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教体局:即将消失的十种商业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42:39
即将消失的十种商业模式

  文:海泰老客
  
  
  一、个体式商铺:
  
  危机指数:★★★★★
  
  危机行业:服饰、鞋帽、通讯、家电
  
  曾几何时,中国人最期盼、最自豪的,不是存折上拥有多少现金,也不是生意做了多大,而是家里有没有一间临街铺面!存折有多少钱,会花光或者贬值,生意做的大,也许某天就不景气了呢!都不保险,最保险的,就是有间位置不错的门面房,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啥都不愁。
  
  但在不远的将来,拥有门面房的人,等来的可能不是美景,却是噩梦了。
 造成个体式商铺衰落的主因,还不是地租以及运营成本上升所造成的,其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于网络——这才是致命的地方!
  
  不说举世皆知的淘宝、拍拍等BtoC网站,也不说那些早已名声在外的凡客诚品、马萨玛索之类的独立购物平台,即使就在天涯这一个小小的网站平台里面,就塞进了多少后起之秀:HI-TEC、李宁、好乐买、、、、、、等等诸多发展势头强劲的豪强。
  
  而这些独立网上商场所具有的优势,却又岂是其他线下实体店可以匹敌的?就以专业户外鞋品牌HI-TEC来举例,我在他们广州商业繁华地带旗舰店看到的商品,无不是千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但在网上商城,同样的货品却只卖三几百元!这一来一往去掉的差价,就是竞争等级的差距——实体店迫于经营成本的压力,卖一千多块也未必便有利可图,而网上商城砍去这些负担沉重的成本之后,完全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利润回馈给消费者,依然还有合理利润进账,这样买卖双方互赢互惠的商业模式,就是淘汰现有实体店的杀手锏。
所谓商业,其实几千年来都只有一个钟摆的两端:要么行商,要么坐商。这个亘古不变颠扑不破的商业模式延绵了几千年,居然永不衰老,更是永不过时。
  
  即使在这已经大踏步进入了电子商务的年代,依然还是行商与坐商共融。行商者,第三方物流公司也,他们总是走在路上,源源不断的把货物送达消费者手里,坐商者,各类大大小小的网上商城也,他们又回归到了几十年前供销社的状态下——整天坐着等客上门,已经抛弃了十几年前才兴起的“微笑服务”,在冷冰冰的电脑面前,没有人管你用什么脸孔对待他。
几十年的中国商业变迁,就是几千年中国的商业模式缩影。古时候挑担子走千家的货郎,就是行商模式,后来开个店面等客上门,就是坐商模式,这两种模式摇来摆去,互有穿插,却始终谁也不曾代替谁,谁也无法统治谁。商人是靠利润存活的动物,只要哪种商业模式更能让自己利润最大化就选哪种,于是在坐商无利可图时,行商就会兴起,从供销社到个体户,就是一个坐商向行商的转变,后来个体户利润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产生了分化,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又开始画地为牢当起了坐商。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早期的批发城模式,比如著名的易发商场、中关村、太平洋这样的集中式商铺,后来又有了国美、苏宁为代表的业态,但这些强者在后起之秀以淘宝为代表的网络商城以及后来跟进的电子商务网站群之后,一切已经发生了逆转。
  
  实体店规模再大、管理再先进,硬性成本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同样的商品,实体店赚一百元的毛利可能还要亏本,因为他们要摊销店租以及其他方面产生的费用,但网店可能只要赚五十已经有可观的纯利了。
  
  而这,就将是会要了个体式商铺的绝杀刀。
  
  鞋帽、服饰、通讯、家电类的商品特性,注定了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率先发展、壮大、成熟的一切要素。因为这些商品容易包装、方便运输、又无保鲜要求,而且标准化生产,买卖双方都有章可循,因此最容易让消费者接受。而这些商品又恰恰是个体式商铺里最常见、最大头的经营种类,被网上商城一介入竞争,想不呜呼哀哉都难也!!!!
随着实体店经营者陷入困境,坐收渔利的铺主们也杯具了——大家都不开实体店了,花高价从地产商手里购入的铺面怎么收回投资?
  
  
  于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悲惨景象,走在一些新区,经常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商铺闸门紧闭,贴的都是“招租”、“转让”之类的广告。这些地主们,还没意识到自己的未来正走向破产的深渊、、、、、、、
二、一招鲜的危机:
    
    危机指数:★★★★
    
    危机行业:各大行业
    
    靠一个产品打天下的企业在商业社会当中屡见不鲜,有许多百年老店,靠的不是推陈出新,靠的是经年不变的一个拳头产品,比如“张小泉”剪刀、比如“全聚德”烤鸭、比如“泥人张”之类的,在外国,也有许多这样传承百年血统依然一成不变的“老不死”企业,无论古今中外,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以传统为荣,拒绝改变。
  
  这种经营理念,自有其值得尊敬的优势,也有其脆弱的命门,如果品牌继承者执着而不迂腐,能够坚持传统却又不固执守旧,大体还是依然能够继续在挟裹前进的滚滚商业洪流中载浮载沉而不垮,但若跟不上变化,很可能就把百年招牌葬送掉了。
  
  即使能在夹缝中生存的老品牌,也大体都是僵尸型的企业,虽然长生不老,但是也仅仅是不会死而已,总不是主流时代的商业翘楚,因为他们背负的文化实在太沉重了,而每个时代的商业领袖,无一例外都必然是走在这个时代最前头的创新型企业,而那些老品牌,是缺乏这样的勇气的,只能默默地跟在后面,顶多做到不掉队而已。
现代型企业,讲究以快取胜,“快”的含义,自然就包括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经营理念的不断变革。所以,一招鲜基本上很难在现代企业中存活,也许还没容到你积累到足够深沉的品牌文化,你的企业就已经倒了,还谈何百年!
  
  前几年曾风靡一时的“土掉渣”烧饼,一夜之间红遍中国,也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现代商战的残酷性,由此可见一斑。十年前,谁认识谷歌?现在,他就是互联网企业的标杆,而微软,却已经从王座悄然退位了。也许再过十年,新生一代们也会在我们这曾经见证谷歌辉煌的老家伙们不胜嘘唏地谈论当年的谷歌时,不屑又不解地仰头问:谷歌是谁?做什么的?
  
  谷歌是谁和做什么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他们崛起是因为时代需要它们,它们没落也一定是因为被时代所抛弃。他们没有可能因为拥有一个好产品而雄霸世界多久,曾经为操作系统带来变革的微软会没落,曾经为网络带来变革的思科也会没落,那么曾经为互联网带来变革的谷歌逃不出衰落也实属正常。
苹果电脑卖电脑都要卖不下去了,才请回乔布斯转型设计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了。
  
  如果还是死守 MAC,那就不会有后来的 i phone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一招鲜还是继续有效的,只是需要当某个一招鲜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尾声时,新的一招鲜又出来了。
  
  一招鲜如果意味着 核心优势和竞争力,那这种商业模式永远不会过时。
三、传媒末路:
      
      危机指数:★★★★
      
      危机行业:书籍出版、零售、记者、编辑
      
      自从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后,中国人就进入了一个文化坟场,任何年代、任一朝代,都把文化看成是核心统治的根本。因此,文化产业基本上不能说有什么具体的商业模式,没有自由、没有充分竞争的行业是不会有标准的,但这个畸形的行业依然还有市场规则,姑且归类为商业模式,也未尝不可。
  
  以三联的执笠收摊为切入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危机离人民还有多远,即使真有世界末日,我们离2012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等死,但传媒,特别是以零售相关产品的实体而言,他们却已经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许久了。网络的兴起固然让纸质媒体失去了大量消费目标,但其因为被禁锢的思想而导致作品低劣让人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抛弃。传媒之死,其实就是文化之死,这一模式的溃败,已是必然。
  
  有时候,我也甚至怀疑,中国的文化产业是否真的存在过什么商业模式?或者需要什么商业模式来引导它重新复活?
你实体店也好, 电子商务也好,都离不开制造业( 对于文化,书籍来说他们的制造业就是内容提供者) ,没有制造业,都是空中楼阁... 你光凭电脑敲敲键盘就做一件衣服, 一双鞋子来看看...而偏偏制造业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 都不愿做,都想做皮包(你电子商务也是一种皮包而已) ..反而是能在制造业里坚持下来的人能活很久
网上东西只是一部分人买,因为网上的东西最大的缺点是看不到真实的,感觉不到这个东西,所以只有便宜的东西最受欢迎,反正便宜无所谓了,真正重量级的,还是不敢去网上买,比如衣服吧,都是全棉,但是手感会完全不一样,还有颜色的差异,以及所买人上身是不是合适,几十块的无所谓了,上了500的就要小心啦,只能说电子商务的存在杜绝了商业暴利化,因为价格比较的透明了。楼主的说法完全是偏激的,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经很大的规模了,为何实体店仍然过得很好呢,倒闭的都是那些暴利的商家。再加上现在的电子商务还没有上税,一旦国家要求上税后,对电子商务将是沉重打击,因为几十块的东西加上运费再加上税收那这成本也不便宜了,其实电子商务商务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她在网上的运营成本也应该算上去,比如淘宝里的图片制作,和人沟通的销售员,这些都是成本,只是很多人不明白而已,电子商务最大的好处是拒绝暴利
必将消失的商业模式之四、黄昏日落的铺货代销制:
        
        危机指数:★★★★
        
        危机行业:家电制造、食品、饮料、建材、酒类
        
        开过店当过小老板的人,估计都碰见过一些小厂家的业务员上门推销产品,你持着怀疑的态度拒绝时,他们一般都会百般央求:老板,反正不用你先付钱,你就跟我们订几件,卖不掉的货我们来拉回去,卖掉了,我们一个月来结一次帐。
  
  做为一个夹缝中的小老板,一边被昂贵的铺主压榨店租,一边为工商、城管、黑社会天天来要保护费而烦恼,很少有能开心得起来的机会,更别说还有被人尊重的景象了,因为即使只有五块钱找上门购买东西的民工,有时候还会朝你大吼:你丫敢卖假烟给我,老子砸了你的破店!唯一的例外,就是这些小业务员上门找你的时候,你还有摆出你是老板资格尊严的时候,你会居高临下地与他们讨价还价,比如月结可不可以推到季结,比如折扣能不能再打大点、、、、、、、
  
  而对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而言,他们在这商业模式下可以获利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一是产品成本的差距越来越小,不像十几年前,大品牌与小品牌的成本差距很大,小品牌靠低成本和低价销售来获得利润空间,而现在是反过来,大品牌因为规模优势反而能够拿到比小品牌更多的成本优势,于是小品牌的优势荡然无存。二是跑单赖账的情况直线上升,也让人们再不敢采用代销铺货来打市场。
  
  可以预见的是,铺货代销制这种商业模式,会从大部分的商业领域销声匿迹,即使存在,也仅仅只会出现在利润高、成本小的保健品、医药行业,而其他低利润行业,再也没有人敢为不确定销路的产品投入巨额资金去压库存。像当年长虹那种囤积巨量彩管等销路的蠢事,估计是再也不会有人干的了。
一级一级。。。。
  一层一层。。。。
  利润一直是这样分配的。
  我相信互联网得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同样也拉近了人和商品之间的距离。
  楼主说的是趋势,不过实体店不会消失。
  除非是到了 《骇客帝国》那个时代。。。。
 网店不会取代实体店铺。
  虽然我本人也是个网购的大力实践者,现在很多东西都倾向于在网上购买,没事的话就宅在家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比较享受实体店购物的乐趣的。
  很多品牌的衣服可以在实体店试了后再到网上找到一样的购买,而价格也便宜,所以网购很欢乐。这也是实体也网店相辅相依的一个特点吧,如果没有实体那么品牌网商的生意也不会好到哪去,这是其一。
  网购是有风险的,哪怕实体已经看好而到网上购买的也存在这个问题。首先,快递风险,虽然现在快递业已经比较发达,但是由于快递从业人员素质、天气或其他意外导致货物不能按时收到甚至有收不到的风险,还有货物可能造成损坏,可以维权,但是也增添了成本,也是风险。这是其二。
  其三,网络销售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网上假货横行,很多都是打着外贸的名义欺骗了很多对这一行业不太了解或眼力不佳的顾客,收到后就算是知道是假货,也比较难维权的,这点在淘宝网上可以明确地体验到。而且现在假货也是越做越真,有一些高仿不仔细辨认或与真货对比很难辨别出来,有些店主实在的话可能会直接告诉你这是高仿,但是有些店主会大言不惭地说是真货,而且还接受专柜验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实体店货品对比过或品牌网络旗舰店购买对照过如何能够辨别,这也是实体店无法取代的一个客观因素吧。
  现在网络店铺对实体店铺也算是一种较量,但是这场较量下来,不会有一方失败而退出,只是各自的形式会有所变化。网络销售兴起之初,大量的由个人开售的小商铺冲斥着市场,比如淘宝网。
  因为开店成本之低是任何一种实体也无法取代的,而顾客不再限制于地方小小一隅,顾客甚至可以来自国外。这种新型的销售方式成本低获利大,很多人蜂拥而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开店做生意,做不了关店也没多大回事。不管是业余还是专职,怎么样的形式都可以选择。这让很多从来没做过生意,从来没开个店的人觉得是个机会。这个市场小鱼很多。
  市场终究要发展起来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市场,开始享受这个市场带来的便捷与实惠,有实力、有货源、有眼光的人会在这个市场中发展壮大,小鱼变成大鱼。淘宝网现在还是免费的,但不意味着它会永久免费,其实现在就可见端倪。从大力扶持淘宝商家可是看得出淘宝的盈利模式的重心。而其他那些非商家的大店哪个不是在淘宝做下大大的广告。
  不仅是淘宝,现在互联网上的独立商城也是越来越多,网络销售市场也在进一步整合。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应该不会太久了,众多势单力薄的小卖家随着网络运营成本的增加或网络开店手续的完备应该会会有一次大的洗牌,到那时有实力的销售商家将变成网络市场中的主角。商人都是要利润的,商城齐全的商品、精美的介绍、完善的售后、便捷的物流这些都是要成本的,不可能永远在赔本赚吆喝,当然这个市场价格透明,大众的商品也很难出现暴利,但基本的利润率必须要保证。当我们的网购习惯已经被培养成,我们很难因此而放弃在实体店购买,因为网购首先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服务,而且没有暴力。而实体店也会进一步调整,实体店的销售价格也会进一步合理,喜欢逛街购物的人也不会因为网店就便宜了一点而选择网店吧,毕竟网络销售还是有风险,如我前所列。这就是网络销售盛行带来实体经营的一个显著改变吧。
  网络销售与实体销售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两者都不会消失,只是形式会有变化,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