以后我们中国人也会算卦了,但是算的是哲学的卦,不是普通的江湖术士所算的卦。这个过程就是从原始的宗教发展大人文的理性,中国的文化理想一个大的质变,一个转折点是在孔子那个时候所完成的。
我们说算卦不能否认是好东西,有时候我也得算个卦。很多搞《周易》的人不算卦那是不行的,但是从算卦当中我们要体会其中告诉你的哲理。我们知道,人类的科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原来的巫术发展起来的。化学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化学是怎么发明出来的你们知道吗?原来是干什么的?原来是炼金术,把石头放在炉子里面炼想炼成金子,结果金子没有炼出来,化学却产生了。数学是什么呢?庞朴老师说一二三什么三十个神秘的数字,现在深圳人也信,去买汽车也要找一个号,要八不要四,这里面有一个数学的东西。
所以古时候的人,作为与动物开始划清界线的时候,就开始算卦。所以伏羲画了八卦,周文王画了64卦,应该怎么样来转祸为福。可是能不能从算卦里面得到吉凶祸福的一个决定性的看法呢?不可能的,有时候它灵得很,有的时候又不灵,怎么样灵,怎么样不灵,很多人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周易这个东西你算卦是可以的,但是你以一个人类的行为必须受理性来支配。
理性的支配是什么意思呢?你要使你的行为能够符合自然法则,也符合社会法则,就是说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律你必须遵守,不遵守这个规律的时候,你算卦灵也不管用的。春秋时候鲁国有一个大臣,他就要造反,想把鲁国的国君废了,自己当国君,他就算了一卦,很好,空八六五,黄上原吉,就是大吉大利,后来就造反了。你们说这个事儿该干还是不该干,要是你们算这么一卦,你们干不干?
他当时拿不定主意,他找一个周易专家给他讲一讲,那个人告诉他,你不可能再行,你做这个危险冒险的事儿,犯上的事肯定是要受到惩罚的。当时鲁国国君的力量还很强大,社会上很多人认为这个事情是大逆不道,绝对是得不到好的结果的,趁早别干,你做好事可以做,如果是坏事绝对不能干,结果这个大臣就听他的,这个人就得到善终了,没有到牢里去。比方我们现在要抢银行,你给我算一卦,算一卦大吉大利,你抢啊,现在肯定有先进的设备把你录下来的就找到你了。这样是不行的,你不能违反自然的法则,这个自然的法则、社会的法则是必须要遵守的。算卦这个东西是可以玩一玩,有时候供你做一个参考,使你进一步地反思反思,可以更加理性的来看这个事情该不该做。所以说《周易》在那个时候人们就得出了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呢?儒家道家都研究《周易》,孔子也研究《周易》,把《周易》这个词从道德法则上来理解,有一个词说一个人没有恒心是不行的,这很简单的,谁做事没有恒心能把事情做好吗,不可能的。孔子说“人而无恒,不知其可也”就是人假如没有恒心,就什么事也做不成,有人问孔子,老师,你这个话是从哪里来的,孔子回答是从《周易》来得来的。
至于老子和庄子更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说人无卜筮而知吉凶。我现在不要经过卜筮我现在出门,离开了五洲大酒店,看到来往的汽车,我就不要闯红灯,是不是能够卜筮知吉凶呢?这是一种科学的预测,它就能够无卜筮而知吉凶。《周易》对这整个就发生了根本性质的转变,由卜筮转变为一个人的人文理性。但是这个卜筮要不要呢?卜筮背后还有没有一个好的理念,被孔子这些人,儒家道家所继承呢。很重要的一个理念,这是中国和西方统一的地方。我们做什么事,我们从事哲学的思维一定要看它有用还是没用,能够帮助我做决策,做一个事,假如我不知道这个事情的结果是如何的,明明是凶我做它干什么呢?还有的事考虑的也没有用,像杞人忧天,有一个傻瓜,他老是担心这个天会掉下来。时常考虑这个问题,天会不会掉下来,地会不会掉下去?中国人不大考虑这个问题,天和地会不会掉下来?不用考虑,这是常识,天不会掉,地也不会陷的,所以《周易》说它是卜筮它是哲学,说它是哲学它是卜筮。所以它既是卜筮又是哲学,我们现在把它称为是决策管理因素。
这个在全世界几乎是找不到任何一本书能和《周易》相比的,在中国这样特殊的条件下通过卜筮发展一个哲学书。你们想一想,有没有可能?他有什么意义?这个可能性很大。比方说大家知道甲骨文,那是殷朝时候的人,商朝时候的人,为了卜筮所用的龟甲、牛骨来进行卜筮,来预测这个天是不是要旱,我打仗是不是能打赢,把种种问题刻在龟甲上面烧给神祗去问。用火来烧,烧过了来看是吉是凶,但是龟甲用火一烧火就要有很多裂纹,就没有办法去判断。《周易》是用草,你们到安阳去就可以知道,用一堆草,一根长的,两根短的,来进行排列。这个排列有一个数学规律,二进制的一个数学规律,自然而然地有一个规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以他就把周易做了这么个界定。
《周易》这个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学,这是历史,精神现象学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史,怎么样由原来很幼稚的,慢慢发展到比较成熟,一直到现在非常的完备,这个发展的过程全都集中在《周易》当中。所以说人是猴子变的,人是猴子变的,猴子怎么样变成一个人,这中间的一个过程是多么的复杂?我们人类中华民族思维原来是很幼稚的,好象一个婴儿,一个儿童,后来慢慢地成熟,由青年到壮年一直大道路很成熟,全都反映在《周易》当中。“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个圣人,三个时间,三千年形成一部《周易》,就把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成长过程全部反映在这么薄薄的一本书当中。原始思维很简单,就是算卦、卜筮,算吉凶。那个算吉凶很简单,根本不能决定吉凶祸福在哪儿,后来由各式各样的法则,由孔子把它变成一个高级的哲学书。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把人是从猴子变来的,能不能说人就是猴子呢?不可能。
《周易》由一个卜筮之书变成一个哲学书,能不能把它由一个哲学书变成一个卜筮之书呢?那不可能的,就等于是侮辱是中国的文化了。
可是说卜筮之书也不是说没有道理,因为它本来就是卜筮之书,幸亏它是个卜筮之书。这是什么道理呢?正是因为幸亏它是个卜筮之书,《周易》才得以保存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有历史事实,不是我乱编的。
当时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烧了很多的书,但是没有把所有的书都烧了,秦始皇这个人文化水平不高,他也是相信卜筮。其他的儒家什么的都烧了它,但是后来看到《周易》这本书的时候,这不是算命的书吗,不烧不烧,留着它,所以那个时候很多书都烧了,《诗经》、《书经》什么经什么经都烧了,唯独《周易》这个书被完整的保存下来。
到了汉朝的时候,经过很多人的研究,特别是政府的大员的研究。当时在汉宣的时候有一个大宰相,他说《周易》不是一个简单的书,是一个治国平天下的书,以宰相为主组织一个智囊团,经常给皇帝提出一个建议。《周易》这本书一下子就上升到了很高的地位,称之为圣帝明王,治太平王。意思就是说皇帝你想得太平非《周易》不可,所以这个时候人人都读《周易》,因为《周易》是最高的。所有的读书人没有不读《周易》的,而且还有一个博士官,那个博士官和现在的博士不同,那个博士官是专门研究《周易》,然后派到各地区做官,一些太守什么的官员都是《周易》的专家。这时候《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呢?确实是地位越来越高。
我们可以把中国两千多年来在历代易学发展的历史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周易》的地位可以看得很清楚。《周易》不仅是圣帝明王、治太平王,而且是生存在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的、伦理的、军事的还包括医学,因为中医有个黄帝内经,那中医的宝典,那不是用《周易》的思想去写的。天文历法可以把天文历法的科学完全用《周易》靠64卦排列出来。所以天文立法的科学也必须依靠《周易》。数学呢,中国古代没有哪一位数学家不是根据《周易》得来的,数学的经典什么《九章算术》都是由《周易》而来的。道教利用《周易》写了《周易参通七》,修身养性也是《周易》的,这些都无所不包容到《周易》当中去了。一直到清朝康熙的时候,皇帝还专门把《周易》搞了一个《周易折中》。当时《周易》有两派,一个是象数派,一个是义理派。这两派之间互相的对立斗争,康熙说我们把象数派和义理派合编一本书,叫《周易折中》,康熙也在编这本书。到了清朝末年西方的科学传进来了,那个时候到了五四运动的时候,提倡科学和民主,用西方的科学的观点来看《周易》,不科学,所以《周易》在民国年间地位下降了。搞哲学的也不搞《周易》了,研究什么黑格尔,研究什么杜威,就不研究《周易》了。中医也不行,大家都搞西医了。天文历法引用西方的一套了,在西方强势的文化冲击力之下,中国的经典一个都不剩,没用的,反传统。既然是反传统,《周易》现在为什么还能够保持下来呢?还是因为它是个算命的书。当时秦始皇要烧书的时候,因为《周易》是个算命的书保存下来的,民国年间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七反八反民间还是要算命的,所以大家都还是在民间流传,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我们现在大家一提到《周易》,就认为是算命的。我们中国的一个宝典,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居然是因为算命之书而得以保存,这是中国的悲哀,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你看《圣经》有那么回事儿吗,《古兰经》有那种命运吗,《奥义书》有那个命运吗,唯独中国的文化是多灾多难的。多灾多难没有关系的,他的生命力特长,能够继续到现在,重新掀起了易学热,大家对《周易》很感兴趣了。不仅中国人感兴趣,西方人也很感兴趣,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所以从80年代开始到了90年代,20多年来在中国的文化学术界《周易》成了热点。
但是大家对《周易》的性质还是搞不清楚,有不同的看法,学者有学者的看法,民间有民间的看法。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之间的互动,但是也不是对立的。正是由于《周易》有这么一个复杂的性质,我们现在重新来审视《周易》,可以看出几个要点来。
就是说它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在全世界来说没有哪一部书能够像《周易》这个样子的,可以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而且在中国的两千多年来一直把《周易》称为一个群经之首,地位的尊崇也从来没有哪一本书在它上面。它在中国文化上面所生成的影响,我刚才将的中医、天文历法、道教的炼丹术更主要的是治国平天下的。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到了北京了,看到北京的故宫整个一个北京城,你们知道北京城是怎么建起来的,全部是根据《周易》八卦六十四卦的方位图建起来的。我有个朋友搞建筑的,他对这个进行过研究,而且写成了书。北京城是按照《周易》的那一套模式建起来的,而那是建立于明朝,明朝的首都建设是来自于长安。长安又来自汉代,中国的建筑思想离不开《周易》。
再说北京的故宫里面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合殿。这是代表中华民族皇帝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念,价值理念这三个词都是来源于《周易》,所以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立贞。
儒释道都得尊崇《周易》,儒家和《周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道家、佛教也是一样。现在外面还有很多卖《周易禅解》,《周易》用禅宗来解它,这是佛教的东西,中国的文学、艺术很多方面都和《周易》有关系。所以《周易》这本书是中华民族价值理想集中的体现,简单的话我们就说这一点。这就是为了纠正现在很多人把《周易》完全看到一个卜筮之书,算命之书的这么一个错误的看法。不要简简单单地把《周易》看作是算命的书,之所以把它看成是算命的书,因为在这个主流文化上面,中国文化多灾多难,受到了很多打击,它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在民间流传。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韩国,我也有韩国的学生,经常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韩国用《周易》的标志做国旗?你们看韩国的国旗很奇怪吧,一个太极图,乾、坤、坎、离四个卦。他没有八卦,把八卦印上去太多了,不好看。乾、坤、坎、离基本是代表天、地、水、火。《周易》基本是中国发明的,他们竟然用做韩国的国旗,他们认同中国的文化,韩国那么珍重,我们中国却把它看成是妖道。电视里面凡是穿着八卦袍的都是妖道,可是别人韩国竟然把它当国旗。这个观念的扭转很重要,所以我必须要花一点时间来讲这个问题。
讲一讲这个问题接着我们再进入到《周易》的本身,讲《周易》的核心思想和价值理念,这才能够有一个理解,否则老是算命算命,老是说余老师给我算一个卦吧,我会的,但是我现在不能给你算。
我们可以这样看,《周易》你说它很高深,很神秘,实际上《周易》是很简单的。今天我就把这个很神秘的东西讲得使大家人人能够理解,人人能够用,在这两三个小时里把意思说清楚。
我首先讲《周易》的“易”是什么意思。“周易”的“易”,刚才王老师说外国人翻译成中国的周易翻译成是一个变化的书,“易”就是变,变易,变化,他专门研究变化,对不对?这是第一个意思,“易”第一个意思就是“变易”。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在变,可是变的原理是不会变,是不是这个意思?这好象有点儿绕口令似的,实际上是有道理的,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在变,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就是变的原理不变。你所变来变去不是变的乱七八糟的吗?不,很简单,叫简易。变易、不易、简易这就是《周易》的三义。
在周文王的时候就写成了变易、不易和简易的书。不易,那么复杂?什么才是简单呢?阴阳就是简单,整个《周易》就是讲阴阳的,把阴阳插在哲学当中,这是《周易》最根本的核心思想,一会儿阴,一会儿阳,阴阳不断地变来变去。在天上有阴阳互相变,叫天文。在地上也有阴阳不停地变是人文。阴阳也分三才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阴阳刚柔仁义所有这些东西就是阴阳,这是什么东西?这是哲学。我们来看看,假使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很高的哲学观,我们看阴阳的变化对不对。如果阴阳相互之间能够配合的好的时候,这个事情是健康的,是平衡的,如果阴盛阳衰,他肯定是不平衡的,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好是坏,是吉是凶,完全是从阴阳的变化上面来看,一看就很清楚,用这个东西分析事物就可以把我们一下子由简单的就事论事提到哲学观念的高度来看,这样就看的很清楚。所以说中医用这个观念来看,你这个阴阳平不平衡,你身上的正气和邪气,马上针对治疗,你就能得到健康。中医的原理是这样的,国家政策的原理是这样,家庭的原理也是这样,那么阴和阳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
《周易》说阴阳之谓道,这个道理是很深的,是很难懂的,有的人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见而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呢?《周易》的阴阳哲学很深很深,随着人们对他的主观看法不同,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说他是仁,有的说他是智,至于老百姓天天在用阴阳,就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所以那么高深的哲学,难道我就不知道吗?知道,就是你说不出来而已。
《周易》把所有的事物分成阴阳,任何事物都是有阴阳所组成。比如说一个家庭,有夫有妻,有男有女,这个家庭就是由阴阳来组成。假使家庭的夫妻老是打架那是家不和,家不和万事都做不好。必须使阴阳得到一种平衡,家和万事兴。现在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个意思,实际上这个哲学的原理就是阴阳之间要平衡,什么叫家和?“和”是什么意思?“和”是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和”就是你顺着我,我顺着你,这就是和,妻要顺着夫,夫也要顺着妻,男要顺着女,女要顺着男,互相“和”,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平衡。和不能斗,一斗就不平衡了,那就是你不顺我,我不顺你了,这一点太重要。这一点和庞朴的一分为三的意思是互相解释的。
宋朝的一个哲学家把阴阳之谓道用四句话完全表达出来了,表示中国的哲学和西方哲学最大的不同点就在这里。比如说事物是分阴分阳的,天下所有的事物没有哪一个不分阴和阳。阴阳不一定是男女,它是从性质和功能上来说的,比如说有天有地,有日必有月,有东必有西,有上必有下,有男必有女,有老必有少,有君必有臣,等等等等所有的事物没有哪个不分阴阳的。“有象斯有对”,就是今天王博讲的形象的象,有了形象的象就一定有了一个和它对立的方面,这就是有象斯有对。
第二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互相对立我们的行为就相反了,男的行为,女的行为必定还是不一样的,对必反其为。
“有反斯有仇”,既然相反了,那就一定结成仇,敌对了,打起来了。
最后一句是关键,“仇必和而解”,结了仇,加个和,最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西方就不是这样的。前面三句话和西方的哲学文化是一样的,“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这三句话我们从布什打伊拉克就可以看出来了。布什代表基督教,他和萨达姆伊斯兰教必然就是对立的,这样他们的行为模式就不一样,行为模式不一样就有仇了,就结了仇了。结了仇了以后,又单边主义,一定要打到底,非得要把整个伊拉克改变成西方那个样子才行,所以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以色列和巴基斯坦那个仇解了一千多年了,从古代的犹太人被从巴基斯坦赶出以后,就和巴基斯坦结了仇,这个仇一直到现在都没法解,以后如何搞不清,按照中国的办法来说,“和而解”,两个人讲和就不不就结了吗?他不讲和,他就仇就仇到底,他们非得一直要把你消灭掉,有你没我,有我没你,是这么一种思想,是单边主义。中国的阴阳哲学它不是。最后归结为“仇必和而解”。
家里夫妻如果吵架了,按照西方一个小事就可以在法院里告状,法院就判你离婚。中国不行,慢慢调解吧,调解实在不行,中间有这么一个过程,一定是双方有一个让步,达到和解这么一个关系,这个是可以离婚的,但是有些是没法离婚的,中国和台湾是没法离婚的,一定要和平解决。如果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个制度不能并存的话,那不是你消灭我,就是我消灭你,邓小平说,没关系的,仇必和而解。这完全是按照《周易》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