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车架号解析: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计算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18:48

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计算能力

 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在计算中普遍存在速度慢、准确性差的现象,特别是现在推行新的课程标准以后,教材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应该运用的思维方式,这些与他们在小学的学习特点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学习中一是由于对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不是十分明确;二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计算时经常把数字、运算符号、性质符号等抄错或漏落;三是缺乏运算的条理性、合理性、灵活性而造成了人为的差错。因此,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结合自己本期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

刚踏入初中的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动力多来自于兴趣、激情,收获来自“无意注意”;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手和动脑没持续性。浓厚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主要应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去探讨应用,使学生尝到“出劳动,获得成功”的乐趣,养成有意注意的习惯。这是纠正学生粗枝大叶,培养认真细致的良好品质的基本途径。

二、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抓好起点教学

由于学生思维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在设计教案时,把教材上的例题、习题和公式、定理等知识点改编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如符号问题、漏项问题等,作为课堂教学中需要从老师的讲解中发现问题的问题,这样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时,针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情况,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种种错误摘录下来,让学生去讨论、订正、体会,这样,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很容易找出上述解题中的错误,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在热烈的讨论的气氛中受到感染,从而加深印象,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掌握运算依据,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说”数学

学生回答问题,订正作业时,让学生注意做到“步步有依据”,要求在进行数、式、方程、不等式的运算时,每个步骤后面都注明所依据的定律、法则等,从而使学生不仅“会说”、“会做”,而且“真懂”,减少运算中的盲目性,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在平时的例题、习题的讲解中,鼓励学生说,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自己的计算思路,说一说自己解题后的收获。

四、做好单层次思维向多层次思维的转化,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1、学生感知字母的主要障碍是容易受小学算术的定势影响,如:5a和4a的大小,学生容易受5>4的影响,而忽略了a可正、可负、可为零的本质属性。为此,教学中要着力突出a是什么有理数,使之由表及里,由具体向抽象发展。例如:已知?‌a? =3,?b1=2,求a+ b的值。

解    因为?‌‌a? =3,?b1=2.

所以  a = 3或‌‌a = - 3,b = 2或b = - 2

因此,对a、b的取值,应分为四种情况讨论:当a=3,b=2时,a+ b=5;当a=3,b= - 2时,a+ b=1;当‌‌a= - 3,b=2时,a+ b= - 1,当a= - 3,b= - 2时,a+ b= - 5 。

这类题要让学生学会全面考虑,正确分类,谨防漏解错解。这类题也是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以后尚不明确的题目类型,我们要加强引导。

2、学生常常出错的另一个原因是粗心大意,这大多是因为平时的不良习惯所致。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养成审题、规范书写、及时检验、有错必订正的习惯。我们可以具体这样要求;看一看(看清数字符号,符号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想一想(根据式子的特点认真思考)、算一算(细心地计算,尽量做到算一步,查一步,力争每一步都正确无误)、验一验(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

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把探究性学习过程设计成“实验——探究”的学习过程

随着数学学习本质的变化,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之中,成了生活的数学、实验的数学。数学实验成了开展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最时髦的话题。同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数学实验变得更容易实现。

七年级的学习是基础,七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基础中的基础。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那我们的数学教学也就轻松多了。