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二胡独奏是什么线:宝宝贝贝宫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15:28
慈禧御用之物三 
龙凤酒坛

画珐琅缠枝花唾盂

澡盆

便盆

青玉灵芝洗

慈禧所爱之大雅斋瓷器小样

大雅斋瓷器奏折

大雅斋瓷器

矾红青花百蝠笔

镂雕松柏人物白玉笔架

白玉嵌宝石五蝠如意

玛瑙光素杯

慈禧御笔"喜"字

慈禧御笔"龙"字

慈禧指画《凤凰图》轴

慈禧御笔《九秋图》

慈禧朱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升官图》 

掐丝珐琅海水江崖云龙暖砚盒

紫檀百宝嵌福禄寿文具盒

黑漆描金云龙套装墨盒

象牙雕群仙寿龙船

铜镀金掐丝珐琅九桃蝠薰炉

《颐和园庆寿图》

普耳茶

箬竹叶茶

雨前龙井茶

菱角湾茶

黄绫人参茶膏瓷罐

燕窝

麝香

银质四连药瓶

慈禧太后进药底簿

藏红花

玳瑁八角形母丁香盒

金发塔
类别:宫廷瑰宝 | 评论(3) | 浏览(26)  慈禧御用之物二2009-12-02 17:07


宫中掐丝珐琅缠枝莲座万寿字云龙烛台
这是浪漫多情的女人慈禧喜欢的一种宫廷烛台,那精巧的缠枝莲纹充满活力,让她无端地激动。她喜欢在这样的烛台下看书、写字、绘画。

清同治皇帝登基时穿石青缎小朝靴
同治时期,慈禧对衣服格外上心。她对宠臣安德海说:苏杭两处织造,统是照例敷衍。所进呈的衣服,并没有什么出色!她吩咐在西苑集灵囿(今中南海东门内)建立自己的专用机构小织造--绮华馆,专为自己织造衣服。这双小朝靴是慈禧心血的结晶,从小样到用料,从造型到颜色,她都仔细审视,一丝不苟。

清同治时缂丝明黄地彩云金龙女龙袍
慈禧对颜色十分在意,她较喜爱的颜色是黄色、明黄色、湖色、月白色、品月色、绛紫色、深藕荷色。吉服袍,称为龙袍,又称为蟒袍: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吉服袍,都以龙为章纹,故称为龙袍;贵妃以下,至公主、郡主、县主的吉服袍,以五爪蟒纹为章,因称蟒袍。皇太后、皇后、皇贵妃吉服袍用明黄色,贵妃、妃的吉服袍用金黄色。

贵妃凤冠
慈禧最高级别的身份是贵妃一级,她对贵妃的服饰十分在意。从皇太后到命妇的朝冠,统称为女朝冠。皇太后、皇后冠顶3层,每层贯东珠、金凤各一;皇贵妃、贵妃冠顶3层,每层也是贯东珠、金凤各一,每只金凤上饰东珠各3颗、珍珠各17颗。

清光绪时杏黄绸绣兰桂齐芳袷衬衣
衬衣是一种便服,是满族人所穿的一种不开气的便袍,袖长至腕,直身,圆领。清宫很多的女式外衣都是开裾的,如大褂、吉服袍之类,裾开得较长,有的长至腋下,为了避免暴露,里面就要穿无开裾的内衣,这就诞生了衬衣。这是宫中特地专为慈禧而做的绣兰花衬衣,她对这种便服,十分喜欢,有时挂在衣架子上独自欣赏。

清光绪时品月缎平金绣墩兰纹棉氅衣
氅衣是慈禧执政时期在宫廷中出现的一种款式新颖别致的女式外衣,衣服肥大,袖子又宽又平,高高挽起,圆领,直身,左右开裾。这种衣服是从早期的旗袍发展而来的,慈禧喜欢这种款式,进行改造,有旗人称为旗袍,宫里称为氅衣。这是一种半宽袖的外衣,与挽袖衬衣相近,又称磊挽袖。这套绣兰纹式的氅衣,是宫中专门为慈禧而做的便服,她燕居时经常穿着,走在宫人面前,容光焕发,感觉很好。

杏黄绸氅衣
清同治时期流行于宫中的一种便服,因为慈禧极喜欢,宫中女性们争相仿效。慈禧对衣服极为讲究,花纹要逼真,颜色须悦目,料子精益求精。她的衣服,从花纹到衣料到款式,都要如意馆画师画出小样,反复修改,钦定之后,方许送到数千里之外的江南三织造精心制作。大臣和宫人们都十分清楚慈禧的考究,人人紧张,个个诚惶诚恐

石青绸绣彩云金龙朝褂
朝褂是后妃们在朝会、祭祀时套在朝袍外面的一种礼褂,无袖,圆领,对襟,都是石青色,镶片金缘,领后垂诸色彩条。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朝褂织绣五爪金龙,领后垂明黄色绦,上饰珠宝。慈禧对金龙的形象非常痴迷,要求织、绣工匠一丝不苟,不许有半点差错。

绿缎绣梅蝶棉衬衣
慈禧一生极喜爱兰花、梅花以及许多具有长寿含义的纹饰。在绮华馆的专用库房中,收藏着众多她喜爱纹饰的衣服,包括兰花纹、朵兰纹、兰芝纹、墩兰纹、梅花纹、菊花纹、竹叶纹、大斜万字纹、长圆寿字纹、万字长寿纹、万寿长圆寿字纹等。梅花和彩蝶,是她仅次于兰花的心中所爱,绿缎梅蝶衬衣是按照她的想法精心制作的,她在春风似剪刀的二月穿着这种衣服,感觉十分得意。

明黄绸绣彩云金龙女朝袍

汉族女人穿着弓鞋,满族女人穿的是木制平底鞋和高底平头鞋,旗人所穿,人称旗鞋。平底鞋是方口,与朝靴相似,前头高高翘起。高底鞋是满族女人们最富于民族特色的鞋子,鞋底中部足心的地方垫一个高约10厘米的高底,外裱纳好的数层白布。这种鞋跟,分马蹄形、花盆形和元宝形三种。鞋口镶边,鞋面刺绣、堆绣各种花纹。慈禧身材娇小,极喜爱这种高底鞋,特别是花盆底和马蹄形女鞋。粉色缎绣竹蝶鲤鱼纹花盆底鞋和湖色缎绣折枝兰花纹马蹄鞋,造型别致,花色清纯,让她爱不释手。

玉如意
慈禧希望一切事顺心如意,可是,她想不到,40岁时儿子同治皇帝去世,50岁时中法战争,60岁时中日海战,70岁时王朝将倾。她栽种太平花,手持如意,屋子里到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如意,特别是玉如意,期望大清王朝朝气蓬勃,平安如意。

铜粉盒
慈禧喜欢养颜美容,许多美容品都是她自己亲手制作的,然后精选各种化妆盒。这种铜粉盒,造型别致,是她心爱之物。

伽楠香木嵌金寿字手串
慈禧喜用之物。

明黄绸手串袋
慈禧喜爱精巧的手串,用明黄绸作的袋子装贮,随时取用,方便快意

织锦多格梳妆盒
一生爱美的慈禧喜欢各种梳妆盒,梳妆用品极多,多宝格的梳妆盒就成为侍女们精心准备的必需品。慈禧喜欢织锦多格的梳妆盒,每天看着它,赏心悦目,心情极好。

银粉盒
一有空闲,慈禧就自己动手,制作香粉,用金质和银质的粉盒装贮,粉盒上有时装饰着一些精美的山水、人物和珠宝。

画珐琅花卉粉盒
慈禧一生都喜爱花,特别是兰花、杏花、梅花、海棠之类的花品。在她生活的宫室,一年四季,花卉不断,并要求随着时令、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新。在她静心打坐的东边静室,她喜欢摆放一盆南天竹,看着天竹的翠绿叶片,她的一颗热烈、浪漫的心才能够安静下来。

缎缀花铜镜套
铜镜是宫中女人们的必备品,女为悦己者容,她们几乎每天都揽镜梳妆。慈禧每天花费在梳妆台前的时间是十分惊人的,通常是在两个小时左右。

珐琅瓜形胭脂盒
慈禧每天出门之前,都要略施脂粉,光光鲜鲜地面对大臣。高兴的时候,还喜欢在宫女们面前迈着轻盈的脚步走一圈,非常自负。

象牙雕花镜奁
慈禧每天都在梳妆停当之后,再上朝理政。

明黄缎"天子万年"团龙补子

金镶东珠耳环

双面贴寿字卷轴筒式纸包

五毒袋

金錾古钱纹指甲套

银镀金东升簪

碧玉朝珠

银镀金嵌珠双龙点翠头簪

折花寿字钿子

珊瑚朝珠

画珐琅开光花鸟手炉

按摩器

类别:宫廷瑰宝 | 评论(0) | 浏览(33)  慈禧御用之物一2009-12-02 17:03


www.cgfan.com

www.cgfan.com

www.cgfan.com

www.cgfan.com

www.cgfan.com


吉羊麻将
慈禧属羊,她所在的宫室之中,羊被视为圣物,餐桌上基本没有羊肉。
属羊的女人,个性坚强,敢做敢当,敢爱敢恨,有了想法就勇往直前,立即行动,从不拖泥带水。她们容易成功,也容易伤人,特别是她们身边的亲人。她们不知疲倦,一旦成功,就将眼光放在更远的未来,成就更大的事业。
慈禧16岁入宫,在深宫之中,生活和挣扎了近60年,74岁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人世。
慈禧的人生法则是: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要他一生不痛快。
慈禧临终之时遗言:不要让女人预闻国政,执掌权力!应当严加限制!
宫人们都怕她,大臣们也都对她恐惧,人人诚惶诚恐。不可一世的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英才,都很敬畏她,从心底怕她。怕她什么?都感觉奇怪,不知道怕她什么,只觉得有她在,就惶恐不安。后来,人们明白,原来是怕她的那双眼睛,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啊,狐媚的、美丽的、充满神奇光泽的眼睛!
宫廷中视羊为圣物,供奉如神。许多游戏之物,也取羊音祝福:吉羊麻将、三羊开泰等等。慈禧很喜爱这些崇拜羊的圣物,特别是这份吉羊麻将,爱不释手。

恩风长扇
慈禧是位权术高手,懂得为政之道,在于用人。
她十分信奉康熙皇帝的格言:心欲细而胆欲大!
她讲究恩威并重,特地刻了一枚印章:恩风长扇。
她喜欢用印章来展现情趣:大雅斋、数点梅花天地心。
她是一位铁腕女人,在政治上雷厉风行,坚决推行自己的主张。
她是一位浪漫的女人,喜欢在诗文的天空做着自己五彩缤纷的女人梦。
她是一位讲究生活品味的女人,饮食起居、衣着打扮,从不苟且,达到极致。
她是一个享受生活、爱美的女人,能够倾一国之力来营造自己的快活家园,不计后果

储秀宫门
小名兰儿的少女自从见到这座宫院之后,就从心底认为这就是自己幸福的家园。兰儿在储秀宫生活,在这里发迹,获得了咸丰皇帝的爱情。这里后来真的成为小名兰儿的慈禧太后一生喜爱的家。无论她高兴还是忧伤的时候,从外面回来,只要她一见到这座宫门,手扶着这熟悉的门框,就会感到轻松,在心里轻叹:回家了。

储秀宫金砖地面和紫檀木器
金砖是经过上百道程序精工细作而成的,敲之有金属之声,十分美妙。每天,慈禧上朝之后,宫女要将寝室打扫得一尘不染。金砖在擦拭过后,光可照人。金砖上陈设着上等紫檀木镂空雕刻人物、花草图案的木槅、围屏和日用器物,在飘荡着淡淡清香的宫室中,这些紫檀木器物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慈禧时常为之着迷。

储秀宫室内陈设
宫人们常常看见慈禧在室内漫步的情景,那时,她的心里往往在思考着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当她那双放射着奇特精光的眼睛,紧紧盯着一件器物的时候,她的左耳、左眼会神秘地跳动,一件改变许多人命运的决定就这样产生了。

宫内门板夹帘
太后出入的重要宫室,都有这样的门户和硬板夹帘,精绣云龙暗花纹图案的明黄绸缎挂帘上,慈禧太后喜欢挂上一块绣绘着兰花、海棠等图案的小帘、衬纱,用木头别子悬起一角,显得十分别致。

储秀宫北房明间御用宝座
储秀宫北房5间,是3明2暗结构。3个明间是慈禧燕居之所。特别是正中的明间,设有御用宝座,是接受朝拜时用的,节日时偶尔坐坐之外,平常不轻易坐在这里。明间设宝座、地平、屏风,是宫中后妃宫室的标准陈设。紫檀木镂雕山水人物的御用宝座上,是黄缎平金龙之座褥、靠背和迎手,宝座上放着五谷丰登御制诗青玉如意、梅花式红雕漆嵌玉痰盂盒。

储秀宫北房西进间
西进间与卧室相连,是卧室的外间,经常放一些慈禧喜用的日用品和零碎之物,包括油布、水壶之类。上朝回来,慈禧喜欢在这里换上喜爱的衣服。司衣的宫女会跪伏着收好太后的御用衣物,折叠整齐,送到西偏殿,临时收好。慈禧很有品味,这里的御用之物十分讲究,花梨木隔断上是精雕细刻的万字、寿字、蝙蝠形图案,玻璃窗前放着一个花梨木镶嵌螺钿盆架,架上是慈禧太后极喜爱的乾隆年缠枝花寿字面盆。

储秀宫北房西次间
这是尽西头的一间,是慈禧太后的卧室兼化妆室。临窗的坐炕上摆设着洋漆木柜,陈设御笔金字围屏、黄杨木香几、花梨木座铜鳅耳炉等等。卧室北墙西边是慈禧太后最为喜爱的一铺大炕,比双人床还要大。床上的被褥,按照一年四季进行更换。比如,夏天要铺一层垫子,冬天要铺三层垫子;夏天悬挂轻纱帐子,冬天悬挂灰鼠帐子。临窗的东南角,是一架精致的梳妆台,这是慈禧最为心爱的御用圣物,里面存放着各种各样她亲自研制的和进贡的化妆品。慈禧经常说: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个什么劲!

储秀宫西次间炕沿百宝柜
宽大的炕上,铺着大红猩猩毯,毯子上是锦绣被褥和镶嵌着珠玉珍玩的百宝柜。这种炕,是砖炕与汉式架子床的结合体,这就是清宫之中不可移动的床。《红楼梦》中称这种床为炕。这些陈设,是仿照《红楼梦》一书的描写而精心摆放的。慈禧太后痴爱《红楼梦》,一有空闲,就手不释卷,百看不厌。

储秀宫西次间炕沿盆景、唾盂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线蟒靠背、石青金线蟒引枕,秋香色金线蟒大条褥。两边设着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有文王鼎匙香盒,右边几上是汝窑美人觚。这是《红楼梦》内的精彩描述,储秀宫内的许多地方都照书中的描述陈设。这里的临窗大炕,铺着猩红洋毯,上面摆放着镂空木炕几、花草珐琅瓶、珊瑚宝石盆景和洋毯上织金丝坐褥及其上面的唾盂。

储秀宫西次间帘刷
这种帘刷,在帘子卷起来的时候,可以隔绝灰尘,放下的时候则是一种很秀丽的装饰品。帘刷装饰,是慈禧太后的一个小小的爱好。她不能容忍一间屋子里平淡无奇,没有亮点,没有情趣。帘子要用三织造最为精工细作的绸缎,上面精绘精绣兰花、海棠等精美吉祥的花鸟图案。室内暗香浮动,清风若有若无,帘子飘逸,栩栩如生的图画令人赏心悦目。

储秀宫西梢间玉壶、烛台
临窗炕沿上摆放着猩红洋毯,毯子上是紫檀木镶嵌螺钿石面炕桌和明黄坐垫。炕桌上摆海晏河清玉烛台和一个黑漆描金彩绘花鸟图案的长方漆盘,漆盘内摆放着白玉带盖茶壶、翠玉带盖玉碗。紧靠西墙,摆放一个紫檀木镂花带屉炕几,几上陈设着精美绝伦的梳妆匣、香水、粉盒、西洋钟。慈禧有时坐在这临窗的地方,看着窗外美丽的景色,喝着玉壶内的安徽六安瓜片茶,感觉十分惬意。

储秀宫东次间玉洗、玉碗
榻上铺着锦茵蓉簟,每张榻前有两张雕漆几,有海棠式的,有梅花式的,有荷叶式的,也有葵花式的……东边设一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俱全。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的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还有一个眼镜匣子。这是《红楼梦》里的描写,这里也能找到书中的陈设。最为显眼的地方,就是红木嵌石的方桌上,摆放着慈禧十分心爱的木座青玉叶状笔洗和青玉托碧玉光素盖碗。

储秀宫东次间文竹百宝柜
紫檀木镂空雕花炕几上,陈设着慈禧太后喜爱的文竹百宝柜,她一有空闲,就时常流连在柜前,展玩柜内的各种珍玩,包括各式精美的器玩、乾隆岁寒三友图青花玉壶春瓶一对、精美的珊瑚盆景和青玉雕进宝图盆。炕几下是临窗大炕,暗花明黄缎坐垫上,是慈禧经常把玩的画珐琅花鸟手炉和铜镀金嵌烧蓝镜表。

咸福宫后殿同道堂明间咸丰皇帝御笔"襄赞壶仪"
咸福宫位于储秀宫西边,是西六宫最为西北部的一座宫殿。后殿正室明间,有两块最为著名的御题大匾,一是乾隆御题"滋德含嘉",一是咸丰御题"襄赞壶仪"。咸丰皇帝怀念父祖,特地将咸福宫后殿赐名为同道堂。宠妃兰儿(慈禧)因个性冲撞了咸丰皇帝,被勒令移居于咸福宫后殿之同道堂。咸丰皇帝和兰儿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为幸福、美妙的时光,并在这里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儿子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皇帝临终时赏赐的两枚印章之一,就是同道堂。咸丰皇帝御笔纸蓖子"襄赞壶仪",木框纸地,墨笔楷书,匾上正中钤"咸丰御笔之宝"。高兴的时候,慈禧太后就要来到这里,注目这幅墨笔大匾。

同道堂东进间咸丰皇帝御笔"克敬居"
嘉庆皇帝在居丧期间为乾隆守孝,特地迁居咸福宫。嘉庆去世后,道光皇帝也在这里为父皇守制,目睹眼前一切,悲伤不已,写下了《初居咸福宫述悲诗》。道光皇帝驾崩,咸丰皇帝也在这里守制,默念祖宗的功德,感慨不已,故书"克敬居"三字,以缅怀祖宗的伟业。殿中悬挂的大匾,是满汉文对照,石青填字,正中钤"咸丰御笔之宝"印。每逢作出重大决定之前,慈禧常常来到这里,默默静观这三字大匾。

同道堂东梢间挂帘和门匾
受到咸丰皇帝处罚的兰儿,心情很好,她把人们以为是冷宫的同道堂变成了一座清虚胜境的仙堂。她喜欢写字、画画,她墨笔楷书"清虚"二字,令咸丰皇帝十分感叹,并也御笔题写"清虚"二字。兰儿心中欢喜,吩咐好生收藏。这清虚胜地,飘浮着兰儿充满幻想的少女梦境,上演了她享受爱情的缠绵相思和幸福生活,也成就了她成为一代女皇的伟业。
同道堂东梢间挂帘和门匾

长春宫仙鹤屏风
长春宫坐落在咸福宫南部,清乾隆皇帝宠爱的孝贤皇后就曾生活在这里。乾隆皇帝戏称孝贤皇后为老伴,在他74岁那年曾写诗怀念早逝的皇后:昔日谩教思老伴,开年且喜得玄孙。前殿明间,悬挂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匾:敬修内则。同治元年,慈禧居住在这长春宫,达10年之久。慈禧十分喜爱《红楼梦》,到了略能背诵的程度,并以贾太君自居。工于书法的大臣陆润庠等投太后之好,精心抄写了一部《红楼梦》进呈给慈禧,慈禧爱不释手,反复阅读,并在书中作了大量朱批。当时,受宠的珍妃姐妹提议在长春宫绘制《红楼梦》壁画,慈禧欣然允准。室内的陈设,都是慈禧心爱之物,特别是这里的紫檀立柜、香炉、宫灯和紫檀镂空仙鹤屏风之类,慈禧时常赏玩。

乐寿堂慈禧寝处
紫禁城东部宁寿宫区是慈禧太后养老之所。宁寿宫北为养性殿,养性殿北是乐寿堂,这里是慈禧晚年时期的寝宫。在这里侍候太后起居的太监、宫女、乳妈、厨师、茶役、太医、苏拉等等,大约有600余人。西暖阁紫檀雕花落地罩后,是慈禧十分喜爱的寝床,床上悬挂着黄绸幔,幔上装饰着万寿吉祥文字和各种蝙蝠形状的吉祥图案,床前垂挂着的寿字帘特别新颖,让渴望长寿的慈禧太后百看不厌,时常爱抚,并在上床之后听讲故事时,经常摸着垂挂的帐带酣然入睡。

温习《诗经》的香房及珍玩
慈禧生活的地方讲究环境优雅,气味清新。淡淡的兰香和水果气息让她痴迷,她喜欢在这样的香房温习《诗经》,吟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养心殿西围房燕喜堂
养心殿后殿皇帝寝宫东部,同治年间,慈禧改称体顺堂,是皇后居住之所,同治皇后和光绪皇后都曾居住在这里。前后殿之间有东西围房,西围房称为燕喜堂,供皇帝的宠妃居住。慈禧有时喜欢闲游到这里,静坐多时。

兰儿册封为妃的"懿妃"册文
懿妃那拉氏,赋性柔嘉,秉性淑慎。祥开麟定,恩奉龙章。瑞毓螽诜,吉符燕喜。……是用晋封尔为懿贵妃,赐之册宝。

慈禧执政的"同道堂"、"御赏"印
咸丰皇帝临终之时,留下两方印章,一是同道堂,一是御赏,遗命只有两方印章钤盖之后,谕旨方才有效。东太后暴死后,这两方印章就完全落到慈禧的手中。她十分喜爱,睹物思人,常常看着印章发呆。

慈禧喜欢钤用的"恩风长扇"印
慈禧很懂得用人之道,讲究恩威并重。她身边的太监、宫女们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为她赴汤蹈火。朝中大臣也对她敬畏有加,特别是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等著名大臣,对这位瘦弱、清秀的女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和别样的滋味。慈禧特地刻了一方"恩风长扇"之印,供自己燕居之时赏玩。

慈禧正式场合用的"慈禧端佑皇太后之宝"
自26岁成为寡妇之后,慈禧依靠自己的敏锐嗅觉和坚强个性,夺得了王朝之最高权力,获得了权力象征的"皇太后之宝"印。在所有她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和很重要的场合,她会动用这方印章,宣示自己的绝对权威。用印之前,她会十分认真地抚摸一下,将印绳展平放好。

慈禧象征权力用的"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之宝"
晚年的慈禧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她的尊号也一上再上。这份16字尊号的皇太后之宝,是她权力鼎盛的象征。

铜凤--女人慈禧心中的吉祥鸟
凤是吉祥神鸟,在慈禧的心目中就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是美丽华贵的代表。宫院之中亭亭玉立的铜凤,是慈禧十分心爱之物。她常常在早晨的薄雾中欣赏这座光华闪烁的吉祥物,并将它视为自己的保护神。

皇帝大婚喜轿
儿子载淳长大了,这位风华少年常令慈禧唏嘘落泪,感慨万千。看着自己钦定的大婚喜轿,慈禧更是心潮澎湃,不禁亲手抚摸,眼中充满泪水,并从泪眼蒙 之中看见了鎏金龙椅飘然远去。

类别:宫廷瑰宝 | 评论(0) | 浏览(29)  古代宫廷御用瓷器欣赏2009-12-02 16:50
































































































类别:宫廷瑰宝 | 评论(0) | 浏览(12)      16_122900_0f2d5453a945e06.jpg (69.97 KB)
2008-4-23 18:25
碧玉松鹤图砚屏   清中期,高30.4cm,宽26.7cm,厚2.3cm。清宫旧藏
屏长方形,碧玉质,玉有浅绿及深色斑纹。屏面凸雕水畔石崖,崖下松树5株,鹤2只,又雕嫩竹、水草、万寿菊及灵芝等,上浮游云,下漫溪水。砚屏以“松鹤延年”为题,寓万寿长青之意。此屏碧玉色泽葱郁莹润,与画面意境相得益彰。

玛瑙花鸟纹小插屏   清,长9.5cm,宽8.3cm,厚1cm。清宫旧藏
屏玛瑙质,长方片状。正面运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料上的白色巧加碾琢,山岩、梅花、凤鸟错落其间,衬以浅棕色的背景。背面阴刻隶书“御制探梅诗”,末署“臣琦善敬书”并阴刻篆书“臣”、“琦善”两印。清代插屏用料一般多为白玉、青玉和碧玉,玛瑙料甚罕见。
古代书案不设可抽出的屉斗,案上遂放置盒子以贮零星物品。清宫中的盒子材质多样,雕造精巧,纹饰华美,大多极富赏玩价值。凡玉石、竹木、珐琅、象牙、玻璃诸类中,精彩制作纷呈。

紫檀木雕松竹梅纹书式盒   清乾隆,高5.3cm,长19.5cm,宽14.8cm。清宫旧藏

盒为紫檀木质,书本样式,并施以雕刻。雕刻技法为镂雕和深雕相结合。地子为深雕的疖疤横生的树干,树干上再镂雕苍松、秀竹、灵芝等,构图得当,层次分明,意境清雅。此件作品刀法细腻深峻,平刀、圆刀融合互见,逼真地表现了物体的自然特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盒内置册页《董诰书》。

御用旅行文具箱   清乾隆,箱高14cm,长74cm,宽29cm。展开成桌后高30.7cm,长74cm,宽58cm。清宫旧藏
文具箱紫檀木制,折合为箱,箱盖、箱底展开为长方形书桌,桌腿设计在箱槽内,可活动支撑,用铜鎏金暗扣固定,设计巧妙。箱内放置两个同样大小的屉盒,屉盒双层,形成大小不同的多宝格,可容纳60多件质地、造型各异的玩,如白玉洗、松花江石砚、青玉臂格、笔筒、兽镇、石章、描金云龙纹笔、朱墨、画卷、书册等等,每一件文具都有固定的位置,每一位置均按器具大小而设计,严丝合缝。此旅行文具箱为皇帝外出巡游时携带使用,设计精巧,堪称清宫文房用具中的杰作。

文竹嵌玉炕几式文具盒   清中期,通高28.5cm,长30.1cm,宽13.2cm。清宫旧藏
此组文具盒炕几式,高低二级错落有致。通体包镶文竹,又嵌玉书签、青玉蟠螭等饰件。工艺精益求精,造型多变而具装饰意味,极好地展现了文竹工艺独到的美感。

文竹八宝嵌竹丝四瓣盒   清中期,通高4.4cm,口径9.2cm。清宫旧藏
盒作四花瓣形,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外壁立面贴饰细密的横向竹丝,排列整齐均匀。竹丝色泽纹理有自然的深浅变化,从而获得了独特的装饰效果。盖面在竹丝层上又粘贴深色竹簧的八宝纹,深化了吉祥寓意,并丰富了整体美感,是点睛之笔。

竹雕葫芦式盒   清,高6cm,长16.9cm,宽10.5cm。清宫旧藏
盒以竹根雕作葫芦式,盒身藤萝的牵缠、叶片的翻卷及虫蚀之痕、葫芦的位置等都经过悉心设计,不仅寓意吉祥,而且形态逼真,富于装饰意味。葫芦自古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常见于明清工艺题材。此盒既可储册页,又可为陈设,是清代文玩中的优秀作品。

硬木嵌螺钿夔龙纹长方盒   清早期,高7.1cm,口径13×10.5cm。清宫旧藏
盒体硬木质,长方形,镶嵌金丝、螺钿、玛瑙以及填漆等为纹饰,用料考究,作工精美。盒盖面饰5只夔龙,舒展飘逸。盒立壁四面对称镶嵌团鹤、折扇、花卉、双鱼、葫芦、荷叶、盖罐、如意等杂宝纹,寓意吉祥。盒内以蓝绢衬底,应为盛册页用。

掐丝珐琅团花锦纹册页盒   清乾隆,高9.5cm,长25.2cm,宽16.5cm。清宫旧藏
盒长方形,天盖地式,下承连体束腰形座。通体在黄色锦纹地上饰团花,顶面中心作长方形书签,其内黑地铜镀金隶书“戢武敷文”。此盒装饰纹样取锦上添花之意。
行文完毕,钤盖朱红色的印章还须印色盒。宫中遗存的印色盒分两类,一是案头常设、用以钤小型玺印者,小巧精致,材质多样;另一类是钤政务用宝玺的大型印色盒,多为直径一尺半的扁圆锡制天盖地式圆盒。

碧玉八卦十二章纹印色盒   清,高7cm,口径10.6cm,底径11.65cm。清宫旧藏
盒碧玉质,正方形,盖面阴刻细蚕纹地,主题纹饰为4怪兽及四出戟八卦太极纹,周边饰勾形纹,盖四面立壁各雕3个章纹符号,共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图案。此盒一望而知为宫禁中帝王御用之器。

“懋勤殿”款龙纹印色盒   清嘉庆,通高7.7cm,口径22.5cm,足径14.5cm。清宫旧藏
印盒扁圆形,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上绘两条金彩五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盒盖面正中金彩方框内书“懋勤殿”金彩三字。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印盒为当时懋勤殿内所陈设的御用文具,至今盒内还残存有当时用过的朱砂印泥。

画珐琅花鸟纹印色盒   清乾隆,高2.5cm,口径4.8cm,足径2.6cm。清宫旧藏
盒圆形,子母口,盖隆起,圈足。盖面作八瓣形开光,其内彩绘花鸟图,一枝蔷薇花朵簇生枝头,两只绶带鸟站立其上,顾盼对鸣。盖、盒立壁分别环饰朵花一周。足底中心蓝色双方框内书“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此盒顶面虽小,却绘出工笔画般的景物,用笔精准,色彩渲染清朗,当为宫内造办处的高手绘制。

天然木蟹式印泥盒   清,通高3.9cm,最宽10cm。清宫旧藏
盒以天然木根略加裁剪雕刻制成螃蟹式。其背部粗糙,腹底光润,口眼清晰可辨,四足参差,螯举横挡,并保留半环形木枝,使蟹足置于其上,盒体安放稳定,设计十分巧妙。蟹背甲掀起即为盒盖,出人意料。盒内壁髹金漆,可用以盛装印泥。此盒貌似不事雕琢,实则匠心别具,是一件极为奇巧的文房玩物。
明清博古之风甚盛,文人亦喜在文房中陈设古物清玩,以显雅趣。清宫中有各式古玉或仿古玉器陈设,用来固定展品的座架也都十分精致典雅。尚有鱼鳔所制之挂罄,寓意吉祥,材质别具一格。



鱼鳔带架戟磬   清,高28.3cm,宽23.1cm。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此件结构、纹饰与另件相近,惟磬身装饰为双螭捧寿纹,下部镂雕蝙蝠绶带,亦寓“福寿”之意。使用鱼鳔制作的大型文房陈设比较少见,而如此精美的两件带架戟磬则更加珍贵了。

鱼鳔带架戟磬   清,高28.3cm,宽23.1cm。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支架皆为方体,边框饰阴刻回纹装饰,站牙饰夔纹及回纹。此件磬体略成扇形,浮雕卐字纹带、回纹带为饰,下部镂雕鱼纹。鱼、磬谐寓“吉庆有余”,顶角有铜制变体寿字形活环,与支架上的蝙蝠形挂钩相配,组成“福寿”寓意的纹饰。
清宫文房中尚有多类文玩陈设于书案周围,有小型果盘盛香橼或佛手散发出优雅宜人的馨香,有炉瓶盒三式可用以焚香,有如意可供主人沉思或清谈时把玩,有山子可调剂室内氛围并供凝神时静赏,也有高出文案的小几可置放特别物件,还有围棋可供对弈,诸多文玩,不胜枚举。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清乾隆,高3.8cm,长15.7cm,宽10.5cm。清宫旧藏
盘呈荷叶形,叶面翻卷起伏,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叶面边缘处贴塑含苞待放的花苞与莲实,莲籽可以在莲蓬中自由活动,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的足。底书“乾隆年制”青花四字篆书款。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实物,显示出当时粉彩象生瓷器高超的工艺水平。

掐丝珐琅勾莲纹棋子盒   清乾隆,高6.5cm,口径7cm。清宫旧藏
盒作鼓形,上附铜镀金镂空花纹盖。腹部在宝蓝色地上饰对称的勾莲纹4组,其上下边沿各饰天蓝色云头纹一周。花纹虽无特别之处,但做工精致,仍能反映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的工艺水平。二盒内分别盛装白玉、碧玉围棋子。

掐丝珐琅书卷式小几 清,高2cm,长40cm,宽16.2cm。清宫旧藏
小几为置于书案上的小型陈设,增添了案上的空间层次。此几小巧玲珑,虽为铜胎但造型却显轻盈,修饰地色沉着,花纹规整,不求纹彩耀目抢眼,但富贵雅丽之气自足。

碧玉炉瓶盒三式   清乾隆,炉高14.2cm,口径14.5cm,足径5cm。瓶高13.7cm,口径2.1-3cm,足径2.7-4cm。盒高3.9cm,口径6.8cm,足径4.4cm
炉瓶盒三式一套,皆碧玉质,其中玉炉质地最佳。此套碧玉炉瓶盒三式,材质润泽,器型大方,纹饰古雅,是御书房中的熏香之具。

青玉万松山房图山子   清中期,高20.6cm,长28cm,底宽4.6cm。清宫旧藏
山子青玉质,作重叠山峦形,山岩间琢棵棵巨松挺立。山子正面飘浮于山腰的云纹上,琢隶书御题《万松山房诗》。清代玉山较多,图饰多取自然景色,如仙人游、文友聚会山林、松下鹿鹤、山水楼阁等等,且碾琢精致,画意盎然。陈设于文房中,读书小憩时观之娱目赏心。

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   清,长19.8cm,首宽3.2cm。清宫旧藏
如意紫檀质,光洁圆滑,首部灵芝式,中嵌玉饰一块,砣出浅浮雕灵芝纹,尾端嵌青白玉饰。如意配蓝色丝穗及珊瑚珠。此如意虽只首、尾两镶,但形制设计显然来自清乾隆朝以后流行的三镶如意之影响。
类别:宫廷瑰宝 | 评论(0) | 浏览(69)  紫禁城御用文房四宝欣赏二2009-12-02 16:27
青玉卷书式墨床   清,高1.6cm,长7.2cm,宽3.3cm。清宫旧藏
墨床青玉质,有皮色,书卷式造型。床面镂雕四蝠,其间以勾莲花纹相连。墨床制作极规整,并配有硬木座。

青玉山水图长方卷书式墨床   清,长8.2cm,宽5.5cm。清宫旧藏
墨床青玉质,长方形卷书式。床面浮雕山水图,碾琢精细,宛然一幅微形的文人画卷,配以淡淡的、润泽的青色,小巧而致雅。此为清宫廷造办处玉作制品。

掐丝珐琅云龙纹墨床   清乾隆,高3.8cm,长14.5cm,宽9cm。清宫旧藏
墨床作长方形,下承铜镀金錾花座。通体饰掐丝填彩釉纹饰。顶面为正龙一条,蜿蜒遒劲,四周布以祥云,龙下方饰海水江崖。四壁饰以缠枝花卉纹。底有“乾隆年制”款识。墨床胎体厚重,造型规整,釉色丰富,镀金光亮,为乾隆朝官造掐丝珐琅文具中的佳品。

紫檀嵌珐琅云头纹墨床   清早期,高4cm,长11.5cm,宽6.5cm。清宫旧藏
紫檀质墨床为几式,造型古朴典雅,中规中矩,形制虽小,却有明代家具遗风。其几面上对称的槽内嵌两片掐丝珐琅云头纹,调和了紫檀深沉凝重的气韵。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   清乾隆,高2.5cm,长8.6cm,宽4.3cm。清宫旧藏
墨床竹床形,床边及四足施淡绿釉,上饰褐黄色斑点,颇似斑驳的嫩竹。床面饰白地五彩山石花鸟纹,背面书“九畹山房”红彩四字篆书款。此器造型秀巧新颖,釉彩淡雅。

碧玉蟠龙纹长方墨床   清,长7.5cm,宽4.5cm。清宫旧藏
墨床长方形,碧玉质,透琢蟠龙纹。龙纹盘曲,体态雄健,为清代宫廷龙纹风格。碧玉色泽清纯莹润,点缀书案清雅怡人。宫中御书斋中多有此类文玩。

金星玻璃书卷式墨床   清乾隆,高2.2cm,长7.6cm,宽3.7cm。清宫旧藏
墨床长方形,两端向下内卷成几案式,又仿佛书卷形。顶面作长方形框,内琢起地阳纹夔龙一只,夔龙长尾翻卷,满布画面。此墨床工艺考究,尤其是夔龙纹琢饰于金星玻璃之上,虽造型小巧,却极为华美精致。
墨匣贮墨以备应用。明清宫中富藏精致古雅之墨,亦多墨匣的精品,木漆之匣华美耀目。



“胡开文制大富贵亦寿考五色墨”墨匣   清,高4cm,长28cm,宽22cm。清宫旧藏书房用纸有时须裁割,绘写时纸须平坦、稳定,因此镇纸、压尺和裁刀类文具相继出现。书案上还有一种名为臂搁之具,绘写之时用以垫于腕下。御用文玩中镇纸、臂搁多有雕琢精妙之作,它们的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文案上用来压镇纸本,使之平整、固定的文具,又称书镇。镇纸多为圆雕小件动物形象,神情毕肖,可爱怡人。压尺形如常尺,其上雕饰各式兽纽。明清宫廷中的镇纸与压尺材质极丰富,玉石、珐琅、陶瓷、玻璃、金属、竹木牙角等制品应有尽有。此类文玩皆小巧精美,多生动朴雅之作,置于书案,既实用又颇堪赏玩。



青玉竹节小镇纸   清,长6.9cm,宽3.9cm。清宫旧藏
镇纸青玉质,有玉皮。竹节造型,正面凸雕竹节和枝叶,背面似竹节被纵向剖开。此镇纸小巧而雕刻精致,异常生动,由于是带皮雕做,竹节的造型更加逼真。

牙雕松树形镇纸   清,长13cm,宽5.8cm。清宫旧藏
镇纸扁体,略呈覆瓦式,雕作松干状。以浅浮雕及镂雕技法表现松干表皮鳞片错落,极具韵律美感。背面上部有圆形小池,反置可为水丞。正面下部松针处有一机括,拉动机括则可掀起一椭圆盖,盖下椭圆池内浅浮雕云螭纹,亦可为水丞,盖背面雕成砚式,且隐隐有墨痕浮现。此松树镇纸一物而多用,雕刻、磨工俱佳,设计出人意表,是极为罕见的文房器具。

水晶古琴式镇纸   清,高1.5cm,长12.4cm。清宫旧藏
镇纸白色透明水晶质,仿古琴造型,面略拱。琴面雕7枚弦纽和13枚象征音位之徽。底凹,仅凸雕4琴足。此琴形镇纸晶莹透澈,形制简古,仿佛暗示着琴音之清响,别具韵味。

掐丝珐琅异兽形镇纸   清,高3cm,长7.3cm。清宫旧藏
镇纸为独角异兽形,作伏卧状,四腿向内盘屈,回首前望,下承玲珑剔透的紫檀木座。兽身通体饰鳞甲纹,以深浅两色蓝釉饰成斑斓的鳞片,错落有致,次序齐整。兽首、四肢及由上至尾突出的椎骨均为铜胎镀金而成,其上还用纤细的刻纹表现眉、眼和鬃毛,甚为细腻精致。

黑漆嵌文竹花卉纹压尺   清中期,高1.5cm,长28.7cm,宽6cm。清宫旧藏
压尺作长方形,髹黑漆,以文竹嵌饰纹图。明清之际,以文竹作文房用具非常流行,这是因为文竹之清雅与文人孤高的性格相适宜而备受文人青睐,这种风气传入并影响了宫廷之工艺。该器虽然装饰简单,但形如长墨,清新雅致,有着浓厚的书斋气息。

青玉双螭戏珠纹压尺   清,高2.6cm,长24.5cm。清宫旧藏
压尺青玉质,色泽润雅,纹饰风格古朴端正,中规中矩,造型简约精良,虽是小型文具却显得大气。此为宫中御制文具。
臂搁为书写蝇首小字所用工具,用于悬臂垫肘,又称秘搁。明清时期较为流行,造型以长方形为定式,材质各异,如竹木、象牙、白玉、瓷等,多以花卉草虫、人物典故作为装饰题材,风格多样。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   清,长26.9cm,宽7.6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弧起较高。通体凹凸不平,如老树枝干状,但入手光滑圆润,磨工极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数茎、杂花若干,姿态秀逸。虽然沉香木色泽深暗苍老,但经妙手点化,不乏生动之韵致。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颇富功力。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   清,高0.7cm,长23.5cm,宽6.8cm。清宫旧藏
臂搁以留青技法为主刻划山水及和合二仙、刘海戏蝉等仙人形象。其以青色竹皮的去留、薄厚来表现笔触的浓淡、阴阳,利用竹材纵丝状的肌理营造出干湿渲染的效果,并结合浅浮雕、阴刻等技法,追求工笔画的意境。此臂搁属竹雕留青技法成熟阶段的高水准之作。

象牙雕九老图臂搁   清,长17.3cm,宽3.9cm,厚1.1cm。清宫旧藏
臂搁长形,呈覆瓦式。正面雕寿星,背面雕《九老图》,人物虽小如豆粒,却神情毕现。远处有云烟重峦,楼台隐现,收尺幅千里之功。此器正背面图案分别采用浅浮雕和高浮雕技法雕成,技法不同,繁简迥异,而祈寿之含意相同,清雅之韵致合一,是清代牙雕文房用具中的代表作之一。

墨彩竹节式臂搁   清康熙,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方形,竹节式,通体施白釉,正面以墨彩绘竹叶纹,画右侧题五言诗句:“琅玕枝竿疏”。瓷质臂搁为文具中少见的品种。此器墨彩浓重,画意疏简而颇有神韵,具有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典型风格。
文案上若要裁开或粘接纸张,少不了刀和糨糊,也有信函须用腊封,所以裁刀、糊斗或腊斗也常常备于几案之侧。清宫旧藏中有象牙裁刀,雕饰精美,还有带盖糊斗,盛糊可免鼠窃。



牙雕云龙纹纸刀   清,长30.2cm。清宫旧藏“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砚内磨墨须用水,故服务于砚的文具有两种盛水器。一为注水用的砚滴,一为贮水以备的水丞,一般情况下书案上具备其一即可。还有一种不使砚中墨液受吹拂日晒的小屏风,颇多精雅之作。
书案上贮水以供研墨的器具,又称水盂。明清宫廷文具中的水丞多以小巧精致取胜。其材质丰富,有各色玉石、玻璃、铜质鎏金、珐琅及各种陶瓷等类。造型与装饰亦琳琅满目,多有吉祥福寿之寓意。



青玉双龙纹水丞   清乾隆,高6.9cm,长13.1cm,宽11.7cm,口径4.1cm。清宫旧藏
水丞青玉质。器腹外浮雕云纹和双龙戏珠图案。外底阴刻隶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款署:乾隆甲子仲春,御題。后附阴刻篆书“古香”、阳刻篆书“太朴”二闲章。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清,高4.7cm,长9.3cm,宽6.9cm,口径1.35cm。清宫旧藏
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其造型为圆雕人物和桃形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可用以盛水。人物醉意蒙眬,坐姿不稳,倾身斜倚,并以手扶膝相助。“太白醉酒”为古代工艺中常见的题材。

玛瑙桃形小水丞   清,高3.5cm,口径2.4-3.2cm。清宫旧藏
水丞白玛瑙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色。器作桃形,内空。器外装饰镂雕枝叶。此器运用巧做技法将料中的红色恰好置于桃尖上,生动逼真。此水丞匠意十分讨巧,玛瑙光莹润泽的材质与桃的造型相结合,仿佛传说中天上的仙桃落于书案,突出了仙寿的吉祥寓意。

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   清乾隆,高5cm,口径3.3cm,足径5cm。清宫旧藏
水丞洗口,束颈,扁圆腹,腹以下收束,圈足。足内有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里外施粉青釉,肩部有暗印花如意头纹饰一周,腹部为夔龙纹,近底处为莲瓣纹。釉面匀净,制作精美。

炉钧釉水丞   清雍正,高4.5cm,口径5cm,足径4.8cm。清宫旧藏
水丞敞口,折腹,圈足。足内阴刻“雍正年制”双行篆书款。内外均施炉钧釉。炉钧釉属低温窑变釉,入窑经二次烧成,是清雍正朝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仿钧釉品种。从传世品及档案记载反映出,雍正年款的炉钧釉以蓝、白,红、蓝等色相间交融,不同的窑内气氛烧成各种窑变釉面,变幻莫测。此件炉钧釉水丞造型新颖,形制小巧,实不多见。

蓝套绿玻璃螭纹水丞   清乾隆,高3.9cm,口径3.3cm。清宫旧藏
水丞玻璃质,圆形,系吹制而成。通体以海蓝色玻璃为胎体,外套豆绿色玻璃花纹。腹部雕双螭,蜿蜒腾越,灵动矫健,有较强的立体感。外底中心阴刻单方框,内有双竖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水丞突破常规,以深色玻璃套浅色,取得了新鲜活泼的视觉效果。

蓝玻璃洒金星罐式水丞   清中期,高5.3cm,口径2.7cm。清宫旧藏
水丞玻璃质,吹制而成罐式。通体以海蓝色玻璃为胎体,外层满套透明宝蓝色玻璃,其内漫洒金星。玻璃质地细润纯净,光滑亮泽。此水丞通体金光闪烁,富丽精致。

文竹贴花方水丞   清中期,高2.9cm,口径3.4cm,底径6cm。清宫旧藏
水丞作四方抹角马蹄式,凸口,方唇,平底。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口边、足缘及转折棱线处均镶贴深色竹簧。器身每面中央饰变体几何纹样,抹角处过渡的四条窄面则于下部饰如意云头纹。
此器形制乖巧可人,色泽淡雅,为同类制品中之佼佼者。

画珐琅花卉纹水丞   清康熙,高2.8cm,口径2.5-2cm。清宫旧藏
水丞作长方圆角形,铜镀金口,四乳足。通体在白色地上饰缠枝花卉纹,有荷花、牡丹、菊花、牵牛花等,花朵或大或小,均以漫卷的绿叶相围绕,其布局在随意中蕴含着对称,繁而不乱。外底以蓝釉书“康熙御制”双竖行楷书款。此器形体如同小炉,灵巧别致,釉料细润,色彩鲜明,绘画娴熟。
书案上磨墨时注水的器具,一般器形小,容水量少,只在用墨时以其往砚上滴水,所以有砚滴之称,一名水滴、水注,俗称砚水壶。清代内廷所制砚滴有玉质、水晶、铜质鎏金、陶瓷之作,造型亦多样,动物状者肖形逼真,且多因材施艺,集多种雕刻技法于一体,工艺精湛。



青玉异兽砚滴   清,长16.5cm,高9.3cm。清宫旧藏
砚滴青玉质,利用玉斑巧作圆雕异兽形,兽背上驼有一水注,为贮水口,圆形水注上又雕饰小兽。此器为清宫造办处玉作制品,造型虽规整,却也生动可爱。

紫砂桃式砚滴   清雍正,高5cm,口径2.2cm,器径8.2cm。清宫旧藏
砚滴作鲜桃式,桃枝为柄,桃叶披于桃上,叶中藏器盖,盖纽为一朵桃花。此器造型逼真,设计巧妙,是清雍正朝紫砂象生器中的精品。

铜异兽形砚滴   南北朝,高7cm,长16.8cm。清宫旧藏
砚滴作异兽伏卧状,兽口衔一耳杯,兽背有羽状纹,前腿两侧皆饰翼形纹。背正中有圆口,上有一管状物。兽伏卧状极生动。

水晶凫式砚水壶   清,高4.6cm,长12.5cm。清宫旧藏
砚水壶白色透明水晶质。运用圆雕、浮雕和镂雕工艺塑造凫鸟和灵芝造型。凫身中空,背部有开口,灵芝内凹。其造型寓多福多寿之意。
砚屏为书案上置于砚后的小屏风,用以遮挡风尘日晒,使砚中墨液不致很快干涸。清代内廷砚屏制作精致,纹饰华美,或为玉琢山水人物,或为彩瓷,或为竹木牙雕,置于案头,清新雅致。



白玉螭纹璧形小插屏   清,通高21.7cm,通宽15.8cm。清宫旧藏
屏白玉质,外方内圆形,饰三螭。屏配紫檀木座,前后饰阴刻的变形夔龙纹,阴线内填金。木座后面饰阴刻填金,隶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末有“几暇怡情”、“得佳趣”两枚篆书闲章。诗文填金,以座衬屏,是插屏中难得的精品。

青玉山水图砚屏   清,通高17.8cm,通宽21.7cm。清宫旧藏
屏青玉质。正面凸雕“渔樵耕读”的故事题材。背面屏心光素,饰回纹花边。碧玉仿木形式屏座。古人以玉象征君子之德,故此屏采用青玉之质正与所琢故事之旨相映合。


裁纸刀长条形,扁体,上部为刀柄,略厚,一面以去地浮雕法雕饰龙戏珠纹,围绕着似太阳般的中央圆台,另一面阴刻“卍字不断头”纹饰。器下部光素,为裁刀,锋刃极薄,顶端圆滑。刀柄与刀锋的过渡部分以镂雕及阴刻法饰花叶纹,正背面相同,其题材风格类似欧洲巴洛克、罗可可时期盛行的良苕叶纹,表明此器或出于受西洋工艺风格影响的广东匠人之手。

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清康熙,高6.2cm,口径3cm,足径3.3cm。清宫旧藏
糊斗分盖、器两部分,均施洒蓝釉为地,描金为饰。其形制稳重大方,色调清雅,描金纹饰显露出皇家的富贵气派。

彩色墨分红、青、绿、白、黄五色,一套5锭皆装于黑漆描金彩色双龙戏珠纹漆盒内,匣盖面中央有描金隶书“大富贵亦寿考”字样,匣内随墨形做成5个锦地卧囊。此匣装饰风格富丽豪华,墨精匣美,相映生辉。
类别:宫廷瑰宝 | 评论(0) | 浏览(35)  紫禁城御用文房四宝欣赏2009-12-02 16:25 中国传统书画用具中以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随着文房器具的发展,围绕着四宝又出现了一些辅助用具,因使用便利,亦渐被文人视为不可或缺的文具。这些文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亦为书案上清雅的陈设品,称文房清供,又因多有精美的工艺造型而称为文玩。
紫禁城中的御用文玩大体为明清两代皇家的珍藏。宫苑宸居之中,书斋陈设极为考究,几榻有度,器具有势,位置有定,珍奇华美。丰富的皇家文具生动地体现了封建帝王对学习与文治之重视,特别是由关外入主中国的清帝对中华传统文化尤为欣羡和推崇。
清宫中的文玩琳琅满目,或为宫廷特制,或为地方恭进。其材质丰富,包括珍稀的各色玉石、金属、漆器、陶瓷、玻璃、珐琅以及竹木牙角匏诸品类,应有尽有。历代名匠因材施艺,诸多文玩之工艺手法精巧出奇,令人啧啧赞叹。这些文玩风格多样,情趣各异,或雍容华美,或雅致脱俗,又有配合成套者,相映生辉。
此次遴选出的百件皇家御用文玩皆属清宫旧藏,大多为紫禁城中书房的日常陈设,或为皇帝处理政务时所用。我们将文玩展分为上下两辑推出,和大家共赏昔日帝王之风雅。
笔占文具之首。服务于笔的文玩器物种类繁多,数量亦大,计有笔筒、笔架、笔洗、笔掭、笔匣5种。
笔筒是盛纳、保护毛笔必备的文具。故宫珍藏的笔筒材质极丰富,制作亦不惜工本。举凡竹、木、牙、匏、漆、玉石、陶瓷、珐琅等诸多种类,或雕琢精妙,或神韵丰盈,或材质粹美,或嵌饰奢华,装饰内容上人物故事与诗文书画皆备,既炫耀着皇家的品味和气派,又折射出明清诸多能工巧匠的卓越技艺。

竹节式刻松树人物笔筒   清,高13.2cm,口径最大7cm。清宫旧藏
笔筒弯曲竹竿式,三节痕宛然可辨。器表浮雕山水、树木及人物为饰。下部高浮雕一老者骑驴缓行,身旁一小童相随。驴腿脚处还应用了镂雕技法。整体而言,浮雕愈向上愈浅,局部树纹以留青法表现,口沿下云气则为阴刻而成。此器构思细密,技法运用灵活,随物象变化而不拘泥,无疑是竹刻成熟时期的作品。

竹雕白菜笔筒   清,封锡爵,高17.3cm,口径9.4cm,底径9.2cm
笔筒作白菜形,筒壁雕菜叶4重,内如剜出菜心,内壁有剔除之螺旋节痕。菜叶脉络清晰,刀痕宛然,边缘翻卷自如。平底,近圆形,雕作根须溢出土面状。外底有阴文“封锡爵”三字圆形款印。通体磨工较细,刀法深峭稳定。从这件白菜笔筒可略窥竹刻名家封锡爵造诣之一斑。

文竹方笔筒   清中期,高15cm,筒径12cm。清宫旧藏
笔筒作并比竹节纹,纹饰简单却错落有致,颇富韵律感。加之修胎讲究,令竹簧不显轻薄,增添了立体感。而竹簧片粘贴紧密,拼接细致,过渡自然,色泽温润,有类牙、玉,韵味独特。在清中期宫廷工艺追求繁缛富丽的风潮中,出现如此技巧高超,而不事卖弄、以简驭繁而风格清新的作品,实属难能可贵。

木纹釉墨彩山水图笔筒   清雍正,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6cm。清宫旧藏
笔筒直口,璧形底。器内外壁上下边沿施木纹釉,外壁中部以墨彩绘山水图景,意境清逸。墨彩山水与木纹釉相得益彰,典雅怡人,是清雍正朝具有代表性风格的陶瓷文具。

五彩竹纹笔筒   清康熙,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宫旧藏
筒外壁以黑彩为主,画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空白处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下有“西”“园”阳文联珠方印。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极富文人情趣。

黄振效牙雕渔家乐图笔筒   清,黄振效,高12cm,口径9.7cm。清宫旧藏
筒外壁雕刻渔家乐的太平景象。所刻景物细腻灵透,工细入微。人物的发、须、眼以墨点染,保留着浓厚的雍正时期的牙雕风格特点。松叶如轮,松针纤细,融合了竹雕、角雕的技巧。这种精巧爽利的雕刻体现了黄振效牙雕技术的精湛,同时也表现出清代雕刻工艺顶峰时期牙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山壁一侧刻清乾隆帝楷书御题诗一首,又“宸”、“翰”二印及“乾隆戊午长月小臣黄振效恭制”款。

象牙雕黑漆地花卉纹笔筒   清早期,高14cm,口径11.5-10.2cm。清宫旧藏
笔筒呈五瓣梅花式,外壁雕水仙、山茶、荷花、月季等四季花卉,寓“四季荣华”之意。花卉等纹饰外减地填黑漆,画面黑白相间,对比鲜明,如同工笔画,韵味别具,是一件以刀代笔的牙雕精品。

画珐琅母婴图笔筒   清乾隆,高11.7cm,口径9.1cm,底径8.1cm。清宫旧藏
笔筒方体委角,四面在黄色珐琅釉地上饰红蝙蝠及蓝色蟠螭纹,中央长方形委角开光内绘凭窗母婴图,人物神态刻画得细腻生动,用笔工致,体现出乾隆朝人物题材画珐琅器的制作水平。

匏制云蝠捧寿纹方笔筒   清乾隆,高14.9cm,筒径8cm。清宫旧藏
此器以范制葫芦之法制成,型制规整,纹饰清晰,寓意吉祥,底面四方抹角边框内有阳文楷书“乾隆赏玩”款识,为乾隆时期匏制文房器具中的精品。

金星料冰梅纹圆笔筒   清,高13.4cm,口径11.3cm。清宫旧藏
笔筒铜胎,外壁通体錾刻冰裂状几何纹,然后嵌入金星玻璃薄片,筒内壁满涂浅蓝色珐琅釉。此器须铜作、珐琅作、玻璃作共同合作下完成。冰梅纹为明清人喜爱的装饰题材,简洁雅致。此笔筒用金星料又平添了几分富贵气象。

水晶松猿图笔筒   清,高10cm,口径4.8cm。清宫旧藏
笔筒以水晶琢成,于晶莹剔透的质地上雕饰松猿图,极富自然情趣。水晶制的笔筒在清宫书房中亦为极少见的种类。

碧玉渔家乐图笔筒   清,高14.8cm,口径12.9cm。清宫旧藏
筒外壁高浮雕山水渔乐图,层次清晰,空间感颇强。画面古木森森,山下泊舟,山道上有老翁携童子拾阶而上,空中浮流云飞鹤。此器以碧玉雕琢,其色调与质地的润泽颇合于山林清幽、渔家逸乐之意趣。

青玉松鹤图笔筒   清中期,高22.2cm,宽14.4cm,长9.4cm。清宫旧藏
笔筒形如一段松桩。琢坡上巨松一株,松下一鹤与树上方空中一鹤高低应和。此器图景布局舒缓有致,上下呼应,趣味清雅闲适。

剔红观鹅图笔筒   清嘉庆,高14.8cm,口径10.2cm。清宫旧藏
筒外壁景物虽多但层次清晰,器物上刻几种锦地以示不同的空间,意境恬淡深远。其漆层较厚,雕刻刀法精密,棱线深峻有力,纹饰清晰醒目,色泽艳丽。其刀法及图案风格均保持着乾隆时期雕漆的一些特点。底部髹黑漆,中心镌篆书“嘉庆年制”双行四字款。此笔筒为现知唯一具嘉庆款的雕漆作品。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清,吴之璠,高17.8cm,口径13.5-8.5cm。清宫旧藏
笔筒以高浮雕技法雕东晋淝水之战以寡胜众、捷报传送谢安的故事。雕刻层次清晰,虽然纹饰满布全器,但布局妥贴自然。尤其是谢安沉着弈棋、胸有成竹的神态,表现了运筹帷幄、落子必胜的信心和毅力,与策马疾奔的信使形成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两部分图案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情节上又相互呼应,构图连成一体。山岩侧刻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下方有楷书“古”“香”二小印及“槎溪吴之璠”、“魯珍”等款识。

黑漆镶文竹人物纹方笔筒   清,高14cm,口径12.4cm。清宫旧藏
笔筒通体髹黑光漆,四角下设象牙足,外壁四面以文竹镶嵌边饰及高士人物图,表现文人清高雅洁之格调。此器纹饰简洁,黑漆地上嵌饰的文竹线条清晰有神,韵味清雅高古,风格醒目独特。

嵌木金漆葵花式笔筒   清,高11.9cm,口径最大11.5cm。清宫旧藏
笔筒椰子木制,十瓣式筒身髹黑漆饰描金花卉纹,每一凸瓣均留有长方形开光,开光内在原木地上浅浮雕变体几何纹。内壁满髹黑漆,并以金漆描画各式折枝花草纹。底部亦为黑漆地描金花卉纹。此器所应用的漆工艺似受日本金漆莳绘的影响,较为特别。黑漆描金艳丽悦目,而木色沉暗蕴藉,相互衬托之下,装饰效果更为突出。
笔架是书案上暂时置笔之具,又称笔床、笔格或笔山。明清宫中御用笔架造型变化多端,人物、拱桥、花枝、动物、福寿灵芝,不拘一格,而笔架材质之丰富精良亦前所未有。



青玉过桥形笔架   清,高7.3cm,长24cm。清宫旧藏
笔架作小桥形,桥上行人或骑驴,或担物,或赶牛运货,桥下有小船似正让大船先行通过桥洞。此笔架雕琢精细,景致生动,将民间的生活景象微缩在书案上,饶富情趣。

青白玉三阳开泰笔架   清,高6.3cm,长13.4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三羊卧姿造型,运用“留皮雕”技法,羊角处留黄皮色。此笔架取“三阳开泰”之意。《宋史·乐志七·绍兴以来祀感生帝》中载:“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青玉三鹅笔架   清,高5.2cm,长12.8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玉质,形为三鹅相连,分别衔谷穗、花枝,鹅腹下饰小浮萍。“三鹅”是印度婆罗门教中月天(月神)的坐骑。中国古人对洁身自好、风度翩翩的鹅亦颇喜爱,古代以鹅为题材的工艺品为数甚多。

掐丝珐琅云龙纹笔架   清乾隆,高15.5cm,长20.5cm,宽4.3cm。清宫旧藏
笔架呈山字形,上勾山崖纹,下勾海水纹,中饰填彩釉双龙戏“卍”字纹,下置铜镀金錾花椭圆形底座,底錾凸起的镀金双龙,中心镌阳文“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笔架铜胎规矩,釉色纯正,镀金辉煌,为乾隆朝珐琅文具精品。

黑漆描金莲蝠纹宝座式笔架   清,高21.6cm,宽26.5cm。清宫旧藏
笔架宝座式,遍体髹黑漆,分部位饰描金缠枝花叶纹、团花纹及山水楼阁图景,座面开5个圆孔,托泥上对应做5个凹槽,用以插笔。宝座形笔架在清宫中仅见此一件,装饰风格亦独特。

青白釉山形笔架   明,高3.9cm,长10.8cm。清宫旧藏
笔架山峦造型,青白釉色端正雅洁,质感如青玉,系仿宋代青白瓷的效果。山形高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视之恍如文人画中层峦淡远的境界。

犀角雕松鹿笔架   明晚期,高5.5cm,长9.5cm,宽3.5cm。清宫旧藏
笔架以犀角雕岩石、古松及卧鹿、灵芝等,在小小范围内分出数个层次,营造出优雅的意境,造型浑厚可爱,刀法质朴简练,雕工亦颇具个性。

青白玉五子笔架   清代,高4.6cm,长12.5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雕琢姿态各异的五个童子,手中各持不同的花果枝叶,寓意“五子登科”。此笔架造型风格活泼,五子高低错落中洋溢着喜庆气氛。
书案上笔墨用毕须洗去毫中的余墨,以便于再次使用,笔洗即专事洗笔之具。清宫中的笔洗造型多创新,材质也极富华,深浅各异,小巧雅丽,多有前代所无之品种。



白玉鱼螺荷叶洗   清中期,高8.1cm,长8.8cm,宽6.9cm。清宫旧藏
洗作束敛荷叶状,壁极薄,外底镂雕莲梗、水草作洗足,洗外缘又雕一鱼一螺附壁上。此玉笔洗粹美精致,清新雅洁,为清代和阗玉器之上品。

掐丝珐琅海棠花式笔洗   清乾隆,高4cm,口径16.6-14cm。清宫旧藏
笔洗海棠花式,平底。内壁在白釉地上饰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内底中心为一朵莲花,外壁在天蓝色地上饰缠枝花卉纹。此器掐丝均匀,色彩纯正,镀金光亮,做工精致,为乾隆朝的典型作品。

天蓝釉笔洗   清康熙,高4cm,口径8cm,足径7.5cm。清宫旧藏
笔洗形体简洁大气,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洗内外均施天蓝釉,釉色匀净淡雅,是清康熙朝比较典型的颜色釉器。

竹雕寒蝉葡萄叶形洗   清早期,高5cm,口径最大15cm。清宫旧藏
洗葡萄叶形,微拳如掌,纳水即成笔洗,外底又雕小叶和一束葡萄,以为底足。叶缘高处雕一蝉,蝉之足尖及薄翼皆刻画入微,栩栩如生,使人如闻其声,可见其时竹雕笔洗工艺之精湛娴熟。
笔掭为下笔行文描画之前用以掭墨吮毫之具,以避免一笔之间发生墨色浓淡不均的现象。笔掭造型多为浅碟式,有秋叶形、灵芝形、佛手形、葫芦形等,材质多取玉石、玛瑙、水晶、青瓷、竹木牙等。清宫御用笔掭皆为乾隆年间的制品,优美精巧,颇堪赏玩。



黄玛瑙瓜叶形笔掭   清,通高2cm,瓜形水丞径1.4cm。清宫旧藏
笔掭黄玛瑙质,卷边荷叶形,叶下花枝纵横,叶上托一小瓜,圆口,内空可盛水。此器材质优良,色泽鲜丽,雕刻精巧。

黄杨木雕笔掭   清,高6.5cm,长8.7cm。清宫旧藏
笔掭雕为折枝叶片一枚,一侧有小蝉伏其上,器正背两面叶脉雕刻线条相呼应。器背还有题铭:“以虫鸣秋,何为寂寂,金风其凉,独解止息。”笔掭雕刻圆润轻巧,打磨光洁,有象牙般的肌理,刻画物象生动,是黄杨木雕文房器物中的佳品。

象牙雕葫芦形笔掭   清,高1.6cm,最长17.8cm,最宽13cm。清宫旧藏
笔掭扁体,作葫芦形,雕枝蔓、叶片、小葫芦及蝙蝠为饰,并染蓝、绿、红等色。古人以大小葫芦藤蔓相联象征多子,而取蝠之谐音寓“福”意。此器雕刻精细,装饰意味更甚于实用。

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   清乾隆,高1.4cm,长12.5cm,宽16.5cm。清宫旧藏
洗叶形,通体施黄釉,釉面莹亮,釉色黄中泛红。洗面的叶脉描画清晰并以描金装饰,宛若一片秋风中飘落的红叶。

金星玻璃荷叶式笔掭   清乾隆,高1.5cm,长8.4cm。清宫旧藏
笔掭荷叶状,叶边卷起形成浅洗。正面阴刻叶之筋脉,背面阳刻叶之纹理,并以圆雕莲蓬、茨菇和田螺等为附足,将叶形洗托起。
笔匣用以贮存新笔,置药其中以防蛀。清宫御用笔匣皆清乾隆、嘉庆两朝所作,大体分紫檀、文竹两种。

剔红五屉“御制诗花卉紫毫笔”匣   清乾隆,箱高36.2cm,长28.2cm,宽21.4cm。清宫旧藏
笔匣长方形,匣内巧做活动的上下五层拉屉。屉上分别卧有笔槽,每层可容纳10支毛笔,共50支成套。笔匣以红漆为主,黄、绿两色漆作锦地,通体雕饰江南山水图景,匣内屉座及匣底连体阔座均雕缠枝莲纹,匣顶中央回纹长方界栏内原嵌“天葩垂露”四字。雕饰层次清晰有致,远山近水,林木掩映,颇富诗情画意。整个漆匣色彩艳丽,雕工精细,为乾隆朝宫廷造办处剔红器之佳品。
明清之际,制墨名家辈出。墨贵黑亮、用胶得宜,最忌潮湿后日晒风吹,故墨须贮藏匣中才不易受损。墨在使用中研磨一端后,为免污染它物,遂有墨床之用。紫禁城中大量藏墨贮于各式精美的墨匣之中,而御案上的墨床也属常备文具。  
墨床为书案上置放湿墨锭的文具。紫禁城书房所见墨床一般为长方几式、书卷式、方形、圆形,兼有船式、花卉植物等造型,多小巧精致。其材质有青玉、白玉、金星玻璃、铜胎掐丝珐琅、牙雕以及乾隆朝制的各种彩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