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生翻唱安静:走近中国乳娘村:没有血缘的亲情胜过亲生(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2:52

走近中国乳娘村:没有血缘的亲情胜过亲生(图)

2011年11月15日
来源:新民晚报

散岔村的乳娘和孩子们在一起

2011年3月7日,散岔村村民刘生梅跟寄养孩子在家门口合影

▲ 经过手术,党和腊头部积水已经轻多了,现在能喊“妈妈”了

乳娘,或许在遥远的古代,或许在混乱的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乳娘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然而,在山西大同雁门关外,有一个叫做散岔的小山村,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村子里80%的人家先后为当地的福利院养育了1300余名残孤儿童,被誉为中国第一乳娘村。几代乳娘以自己的勤劳、淳朴和无私的大爱情怀,养育着一批批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

 

1 孤儿们的幸福进行时

散岔村背靠采凉山南麓,位于大同市东北约20公里处。从远处望去,这个由窑洞构成的村庄,在周边同样色调的黄土环绕下并不独特。在村口,上公园路、竖立着一块醒目的石碑——中国第一乳娘村。村子里150多户人家,共600多人。它是大同市社会福利院最大的家庭寄养点,目前有119户村民为福利院抚养着290名孤儿,这些孩子都在2岁半以下,需要全天候照理。在寄养家庭中,几乎每家都有两三个孤残孩子,当乳娘是村里的妇女们最重要的生活。

43岁的王素平,静静地坐在炕头旁,温柔的目光落在3个熟睡的孩子身上。孩子是大同市福利院寄养在她家的,每个孩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老大党世荣,11岁,患有严重足内翻;老二党康峰,7岁,脑瘫;老三党和腊,6岁,脑积水。王素平自己的儿子已经成家,孙子也3岁了,照理说应该含饴弄孙,享享清福,为何她还要找这份苦差使?

“这是村子的传统。那么些可怜的孩儿,有人要,没人养,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家啊。”王素平边说边用毛巾拭去党康峰流下的口水。

老大党世荣刚寄养到王素平家时,只有5个月,王素平至今记得第一眼看到他时的情景:一双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她,小手不停摆动着,右脚很吓人,整个翻转了过来。王素平紧紧把他抱在怀里,“你就是我的第二个儿子。”一晃11年过去了,如今党世荣已经在村里的小学念三年级。

六七年里,王素平寸步不离三个孩子。有时,儿媳妇埋怨开来,觉得对外人比对自己孙子还亲。倒是孙子王嘉庆,每天一早就乐呵呵地跑到王素平的房间来,上炕跟“小长辈”们玩,“世荣和康峰是叔叔,和腊是姨姨,他们仨是我的‘孩子’,当然就是我孙子的长辈了。”

今年1月,党和腊被送到北京手术治疗,这也是王素平第一次和孩子分开。那个月里,王素平觉得心都被掏空了,几乎每天都打电话到福利院询问和腊的治疗情况。一个多月后,党和腊回到了家中。由于治疗顺利,和腊的头比以前小了一圈,眼睛也可以四周转动了,最令王素平欣喜的是,她终于可以开口喊“妈妈”了。

在散岔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一个,哭一回;抱一个,病一场。”待到三个孩子某天能独立生活的时候,或许会离开王素平。但就像经常挂在她嘴边的那句话,“我会陪着你们的”一样,有爱的陪伴,没有孤单。

在外人看来,除了身体上的异常外,寄养在散岔村的孤残孩子和村民自己家的孩子并没有分别。事实上,照顾身患残疾的孩子,需要养父母更多的精力。“你们看,这些才四十岁左右的妇女,现已头发花白,过度的劳累透支了她们的健康。”在散岔村,哪个妇女若不能承担福利院的任务,会被视为品质差的表现。代养孤残儿童,一个月补助二三百元,和孩子的花销相比,有时会入不敷出,但他们无怨无悔。

大同市社会福利院是山西省的一级福利院,2003年,这里出台了全国首部保障弃婴弃儿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政府规章《大同市弃婴弃儿权益保障办法》。要代养福利院的孩子,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和审核。符合收养的基本条件是:家庭成员有一定文化程度,邻里关系比较好,没有犯罪记录,而且家庭成员都能接纳福利院的孩子。此外,一名弃儿进入寄养家庭需要经过8个工作流程,孩子才能进入家庭。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